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大班元宵節教案(精選23篇)

大班元宵節教案

大班元宵節教案(精選23篇)

作爲一名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元宵節教案(精選2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元宵節教案1

主題說明: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燈節”。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爲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在主題活動中,透過調查、參觀、學習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幼兒不僅能對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有一個基本的瞭解,更可以透過自身的參與和表現,進一步獲得對節日氣氛的體驗,獲取多方面的經驗:

①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是團圓的日子。

②元宵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

③元宵節有吃元宵、玩花燈、猜燈謎、劃旱船等豐富的風俗習慣。

④“元宵”象徵着“團圓”,它有不同的種類和味道。

⑤元宵節有各種各樣的花燈,給人們帶來了喜氣和歡樂。

⑥自己動手做元宵、做花燈可以感受更多的快樂。

主題目標:

1、嘗試透過多種途徑獲得元宵節的相關經驗,進一步瞭解元宵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

2、大膽地創造與想象,透過不同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理解;

3、積極參與“鬧元宵”的籌備和慶祝工作,在和老師、同伴一起過節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團圓的意義

主題活動:

活動一:甜甜的元宵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有品嚐元宵的習俗。

2.透過做、煮、品嚐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樂趣。

3.能用簡短的語言講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嚐元宵時的心情。

活動準備:麪粉、點心盤、圍裙、電飯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動過程:

1.激發做元宵的興趣和願望。

師:①今天是什麼節?元宵節有一種特別的食品,是什麼?②元宵是什麼樣子的?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觀察製作材料,瞭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觀察並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瞭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師:①我們怎樣才能做出圓圓的元宵?②老師煮元宵時,小朋友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兒穿好圍裙並洗手。

(2)幼兒嘗試用搓、團圓、在盤中滾一滾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兒注意不把麪粉團弄碎,不要將麪粉撒在盤外。)

(3)教師煮元宵。

4.加糖品嚐元宵,說說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幼兒在活動中能夠積極參加,在教師的指導下動手製作元宵,然後品嚐元宵,感受到濃濃的團圓之情。

活動二:賞花燈、猜燈謎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賞花燈、猜燈謎是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之一,感受過節的愉悅心情。

2、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花燈,並講述一個謎語。

3、發展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

活動背景: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孩子們紛紛跟着大人前去公園參觀燈會。

活動準備:

1、物質--每人準備一盞花燈,上面貼有一則謎語。小獎品若干。

2、知識--有過過節的生活體驗。

活動進程:

一、匯入

師:開門見山引入主題:正月十五鬧花燈,賞燈猜謎就是我們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之一。

二、展開

1、賞燈活動。

(1)幼兒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教師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花燈的形狀、顏色、名稱及特別之處等等。

(2)請幾名介紹有特色的幼兒給大家介紹自己的花燈。

2、猜謎活動。

(1)教師將幼兒分成兩組,A組持有花燈和獎品,並給B組幼兒念謎語,B組來猜燈謎,猜中了即得到獎品。教師講清玩法後,幼兒自願展開遊戲。(根據時間進行交換)

(2)集體講述自己猜謎的情況:誰猜中了我的燈謎?我自己猜中了幾個燈謎?

(3)集體將難猜的燈謎找出來,大家一起猜,或帶回家請爸爸媽媽幫助猜。

三、結束

將A組和B組得到的獎品比一比,看哪隊勝利了?

師:鼓勵幼兒將自己猜到的謎語回家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來猜一猜。

大班元宵節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瞭解元宵節的意義及民俗習慣,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2、形成幼兒互相關係、友愛相處的良好品質。

二、活動準備:

1、將幼兒事先收集的花燈佈置在教室內,老師準備一些新式的燈。

2、準備若干簡單的有關燈的謎語。

三、活動過程:

1、請幼兒欣賞下我們一起佈置的教室,請幼兒說說看:誰知道這樣的佈置是什麼節日的特色呢?

A、幼兒回答

B、教師總結:元宵節是家人團聚的意思,是中國特有的傳統節日。有它獨特的傳統節日氣息。

2、請幼兒回憶過去過元宵節的時候,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四、做元宵、吃元宵、賞花燈等。

1、教師出示花燈,提出請幼兒觀賞燈的要求:觀察燈的種類、顏色、形態等。

A、可與同伴自由結伴觀賞花燈,並向同伴介紹自己所帶的花燈的名稱及主要特點。

B、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花燈的名稱、外姓特徵等,也可講述買燈時的情景,注意引導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進行表述。

C、教師總結,幫助幼兒瞭解花燈的特點,並且告訴幼兒:扎燈是一們民間藝術,是中國人特有的本領。

五、活動結束及延伸:

小遊戲:出示關於燈的謎語,請小朋友們猜猜看。

在天氣晴好的時候,可帶幼兒到湖外玩燈,在玩的過程中提醒幼兒愛惜燈,注意安全,鼓勵幼兒用禮貌用語同夥伴進行交往。

大班元宵節教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2、積極參與賞燈、玩燈、搓元宵等活動,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幹米粉、小盤子每人兩份,花燈每人一盞

2、鑼鼓音樂伴奏帶

活動重點:

幼兒能從活動中知道元宵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之一,並能感受到節日的歡快氣氛。

活動難點:

幼兒能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日的快樂,樂意進行搓元宵活動。

活動過程:

