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元宵節活動教案(精選12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元宵節活動教案(精選12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元宵節活動教案(精選12篇)

大班元宵節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燈籠的種類、形狀,知道元宵節的由來。

2、能用折、粘、剪等方法獨立製作燈籠,掌握燈籠的製作方法。

3、在做做玩玩中感受元宵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認識龍。

2、課件(燈籠會),人手一件燈籠製作用具(廢舊盒子、膠水、絲布、鬆緊帶)

3、各種自制燈籠範例

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欣賞花燈,認識元宵節。

提問:燈會上都看到了什麼燈?你能說出幾種燈的名稱嗎?

小結:正月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

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一元復始大地回春,人們對此加以慶祝,燃放煙花、猜燈謎、吃元宵等。

交流:生活中你見到過什麼樣的燈籠?

2、嘗試製作燈籠

(1)出示各種燈籠的範例,示範一種燈籠的做法。

(2)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及燈籠形狀進行製作。

3、掛燈籠裝扮教室

幼兒自由交流相互評價製作作品。

大班元宵節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透過觀看視頻瞭解萊西人的元宵節習俗,感受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

2、知道豆麪燈碗習俗的由來,瞭解蘊含的寓意。

3、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體驗學習樂趣。

活動準備

載歌載舞的萊西人ppt、花燈會、猜燈ppt、有趣豆麪燈碗ppt

活動過程

(一)交流談話,引導幼兒回憶元宵節的情景。

提問:元宵節你吃過什麼?玩過什麼?看見了什麼?

引導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

你知道我們萊西人是怎樣過元宵節的嗎?

(二)觀看視頻瞭解萊西人過元宵節的習俗

1、提問:視頻上的人在幹什麼?能記住裏邊有誰嗎?他們的表情、服裝、頭飾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相互交流看到的視頻影像內容。

2、觀看視頻花燈會,瞭解燈謎的起源歷史。

3、觀看豆麪碗燈視頻,瞭解燈碗的由來、種類及寓意等。

(三)師幼一起分享交流視頻內容,進一步瞭解元宵節的習俗。

大班元宵節活動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瞭解元宵節的意義及民俗習慣,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2、形成幼兒互相關係、友愛相處的良好品質。

二、活動準備:

1、將幼兒事先收集的花燈佈置在教室內,老師準備一些新式的燈。

2、準備若干簡單的有關燈的謎語。

三、活動過程:

1、請幼兒欣賞下我們一起佈置的教室,請幼兒說說看:誰知道這樣的佈置是什麼節日的特色呢?

A、幼兒回答

B、教師總結:元宵節是家人團聚的意思,是中國特有的傳統節日。有它獨特的傳統節日氣息。

2、請幼兒回憶過去過元宵節的時候,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四、做元宵、吃元宵、賞花燈等。

1、教師出示花燈,提出請幼兒觀賞燈的要求:觀察燈的種類、顏色、形態等。

A、可與同伴自由結伴觀賞花燈,並向同伴介紹自己所帶的花燈的名稱及主要特點。

B、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花燈的名稱、外姓特徵等,也可講述買燈時的情景,注意引導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進行表述。

C、教師總結,幫助幼兒瞭解花燈的特點,並且告訴幼兒:扎燈是一們民間藝術,是中國人特有的本領。

五、活動結束及延伸:

小遊戲:出示關於燈的謎語,請小朋友們猜猜看。

在天氣晴好的時候,可帶幼兒到湖外玩燈,在玩的過程中提醒幼兒愛惜燈,注意安全,鼓勵幼兒用禮貌用語同夥伴進行交往。

大班元宵節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知道賞花燈、猜燈謎是元宵節的習俗,掌握猜謎語的簡單方法。

2、能用清楚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花燈,並根據謎面提示猜出答案。

3、體驗經過思考後猜出謎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準備一盞花燈,上面貼有一則謎語,小獎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問題匯入,引出課題

