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

第一單元:認識圖形(二)

教學重點:

第四課時:七巧板

(3)拼指定圖形。

板書:十幾減9.

15-9= 6 16-9= 7 13-9= 4 14-9= 5

11-9= 2 18-9= 9 17-9= 8 12-9= 3

第四課時:十幾減8

第五課時 :十幾減7、6

預習要求:

看一看課本第14頁圖中的內容,與小朋友說一說看懂了什麼,試練習做一做的1、2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7、6

2、使學生透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教學重點:十幾減7、6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正確熟練地計算十幾減7、6。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算。

11-8 14-9 13-8 15-9

11-9 17-9 12-8 16-8

2.看卡片,說出( )裏應填多少。

6十( )=12 8十( )=13

5十( )=11 7十( )=14

9十( )=16 6十( )=13

3.12—8=4,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新授

1.出示例3。

(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用自己的語言敘述畫面內容。

(2)出示魚缸畫面,請學生數一數,魚缸裏有多少條金魚?(13條)(移動畫面,黑金魚隱藏到水草後)再讓學生猜一猜隱藏到水草後的紅金魚有幾條?(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3)學生彙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13—7=6

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

(4)小結:剛纔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四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

(5)改變題意:一共有13條金魚,6條黑金魚,紅金魚有多少條?

(6)學生獨立列式,並說一說思考的過程。

l3—6=7

三、鞏固練習

1.完成P14頁的“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

2.做一做第2題。

3、完成P14頁“做一做”的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提問上下兩個□間的關係。

四、佈置作業。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2

單元教學計劃

一、單元內容及簡析

認識圖形(二),這部分內容是在上學期“認識立體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透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區分常見的立體圖形了,這裏主要是透過一些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這些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徵,並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的一些關係。本單元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透過擺、拼、剪等活動體會圖形特徵,感知圖形間的關係。

二、單元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徵,透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辨別和區分這些圖形。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觀察和實際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識。

三、單元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徵,透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辨別和區分這些圖形。

四、單元教學難點

透過觀察和實際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單元教學措施

1。充分給學生機會,讓他們透過拼、剪等操作活動,在活動中體會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徵。

2。讓學生感知平面圖形間和立體圖形間以及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的關係。

六、教具準備:課件、圖形卡紙、實物等。

七、課時安排:約5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P2~P3認識平面圖形

教學目標:

1.透過拼、擺、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徵。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3.能辨認各種圖形,並能把這些圖形分類。

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的實物與圖形。

教具準備:

課件、圖形卡紙、實物、學具等。

教學過程:

一、複習,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小朋友們還記得這些圖形朋友嗎?(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

2。你能把這些圖形平平的面畫下來嗎?學生利用學具模型在紙上畫一畫。

3。你們畫下的圖形有什麼特點?

學生小組討論並且派代表全班交流。

長方形: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

圓:沒有角(即封閉的)不斷開的

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

二、鞏固發展

1.說一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2.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畫一畫自己喜歡的圖形。

小組內評一評,各小組展示作品。

3.練習一的第1題。

請小朋友塗一塗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知道各塗什麼顏色嗎?小組討論合作,反饋彙報哪些塗成黃色,哪些塗成藍色,哪些塗成紫色,哪些塗成紅色?

4.用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圖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題:數一數有幾個圓、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你是怎麼數的?有什麼好方法?

三、提高練習

取長方形紙一張,對摺再對摺。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摺再對摺。

取正方形紙一張,對角折再對角折。

觀察結果。

四、總結

今天你們學到了什麼?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各有什麼特點?你有什麼想問的?

五、課堂作業

《練習冊》

板書設計:

認識平面圖形

長方形: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直的

圓:沒有角(即封閉的)不斷開的

三角形:有3條邊3個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3頁及練習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透過把長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動,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這兩個圖形的名稱;並能識別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初步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

的應用。

2.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對圖形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直觀認識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它們的名稱,並能識別這些圖形,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師:這個圖形真漂亮,它叫什麼名字呀!這個圖形就是我們要認識的另一個新朋友——平行四邊形。(出示圖形,並板書:平行四邊形)(板書)

出示一個長方形的模型,提問:“這個圖形的面是一個什麼圖形?”學生回答後,老師將這個長方形輕輕拉動,這時出現的是一個平行四邊形。提問:“現在這個圖形的面變成了一個什麼圖形?”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98頁。

教學案例

師:說一個你最喜歡的100以內的數,並說說爲什麼?

