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一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5篇)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數學教案(精選15篇)

一年級數學教案1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統計”第二課時(P94-95)。

二、教學準備

光盤、統計圖、卡片、掛圖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教學目標】

針對本班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具有一定合作交流學習的基礎及具有初步的統計知識,故設計教學目標如下:

1、讓學生經歷和感受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過程;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並會用喜歡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2、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中的數據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透過活動,培養合作、交流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策略選擇】

這節統計活動課主要是透過採用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策略,從而激發學生參與統計的興趣。然後讓學生親身經歷收集數據、進行整理、做好分析和決策的過程,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係,讓學生學會一些基本的統計方法,將數學課中的統計與生活融爲一體。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1、創設熟悉的情境,自然的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每個星期四我們都要上“活動課”,喜歡上嗎?老師這兒有一張圖,我們向大家介紹“活動課”的一些情況。(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活動課”情境出發,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並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共同探討,學習新知。

師:大家還記得上節課我們統計了什麼嗎: 在“紅、黃、藍、粉”這四種顏色中,你最喜歡什麼顏色呢?請拿出卡片,把你喜歡的顏色寫下來。(此時,光盤播放音樂)

師:大家都寫好了嗎?組長收集一下。看來,大家喜歡的各不相同,那小精靈想知道我們喜歡顏色的人數是多少,該怎麼辦呢?(指名學生回答)

師:我們看看同學怎麼說的?(播放光盤中同學回答這個問題是的畫面)

師:新同學建議你們明白嗎?我們準備開始記錄了。請拿好紙和筆。(在教師報的時候,學生會出現來不及記錄的情況,教師要捉住這一契機,問:你們爲什麼來不及,你是怎麼記得呢?有沒有同學們記下來的?)

師:現在,我們看看,他們是用什麼方法解決的?(播放光盤:新同學回答這個問題的畫面,此時,小結:兩方面同時進行:打鉤,畫○的方法都能又對又快地記錄,)

師:爲什麼“正”字法,同學們認爲是更好的方法呢?(播放光盤中教師重點介紹的“正”字法)

師:現在,我們來做個比較,你們和同桌說說,你認爲什麼樣的統計方法比較適合你呢?(學生展開討論)

師:誰來說說?(指名回答,並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連續在光盤和真實的課堂中來回切換,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在相對競賽的環境中,激發他們的問題想象力和創造性,並且光盤的回答也能最大限度上補充學生相對不足的答案)

師:現在,你們都選好了自已喜歡的統計方法嗎?我們重新開始,來進行記錄了。

(此時,學生經過了對比,自已親身操作,都有了一定的統計知識的認知了)

師:誰來彙報一下你的統計結果?(投影出示:學生的統計結果)

師:如果,我們現在有“塗方格”的方式開表現喜歡這四種顏色的人數,又該怎樣表示呢?請開啟書本第95頁,看小精靈是怎樣塗方格的?同桌交流一下。

師:(貼出掛圖)誰來說說:喜歡這四種顏色的人數該怎樣表示呢?(放手讓學生講述),從這張圖中,你知道了什麼?

師:小結:透過統計,同學們都有很多的收穫,看來,統計的作用可真不少,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統計。比如說,要知道我們班每個月有多少個同學過生日,就要用到它。(設計意圖:透過數、看、比等,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中,從中真切體驗統計的的操作過程與統計魅力,也意在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3、練習鞏固,深化新知(略)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和學習中發現數學問題,並由課內的應用拓展到課外的實踐,培養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同時體現了數學的實用價值)

一年級數學教案2

教材方面:

《數花生》是北師大版數學教材第二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教材很重視學生數感的建立,透過估計和比較幫助學生建立數感,此外,教材還十分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問題串是第4版教材的特色之一,

教學內容以問題串的形式,形成了一個連續動態的問題組合,引領學生逐漸學會從頭到尾獨立思考。本課三個問題,引導學生不斷經歷數的過程,層層遞進,步步提高,使學生能順利地瞭解100以內數的順序,並能用不同的數法熟練地數出100以內的數,增強對100以內數的認識,感悟事物與數之間的對應關係。問題串使課程內容的展開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的教學過程、課程目標的達成過程四位一體。在活動中引領學生獨立思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學習數學知識、形成技能,積累經驗,發展思想。

學情方面:

一年級的學生在一年級上冊的學習內容中,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20以內數的數數,很多學生在未學習這一課前已經能熟練數出100以內的數,而且他們的生活體驗中常常會接觸到100以內的數,但孩子們的頭腦中,還沒有100以內數的概念,這一課教學就是要幫助孩子們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爲以後學習數學其他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而且,雖然學生能數很多的數,但是僅僅限於用嘴數,一旦要對應事物,數事物的個數時,體現一一對應的關係,正確率不高,孩子們手口對應方面還是欠缺的。

教學目標:

100以內的數數教學不是單純的學會空口數數,這樣只能說學生了解了數的順序,更重要的是學生要體驗每一個數字的增加,實際上是事物疊加的結果,數字的變化代表的是事物多少的變化,在生活中我們用到的更多的是聯繫實物進行數數,學生要有這種一一對應的關係,並能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數數的方法,其次,學生已經能熟練地數出100以內的數,我們這節課的落腳點放在哪裏?而是要重視學生點數的能力,因此,這節課,我讓學生準備學具花生,讓學生充分利用學具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數數的學習。透過以上兩點的思考,我制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1.結合多種數數活動,會數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100以內的數,感知100的意義。

2.在多樣化的數數活動中,培養髮散思維能力,感受數數的樂趣。

3.透過數數培養數感,感受位值。

教學過程:

爲了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我結合我們二小的課堂教學模式“雙向四環十六字”進行教學,圍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將自學引導、交流合作、展示點撥、練習評測和諧融洽地結爲一體,建立起真正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雙向”指參與教學活動的學生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相互合作,相互協作,共同促進,共同發展的雙邊活動。“四環”指課堂教學過程中相連接的四個基本環節。《數花生》的四環體現爲:第一環:自學引導(獨立數數)。提出問題,產生數的興趣。第二環:交流合作(換一種方法數數)。互相檢查再數,強化數的方法。小組合作嘗試數出100個花生。第三環:展示點撥。學生展示不同的數法,教師強化十個十個數。第四環練習評測(探索練習)。體驗不同的數法。

一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能夠熟練地一個一個地或一十一十地數出數量在100以內的物體個數。

(2)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過程與方法: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與實際生活相聯繫,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

(2) 培養學生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弄清數的組成。

教學難點:

理解計數單位。

教具準備:

課件 ,小棒。

教學過程:

一、演示百羊圈,引入新問題,激發數數興趣

1、師:藍藍的天,綠色的大草地,小朋友玩得多高興啊! 看,山坡上下來一羣羊,有幾隻? 又來了一羣,幾隻?這兩羣羊共幾隻?20是幾個十?學生觀察回答上述問題。

2、又下來一大羣羊,成八小羣。 師,羊真多啊!有多少隻?