1、講講元宵節。

(1)引導幼兒講述:我知道的元宵節。

(2)教師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元宵節的來歷和中國人過元宵節的傳統習俗。

2、做元宵。

(1)談談說說:我吃過的各種元宵。

(2)教師介紹做元宵的材料,並示範製作方法。

①將搓圓的元宵放入幹米粉盤中來回滾動,直到四周全沾滿米粉。

②最後放在手心裏搓圓即成。

(3)幼兒分組製作,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掌握兩人合作滾米粉的技能。

(4)將搓好的元宵放在每組的大盤中,分享集體合作的快樂。幼兒在等待元宵煮熟的同時玩花燈。

3、玩花燈。

(1)幼兒各提一盞花燈,同伴間相互欣賞,介紹自己所拿的花燈的名稱及主要特點,

(2)幼兒在音樂聲中,提燈玩耍。

4、品嚐小元宵。鼓勵幼兒有禮貌地邀請老師、阿姨一起吃元宵,學習與他人分享勞動成果,體驗勞動帶來的成功與喜悅。

大班元宵節教案4

[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參與制作元宵活動的興趣,體驗大家一起慶祝節日、分享勞動成果的快樂。

2.指導幼兒學習用團、捏、滾等技能製作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過程中感知滾動、沉浮等生活、科學常識。

3.引導幼兒瞭解元宵節的意義、民族習俗及元宵的來歷、品種等。

4.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5.願意積極參加活動。

[活動準備]

1.做元宵需要的材料:糯米粉、各種餡、水、電爐、鍋等。

2.教師、幼兒提前收集關於元宵節民間習俗的資料。

3.音樂《喜洋洋》等。

4.佈置好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場白(以喜洋洋音樂爲背景音樂)

(教師和幼兒站立在前面)尊敬的各位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大三班教室裏喜氣洋洋,熱鬧非凡,因爲我們馬上就迎來我們的元宵節,孩子們,你們高興嗎?爲了迎接我們元宵節的到來,我們一起給他們表演一個節目,好不好?

二.(小朋友們表演的真棒,請大家送給他們一點掌聲,好嗎?)孩子們請坐,老師知道你們不僅節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愛動腦筋的小朋友,下面老師就來考考你們,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節在什麼時候?(正月十五)元宵節人們有什麼習俗?(吃元宵、打燈籠等)小朋友們真聰明!老師補充材料:元宵的來歷

三.小朋友們看,今天高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樣禮物,(教師展示幾種元宵)問:這是什麼?你知道它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嗎?(糯米粉、各種餡、水、電爐、鍋等)孩子們,元宵這麼漂亮,課前我們準備好了這些材料(展示做元宵需要的材料)你想用這些材料來做元宵嗎?

四.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誰知道元宵分幾部分?元宵是什麼形狀的?我們怎樣把元宵做成圓的呢?(把它捏圓了、用滾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後放在手裏團)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現在就開始做元宵。

五.小朋友們,我們這裏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進自己面前的小盤子裏。呆會兒把你自己做的元宵煮給你吃,誰做得多,誰吃的多。

幼兒開始製作,教師給以適當的輔導和幫助。(放背景音樂喜洋洋)

六.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現在,小朋友們都已經做完了,我們看看誰做的又快又好。接下來就是我們的“快樂恰恰恰“時間。請各位小朋友吃自己的元宵。老師統計好個數,給小朋友煮元宵。(老師動員做的多的小朋友讓給做的少的小朋友。)

七.煮元宵、吃元宵。

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看元宵在煮熟前後有什麼變化?(元宵煮前沉在鍋底,煮熟後浮起來了。元宵煮熟後比煮前大一些)小朋友們越來越聰明,也越來越善於觀察了。好,現在我們就來享受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

大班元宵節教案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的情趣。

2、發展幼兒完整地表述自己生活經驗的能力。

3、引導幼兒暢談元宵節中的一件最快樂的事情。

重難點分析:

重點:能夠連貫講述一件最快樂的事情。

難點:講述的內容完整有意義。

活動方式:

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

物質:圖片、用花燈佈置活動室,紙、筆、花燈。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出示圖片,上面有什麼?知道什麼節日纔會掛花燈?教師講述花燈的來歷。

二、展開

1、正月十五元宵節纔會掛花燈,在這歡樂的日子裏你看到了什麼?有哪些事是讓你最快樂的?誰能講一講?

2、幼兒間互相講一講。

3、請個別幼兒講述。

啓發引導幼兒講述完整,有一定的內容。

4、教師也來講一件高興的事,啓發幼兒完整的講述和記憶。

三、結束

請幼兒拿出紙和筆,將自己所見所想的高興事畫下來。

大班元宵節教案6

活動目標

瞭解元宵節的由來,感受元宵花燈多樣的美。

大膽討論製作花燈的方法並嘗試自制花燈,體驗自制花燈的樂趣。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在教室或走廊佈置出一塊區域用於幼兒懸掛製作好的花燈。

課件準備:“元宵習俗”組圖;《元宵節》動畫視頻;“花燈展”組圖;“花燈”手工組圖。

材料準備:塑料瓶、紙盒、剪刀、彩色筆、顏料、繩子、彩紙、皺紋紙、橡皮泥、吸管等。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元宵習俗”,請幼兒說一說元宵節的習俗,匯入主題。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你們是怎麼過元宵的呢?

