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高中地理比例尺教案

高中地理比例尺教案

第一、說設計理念:

高中地理比例尺教案

根據新課程標準,本課的設計理念是: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第二、說教材:

《比例尺》一課是蘇教版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  課時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意義和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時的主要內容主要是教學比例尺的認識。比例尺表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因此可以把它理解爲比的應用。但另一方面,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是成比例的,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都可以列出比例式來求解。因此,教材把比例尺安排在比例教學之後教學。透過教學,使學生認識比例尺,知道比例尺有兩種形式-----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學會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本節知識爲第一個例題。

課程標準要求:瞭解比例尺,知道比例尺是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

基於以上認識,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學會求比例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2、能力目標:使學生經歷比例尺產生過程和探究比例尺應用的過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比例尺、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

難點:

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爲了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發展學生能力,我課前準備了:一些比例尺不同的地圖或本校、本地的平面圖。

第三、說教法、學法:

教法:對於意義理解部分主要採用嘗試法。對於應用比例尺相關計算時,主要採用引導發現法。

學法:在老師的引導下,透過動手操作,大膽設想、自主探究的方法進行學習,必要時進行合作交流。

第四、說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分爲五大塊。

第一大塊:匯入激趣

上課開始,教師給學生出示一把裝在套中的尺子。問學生這可能是比例尺嗎?學生的回答各不相同。此時,教師詭祕的笑笑,說,學完了這節課我們就知道了,這樣給學生造成懸念,激發起學生的探究慾望。

接着藉助成語:以_____當_____。讓學生填空,學生可以天馬行空,任意填寫,這樣和後面的比例尺不謀而合,爲後面學習做好準備,爲學生在意義建構和後面的計算做好思想方法上的準備。

第二大塊:感受比例尺

在這一大塊我安排了畫畫比比、再畫再比兩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畫畫比比

此處我設計情境:全市體育教學能手評選要在我們龍山小學舉行。要求把我們龍山小學的操場平面圖繪製出來。我們學校操場長100米,寬80米。我們該怎麼辦?這裏,我是不做任何要求,讓學生感覺無從下手,逼着學生去思考該怎麼畫?怎麼畫操場才能不變形?

這裏給學生創設一個真實的生活情境,感受數學來源於生活,又迴歸生活,學生樂學、愛學、主動學。

最後讓學生把操場平面圖畫在練習本上。

照樣子畫操場是同學們在美術課上再熟悉不過的.舉動,但以此爲本節新授內容的開始,讓學生不知不覺中體會到了比例尺。

教師挑選兩幅作品,利用實物展臺進行展示。

全班學生進行評價:

1、誰畫的更像一點?

2、分析畫的不像的原因可能是什麼?

這裏目的是讓學生體會“長和寬縮小的比例不一樣”會導致比例失調從而不像。

理解了上面的問題,問學生該怎麼辦?引導學生自己說出:算一算這兩幅圖的長和寬分別縮小了多少倍?然後,學生獨立計算,展示計算過程。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教師在設計圈套,引着學生往裏掉。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仍會笑眯眯的接受着、享受着學習數學的快樂……

接着,教師進行點撥:從上面的計算結果來看畫的不像的圖是因爲長和寬縮小的比例差距較大,所以比例失調,看上去畫的不像。

實踐出真知!讓學生分析畫的“像與不像”使學生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了比例尺的作用,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比例尺的興趣。

第二個環節:再畫再比

讓學生想一想怎樣畫的更像?引導學生說出:長和寬縮小的比例要保持相同就可以畫得更像。然後課件展示準確的平面圖。並提出問題:請你幫幫老師算一算長和寬分別縮小了多少倍?

透過學生計算,引導小結:當長和寬縮小的倍數相同時,操場的平面圖就十分逼真!由此可見,爲了能反映真實的情況,畫圖時必須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這個統一的標準就是比例尺。隨機板書課題:比例尺

從畫操場-------提出問題到“比比誰畫的像”-------=分析問題再到“如何畫的更像”--------解決問題。教師都是置學生於熟悉的生活背景下,感受並理解比例尺的意義,體現了數學的生活性。

第三大塊:結合實際,理解比例尺

這裏我設計了“說一說”“算一算”“辨一辨”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說一說

首先告訴學生課件展示的長方形是按縮小100倍來畫的,我們就說這幅圖的比例尺是1:100.然後讓學生來說一說比例尺1:100.表示什麼?這裏多指學生說,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說,體現讓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接着再讓學生說一說剛纔的兩幅圖的長和寬的比例尺各是多少?分別表示什麼?

引導小結:一幅圖一般只有一個比例尺,當長和寬的比例尺不一樣時,所畫的操場就會失真。

再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什麼叫做比例尺?怎樣計算比例尺?然後進行小結: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通常寫成前項是1的比。

第二個層次:算一算

課件出示我校附近的平面圖,菜市場距離我校的直線距離約300米,可在這幅圖上只畫了3釐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你是怎麼做的?結果是多少?做題時要注意什麼?從這個比例尺上你能獲取哪些資訊?

比例尺是一個實用性很強的知識點,教師在幫助學生理解比例尺意義時,運用實例讓學生“說一說”“算一算”,口腦並用,從多角度多方位理解比例尺的實際含義,爲下面多種角度計算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打下知識準備。

第三個層次:辨一辨

出示地圖,讓學生找到地圖中的比例尺,全班交流,引出:線段比例尺和數值比例尺。並充分讓學生說一說這兩種比例尺表示的意義。並會把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第四大塊:實際應用

我設計了基本運用和拓展延伸兩個層次的練習。

1、基本應用,我設計了三個基本的求比例尺的問題。目的是透過練習使學生更加明確比例尺概念的外延,加深對比例尺意義的理解。

2、拓展延伸,出示一張老師的照片,讓學生猜測比例尺,然後討論用什麼方法求照片的比例尺。

透過練習,既使學生加深對比例尺的理解和運用,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第五大塊:總結全課:

老師拿出一開始的拿的尺子,問學生這是比例尺嗎?學生哈哈大笑。什麼叫比例尺呢?它有什麼用呢?這樣照應了開頭解開學生心中的疑團,也概括了這節課的主要內容。

第五、說板書設計:

板書反應出比例尺的產生過程,突出了比例尺的特點,便於學生回顧學習過程,啓發學生總結學習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