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小班教案《送給媽媽的禮物》含反思

作爲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送給媽媽的禮物》含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送給媽媽的禮物》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教案《送給媽媽的禮物》含反思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透過摺疊印染的方法制作花手帕。

2.大膽參與印染活動,感受色彩美。

3.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4.在浸染、欣賞作品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師:今天呀是3月8日,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

師:有的小朋友真聰明,今天3月8日是婦女節,也就是媽媽的節日。那既然今天是媽媽的節日,你們想送什麼東西給媽媽呢?

師:小朋友們都想了好多不同的禮物送給媽媽,馮老師也有自己的媽媽,我想送一塊漂亮的花手帕給我的媽媽。

師:看,這就是老師想送給媽媽的花手帕,漂亮嗎?

二、基本環節

(一)帶領幼兒欣賞成品

(1)帶領幼兒欣賞花手帕

(2)引導幼兒說出花手帕製作所需的材料

小結:花手帕是拿餐巾紙沾上顏料做成的。

(二)教師利用視頻展示臺示範製作花手帕,幼兒初步瞭解製作花手帕的過程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做一塊這麼漂亮的花手帕送給媽媽呀?先看好老師是怎麼做的。首先拿一張餐巾紙,邊對邊,角對角,像這樣折一下;其次再把兩條短邊對短邊,角對角,像這樣折一下;一共折四下,然後我們讓餐巾紙“喝點水”,有藍色的、紅色的,我們都可以給餐巾紙“喝”,但是記住,不能讓餐巾紙“喝” 太多水,不然餐巾紙會“淹死”的,如果餐巾紙爛掉了,花手帕也就做不成了,知道了嗎?我們可以讓餐巾紙的邊上“喝”點水,也可以讓餐巾紙的角上“喝”點水,餐巾紙“喝”完水之後,我們把它展開來,等到餐巾紙幹了之後,我們的花手帕也就完成了。小朋友,你們會了嗎?

(三)個別幼兒上來操作,加深幼兒對製作花手帕的過程

師:小朋友們是不是都會了,老師想請個小朋友上來給我們做一塊漂亮的花手帕。(老師再次講解操作步驟)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師:我發現好多小朋友都會了,那我們一起來製作一塊屬於我們自己的花手帕吧

三、結束部分(集體講評)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美術活動,主要是想讓幼兒透過操作活動來鍛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學會簡單的印染活動;其次引導幼兒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在剛開始老師出示自己的範例漂亮的'花手帕的時候,小朋友們都很喜歡,也都很激動,都想創作一塊自己漂亮的花手帕。在之後小朋友親自獨立操作印染的時候,大部分小朋友都不能很好的掌握,還是需要老師一步步的幫助與輔導,有些幼兒的個人衛生也非常的不注意,需要老師及時的提醒與注意。

在最後呈現出漂亮的花手帕的時候,效果還是很不錯的,小朋友們在操作活動中不僅體會了操作的樂趣,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媽媽的愛。

幼兒園小班教案《送給媽媽的禮物》含反思 篇2

設計意圖

體驗蘊涵於美術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透過美術藝術實踐,增強幼兒美術表現的自信心。充分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增強幼兒的創造意識,強調美術的情感體驗,根據美術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徵,引導幼兒對美術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美術要素在美術表現中的作用。培養幼兒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培養幼兒團結友愛的合作精神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活動目標:

1、透過美術活動,激發幼兒表現美創造美的情緒。

2、發揮想象,用不同顏色、形狀在樹幹上添畫樹葉,培養對色彩的興趣。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物質:樹葉掛圖、範例、畫紙、不同形狀的樹葉。

2、知識:豐富幼兒樹葉的有關知識。

活動過程:

1、以故事《秋娃娃的禮物》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講故事:秋娃娃帶着七彩畫筆來給樹媽媽送禮物。它飛呀飛呀,看見楓樹媽媽,它拿出了紅畫筆,圍着楓樹媽媽轉呀轉呀,楓葉變紅了,楓樹媽媽換上了紅衣裳(出示紅楓葉);它看見了銀杏樹媽媽,就拿出黃畫筆,圍着銀杏樹媽媽轉呀轉,銀杏樹葉變黃了,銀杏樹媽媽換上了黃衣裳(出示銀杏葉)。綠衣服送給松樹媽媽,桔黃色的衣服送給梧桐樹媽媽(出示桔黃色梧桐樹葉)……。秋娃娃飛呀飛呀,大樹媽媽都換上了新衣裳。

2、出示範例和各種樹葉,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提問:秋娃娃給大樹媽媽的禮物是什麼?你們願意幫助秋娃娃,給大樹媽媽穿上彩色的衣裳嗎?幼兒回答。

3、激發幼兒發揮想象:

(1) 鼓勵幼兒想象創造:如果你是秋娃娃你想送什麼樣的葉子給樹媽媽?

(2) 重點講解不同形狀樹葉的畫法。

(3)引導幼兒透過添畫彩色的樹葉,給大樹媽媽穿衣裳。教師:我們怎樣給大樹媽媽穿上新衣服暱?你想讓樹葉娃娃變成哪些顏色?(啓發幼兒給大樹媽媽畫上各種顏色的樹葉);給樹葉娃娃塗顏色時要先畫好樹葉輪廓再均勻地塗色,不要塗到線外面,塗好一片再換顏色。樹葉要靠近緊大樹媽媽。比比看,誰給大樹媽媽穿的衣服最漂亮。

4、提出要求:

(1) 繪畫要專心認真,保持安靜。

(2) 塗色時要保持“三淨”。

5、幼兒作畫,老師指導:

(1) 重點指導能力差幼兒畫出葉子的基本形狀。

(2) 鼓勵能力強幼兒畫出不同形狀、顏色的樹葉。

(3)提醒能力強、速度快的幼兒多畫些樹葉娃娃,靠緊大樹媽媽。

6、幼兒作品欣賞:

討論:看一看,說一說哪棵大樹的衣裳顏色最漂亮,塗色最均勻。你喜歡哪一棵樹媽媽?爲什麼?

活動小結:

讓幼兒從情感、操作、美育方面說出自己的收穫。

活動反思

樹對於幼兒來說並不陌生,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必須一開始就要吸引他們。改變傳統的美術活動模式,透過故事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不範畫,鼓勵幼兒自由創作,樹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植物,,可以說該活動是生成於孩子的興趣。衆所周知,樹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植物之一,對於孩子來說是十分常見,十分熟悉的。符合教育活動要生活化的精神。

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都體驗到了進行創作的樂趣,大多數孩子的作品能夠不受老師範例的影響,有自己的創新之處,並能大膽、合理的運用各種線條、形狀。可以說孩子們還是較好的達到了我們預定的活動目標。從技能方面來看,我主要是發揮想象裏,能夠透過視頻教學展示各種各樣形狀的樹,同時也認識了各種形狀,各種線條、認識了樹葉、樹根、認識了樹根原來是有粗和細的,從視頻中運用到生活中來,去觀察身邊的樹,把老師講到的和自己看到的,全部運用的畫中來。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得到了較好的發揮。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有許多創新之處。讓幼兒進行創作,畫出心中的圖畫。爭取做一個巧說、巧做的好老師,透過美術活動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信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總之,作爲一教師,我還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所以在以後的工作、學習、生活中,我還要跟老教師好好學習,多看相關方面的資訊,多瞭解有關幼教界的資訊,以更多的知識來充實自己,提升專業素養,提高業務水平。除了這些之外,我們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這樣才能做到從孩子出發,瞭解孩子,貼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