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數學教案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大班數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1

分禮物數學:分禮物

 目標:在二等分的活動中培養幼兒愛媽媽和長輩的情感。

初步嘗試把圖形或物體等分成兩份,知道部分小於原來的那一份,原來的那一份大於部分。

 準備: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背景圖、幾何圖形紙4張、剪刀漿糊、巧克力糕、糖、巧克力、筆、抹布。

過程:小朋友很喜歡自己的媽媽,媽媽也有自己的媽媽,媽媽的媽媽叫什麼?爸爸也有自己的媽媽,爸爸的媽媽叫什麼?爸爸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養大。

熊媽媽有兩張圓形紙,兩張圓形紙一樣大。她拿一張給兩隻小熊,要小熊把圓形紙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一份給奶奶,一分給外婆。

小朋友猜一猜,兩隻小熊用什麼辦法分這張紙?幼兒講述

講解:小熊把紙對摺後開啟,中間有一根折線,沿着折線剪成兩分,再放在一起比一比,兩份是不是一樣大?再拿其中的一份和原來的一份比,分出來的一份比原來的小。

熊媽媽還有四張漂亮的紙片,熊媽媽請小熊把每張紙片都分成一樣大小的兩分,一份送給奶奶,一份送給外婆。請幼兒示範剪好後粘貼在背景圖上。小朋友想不想幫小熊一個忙。幼兒操作,老師指導,動作快的幼兒在形上加根線再等分。

熊媽媽又拿出小螃蟹的畫,小螃蟹畫了什麼形?幼兒說一說。熊媽媽請小熊用看一看加一根線的辦法,把圖形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四粒糖,四粒糖怎麼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八粒巧克力,八粒巧克力怎麼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熊媽媽有一塊巧克力,一塊巧克力怎麼分成一樣大小的兩份?

幼兒講述,老師按照其中的一種方法切糕。

熊媽媽把兩塊巧克力糕給小熊吃,兩隻小熊一起說,問小熊說什麼?送給奶奶外婆吃。

大班數學教案2

大班數學教案找規律

目標:1.能自主找出圖中的排列規律。

2.鍛鍊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重點:能按規律正確完成練習。

難點:練習用觀察和比較的方法找出規律。

準備:PPT課件、幼兒畫冊三P57、記錄筆

過程:一、開始部分

1.

2.看數卡聽指令拍手。聽師指令,幼兒練習順數和倒數。

二、新授部分:引導幼兒看PPT學習自主找出圖中的排列規律,並講述圖意。

1.情境創設:PPT畫面(一)森林聯歡會即將舉行

提問:小朋友們看,這是在哪裏?告訴你們,圖上有什麼?漂亮嗎?森林裏將要舉行什麼活動

(2)師:有的小朋友猜對了,森林裏就要舉行聯歡會,小動物齊動手用彩旗、花朵將森林裏裝扮的非常美麗。咦,你們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彩旗、花朵還是小兔子,它們的排列有什麼特點,你發現什麼祕密了嗎?

(2)幼兒講述。

(3)師:你們說得對,它們的排列都有一定規律。先來看看小兔子是怎樣排隊的。

2.PPT畫面(二),師邊操作PPT邊提上述問題。

(1)指名幼兒講述

(2)師小結小兔排列規律:小灰兔和小白兔是一個間隔一個排的,那這個小白兔後面應該排誰呢?

幼兒講,師肯定:是的,就是小灰兔。(同時點擊

出小灰兔)

3.師逐個點擊出畫面(三)小花和畫面(四)彩旗,用同樣方法引導幼兒講述出其規律。

4.師繼續談話:除了小兔們來參加聯歡會,你們想知道還有哪些小動物們也來了呢?一起來看看。

(1)師點擊PPT畫面(四):小老鼠和小狗,幼兒說出小動物名稱。

(2)師:原來是小老鼠和小狗們排着整齊的隊伍進場了,誰能發現他們的隊伍排列有什麼規律呢?和你的同伴講一講。

(3)幼兒互講後,師指名幼兒講,師小結:小狗和小老鼠是兩個一間隔排隊的。

(4)提問:現在你們知道後面的這兩隻小狗身後會有誰呢?有幾隻?

三、鞏固練習:考考你

1.師繼續操作PPT,問:他是誰?原來是喜羊羊,他可是羊村裏最聰明和智慧的羊。喜羊羊出了幾道題想考考小朋友,看誰的眼睛亮,小腦袋轉得快。

2.師操作PPT,提問:圖上有什麼?(綠色和紫色方塊)在問號中間還缺了一點,這缺了的一塊應該選擇下面的哪個顏色的方塊?爲什麼?