——一起來看看圖片上的人們是怎麼過元宵的吧。

小結:元宵節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每逢元宵節人們就會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踩高蹺、舞龍舞獅等來慶祝元宵節。

播放動畫視頻《元宵節》,引導幼兒瞭解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有這麼多好玩又有趣的習俗,那你們知道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嗎?一起來看看視頻瞭解一下吧。

小結:很久以前,因爲人們誤殺了一隻神鳥,天帝決定在正月十五火燒人間,好心的仙女便告訴了人們一個辦法,於是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家家戶戶都掛上了各式各樣的燈籠、燃放煙花爆竹,天帝以爲人間已經陷入火海便沒有下令放火。爲了紀念這次勝利,人們就把每年的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

出示組圖“花燈展”,引導幼兒從花燈的造型、色彩、圖案等方面欣賞花燈,感受花燈多樣的美。

——到了現在,人們在元宵節時依然會掛上各式各樣的花燈,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什麼樣的吧。

1.出示組圖“花燈展-花燈造型”,引導幼兒欣賞花燈的造型。

——看看這盞花燈是什麼燈?(荷花燈、松鼠燈……)

——你還見過哪些造型的花燈?

小結:花燈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造型,有的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如荷花燈、松鼠燈等;有的是故事或傳說中的人物,如美人魚燈、龍燈等。

2.出示組圖“花燈展-花燈色彩”,引導幼兒欣賞花燈的色彩。

——看看花燈上都有哪些顏色?

小結:花燈上有紅色、綠色、黃色、藍色、橙色等,色彩非常豐富。

3.出示組圖“花燈展-花燈圖案”,引導幼兒欣賞花燈的圖案。

——看看這盞花燈上有什麼圖案?它像什麼呢?(花朵、雲朵、龍頭;花朵、葡萄、小狐狸)

——這些圖案都分佈在花燈的什麼位置?

——你還在花燈上見過哪些圖案?

小結:花燈的中間畫着明顯的大圖案,如花朵、動物等,邊緣裝飾着不同的小圖案。

出示手工組圖“花燈”併發放操作材料,鼓勵幼兒大膽討論花燈的製作方法並自制花燈,體驗自制花燈的樂趣。

1.激發幼兒製作興趣。

——花燈有這麼多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圖案,你們想不想自己來做一盞漂亮的花燈?

2.出示手工組圖“花燈”,鼓勵幼兒大膽討論花燈的製作方法。

1)出示圖片“花燈-1”,引導幼兒討論用不同的材料製作花燈造型。

——你們知道這盞漂亮的花燈是怎麼做的嗎?

——看看它的造型是什麼樣的?可能是用什麼材料?怎麼做的呢?

——除了塑料瓶和卡紙,還可以用什麼材料?(紙盒、橡皮泥等)

2)出示圖片“花燈-2”,引導幼兒討論用不同的材料表現花燈的色彩和圖案。

——看看這盞花燈是什麼樣的?

——花燈上有哪些顏色?哪些圖案?它們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呢?

——還可以用哪些材料?怎麼做呢?(將彩色卡紙剪出圖案或彩色橡皮泥團出形狀固定在花燈上)

3.發放操作材料,鼓勵幼兒自制花燈,教師巡迴指導。

——你想做一盞什麼樣的花燈?要用哪些材料呢?

——試試自己動手做一盞漂亮的花燈吧。

4.引導幼兒從花燈的造型、圖案、色彩等方面分享作品。

——你的花燈是什麼樣的?有哪些顏色和圖案?

(教師邀請個別幼兒分享作品,啓發其他幼兒製作花燈的創意)

5.請幼兒將製作好的花燈佈置在環境中,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花燈,共賞花燈。

溫馨提示

環節4中所使用的操作材料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收集、提供,主要爲低結構材料,如紙盒、各類紙張、橡皮泥、毛根等,以發揮幼兒的自主創作能力。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1.在美工區,投放製作花燈的材料,如繪畫工具、紙盒、打孔機、顏料、橡皮泥等,鼓勵幼兒繼續製作花燈。

2.在語言區,投放紙筆,鼓勵幼兒嘗試繪畫燈謎並懸掛在花燈下,請同伴猜燈謎。

日常活動

在點心環節請幼兒品嚐元宵,感受元宵節愉快、熱鬧的節日氛圍。

家園共育

請家長與幼兒共同觀看元宵晚會或參與社區、街道等舉辦的元宵活動,與幼兒共同感受元宵節愉快、熱鬧的節日氛圍。

大班元宵節教案7

活動目標

1.瞭解燈籠的種類、形狀,知道元宵節的由來。

2.能用折、粘、剪等方法獨立製作燈籠,掌握燈籠的製作方法。

3.在做做玩玩中感受元宵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認識龍。

2.課件(燈籠會),人手一件燈籠製作用具(廢舊盒子、膠水、絲布、鬆緊帶)

3.各種自制燈籠範例

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欣賞花燈,認識元宵節。

提問:燈會上都看到了什麼燈?你能說出幾種燈的名稱嗎?

小結:正月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

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一元復始大地回春,人們對此加以慶祝,燃放煙花、猜燈謎、吃元宵等。

交流:生活中你見到過什麼樣的燈籠?

