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人教版高中高二上冊《師說》語文教案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高中高二上冊《師說》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高中高二上冊《師說》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瞭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導學流程:

一、瞭解感知

寫作背景

魏晉以來,門第制度十分嚴格,分爲高門和寒門,門第觀念嚴重破壞了從師學習的風氣。到唐代,魏晉以來形成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關於韓愈寫此文的背景,從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可見一斑。柳宗元說:“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敢於反抗流俗,倡言師道,勇氣可貴,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1.注音:

愚()句讀()諛()經傳()

郯()萇()聃()蟠()巫()

2.用課文原句回答下列問題。

①老師的職能是什麼?

②擇師的標準是什麼?

③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麼結論?

二、深入學習

1、找通假字,並解釋。

(1)傳道受業解惑

(2)或不焉,或師焉

2.一詞多義

之: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郯子之徒

③吾從而師之

④句讀之不知

⑤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⑥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其:

①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②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④聖人之所以爲聖……其皆出於此乎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⑥其可怪也歟

師: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十年春,齊師伐我

③吾師道也

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於:

①恥學於師

②其皆出於此乎?

③於其身也

④師不必賢於弟子

⑤不拘於時

道:

①聞道有先後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不足爲外人道也

④得道者多助

⑤會天大雨,道不通

3、古今異義

⒈古之學者必有師⒉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古:古:

今:今:

⒊吾從而師之⒋吾從而師之

古:古:

今:今:

小學而大遺⒍今之衆人

古:古:

今:今:

4、詞類活用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吾從而師之:

3.吾師道也:

4.其下聖人也亦遠矣:

5.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6.則恥師焉:

7.小學而大遺:

8.不恥相師

10.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5、特殊句式

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2)恥學於師。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4)師不必賢於弟子。

5)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6)不拘於時

理解分析

第一段: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教師的職責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從理論上闡明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④擇師的標準。

“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爲師。

⑤從師的原則。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第2段。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在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明確:承上啓下。

②“師道”指什麼?

明確:“師道”是從師原則和風尚,指上文中所講的“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③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爲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爲了批評“恥學於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明確:

a.古之聖人

今之衆人

結論:“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

b.愛其子

於其身也

結論:“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結論:“師道之不復,可知興。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第3段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

明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②總結:“聖人無常師”語出《論語?子論》,包含着廣泛學習的意思。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人學習,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韓愈從“聖人無常師”出發,針對當時社會現實,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觀點,很有意義。

第4段。

①作者用哪些話明確表示了他的立場?

明確:“不拘於時”,表示他反對“恥學於師”的壞風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爲師的從師風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麼?

明確: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說明了寫作緣由。

本文寫作特點

1.語言上,多用整句,對句,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古之聖人”,“今之衆人”等。

2.論證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師職責,擇師標準。(立)

第2段,師道不傳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論斷。(立)

3.對比論證。

三、遷移運用

1、讀與論師道有關的文章。

2、古今中國文化尊師名言:

(1)經師易遇,人師難遇。-----司馬光

(2)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3)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呂不韋

(4)舉世不師,故道益離。-----柳宗元

(5)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程頤

(6)一日爲師,終身爲父。----關漢卿

(7)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

(8)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9)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後道尊。-----歐陽修

(10)明師之恩,誠爲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師說》教學反思

《師說》上完了,可是並沒有自己想要的欣喜。明確而有深度的思維,也並沒用挽救我的課堂。經過了很多的探索,可是備好課和上好課之間有長長的距離。這個距離充滿着探索的艱辛與思考的苦楚。

在備這篇課文時,我有了活躍的思維字課文的處理上我打破了順流而下的順序,我從當時的社會的風尚談起,然後再去發現作者立論的勇氣與智慧。這樣的'處理,我想學生更能夠理解文字的實在內容,更能夠解讀文字的價值。只是在處理文字時,我忘記了應該把難點放在哪個問題上,而課堂之上,我是否引領學生去理解這個難點?這個是我收穫到卻又常常忘記的備課要點。

另外,文與言,要應該怎樣處理?言經常阻礙了學生對文德理解。在沒有掃除障礙的時候,文的理解就變得仰視,變得像水中月鏡中花。當然,如果時間充足,那麼我想兩者的關係會更好處理一些。我的遺憾在於,這篇課文,我的理解可以說比較到位了,也比較有深度,真正用自己的知識讀出了文章的品味,但是,由於一節課的時間,我的學生對與文章的語言和內容沒有較充分的熟識過程,雖然文章的主要內容是講從師之事,與學生的知識經驗有連接,但是,在連接之外,由於語言表述的陌生學生並不能真的理解文意,更重要餓是學生該如何看待一定要有老師這樣的觀點?一定要有老師是從狹義的角度啦理解的,其實文章真正的要義在於重塑學習風氣,提倡人人應該謙虛地相互學習,從根本上糾正當時對謙虛求學的錯誤看法。但是,語言的難度讓學生沒有理解到這個通俗的確永遠具備真理性的話題,理解上的差距讓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充滿了生硬的理解。而我沒有抓到學生這個理解的差距,在學生生硬理解的基礎之上把學生引到韓愈所體現出來的魅力、勇氣與智慧,又把學習提拔到對人與國家發展的重要性上來,這樣就脫離了文字。就算沒有脫離文字,首先就脫離了學生的現有水平,沒有真正地從他們具備的基礎出發。這是我課堂的失敗,也是課堂效果沒有我預期的那麼好的原因。

由此想來,我們面對文字應該靈活處理。淺顯的學生易於理解的文言可以如此處理,但是難度較深的文言,這樣的處理方式使得教學的過程有點揠苗助長的意味。上好課,真是不容易,很多問題並不能預見,總是在課上完了之後,纔會發現自己的失敗。我們的失敗也常常在慣性的錯誤。因此,我們懂得之後,還要記得去改善。

在文言知識的總結課上,我的總結很潦草。我只是讓學生順着課文總結,在泛泛的尋找與總結中,我們抓到的是零碎的知識點,真正的總結應該是在學生的基礎上提高概括性,能夠把知識前後聯通,實現知識的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