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人教版:第六單元《楓橋夜泊》教案與反思

作爲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第六單元《楓橋夜泊》教案與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教版:第六單元《楓橋夜泊》教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吟誦《楓橋夜泊》,體會古詩描寫的景,體會作者的心情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背誦並默寫這首詩。

教學重點:

學習古詩的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感悟品味詩中所表達的意境。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簡介時代背景和作者

張繼是唐代大詩人。

二、釋題:

(夜晚)把船停泊在楓橋邊。

三、範讀詩歌(聽錄音帶)

四、讀詩歌,提出疑問。

讀詩歌,藉助註釋想象詩意,提出疑問。

(爲什麼詩人一夜未睡呢?)

五、試講詩歌描寫的景色

1.同座對講。2.指名試講。

(月亮漸漸落下,聽到烏鴉哇哇地啼叫聲,天空中佈滿了寒霜,詩人面對江邊的楓樹,漁船上的燈火,滿腹憂愁而難以入睡。這時,姑蘇城外寒山寺裏夜半敲鐘的聲音傳到客船上來了。)

六、指導朗讀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七、讀詩,體會古詩表達的思想感情。

朗讀時要想象詩中景象,體會詩的意境。

八、總結

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這位懷着旅愁的遊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

由於這首詩情景描寫真切,畫面清新,因而歷來爲人傳誦,甚至使得楓橋和寒山寺也因而名揚天下。

板書設計: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所見月落霜滿天

江楓漁火

所聞烏啼鐘聲

作業:

背誦並默寫這首詩。

人教版:五年級上《楓橋夜泊》教學反思

《楓橋夜泊》是唐代詩人張繼的詩作、詩題意爲夜晚停船於楓橋,全詩寫的是一位旅途中的遊子,夜泊楓橋時所領略到的一種悽清、寂寥的景色,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愁緒。

課後,我反思失敗的原因,課上我更多地是在關注自己的教案,而忽視了學生對文字的理解,忽視了課堂上學生的生成。

小學生作爲特殊的生命羣體,受自身的認識水平、生活閱歷、知識積累的侷限,理解判斷能力不會很全面很深入。現在的學生家庭缺少文化的氛圍,如果單憑學生自己的知識積累,恐怕很難把古詩理解到一定的程度。而我又忽視了學生的基礎,自以爲是地認爲學生可以透過註釋初步地理解詩意,把一些最基本的常識性的東西拋到一邊,導致學生很難進入情境。發現這一情況之後,我本應該立即改變策略,可又一想,如果改變了策略,自己的教學設計就會亂了,想改,又不知該從何下手,怎樣引導,只能蜻蜓點水一般略作處理,繼續下一個環節了。

另外,本節課應該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讓學生形成直觀表象,這樣學生對詩的理解和作者的情感就會有更好的認識。我在教學時從“愁”字入手展開教學,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在爲什麼而發愁?”較爲侷限,僅僅體會到了詩人對自己的愁,應讓學生透過對這段內容的解讀,更進一步地認識到詩人張繼的愁不僅僅是愁自己,愁家鄉,更是愁國家的命運,愁百姓的疾苦。

作爲教師,特別是一名語文教師,面對學生的課堂生成,不應固守預設,而應該尊重學情,當好一個促進者和引導者的角色,積極有效地進行調控,促進更精彩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