3.幼兒講述操作理由。

4.師用相同方法引導幼兒找出下一張PPT上所有圖案的排列規律,完成問號部分的練習。(幼兒講,師操作)

5師:你們今天的表現不錯,喜羊羊送個掌聲給你們。

四、經驗拓展:透過觀察PPT引導幼兒感知和講述生活中事物的排列規律,感知規律的美。

1.師:小朋友們知道嗎?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有規律的影子,今天老師就給你們看看幾張生活中的照片,看看是什麼?並找出其中的規律。

2.師邊操作PPT邊引導幼兒說。

3.師適當小結

五、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畫冊三P57“找規律”練習。

1.師在視頻臺上稍作講解操作要求。

2.幼兒練習,師巡迴觀察並個別指導。

3.展示部分幼兒練習,集體點評。

4.幼兒收拾整理材料。

大班數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經驗感知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嘗試運用不同策略進行10元以內人民幣之間的兌換。

3、能自主結伴三至四人開展小銀行遊戲。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6、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重點難點

運用已有經驗感知各種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並嘗試運用不同策略進行10元以內人民幣之間的兌換。

活動準備

個人操作材料人民幣替代玩具,同色數卡5兩張、2五張、1十張同組幼兒玩具不同色教具……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幣若干,大數卡,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投影各面值錢幣,引導幼兒認識各種人民幣。

教師提問:你們認識這些錢嗎?這些錢一樣嗎?什麼地方不一樣?

它們分別是多少錢?你是怎麼知道的?

比這小的錢幣還有什麼?

小結:

我們中國只有1、2、5,10、20、50,100這幾個數字面值的錢幣。不管你要多少錢都要由這幾個數來組合。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10以內面值錢幣支取的不同策略。

教師提示:

我們來玩小銀行遊戲,你們做銀行職員,老師來取錢,試試看你們能否讓顧客滿意。

遊戲形式:

教師出數卡,表示要取多少錢,幼兒用自己的操作材料在面自己前擺放。 你用哪幾張錢幣組合成顧客想要取的錢數?

(1) 引導幼兒觀察同伴間有沒有不同方法,正確嗎?

(2) 鼓勵幼兒用自己的玩具擺出不同的取錢策略。

(3) 同組幼兒討論擺放出各種不同的取錢策略,越多越好。

3、幼兒自主結伴三至四人開展小銀行遊戲。

教師提示:

下面我們來開銀行,我們自由組合三到四人,玩具合併在一起,銀行櫃檯可以用桌子或椅子來代替,場地和角色大家商量,可以輪流做銀行職員和顧客。

遊戲形式:

幼兒分組,自主遊戲。

教師指導:

(1)對能力強的幼兒,啓發他們分類整理錢幣,以提高操作效率。

(2)在玩具充足的情況下,鼓勵幼兒嘗試10以外的取錢額度。

4、總結講評。

(1)宣傳教師指導中幼兒成功的嘗試。

(2) 鼓勵幼兒在今後的遊戲中大膽運用和嘗試。

教學反思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選題,錢幣雖然不是幼兒每天要接觸的東西,但是對他們來說並不陌生,設計這樣的活動,能有計劃地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啓發和引導幼兒嘗試把所掌握的簡單數學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遊戲之中,不斷豐富經驗促進能力提高。但是原活動的設計並不令人滿意,原因一,活動形式的設計以個別演示、集體討論、自己記錄的方式,遊戲性不強不能充分激發幼兒的興趣;操作活動以個人書面的形式,教師不能快速有效給予幫助,也將影響教學效果。原因二,探索錢幣的不同兌換策略,限定兌換7元錢,過於死板,不能充分調動幼兒的已有經驗,發揮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同時以數字、符號等方式記錄策略,增加了幼兒的思維難度,也沒有考慮幼兒間個體的差異性。

大班數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將收集的種子分類,排列,並做記錄。

2、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3、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養成愛探索、勤動腦及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種子(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各十顆)。

2、 紙板;大書4本、小書五本。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師:看看桌上有什麼?幼: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師: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什麼?幼:種子。

2、 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不一樣。

(1)講解操作要領。師:現在請你們做件事,給這些種子分分家(出示圖一)。請你們猜猜第一條線上排什麼?爲什麼?幼:南瓜子,因爲有南瓜子標記。師:那第二、第三條線呢?幼:葵瓜子、西瓜子。師:排隊的時候要從黑線開始,一個靠着一個,讓它們站在線上。三個全排完了,不要收,數一數,把數字記到後面的格子中。

(2) 幼兒操作,用種子在紙板上排隊。

(3)請幼兒講述排列結果。師:南瓜子有幾顆?(幼:十顆),葵瓜子有幾顆(幼:十顆),西瓜子呢?(幼:十顆)它們都是十顆啊?那它們排的隊伍一樣長嗎?(幼:不一樣)

(4)討論爲什麼都是十顆,隊伍不一樣長呢?幼兒A:因爲西瓜子小,所以排得最短。幼B:因爲南瓜子大,所以排得最長。幼C:因爲葵瓜子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隊伍不長也不短。

(5)老師小結:相同數量的種子,顆粒越小,排列越短,顆粒越大,排列越長。

3、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種子,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請幼兒把紙板翻過來,觀察另一面。師:看看紙板上有什麼?幼:種子標記,線。師:這三條線怎麼樣?幼:一樣長。

(2) 設疑、引導幼兒思考。師:如果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想想,它們用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幼A:一樣,幼B:不一樣。

(3) 交代探索要求,幼兒操作。師:請你們用不同的種子分別在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列,看看它們用的數量到底會不會一樣多呢?