2.嘗試製作燈籠

(1)出示各種燈籠的範例,示範一種燈籠的做法。

(2)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及燈籠形狀進行製作。

3.掛燈籠裝扮教室

幼兒自由交流相互評價製作作品。

大班元宵節教案8

活動設計背景

剛過元宵節,兒童還沉浸在節日的歡快中。但是很少有兒童知道元宵節的來歷。透過這次的活動讓幼兒瞭解中國傳統文化,並把傳統傳承下去。

活動目標

1、讓孩子瞭解元宵節的歷史,感知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

2、讓孩子們深刻感觸到要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

3、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4、願意參加活動,感受元宵節的快樂。

5、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元宵節的來歷

活動過程

一、教師設疑,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呢?這裏還有一個故事呢?

二、教師講述故事並提問問題

師: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呢?

幼:玉帝要燒燬民間,所以人們得知消息後提前掛燈籠放煙火,免去了這一難。

教師講述第二遍故事

師:元宵節的歷史悠久,人們從古至今,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用同樣的方式來慶祝這一個節日,到了現在過元宵節意味着什麼呢?

幼:看花燈、吃湯圓等

教師總結,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以掛燈籠的形勢,來表達自己的喜悅,歡慶一年的豐收,喜氣洋洋、快樂融融。

三、讓幼兒把元宵節的來歷回家考考爸爸媽媽,給他們講故事《元宵節的來歷》。

教學反思

《元宵節的故事》是一個神話傳說,傳達的是一份濃濃的愛意,更是一份感恩的心情,爲了感謝仙女救了人間的百姓,讓孩子們感觸到,懂得感恩,懂得回報。傳承熱愛、歌頌中國的傳統節日。

大班元宵節教案9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及主要習俗。

2、觀賞各種花燈,瞭解民俗文化,感受節日氣氛。

3、知道元宵節是正月十五,要吃元宵。

4、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5、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佈置環境的活動。

二、活動準備

1、請家長帶幼兒觀賞元宵燈會。

2、收集各種花燈的照片、圖片。

3、煮熟的元宵每位幼兒一個。

三、活動過程

1、討論匯入

(1)元宵節是什麼時候?

(2)元宵節都做些什麼?

2、出示元宵食品,瞭解吃元宵習俗。

(1)幼兒觀察元宵的外形特徵,討論:元宵爲什麼製作成圓的?

(2)教師小結:元宵表示團圓,表達了人們希望年年團圓的美好願望。

(3)幼兒品嚐元宵,進一步感受元宵的美好。

3、出示各種花燈,引導幼兒觀賞,描述。

(1)提問:這是什麼?你最喜歡其中那一盞花燈?

(2)引導幼兒講述元宵節觀賞燈會的感受.

如:看到各種各樣花燈,你的心情怎樣?元宵節晚上,街道上是什麼樣地?人們爲什要掛這麼多花燈?

(3)教師小結:元宵節是春節的最後一天,人們非常珍惜.希望大家能快樂的聚集在一起,於是就掛出形態各異,大小不同的花燈,還在燈上貼出謎語,組成燈會,吸引大家。

4、遊戲“元宵節,鬧花燈。”

幼兒分爲8-10人一組,隨着兒歌變化隊形,比一比哪組隊形最好看。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附兒歌:

我們排着隊兒走,燈兒變成一條龍;

我們圍着圓圈走,燈兒變成一朵花;

我們背靠背兒走,燈兒變成一車輪。

大班元宵節教案10

活動目標

1.知道賞花燈、猜燈謎是元宵節的習俗,掌握猜謎語的簡單方法。

2.能用清楚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花燈,並根據謎面提示猜出答案。

3.體驗經過思考後猜出謎底的快樂。

活動準備

每人準備一盞花燈,上面貼有一則謎語,小獎品若干。

活動過程

一、問題匯入,引出課題

1.談話交流:小朋友,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最主要的活動是什麼?(賞燈猜謎)

2.教師小結:賞燈猜謎就是我們元宵節的習俗之一。

二、互動賞燈,相互介紹

1.幼兒展示並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進行對比觀察。

2.引導幼兒從花燈的形狀、顏色、性能等方面向同伴做簡單的介紹。

3.同伴間相互介紹各自的花燈。

三、創設情境,嘗試猜謎

1.教師講解猜燈謎的方法,聽懂謎面所表達的意思。

2.將幼兒的花燈懸掛起來,裝扮成花燈的展臺,營造一種賞燈猜謎的氣氛。

3.介紹賞燈猜謎的遊戲玩法,教師當主持人,幼兒競猜,猜對的給予頒發獎品。

4.展開競猜燈謎的活動,比比看,誰猜對得多,得到的獎品就多。

5.教師給與簡單的提示,啓發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猜謎。

大班元宵節教案11

活動目標

1.透過觀看視頻瞭解萊西人的元宵節習俗,感受傳統文化的豐富多彩。

2.知道豆麪燈碗習俗的由來,瞭解蘊含的寓意。

3.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體驗學習樂趣。

活動準備

載歌載舞的萊西人ppt、花燈會、猜燈ppt、有趣豆麪燈碗ppt

活動過程

(一)交流談話,引導幼兒回憶元宵節的情景。

提問:元宵節你吃過什麼?玩過什麼?看見了什麼?