生1:我喜歡60,因爲我們班有60位小朋友。

生2:我喜歡7,因爲我今年7歲了。

(老師把學生說的數字一一寫在黑板上。)

師:大家說了這麼多喜歡的數字。那麼,你們能不能選擇+其中的兩個數字組成一道加法或減法算式?能的話將它寫在卡片上。

(把學生編好的算式卡片貼到黑板上。)師:看着一黑板亂七八糟的卡片,你現在最想對它們做什麼?誰願意幫這個忙?

生1:給它們分類。

生2:按順序排一排。

師:小組內討論一下,按什麼順序排?理由是什麼?

組1:我們組認爲按得數大小排比較好。

組2:我們組認爲按計算方法排比較合理。

組3:我們組同意2號組的意見。我們還把加法計算題分成兩類:一類是進位加法,一類是不進位加法;還把減法計算題也分成兩類:一類是退位減法,一類是不退位減法。

師:說得真好!就請你上來幫老師來歸歸類。

師:選擇你最喜歡的一道題說說你怎麼算出來的?

生1:我來說進位加法36+8。我是這樣想的,先把8分成4和4,先算36+4得40,再算40+4等於44。

生2:30+58,先算30加50得80,再算80加8等於88。

生3:95—40,先算90減40得50,再算50加5等於55。

師:每個同學都有自己最好的方法,真了不起。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複習100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板書課題。)

教學反思

以學生爲主體的學習活動對學生理解數學的重要性,認爲學生的實踐、探索與思考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條件。這個課例就本着這一理念爲指導,創設了一個個“做數學”的機會:讓學生說一個自己喜歡的數字,並用卡片寫下自己所編的算式題;小組討論分類的標準、依據,各自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開放思維空間,不僅鍛鍊了學生的數學能力,還可以改善學生的情感態度,培養學生“做學問”的素養。本節課,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單數和雙數;初步瞭解單數和雙數之間的關係。

過程、能力與方法:培養學生探求、猜想、驗證的科學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動手操作、小組討論等形式培養合作學習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探求單數和雙數之間的關係。

教學過程:

一、認識單數和雙數。

1.情景引入。

師:春天到了,數寶寶們手拉手排着隊去森林裏玩。

(板書出示主題圖)

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

〇〇〇〇 〇〇〇

請學生比較兩個隊伍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師:如果用小圓點來表示數寶寶的個數,像這樣兩個一列地在方格里排成的圖形,就叫做數圖。

2.擺數圖。

(1)教師在方格上演示擺數圖。

(2)學生動手操作:用小圓片在方格紙上擺數圖。

3.找特點,分類。同桌合作先找所擺數圖的特點,然後把這些數圖按形狀進行分類。板書出示(或多媒體演示)分類結果。

師:右邊邊框是折線的數圖都是單數,右邊邊框是直線的數圖都是雙數。板書出示課題:單數和雙數。

4.反饋練習:要求:先判斷數圖表示的是單數還是雙數,然後再說出它表示幾。

二、探求單數和雙數之間的關係。

1.提問與猜想

師:請小朋友先來猜一猜:如果任意拿出兩張數圖拼成一張數圖,結果會是什麼數?接着小組合作,每人拿兩張數圖拼一拼,並列出一道相應的加法算式,然後觀察小組4個人的拼圖,問學生髮現什麼規律了。

2.實踐與驗證

小組上黑板邊操作邊彙報。

例如: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〇 〇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〇〇 〇〇

6+4=10 4+5=9 3+5=8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彙報進行板書,並提示學生讀一讀,想一想爲什麼會出現這3種結果?

(板書:單數+單數=雙數雙數+雙數=雙數單數+雙數=單數)

3.鞏固練習書本第2大題第一行(看數圖,寫算式)。

三、實踐與運用。

1.計算:(第3大題)

⑴先判斷和是什麼數,再計算。

4+8 6+8 2+1 9+3 9+5 9+7 9+9 10+9

⑵獨立計算。

2.出示題4

口答:大組找規律接龍賽,每組開火車往下接5個數。

2、4、6、(8、10、12、14、16)

1、3、5、(7、9、11、13、15)

20、18、(16、14、12、10、8)

19、17、(15、13、11、9、7)

小組派代表說說接的是什麼數?

3.數寶寶玩累了,想回家休息,兩個隊伍要接成一個隊伍往回走,想想,它們的隊伍裏有沒有單個的?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釋一下。

四、總結與評價。

師:今天你們都學到了什麼?你覺得自己表現得如何?誰的表現最棒呢?和是雙數和是單數

(學生暢所欲言)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初步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2、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

教學重點:

初步正確地數、讀、寫100以內的數,特別注意過九的數。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教具準備:

計數器、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複習數位表: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麼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個、十、)對!

