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幼兒園中班主題系列活動:郵局(通用10篇)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主題系列活動:郵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主題系列活動:郵局(通用10篇)

幼兒園中班主題系列活動:郵局 篇1

一、活動形式:區域化學習活動

這兩年來,我幼兒園不斷深化教育改革,確立先進的教學理念,以開放的主題教學課程框架替代了傳統的大綱分科課程;以區域化學習活動形式替代了部分傳統的集體教學活動形式,區域化學習活動是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課程實踐中應運而生的。它順應了幼兒的發展需要,拓展了幼兒的學習空間,推進了幼兒的自主學習。老師根據活動主題、活動目標、幼兒需求,選擇設計多種多樣活動內容,活動區域,以材料的形式呈現給幼兒。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興趣,選擇學習內容、學習夥伴、學習進程,從而逐步形成學習的積極態度,積累學習的經驗和方法,提高學習能力。活動中重在幼兒的自主學習、與同伴的合作,讓每一個幼兒都在自我思考的學習過程中獲得個性化的發展。

二、根據本次活動的主題、活動的目標,共設計了幾個四個區域:

1、數學區“送禮物”

2、科學區“稱一稱,有多重”

3、製作區“我寫的一封信”

4、藝術創想區“設計郵票”

備註:其中以“2、3、4”區域活動爲重點,區域活動“1”爲複習輔助活動

三、各活動區域目標:

1、數學區:透過“郵局貨車送禮物”的遊戲,讓幼兒進一步感知8以內的數量,讓幼兒學習將相等數量的物體放在一起。

2、科學區:知道郵局如何稱信和包裹,初步瞭解有關稱物體重量的工具,初步感知物體的重量和平衡的概念,嘗試使用天平稱物體,並學會做記錄。

3、製作區:知道寫信需要的工具,運用各種材料裝飾信封信紙;學習用圖畫的方式寫信,知道如何粘貼郵票,學會請成人幫忙寫地址郵編。

4、藝術創想區:在觀察郵票後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的運用各種顏料、各種繪畫工具進行藝術創想,設計不同形狀、不同花樣的郵票,提醒幼兒寫上郵局面值。

四、各活動區域材料的準備

1、數學區:“郵車送禮物”操作圖片卡,放禮物的4―8數字籃子操作卡;數字拼圖卡

2、科學區:天平3―4個,稱重量的物體若干,積木法碼若干;記錄卡張,數字4―8印章

3、製作區:各種信封、信紙若干,裝飾材料、繪畫工具若干,不同面值的郵票數張;膠水、抹布與幼兒人數相等。

4、藝術創想區:勾線筆、毛筆若干,調色盒與幼兒人數相等,各種顏料若干;剪好的不同形狀大小鋸齒紙若干。

五、各活動區域指導重點

本次區域活動將透過三天時間完成,每天活動時間爲40分鐘。第一次活動時,老師先介紹本次區域活動內容並提出各區域活動的指導重點,在後兩次活動中,針對前次幼兒活動的情況進行適時的提醒和調整。

1、數學區指導重點

讓幼兒先觀察郵車上的禮物,數量都是不一樣的,然後把禮物放進相對應的數字籃子裏,如禮物是4的就放進標有數字4的籃子裏,直到送完爲止。玩好此遊戲後,請把圖片收好,再去玩數字拼圖的遊戲,要認真觀察拼圖的接口處。完成各種數學操作後,請在數學區記錄表中做好記錄。

2、科學區指導重點

活動前孩子們對天平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由於孩子小,對法碼還不能正確的認識理解,所以把法碼換成了大小一樣的積木來進行稱量。

幼兒從各自的籃子中取出物體,提醒幼兒把物體放在左面的盤裏,把積木法碼放在右面的盤裏,當指針停在紅線上時,說明兩邊都平衡了,都一樣重了,這時進行記錄:如一封信=2個積木法碼,幼兒只需用數字印章進行填寫。完成各種科學操作後,請在科學區記錄表中做好記錄。

簡要過程:

(1)取出物體

(2)用積木法碼稱量

(3)觀察指針

(4)做好記錄

3、製作區指導重點

請幼兒先選一張信封進行裝飾,然後再裝飾信紙,在裝飾好的信紙上用圖畫的方式來寫信,並能用語言講述信的內容;信寫好後裝進信封裏,用膠水把口封好,然後選郵票粘貼在信封的左右上角;接着請老師把自已家的地址郵編寫好,最後自己把信投入班級的信箱裏。完成各種製作區操作後,請在製作區記錄表中做好記錄。

