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科技說明文閱讀指導及答題技巧(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

        膠州市公開課教案

科技說明文閱讀指導及答題技巧(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

課題:科技說明文閱讀指導及答題技巧

學段:2006----2007

年紀:高三

學科:語文

一 授課時間:2006.12.21  星期四

二 授課地點:膠州三中            班級:.高三.四班        

三 執教教師:張守衛

四 課題:科技說明文閱讀指導及答題技巧

五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2、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義

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六 教學內容分析:

科技說明文閱讀是2007年山東省高考新增加的考點.學生很陌生,尤其是文科班的學生對此有畏難情緒.鑑於此,積極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訓練並加以學法指導就顯得尤爲重要.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義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七 教學對象分析

授課對象是文科班的學生,他們比較擅長散文閱讀.對科技說明文則比較生疏.因此準備像指導散文閱讀一樣,先進行整體感知,理清全文寫作思路,讀懂內容.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答題規律及解題方法指導.

八 教學用品 :多媒體

九 教學過程:

   (一)、匯入:科技說明文的考察方式、試題的選材特點 、答題規律和技巧等等。

   (二)、《考試大綱》解讀: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義 

2、分析綜合C 

①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 

②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像 

(三)、介紹解答科技說明文試題的方法--  三遍閱讀法 

第一遍: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第二遍:閱讀題乾和選項。

第三遍:把選項和與選項有關的資訊結合起來,仔細比較。

     (四)、以《沙塵暴》爲例進行分析探討(原文見教學案)

   1  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2  試題分析

第一題.下列對沙塵暴的解釋,最準確的一項是(  A )

【分析】這道題就是典型的〈考試說明〉中“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題型。重點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選A 。 

    第二題.下列對“沙塵也是決定全球生態平衡的因子”這句話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B   )

【分析】這道題考查對文中重要語句的理解能力。能力層級爲B級。 

第三題.下列對沙塵暴災害加劇的原因,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分析】這道題考查“篩選並提取文中資訊“的能力。能力層級爲C級。答案C

    第四題.根據原文所提供的資訊,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C   )

【分析】這道題重點考查考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像”的能力。能力層級爲C級。 答案應該是C

(五)、重點講解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義

      1、“文中”一詞是指在理解概念含義時要有全局觀念,整體把握全文,並結合概念的具體語境來領悟。

        所謂“重要概念”是指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在科技文中主要包括

A、解釋事物本質特點的概念(下定義);

B、從一定角度解說事物外部特點的概念;

C、概括性、指代性、比喻性的概念;

D、概念上容易混淆的詞語

2、做題時注意的幾個問題:

 A、弄清楚考察概念的角度

       根據題乾和選項判斷是考定義還是考多角度解說概念;是考指代意義還是考比喻意義。

 B、找全找準與概念有關的資訊

       所考的概念最先出現在什麼地方,有沒有反覆出現,要弄清楚。哪些文字屬於有效區域,區域內有哪些關鍵性的詞語和句子告知了資訊,共有多少條資訊

C、細心理解辨別資訊

       看資訊區的文字分別從什麼角度介紹的,意思是什麼;注意分辨所考詞語(概念)與易混詞語的區別,如“沙塵暴”與“沙塵”、“茶馬古道”與“茶馬互市”。

D、資訊與原文比對

       將每個選項與原文相應文字進行仔細比對,看錶述的語言形式的變化是否產生意思的變化。

3、考查“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形式

      用下定義的形式考查對概念本質特徵的理解。這種題目的題型有以下特點

        ⑴、題乾的表達通常是“下列對沙塵暴的解釋最準確的一項是”、“下列對溫室效應這一概念的理解,準確的一項是”這樣的語言形式,一是指明理解或解釋概念,二是要求選擇正確的一項。因爲概念的定義一般只有一個,所以只能要求選擇正確的一項。

        ⑵、四個選項基本都用下定義的格式語言。如對“沙塵暴”這個概念的表述。資訊一般集中在文中的某一段落或層次,有比較具體的解釋說明,甚至有定義式的判斷句或陳述句

        ① 以《沙塵暴》第一題爲例: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

        ②再如2003年科技文試題第一題下列對"溫室效應"這一概念的理解,準確的一項是

A.指由於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能夠接受陽光的一定的密閉空間中所產生的一種保溫效應。

B.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劇增以後,又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從而使地表氣溫相應升高的效應。

C.指在接受陽光的密閉空間中能夠影響地表氣溫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氣溫相應升高的效應。

D.指大氣層中主要的溫室氣體,透過減少地表熱量向空間散失,在特定密閉空間中產生的保溫效應。

(六)、講解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答題時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1、找到句子的位置,明確資訊區域。

    在讀題目的時候,要能夠迅速從文章中找到句子的位置,以它爲圓心“投石探波”,根據句子本意、與它相關的文字、文中表達的意思或層次轉換的詞語等,來確定句子所管涉的資訊範圍。

   2、分析所給的句子,找準對象和角度。

    要根據句子以及相關的文字,對句子所涉及的對象、句子所談論的問題的角度等有比較明白的瞭解,這是在資訊區域內理解意思的基礎,也是進行判斷的基礎。

    A 如2002年科技文試題第2題

      對"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自身活動所造成的災難"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B再如:2002年科技文試題第3題

根據原文,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最嚴重的一項是

(七)、教師總結、學生做課堂練習

  以<太空行走>(原文見教學案)爲例,先進行整體感知,然後再進行練習.

十 教學反思

在評課時, 老師們認爲科技說明文的閱讀指導跟散文閱讀一樣,也應該首先進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的訓練.尤其是對於文科班的學生而言.學生把文字讀懂了,做題的時候也就有了方向和目標,心裏有底.否則,一切的所謂練習都是空中樓閣.選取的這個點能夠緊扣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的有關精神,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學習目標和課堂練習.可操作性強,對青年老師的教學能夠起到好的示範作用.但是有一個問題是,在有限的45分鐘內,到底有多少資訊是學生們所適合的.一節課講多少內容,學生能夠接受.是不是可以專門選擇”重要概念的含義”作爲一個突出的訓練點,老師精講,學生細練.也許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