(4) 講述操作結果。幼A:不一樣多。幼B:西瓜子用得最多, 南瓜子最少。

(5)討論“爲什麼排一樣長的隊伍時,西瓜子用得最多,南瓜子用得最少呢?”

(6) 小結:隊伍一樣長時,小種子用得多,大種子用得少。

4、 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1)師手拿大書、小書。

提問a:如果用相同數量的大書和小書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短,爲什麼?幼:小書小,排的隊伍短;大書大,排的隊伍長。

提問b: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大書和小書誰用得多?爲什麼?幼:隊伍一樣長時,大書用得少;小書用得多。

(2)遊戲《過小橋》。

師:老師和幼兒一起走獨木橋從起點處腳跟對腳尖走到終點線,數數你用了幾步?(師生遊戲)師:爲什麼老師用的步子小,你們用的多呢?(老師腳大,用的步子少;幼兒腳小,用的步子多)

5、遊戲結束。

師:小朋友們今天學得都很認真,也很愛動腦筋,現在我們一起去玩《過小橋》的遊戲吧!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透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很大的發揮。特別是孫海昕,以前上公開課總會“出狀況”,這會兒喜歡動手的他可謂是“如魚得水”,操作起來一絲不苟,小腦筋也動得特別快。在得到我的肯定與讚許後表現也越來越棒了。

在活動中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他們的發現,同樣非常精彩。當我在指導過程中問起一組幼兒:“爲什麼都是10顆,隊伍不一樣長呢?”周俊傑搶先回答:“因爲南瓜子很胖,他的隊伍就排得很長。”呂晨曦大笑:“就象周俊傑一樣胖!”宋佳洪接着說:“就是,10個周俊傑排的隊就比10個呂晨曦排得長。”看來,孩子們已經會活學活用了。

這次活動雖然我考慮到了材料的準備,選取的種子也是南瓜子最大,西瓜子最小,但是在幼兒操作過後,我發現情況並不是我預想的一樣,有的幼兒把南瓜子豎着排隊,把葵瓜子橫着排隊,結果發現葵瓜子排的隊比南瓜子長。講評的時候,我沒有把這個現象拿出來討論,只是在幼兒操作中幫他們重新排了一下,個別指導了一下。

觀察實錄:

宋佳洪是個既聰明又調皮的孩子,還有就是比較粗心,只要老師佈置什麼,他總能很快完成,今天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在數學活動中進行種子排隊的遊戲,在整個活動中,我注意到宋佳洪的動作十分迅速,他一會兒就給種子排好了隊,並走到我面前向我炫耀“老師,我已經好了”。我仔細一看,發現其中他給葵瓜子排隊沒有都排上去,但線已排滿了。我示意他自己重新檢查一遍,這回他又仔細地進行了比對,發現自己沒有讓葵瓜子一個靠一個站在線上,因此又返回座位上重新操作。

教師分析:對於大班上學期的孩子來說,實物排隊是個常見的遊戲,這次的排隊遊戲一共有二個層次,第一層:給數量一樣多的種子排隊。第二層:在一樣長的線上給種子排隊。今天進行的操作活動,我特意準備了三種大小不一的種子,主要是考考孩子的眼力,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今天宋佳洪的這種情況並不是只有他纔出現,在平時的活動中,我一定要好好培養孩子們的觀察能力,使他們變得認真、仔細。

大班數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認識1元、5元、10元人民幣,學習錢幣的兌換。

2、嘗試遷移兌換經驗,運用符號表示兌換結果。

活動準備:

1元、5元、10元的紙幣各一張,幼兒玩具紙幣若干。

活動過程:

一、認識1元、5元、10元紙幣。

1、觀察1元人民幣。小朋友,你們看這是多少錢?你是怎麼知道的?