1、談話交流:小朋友,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最主要的活動是什麼?(賞燈猜謎)

2、教師小結:賞燈猜謎就是我們元宵節的習俗之一。

二、互動賞燈,相互介紹

1、幼兒展示並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進行對比觀察。

2、引導幼兒從花燈的形狀、顏色、性能等方面向同伴做簡單的介紹。

3、同伴間相互介紹各自的花燈。

三、創設情境,嘗試猜謎

1、教師講解猜燈謎的方法,聽懂謎面所表達的意思。

2、將幼兒的花燈懸掛起來,裝扮成花燈的展臺,營造一種賞燈猜謎的氣氛。

3、介紹賞燈猜謎的遊戲玩法,教師當主持人,幼兒競猜,猜對的給予頒發獎品。

4、展開競猜燈謎的活動,比比看,誰猜對得多,得到的獎品就多。

5、教師給與簡單的提示,啓發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猜謎。

大班元宵節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兒歌形式創編內容。

2、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請幼兒帶一些燈籠來園。

活動過程:

1、複習兒歌《花燈謠》

師:“上次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學的那首兒歌,你們還記得嗎?”(記得)

“那兒歌的名字叫什麼?”(花燈謠)

“我們大家用好聽的聲音來念一念吧!”

幼兒齊念兒歌。

2、創編活動。

①提問:

師:“元宵節你還見過什麼樣的花燈?你喜歡什麼燈?”

②幼兒相互討論。

③請幼兒大膽發言。

④將幼兒喜歡的花燈創編到兒歌裏面,並一起念一念。

⑤把自己創編的兒歌念給好朋友聽。

3、教師簡單小結,用小紅花鼓勵積極創編兒歌的幼兒。

活動延伸:

請幼兒試着用好朋友和自己的名字替代寶寶和浩浩。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知道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體驗歡快的節日氛圍。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是感受兒歌押韻的特點,能準確地發出姥、鬧、搖、浩等音。可透過活動也發現孩子們對兒歌的押韻始終比較難理解,對“鬧”這個讀音也始終有部分幼兒讀不準,使得這一難點沒有很好的掌握、理解。我想如果以後碰到這樣的教學情況,我覺得可以把詩歌中押韻的字“姥、鬧、浩、謠、寶”等用有顏色的筆畫出或做一標記,讓孩子自然而然地發現押韻這個特點,我想這樣效果會好些,從而有效地達成每一個教學目標。

大班元宵節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畫幾種不同造型的花燈,色彩要漂亮

2、學畫提燈和看燈的小朋友。

3、再次回憶和體味元宵節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花燈範畫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出內容:

我們中國有個節日,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糰,你們知道這是什麼節日嗎?你是怎麼過元宵節的?最難忘的是什麼?

2、出示各種範例(圓燈籠、長方形燈籠、熊貓燈籠、魚燈籠等),引起幼兒興趣。

引導幼兒觀察各種花燈的外形結構,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花燈。

3、講解示範:

示範燈籠的畫法及看燈人的畫法。

4、幼兒練習:

提醒幼兒畫擡頭看燈的小朋友時,先畫圓圓的頭,把頭髮畫在下面,嘴巴畫在上面,眼睛放中間,頭就擡起來了;要求幼兒塗上漂亮的色彩;引導動作快的幼兒大膽添畫(禮花等)

5、結束:把幼兒作品展示主題牆上,開個熱熱鬧鬧的元宵燈會

大班元宵節活動教案7

活動內容:

社會——元宵花燈會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元宵節的意義及民族的習慣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2、培養幼兒互相關心、友好相處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1、把幼兒帶的花燈佈置在教室,老師準備一些新式的燈。

2、準備幾個簡單的有關的謎語。

3、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談話,讓幼兒瞭解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元宵節。人們可以做元宵、吃元宵、賞花燈;元宵節是有家人團結的意思。

