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桃花源記 教案教學設計(長春版八年級上冊)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掌握、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瞭解古今異義現象。

2.使學生理解本文記敘的順序、品味語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會的實質。

教學重點

同教學目標1、2、3。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思考陶淵明爲什麼虛構這一撲朔迷離的世外桃源,如何看待他的理想。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有位英國文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時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東晉的著名詩人陶淵明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生活充滿坎坷磨難,但他卻把希望寄託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桃花源記》就表達了他對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簡介作者和本文寫作背景。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東晉大文學家,田園詩的創始人。他出身於沒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當時社會的重視。少時雖頗有“大濟蒼生”的壯志,但社會動亂不安,有志難酬。先後做過幾任小官,由於不滿官場的醜惡,終於在41歲堅決棄官回鄉,從此過着“躬耕自資”的隱居生活。他所寫的詩文,多描寫農村生活情趣,表現優美的田園風光,抒發他熱愛田園生活,樂於和農民來往而不願與統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當然也包含了消極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約寫於宋永初二年(421),陶淵明約57歲。他既拒絕過東晉政權的徵召,又拒絕同劉裕的宋政權合作,而以《桃花源詩並序》寄託了自己的社會理想。“詩”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詠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這樣一個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桃花源記》就是詩的序,記敘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見聞,富於傳奇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農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選作課文的,就是這篇有新奇情節、有優美環境、有人物、有對話的《桃花源記》。

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注意斷句與感情。

2.自由朗誦,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指名朗讀,讀準字音,準確斷句。

四、結合註釋閱讀,自己獨立翻譯課文,可以同時質疑。

五、交流翻譯情況,進行互相評價。

六、綜合體會。

1.把握古今異義詞。

(1)鮮美:古義:鮮豔美麗;今義:食物味道好。

(2)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3)妻子:古義:妻子兒女;今義:男子的配偶。

(4)絕境:古義:與人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5)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連詞,條件不同和結果不變。

2.出自本文的成語

(1)落英繽紛:鮮花盛開,花瓣紛紛飄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兒凋謝的暮春天氣。

(2)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陰暗突然變爲開闊敞亮。也比喻心裏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覺明朗。

(3)無人問津:沒有人來詢問渡口。比喻沒人過問,受到冷落。

(4)世外桃源:指虛構的超脫現實的安樂美好的地方。也指空想的不存在的世界。

七、思考討論,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l、漁人是怎麼發現桃花源的?他進入桃花源之前見到了怎樣的景象?

(1)“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2)“復前行,欲窮其林。”

2.漁人在桃花源見到的景和人有何特點?桃花源人對外界社會情況瞭解嗎?用原文回答。

(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2)“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3.人們根據漁人作的標誌再去尋找桃花源,結果怎樣?

“遂迷,不復得路。”“未果,尋病終。”

八、根據以上問題,理清課文結構。

課文以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爲線索,以時間爲順序,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寫漁人發現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寫漁人在桃花源的見聞。

第三部分(第4~5段):寫漁人離開、再尋桃花源的經過。

九、鞏固與創新性應用。

1.複述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

2.用下列詞語造句:(1)無人問津(2)豁然開朗(3)怡然自樂

十、作業。

1.總結出古今異義的詞語。

2.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新課。

指名學生朗讀,學生聽讀,想象畫面。思考:桃花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二、師生共同學習體味桃花源“美麗、快樂、奇異”的特點。

1.桃源之“美麗”。

(1)指名朗讀描寫桃源外部環境美和內部環境美的句子

(2)桃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請選擇一個景點描繪出在你腦海中浮現的畫面。

參考:桃花源土地平坦如砥,名花香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齊,土地肥沃,美麗的池塘中魚兒恣意暢遊,桑林竹樹之間鳥兒盡情歡唱。田間小路交錯相通,村落之間雞犬相聞。男男女女往來耕作,樂其業。老老小小無憂無慮,安其居。環境優美富饒,寧靜祥和。

(3)教師小結:在大家的描繪中,我們的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桃源是美麗的:它環境幽雅,風景秀麗,資源豐富,靜謐祥和。

2.桃源之“快樂”。

(1)桃源是美麗的,也是充滿歡樂的,哪些人感受到了桃源的“快樂”?他們分別因什麼而快樂?

老人和孩子。老人衣食無憂,頤養天年。孩子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2)學生小結:桃花源的快樂在於這裏民風淳樸,和平安定,豐衣足食。

3.桃源之“奇異”。

(1)引導:美麗而神祕的桃源在何處呢?

(2)評說:學生進行自由發言,教師可作適當啓發。

①“景”奇,桃林美景奇、桃源內環境奇。如“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等等。

③“蹤”奇,後人再去尋找桃源,都一無所獲,不見蹤影。

(3)教師小結:這些奇異之處,使課文情節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滿了神祕感,更增強了人們對桃花源的好奇和嚮往。

三、深層研討。

1.漁人離開桃源後,“便扶向路,處處志之”,而後來太守等人尋找桃源“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作者爲什麼將桃花源寫得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

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個虛構的理想社會,現實社會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隱含了無力改變社會現實的無奈慨嘆。

2.爲什麼說桃花源是當時的理想社會?我們今天應該怎麼看?

(1)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現實社會相對照的。這裏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民風淳樸,社會平等,和平安寧,人民安居樂業,生活自由快樂,這裏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確實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的理想境界。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願望。(2)作者的這一理想是對當時的黑暗社會的否定和批判,在客觀上也反映了人民擺脫壓迫,擺脫剝削的要求,但它又帶有一定的復古傾向,在階級社會中也只能是一種幻想,根本無法實現。

四、鞏固與創新性應用。

要求學生創造性地複述課文。

五、作業。

1.研究性作業:查找有關陶淵明的資料及其詩文,分析陶淵明的特點,以“我眼中的陶淵明”爲題總結出來。

2.基礎性作業:背誦課文。

 

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