簡要過程:

(1)裝飾信紙

(2)圖畫寫信或口述

(3)寫好地址

(4)粘貼信封和郵票

(5)投入信箱

(6)做好記錄

4、藝術創想區指導重點

幼兒選好要設計的郵票紙張大小、形狀,然後在放在畫架上勾圖,再用顏料進行塗色,提醒幼兒注意畫面清潔;塗好色後在郵票上寫上自己想設計的面值,設計好一張郵票就把它掛在郵票展區進行展覽,接着再去設計別的郵票。鼓勵幼兒能以一個主題來設計成套的郵票,如以汽車爲主題,來設計汽車郵票。完成各種藝術創想操作後,請在藝術創想區記錄表中做好記錄。

簡要過程:

(1)選擇設計郵票的紙張

(2)開始勾圖

(3)進行塗色

(4)填寫面值

(5)放進展區

(6)做好記錄

老師介紹完各區域內容後,幼兒開始選擇,併到自己今天想玩的區域進行活動,老師在一旁巡迴指導,並提醒幼兒在活動中獨立的思索、靜心的操作。

各區域的孩子基本上都操作完後,老師放音樂提醒幼兒收拾整理各區域的操作材料,並做回到老師身邊,進行師生共同評論環節。

六、活動延伸

活動後,老師在班級的自主遊戲活動中創設郵局遊戲,幼兒可進行郵局的角色表演,角色遊戲。

幼兒園中班主題系列活動:郵局 篇2

活動目標:

1、瞭解郵局及郵局工作人員的工作特點。

2、學習有重點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傾聽同伴的介紹。

活動重點:瞭解郵遞員的工作情況及郵局和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難點:學會傾聽同伴的發言。

活動準備:幼兒在本次活動前已參觀過郵局,幼兒用書A《有用的郵局》。

活動過程:

1、回憶交流:

幼兒自由交流各自的參觀感受。

——“參觀郵局時,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郵局和人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引導幼兒學會傾聽同伴的發言。

——“你從別人的發言中,瞭解了一些什麼?”

2、梳理對郵局的認識:

教師與幼兒一起交流對郵局的認識。

——“郵局的標誌性顏色是什麼?”(綠色)

“郵局裏有些什麼設施和物品?”(郵箱、秤、電腦、信封、匯款單等)

“郵局有哪些功能?”(寄信,匯錢,寄包裹,打電話,儲蓄,訂閱報紙、刊物,代收煤氣費、電話費、自來水費等)

瞭解郵遞員的工作情況及郵局和人們生活的關係。

——“郵遞員的衣服有什麼特點?他們主要做哪些工作?”(快遞、收發)“人們到郵局裏來做些什麼事情?”

3、閱讀幼兒用書A《有用的郵局》:

幼兒閱讀幼兒用書A《有用的郵局》,進一步瞭解郵局的功能以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幼兒園中班主題系列活動:郵局 篇3

活動目標 :

1、體驗收信、寄信的快樂。

2、能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在幼兒園的生活。

3、參觀郵局,知道郵局工作人員的辛苦。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在一週前給孩子寫一封信寄到幼兒園裏 。

2、請每位家長準備一個寫好收信地址的信封、一張郵票、水彩筆、紙、膠水。

3、郵局設施ppt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你們看,老師這裏有很多來信,全都是寄給你們的,你們猜一猜是誰寄來的?現在老師開始念名字,請聽到名字的小朋友,到前面來領回你的信。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幫助幼兒閱讀爸爸媽媽的來信,體驗收信的快樂。

(1)教師幫助幼兒閱讀爸爸媽媽的來信,感受爸爸媽媽對自己的疼愛和希望。

(2)請幼兒說一說聽完來信的感受,並談一談自己今後應該怎樣關心、報答自己的爸爸媽媽。

2、鼓勵幼兒給爸爸媽媽寫信。

(1)請幼兒相互交流信的內容,如: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自己的願望、對爸爸媽媽的關心等。

(2)鼓勵幼兒將自己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用繪畫或者符號等形式記錄下來。

(3)教師教幼兒簡單的認識信封和郵票,引導幼兒自己裝信、封信、填寫郵政編碼。

3、觀看PPT,幫助幼兒初步瞭解寄信的過程。

(1)請幼兒說一說,有哪些辦法能夠讓父母收到自己的信,激發幼兒參觀郵局的興趣。

(2)讓幼兒相互討論看到了什麼?郵筒、郵包、郵車、自動取款機等用品

(3)這些東西都是幹什麼用的?