引導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所見所聞。

你知道我們萊西人是怎樣過元宵節的嗎?

(二)觀看視頻瞭解萊西人過元宵節的習俗

1.提問:視頻上的人在幹什麼?能記住裏邊有誰嗎?他們的表情、服裝、頭飾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相互交流看到的視頻影像內容。

2.觀看視頻花燈會,瞭解燈謎的起源歷史。

3.觀看豆麪碗燈視頻,瞭解燈碗的由來、種類及寓意等。

(三)師幼一起分享交流視頻內容,進一步瞭解元宵節的習俗。

大班元宵節教案1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兒歌形式創編內容。

2、引導幼兒在兒歌中學習,感悟生活。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請幼兒帶一些燈籠來園。

活動過程:

1、複習兒歌《花燈謠》

師:“上次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學的那首兒歌,你們還記得嗎?”(記得)

“那兒歌的名字叫什麼?”(花燈謠)

“我們大家用好聽的聲音來念一念吧!”

幼兒齊念兒歌。

2、創編活動。

①提問:

師:“元宵節你還見過什麼樣的花燈?你喜歡什麼燈?”

②幼兒相互討論。

③請幼兒大膽發言。

④將幼兒喜歡的花燈創編到兒歌裏面,並一起念一念。

⑤把自己創編的兒歌念給好朋友聽。

3、教師簡單小結,用小紅花鼓勵積極創編兒歌的幼兒。

活動延伸:

請幼兒試着用好朋友和自己的名字替代寶寶和浩浩。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知道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並體驗歡快的節日氛圍。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是感受兒歌押韻的特點,能準確地發出姥、鬧、搖、浩等音。可透過活動也發現孩子們對兒歌的押韻始終比較難理解,對“鬧”這個讀音也始終有部分幼兒讀不準,使得這一難點沒有很好的掌握、理解。我想如果以後碰到這樣的教學情況,我覺得可以把詩歌中押韻的字“姥、鬧、浩、謠、寶”等用有顏色的筆畫出或做一標記,讓孩子自然而然地發現押韻這個特點,我想這樣效果會好些,從而有效地達成每一個教學目標。

大班元宵節教案13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自由大膽的表現小碎片自由飛舞的動作。

2、學習與同伴邊唱歌邊卷炮仗,並用象聲詞表現炮仗爆炸的過程,體驗與同伴協作遊戲的樂趣。

玩法

選一名幼兒當點炮仗的人,其餘幼兒手拉手站成一排(或頭尾不相連的.一個圓圈),帶頭人帶領大家隨音樂邊唱邊走成螺旋形。當歌曲結束時所有的幼兒蹲下靜止不動。點炮仗的幼兒用手指“點燃”某個幼兒,同時發出“嘶”的聲音。“嘶”聲一停,被點的幼兒就跳起來發出第一聲爆炸聲“嘭”,緊接着其餘幼兒一起跳起來發出第二聲“啪”,並隨音樂表現出“炮仗”爆炸後漫天飛舞的各種姿態。

規則

1、當歌曲結束時,所有的幼兒要蹲下靜止不動。

2、被點者在“嘶”聲一停時立即說“嘭”,其他幼兒緊接着說“啪”,並跳起來表現炮仗爆炸後漫天飛舞的樣子。

建議

1、初學時,可由教師當帶頭人,帶領幼兒玩遊戲,熟練後可分成2—3組同時遊戲。

2、鼓勵幼兒大膽用身體動作表現小碎步自由自在放鬆飛舞的樣子。創新玩法更換不同的舞步進行遊戲。用不同的身體動作表現炮仗爆炸後漫天飛舞的樣子。

大班元宵節教案14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節奏,手、腳、眼協調的進行舞龍動作的表演。

2、掌握看龍珠指揮的提示進行表演的技巧,體驗傳統舞龍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家長、師幼共同利用廢舊物品材料製作的龍身。

2、舞龍扭秧歌用的節奏音帶或大、小鼓、鑼、鉢、綵帶、頭飾等。

活動過程

一、共同商量,探討玩法

1、幼兒分小組自由討論如何舞龍。

2、教師建議幼兒動手實踐如何舞龍。

(1)3名幼兒舞龍,由於勁兒沒往一處使,可憐的大龍扭曲成一團。

(2)啓發幼兒想辦法怎樣才能讓合作伙伴的力氣都往一處用,使大龍舞起來。

3、共同討論實踐過程,總結合適的玩法。

4、幼兒齊喊節奏做動作。

二、樂器伴奏,合作舞龍

1、師幼協商推薦出鼓樂手,選擇角色表演。

2、互相交流、評價舞龍的過程,教師強調手、眼、腳一定要按節奏做動作。

三、家園同樂,體驗快樂

1、邀請教師、家長參與表演,與幼兒一起體驗活動的快樂。

2、幼兒暢所欲言交流與家長、老師一起舞龍的快樂心情。

大班元宵節教案15

活動目標:

1、學畫幾種不同造型的花燈,色彩要漂亮。

2、學畫提燈和看燈的小朋友。

3、再次回憶和體味元宵節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花燈範畫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出內容:

我們中國有個節日,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湯糰,你們知道這是什麼節日嗎?你是怎麼過元宵節的?最難忘的是什麼?