“那麼怎麼樣用計數器表示11?”(指名回答,說一說數位表示的意思)

(二)匯入:

“剛纔表示的數都是20以內的數,如果是20以上的數又應該怎樣表示呢?誰知道24這樣用計數器表示?”

說一說數的組成。

(學生討論,教師指名回答)

寫作:24讀作:二十四)

(三)新課:

1、想一想應該怎麼樣用計數器表示42?(指名回答)

想:42由4個十和2個一組成,所以在十位上撥4,在個位上撥2。

寫作:42讀作:四十二

2、(1)教師撥珠子:十位4顆,個位3顆

“請問珠子表示的數是多少?”(指名回答)

板書:寫作:43

全班齊讀“十位是4,個位是3,所以讀作四十三”

讀作:四十三

3、練習鞏固:

(1)接撥珠子,分別用指名答、開火車答、全班齊答等方式。過九的數:39,49,59,69,79,89,99、

(2)教師讀數,學生聽數並動手寫數,再全班對答案。

(3)同桌2人合作,一人說數,另一個人在聽寫本上寫數,要求寫數和讀數都要寫出來。每人說3個數。

(4)鞏固練習

1、個位是7,十位是4,這個數是()。

2、65的6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個兩位數,從右邊起第一位是7,第二位是2,這個數是()。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的讀數和寫數。(板書:讀數、寫數)其實方法和20以內數的讀寫都是一樣的。不知道小朋友們是否都熟練掌握了100以內數的讀寫呢?好我們現在來做練習。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6

教材分析: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第二冊第一單元的內容,也是學生學習本冊的重難點之一。它與20以內的進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礎的知識。因此,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並透過合理的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切實爲以後學習打好基礎。學會計算並運用於生活中解決問題,對理解運算的意義,體會數學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單元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地、比較迅速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應用十幾減幾的退位減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3、透過數學學習,初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透過操作,讓學生經歷多樣化的計算過程,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並能夠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教學難點:

1、理解十幾減9和十幾減幾的算理並掌握其計算方法;

2、能解答求另一個加數以及相差數的應用題。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7

一、分析任務:

六年制小學數學教材第二冊"元、角、分的認識"。用人民幣購買商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情.學生常常會遇到買門票、食品、玩具、學習用具以及交費等實際問題,因此,學習本單元的知識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課時的主要任務是讓讓學生認識人民幣的種類,知道愛惜人民幣。瞭解元、角、分的關係,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在日常購物中要注意文明禮貌,讓學生知道要節約零用錢。

二、課前調研:

一年級的學生都有花錢的經歷,但是對人民幣到底認識多少呢?我對15名學生做了訪談式調研。

調研是以聊天的形式進行的,主要涉及的問題是:

(1)你知道世界上都有哪些錢嗎?

(2)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麼嗎?

(3)你知道人民幣都分哪些種嗎?

(4)你自己買過東西嗎?能說說你是怎麼買的嗎?

(5)你知道1元等於幾角嗎?

(6)一個轉筆刀5元7角,你要拿哪些張錢去嗎?還可以怎麼辦?(老師提供樣幣)

透過這些問題我發現:學生對人民幣有一定的認識,但對其他國家的幣種知道得很少;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夠豐富,有部分學生沒有獨立買過東西;對元、角、分之間的關係不是很清晰,在所調查的15個學生裏,有10個學生能清楚地說出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分,只有7個學生能說出1元5角是15角,5元7角我可以拿一張5元和7張一角和其它方法的。

根據這些問題,我在教學設計中加入了對外幣的一些介紹,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瞭解,重點放在了元角分之間的轉換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我用1元錢買了一支筆,我可能拿哪些錢去買?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最後還原到生活當中去。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8

教學內容:教材第95~98頁

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要透過複習和整理,幫助學生增進對本學期所學數學知識和方法的理解,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繫,建立合理的認知結構,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大致可分爲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6題,主要複習100以內數的認識,以及簡單平面圖形和人民幣的認識。第二部分是第7~10題,主要複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以及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第三部分是第11~13題,主要複習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第四部分是第14~16題,主要是讓學生在相對開方的情境中,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形成相應的計算技能。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100以內的數,認識計數單位“個”“十”“百”,瞭解數位和數位順序,理解數的組成,掌握數的順序,進一步提高數數、讀數的能力,進一步掌握比較數的大小、描述數的大小關係的方法,發展數感。