我們來估計一下,現在草地上有多少隻羊。大家交流,說一說自己估計的結果。

3、師,我們的估計對嗎?可以數。你會數嗎? 今天學習數100以內各數。(揭示課題)

二、操作、交流,學習數100以內各數

1、實物數數。

(1)師:老師讓你們沒人帶了100根小棒,快速地數一下,是不是100根。

(2)學生自由數 彙報,你是怎麼數的?(有多種數法,可以指名進行實際操作。)

2、討論。

(1)師:剛纔,有的小朋友是這樣數的:每數10根捆成一捆。 誰願意用小棒再來演示,讓全班都能看清楚?能不能試着用剛纔同學們提出的辦法來數一下有多少根。提示:每數10根捆成一捆。一定要用皮筋捆好。

(2)師: 一根一根地數,10個一是幾?那十根十根地數,10個十是幾?

3、引導學生一十一十地數到一百。

(1)師:數100以內的數,可以一個一個地數,從一數到一百,也可以十個十個地數,數了10個十就是一百

如果讓你十個十個地數,你能從10數到100嗎?100—10呢?

學生數10捆小棒:一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

(2)數百羊圖。一隻一隻地數,再十隻十隻地數。(同桌一個人數另一個人檢查)

(3)搶答:一十一十地數,三十前面是( )十,三十後面是 ( )十。

八十前面是( )十,八十後面是 ( )十。

(4)指名數:一十一十地數,從一十數到一百;從三十數到七十,從六十數到一百。

三、接近整十數的數法

1、師:誰能很快地拿出三十五根小棒,說一說你是怎麼拿的?如果一根一根的繼續往下數,你能數到四十二嗎?試一下。

出示例2:從三十五數到四十二。

學生邊添小棒邊數。

交流:三十九後面的數是多少?爲什麼是40?

學生將10個單根捆成一捆,得4捆,再接着數到四十二。

2、從五十六數到六十三,再從六十三數到七十二。 (注意滲透組成知識,注意是否每數滿十根捆成一捆。)

3、不擺小棒,一一地數

從七十八數到八十八,再數到一百。(同桌輪流數,再指名數。)

回答:七十九、八十九、九十九的後面各是幾?

四、學習100以內數的組成

1、例3:拿小棒3捆又5個單根,看一看,是幾根小棒?說一說35是( )個十和 ( )個一組成的。

2、第33頁“做一做”的第二題。

3、同桌一人擺小棒,另一人說組成。

4、遊戲:摘果子。(水果卡片)

四十二 ( )個十( )個一七十六 ( )個十( )個一

九十四 ( )個十( )個一六十 裏面有( )個十 一百 裏面有( )個十

想一想:其實生活中用到數數的地方可多了,想想哪裏遇到過?自由彙報。

如果這堂課的表現是100分的話,你覺得你自己能得多少分?它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呢?說說你得分的理由。

五、小結

師:說一說,你今天學會了什麼?

六、練習活動

先估計一下,有多少個球,再數一數,有多少個球。 你的估計差不多嗎?你是怎樣數的?怎樣數比較快?

一年級數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透過估一估、量一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學會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培養估測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2、透過練習、討論,使學生會使用一定的長度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在頭腦中建立較爲準確的長度概念。

3、爲學生營造一個探究學習的環境,使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鍛鍊,增強合作意識和探究意識。

4、在各種遊戲中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透過練習、討論,使學生會使用一定的長度單位表示物體的長度,在頭腦中建立較爲準確的長度概念。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創設情境,實際測量教室的物品

師:今天,我們到學校新建的這個多媒體教室來上課,你感覺怎麼樣呀

師:這裏的課桌、黑板、講臺的長、寬、高都和我們教室裏的不一樣,那麼,它們到底有多長、多寬、多高呢誰願意來估計一下

師:那我們就來量一量吧!我們以小組爲單位,你們可以測量這個教室裏的任何一樣東西。先在小組內討論決定你們組要測量什麼,再估計一下有多長,然後說說準備怎麼測量,最後把測量的結果記錄下來。

(學生分頭測量。)

師:現在,到了交流彙報的時間了,哪個小組的代表先說

師:有沒有哪個組測量的也是黑板和他們組測量的結果一樣嗎

師:能告訴我,這個一米三應該怎麼寫嗎能讓我看看你們是怎麼記錄的嗎

(投影儀展示學生練習本上記錄的結果:1m3cm,1m30cm,1、3m)

師:還有沒有哪個組測量的也是課桌的長

師:來,把你們組記錄的結果也展示出來好嗎

(用投影儀展示與上組不同的記錄方法:130cm,1米3)

師:有這麼多種記錄的方法,誰能簡單評價一下嗎

師:其實,在這幾種表示方法中,除了1m3cm是不正確的,其他的幾種表示方法都是可以的,在使用的時候你可以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選擇。

師:那我們一起再來測量一次,看這扇門究竟是多高!誰能出個主意,怎樣才能看清多出來的是多少釐米我們應該怎麼測量

(師生一起測量。)

師:看來,你們估計得還比較準確,這扇門的高度是2m10cm。那我站在門的旁邊,請你們估計一下我有多高呢

師:你真善於觀察,連我剛纔測量的動作你都沒有放過。

師:比較是估測時常用的一種方法,你以媽媽的身高爲標準來判斷老師的身高,也是一種好辦法。

師:剛纔,我們在測量的時候,大家使用了米尺、軟尺、小尺子等測量工具,它們能幫助我們迅速知道一個物體的長度。

(二)活動二:尋找並使用自身的測量工具

師:當你需要測量一個物體的長度的時候,你的身邊沒有現成的測量工具,你準備怎麼辦呢你知不知道在你的身上也藏有許多這樣的工具呢它們雖然沒有尺子測量得準確,但是在很多時候也能幫我們的忙呢!

師:你身上還有別的尺子嗎剛纔那個同學把媽媽的身高作爲標準來判斷老師的身高,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其實,你自己的身高也是一個很好的尺子呀!下面,我們就來找一找我們自己身上的尺子好嗎

師:現在我來佈置任務,請你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長和雙手平伸時兩指尖的距離,可以自己量,也可以找同學合作。

(學生自己量或互相合作,並將量的結果填在書上。)

師:測量好了嗎下面我們就來試驗一下看你們的尺子管不管用。我請我們班的2位同學到前面來,請你估計他們的身高。

(2名學生同時上臺。)

師:再估計一下這2位同學的腰圍、頭圍是多少。知道什麼是腰圍、頭圍嗎

師:你能以自己身上的尺子爲標準進行比較,說得挺有道理的,我感覺你估計得應該是比較準確的。現在我想知道你們的腰圍和頭圍的準確長度,要怎麼測量呢誰有比較好的方法

(學生測量。)

師:你們測量的結果和你們剛纔估計的結果比較一下,你能發現什麼

師:看來,我們身上的這些尺子還真管用。我們再來試一次。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長,請你以這條線爲起點,估計一下10米大約到哪裏,自己做一個記號。

師:再來走一走,看這10米你大約需要多少步看着這麼長的距離,請你估計一下,需要多少個同學手拉手纔夠10米誰想來試一試

師:透過這些活動,使你想到了什麼你會對物體的長度進行正確的估計嗎

師:你們說得真是太好了,知識和能力就是這樣在日常生活中透過練習積累起來的。希望你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地多做練習,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活動三:練習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個有關這方面的小練習。請同學們開啟書第19頁,看第3題,你能看懂嗎誰能說說看

師:那就自己完成吧!

