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1

一、研習課文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討論後明確: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句開門見山,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全文,概括要論及的內容、範圍。

2.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中心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討論後明確:第一層:提出中心論點;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踐,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3.分析第二段:

(1)說說這一段與第一段是怎樣聯繫的?

討論後明確:批判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透過鍼砭時弊,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論點。

(2)這一段的分論點是什麼?

討論後明確:第一句: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3)爲論證分論點,爲抨擊“恥學於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對比論證?

討論後明確:

a.縱比

古之聖人:從師而問。

今之衆人:恥學於師。

作者的議論:聖益聖,愚益愚,其皆出於此乎?

b.自比

對其子:擇師而教。

對其身:恥學於師。

作者的議論: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橫比

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土大夫:羣聚而笑之。

作者的觀點: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4.分析第三段:

(1)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什麼觀點?作出什麼論斷?

討論後明確: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聖人無常師”的論點,最後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的結論。

(2)本段的分論點?所用的論證方法?

討論後明確:聖人無常師。舉例論證。

5.分析第四段:

提問:(1)作者爲什麼稱讚李蟠?(2)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麼?

討論後明確:

(1)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透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

(2)說明寫作本文的原因。

二、欣賞品味

問題:本文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討論後明確:

(1)整句散句結合: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第二段結語一句比一句重。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三、課堂訓練

(1)完成課後練習第二、三、四題。

(2)背誦全文。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從師的風尚,但是唐朝時候,人們卻以從師爲恥。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韓愈倡言師道,觸犯流俗、勇氣可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的文章《師說》。

二、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題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

四、研習課文

1.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學生自讀課文,查字詞典疏通文字,並根據註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義。教師巡迴指導。

(2)請學生統計本課的生難字詞,並注音解釋,可將有關的內容整理在筆記本上,教師請兩位同學到黑板上將自己整理的內容寫出,然後全班同學一起訂正、補充。

2.具體研習,突出重點難點。

(1)請學生自由翻譯課文,要放聲翻譯,提倡討論。

(2)學生相互討論,將自己的疑難問題提出,以求教於周圍同學,最後全班統一討論,請同學向全班學生和老師詢疑問難,教師或引導學生回答,或親自回答。

(3)學生朗讀課文。

(4)教師範讀課文。

(說明:本課主要任務是在理解寫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礎之上把握文意,以學生自學爲主,培養其獨立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誦讀也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透過誦讀可以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與藝術風格。)

五、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第一題。

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案3

一、情景匯入生成問題

有一場戰爭使我們刻骨銘心,一場有關民族精神的大討論在激烈地展開,中國人是失掉自信力還是沒有失掉自信力,當時,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頑強的戰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這一切,一次次振臂吶喊、一次次衝鋒陷陣——他,就是魯迅先生。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板書課題),來感受一下在民族危急存亡之時的民族精神。

二、自我研學生成新知

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

1.文學常識

背景連結

本文寫於“九一八”事變三週年之後。中國近代本來就國運積弱、屢遭欺侮,“九一八”事變又在許多中國人心中投下失敗的陰影,有些人便散佈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魯迅爲批駁這種錯誤論調,鼓舞民族自信心,就寫下了這篇文章。

2.生難字詞

(1)字音

搽(chá)玄虛(xuán)省悟(xǐng)

渺茫(miǎo)脊樑(jǐ)誆騙(kuāng)

(2)詞義

【玄虛】空而不切實,不可信。

【誆騙】說謊話騙人。

【懷古傷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傷現在的事情。

【爲民請命】替老百姓向上請求減輕負擔或解除痛苦,保全生命。

【前仆後繼】前面的人倒下了,後面的人繼續跟上去。形容英勇奮鬥,不怕犧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難以置信的話或手法來欺騙別人;既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捨身求法】原指佛教徒捨棄肉身去追求佛法,後來比喻爲追求真理而不惜犧牲個人的生命。

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字

1.朗讀指導

(1)聽錄音朗讀,注意正音。

(2)輕聲自由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注意感情基調(喜、怒、哀、嘲笑、譏諷)。

2.熟讀課文,歸納文章層次結構

明確:課文分成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擺出“敵論”:“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和論據。

第二部分(第3~5段):直接駁斥:(反動統治者)失掉的是“他信力”,並發展着“自欺力”。

第三部分(第6~8段):間接駁斥:大力歌頌歷史和現實中的“脊樑”——自信的中國人。

第四部分(第9段):提出判別標準:“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號召廣大中國人民要明是非,識大義。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驟三精讀課文深入瞭解

1.本文是一篇什麼性質的議論文?

