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孫悟空打妖怪》(通用6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詩歌吧,詩歌具有精煉、集中,節奏鮮明,富有韻律的特點。究竟什麼樣的詩歌纔是好的詩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活動:詩歌《孫悟空打妖怪》(通用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孫悟空打妖怪》(通用6篇)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孫悟空打妖怪》 篇1

一、活動目標:

重點:1、理解兒歌內容,懂得對人、對事要好惡分清、愛恨分明。

難點:2、學會節奏明快地朗誦兒歌,並且能有興趣地進行表演。

二、活動準備:

1、兒歌《孫悟空打妖怪》的錄音磁帶或

三、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t:老師給小朋友講過《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請小朋友說說看,白骨精爲什麼能騙過唐僧和豬八戒?

c:白骨精很壞,她一會變成漂亮的小姑娘,一會變成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和老婆婆,使人看起來象好人,而唐僧和豬八戒又很糊塗。

t:今天老師教小朋友念一首兒歌,題目叫《孫悟空打妖怪》。請小朋友說一次。

(二)請幼兒看flash動畫片,聽教師示範朗誦一遍。

t:我請小朋友看動畫片,你們邊看邊聽老師來念,好嗎?(教師念一次)這首兒歌的題目叫什麼?

(三)教師邊演示教具邊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加深對兒歌的印象。(一一請幼兒回答)

t:唐僧去西天取經,帶着哪幾個徒弟?

c: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

t:唐僧一路上是怎麼走的?請小朋友用兒歌中的話來告訴我。

c:唐僧騎馬咚那個咚。

t:後面跟着個誰呢?

c:後面跟着個孫悟空。

t:孫悟空是怎麼樣走的?

c:孫悟空,跑得快。

t:後面跟着個誰?

c:後面跟着個豬八戒。

t:豬八戒長的什麼樣?

c:豬八戒,鼻子長。

t:後面跟着個誰?

c:後面跟着個沙和尚。

t:請小朋友邊看圖片邊跟着老師來念,好嗎?(教師示範朗誦從開始到“後面跟着個沙和尚”部分)

t:沙和尚是怎麼樣的?

c:沙和尚,挑着籮。

t:後面來了誰?

c:後面來了老妖婆。

t:爲什麼說老妖婆真正壞?

c:騙過唐僧和八戒。

t:爲什麼說唐僧和八戒真糊塗?

c:是人是妖分不出。

t:請小朋友跟着老師來念,好嗎?(教師示範朗誦從“沙和尚,挑着籮。”到眼睛亮,冒金光。)

t:孫悟空是怎樣打妖怪的?

c:高高舉起金箍棒。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滅光。

t:請小朋友來跟老師學最後四句,好嗎?(幼兒學念)小朋友你們來動腦筋表演孫悟空打妖怪的動作,好嗎?(請2——3名能幹的幼兒上來表演,其他幼兒學做)請小朋友邊做動作邊念最後四句。

教師再完整朗誦一遍。

(四)幼兒完整學念兒歌數遍。

(五)活動延伸;

教師請五名幼兒分別戴上頭飾,運用道具,在教師的指導下,表演兒歌,其他幼兒均拍手打節拍。

1、介紹各種角色所用的道具。(孫悟空的金箍棒、豬八戒的釘耙、沙和尚的籮筐、老妖婆的佛珠和柺杖。)

t:請五名小朋友拿上道具來表演唐僧、豬八戒、孫悟空、沙和尚、老妖婆。要求邊念邊表演,下面的小朋友給表演的小朋友拍手打節拍,聽明白了嗎?

指導過程:

a、角色拿上道具。

b、角色想好自己的動作,試着先表演一遍。

c、告訴幼兒一句話的時間走到指定位置,請扮演唐僧的幼兒試着用一句話的時間走到指定位置上)其他角色類推。坐下面的小朋友一邊念一邊拍手。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孫悟空打妖怪》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一篇關於《西遊記》故事的兒歌,有節奏地朗讀。

2、透過觀察圖夾文的兒歌形式,每一句兒歌結尾與下句句首的形象一致。利用圖文以及表情、動作等策略記憶兒歌內容。

3、用不同的表情、動作體現其對兒歌中正、反兩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兒歌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5、透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實物展示儀一臺或兒歌文字,西遊記角色圖片各2張。幼兒用書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1、教師透過語言的形式,引出主題,激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喜歡聽孫悟空的故事嗎?你知道孫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嗎?下面,我給你們念一首兒歌《孫悟空打妖怪》。

2、教師朗讀兒歌,讓幼兒初步理解兒歌的內容。

(1)出示幼兒用書,放在實物展示儀上放大,教師邊念兒歌邊指放出來的圖文。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找出兒歌中的規律。

教師:你們仔細看看圖文畫面,說說: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說出“句首尾人物相同”的規律。