3、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一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熟練地口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一位數,形成相應的計算技能。

4、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能正確地筆算100以內的加減法,形成相應的計算技能。

5、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能正確辨認這些平面圖形,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6、使學生經歷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加深理解數量之間的關係,溝通實際問題之間的聯繫,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初步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具有初步的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進行反思的意識。

7、使學生在複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初步培養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會可以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具有初步的與同伴合作的意識,願意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重難點:

1、正確熟練地進行100以內的口算以及筆算;

2、數的組成和數有順序。

3、辨認常見的平面圖形。

4、用所學過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第1課時

【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教材第95~96頁,第1~6題。

【教學目標】

1、透過複習使學生對100以內的數的組成、數位、數的大小比較進一步加深理解,並能正確熟練地讀寫。

2、透過複習進一步加深對平面圖形的認識和簡單統計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從今天開始,我們進入了期末複習,首先我們來複習一下100以內的數和常見的平面圖形。

板書課題:複習100以內的數。

二、複習100以內的數。

1、複習計數單位“十”與“百”、數數、寫數。

(1)要求學生從37數到52,再從52數到37。

十個十個地數,從10數到100,五個五個地數,從5數到100。

(2)完成95頁“期末複習”第1題。

按要求數數,先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指名說一說一共有幾個5本,幾個10本?一共有多少本?

(3)完成95頁“期末複習”第2題。

老師說明題意並指導學生完成。

①先圈出10個,再看一看圖中的草莓大約有幾個十,估計一下大約是幾十個?

②老師指導學生一個一個地數,邊數邊用鉛筆做記號,防止漏數或重複。

2、複習數的組成和數的比較大小。

(1)出示“期末複習”第3題,師生先示範一下題目要求,同桌同學拿出計數器按要求完成此題,第一步在計數器

上撥上數並說出“幾個十和幾個一合起來是多少”,第二步再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2)學生獨立完成第4題,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3、小結。

剛纔我們複習100以內的數,你有哪些收穫?

三、平面圖和簡單的統計。

1、出示第5題仔細觀察並提問:看一看題中有哪些圖形?並從題中各指出一、兩個。

2、仔細觀察橫着每排有哪些圖形?圖形的排列有什麼規律?接下去的應該是什麼圖形?並在右邊的四個圖形中找出合適的一個,用線和括號連一連。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時提問:括號裏是什麼圖形?你是怎樣想的?

3、你能統計出上面每種圖形各有多少個嗎?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交流,你是怎樣知道的?

4、出示第6題仔細觀察並提問:要求應找回的錢,你是怎樣想的?

板書:付出的錢-要買的物品的錢=應找回的錢

第2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96~97頁的第6~10題。

【教學要求】

1、透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並掌握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初步掌握估算方法。

3、透過富有童趣的情境練習,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數學情感。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今天這節課我們來複習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板書課題:複習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二、複習口算。

1、完成"期末複習"第7題。

(1)學生獨立口算。

(2)集體交流時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3)比一比。

①豎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三道題在算法上有什麼不同?

②橫着比一比,每一行的兩道題在口算上有什麼相同點與不同點。

(4)老師小結:

1、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都要從十位算起;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都從個位算起。

2、完成“期末複習”第8題。

3、獨立完成"期末複習"第9題。集體交流。

4、獨立完成"期末複習"第10題。

然後交流:先說一說題意,

(1)原來有數學故事35本,借出20本,還剩多少本?

(2)童話大王借出36本後還剩4本,童話大王原來有多少本?

(3)森林王國有50本,借出一些後還剩8本,借出了多少本?

三、複習總結。

今天我們複習了什麼內容?兩位數加、減整十數、一位數怎樣口算?

第3課時

【教學內容】“期末複習”的第11~13題。

【教學要求】

1、透過複習,使學生對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在計算正確率和速度兩方面都能達到基本要求。

2、着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增強數學意識。

3、激發學生積極的數學情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愉悅。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上節課我們複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今天這節課我們來複習一下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的知識。

板書課題:複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二、複習。

1、出示:先用豎式計算,再比一比。

43+25= 86-54= 75+7=

43+28= 85-58= 75-7=

仔細觀察上下兩式,進行比較

2、出示第11題:用豎式計算。

16+53= 32+29= 93-42= 86-17=

16+35= 23+29= 93-24= 68-17=

仔細觀察上下兩式,進行比較,認真計算。

3、認真完成第12題,集體交流。

4、出示第13題,先把題意說一說。

小朋友踢毽,小明第一次踢了18下,第二次踢了25下,兩次一共踢了多少下?