4、繼續觀看PPT,瞭解郵局工作人員的工作過程(寄信過程)。

(1)寄信過程:我們把信寫好地址、收信人等放到郵筒→郵局工作人員會在指定時間取出信件→帶到郵局分類→按地區裝車→到當地郵局→按地址分類→分派郵遞員→郵遞員派送信件。

(2)郵寄包裹過程:帶包裹去郵局→郵局工作人員檢查、稱重→包裝填寫地址、收件人→入庫按地區分類後裝車→到達當地郵局→卸車入庫後按地址分類→分派郵遞員裝車→郵遞員派送郵件包裹。

教師小結:郵局工作人員在不停的工作,是不是很累,那我們見到他們時應該做些什麼?(收信時說謝謝,問候等)

三、結束部分:

請幼兒回顧本節課觀看的PPT中關於郵局的知識,說一說你學到了什麼?

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和同伴相互說一說自己寫信的內容,進一步增強對爸爸媽媽的愛。用繪畫或符號的形式寫信給爸媽。

2、教師和幼兒一起展示幾個幼兒的信然後裝信封,教師幫忙寄出。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

幼兒園中班主題系列活動:郵局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郵局及工作人員的工作特點。

2、學習有重點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傾聽同伴的介紹。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拍攝郵局的照片並製作成多媒體

2、製作的郵筒一個

活動預設過程:

1、 回憶交流,提問問題:

--"上次我們在大馬路上看到了郵筒,也知道了郵筒裏的信都要拿到郵局去,然後由郵遞員去送信的,對嗎?那小朋友們去過郵局嗎?

你們到郵局去幹什麼呢?"

2、 出示圖片,梳理對郵局的認識師生共同討論自己對郵局的認識:

--"郵局的標誌性顏色是什麼?"(顏色)"郵局的標誌是怎麼樣的呀?""郵局有哪些功能呢?"(可以寄信、寄包裹、存錢、取錢、打電話、訂報紙雜誌、帶收煤氣、電話、自來水費等。)"看一下照片,郵局裏都有些什麼呢?"(有郵箱、有稱、有電腦、有桌子等)"圖片上的這個人在幹什麼?"(寄包裹)爲什麼這裏有個稱啊?稱是用來幹什麼的呢?""這裏的人們在幹嗎?"(儲蓄業務)

3、 瞭解郵局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

"這張照片上工作人員在幹什麼?"(辦理包裹業務)"這張照片上的叔叔在幹什麼?"(辦理快遞業務)"那這個阿姨又在做什麼呢?"(辦理儲蓄業務)原來啊,郵局的叔叔阿姨們都有各自的工作崗位,做的事情都是不。一樣的。

活動反思

瞭解郵局的特點和郵局與人們生活的關係,難點是掌握寄信的步驟,在綜合活動中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能力。

幼兒園中班主題系列活動:郵局 篇5

活動背景

現代社會通信技術高度發達,使得人們藉助郵局傳遞資訊的傳統做法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但是郵局畢竟還存在着,從幼兒園的門衛叔叔那裏,孩子們看到了從各地寄來的各種各樣信件:在自家的信箱中,孩子們也發現了郵遞員叔叔送來的報刊和雜誌,因此,郵局就自然與孩子的日常生活產生聯繫。於是,在主題活動“我們的城市”中,我們就設立了一個名爲“銀杏小郵局”的活動區域。

活動目標

1.瞭解郵局有收寄信件與包裹的功能。

2.初步瞭解書信的書寫格式,寄信的方法和步驟。

3.瞭解並體驗郵遞員的工作。

4.運用觀察、討論、體驗、參觀等手段,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區域環境創設

1.有關郵局的圖片展示和介紹,如郵遞員、郵箱、信封等。

2.設定“小小集郵冊”版面,張貼各種郵票。

3.自制若干郵箱。

活動過程

[活動一]設計郵票

材料準備:事先製成的、大小不同的郵票形紙張:記號筆、油畫棒、彩筆等各種繪畫工具。

活動內容:幼兒自由選擇各種紙張和繪畫工具製作郵票。

重點觀察:

1.幼兒對郵票基本特徵,如面值、“中國郵政”的字樣等認知程度。

2.幼兒能否大膽想象並設計郵票。

3.引導幼兒有主題地成套設計郵票,如奧運郵票。

[活動二]離園悄悄話

材料準備:自制的郵箱、紙張、記號筆、油畫棒、信封等。

活動內容:

1.在標準信紙上,仿照信的格式,用符號、繪畫或者文字的形式記錄與好朋友分別時想說的悄悄話,並塞入信封。

2.書寫信封並投入自制的信箱。

重點觀察:

幼兒在寫信、寫信封以及寄信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興趣。

[活動三]辨信

材料準備有錯的信封、設立信件分類標誌和區域。

活動內容:分辨信封上的錯誤並分類擺放到相應區域。

重點觀察:

幼兒對信封上各種資訊的認知能力。

[活動四]小小郵遞員

材料準備:在自制郵箱上依次張貼數字1~6。

活動內容:

1.郵遞員檢查信件是否符合要求,如是否有詳細的地址並張貼郵票。

2.信封背面張貼加減試題一道,幼兒運算後將信封投入與答案相同數字的郵箱。(信封內藏有正確答案,幼兒可及時驗證答案。)

重點觀察:

1.幼兒對郵遞員工作的認知程度,並能按照規則開展模仿遊戲。

2.幼兒能否快速進行十以內加減法的口算。

幼兒園中班主題系列活動:郵局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郵局及工作人員的工作特點。

2、學習有重點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傾聽同伴的介紹。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拍攝郵局的照片並製作成多媒體

2、製作的郵筒一個

活動過程:

1、回憶交流,提問問題:

——“上次我們在大馬路上看到了郵筒,也知道了郵筒裏的信都要拿到郵局去,然後由郵遞員去送信的,對嗎?那小朋友們去過郵局嗎?你們到郵局去幹什麼呢?”

2、出示圖片,梳理對郵局的認識

師生共同討論自己對郵局的認識:

——“郵局的標誌性顏色是什麼?”(顏色)

“郵局的標誌是怎麼樣的呀?”

“郵局有哪些功能呢?”(可以寄信、寄包裹、存錢、取錢、打電話、訂報紙雜誌、帶收煤氣、電話、自來水費等。)

“看一下照片,郵局裏都有些什麼呢?”(有郵箱、有稱、有電腦、有桌子等)

“圖片上的這個人在幹什麼?”(寄包裹)

“爲什麼這裏有個稱啊?稱是用來幹什麼的呢?”

“這裏的人們在幹嗎?”(儲蓄業務)

3、瞭解郵局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

“這張照片上工作人員在幹什麼?”(辦理包裹業務)

“這張照片上的叔叔在幹什麼?”(辦理快遞業務)

“那這個阿姨又在做什麼呢?”(辦理儲蓄業務)

原來啊,郵局的叔叔阿姨們都有各自的工作崗位,做的事情都是不。一樣的。

活動反思:

瞭解郵局的特點和郵局與人們生活的關係,難點是掌握寄信的步驟,在綜合活動中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能力。

幼兒園中班主題系列活動:郵局 篇7

一、設計意圖:

“叮噹小屋”徐師傅送來了一封信,孩子們問:"信是從哪裏來的?""誰寄給您的呀?""我知道信是徐師傅送來的""不對,是郵遞員叔叔送來的"……聽着孩子們的議論,看着孩子們幼稚的小臉,我做了解答並決定以此而開展"郵遞員"的主題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郵遞員的工作,瞭解郵件的種類,寄信的方法、步驟等,培養幼兒集郵的興趣。

2、觀察、討論、操作、參觀、嘗試等多種手段,使幼兒全面地、積極地參與活動,學到新知識,提高多種技能。

3、培養幼兒勇敢、自信、快樂的情感品質,訓練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創造力、觀察力及社會交往能力等。

三、活動準備:

1、師生一起佈置環境,制訂和豐富主題網絡內容。

2、圖書、圖片、集郵冊、放大鏡、彩筆、繪畫紙、信封、郵票及廢舊紙盒、各色紙等。

四、區域活動:

1、美工區:孩子們商量着找來紙盒,膠帶等,製作郵箱、郵車;

2、益智區:師生一起設計製作"信的旅遊"圖,玩郵票拼圖等;

3、積木區:搭建郵局大樓及各種內部設施,與積塑區的孩子一起摸似工作人員的操作。

五、家園配合:

1、請家長配合收集信封、郵票等。

2、有空帶孩子認識郵局、瞭解郵遞員叔叔的工作。

六、相關活動:

活動一:參觀郵局

過程:

1.師生討論:到郵局我們看什麼?你想了解什麼內容?我們怎樣與人交談?