2、出示各種範例(圓燈籠、長方形燈籠、熊貓燈籠、魚燈籠等),引起幼兒興趣。

引導幼兒觀察各種花燈的外形結構,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花燈。

3、講解示範:

示範燈籠的畫法及看燈人的畫法。

4、幼兒練習:

提醒幼兒畫擡頭看燈的小朋友時,先畫圓圓的頭,把頭髮畫在下面,嘴巴畫在上面,眼睛放中間,頭就擡起來了;要求幼兒塗上漂亮的色彩;引導動作快的幼兒大膽添畫(禮花等)

5、結束:把幼兒作品展示主題牆上,開個熱熱鬧鬧的元宵燈會

大班元宵節教案16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瞭解我國的民間節日名稱及含義。

2、知道每個節日的傳統活動,能主動參與節日當中。

3、知道民間節日是民間文化的一部分,感受到民間文化的豐富多彩,熱愛傳統民間節日。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瞭解自己知道的民間節日。

2、教師應準備各個民間節日的有關資料。

3、製作元宵的材料。

活動過程

1、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出話題:小朋友們,今天是什麼日子啊?(元宵節)。你們知道元宵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嗎?請幼兒討論自己和家人是怎麼度過元宵節的,爲什麼等。

2、小朋友們說完後,教師簡單介紹元宵節的由來和傳統活動。

3、順着話題,請幼兒討論你還知道哪些傳統節日?都是怎麼度過節日的?讓幼兒有表現的機會。

4、教師按照節日的順序,播放人們度過傳統節日的圖片,讓幼兒感受到節日的喜慶和豐富的活動,體會到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熱情。然後一邊播放,一邊介紹各個傳統節日的由來和活動。

5、觀看完圖片以後,教師請幼兒談一談“你喜不喜歡這些傳統節日?爲什麼?你最喜歡哪一個節日?你覺得還可以怎麼過這些節日?爲什麼有的人不喜歡過傳統節日?”一步一步,深入地引導幼兒思考存在的問題,提高思維能力。

6、教師適當地幼兒的談話:傳統節日是我國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積累和習慣而形成的一種約定俗成的寶貴財富,包含着勞動人民的祝福和美好願望,小朋友們應該多學習這些節日的寓意,參與到活動中去,並且要主動充當傳播文化的小使者,向身邊的人介紹我們的傳統節日,讓大家都形成一個熱烈的過節氣氛,弘揚我國的豐富文化。

7、教師請幼兒回到今天的節日當中來,到材料區去嘗試製作元宵,一起過節鬧元宵。

大班元宵節教案17

一、教學目標:

1、樂於參與遊戲,體驗“元宵燈會”遊戲活動的樂趣。

2、透過律動和打擊樂器感應樂曲的拍子和重音。

3、瞭解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欣賞各式各樣花燈並創造性地運用肢體動作表現花燈的造型。

二、教學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看過有關元宵燈會的圖片。

2、打擊樂器(大鼓、小鼓、吊鑔、鼓棒)、呼啦圈、打棒、故事掛圖等。

三、教學隊型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瞭解中國傳統習俗。

難點:感應樂曲的重音

五、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寶寶和爸爸媽媽吃完元宵後,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元宵燈會。哇!好多燈籠啊!有龍燈、金魚燈籠、火箭燈籠等,寶寶看得眼花繚亂。”

(二)習俗活動:認識元宵節和花燈(觀看花燈造型圖片)

爲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燈籠呢?哦,原來是過元宵節啦!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它是整個春節節慶活動的最後一個高潮,家家戶戶都熱鬧慶祝。元宵節的夜晚,小朋友手提燈籠在外面遊玩,全國各地也會組織各種活動……(如果提供有關元宵節的視頻給幼兒觀賞,效果會更好)

(反思:這個環節做爲本節活動的鋪墊,得到了良好的引入效果,孩子們在觀看了花燈圖片後,對元宵燈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禁熱烈的討論起自己有關花燈的經驗。)

(三)肢體花燈造型

你們今年元宵節看到花燈嗎?你們在哪看到花燈呢?(萬綠園)你們見過什麼樣的花燈?能與你的朋友一起做出花燈造型嗎?

1、老師敲鼓(可嘗試放音樂),鼓勵幼兒嘗試隨拍子的快慢以及各種步伐行進。

2、幼兒聽音律動,創編單人、雙人或多人一組,變化各種花燈的造型。

(1)單人遊戲。

幼兒聽音走一種步伐,聽吊鑔一聲變一種花燈造型,二聲變兩種造型,多聲變多種造型。

(2)雙人遊戲。

幼兒雙人聽音走另一種步伐,聽吊鑔一聲變一種花燈造型,二聲變兩種造型。

(反思:孩子在這個遊戲環節玩得非常盡興,多次要求老師重複遊戲,由於時間關係,每個遊戲我只進行了一次,單人遊戲和雙人遊戲孩子們都配合得很好,這個環節只是熱身運動,在整節活動的時間安排上大概需要5分鐘來完成,但是實際用到的時間爲10分鐘。)

(四)感應拍子和重音

1、欣賞中國民間音樂(元宵燈會)

這麼熱鬧的元宵燈會,還有一首好聽音樂,我們一起聽聽《元宵燈會》。

(1)肢體樂器(坐地)

聽音樂的拍子:拍腿(每次重音後換另個地方感應拍子,拍頭,肩,臉等)

重音時拍地板。(口唱:準備好)

(2)欣賞後提問:聽了這首樂曲有什麼感覺?這首樂曲有什麼變化?