明確:本文是一篇駁論文。這種議論文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從廣義上來看,這又是一篇雜文,雜文短小精悍、寫法靈活。魯迅的雜文有“投槍”“匕首”之喻,由此也可以體現出魯迅雜文的風格。

2.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麼?作者爲什麼認爲它是錯誤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麼?作者提出觀點的依據是什麼?

明確: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因爲信“地”,信“物”,信“國聯”,從來就沒有相信過“自己”;而現在的求神拜佛,則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因爲有過去和現在的事實爲證。

3.文中反覆承認“是事實”“也是事實”“卻也是事實”,與後文的批判有什麼關係?

明確:先確認敵論據的真實性,但這真實的論據不能證明其論點,爲後文的駁論奠定基礎。

4.“失掉了他信力,就會疑,一個轉身,也許能夠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條新生路。”這裏的“新生路”指什麼?

明確:“新生路”指相信自己的力量,號召全國民衆團結起來抗日救亡。

5.文章如何駁論的?

明確:(1)自誇“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並非“自信”。(2)希望“國聯”是“他信”不是“自信”。(3)求神拜佛是“自欺”。

這些批駁證明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發展着“自欺力”。說明敵方的論據不能證明其論點。這就是批駁的突破口。

步驟四深層探究局部突破

1.作者是怎麼證明正面論點的?

明確:作者歷數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爲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作爲事實論據證明他們都是沒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

2.“中國的脊樑”指什麼人?爲什麼他們的犧牲不能爲“大家”所知道?作者爲什麼讚揚他們“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明確:“中國的脊樑”是指腳踏實地爲民族的進步而奮鬥的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的“脊樑”,他們往往來自下層或代表着廣大民衆的利益。

由於長期的__奴役統治,近代以來,許多社會變革缺乏對廣大民衆的宣傳,這樣一來,對於爲他們的自由尊嚴而犧牲的先驅者,他們多半表現出“看客”的心態。

“這就是中國的脊樑”是比喻的說法。這些沒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是中國的主流,是中國的希望。

3.作者說“這一類的人們”指的是誰?

明確:指堅持抗戰和民族解放的人們。

4.“狀元宰相”“地底下”的含義分別是什麼?

明確:“狀元宰相”是指統治階級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變革社會的積極力量,因爲它來自民衆,故稱“地底下”,在當時,這股力量指中國__。

5.文中“他信力”“自欺力”加引號起什麼作用?

明確:起諷刺否定的作用。

6.“中國的脊樑”在當時有什麼意義?

明確:當時國民黨到處散佈悲觀論調,廣大民衆也因“中國的脊樑”總被摧殘、被抹殺而看不到光明。魯迅反覆讚揚“中國的脊樑”,可以鼓舞鬥志,增強中國人的自信力。

7.欣賞品味雜文的語言特色。

(1)揣摩第1段話,三個副詞“總”“只”“一味”能否互換位置?爲什麼?

明確:不能,“總”讓人看到國民黨政府誇耀“地大物博”時的洋洋自得及誇耀者的底氣不足。“只”是抓救命稻草時的“執着”。“一味”則是深陷而不能自拔。它們準確地寫出了國民黨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事實”,極富諷刺性。

(2)揣摩下列加點字詞的表達效果:

……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抹殺,……那簡直是誣衊。

明確:“總”寫出當時社會的黑暗程度,並間接謳歌“中國的脊樑”屢挫屢戰的精神。“簡直”表達了作者的激憤之情。

四、當堂演練達成目標

步驟五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課堂小結

本文以駁論的方式,逐層推進地批駁了“九一八”事變三週年後,有些人慨嘆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謬論。揭露了國民黨政府的__投降本質,肯定了中國__及其領導的廣大抗日軍民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2.拓展延伸

從自身做起,我們應該怎樣樹立民族自信力呢?

明確:我們作爲中學生,應當擴大知識面,深入瞭解從古至今具有民族氣節的英雄人物事蹟,在偉大精神的薰陶下塑造心靈,並且不斷豐富知識,增長才乾等等。

3.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相應的練習。

(2)試寫一篇小作文:《由脊樑而引起的思索》。

(3)完成《名師測控》或《精英新課堂》本課練習。

五、課後反思查漏補缺

透過這篇課文的教學,我認爲語文教學中應當重視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而不是對課文進行逐段串講。這堂課透過學生與文字的直接對話,讓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整體感悟,受到情感的薰陶。

存在的不足:老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作答的多,學生主動質疑問題的少,這個問題必須解決,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