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小竹排畫中游》第一課時教案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小小竹排畫中游》第一課時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小竹排畫中游》第一課時教案

《小小竹排畫中游》第一課時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識字和朗讀課文。

【德育結合點】

瞭解課文內容,瞭解江南的美麗,知道江南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從而產生讚美江南,熱愛江南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放VCD片,激趣匯入

1、放VCD片,(截取其中部分片斷),讓我們先來欣賞一段江南水鄉的如詩入畫的風景。他給你留下什麼印象?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片與江南水鄉有關的小短文。小小竹排畫中游,老師範讀,學生跟讀。

2、這裏有幾個生字朋友要認識大家,願意嗎?誰想當小老師領讀一下?

3、當你讀完課題之後,你的小腦袋裏肯定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大膽的說給大家聽?(你在想些什麼?)理解題目的大體意思,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那小小竹排爲什麼會在畫中游呢?相信學完這篇課文之後,你一定會找到滿意的答案。

二、新授

1、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⑴ 請小朋友們自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朋友趕快請拼音來幫忙,或請你的小朋友來幫忙,好嗎?

⑵ 誰想讀給大家聽?咱們一句一句來讀。讓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讀生字。讀生字前,先讓學生認識一位新朋友,活潑可愛的小鴨子。師:你瞧!來了一位活潑可愛的新朋友,他一邊走,一邊撲閃着翅膀跟我們說話呢!它說什麼呢?小朋友們來讀一讀吧!(看誰讀的又對又快!)那咱們就來比一比,看誰讀的最棒!

⑶ 學生開火車領讀,最後把生字朋友湊到一起來,齊讀。

銜接語:生字讀到這裏,那課文中怎樣描寫江南水鄉的美麗呢?請小朋友端起課本,再來把課文仔細地讀一讀。

2、再讀課文,理解大意,在理解過程中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⑴ 學習第一句:

① 我們先來看第一句,女同學齊讀。誰來告訴老師,第一句中寫得什麼景物?(板書:教師用美麗的彩紙剪出的圖畫,黃色的竹筏、藍色的小鳥、紫色的小魚貼在黑板上,圍繞着中間課題)

② 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象:假如你來到一個美麗的江南水鄉的小鎮上,坐着竹排,往下游走去。你看見兩岸盛開着各種各樣的小花,有綠色的大樹,小鳥在頭上嘰嘰喳喳的叫着,小魚兒在水裏歡快的游來游去。

③ 你覺得美嗎?那怎樣讀才能讀出它的美呢?指導朗讀。指名讀,模仿讀等。

銜接語:那江南水鄉的美還有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第二句。

⑵ 學習第二句:

① 男同學齊讀。這句中寫的什麼景物呢?(教師板書:貼上綠色的小樹和小禾苗,圍繞在題目中間。)

② 你能說說怎樣叫樹木密嗎?可以用手比劃比劃。

③ 指導朗讀這句話。你怎樣讀,才能讀出樹木密?試讀,然後指生讀這句話。老師評價:老師能聽出,田裏的禾苗真綠啊!

⑶ 學習第三句:

銜接語:江南還有什麼樣的美麗景色呢?讓我們來看第三句。

① 老師範讀第三句。老師看同學們讀得這麼起勁,老師也想讀一讀,同意嗎?你認爲老師讀得怎樣?還在哪兒?請你也學着老師的樣子讀一讀吧!

② 這句中爲什麼說魚、米?趕快幫老師找找,好嗎?

③ 師語:江南水鄉盛產大米和淡水魚,水稻一年成熟兩到三次,產量高,質量好,南方人以大米爲主食,愛吃大米的同學到南方去可以天天吃大米和淡水魚,可好吃了!勤勞的江南水鄉的人們還用河塘養魚養蝦,種植蓮藕,培育珍珠。江南水鄉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

④ 那爲什麼說:小小竹排畫中游呢?然後教師總結。

⑤ 你覺得江南給你留下什麼印象?能用江南說句話嗎?教師總結,其實江南確實是個山美水美、物產豐富的好地方,有機會的話,同學們可以親自到江南水鄉去遊覽一下,欣賞一下那裏的美麗風光,嘗一嘗那裏的大米和淡水魚。

四、背誦課文,表演課文內容

1、江南既然這麼美,那就請小朋友用最美的語言,最美的動作一邊表演,一邊背誦這篇課文,把江南的美展現出來,好嗎?