(學生獨立完成。)

(四)活動四:總結

師:這節課,你們有什麼收穫

一年級數學教案5

一、教學內容

分類與整理。(教材第27~28頁例1、例2)

二、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分類,透過操作學會分類、整理的方法。

2、透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初步認識象形統計圖、簡單的統計表,並能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

4、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重點難點

重點:

1、掌握分類的方法,能根據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2、會簡單的整理數據的方法。

難點:能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並能提出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從圖中你們觀察到了什麼?各個圖形分別有幾個?(學生仔細觀察圖,引導學生說說分別有什麼圖形,並說一說分別有幾個)

1、學生彙報:

師:比少多少個?比多多少個?(同桌相互交流,點名學生回答)

2、按要求分一分,填一填。

長方體有( )個,正方體有( )個,圓柱有( )個,球有( )個。

板書課題:分類與整理

二、學習新課

1、教學教材第27頁例1。

(1)學習按單一標準分類、整理,感知分類、整理。

(課件出示教材第27頁例1情境圖,同學們仔細觀察)

師:你們看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

引導學生說出:有各種形狀和顏色的氣球。

師:有這麼多的氣球,可以怎樣分類呢?

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自由分類整理,再小組彙報。

學生彙報:

①可以按形狀分類。

②可以按顏色分類。

師:同學們很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來分類。

師:我們先按不同的形狀分一分,數一數每種氣球各有幾個。(給幾分鐘讓學生自由解答,教師巡視,並給予指導,再點名學生回答)

學生彙報:

①我們按形狀把氣球分成了圓形、心形和糖葫蘆形三類。數一數知道圓形有5個,心形有4個,糖葫蘆形有3個。

②我們按形狀把氣球也是分成了圓形、心形和長條形三類。數一數知道圓形有5個,心形有4個,長條形有3個。

師:說得很好!那哪種氣球最多?哪種氣球最少?

引導學生說出圓形氣球最多,長條形(糖葫蘆形)氣球最少。

師:想一想如果按顏色分類,可以怎麼分呢?每種氣球又各有多少個呢?請小組內分一分,數一數。

學生分組活動,再彙報、交流。

按顏色分類分成了紅氣球、黃氣球和綠氣球三類,數一數知道紅氣球有3個,黃氣球有6個,綠氣球有3個。

(2)學習按不同標準分類。

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氣球還可以怎樣分類。

老師組織彙報交流。

學生每次分完,都要說說是按什麼分的,爲什麼不同的同學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只要學生說得有道理,就應該肯定。(如有的同學按顏色分;有的按個數分等)

教師提示:分的時候必須按同一標準把所有氣球都分完,分完之後才能發現很多問題。

2、教學教材第28頁例2。

(課件出示教材第28頁例2情境圖,同學們仔細觀察)

師:分兩組做遊戲,他們可以怎樣分組呢?

引導學生按不同標準進行分類。

按大人和孩子分,大人有8人,孩子有4人。

按男、女分,男有6人,女有6人。

板書:

師:還可以怎樣分?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組織彙報交流)

三、鞏固反饋

1、完成教材第28頁“做一做”。

(1)讓學生說一說分組的方法。

(2)分一分,填一填。

答案:填表略,答案不唯一,如可以按男、女分,也可以按出生在上半年、下半年分。

2、完成教材第30頁“練習七”第3~4題。

指導學生先說一說分類的方法,再說一說可以怎樣分類?各分幾類?並數一數每類各有多少?

第3題:6 4 3 3分一分、塗一塗略。

第4題:(1)分一分、塗一塗略。

有4個,有3個,有3個,有5個,有3個,有4個,有6個。

(3)提問不唯一,如:平面圖形比立體圖形多幾個?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分類、整理的方法了嗎?

板書設計

分類與整理

1、分類的方法。

2、分類的依據。

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時,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引導學生髮現在實際生活中,分類思維有着廣泛的應用。如商店裏的物品要分類擺放,便於顧客很快找到想買的東西;學生也要學會對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分類整理,學習和生活纔會有規律。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在實際活動中找出分類的標準,掌握分類的方法。

2、注重對知識技能的鞏固。

在教學中,先讓學生按形狀給氣球分類,初步學會分類方法,並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分類計數結果,再趁熱打鐵,鼓勵學生按顏色重新給氣球分類,並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分類結果,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得到鞏固和強化,而且讓學生採取小組合作學習參與氣球的分類與整理過程,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一年級數學教案6

一、教學內容

認識100以內的數。

教材分兩大段七小段安排:

1.認數:①認識幾十和一百(P24~26)②整十數的加、減口算(P27~28)③認識幾十幾(P29~31)④幾十加幾和相應的減法(P32~34)

2.數的大小比較:①100以內數的順序(P35~36)②比較數的大小(P37~38)③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日常用語表示兩數的相差狀況(P39~41)

另外還安排了單元複習(P42~43)和實踐活動“我們認識的數”(P44~45)。

二、教材編寫特點和教學建議

1.創造性地安排教學內容。

從上面談到的兩大段、七小段的內容安排來看,與傳統教材顯然不同,具體表現在以下四點:

(1)先認識整十數再認識幾十幾。這樣安排便於學生了解幾十幾的組成,可以瞭解幾十幾介於哪兩個整十數之間,可以培養學生的數感。

(2)認數和計算相結合。這樣安排好處有二:①可以加深對數的組成的理解,因爲這些口算都是以數的組成爲根據的;②爲以後的加減計算打基礎,以後的加減計算歸根到底都要進行這兩種基本計算。

(3)中間安排百數表承上啓下。由於前面認數是先認識整十數再認識幾十幾,對100以內數的數序還沒有完整認識,所以中間安排百數表以承上。另外百數表是自然數列的一部分,而在自然數列中後邊的數比前邊的數大,這一規律就成了比較數的大小的依據,所以又起了啓下的作用。

(4)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增加了用日常用語表示數量相差狀況的內容,以培養學生的數感。

2.藉助直觀認識計數單位和兩位數的數值。

(1)藉助直觀有什麼好處?