2.參觀郵局。

①來到郵局門口,認識"郵電局"三個字。

②請一郵遞員爲小朋友介紹各部門名稱及主要工作內容:郵政儲蓄臺、領取包裹臺、普通郵寄處、服務檯等。

③幼兒分組參觀、與工作人員交談。

怎麼寄信呀?爲什麼要用郵票呢?信是怎樣寄走的?打包機是怎麼用的、給什麼東西打包呀?什麼是郵政編碼、它有什麼用?……瞭解嘗試觸摸式電腦及其內容(如郵政發展史;全國各地郵政編碼、集郵知識等)。

3.回園交談:你最感喜歡的是什麼?與誰交談了,談了什麼?(結束)

活動反思:孩子們興趣很高,他們不停地與同伴交流,對工作人員提出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因提前已與郵局聯繫好,因此各環節井然有序,孩子們特別喜歡那臺觸摸式電腦,一隻只小手摸索着,當看到集郵知識中"我國曆年來發行的郵票"時,孩子們頓時被其色彩鮮豔而內容豐富的畫面所吸引,不時發出讚歎聲.

第二天,邵琦拿來了一本集郵冊,裏面的許多郵票讓孩子們看得入了迷,還不時地有一些小問題:"這些數字是幹什麼的?""還有英文呢""這幾張郵票爲什麼連在一起?"接下來的幾天裏,陸陸續續有小朋友帶來集郵冊,孩子們的興趣更高了。

活動二:認識郵票

過程:

1.瞭解郵票的基本特徵。

每兩人一枚郵票,兩人一起觀察、議論,看看郵票上有什麼?知道"中國郵政"及"China"代表中國,"80分"表示費用,"1983"說明是1983年發行的,郵票的邊緣是鋸齒形的等等。

2.認識瞭解紀念郵票和特種郵票。

①每人一套或一張郵票,用放大鏡觀察、發現郵票上祕密等。

②瞭解T、J的含義,區別特種、紀念。

③鼓勵幼兒發現與別人不同的問題。如T23(4-1)、J23(4-4)1983等,師生一起解答。

3.介紹一些集郵小常識:如橫連、直連、方連、小型張、小全張等。

4.欣賞集郵冊:爲什麼許多人喜歡郵票?喜歡集郵?我們怎樣愛護郵票?請幼兒講述自己喜歡的一張郵票,你還發現了什麼問題?你喜歡郵票嗎?爲什麼?如何讓你設計郵票,你會設計什麼樣的郵票?

幼兒園中班主題系列活動:郵局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從某地道某地的路線不可能是單一的體驗空間的奇妙。發展思維能力,養成在生活中尋找捷徑的意識。

2、嘗試根據圖示找出兩地之間多種不同的路徑。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筆、卡片

活動過程:

一、回憶回家的路線。

1、師:小朋友,你們每天從幼兒園回家都是怎麼走呢?(引導幼兒自由講述,跳動幼兒回憶的積極性。)你們每天回家走的路線都一樣嗎?有沒有不同的回家路線呢?(教師可引導幼兒說出自己不同的步行路線或乘車路線。)

2、瞭解空間的奇妙。

師:xxx有時從幼兒園出門,向門前的'中心花園走,過了花園到6幢,再到小橋亭子的地方,往前走幾步就到家了。有時呢,他從幼兒園出門,往左邊的超市走,過了10幢,再到2號車庫,往右走幾步就到家了。你認爲這兩條路哪條路近?哪條路遠?哪條路好走?(教師一邊根據幼兒講述,一邊在黑板上畫簡單的路線圖,讓幼兒瞭解空間的奇妙。)

3、師:小朋友你們看,老師爲你們每人準備了一幅圖。這幅圖上有什麼呢?它有什麼用呢?