小娟兩次一共踢了60下,其中第一次踢了32下,那麼第二次踢了多少下?

然後獨立完成。

三、小結:

我們做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時,數位對齊,個位加起。

第4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4頁“期末複習”的第18~20題。

【教學要求】

1、透過複習,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從實際問題中找到數學問題,能夠利用題目中的條件提出數學問題。

2、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簡單的推理判斷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初步的數學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上一節複習課,看看哪一位小朋友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強。

二、複習。

1、“期末複習”第14題。

(1)出示第14題,說一說這道題已知什麼?要求什麼?

(2)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要求籃球比皮球少多少個?就是求籃球和皮球相差多少個,用減法算)

2、“期末複習”第15題。

(1)出示第15題,提問:它們各得了多少分?是什麼意思?你是怎樣理解的。

你能解決書中所提的問題嗎?

學生獨立解答,集體交流說說想法和算法。

3、“期末複習”第16題。

(1)出示第16題圖,提問:圖中有哪些商品?它們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元?

(2)你能解決所提的問題嗎?

學生獨立解答書中所提的5個問題,集體交流時說說想法和算法。

(3)根據這道題所給的條件,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分小組討論,集體交流時各小組彙報討論結果。)

解決這些問題時,應該和學生一起討論常見的數量關係。

比如:付出的錢-用去的錢=找回的錢,

用去的錢+找回的錢=付出的錢

在一年級適當滲透一些數量關係,有利於學生進一步的學習。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9

教材內容:

本節課教學教科書第19的內容和20頁做一做。

教材分析:

教材例3用一幅公園的情景圖提供了許多數學資訊,藉助情景讓學生理解意義進行計算,最後由學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數學資訊,自己根據資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材目的:

1、知識與能力:初步會從現實情境中收集數學資訊,並能自己根據數學資訊提出數學問題,解決簡單的問題。發展觀察、想像、抽象概括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透過觀察、模仿、聯想等學習方式,經歷遊戲過程,並從中收集數學資訊,提出問題。透過同伴的爭議和評論形成初步的收集資訊的能力,確定解決問題的策略。

3、情感、態度、價值觀:從活動中感受數學知識的真實性和普遍性,激發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對數學產生好奇心和求知慾,願意親近數學,嘗試用數學的眼光看身邊的事物。

重點難點:

能夠根據已知的條件,提出數學問題。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9分鐘)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出示捉迷藏遊戲。透過觀看情境圖,傾聽發佈的資訊,產生聯想,並由聯想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板書課題(用數學)

看了課題,你想提出什麼問題?

預設問題

(1)什麼是用數學?

(2)爲什麼要學習用數學?

(3)學習用數學這節課在我們身邊哪些地方能用到?

(4)學習這節課能幫助我們解決哪些生活問題?

2、出示自探提示: 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

(1)你能說一說圖上都說了些什麼?

(2)怎樣用數學語言來說呢?

(3)根據這些資訊可以怎樣來提問呢?

(4)用加法計算怎樣問呢?

(5)用減法計算又該怎樣提問呢?

學生獨立探究以上幾個問題。

二、 解疑合探(19分鐘)

1、再次看圖並回答。剛纔同學們回答的很好,觀察的很仔細!其實在我們生活中還藏着許多的數學問題你能試着提一提嗎?學生自願回答,把有價值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2、學生彙報後,師重點強調:在13-6=7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出求藏起來的人數的方法用總人數減捉住的人數。

3、出示丟手拍遊戲。透過觀察、傾聽,思考資訊組合與問題的提出。組內交流各自的資訊組合角度和提出的問題,評論各種組合的'正確性,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從三種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一是求總數;二、三是求部分。

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8+6=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8-6=2(人)

4、出示踢球活動。透過觀察和傾聽,初步學習收集背景資料中的數學資訊,指名學生說:要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獨立地根據資訊提出問題,還差幾人沒有到?並完整地解決問題。

5、小組討論、交流。你還能提出什麼問題? 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既能提出加法問題,也能提出減法問題。

學生口頭解答所提問題。

6、反饋練習

觀察課本p20的熱鬧的小河邊。根據提出的3個問題,獨立觀察、分析和處理資訊,解決問題。然後組內交流、評議,也可自主選擇交流夥伴。重點在於讓每一位學生動起來,開展先知幫後知活動,既可讓先學會的學生有展示的舞臺,也可以使弱一點的學生也有理解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

有17只小鳥,飛走了8只。還剩幾隻?列式:17-8=9(只)

草地上有15只小鹿,往山裏跑了9只,還剩幾隻?列式:15-9=6(只)

老師請個別學生板演,其他在練習本上解答。巡視中注意進行個別輔導。

如河裏有13條小魚,遊走了7條,還剩幾條魚?