2、比較和觀察5元、10元紙幣。你們看,這些又是多少錢?上面有什麼?﹙數字﹚還有什麼字?﹙元﹚。

3、辨別三種紙幣。逐張出示紙幣,讓幼兒觀察紙幣。

二、學習1元、5元、10元的兌換。

小朋友,這是1元,5個1元是多少錢?和這張5元一樣多嗎?(把5個1元放在一隻手中,另一隻手舉起一張5元問幼兒,使他們知道它們是一樣多。)10個1元是多少?(同時一張一張地拿10個1元)10個1元和這張10元一樣多嗎?(一樣多)10元錢是幾個5元?5元是幾個1元?(拿不同面值的紙幣讓幼兒數一數,瞭解幾種不同兌法。)

三、嘗試遷移兌換經驗,運用符號標示兌換結果。

1、出示掛圖,講述畫面的含義。

玲玲和媽媽買菜,她需要兌換一些錢幣,要把10元的分別兌成1元、5元的紙幣,請小朋友把兌換到的紙幣圈出來。然後在右邊圈出與左邊硬幣相同數量的紙幣。

交流兌換結果,同伴間互相檢查。

四、遊戲"湊錢"。

1、教師交待活動要求"今天小朋友上課很認真,特別棒,老師想到超市去買東西獎勵小朋友,可我只有一張10元錢,我想把它換成1元、2元、 5元的零錢去請你們幫我換,你們想想可換幾張1元、幾張2元、幾張5元,請你將每種錢的.數目在記錄單上記錄下來。"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請個別幼兒講述操作結果,教師將活動結果展示出來。

4、集體檢查湊出的每份錢是否都是5元。

5、討論我們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湊出5元錢。

活動延伸:

1、在幼兒認識人民幣面值時,教師應從錢幣上的數字上引導幼兒認識不同面值的錢幣。

2、本活動結束後,教師還可利用其他時間(活動角、下午活動等)再認幼兒玩湊錢的遊戲,鞏固幼兒對人民幣的認識。

大班數學教案6

活動目標

1、複習鞏固對人民幣元、角的認識,進行點數並記錄。

2、知道人民幣可以在市場上流通用於購買物品,學習簡單的使用方法,練習50以內的加減。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及社會交往能力。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

2、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活動過程

一、觀察畫面,認識、區分人民幣。

1、取出錢幣,請幼兒說一說畫面上的錢幣分別是多少。

2、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各種錢幣上的圖片,比較這些錢幣的不同。

可根據錢幣的明顯特徵,如數字、文字、圖片色彩等加深記憶。

二、進行“裝錢包”遊戲,鞏固對人民幣的認識。

按照老師的指令將不同面值的錢幣放到錢包裏,

三、換錢遊戲“我們一樣多”,學習錢幣等值兌換。

1、教師拿出一張五元錢,幼兒利用角幣任意組合,與五元等值。

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組合方法,最後教師幫助幼兒歸納五元錢的不同兌換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2、逐步引導幼兒進行10、20、50的兌換。

四、情境遊戲“買水果、買玩具”,練習購物。

大班數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透過嘗試,操作學具,讓幼兒杆子將7分成兩份,有6種分法,並作記錄。

2、透過討論、分析,理解一個數分成兩個部分,如一個不風增加1,另一個部分就要減少1。

3、藉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

4、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活動準備:塑料小鴨學具人手42只。

活動過程:

一、複習6的組成

玩“碰球遊戲”,出現數咔,師問:這數是幾?答“6”。師:今天玩碰遊戲,教師與小朋友的數合起來是6。(例如),師:我的1球碰幾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師問,小朋友可集體回答,也可小組回答,也可個別回答。

二、集體嘗試活動

出現小狗、小兔家的圖象。

師:今天小狗請幾隻小鴨到它們家做客?大,考吧。幼師,網出,處!(幼兒答:7只)小兔也請小鴨去做客,怎麼辦呢?(幼兒答……)請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鴨,分成兩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數與別人不一樣。(第一次嘗試)

教師請幼兒回答,你是怎麼分的,幼兒回答,教師操作小鴨到小狗,小兔家,並列出分合式(),幼兒回答一種,教師列出一種,功寫出6個分合式。

師:分成兩份,共有幾種分法?答:共有6種,集體朗讀7的分合式。

師:剛纔小朋友每人分一種,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試試你能否分出6種,幼兒操作“塑料計算小鴨”,教師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嘗試)

師:現在我請某某小碰喲來告訴大家,你是怎麼分的,幼兒回答,教師在黑板上寫出7的分合式,如圖。教師請幼兒回答時要注意請有代表性意見的,一是有重複的,實際沒有6種;二是雖有6種,但沒有按順序分;三是有順序地分清6種。請幼兒看看,這三種分法,誰的方法好,誰的對。幼兒透過討論,明確按順序分的方法好。

教師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請幼兒在作業紙上寫7的6種分合式。(第三次嘗試)