(3)引導幼兒認識重音:和前面的音不一樣,聲音中敲得響的那個音,叫重音。

(4)感應重音

(反思:這個環節孩子聽了兩遍音樂,第一遍是無目的的欣賞,第二遍是有目的地傾聽,聽到重音拍手,孩子聽得很準備。)

2、律動遊戲:跳呼啦圈擺造型

(1)老師示範遊戲,並介紹規則。

(2)分組拿圈。

(3)聽音樂,集體遊戲。

拍子:走步/全曲快步走

重音:造型/跳入呼啦圈,肢體做大的造型。

(反思:這個遊戲進行得比較順利,經過上個環節的鋪墊,孩子已經能清楚聽辨重音,因此遊戲能達到預設目標。)

3、大型打擊樂器

(1)推出大鼓。

(2)教師示範。

(3)分組拿鼓棒

(4)練習互敲鼓棒

拍子:打棒互敲/持一對打棒,邊走邊以打棒互敲。

重音:齊奏樂器/停止腳步,於散放的四種大型打擊樂器(軟墊、大盆或吊鑔、大鼓等等)上齊奏。

(5)配樂演奏

(反思:樂器拍奏遊戲比較混亂,有些孩子不能遵守遊戲常規,影響了音樂效果,其次是我在地板上放了幾個塑料盆,大部分孩子對盆比較感興趣,由於教具分配不合理,孩子出現了爭搶現象。)

大班元宵節教案18

目標:

1、瞭解我國元宵節掛花燈,猜燈謎等風俗習慣。

2、體驗過節的熱鬧與歡樂的氣氛。

活動準備:

1、幼兒與家長共同製作的花燈若干

2、幼兒與家長共同蒐集燈謎

3、製作湯圓材料,活動室桌面佈置

4、小禮品

5、在活動室將元宵燈懸掛好並將燈謎貼在上面

活動過程:

一、製作節日湯圓

1、主持人:今天是2005年的元宵節,很高興今天我們的爸爸媽媽能和我們一起在幼兒園裏度過這個愉快熱鬧的元宵節。首先我們小朋友們要和我們的爸爸媽媽一起來做節日湯圓。

2、家長與幼兒自由組合,自由發揮製作湯圓

二、看花燈,猜燈謎

1、主持人:哎呀,剛纔的場面真熱鬧,我們小朋友和爸爸媽可真巧

做好了這麼多湯圓,還有很多形狀不一樣的呢,下面我們先來看花燈猜燈謎,之後再來品嚐我們的節日湯圓,好不好?

2、家長與幼兒自由結伴猜燈謎。

(1)猜中後將燈謎拿下來,在背面寫下名字,並領取一份小禮物。

3、評選猜謎最多的親子組合。

4、品嚐節日湯圓

5、活動結束

大班元宵節教案19

活動內容:

社會——元宵花燈會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元宵節的意義及民族的習慣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2、培養幼兒互相關心、友好相處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1、把幼兒帶的花燈佈置在教室,老師準備一些新式的燈。

2、準備幾個簡單的有關的謎語。

3、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談話,讓幼兒瞭解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元宵節。人們可以做元宵、吃元宵、賞花燈;元宵節是有家人團結的意思。

二、讓幼兒賞燈。

(1)老師提出觀燈的要求。

要求幼兒觀察燈的種類、顏色、形態。

(2)幼兒自由結伴欣賞花燈,並想自己的同伴介紹自己的花燈的名稱及主要特點。

(3)幼兒觀看老師做燈的過程,讓幼兒知道扎燈是一門民間的手藝,是中國特有的本領。

三、請幼兒講燈。

(1)幼兒介紹自己所帶的花燈的名稱、外形特徵及製作的材料,也可以講述買燈時的情景,注意引導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進行表述。

(2)請

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的燈。

四、請幼兒玩燈。

在音樂聲中,帶領幼兒到戶外玩燈。在玩燈的過程中要求幼兒使用禮貌用語與同伴交換。

五、與幼兒一同收集紙盒、小棒等廢舊分得材料,讓幼兒製作花燈;作好後舉行“小小燈展”。

大班元宵節教案20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瞭解元宵節的意義及民族的習慣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2、培養幼兒互相關心、友好相處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1、把幼兒帶的花燈佈置在教室,老師準備一些新式的燈。

2、準備幾個簡單的有關的謎語。

3、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與幼兒談話,讓幼兒瞭解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元宵節。人們可以做元宵、吃元宵、賞花燈;元宵節是有家人團結的意思。

二、讓幼兒賞燈。

(1)老師提出觀燈的要求——要求幼兒觀察燈的種類、顏色、形態。

(2)幼兒自由結伴欣賞花燈,並想自己的同伴介紹自己的花燈的名稱及主要特點。

(3)幼兒觀看老師做燈的過程,讓幼兒知道扎燈是一門民間的手藝,是中國特有的本領。

三、請幼兒講燈。

(1)幼兒介紹自己所帶的花燈的名稱、外形特徵及製作的材料,也可以講述買燈時的情景,注意引導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進行表述。