教師:再跟老師念一念,你又發現了什麼?幼兒在跟念時,教師加重每兩句末尾一字的發音,引導幼兒發現咚、空等字押韻的規律。

3、啓發幼兒藉助實物展示儀放出來的圖夾文兒歌的表現形式,嘗試有表情地記憶和朗讀兒歌。啓發幼兒想一想,認一認,圖片旁的漢字讀什麼?引導幼兒看圖文念兒歌。

4、引導幼兒有節奏朗讀兒歌,從中體驗活動中的快樂情緒。

教師可引導幼兒逐步提高念兒歌的速度,增加兒歌的趣味性和難度。

在活動中,可根據兒歌中的角色製作手偶,在學兒歌環節,可採用活動表演手偶的方式,讓幼兒感知兒歌內容。

因爲這個兒歌念起來很有節奏,所以教師可爲幼兒提供圓舞板、鈴鼓等打擊樂器,讓幼兒一邊有節奏地敲擊樂器,一邊愉快地念兒歌。

活動反思

這節活動課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動畫進行教學,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孩子的思維,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這個語言活動中,我嘗試透過多媒體,放映《西遊記》,激發小朋友的興趣,運用提供的有關畫面,展開合理想象,進行念兒歌。在活動中,我將唸的機會更多的留給幼兒,我只是引導者,如:“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談們各自那了什麼武器?”“那麼,誰是大徒弟呢?”等等,充分尊重每位幼兒,欣賞他們具有個性的想象講述。在活動中,我感到小朋友的語言表達還不夠清楚完整,他們有想象,但不知如何很好的表達。我想這與平常老師的引導有關,因此,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將加以注意,幫助他們豐富語言表達的經驗。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孫悟空打妖怪》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有情節的兒歌內容,感受中國傳統兒歌連鎖調的形式特點,能學會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2、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3、能用不同的形式朗讀兒歌。

活動準備:

1、課前排練兒歌的情境表演。

2、兒歌《孫悟空打妖怪》的錄音磁帶。

3、唐僧師徒及妖怪(雙面)的桌面教具一套;響板、木魚、等節奏樂器若干;橡皮筋、呼啦圈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情境表演引入,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1、教師以神祕的口吻引入情境表演。

2、引導幼兒觀看情境表演,師以旁白的口吻根據表演講述兒歌的內容。

二、學習兒歌,引導幼兒感受兒歌連鎖調的特點,並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1、播放兒歌錄音,師根據兒歌內容一一演示桌面教具。

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麼?

2、教師完整地念一遍兒歌,並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孫悟空打妖怪》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能有節奏地朗誦兒歌。

2.感受中國傳統兒歌連鎖調的形式特點。

3.懂得不輕易相信陌生人,對人、對事要分好惡。

4.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圖夾文、面具

2.已經對《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有所瞭解。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上次老師給你們講了《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那個故事裏有誰?

2.誰上當了?唐僧、八戒爲什麼會上當?

二、感知理解,並學習詩歌朗誦。

1.教師示範念兒歌,提問:

兒歌的題目是什麼?兒歌裏都有誰?他們是怎樣的?

2.教師運用教具第二遍朗誦兒歌。提問:

兒歌裏是怎麼說唐僧師徒的?用了哪些好聽的句子?孫悟空又是怎樣打敗妖怪的?

3.引導幼兒有節奏地朗誦兒歌。速度從慢到快,以增加念兒歌的趣味性和難度。可以用拍手、敲鼓等形式邊念邊打節奏。

三、感受兒歌連鎖調的特點

1.圖片的排列上什麼祕密?(引導幼兒先找出相同的圖片,然後說說相同的圖片都排在什麼位置,最終得出“句首和句尾是相同”的規律,引出“頂針”)

2.感知連鎖歌的形式。把句尾和句首重疊在一起,並連成一長條,告訴幼兒:像這樣,相同的部分連在一起,像一把長長的鏈條鎖那樣的兒歌叫做“連鎖歌”。(幼兒學講)

四、討論:你最喜歡兒歌裏的誰?爲什麼?(教育幼兒不輕易相信陌生人,對人、對事要分好惡。)

五、延伸:表演兒歌

1.請幼兒創編動作,並進行表演。

2.請個別幼兒戴上面具或者進行裝扮後,一邊念兒歌一邊表演。

活動反思:

這節課是一節比較成功的教學活動,使幼兒充分發揮愛好從而提升幼兒的`興趣,模仿了主要人物的動作和語言,記住了兒歌的主要內容。

要注重對幼兒的安全教育,不能一味地模仿驚險動作,不能學習豬八戒貪吃貪睡,更不能把同伴當妖怪。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孫悟空打妖怪》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詩歌的意境美,並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聽讀習慣,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識字: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和尚、妖魔鬼怪。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知道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詩歌的意境美,能根據常規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錄音機多媒體課件電腦

2、課文範例

活動過程

一、音樂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今天王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段音樂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播放音樂《猴哥》視頻。

師;1、我知道這是小朋友最喜歡的一首歌,有的小朋友已經情不自禁的唱起來了,誰知道這是哪部動畫片的主題曲呢?

2、《西遊記》講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3、《西遊記》裏你最喜歡誰,爲什麼?