2、開展男女比賽,表演這篇課文內容。評出優勝者。

【板書】

竹排(圖片)小鳥(圖片)小魚(圖片)

小 小 竹 排

畫 中 遊

小樹(圖片) 禾苗(圖片)

《小小竹排畫中游》第一課時教案2

 【教材分析】

1、本課是一篇兒歌形式的詞文,圖文並茂。圖上畫的是江南美麗、富饒的風光,一隻竹排在清清的河水中行駛,小男孩撐着竹排順流而下。魚在水裏遊,鳥在天上飛,河的兩岸有綠油油的稻田和濃密的樹木。插圖和課文內容結合得密切。全文共有3句話。第一句話主要寫小竹排順水往前行,魚兒在清清的水中游來游去,鳥兒在枝頭唱歌的情景;第二句話說的是河兩岸樹木茂密,禾苗茁壯;第三句話中的“江南”盛產魚蝦、稻米等,物產非常豐富。坐在小竹排上順水前行,一路觀賞着江南美麗的風景,真好像是在畫中游覽一樣。透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江南人們的高興心情。全詩形象生動、語言優美,節奏感強,適宜兒 誦讀。

2、本課要學會3個生字,要求會認12個字,注意讀準:“順、流、唱、密、南”的音。學習3個新偏旁“艹、山、木”認識2種新筆畫“丶丿”。

3、引導學生觀察漢字的主要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將字寫好,寫美。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丶”“ ”兩個筆畫和“木 、山 、艹”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陶冶愛美的情趣。

 【教學重點】

1、認記生字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透過指導學生讀課文,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充分感受江南的美麗,受到美的教育。

【課前準備】

flash動畫課件,學生兩人一份放有生字卡片的信封。

 【設計理念及總體思路】

運用課件構築豐富多彩的課程資源,在輕鬆、愉悅的課堂氛圍中讓學生體驗語言文字所包含的音韻美,節奏美,意境美。

1、悟江南──讓學生說說除了書上寫的, 圖中畫的,江南還有什麼,分別是怎麼樣的;

2、畫江南──在課本的江南插圖上添上美麗的一筆;

3、誦江南──讓學生根據畫的內容改編課文。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播放兒歌,匯入新課

今天,老師爲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兒歌,你們想聽嗎?比比看,誰的小耳朵最靈。播放兒歌,(歌詞爲本節課課文內容)說說你聽到哪些景物和動物?根據學生回答將相應詞語卡片貼在黑板上。(設計意圖:開課伊始用兒歌和語言創設情境激發了孩子們學習的慾望,爲後面透過語言感受江南的美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整體感知課文

小朋友聽得可真仔細,老師請你們看一段錄相:學生觀看〈江南風光〉靜態課件,教師配樂朗誦。

設計意圖: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誦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運用課件豐富學生對江南風光的感性認識。

看了課件,聽了老師的朗讀,你想說些什麼?

小朋友說得可真棒!編書的叔叔阿姨們特地寫了一首兒歌,請你用上自已的聰明才智讀讀這首兒歌吧!

 三、學生字新詞,讀通讀順課文

1、分組依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不會的向別人請教。學習生字詞時,注意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

2、說一說:說說自己是怎麼記住這些字的,它還有哪些小朋友?