師問:7可以分成,幼兒答:7可以分成1和6,

師問:7可以分成,幼兒答:7可以分成2和5。

師問:2比1,幼兒答:2比1多1。

師問:5比6,幼兒答:5比6少1。

用這種方法講清7得6種順序奮發,最後得出結論:7分成兩份,這邊增加1,那邊就減少1。

活動反思

經過之前對數學數字的練習,我班的幼兒對數字組合也有了一定的瞭解。

在教學的開始,我們對5、6的組成進行了複習,這樣用之前學過的知識先做了一個簡單的鋪墊,對幼兒接下來的學習也打下了基礎,讓幼兒在學習新知識會更容易更輕鬆。

本課活動完成後,幼兒對7之內數字組合還是有了一定的掌握,基本達到教學目標。

大班數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讓幼兒繼續比較寬和窄,能正確地表達比較的結果,在比較中進一步理解物體寬窄的相對關係。

2.除了目測比較外,引導幼兒嘗試用物品作自然測量比較。

3.進一步培養幼兒對事物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以及對事物作寬窄比較的興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寬窄不一的毛巾、圍巾、手絹、紙板若干。

2.幼兒掛書第16頁。

活動過程:

1.使用幼兒用書第16頁。

(1)請幼兒看一看:圖中有哪兩個動物?它們長得怎樣?

(2)請幼兒觀察比較:哪張牀最寬?哪張牀最窄?它們分別是誰的?請把動物與相應的牀連線。

2.使用準備好的物品作寬窄比較。

(1)教師兩兩拿出物品,請幼兒說一說:這兩個物品哪個寬?哪個窄?你怎麼知道的呢?

(2)教師提問:"我們除了用眼睛看,還能夠用其他方法來比較兩個物體的寬和窄嗎?"鼓勵幼兒積極動腦筋思考。

(3)請幼兒嘗試用書本、積木等物品來對對別的物品作寬窄的測量。

教學反思:

繼續引導幼兒關注教室裏面、幼兒園裏面、家裏面有哪些東西寬,哪些東西窄。請幼兒用繩子或者其他東西量一量家裏面自己的小牀和爸爸媽媽的大牀,餐桌、書桌和茶几。看看有什麼不一樣請幼兒學習用跨步、腳印、竹竿、繩子等在戶外進行自然測量,比較路的寬窄、牆的寬窄等。

小百科:寬是三維空間裏相對較短的某一維尺寸。其他含義有廣闊面積大、度量寬宏、舒緩、富裕等。

大班數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在對稱圖形身上找出對稱軸。

2、透過操作,創作表現對稱美,在操作中探索發現。

3、感受周圍事物的對稱美,提高審美意識、體驗創造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剪紙作品3幅,字卡"對稱"、"重合"、"對稱軸"

2、實物圖片:風箏、天安門、飛機、臉譜

3、實物:剪刀、衣架、手套、圍巾、眼鏡、愛心盒、望遠鏡、梳子等

4、自制操作泡沫板人手7塊、粘有雙面膠的墊板人手1塊、教師操作範例

活動過程:

一、理解對稱概念,初步感受對稱美

1、出示三個剪紙作品,感知理解對稱(今天老師帶來一些圖案給小朋友看,你們想看嗎?你覺得這些圖案好看嗎?好看在哪裏?)(原來,這些圖案的左邊和右邊都是一模一樣的,像這種左右兩邊形狀、大小、顏色都一樣的,我們就叫它"對稱")——出示字卡"對稱"教師嘗試將其中一個圖形對摺(那麼把這些對稱的圖形對摺,會怎麼樣呢?對摺後一樣齊的,我們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咦,重合後,我們發現中間有一條折線,它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對稱軸")——出示字卡"對稱軸"

2、觀察生活中的實物圖片,感受對稱美

(1)出示蝴蝶風箏、天安門、面具(臉譜)、飛機感知對稱,尋找對稱軸。(它們對稱嗎?你從什麼地方看出它們是對稱的?對稱軸在哪裏?)

(2)爲什麼人們要把這些東西造成是對稱的呢?看起來對稱的東西怎麼樣?(平衡感、整齊、美觀)

二、尋找身邊的對稱物品,鞏固理解對稱含義

1、出示實物若干(望遠鏡、梳子、衣服、鏡子等)提要求:選一件對稱的物品

2、幼兒介紹自己的物品,說說爲什麼自己覺得它是對稱的?對稱軸在哪裏?(引導幼兒發現對摺後能重合,即是對稱)

三、幼兒操作,創作表現對稱美

1、出示教師作品(坦克)(今天老師還用泡沫塊拼搭了一個圖形,大家猜猜老師搭的是什麼?它對稱嗎?怎樣讓它變成對稱的?它的對稱軸在哪裏?)引導幼兒發現增加一塊泡沫塊或減少一塊使其變成對稱圖形,幼兒嘗試。

