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大班元宵節手工教案(精選7篇)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元宵節手工教案(精選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元宵節手工教案(精選7篇)

大班元宵節手工教案1

活動目標

1.瞭解燈籠的種類、形狀,知道元宵節的由來。

2.能用折、粘、剪等方法獨立製作燈籠,掌握燈籠的製作方法。

3.在做做玩玩中感受元宵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認識龍。

2.課件(燈籠會),人手一件燈籠製作用具(廢舊盒子、膠水、絲布、鬆緊帶)

3.各種自制燈籠範例

活動過程

1.播放課件,欣賞花燈,認識元宵節。

提問:燈會上都看到了什麼燈?你能說出幾種燈的名稱嗎?

小結:正月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爲“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

正月十五也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一元復始大地回春,人們對此加以慶祝, 燃放煙花、猜燈謎、吃元宵等。

交流:生活中你見到過什麼樣的燈籠?

2.嘗試製作燈籠

(1)出示各種燈籠的範例,示範一種燈籠的做法。

(2)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材料及燈籠形狀進行製作。

3.掛燈籠裝扮教室

幼兒自由交流相互評價製作作品。

大班元宵節手工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瞭解元宵節的意義及民俗習慣,共享集體活動的快樂。

2、形成幼兒互相關係、友愛相處的良好品質。

二、活動準備:

1、將幼兒事先收集的花燈佈置在教室內,老師準備一些新式的燈。

2、準備若干簡單的有關燈的謎語。

三、活動過程:

1、請幼兒欣賞下我們一起佈置的教室,請幼兒說說看:誰知道這樣的佈置是什麼節日的特色呢?

A、幼兒回答

B、教師總結:元宵節是家人團聚的意思,是中國特有的傳統節日。有它獨特的傳統節日氣息。

2、請幼兒回憶過去過元宵節的時候,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四、做元宵、吃元宵、賞花燈等。

1、教師出示花燈,提出請幼兒觀賞燈的要求:觀察燈的種類、顏色、形態等。

A、可與同伴自由結伴觀賞花燈,並向同伴介紹自己所帶的花燈的名稱及主要特點。

B、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最喜歡的花燈的名稱、外姓特徵等,也可講述買燈時的情景,注意引導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進行表述。

C、教師總結,幫助幼兒瞭解花燈的特點,並且告訴幼兒:扎燈是一們民間藝術,是中國人特有的本領。

五、活動結束及延伸:

小遊戲:出示關於燈的謎語,請小朋友們猜猜看。

在天氣晴好的時候,可帶幼兒到湖外玩燈,在玩的過程中提醒幼兒愛惜燈,注意安全,鼓勵幼兒用禮貌用語同夥伴進行交往。

大班元宵節手工教案3

[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參與制作元宵活動的興趣,體驗大家一起慶祝節日、分享勞動成果的快樂。

2.指導幼兒學習用團、捏、滾等技能製作元宵;在做元宵、煮元宵的過程中感知滾動、沉浮等生活、科學常識。

3.引導幼兒瞭解元宵節的意義、民族習俗及元宵的來歷、品種等。

4.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5.願意積極參加活動。

[活動準備]

1.做元宵需要的材料:糯米粉、各種餡、水、電爐、鍋等。

2.教師、幼兒提前收集關於元宵節民間習俗的資料。

3.音樂《喜洋洋》等。

4.佈置好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場白(以喜洋洋音樂爲背景音樂)

(教師和幼兒站立在前面)尊敬的各位小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我們大三班教室裏喜氣洋洋,熱鬧非凡,因爲我們馬上就迎來我們的元宵節,孩子們,你們高興嗎?爲了迎接我們元宵節的到來,我們一起給他們表演一個節目,好不好?

二.(小朋友們表演的真棒,請大家送給他們一點掌聲,好嗎?)孩子們請坐,老師知道你們不僅節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愛動腦筋的小朋友,下面老師就來考考你們,哪位小朋友知道元宵節在什麼時候?(正月十五)元宵節人們有什麼習俗?(吃元宵、打燈籠等)小朋友們真聰明!老師補充材料:元宵的.來歷

三.小朋友們看,今天高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樣禮物,(教師展示幾種元宵)問:這是什麼?你知道它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嗎?(糯米粉、各種餡、水、電爐、鍋等)孩子們,元宵這麼漂亮,課前我們準備好了這些材料(展示做元宵需要的材料)你想用這些材料來做元宵嗎?