3、考一考:(學生拿着字卡,你考我,我考你,)生生互檢。

4、玩一玩:讀完生字詞後,充分利課文中的那幅圖,讓孩子們玩詞貼畫的遊戲,把黑板左邊的詞語貼到畫上合適的位置。如:“禾苗”帖在圖中畫禾苗的地方。多種形式認讀詞語,熟記詞語。

設計意圖:在貼畫的過程中,既鞏固“兩岸、順水流……”等詞語的識記,又透過圖形象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比如理解“順水流”,學生擺的時候,老師讓他把這個意思演示出來。很直觀,很形象地理解了詞語的意思。

5、指三名學生分句讀課文,隨機正音。(注意“兒”字在生字教學時念“ér”,在文中念輕聲;“油”字的變調。

6、用各種形式練讀課文。(如師生對讀,生生對讀,評比朗讀之星等)透過各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讀得願望,使得朗讀效果具有層次性,遞進性,爲低年級學生語言的積累奠定基礎。

 四、播放兒歌,哼唱兒歌

(歌詞爲本課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韻律美。

《小小竹排畫中游》第一課時教案3

教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這是一首讚美江南水鄉秀麗景色的詩。一個男孩撐着小小的竹排順流而下,他觀賞着兩岸美麗的風光,感受自己如同在畫中游覽一樣。課文貫穿對江南水鄉的讚美之情,旨在激起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遊”,表達了作者無比歡暢的心情。全詩圖文並茂,形象生動,語言優美流暢,節奏感強,適宜學生誦讀。 這篇課文是學生第三次接觸課文,所以教給學生學習課文的方法是至關重要的,他關係到以後課文的學習,所以教師必須精心引導,融讀與方法於一體。

2.教學目標及確立的.依據: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本節課可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2、用自己的方式認識12個生字,認識三個偏旁。

3 、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利用生活經驗 、圖片、 聯繫上下文等方式理解竹排、樹木密、 禾苗 、江南、 魚米鄉等詞語,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結合看圖,聯繫生活實際,反覆誦讀,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讀畫畫,理解課文。

2、在指導學生認記字形時,應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住字形,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學生喜歡讀,透過各種形式的讀和背,讓學生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及確立的依據: 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將教學重點、難點定位在:

1、認識筆畫、 偏旁和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材處理

1、學生狀況分析及對策 一年級學生經過一個階段的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讀書能力,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讀,但每個環節都要把要求說清楚,讓學生知道該做什麼,怎麼做。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降低識字難度。並配上適當的課件輔助教學,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2、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地規劃,遵循目標性、整體性、啓發性、主體性等一系列原則進行教學設計

設計了四個主要的教學程序是:

一 推薦旅遊景點,組織小旅遊團。

二 乘坐小小竹排,暢遊江南美景。

三 創造性地朗讀:我也試做導遊。

四、 課外拓展延伸,積累豐富語言

教法學法說明

1、說教法。

1.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將採用自由讀、小組讀、指名讀和同伴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自讀自悟,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詞語。

2.遊戲激趣,鞏固識字。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採用遊戲形式調動全體學生參與,在玩中認字,鞏固識字效果。

3.注重評價,激勵主體。評價是教學有機組成部分,在課上以即時性的口語評價鼓勵和讚賞每一個人,讓他們在愉悅輕鬆的氣氛中學習。

4.開放語文學習空間。樹立一種大語文觀,把語文從課內延伸到課外。

2、說學法

根據學法指導自主性和差異性原則,讓學生在“畫一畫---讀一讀---議一議---說一說”的學習過程中,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使學生掌握知識,學會求知的方法。

設計理念

課文展示的是畫一樣的美景,因此整堂課以課件中江南水鄉的景美來渲染烘托課文,使學生在美的環境中體會江南之美,產生熱愛江南之情,使自然美和童心趣和諧統一。同時在感悟時學寫生字。

說教學過程

一、推薦旅遊景點,組織小旅遊團。

1 小朋友,你們喜歡旅遊嗎?都去過哪些地方?今天我這位導遊想向各位推薦一個特色旅遊景點,不知道你們有興趣聽我介紹一下嗎?這時我用課件展示旅遊景點介紹,文字全部注音(介紹中的紅字就是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您閱讀我們旅行社推出的江南遊介紹。江南一帶位於中國的東部,那裏物產豐富,有“魚米鄉”之稱;那裏河流密佈,兩岸樹木茂密,禾苗綠油油。在那裏,您可以乘坐“竹排”這種特殊的水上交通工具領略如詩如畫的美景。