(2)請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的燈。

四、請幼兒玩燈——在音樂聲中,帶領幼兒到戶外玩燈。在玩燈的過程中要求幼兒使用禮貌用語與同伴交換。

五、與幼兒一同收集紙盒、小棒等廢舊分得材料,讓幼兒製作花燈;作好後舉行“小小燈展”。

活動點評:

當前人們盛行過洋節,我們自己的節日往往被忽略了,爲了把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傳承下去,我們的幼兒教師從娃娃抓起,進行傳統教育,做得非常好。而且在教學方法上,能夠使幼兒參與進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積極性。

大班元宵節教案21

活動目標:

1、瞭解元宵節的來歷和風俗,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特有的節日。

2、嘗試帶領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玩花燈、包元宵。

3、體驗和大家一起過節的快樂。

4、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5、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活動準備:

1、事先聯繫好小班幼兒,請小班幼兒每人帶一盞花燈。

2、幼兒已初步瞭解元宵節的來歷知識,並帶一盞自制的花燈。

3、將幼兒的花燈佈置在活動室周圍。

4、米粉、豆沙餡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瞭解元宵節的來歷和相關民俗。

引導幼兒向小班弟弟妹妹講述自己對元宵節的經驗。

教師小結:元宵節是中國特有的節日,元宵節這天人們會與家人團聚,包元宵、吃元宵,賞花燈、玩花燈。

2、教師和幼兒一起包元宵。

師幼交流包元宵的方法。

幼兒一起玩包元宵。

教師提醒幼兒洗乾淨手,並指導幼兒做元宵。

3、幼兒玩花燈。

幼兒欣賞大家帶來的花燈。

教師指導幼兒賞燈,並找出自己喜歡的花燈。

幼兒到戶外玩燈。

教師指導本班幼兒向小班幼兒介紹自己所帶的花燈,並一起玩燈,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的設計激發了幼兒興趣,讓幼兒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進一步瞭解元宵節的習俗是吃元宵,點花燈和猜燈謎。

大班元宵節教案22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參與賞燈、玩燈、搓元宵等活動,體驗與同伴集體過節的快樂。

2、知道元宵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之一,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活動準備:

1、拌好的餡、幹米粉。

2、小盤子、大盤子。

3、幼兒自制花燈一盞。

4、猜燈謎謎面,懸掛操場。

5、發出邀請,家長參與。

活動過程:

1、介紹元宵節。

引導幼兒講述:我所知道的元宵節。

教師進一步介紹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

2、做元宵。

談談說說:我吃過的各種元宵。

介紹做元宵的材料,並示範製作方法。

製作方法:先用小勺挖一匙餡心放在手心裏搓圓,將搓圓的餡心放入幹米粉,在盤中往返滾動,直到餡心四面粘滿米粉。最後,把它放在手心搓圓即成。

幼兒分組製作,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把握兩人合作滾米粉的技能。

將搓好的元宵放在大盤子裏,分享集體合作的快樂。在等待煮元宵的同時,玩花燈。

3、玩花燈。

幼兒提着花燈,同伴相互欣賞,講述自己所拿的燈的名稱及主要特點。

在敲鑼打鼓的熱鬧氣氛中,幼兒在園內提燈遊行,自由交往。

4、家長帶領幼兒猜燈謎。

5、品嚐小元宵。

鼓勵幼兒有禮貌地邀請老師、弟弟妹妹一起品嚐勞動成果,感受勞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結束:

領獎品。

大班元宵節教案23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元宵節及花燈,並初步感受民俗曲風。

2、透過肢體造型、樂器感應重音。

二、活動準備

音樂CD,CD播放機

花燈圖片,鼓、打棒

三、活動重難點

透過肢體造型、樂器感應重音

四、活動過程

1、暖身活動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逛燈會,讓我們聽着鼓聲踏着有序的節奏出發吧!(老師敲鼓,幼兒隨節奏的快慢邁着前進的步伐,每到結束部分,幼兒聽到重音的就做各種各樣的造型原地不動。)

2、認識元宵節和花燈

(1)談話(出示花燈圖片)

提問:你看到了什麼樣的花燈?我們來學一學花燈的樣子吧?

在哪裏可以看到花燈呢?什麼時候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花燈?

(2)小結:農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節,夜晚小朋友提着燈籠外出,街道上張燈結綵,廟會上人山人海,非常熱鬧。

3、肢體造型感應重音

(1)有一首曲子講的是元宵燈會的事情,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聽了這說曲子,讓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

拍子:拍腿感應拍子

重音:拍地板感應重音

(2)引導幼兒引用不同的肢體動作感應重音。

(3)引導幼兒發現重音的不同:“小朋友都用了不同的形式感應了重音,重音部分由什麼不一樣嗎?

(4)幼兒再次欣賞音樂,感應重音。

(5)肢體造型

師:讓我們也變成一盞盞美麗的花燈吧!幼兒隨音樂的節拍快步走,在重音處,幼兒做各種花燈造型,老師拍照。

4、樂器感應重音

(1)出示樂器並介紹名稱及用法

(2)樂器感應重音

拍子:打棒互敲

重音:鈴鼓

(3)幼兒輪換敲奏

5、結束

小朋友都表現得很棒!能準確找到重音。也能用樂器把它敲奏出來。請小朋友把樂器按順序收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