四.大家先不要着急做,誰知道元宵分幾部分?元宵是什麼形狀的?我們怎樣把元宵做成圓的呢?(把它捏圓了、用滾的方法、把元宵包好後放在手裏團)小朋友們真聰明,我們現在就開始做元宵。

五.小朋友們,我們這裏有做元宵的材料,大家把做好的元宵放進自己面前的小盤子裏。呆會兒把你自己做的元宵煮給你吃,誰做得多,誰吃的多。

幼兒開始製作,教師給以適當的輔導和幫助。(放背景音樂喜洋洋)

六.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現在,小朋友們都已經做完了,我們看看誰做的又快又好。接下來就是我們的“快樂恰恰恰“時間。請各位小朋友吃自己的元宵。老師統計好個數,給小朋友煮元宵。(老師動員做的多的小朋友讓給做的少的小朋友。)

七.煮元宵、吃元宵。

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看元宵在煮熟前後有什麼變化?(元宵煮前沉在鍋底,煮熟後浮起來了。元宵煮熟後比煮前大一些)小朋友們越來越聰明,也越來越善於觀察了。好,現在我們就來享受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

大班元宵節手工教案4

活動目標

瞭解元宵節的由來,感受元宵花燈多樣的美。

大膽討論製作花燈的方法並嘗試自制花燈,體驗自制花燈的樂趣。

活動準備

環境準備:在教室或走廊佈置出一塊區域用於幼兒懸掛製作好的花燈。

課件準備:“元宵習俗”組圖;《元宵節》動畫視頻;“花燈展”組圖;“花燈”手工組圖。

材料準備:塑料瓶、紙盒、剪刀、彩色筆、顏料、繩子、彩紙、皺紋紙、橡皮泥、吸管等。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元宵習俗”,請幼兒說一說元宵節的習俗,匯入主題。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你們是怎麼過元宵的呢?

——一起來看看圖片上的人們是怎麼過元宵的吧。

小結:元宵節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每逢元宵節人們就會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踩高蹺、舞龍舞獅等來慶祝元宵節。

播放動畫視頻《元宵節》,引導幼兒瞭解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有這麼多好玩又有趣的習俗,那你們知道元宵節是怎麼來的嗎?一起來看看視頻瞭解一下吧。

小結:很久以前,因爲人們誤殺了一隻神鳥,天帝決定在正月十五火燒人間,好心的仙女便告訴了人們一個辦法,於是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三天,家家戶戶都掛上了各式各樣的燈籠、燃放煙花爆竹,天帝以爲人間已經陷入火海便沒有下令放火。爲了紀念這次勝利,人們就把每年的正月十五定爲元宵節。

出示組圖“花燈展”,引導幼兒從花燈的造型、色彩、圖案等方面欣賞花燈,感受花燈多樣的美。

——到了現在,人們在元宵節時依然會掛上各式各樣的花燈,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什麼樣的吧。

1.出示組圖“花燈展-花燈造型”,引導幼兒欣賞花燈的造型。

——看看這盞花燈是什麼燈?(荷花燈、松鼠燈……)

——你還見過哪些造型的花燈?

小結:花燈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造型,有的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如荷花燈、松鼠燈等;有的是故事或傳說中的人物,如美人魚燈、龍燈等。

2.出示組圖“花燈展-花燈色彩”,引導幼兒欣賞花燈的色彩。

——看看花燈上都有哪些顏色?

小結:花燈上有紅色、綠色、黃色、藍色、橙色等,色彩非常豐富。

3.出示組圖“花燈展-花燈圖案”,引導幼兒欣賞花燈的圖案。

——看看這盞花燈上有什麼圖案?它像什麼呢?(花朵、雲朵、龍頭;花朵、葡萄、小狐狸)

——這些圖案都分佈在花燈的什麼位置?

——你還在花燈上見過哪些圖案?

小結:花燈的中間畫着明顯的大圖案,如花朵、動物等,邊緣裝飾着不同的小圖案。

出示手工組圖“花燈”併發放操作材料,鼓勵幼兒大膽討論花燈的製作方法並自制花燈,體驗自制花燈的樂趣。

1.激發幼兒製作興趣。

——花燈有這麼多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圖案,你們想不想自己來做一盞漂亮的花燈?