2、幼兒用泡沫塊拼搭對稱圖形

(1)用四塊泡沫進行拼搭(請每個小朋友拿4塊泡沫,在墊板上粘貼拼搭成對稱圖形)教師進行驗證。

(2)用七塊泡沫進行拼搭教師個別驗證後,邀請客人老師協助驗證。

結束:今天,我們班裏的小朋友都很能幹,不但認識瞭解了對稱,還能自己動手拼搭對稱的圖形,在我們身邊還有好多好多對稱的物品,今天我們也回家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是對稱的,明天來告訴老師好嗎?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設計透過幫小昆蟲找翅膀,激發幼兒主動去觀察、發現、感知對稱的圖案,讓幼兒瞭解生活中到處都存在着對稱的事物。此設計是一個整合了語言、科學、藝術、數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與能力的綜合活動。由此活動還可以引申出許多探索活動,以開闊幼兒視野,激發幼兒主動觀察事物的積極性,提高幼兒自我分析能力和審美能力,培養幼兒關心自己、關心他人、關心環境的美好情感。此活動適合大班幼兒,如果在中班進行,可以把它分成兩個活動來完成。

大班數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 嘗試、探索運用數字、符號、簡單的文字等方法記錄自己與同伴的生日。

2、 比較發現同伴之間年齡的大小差異,並判斷出誰大誰小。

3、 樂意與同伴在討論、交流中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 教具:五張小朋友出生的年齡的圖片。

學具:按小組準備,記錄單1張,鉛筆,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在“生日歌”音樂情境匯入,引起興趣。

今天小熊真高興,原來它要過生日了。它的生日是:20xx年5月26日。(記錄在紙上)

問:它幾歲了?應該點幾支蠟燭呢?

二、結合幼兒實際講講生日情況。

1、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自己的生日嗎?你們的生日是怎樣度過的?

2、 教師:你的生日是哪一年的幾月幾日,點幾支蠟燭過生日的?

三、操作:爲小熊的好朋友算年齡,塗蠟燭。

1、 小熊有一羣好朋友也知道自己的生日。請你算算他們(操作卡)上的孩子的年齡,爲她點相應數量的蠟燭,祝她生日快樂。

2、 評價:你怎麼爲她算年齡的,大家看看她算得對不對。(從生出來那年1歲算起,一直算到20xx年,就可以算出年齡了)

四、結合生日卡片,引導幼兒學習透過比較年、月、日,正確判斷排列小朋友的年齡大小。

1、 以小組爲單位把操作卡按年齡從大到小排列順序,引導幼兒觀察年月日。

2、 小結排列情況,總結方法:

先按年份排列,同一年出生的小朋友看月份大小。同年同月出生的看日的大小。

延伸活動:

1、引導孩子記住好朋友的生日,在他生日之際送上最真的祝福,建立良好的友誼。

2、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有顆感恩的心。

大班數學教案11

一、設計意圖

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係”,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幼兒在認識5的組成的基礎上學習6的組成。透過學習,能使幼兒初步理解整體與部分、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係,爲學習加減法打下基礎,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數概念的認識,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

觀察、比較以及操作能力,從而促進數學思維品質的發展。

二、說教材

(一)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教材,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學習數字5的組成,知道兩個部分數合起來總數爲“6” 。

2、在操作活動中不斷探索數的多種分法,懂得交換兩個部分數的位置合起來總數不變。

我確定了教學的重點:學習6的組成,知道6分成兩份有5種分法。教學難點:感知數的分合的有序性。

(二)爲了完成本次活動,我做了以下準備。

小雞圖片、小蟲圖片若干;畫有算術題的作業紙每人一份;鉛筆、橡皮、數字卡片若干

三、說教法

現代教學方法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強調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追求整體效果的最優化。根據本活動內容、目標及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情況,我採用了演示法、操作法、練習法和遊戲法。

大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開始出現了抽象思維的萌芽,他們對數的組成的認識和理解不能靠成人灌輸,必須透過自身的觀察和操作活動來進行。皮亞傑也曾說過:“數學開始於對於物體的動作”。足見操作法具有實踐性、主動性和發現性等優點。每個幼兒的心理髮展潛能是不同的,教學實踐表明,幼兒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會出現“吃不飽”和“吃不了”現象,爲此,我在教學最後環節,運用活動,讓幼兒進行練習,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說學法

根據教材特點,我啓發引導幼兒在觀察中比較,在操作中自主學習,使幼兒真正成學習的主人。

在視覺、聽覺與運動覺的結合中,回顧了5以內的組成。在操作中,幼兒自由探索6只小雞的分法,並歸納小結,使幼兒獲得的組成的經驗更爲清晰化、系統化。之後,在分組活動中,幼兒進行練習,較好地實現了教學目標。最後,讓幼兒在愉快的遊戲氣氛中找合起來是6的朋友,真正實現了“學中玩”,“玩中學”。

五、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5的組成(教師請幼兒玩碰球遊戲,引起學習興趣。)

師:我的1球碰幾球?(我的3球碰幾球?……)幼:你的1球碰4球……(讓孩子在動中複習了5的組成,調動了幼兒的視覺、聽覺、運動覺,提高了幼兒多感官感知的準確性和靈敏度,爲後面學習6的組成打下基礎。)

(二)、初步理解“6”的組成

1、師:今天草地上來了一羣小雞,一共有幾隻小雞呢?