①多數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之前能按順序從1數到100,但對這些數的實際數值未必瞭解,也就是缺乏數感。對於較小的數建立數感的最好方法是數實物。觀察實物建立數值表象。

②逐步認識計數單位、十進關係和數位。

學生對數值的認識不能停留在以1爲單位認識數值的多少上,應逐步建立更大的計數單位,並認識相鄰單位間的十進關係,逐漸學會用大小單位相結合來表示數的大小,書寫出來就要用到數位,所以在認數過程中要逐步擴大對計數單位和數位的認識。而這些新的認識又離不開直觀手段。

(2)教材上是怎樣用直觀材料表示數值和十進關係的?

主要的直觀材料有兩種,一種是小棒,另一種是計數器。前者是純直觀具體,後者是半具體半抽象。利用小棒是在已經直觀認識1捆是10根的基礎上,先認識幾捆就是幾十,10捆捆成1大捆,認識10個十是一百(P24),再認識幾捆另幾根就是幾十幾(P29)。這樣藉助小棒的多少,學生很容易感受數值的大小。每部分內容在用小棒表示後馬上引入計數器,計數器的優點是它已經引入了數位,利用了十進制,這是它抽象性的一面,每位上珠子的多少,又能表示這個數位上單位的多少,這是它具體性、直觀性的另一面,所以在認數時離不開計數器,教材在計數器上標出了計數單位,並用文字敘述了數位順序。

此外在練習中還用一串珠子表示1個十,一摞木塊表示1個十,一筒羽毛球表示1個十,增加十的表象,特別是P25第3題,P30第3題,讓學生自己把小球、五角星圈一圈先構建計數單位十的模型,再利用模型數數,這些都能加深學生對計數單位的認識。

(3)教學這部分內容時除了讓學生經歷由直觀到抽象的認數過程外還應特別注意兩點:

①要突破幾十九添一後是多少這一難點。

學生數數時數到幾十九下邊往往數不對是幾十,也就是在拐彎處出問題。教材對這一難點的突破很重視,P29專門安排了三十九添上1是四十這一內容,教學時要讓學生動手操作,特別是經歷把10根再捆成1捆及原來有3捆又添1捆成4捆這一過程,真正理解39添1爲什麼是40,這不僅是數數的需要,也是以後進位加計算的基礎。

②要重視數的組成的教學。

瞭解數的組成不僅是感受數值大小的需要,也是今後四則計算理解算理的基礎。教材十分重視數的組成,P25第2題直觀認識幾個十是幾十,P26第5題則抽象地認識整十數和100的組成。P30例題除利用計數器學習寫數外,重點也放在數的組成上,P31第5、6題,P34第1題藉助直觀練習幾十幾的組成,P34第2題則抽象地利用數位知識寫數。

3.妥善組織計算教學。

(1)整十數的加減要提倡算法多樣化,使學生理解算理。教材的例題了三種算法。一是十個十個地數;二是利用數的組成,進行單位個數相加;三是利用知識遷移,3+2=5,30+20就等於50。減法也要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幾十加幾和相應的減法教學時要注意兩點:①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引升到以兩位數的組成進抽象的數學思考。如30+4,如果不看圖,怎樣想?30是3個十,4是4個一,3個十和4個一合起來是34,所以30+4是34;又如34-4,34是3個十和4個一合成的,-4就是去掉4個一,只剩3個十,就得30。但不要求學生死記此推理過程。②要注意教學加、減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告訴學生並要求學生記住。

4.利用百數表的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

教材在呈現百數表時有三點創新:

(1)讓學生自己把百數表填完整,這有利於學生掌握數序。

(2)讓學生觀察百數表發現規律,這不但能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還能加深對數的意義的理解。

(3)讓學生用不同的框在百數表中框數,進而根據框中的一個數猜另外三個數。這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使學生把握數序規律。

教學時要按照教材的編排意圖切實地組織學生參加上述學習活動。

5.緊密聯繫現實生活安排比較數的大小的內容。

(1)讓學生利用已有經驗,自選策略比較數的大小。

P37的例題選材來自於兒童心中的現實生活,不但能激發學習興趣,而且能激活現實生活中已有的比較數的大小的經驗。

在進行46和38的比較時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自選策略進行比較。書上呈現兩種方法。一種是利用估計的方法從數的組成上去比,把46看成四十幾,38看成三十幾,四十幾比三十幾多;另一種是利用數序比,從小到大數46在38後面,46大。此外學生還可能運用的比較方法有:以40作中介來比,46比40大,38比40小,所以46比38大;上升到法則來比,46十位上是4,38十位上是3,4比3大,所以46比38大。這些比較方法都很好,都是學生的思考,都能弄清道理。

教學時要讓學生自己思考比較方法,並相互交流,互相啓發,提高數學思考的水平,但不宜講法則,不必統一比較方法。

(2)關於用日常用語表示兩個數的相差狀況的教學。

把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日常生活用語列入教學內容能培養學生的數感,能使數學內容緊密地聯繫生活實際。

教學時應注意三點:①要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這些詞語的含義。教材在例題中教學多一些、少一些,在“試一試”中教學少得多,在“想想做做”中教學多得多,這樣教學當然是可以的。也可以在例題中增加小狗做85個,然後兩兩比較,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四個詞語的含義。②不要對四個詞語在數量上予以界定。這些詞語不是嚴格定義的數學概念,不好量化。一般是給定兩個數,讓學生說相差狀況,或給出相差狀況後在幾個給定的數中選數,不安排讓學生找比20少得多和少一些的數之類的練習,因爲如果出現10、11等,很難說清楚。③要尊重學生的用語,如多一些,學生表達爲多一點點,多得很少都是可以的,不過課本上的四個詞語學生要理解。

6.重視數感的培養。

前面提到的藉助直觀認識數值,瞭解數的組成,認識數的順序,比較數的大小,用日常用語表達兩數的相差狀況,都是在培養學生的數感。此外教材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數感的安排還有:

(1)聯繫現實生活認數、讀數。

如認識運動服號碼,瞭解數的序數意義(P26⑦),數教室裏的桌子、椅子的張數(P30①),看病時的就診號碼(P36④),春遊時選擇車輛(P42⑤)。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用100以內的數說話,說家人的年齡,在校園裏走走看看,數物體的個數,數一段路走幾步(P44~45),等等,這些練習可以加深學生對數的意義的理解,可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可以使學生逐漸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生活,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從而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2)初步認識單數和雙數,練習五個五個地數數。

P41③安排了在1~30的數中從2開始隔一個圈一個初步認識雙數和單數,接着安排學生利用單、雙數找門牌號,這項內容不僅是解決某些生活問題的需要,也使學生對數的奇偶性初步感知,爲以後有關知識的學習作些鋪墊。教材在P30②安排了五個五個地數香蕉,P42③讓學生對應鐘面上的數字填寫小格數,既練習五個五個地數數又爲以後學習鐘面認識打基礎。人們數散放的東西時往往五個五個地數數,安排這項內容體現了重視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3)安排估計和猜數的內容。這表現在三個方面:

①判斷一個數接近哪個整十數。P37①判斷“六十幾比六十大還是小?比七十呢”,使學生認識到六十幾介於60和70之間,P41①在90~100的某幾個數中判斷哪個數最接近90,問97接近90還是100?93呢?P42②問46接近50還是接近40?44呢?這樣的練習爲以後的估算打基礎,因爲估算時需要把一個數看成整十、整百、整千數計算,當然這也在培養學生的數感。

②組織猜數遊戲。P26⑧猜兔子有幾十只,P43⑧猜兩位數。一個學生想好一個數寫出來蓋位,讓另一個學生猜,寫數的學生不斷地根據猜出的數給予提示,值到猜對爲止。可以輪換進行,並比賽誰猜的次數少,學生很感興趣,漸漸地學生就有了猜數的策略,逐步縮小區間。

③估計物品的數量。P45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先猜蠶豆、花生米、黃豆的粒數,再數數,培養估計能力。

一年級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初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2、 能力目標:

初步結合具體事物,使學生感受100以內數的意義,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比較大小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初步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

1、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

2、初步探索百數圖中的排列規律。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數數:從100倒數到50

2、看計數器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教師撥數,指名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並說明原因。“你是怎樣想的?”

想:先從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數大,這個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同,就看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的,則這個兩位數就大。

(二)新授:

1、教學例七:

(1)教師出示幻燈片(百數圖)

(2)學生觀察討論,“表中這些數的排列有什麼特點?”(指名回答)

教師舉個例子,引導學生橫看、豎看、斜看分別有什麼特點。

(板書:橫看、豎看、斜看)

特點:①第一橫行的5個數都是雙數,而第二橫行的5個數都是單數。

②從左上到右下這一斜行中的數個位、十位數字相同。

③從右上到左下一行數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數從1開始逐漸增大到9,而個位上的數則相反,從9開始逐漸遞減到1。

(3)學生動手獨立填寫表格。

(4)再觀察,這個數位順序表有什麼特點?

2、練習:教師提問,學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個數是多少?”

3、按要求38頁,給指定的數塗顏色。四人小組討論還發現什麼新規律?

3、比大小。

(1)十位一樣的數比大小。

課件出示計數器,學生分別說一說計數器上所表示的數,再比較大小,並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教師小結方法。

(2)練習。

課件出示練習題,學生進行練習,並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

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再集體訂正。

一年級數學教案8

教材分析:

這部分教材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這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數學必須習得的基本技能之一。我把這一部分教材進行整合,把教材中十幾減9和十幾減幾這兩節課的內容整合到第一節課,集中教學計算方法,再安排練習課進行鞏固複習。我比較了蘇教版和北師大教材,發現用14-9作爲例題最爲合適,先從實際問題引入14-9,再讓學生聯繫實際情境和生活經驗,探索算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和觀察、比較、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和算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學具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在寒假裏,婷婷、明明和小蘭三個好朋友參加了社區的遊藝活動,拍了不少的照片,你們想看看嗎(課件出示教材主題圖中的套圈遊戲)

在這幅照片上,你們收集到哪些資訊

二、自主探究。

1、要知道“有幾個圈沒套中”,該用什麼方法計算呢

指名回答並板書:14-9

2、14減9等於多少呢你是怎樣想的藉助你手邊的學具驗證一下你的想法是否正確,再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說一說你的想法。

(學生活動,討論)

3、學生彙報,隨機板書:

預設:

A、一個一個的減;

B、做減想加,9+(5)=14,14-9=5

C、14-4=10,10-5=5

提問:爲什麼要用14先減4減去4後還要減幾,你怎麼知道的

(課件演示拿走小棒的過程)

D、10-9=1,4+1=5

提問:10是哪來的爲什麼要用10-9

板書:14-9=5

4101

+5

(課件演示拿走小棒的過程)

E、14-10=4,4+1=5

提問:爲什麼要用14-10,10從哪來的減了10後爲什麼要加1

4、質疑:

仔細看一看,想一想,你對這些方法還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5、練一練:

用你喜歡的辦法計算13-8,並跟你的同桌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課間休息)

三、鞏固提高。

1、口算(開火車)。(課件四)

13-6=14-8=15-7=

18-9=11-8=12-7=

2、小鳥找家。(課件五)

(1)觀察圖畫,注意房子上面的數字。

(2)你想幫哪隻小鳥找家

(3)還有一隻小鳥沒有家,誰來想辦法幫助它

(4)一間房子只能住一隻小鳥,那麼我們大家就來給這隻小鳥添一個家,好嗎

(學生齊答:15-9=6,課間添一個房子,小鳥回到了家)

(5)這些小鳥的卡片上的算式有什麼特點(都是十幾減9),你發現這些算式的差有什麼特點呢

(有條理的板書:11-9=2,12-9=3,13-9=4,14-9=5,15-9=6,16-9=7,17-9=8,18-9=9,引導學生髮現規律。)

3、看圖列式。(課件六)

詳見教材P16。

4、發散練習。(課件七)

()-()=7

四、全課小結。

我們今天學習了什麼

同學們知道嗎,今天我們一節課學習了幾節課的內容,你們真是太棒了。可能有的小朋友還不能熟練的計算,讓我們在後面的課堂中再多多練習,爭取算得又對又快,好不好

教學反思:

一、情境的創設要靈活機動。

新課程理念下的計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進行計算教學,目的是要讓學生產生對計算的需要,並在教學計算的同時有機的滲透解決問題(應用題)的教學。但我認爲創設情境切忌爲情境而情境,情境的創設既要符合學生的特點,又要照顧到知識的適用性,要靈活機動。

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數學知識有其內在的邏輯性,教學中充分把握這一邏輯性,不必每一部分內容都大搞什麼情景創設,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如何很好的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要把教學重點放在分析學生知識體系的新的生長點上。

二、創設遊戲的樂園。

蒙臺梭利有句教育名言:“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對事物的需要更強烈。”當我說接下去要做遊戲,小朋友一定會坐得端端正正,因爲我說過我喜歡請守紀律的小朋友來玩遊戲。

在做書上的數學遊戲的時候,我採取小組比賽的形式。我把算式卡片平擺在講臺上,每一輪每組派一個代表,按照教師的要求找出算式。比如找出得數是7的減法算式,找出得數和11-2一樣的算式。學生躍躍欲試,能安靜的爲組裏的同學加油。

三、練習形式多樣,及時評價跟上。

對於純粹的計算,我通常採取開小火車或隨叫隨答的形式。特別是隨叫隨答,透過叫答能不動聲色的讓開小差的學生回過神來。說計算過程的時候,往往就是紀律最差的時候,很多學生不願意聽。這時候,獎勵認真聽的學生一顆“數學之星”並大聲進行口頭表揚能給其他學生榜樣作用,但持續的時間不長。也就是教師要耳聽六路,眼觀八方,隨時抓住可利用的資源。學生對站起來負責報答案很感興趣,如果事先說“誰最認真,就請誰報答案”,學生處於這種自我實現的需要,會很認真。