2.出示手工組圖“花燈”,鼓勵幼兒大膽討論花燈的製作方法。

1)出示圖片“花燈-1”,引導幼兒討論用不同的材料製作花燈造型。

——你們知道這盞漂亮的花燈是怎麼做的嗎?

——看看它的造型是什麼樣的?可能是用什麼材料?怎麼做的呢?

——除了塑料瓶和卡紙,還可以用什麼材料?(紙盒、橡皮泥等)

2)出示圖片“花燈-2”,引導幼兒討論用不同的材料表現花燈的色彩和圖案。

——看看這盞花燈是什麼樣的?

——花燈上有哪些顏色?哪些圖案?它們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呢?

——還可以用哪些材料?怎麼做呢?(將彩色卡紙剪出圖案或彩色橡皮泥團出形狀固定在花燈上)

3.發放操作材料,鼓勵幼兒自制花燈,教師巡迴指導。

——你想做一盞什麼樣的花燈?要用哪些材料呢?

——試試自己動手做一盞漂亮的花燈吧。

4.引導幼兒從花燈的造型、圖案、色彩等方面分享作品。

——你的花燈是什麼樣的?有哪些顏色和圖案?

(教師邀請個別幼兒分享作品,啓發其他幼兒製作花燈的創意)

5.請幼兒將製作好的花燈佈置在環境中,鼓勵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的花燈,共賞花燈。

溫馨提示

環節4中所使用的操作材料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收集、提供,主要爲低結構材料,如紙盒、各類紙張、橡皮泥、毛根等,以發揮幼兒的自主創作能力。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1.在美工區,投放製作花燈的材料,如繪畫工具、紙盒、打孔機、顏料、橡皮泥等,鼓勵幼兒繼續製作花燈。

2.在語言區,投放紙筆,鼓勵幼兒嘗試繪畫燈謎並懸掛在花燈下,請同伴猜燈謎。

日常活動

在點心環節請幼兒品嚐元宵,感受元宵節愉快、熱鬧的節日氛圍。

家園共育

請家長與幼兒共同觀看元宵晚會或參與社區、街道等舉辦的元宵活動,與幼兒共同感受元宵節愉快、熱鬧的節日氛圍。

大班元宵節手工教案5

一、設計意圖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之一,其賞燈、猜燈謎、吃元宵等活動寄託着人們的美好祝福和願望。《綱要》指出幼兒園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我們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幼兒熟悉的生活人手,整合多種活動形式,充分利用社區、家庭、同伴資源,加深幼兒對傳統燈節的認識,體驗燈節的樂趣。

二、環境與資源

1、教師帶幼兒外出參觀街上的節日環境,師幼共同收集花燈,佈置成“各種各樣的花燈展”。

2、請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元宵節的風俗活動、傳說故事,佈置成“元宵節到了”專欄。

3、請幼兒帶來自己的花燈,陳列在角色區裏。

4、師幼共同收集小紙盒、小蛋糕盒等立體廢舊物品,放在手工區裏,準備製作花燈用。

三、區域活動設計

美工區

材料:彩筆、紙等。

內容與要求:能畫出見國的花燈或自由表現出自己設計的花燈。

材料:備種小紙盒、彩紙、膠槔、彩筆、剪刀、皺紋紙等。

內容與要求:能用廢舊材料大膽地進行製作話動。

材料:彩泥、墊板芍。

內容與要求:能用彩泥塑造花燈。

材料:包裝紙、雙面膠、禮品盒E的絲帶等。

內容與要求:能包裝自己收集來的謎語,以作“藏寶”用。

材料:彩泥、陶土、紙屬等。

內容與要求:能用紙屑做出各種“餡”的“元宵”。

音樂區

材料:磁帶、打擊樂器。

內容與要求:邊聽音樂邊爲音樂伴奏。

材料:老奶奶、老爺爺等的人物面具。

內容與要求:根據歌曲內容分角色表演,並嘗試自編歌詞

角色區

材料:花燈大賣場、特色元宵專賣。

內容與要求:學會介紹、推銷花燈和元宵。

語言區

材料:收集謎語、猜謎語。

內容與要求:能互相說謎面、猜謎語、

生活區

材料:米麪、餡。

內容與要求:能自己動手做元宵,大家一起品嚐。

體育區

材料:花燈、繡球、獅子面具(頭飾)。

內容與要求:嘗試玩舞龍燈、舞獅子等講戲,體驗合作遊戲的樂趣。

四、活動內容

參觀活動:元宵節到了

大班元宵節手工教案6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的情趣。

2、發展幼兒完整地表述自己生活經驗的能力。

3、引導幼兒暢談元宵節中的一件最快樂的事情。

重難點分析:

重點:能夠連貫講述一件最快樂的事情。

難點:講述的內容完整有意義。

活動方式: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

物質:圖片、用花燈佈置活動室,紙、筆、花燈。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出示圖片,上面有什麼?知道什麼節日纔會掛花燈?教師講述花燈的來歷。

二、展開

1、正月十五元宵節纔會掛花燈,在這歡樂的日子裏你看到了什麼?有哪些事是讓你最快樂的?誰能講一講?

2、幼兒間互相講一講。

3、請個別幼兒講述。

啓發引導幼兒講述完整,有一定的內容。

4、教師也來講一件高興的事,啓發幼兒完整的講述和記憶。

三、結束

請幼兒拿出紙和筆,將自己所見所想的高興事畫下來。

大班元宵節手工教案7

主題目標:

1、嘗試透過多種途徑獲得元宵節的相關經驗,進一步瞭解元宵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

2、大膽地創造與想象,透過不同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理解;

3、積極參與“鬧元宵”的籌備和慶祝工作,在和老師、同伴一起過節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團圓的意義

4、瞭解節日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5、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

主題活動:

活動一:甜甜的元宵

活動目標:

1.知道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有品嚐元宵的習俗。

2.透過做、煮、品嚐元宵,享受制作食物的樂趣。

3.能用簡短的語言講述元宵的味道以及自己品嚐元宵時的心情。

活動準備:

麪粉、點心盤、圍裙、電飯煲、糖、小碗、小勺等。

活動過程:

1.激發做元宵的興趣和願望。

師:①今天是什麼節?元宵節有一種特別的食品,是什麼?②元宵是什麼樣子的?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做元宵?

2.觀察製作材料,瞭解做元宵的方法。

(1)觀察並知道做元宵需要的材料。

(2)瞭解做元宵的方法和要求。

師:①我們怎樣才能做出圓圓的元宵?②老師煮元宵時,小朋友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3.做元宵、煮元宵。

(1)提醒幼兒穿好圍裙並洗手。

(2)幼兒嘗試用搓、團圓、在盤中滾一滾等方法做元宵。(提醒幼兒注意不把麪粉團弄碎,不要將麪粉撒在盤外。)

(3)教師煮元宵。

4.加糖品嚐元宵,說說元宵的味道和自己的心情。

幼兒在活動中能夠積極參加,在教師的指導下動手製作元宵,然後品嚐元宵,感受到濃濃的團圓之情。

活動二:賞花燈、猜燈謎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瞭解賞花燈、猜燈謎是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之一,感受過節的愉悅心情。

2、能用清楚連貫的語言描述自己的花燈,並講述一個謎語。

3、發展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

活動背景:

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孩子們紛紛跟着大人前去公園參觀燈會。

活動準備:

1、物質--每人準備一盞花燈,上面貼有一則謎語。小獎品若干。

2、知識--有過過節的生活體驗。

活動進程:

一、匯入

師:開門見山引入主題:正月十五鬧花燈,賞燈猜謎就是我們元宵節的風俗習慣之一。

二、展開

1、賞燈活動。

(1)幼兒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教師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花燈的形狀、顏色、名稱及特別之處等等。

(2)請幾名介紹有特色的幼兒給大家介紹自己的花燈。

2、猜謎活動。

(1)教師將幼兒分成兩組,A組持有花燈和獎品,並給B組幼兒念謎語,B組來猜燈謎,猜中了即得到獎品。教師講清玩法後,幼兒自願展開遊戲。(根據時間進行交換)

(2)集體講述自己猜謎的情況:誰猜中了我的燈謎?我自己猜中了幾個燈謎?

(3)集體將難猜的燈謎找出來,大家一起猜,或帶回家請爸爸媽媽幫助猜。

三、結束

將A組和B組得到的獎品比一比,看哪隊勝利了?

師:鼓勵幼兒將自己猜到的謎語回家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來猜一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