二、知道從某地道某地的路線不可能是單一的體驗空間的奇妙。發展思維能力,養成在生活中尋找捷徑的意識。

教師出示掛圖,觀察、分析圖示,瞭解掛圖的內容及含義。

1、觀察、講述掛圖的內容師:小朋友們你們仔細看一看,圖上都有些什麼呢?(引導幼兒先自由看圖,並相互間輕聲交流。)

2、猜各圖中各內容的用處。

師:圖上的格子有什麼用?格子中的圖的什麼?東東、佳佳想幹什麼?(先引導幼兒猜測,再給幼兒發表見解的時間。)

3、瞭解圖中各內容的含義。

師:小朋友,其實格子是表示一條條小路的,格子中的蛇、水塘、樹、柵欄和石頭表示路上的障礙,必須要繞過它們,東東、佳佳要選一條路到郵局會合。(教師邊講述邊指圖上相應的畫面,以加深幼兒印象。)

三、討論、學習完成具體方法,進一步體驗空間的奇妙。

1、討論完成的方法。

師:請你想一想,他們可以有哪些方法走到郵局呢?怎麼表示可走的路線呢?(教師同時出示事先準備的箭頭,引導幼兒講述可用箭頭卡片擺在可走的小格子裏。)

2、學習領悟的方法。

師:怎麼擺呢?誰願意上來試一試?(教師引導幼兒知道箭頭要首尾相連,還引導幼兒用一種顏色的箭頭表示一條線路。)師:請小朋友用不同顏色的箭頭表示東東和佳佳到郵局去的所有路線吧。路上不能有障礙,每條路還不能重複喲!

2、交流練習結果。

師:你們找好了嗎?找到幾條路線?給大家看一看吧。(引導幼兒一邊介紹,一邊展示其練習結果。)

幼兒園中班主題系列活動:郵局 篇9

活動目標:

1.瞭解郵局及工作人員的工作特點。

2.學習有重點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傾聽同伴的介紹。

活動重點:討論自己對郵局的認識。

活動難點:瞭解郵局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認識郵局》

活動過程:

1.回憶交流各自的見解:

幼兒自由交流:

“你去過郵局嗎?到郵局去幹什麼?”

“參觀郵局時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麼?”

2.梳理對郵局的認識:

(1).師生共同討論自己對郵局的認識:

“郵局的標誌性顏色是什麼?”(綠色)

“每一個郵局裏都有些什麼?”(郵箱、電腦)

“郵局有哪些功能?”(寄信、打電話、存錢、取款)

(2).瞭解郵局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

“參觀郵局時,你看到工作人員在幹什麼”

“人們到郵局裏來做什麼事情?”

3.閱讀《認識郵局》:

進一步認識郵局,交流各自的想法。

幼兒園中班主題系列活動:郵局 篇10

活動目標:

1.樂意瞭解郵局,體驗用書信形式進行交流的樂趣。

2.仔細觀察郵局,會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提高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瞭解郵局的用途,學習用真確的方法閱讀信件。

活動準備:

1.幼兒在本活動前已參觀過郵局。

2.閱讀材料2《有用的郵局》。

活動過程:

1.回憶交流。

——提問:參觀郵局是,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你知道郵局是幹什麼的嗎?他跟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幼兒自由交流參觀感受,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傾聽同伴的發言:你從別人的發言中,瞭解一些什麼?

2.梳理對郵局的認識。

——師幼一起交流對郵局的認識。教師可以問:

郵局裏的標誌性顏色是什麼?(綠色)

郵局裏有些什麼設施與物品?(郵箱、秤、電腦、信封、匯款單等)

郵局有哪些功能?(寄信、匯錢、及包裹,打電話,儲蓄、訂閱報紙、刊物、代收煤氣費、電話費、自來水費等)

——瞭解郵遞員的工作情況及郵局與人們生活的關係。教師可提問:

郵遞員的衣服有什麼特點?談們主要做哪些工作?(投遞、收發)

人們到郵局裏來做些什麼事情》?(寄信、匯款、及包裹)

3.遊戲:寄信。

——教師提示語:小動物們有很多信送給他們的朋友,可是不知道怎樣寄信,我們來幫幫他們把!

——幼兒自由閱讀小動物的信,瞭解信是要送給誰的。教師巡迴指導,重點關注幼兒的閱讀方法和習慣。

——幼兒學習將信裝進信封。

——教師請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寫信、裝信封、寫地址、到郵局買、貼郵票並寄信。

4.出示閱讀材料2《有用的郵局》。

幼兒自主閱讀,進一步瞭解郵局的功能以及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建議:

1.本活動還可以設計成科學與藝術的綜合活動,認識郵局後再設計或繪畫一封寫給某某朋友的信,然後按照寄信的步驟寄出,及認識有機又能瞭解寄信的步驟,還可以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

2.本活動的重點是瞭解郵局的特點和郵局與人們生活的關係,難點是掌握寄信的步驟,在綜合活動中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能力。

3.請家長與孩子一起完成寫信、寫地址、貼郵票的過程,並去郵局寄,幫助孩子掌握寄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