幼:一共有6只小雞。

2、師:你們看這裏有兩幢房子,怎樣來安排6只小雞住進這兩幢房子呢,小朋友你們想想辦法,你是怎麼分的?誰來告訴我?(讓幼兒幫助小雞,一下子調動了他們的好奇心,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活動。)

3、鼓勵幼兒積極動腦並說出分解方法,教師一一在黑板上記錄幼兒所說的分法。

4、師小結:這兩個部分數合起來的總數都是“6”。

5、師:小雞們都住進了新房子高興極了,“咕嚕嚕——”它們的肚子餓了,這可怎麼辦呀?別擔心,雞媽媽給它們準備好了香噴噴的小蟲呢!(教師出示畫有6條小蟲的圖片)

大班數學教案12

大班教案《數字鄰居》適用於大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發展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讓幼兒正確理解相鄰數,掌握10以內的相鄰數,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遊戲的方法,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數字鄰居》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正確理解相鄰數,掌握10以內的相鄰數。

2、發展幼兒的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遊戲的方法,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4、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0以內各數的相鄰數。知道相鄰數間多1和少1的關係。

活動準備

6間房子圖片;1—10數字卡片;動物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小動物搬家

今天森林王國特別熱鬧,小動物搬到它們的新房子裏了(出示圖片)誰住在1號房間?誰住在2號房間——

幼兒找找動物都分別住在哪個房間。

二、給小動物找鄰居

1、小動物們住在一起可高興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猴住幾號房間?離它最近的哪兩個動物各住幾號房間?

2、請小朋友們幫小動物找一找鄰居。

三、給數字寶寶找鄰居

1、小動物有了鄰居,房間門牌數字也有自己的鄰居,X的鄰居是離它最近的兩個數,是什麼?引出相鄰數。

2、分別找出數字2—9的的相鄰數。觀察數字,揭示數字前一個比後一個小1,後一個比前一個大1。師說數字,分別說出它的大鄰居小鄰居是誰。

3、幫助動物找房間:如小貓的房間是4個小鄰居,幼兒說出以後把小貓圖片粘貼到相應位置。

四:遊戲:鄰居拍拍手

請10名幼兒,任意選一張1—10的數字卡片,師說出一名幼兒所拿的數字,如5,請拿數字4和6的小朋友站出來,並拍相應數字對應的次數,拿4的小朋友拍手4下,拿6的小朋友拍手6下,然後站到一起,成爲鄰居。

活動延伸:

找找自己家的鄰居都有誰.

大班數學教案13

設計意圖:

接龍是中國的傳統經典優秀,我們的童年或許都有它的伴隨,也在和它的互動中朦朧的瞭解了數字,接受了數的對應,更爲重要的是當時幼小的我們或許都沒感覺學數是痛苦的、枯燥的,反而是樂此不疲。我認爲這樣一種蘊含數的概念、給予孩子快樂學數的遊戲假如引入今天的幼兒園數學活動應該是適宜的,因爲它符合了“生活中的數學”、“快樂學數學”……等等等等《綱要》新精神。因此我從接龍遊戲入手,以接龍遊戲特點爲切入口,設計了這樣一次數學活動,嘗試透過瞭解接龍、走進接龍、設計接龍等環節幫助孩子初步感知中國傳統遊戲——接龍的排序規律,並在探索簡單的推理方法中,學習製作接龍卡。

重點:

瞭解接龍遊戲的規律,並能運用比較、對應的經驗合作製作接龍卡。

難點:

1.孩子對前後卡片的界限區分。成因是接龍卡本身有兩小部分所組成,容易會造成孩子辨別卡片上的混淆。

2.操作中的前後推理。成因是由於幼兒的逆向思維發展尚不成熟,容易被附近一個已知數所誤導。

解決策略:

1.逐步化解法:藉助雙色的卡片做教具,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從順向推理向逆向推理逐步過渡。

2.資源共享法:以小組合作形式開展操作活動,能以兵兵互教的形式化解補缺的難點,達到資源共享。

活動目標:

1.瞭解接龍遊戲的規律,並能運用比較、對應的經驗合作製作接龍卡。

2.嘗試用簡潔語言介紹和交流自己的操作結果,能運用以往的數學經驗表明意思。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以“舞龍”引出課題。

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在哪裏見過“龍”。

教師目標:爲學習接龍遊戲做自然的銜接與鋪墊,潛意識中滲透對中國傳統的頌揚。

第二環節:觀察並尋找接龍卡規律。

這條“龍”是怎麼接起來的?身上有哪些特點?