13-7=6(條)

三、質疑再探(3分鐘)

回顧課前提出的問題是否解決,你又產生了哪些疑問?請提出來。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預設問題

1、怎樣能正確解答用數學的題目?

2、我們根據數學資訊怎樣才能提出數學問題?

3、用加法計算的問題怎樣問呢?

4、用減法計算的問題該怎樣提問呢?

5、根據數學資訊,怎樣提出多種問題?

四、運用拓展(9分鐘)

1.我當小老師。

讓學生根據本節所學知識自編題目。

2、猜一猜,算一算。(練習四的第2題)

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列式計算後說一說單位名稱是什麼?

每人寫15個大字,樂樂還要寫6個字,猜猜她寫了幾個?

每人寫15個大字,明明已經寫了7個,還要寫幾個字?

3、想一想,算一算。(練習四的第1題)

老師先出示圖,引導學生觀察,從圖中看到了什麼?

左邊有7只兔,右邊有8只兔;黑兔6只,白兔9只;一共有15只兔。

再引導學生選擇兩個相關的已知條件,提出一個問題。

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後彙報、交流。

4、全課總結。

(1)學生談學習收穫

師:本節課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請說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

(2)教師歸納總結

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教師再進行強調總結,引導對本節內容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的認識。

板書設計:

用數學

1、玩丟手絹的有8個女同學,6個男同學。

(1)一共有多少人?

8+6=14(人)

答:一共有14人。

(2)女同學比男同學多幾人?(人)

答:女同學比男同學多2人。

2、13個同學玩捉米藏,這裏有6個人,藏起來幾人?

13-6=7(人)

答:藏起來7人。

3、要有16人來踢球,現在來了9人。還有幾人沒來?

16-9=7(人)

答:還有7人沒來。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0

教學目標:

1.在數實物的過程中,體驗不同的數數方法,能用不同的方法數數。

2.結合"先估計再數"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估計的習慣和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增強學習的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體驗不同的數數方法。

教學難點:能用不同的方法數數。

教學過程:

一、故事形式引入新課。

1、小朋友們,老師想給好朋友寫封信,於是我就去買了一個信封,寫好了信放在裏邊,貼好就去郵局郵信了,你們猜我的信郵出去了嗎?

(學生說結果並說明理由)如果學生說不出是因爲沒貼郵票,教師加以引導。

2、教師繼續剛纔的故事:咱們書中有各種各樣的郵票,小朋友幫老師選一張好嗎?

二、教學新課。

(一)數郵票。

1.教師出示郵票圖片,學生幫老師選一張自己認爲漂亮的郵票。

2.這麼多漂亮的郵票,有多少張呢?咱們來猜一猜。

(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猜猜有多少張)

1.師:你們想不想知道到底有多少張呢?

(學生用自己的方法來數一數)

2.小組交流數的結果。教師引導學生明白這些郵票的擺放是很有規律的,可以一排一排的數,即:10張、20張、30張、、、、、、、100張。

(二)、比賽的形式數珠子。

師:小朋友們,咱們來比賽,看誰的眼睛和腦子最快。好不好?

1.教師出示3組珠子的實物圖片,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數。

2.評出數的快並且對的,評出前三名。

3.全班交流,讓前三名同學先說己數的方法,再全班交流自己的數法。

(三)、數花生。

1.教師提出題目要求。

2.小組之內完成,並交流自己數的方法。

三、練一練。

1.出示圖片,學生數。教師觀察學生數數的方法,可以適當給予指導。

2.先讓學生估計一下,再實際數一數。集體訂正。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1

本單元教學簡單的方位知識,使學生能夠分辨自己的前後、上下、左右,並會應用這些方位詞描述物體間的相對位置。由於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這些方位,而且以自己爲中心的前後、上下很容易界定,所以例題及“想想做做”都以辨認左右作爲教學重點,對於上下、前後,教材只是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使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位置關係的過程中自主獲得認識。教材設計的學習活動有看圖說話、遊戲、操作等。

1、例題的教學內容分三個層次編排。

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發言的請舉右手”既是對學生的常規教育,也讓學生記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練習本在數學書的左面”“數學書在練習本的右面”爲例,教學用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然後讓學生看圖說說其他物體間的位置關係,初步學會語言描述。