一年級數學教案9

一、指導思想

數學是一個色彩繽紛的萬花筒,美麗而奇妙。數學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爲此,訓練學生的思維活動是重中之重。在數學教學中探求問題的思考、推理、論證的過程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都是數學教學中實施思維訓練的理論依據之一。因此,趣味數學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教材簡析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材課程,主要設計理念是:趣味性、實踐性。透過一系列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把數學與兒童生活實際聯繫起來,讓學生看到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學生學起來也親切、自然,可以透過自己的認知活動,實現數學觀念的構建,促進知識結構的優化。學習內容以數學遊戲、數學故事、數學實踐活動爲主。

三、目的要求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2、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技能。

3、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養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5、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敢於質疑、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6、培養學生數學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

四、 時間安排

單週四下午3:40——4:40

五、主要措施

1、以新課程的理念和新課程綱要爲指導思想,以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現有知識水平爲依據,採用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願意主動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敢於質疑,樂於討論探究各種現象,喜歡和他人合作解決問題。

2、逐步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培養和強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應用中感受數學創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課前讓學生準備好學具,課上組織好每一個教學活動,把每一個教學設計都落實下去。

六、 內容安排

1、認數

2、我的位置

3、趣味拼圖

4、折一折,比一比

5、我會編故事

6、猜一猜

7、找規律

8、生活中的數字

9、巧擺火柴棒

10、有趣的數學題

一年級數學教案10

教學內容:

數一數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透過數數活動,初步瞭解學生的數數情況。

重點:

瞭解學校生活

難點:

數數活動

教學準備:

2-3頁的教學掛圖,1-10數字卡一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要與老師一起學習很多的數學知識。數學知識是很有用的,學會它你就能增長本領,會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問題。你們會從1數到10嗎?與老師一起一邊伸手指一邊數數。看圖數數。

二、激發興趣。

1、出示教科書2-3頁彩圖。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所美麗的鄉村小學。大家看看這裏都有一些什麼呢?

2、數圖中的數量。

(1)小朋友們認真地數一數,這裏有幾面國旗?用數字幾表示。

(2)生答有一面國旗,一位老師可以用數字“1”表示。

3、認讀1-10各數。10個數都數完後,教師讓學生讀一讀這些數。

4、數教室裏的實物。這幅圖上有這麼多事物的數量能用數來表示,那麼我們身邊的事物能不能用這些數來表示呢?

三、小結:今天我們一起數了美麗的鄉村小學裏的人呀,紅旗呀,花和鴿子等許多東西,還數了我們身邊的門窗,鉛筆等事物,小朋友們還可以數一數我們校園裏的事物。

四、請用火柴棒從1擺到10。

五、作業:開心數數

六、板書:數一數

一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內容:“一共有多少”。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經驗,理解加法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在觀察、操作的活動中,探索5以內數的加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從具體的情境中提出加法問題並解答。

教學重點:理解加法的意義及計算與生活的聯繫。

教學難點:理解加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鉛筆情境)。

師:今天老師請到了咱們數學王國裏的一位好朋友跟咱們大家一起來上這節數學課,大家想知道她是誰嗎?

生:想!

師:好!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先出示圖1)同學們快看,大家還記得她嗎?

生:記得,是笑笑!

師:嗯!同學們真棒!那大家快看看,笑笑手裏拿着什麼東西啊?

生:鉛筆。

師:非常好!再請大家仔細地看一看笑笑是怎樣拿鉛筆的呀?

生1:笑笑一隻手拿了3支鉛筆,另一隻手拿了2支鉛筆。

師:說得真好!(接着出示圖2)同學們再看,從這幅圖中你又知道了什麼?

生2:笑笑把她兩隻手上的鉛筆合到了一起。

師:說得真棒!接下來請大家數數“當笑笑把兩隻手上的鉛筆合到一起之後,她的手裏一共有多少支鉛筆”。

生:一共有5支鉛筆。

師:好!同學們真棒!接下來請同學們用自己的小棒代替鉛筆跟着老師也像笑笑這樣來表演一下!

生:(師和生一起模仿笑笑場景,邊做邊說:一隻手裏有3根小棒,另一隻手裏有2根小棒,把兩隻手裏的小棒合到

一起,一共有5根小棒)

師:恩!同學們剛剛表現得都很棒!個個精神都很飽滿!希望接下來同學們能夠表現得更加好!

師:說到這裏,可能已經有同學猜到了,咱們今天這節數學課的課題就是《一共有多少》

板書課題:《一共有多少》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跟着老師到公園去看一看,去看看那裏的小熊貓們都在幹些什麼。

二、講授新課。

1、觀察情境圖,描述圖意(熊貓情境)

師:同學們請看,熊貓們都在幹什麼呢?

生3:有3只熊貓在吃竹子,有2只熊貓在玩皮球。

師:恩!說得真棒!

師:老師接下來用圓片代替熊貓,把它們請到咱們的黑板上來好嗎?

生:好!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想一想:“公園裏一共有多少隻熊貓?”

師:這個問題你們都會解答嗎?

生:一共有5只熊貓。

師:很好!咱們同學都很棒!一下就說出來答案。咱們現在就一起來看一看,是不是一共有5只熊貓。(將2個圓片

移到3個圓片處,即把它們合起來,再請同學們跟着老師一起數一數)

師:看來咱們同學剛纔都答對了!真棒!

師: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大家願意幫幫老師嗎?

生:願意!

師:恩!很好!看來咱們同學都很樂於幫助別人。其實啊!老師是在想,可不可以用咱們的數字去解決咱們剛纔的

那個問題呢?

生:可以!

師:恩!同學們很棒!首先咱們來看,吃竹子的3只熊貓可以用哪個數字來表示呢?(點名回答)

生4:用數字3來表示。

師:恩!很棒!那玩皮球的那2只熊貓又應該用哪個數字表示呢?

生5:用數字2來表示。

師:恩!說得真好!接下來要求一共有多少隻熊貓咱們是怎麼做得呀?

生:把吃竹子的這3只熊貓和玩皮球的那2只熊貓合起來。

師:誒,大家想想,該怎麼合呢?(誒!對了,要用到咱們數學裏的一個符號“+”)

師:大家認識這個符號嗎?