教師目標:2.透過形象的圖示讓幼兒初步感知到接龍遊戲的基本方法,激發參與操作的願望。

第三環節:分層操作:接龍和補缺

(四類不同難易的操作材料)

教師目標:讓不同能力孩子以不同的材料學習接龍遊戲方法,體驗遊戲的樂趣,並能將規律活學活用於推理之中。

第四環節:小組合作——數物接龍卡。

教師目標:提升接龍遊戲的規律難度,促使幼兒的思維要多角度思考,多角度解決問題。

大班數學教案14

一、說設計意圖

《綱要》明確指出:教育內容應“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的視野”,幼兒園數學教育不是爲純粹的教育而教育,是一種以幼兒生活爲特徵的教育,這就要求我們要立足幼兒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繫幼兒的生活來開展教育。像我班小朋友午睡起牀,常有孩子把鞋子、襪子拿錯、穿反。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鞋子、襪子、鞋墊爲活動材料的《找朋友》數學活動,引導孩子在原有的生活經驗上關注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的不同,進行配對。在遊戲中自然滲透數學的概念,達到“玩中學,玩中教”的目的。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對活動起着導向性作用,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探索認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具體目標是:

1、認識目標:

(1)、初步形成“雙”的概念,知道一雙有兩隻。

(2)、能按鞋子、襪子、鞋墊的外形,顏色,大小等特點進行配對。

2、能力目標: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標:體驗與教師、同伴遊戲的快樂;初步感受改編兒歌的樂趣,從而激發幼兒的求知慾。

三、說活動準備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活動準備是服務於活動目標,同時幼兒是透過環境、材料相互作用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在幼兒操作的材料上,我選擇了孩子們熟悉的鞋子、襪子和鞋墊。這些物品讓小班孩子具有親切感,願意去動手操作,有信心配合老師共同探索。因此,我爲幼兒準備了鞋子、襪子、鞋墊各人手一份、鞋架一個、夾子若干、玩具小熊一隻。玩具小熊的用意是根據小班幼兒年齡特點,設計有情節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積極參與,能自然而然的轉換活動場所,銜接下一個活動環節。知識準備是已學的兒歌《襪子歌》

四、說教學方法、重點

(一)這是一次數學配對活動,其中有機整合了語言領域的兒歌改編活動,但教學仍以配對遊戲教育爲主。因此,整個教學活動的重點放在幼兒認識、形成“雙”的概念和正確爲鞋子、襪子、鞋墊正確配對這一環節上。由於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幼兒的注意力不宜持久、容易分散;對生活和周圍的事物感興趣等特點。我選擇了利用遊戲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在“找朋友”裏面,以幼兒爲主體,我透過操作法、遊戲法和引導發現法,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讓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並且在遊戲中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大班數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的理解兩數之間的多大小。

2、更進一步得理解數數。

注意:

在數物時的手不要遮住圖案 ,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時有一定長度的東西來帶領幼兒按物數數。

活動準備:

1、一張圖,上有20個蘋果 、15個梨 、10個香蕉,按每排5個用排列法排列

2、卡紙做的獎品彩色小蘋果、香蕉、梨圖案小勳章數個。

活動過程:

教師:小朋友們好,你們喜歡吃水果嗎?

幼兒;喜歡。

教:那有些什麼水果呢?

幼:蘋果、香蕉、杏、還有....。

教:那麼多,,哦那天水果王國給我送來了

幾個勳章圖案,他們說你們好聰明,是個肯動腦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給你們 (拿出水果勳

章)你們看好看嗎?

幼:好看。

教:想要嗎?

幼:想。

教:那好。(拿出圖)你們看這上面有什麼呀?

幼;恩有蘋果.....

教:對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有多少個,我們一起來數好嗎?

幼:好。

(1、2、3、4、5、6、...)

教;哦 蘋果有20個,小朋友蘋果有多少個呀?誰來回答。舉手回答,不舉手我不讓回答,如果不舉手,

你也說我也說,那 水果圖案小勳章給誰呢?所以回答問題要把手舉好老師叫了纔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

朋友 不喜歡你們了,不給你們圖案小勳章了喲(好,XX你來吧)

XX幼:20個。

教:恩對了,來,你回答的很好,給你一個蘋果圖案小勳章。

(一樣的依次的和幼兒再數一數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數出了香蕉15個梨10個,香蕉和蘋果誰多一點呀?

幼兒:蘋果比香蕉多一點。(教師在黑板上寫上蘋果多一點,再在蘋果和香蕉的下面對應的寫上個數的數字)

教師:對了,那蘋果20個,香蕉15個,那麼20個蘋果比15個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們跟着我說:20比15多,20比15大,20個蘋果比15個香蕉多。

(再依次說蘋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關係)

結束語;

小朋友你們回家後再數一數別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誰比誰多,誰的數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