二、讓幼兒賞燈。

(1)老師提出觀燈的要求。

要求幼兒觀察燈的種類、顏色、形態。

(2)幼兒自由結伴欣賞花燈,並想自己的同伴介紹自己的花燈的名稱及主要特點。

(3)幼兒觀看老師做燈的過程,讓幼兒知道扎燈是一門民間的手藝,是中國特有的本領。

三、請幼兒講燈。

(1)幼兒介紹自己所帶的花燈的名稱、外形特徵及製作的材料,也可以講述買燈時的情景,注意引導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進行表述。

(2)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的燈。

四、請幼兒玩燈。

在音樂聲中,帶領幼兒到戶外玩燈。在玩燈的過程中要求幼兒使用禮貌用語與同伴交換。

五、與幼兒一同收集紙盒、小棒等廢舊分得材料,讓幼兒製作花燈;作好後舉行“小小燈展”。

大班元宵節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的情趣。

2、發展幼兒完整地表述自己生活經驗的能力。

3、引導幼兒暢談元宵節中的一件最快樂的事情。

重難點分析:

重點:能夠連貫講述一件最快樂的事情。

難點:講述的內容完整有意義。

活動方式:

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

物質:圖片、用花燈佈置活動室,紙、筆、花燈。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出示圖片,上面有什麼?知道什麼節日纔會掛花燈?教師講述花燈的來歷。

二、展開

1、正月十五元宵節纔會掛花燈,在這歡樂的日子裏你看到了什麼?有哪些事是讓你最快樂的?誰能講一講?

2、幼兒間互相講一講。

3、請個別幼兒講述。

啓發引導幼兒講述完整,有一定的內容。

4、教師也來講一件高興的事,啓發幼兒完整的講述和記憶。

三、結束

請幼兒拿出紙和筆,將自己所見所想的高興事畫下來。

大班元宵節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瞭解元宵節的來歷和風俗,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特有的節日。

2、嘗試帶領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花燈、包元宵。

3、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活動準備:

1、事先聯繫好小班幼兒,請小班幼兒每人帶一盞花燈。

2、幼兒已初步瞭解元宵節的'來歷知識,並帶一盞自制的花燈。

3、將幼兒的花燈佈置在活動室周圍。

4、米粉、豆沙餡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瞭解元宵節的來歷和相關民俗。

引導幼兒向小班弟弟妹妹講述自己對元宵節的經驗。

教師小結:元宵節是中國特有的節日,元宵節這天人們會與家人團聚,包元宵、吃元宵,賞花燈、玩花燈。

2、教師和幼兒一起包元宵。

師幼交流包元宵的方法。

幼兒一起玩包元宵。

教師提醒幼兒洗乾淨手,並指導幼兒做元宵。

3、幼兒玩花燈。

幼兒欣賞大家帶來的花燈。

教師指導幼兒賞燈,並找出自己喜歡的花燈。

幼兒到戶外玩燈。

教師指導本班幼兒向小班幼兒介紹自己所帶的花燈,並一起玩燈,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的設計激發了幼兒興趣,讓幼兒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進一步瞭解元宵節的習俗是吃元宵,點花燈和猜燈謎。

大班元宵節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2、積極參與賞燈、玩燈、搓元宵等活動,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幹米粉、小盤子每人兩份,花燈每人一盞

2、鑼鼓音樂伴奏帶

活動重點:

幼兒能從活動中知道元宵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之一,並能感受到節日的歡快氣氛。

活動難點:

幼兒能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日的快樂,樂意進行搓元宵活動。

活動過程:

1、講講元宵節。

(1)引導幼兒講述:我知道的元宵節。

(2)教師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元宵節的來歷和中國人過元宵節的傳統習俗。

2、做元宵。

(1)談談說說:我吃過的各種元宵。

(2)教師介紹做元宵的材料,並示範製作方法。

①將搓圓的元宵放入幹米粉盤中來回滾動,直到四周全沾滿米粉。

②最後放在手心裏搓圓即成。

(3)幼兒分組製作,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掌握兩人合作滾米粉的技能。

(4)將搓好的元宵放在每組的大盤中,分享集體合作的快樂。幼兒在等待元宵煮熟的同時玩花燈。

3、玩花燈。

(1)幼兒各提一盞花燈,同伴間相互欣賞,介紹自己所拿的花燈的名稱及主要特點

(2)幼兒在音樂聲中,提燈玩耍。

4、品嚐小元宵。鼓勵幼兒有禮貌地邀請老師、阿姨一起吃元宵,學習與他人分享勞動成果,體驗勞動帶來的成功與喜悅。

大班元宵節活動教案11

活動內容:

語言活動"賞花燈、猜燈謎"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賞花燈、猜燈謎是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之一,感受過節的愉悅心情。

2、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花燈,並講述一個謎語。

3、發展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活動背景: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孩子們紛紛跟着大人前去公園參觀燈會。

活動準備:

1、物質——每人準備一盞花燈,上面貼有一則謎語。小獎品若干。

2、知識——有過過節的生活體驗。

活動進程:

一、匯入開門見山引入主題:正月十五鬧花燈,賞燈猜謎就是我們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之一。

二、展開

1、賞燈活動。

(1)幼兒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教師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花燈的形狀、顏色、名稱及特別之處等等。

(2)請幾名介紹有特色的幼兒給大家介紹自己的花燈。

2、猜謎活動。

(1)教師將幼兒分成兩組,A組持有花燈和獎品,並給B組幼兒念謎語,B組來猜燈謎,猜中了即得到獎品。教師講清玩法後,幼兒自願展開遊戲。(根據時間進行交換)

(2)集體講述自己猜謎的情況:誰猜中了我的燈謎?我自己猜中了幾個燈謎?

(3)集體將難猜的燈謎找出來,大家一起猜,或帶回家請爸爸媽媽幫助猜。

三、結束

將A組和B組得到的獎品比一比,看哪隊勝利了?鼓勵幼兒將自己猜到的謎語回家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來猜一猜。

大班元宵節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瞭解我國的民間節日名稱及含義。

2、知道每個節日的傳統活動,能主動參與節日當中。

3、知道民間節日是民間文化的一部分,感受到民間文化的豐富多彩,熱愛傳統民間節日。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瞭解自己知道的民間節日。

2、教師應準備各個民間節日的有關資料。

3、製作元宵的材料。

活動過程

1、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出話題:小朋友們,今天是什麼日子啊?(元宵節)。你們知道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嗎?請幼兒討論自己和家人是怎麼度過元宵節的,爲什麼等。

2、小朋友們說完後,教師簡單介紹元宵節的由來和傳統活動。

3、順着話題,請幼兒討論你還知道哪些傳統節日?都是怎麼度過節日的?讓幼兒有表現的機會。

4、教師按照節日的順序,播放人們度過傳統節日的圖片,讓幼兒感受到節日的喜慶和豐富的活動,體會到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熱情。然後一邊播放,一邊介紹各個傳統節日的由來和活動。

5、觀看完圖片以後,教師請幼兒談一談“你喜不喜歡這些傳統節日?爲什麼?你最喜歡哪一個節日?你覺得還可以怎麼過這些節日?爲什麼有的人不喜歡過傳統節日?”一步一步,深入地引導幼兒思考存在的問題,提高思維能力。

6、教師適當地幼兒的談話:傳統節日是我國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積累和習慣而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寶貴財富,包含着勞動人民的祝福和美好願望,小朋友們應該多學習這些節日的寓意,參與到活動中去,並且要主動充當傳播文化的小使者,向身邊的人介紹我們的傳統節日,讓大家都形成一個熱烈的過節氣氛,弘揚我國的豐富文化。

7、教師請幼兒回到今天的節日當中來,到材料區去嘗試製作元宵,一起過節鬧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