在教學練習本和數學書的位置關係時要注意三點: 一是讓學生聯繫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這兩個物體哪個在左面、哪個在右面;二是指導學生用“×在×的哪面”進行表達;三是兩句話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達了練習本與數學書的位置關係,可以這樣說,也可以那樣說,而且從其中的一句話可以推理得出另一句話。要體會這兩句話之間的必然聯繫,但不要求學生同時說兩句話,不要刻意進行這樣的練習。

看圖說一說以左、右關係爲主。圖中的小明、小紅、小剛、小芳四人的朝向與學生是一致的,學生按自己對左、右的感受確定小明在小紅的左邊、小芳在小剛的右邊等位置關係不會有困難,也不會有歧義。如果說出前後或上下關係也是可以的。

2、聯繫自己的身體作出判斷。

一年級學生辨別左右的時候,大多數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斷,這是學生年齡、心理髮展特徵的表現。“想想做做”第1題遵循這個規律設計遊戲活動,先是握拳頭,記住自己的左手與右手;再拍手,體會左手那邊是左邊,右手那邊是右邊;最後是摸耳,從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對的。這些遊戲要反覆進行,讓學生學會辨別左右。

“想想做做”第2、4、6題涉及左右的時候,要提醒學生先想自己的左手與右手,分清左面與右面,然後回答問題和操作活動。即使發生錯誤,也要聯繫左手和右手認識錯誤,從而改正。

3、在開放的情境中練習。

“想想做做”第3題透過“蘋果上面是雞蛋”引導學生在開放的情境中觀察和表達。教學物體之間的上、下位置關係要注意三點。一是讓學生充分地說。圖中的五種物體放在冰箱的四層裏,每兩層物體的位置都有上、下關係。因此,可說的內容很多。讓學生充分地說,既能調動積極性,又給他們大量的練習機會。二是語言結構不要過分單調、機械。可以像教材示範的那樣說“什麼的上(下)面是什麼”,也可以說“什麼在什麼的上(下)面”。在注意語言準確、完整的同時,鼓勵說法多樣,透過語言的靈活促進思維的靈活,但不要進行說法多樣的訓練。三是收集一些相關的語言,如蘋果的上面是雞蛋,雞蛋的下面是蘋果;麪包的上面是蘋果,麪包的下面是白菜;牛奶在蘋果的下面,牛奶在白菜的上面等,讓學生從中體會位置關係是相對的。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2

教學內容:

在街上(一年級第二學期P.15)

設計意圖:

二期課改強調學生對學習活動主動參與和親身體驗,關注學生學習經驗的形成、積累和建構。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認識、學會判斷空間事物的左與右,透過觀察圖片,判斷左與右,透過動手、動腦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在設計時,力求與學生生活相聯繫,使數學知識回到生活中,讓學生具有實踐活動的機會,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現實生活,結合生活實際學習數學。由於學生透過前一節課的學習已經初步正確建構“左與右”的概念,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在搞清自己身上的左與右及身邊周圍的左與右的基礎上,來到大街上找左右。先是與學生同方向的小丁丁和小巧。這裏教會學生看圖的方法,然後是與自己方向相反的小亞。在完成題2、3後,穿插一個遊戲“面對面”,讓學生體會“面對面”的物體方向是相反的,爲完成題4作鋪墊。在課的最後,我還是以一個“跟我做”的遊戲來結束本課,既是爲了讓學生進一步感悟相對物體的方向是相反的,也是將本課推向又一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空間和生活情境中的左、右位置關係。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智能、語言智能、身體運動智能等。

3.情感目標: 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教學重點:

學會判斷空間事物的左與右。

教學難點:

體會“面對面”的物體方向是相反的。

教學準備:

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識空間中的左與右

1. 聯繫實際: 我們已經分清了自己身上的左與右,下面我們在教室裏找一找,站在每個人自己的位置上, 說說你的左邊有什麼?你的右邊有什麼?

(教師示範)

站在我的位置上看,我的左邊有窗,我的右邊有門。

2. 出示第1題圖片,說說圖意: 觀察圖片說說,故事是發生在什麼地方?

板書課題:大街上 在大街上你看到了什麼? 過馬路時要注意什麼?

是啊,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真多,真熱鬧啊!我們在過馬路時,安全最重要。

板書:過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

3. 出示第2、3題: 小丁丁也想過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麼?向右看到了什麼?