4、今天西遊記裏的主人公也來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學字卡。

1、電腦課件出示圖片和字卡。

2、幼兒認讀。

三、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流利朗讀。

師;唐僧師徒遇上妖魔鬼怪會發生那些驚險的故事呢?請小朋友把書翻到第13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孫悟空打妖怪>

1、欣賞課文,出示欣賞常規。

師;(1)、妖魔鬼怪吃到唐僧肉了嗎?

(2)、妖魔鬼怪哪裏去了呢?

2、跟讀課文,出示跟讀常規。

3、朗讀課文,出示朗讀常規。

4、用響板配節奏讀課文。

四、識字遊戲,鞏固本課字卡。

1、課件出示,妖怪圖片。

師;我知道孫悟空是小朋友們心目中的英雄,今天王老師也給小朋友們一次化身孫悟空的機會。

2、遊戲規則:請小朋友選擇你要打的妖怪,讀出妖怪背後的字卡才能真正消滅妖怪。

3、請4名小朋友參加此項遊戲。

五、即興表演。

1、每名幼兒分發一個字卡,請幼兒按照卡片的字自動分成四組。

2、請每組幼兒聽音樂即興表演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唐僧。

六、結束部分。

在動畫片《西遊記》片尾曲中幼兒退場。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選取自嬰幼兒全語言整合教育.字寶寶樂園中的一首詩歌《孫悟空打妖怪》這首兒歌堪稱經典,所以我選擇了這篇教材。這節上課開始我以音樂匯入,播放了音樂《猴哥》,調動幼兒的情緒,讓孩子們自由的說說《西遊記》中的人物特點,這樣孩子們對兒歌的梗概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接下來的教授兒歌時,發現孩子們基本能將兒歌完整的念下來,而且在一遍一遍的常規朗讀中孩子們的興趣不減,再加上用響板配節奏讀課文,孩子們的興趣盎然,始終處於最佳的學習狀態。在識字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請小朋友選擇你要打的妖怪,讀出妖怪背後的字卡才能真正消滅妖怪,當我的話音剛落,就有好多孩子積極踊躍的要來打妖怪,透過遊戲,孩子們認識了本課的重點生字,達到了教育目標。最後還讓孩子自由創編兒歌的動作,讓孩子們進行兒歌表演,再加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孩子們還創編了很多形象生動的動作,孩子們學習的興趣也一直在感染着我,當時聽課的老師也都讚不絕口,從本次活動我發現只要我們平時善於觀察,感受幼兒的心理,和簡單的一兩樣道具就能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樂,學得很開心。當然活動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處,比如自己在語言組織方面有些欠缺,顯得比較的囉嗦。相信在我今後的不斷磨練中,我的課堂教學能有所提高。

小百科:孫悟空是中國著名的神話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遊記》。祖籍東勝神州,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帶領羣猴進入水簾洞而成爲衆猴之王,尊爲“美猴王”。

大班語言活動:詩歌《孫悟空打妖怪》 篇6

遊戲名稱:

孫悟空大鬧天宮

活動目標:

1、觀察動畫人片中任務服裝、神態、動作,瞭解孫悟空的性格特徵。

2、關注道具和場景變化,感受動畫片的造型美和色彩美。

3、願意透過語言和動作大膽表達自己對動畫片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西遊記》的連環畫、圖片等,對《西遊記》及孫悟空有初步的瞭解

2.金箍棒、塑料袋、皺紋紙、紙殼等

3.《大鬧天宮》的動畫片

活動重難點:

重點:感受動畫的色彩和人物造型的美

難點:能有語言大膽表達自己對動畫片的理解

活動過程:

1、出示“孫悟空”的單幅圖片,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幼兒互相說一說:喜歡孫悟空嗎?爲什麼?孫悟空有什麼本領?

2、引導幼兒欣賞動畫片,在關鍵處暫停並根據需要提出一些問題:這是什麼地方?孫悟空在幹什麼?咱們學一學孫悟空的動作吧.......

3、引導幼兒嘗試分組表演《大鬧天宮》的片段

(1)引導幼兒推選小組長,自主分配角色,表演自己的片段

(2)啓發幼兒利用各種道具進行角色裝扮

(3)指導幼兒練習角色的典型動作、表情及臺詞

4、個別小組進行表演,向大家進行展示,教師給予肯定

活動延伸:

課下幼兒繼續進行角色表演

活動反思:

開始小朋友都在爭着帶孫悟空的面具,我用建議小朋友表演兒歌《孫悟空打妖怪》的方式,啓發他們去願意扮演其他的角色,同時引導他們學會相互協商,分配好各自的角色。小朋友在老師的鼓勵下開始了第一次的表演,這些面具都是孩子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製作的。而正是有了第一次的表演,小朋友表演慾望增強了,他們也沒有再發生爭搶角色的現象,因爲他們開始懂得只要能相互協商,人人都有機會參加表演,也體驗到扮演每一種角色都很有意思,感受到合作表演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