生:認識,加號(板書)

師:恩!合起來之後一共就有5只熊貓。(板書“=5”)

師:大家請看,這是一個加法算式,大家能把它讀出來嗎?(指導學生齊讀兩遍“3加2等於5”)

師:好了!大家想一想,3+2=5這個加法算式,除了可以表示咱們公園裏的熊貓之外,你還能想到什麼?(生自由說

一說)

師:恩!同學們都很棒!看來咱們同學們剛纔的知識都掌握的不錯,下面老師可要出題考考大家了,請同學們看清

楚哦。

2、擺一擺,算一算

師:(出示課本第24頁“擺一擺,算一算”題目),讓學生們用小棒結合圖中的情境擺一擺,說一說。

三、練習鞏固(課本第25頁練一練第1、2題)請學生翻開書獨立完成。

四、課堂小結

師:到這裏,咱們今天這節數學課就快要結束了,誰來說一說:“今天這節數學課你有哪些收穫?”

一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初步認識鐘面,會認讀整時、半點。

2、在具體情境中,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觀念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體驗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樂趣。

教學重點:

根據情境圖提出數學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鐘面,會認讀整時、半時。

教具準備:

鐘模型、多媒體課件。

一、猜謎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想猜嗎?

“滴噠滴噠,滴噠滴噠,會說沒有嘴,會走沒有腿,它能告訴我們,什麼時候睡,什麼時候起”能告訴我謎底是什麼嗎?

生:鐘錶

答對了。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鐘錶”(板書課題)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明,和大家一樣,也上一年級了。他今天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大家,大家願不願意幫助他呢?

1、播放課件,提出問題。

2、我們看看這個方法行不行呢,繼續看課件。

有了這個鐘錶,小明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這節課就來了解一下“小明的一天”。

二、合作交流,總結經驗

1、認識鐘面

①師: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鐘錶,那麼鐘面上有什麼呢?請大家認真觀察手中的學具鐘面,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②師小結:小老師們懂得真不少,有的不僅會看鐘面上的時間,還知道鐘面上(出示鐘面實物圖)有12個數,有3根指針,又短又粗的一根叫時針,長一些的這根叫分針,最長的這根叫秒針。

(過渡:我們認識了時針和分針,你知道這些表的時間嗎?)

2、觀察情境圖,交流經驗

(1)。認讀整時、半點

①屏幕出示“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

師: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請小朋友們試着在小組裏說一說小明什麼時間在做什麼,你是怎樣看鐘面上的時間的?

師:誰來介紹小明在一天都做了些什麼?

師:介紹得真清楚。老師告訴你,幾點也可以說成幾時,例如6點起牀,可以說成6時起牀。

(2)。總結經驗,進一步加強對整時、半點的認識。

師:小朋友們知道小明在一天裏都做了些什麼,那你能給小明活動的這6個時間分分類嗎?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價和鼓勵。

師:按整時和半時來分,可以分成兩類,6時、8時、12時、下午4時是整時,7時半、8時半是半點。你們是怎樣認讀整時和半點的呢?利用自己的鐘表模型,小組內交流一下看法。交流時要注意聽別人是怎麼說的,如果有不同意見,要等同學說完後再提出來。

師:由此可以發現整時和半點有什麼不同?

師小結:整時分針總是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半點時分針總指向6,比如說7時半,分針指向6,時針指向7和8的中間

(3)良好作息時間的教育。

師:透過小明的一天,你對他有了哪些方面的瞭解?師小結:小明是一個有良好生活作息習慣的好孩子,希望同學們也像小明那樣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

(4)用兩種方法表示時間

(過渡: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表)

1.認識電子鐘。

課件出示生活中的電子錶。

學習同一時間用鐘錶和電子錶怎麼表示。師板演7時,7:00,學生板演8時、3時、6時用電子錶表示

小結:小圓點後面是兩個零,前面是幾就是幾時。

7時和7:00是一個時刻的兩種寫法,它們是一對好朋友。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好不好?

2、完成書上97頁第2題連一連。

三、應用新知,拓展練習

1、認一認。播放課件

讓學生獨立說一說第97頁“練一練”第1題圖中的小朋友在什麼時間幹什麼。(用兩種方法表示,並說出幾時在幹什麼。)

2、撥一撥。

(1)讓學生利用手中的鐘表模型撥出下列時刻:一名學生在講臺上撥,其餘學生在下面撥。

1時9時半3時11時半5時半

3、動腦筋。(過一小時是幾時)播放課件

先讓學生理解題,“過一小時是幾時,就是用現在的時間+1。

課堂小結:

師:透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作業設計:

今天回家後,同學們也像小明一樣,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給自己制定一份合理作息時間表。

板書設計:

小明的一天

時針短分針指着12,時針指幾讀幾時。

分針長分針指着6,時針剛過幾就讀幾時半。

一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1、鞏固14個生字,會寫“牙、尺”兩個字。

2、體會自選商場爲人們帶來的方便。

3、願意在生活中主動識字。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透過實物,把字詞與認識的事物結合起來。

課前準備:生字卡、商品名詞卡

教學過程:

(一)、鞏固字詞

1、出示本課不注音的9個詞語,你還認識他們嗎?

2、認讀詞語中的生字

(課件將生字變爲紅色)。

齊讀生字

將詞語中的熟字去掉,指名認讀生字

將生字打亂順序認讀。

3、找朋友。(拼合體字:場、奶、筆、作)

4、課件出示:小兔走迷宮(在迷宮裏認讀生字)。

5、出示“麪包、牛奶”等9種商品圖,學生貼商品詞卡。

(貼對了帶領全班齊讀,錯了同學糾正齊讀。)

6、商品分類:哪些東西擺在同一個貨架上?指名擺詞卡,讀詞。

7、小結 商品分類擺放了,人們在自選商場購物真方便。

(二)學習課文

1、師:小明逛了自選商場,他是怎樣誇自選商場的?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學生反饋(東西多,買東西方便)

4、出示句子朗讀指導。

自選取商場裏的東西真多。

在自選商場裏買東西真方便。

5、說話練習,要求學生用上課文中的9個詞,並邊說邊出示商品詞卡。

出示:自選商場裏的東西真多呀!有XXXXXX,有XXXXXXXX,還有XXXXXX。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牙、尺”兩個生字。

2、你會書空“牙”嗎?(“牙”的第二筆“豎折”要一筆寫成。)

指名書空。

3、學生齊書空,教師範寫。

4、教師範寫“尺”,提醒“尺”的撇、捺要舒展。

5、學生各描紅、臨寫1個。

6、師生共同評議、修改。

(四)、生活識字展示、交流

1、學生將課前收集的商標拿出來,指名認讀自己收集來的商標上的漢字。

2、逛“自選商場”。

(1)四人小組將商標分分類。

(2)全班“購物”:你喜歡什麼,就拿什麼,再想辦法(請教同學)記住它們的名字。看誰記得最多,最能幹。

(3)反饋:我在自選商場買了XXXXXX、XXXXXX、XXXXXXXX。

(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所購的“物品”。)

(4)評選“識字大王”。

(五)總結。

同學們真能幹,不僅認識了課文中的生字,還用自己的辦法認識了好多商標上的字,老師希望你們以後在生活中做個有心人,認識更多的字。教學反饋:

板書設計:

dōng xi

東 西多

自 選 商 場

買東西 方便

一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35—36頁,例9及做一做。練習九第6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的計算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能準確的計算出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

(三)德育滲透點

進一步感知知識的內在聯繫和相互作用。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100以內的組成知識幫助學生理解算理,並能準確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片、小棒、口算卡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填空

(1)40是( )個十

(2)45裏面有( )個十( )個一,4個十和5個一是( )

(3)38裏面有( )個十( )個一,3個十和8個一是( )

2.口算(出示口算卡)

①6+3=②5+8=

③9-4=④15-7=

⑤8+9=⑥15-6=

⑦14-6=⑧4+6=

二、探究新知

1.設疑匯入

透過口算練習,同學們對20以內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已掌握。那麼,如果再給你一些比20大的數字,讓你計算加減法,你能算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減法”。(教師邊口述邊板書課題。)

2.教學例9

(1)用小棒擺一擺。

請同學們先擺出4捆小棒,明確:它們代表4個十。(板書:4個十)

再擺出5根小棒,明確:5根小棒代表5個一。(板書:5個一)

請同學們把兩部分合到一起,討論一下,一共有多少根?

引導學生明確:4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45,所以一共有45根。

4個十是40(板書:“40”)

5個一是5(板書:“5”)

教師講述:40加5(邊口述邊板書上“+”)就是把4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所以40+5=45(板書:“45”)

(2)引導學生討論總結40+5的計算方法。

把40看成4個十,5看成5個一。

40+5就是把4個十和5個一合起來是45

所以4O+5=45

(3)教師出示:60+3

引導學生思考用小棒怎樣表示,學生敘述教師在投影儀上演示。

引導學生說出:把60看成6個十,3看成3個一,

60+3就是把6個十和3個一合起來是63

所以60+3=63

(4)反饋練習

①做一做第1題,第(1)小題。

投影出示題目,學生擺小棒。

明確:5捆小棒是5個十,也就是50

6根小棒是6個一也就是6

5個十和6個一合起來是56

列成算式是:eq x(50) eq x(6)=eq x(56)(填書)

②讓學生邊說算法邊計算出結果。

30+4=20+8=50+2=

3.教學:“45-5”

(1)請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擺,試着算出45-5=?說一說怎麼想的?

引導學生明確:45是4捆小棒和5根小棒組成的,也就是4個十和5個一,減去5就是去掉5個一,還剩4捆,就是剩下4個十,也就是40

所以45-5=40。

(2)教師指導學生總結計算方法。

45是4個十和5個一,45-5就是從4個十和5個一中去掉5個一,還剩4個十也就是40,所以45-5=40

(3)學生試算63-3(板書:63-3=)

引導學生說出:63是6個十和3個一,

63-3就是從6個十和3個一中去掉3個一,還剩6個十,也就是60,所以63-3=60(板書“60”)

把例9填充完。

(4)反饋練習

①做一做第1題,第(2)小題。讓學生看書擺小棒填書啓發學生說出想法。eq x(35) eq x(5)=eq x(30)

②計算並說出算法。

36-6=

48-8=

4.引導學生閱讀教科書。

想一想:5+40=□(板書)應該怎樣計算?

(1)可以啓發學生再擺一擺小棒,引導學生明確:

5+40表示5個一和4個十合起來,得45。與例9:“40+5”只是加數的位置不同,但結果相同。(板書結果“45”)

(2)反饋練習

①試算2+50並敘述計算方法。

②自己編幾道同類加法口算題,再顛倒位置口算。

三、鞏固發展

1.填空

2.34裏面有( )個十和( )個一

3個十和5個一是( )

3.看圖寫算式

四、全課小結

讓學生結合例9說一說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減法的計算方法。

五、佈置作業

36頁練習九6題。

一年級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透過活動,經歷分類的過程,學會按一定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初步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2、透過分類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分類的含義,感受分類在生活中的用途。

3、教師可以適時地向學生滲透愛勞動、愛家庭的教育。

教學重點:

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養成有條理地整理事物的習慣。

教學難點:

學會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同學們,你們逛過超市嗎?裏面的物品是怎麼擺放的?

爲什麼要這樣擺放呢?

分類擺放後顧客去買東西更方便。你們想不想學習怎樣分類呢?

那麼今天這節課就來學習分類。

板書課題:分類

二、 授新課

1、活動一:整理房間

(1)有個叫亮亮的小朋友很想去公園玩,可是他的媽媽有要求:要他先把自已的房間整理好.

(2)課件出示:同學們看了亮亮的房間,你們想對亮亮說什麼?

你們願意幫幫他嗎?那麼你們認爲該怎樣整理房間呢?(小組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組彙報

你能說說爲什麼要這樣整理嗎?(強調同一類的要放在一起)

課件演示整理過程

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學習用品?

(3)整理後的房間會給人什麼樣的感覺?你們在家整理過房間嗎?請大家回去後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好.

2、活動二:到動物園

(1)匯入。大家幫亮亮整理了房間,亮亮非常感謝大家,現在他和媽媽一起來動物園。出示課件

問:你看到了哪些小動物?你能給這些小動物分類嗎?

這些小動物可以分爲兩類,會飛的分爲一類,另一類是不會飛的。

請大家給會飛的動物穿上漂亮的衣裳。看哪位同學塗得又快又好,教師就把他的作業展示給大家看。

展示學生作品。

問:他塗的對嗎?你有沒有不同意見?你知道會飛的小動物還有哪些?

3、活動三:到農貿市場

(1)匯入:參觀完動物園,亮亮哏媽媽來到農貿市場,課件出示,問:你們看到了什麼?

亮亮的媽媽要考一考大家: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

(2)學生獨立思考完成,指名彙報。

問:誰能用一句話說說水果有哪些?你平時還喜歡吃哪些水果?蔬菜有哪些?你還知道哪些蔬菜?(水果和蔬菜非常有營養,大家要我吃水果和蔬菜。)

4、活動四:百貨商店

(1)匯入:最近亮亮的媽媽開了一家商店,讓我們去看看她進了哪些貨?課件出示。

(2)這些貨物就這樣擺放好嗎?

你們能幫阿姨整理一下嗎?怎麼整理?指名彙報

(3)如果把這些貨按玩具、文具、服裝鞋帽三類來分,該怎麼分?(同桌討論)

指名彙報,課件演示分的過程。

5、 活動五:把同學分類

同學們這節課表現得真好,現在讓我們來輕鬆一下吧!音樂伴奏,學生表演:有的看書、有的拍球、有的唱歌、有的跳舞、、、、、、

下面的同學注意觀察,想一想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引導用本節課學習的知識把同學進行分類。

三、 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們開心嗎?請你說說今天你學會了什麼。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分類的?(如我校的垃圾分類、書店的書等)

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都要分類,請大家回家後說給家長聽,並請家長記下來,明天交給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