在圖的下面填上左或右。完成題2後覈對。 這時,小巧也準備過馬路。小巧在哪裏?生指出圖上的位置 她向左看到了什麼?向右看到了什麼?你能試着做一做這道題嗎? 生獨立完成題3後校對。

4. 認識相對物體的方向是相反的: 誰能說說老師和我們小朋友站的位置之間有什麼關係?

(面對面)

那麼下面我們就來做一 個 “面對面”的遊戲: 這是我的左手,用動作來告訴我,你的左手在哪裏? 這是我的右耳,用動作來告訴我,你的右耳在哪裏? 你有沒有發現什麼?

(兩個面對面的物體,它的左右的方向是相反的)

繼續進行“面對面”的遊戲: 誰能來指一指老師的左眼? 同桌兩個小朋友面對面,聽口令,指出對方的左與右。

5. 出示第4題: 我們再回到圖上看看,小亞站在哪裏?(小巧的對面) 和我們小朋友呢?(也是面對面的)

你能說說:小亞向左看到了什麼?向右看到了什麼? 生完成第4題後和核對。

二、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在街上”,認識了左與右,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經常會碰到這 個情況。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3

第一單元加與減(一)

單元學習內容

本單元教學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加與減(一)2-17頁。主要是讓學生透過熟悉的生活情境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學會比較兩個數的大小,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並解決問題。

單元學習目標

1、在買鉛筆的情境中探索20以內的退位減法,理解算理。

2、能正確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並能簡單運用。

3、透過在具體情境中的活動,培養學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初步的觀察能力。

4、在描述或傾聽各自思考過程的交流活動中,體會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想和學會傾聽的重要性。

單元學習重點: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的多種口算方法,理解算理。

單元學習難點:採用多種算法進行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

課時安排:共9課時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統計的過程,掌握統計的方法,會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2、培養學生的統計意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使學生掌握統計的方法,體驗和感受整理數據的過程。

教學難點

觀察統計圖,回答提出的問題。

教具準備

投影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

(1)同學們,新年快到了,我們佈置教室需要一些氣球,你們說是哪種顏色的氣球可以多買一些?

紅色黃色綠色藍色

(2)學生自由發言

問:多買的依據是什麼?

學生討論、彙報討論結果

(3)讓我們來統計一下吧

二、製成條形統計圖。

(1)你想用什麼方法記錄?

紅色黃色綠色藍色

(2)統計,製成統計圖

(3)回答問題

1、統計圖中可以看出,調查了()名同學。

2、喜歡()顏色的人最多?喜歡()顏色的人最少?

3、如果你們班有一名同學沒來,他最有可能喜歡()顏色?

4、佈置會場,多買些什麼顏色的氣球比較好呢?

三、實踐活動:

每一位同學調查本組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是什麼?

動畫片體育比賽電影新聞

做一次統計

四、總結:你今天有什麼收穫?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5

一.獨立填寫。

數學遊戲

課題閱覽室第二課時備課人

教 學

二、數字遊戲:

1、課題跳繩

教 學

2、出示圖片:

小松鼠撿了一大籃子松果,它吃了25個,籃子裏還剩17個,誰知道小松鼠原來有幾個松果?25+17=42(個)

3、告別了小松鼠,來到湖邊,湖裏的荷花粉紅粉紅的,一隻只蜻蜓在空中飛舞,它們在找自己最喜歡的花朵,咱們幫它們找一找。獨立連線P64看圖連線。

4、快來看那邊,大象媽媽正在考小象呢?

小象:我今年3歲。 象媽媽:你出生時我29歲。

你們知道象媽媽今年多少歲嗎? 29+3=32(歲)

5、看那隻淘氣的小猴在幹什麼?給小鹿量身高。

小花:92釐米 小點:73釐米 小黃:比小花矮,比小點高

小黃可能多高?請選擇:(56釐米 73釐米 80釐米 95釐米)

6、幾隻笨熊想玩蹺蹺板,快來算一算,算好後幫它們把蹺蹺板畫好。

7、數學活動:

淘氣哥哥拿着20元錢去買玩具,他可以買什麼?

出示圖片:玩具槍:11元 玩具汽車:21元 洋娃娃:18元

玩具熊:13元 拼圖:7元 積木:9元 球:5元

小組討論:有幾種買法,每種買法花多少錢?找回多少錢?

8、數學遊戲:

猜猜我是多少?

(1)我比38大17。 38+17=55

(2)我減13就是60。 60+13=73

(3)我加上20就是52。52-20=32

三、把得數排隊:

68+17 94-48 62-18

82-35 38+25 49+27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