2 各位小遊客,對我們的旅遊景點滿意嗎?如果介紹中的字讓您爲難了,請跟我讀。這時我和學生一起學習紅色字。 並開展各種形式的朗讀和識字技巧來識記生字,如 用部件法記“排”,用動作發記“遊”“唱”,用奇特聯想法想像嘩嘩的流水從而記住“流”…… 排、中、遊、流、唱、兩、岸、樹、苗、綠、江、南 。

3 經過學習後,學生基本掌握了要認識的生字,這時我設計了轉輪盤、摘蘋果、找朋友、小猴跳敦的遊戲來加深學生對字詞的鞏固,學生此時興趣高漲。這時我揮動導遊旗說願意參加這個旅遊團的小朋友請報名。咱們出發吧! 一個字由陌生到熟悉乃至識記在心,是需要反覆鞏固練習的,而這種富有童趣的識字遊戲有效地避免了識字的枯燥,鞏固了生字識記。

二、乘坐小小竹排,暢遊江南美景。

1、我們乘着飛機越過高山、河流,向着江南飛去,白雲在向我們招手,太陽在向我們微笑。到了江南以後,我們開始了愉快的旅行。這時我用課件播放江南樂曲,更好地給學生創設情境。

2、接着我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竹排”畫面。用生動的導語來把學生帶進江南。這是江南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我們將乘坐“竹排”順流欣賞兩岸的美景,願您此次旅途開心!在課件的演示下,課文朗讀也同時出現,讓學生把情境美和語言美結合起來,學生會情不自禁地朗讀起課文。

3、這時我趁熱打鐵,讓學生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

(1)自由練讀。 這首詩每句都描寫了江南的美麗,那就把你的喜愛之情讀出來吧!

(2)選句朗讀。 你最喜歡哪一句,然後把你最拿手的一句讀給大家聽。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干個哈姆雷特”,關注學生內心的情感體驗,並喚起學生積極的學習熱情。 接着利用課件和圖片資料幫助理解“順水流”,樹木密的“密” 、“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等詞。解決本節課的難點。

(3)品味朗讀。 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閉上眼睛,體會江南的美。這時我用生動的語言在次創設情境: 我們坐在小竹排上,鳥兒在空中動聽的歌唱,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兩岸的樹木蔥蔥蘢蘢,遠處的田野裏到處是綠油油的禾苗。 這景色美嗎?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情來讀呢?鼓勵學生用適當的語氣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如,“小豬排,順水流,鳥兒唱,魚兒遊”可讀的輕快些,表達出喜悅、歡快的心情;“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讀的緩慢些,以表達自己讚美的感情,接着開展多種形式朗讀:個別讀,同桌讀,小組讀、配圖畫讀,配音樂讀,賽讀等,進而感悟“江南魚米鄉”的美景。 學生在旅遊情境中感受到了快樂,營造了開放的語文教學課堂氛圍,體現了新課標中“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這一理念。

三、創造性地朗讀:我也試做導遊。

小朋友們,喜歡這次江南遊嗎?你知道江南還有什麼迷人景色嗎?誰能做導遊介紹介紹?老師建議你們用上書中的詩句,會把這個地方介紹得更美,看哪些導遊最受人歡迎呢?同時利用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 這樣設計能夠將讀與說有機結合,在說中來讀,在讀後用上詩句再說,體現了新課標中充分發揮聽說讀的綜合能力。

四、課外拓展延伸,積累豐富語言

1.質疑問難 你有哪些問題提出來,老師和同學想辦法幫你解決。 教師從江南的地理環境及氣候等特點給予提示講解,並鼓勵學生查閱資 料。適時語言鼓勵學生是愛提問題的好孩子等。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愛因斯坦也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因此要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問。

2.紮實積累 江南自古以來就是讓人神往的地方。清朝的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一些文人墨客也拿起筆讚美江南。你會背哪些描寫江南的詩詞? 語文學習的實踐告訴我們: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是靠積累。因此要在一年級就打好積累的基礎,使學生語文的知識儲備越來越豐富。

3.課外作業:江南確實很美,我們的家鄉也有自己獨特的地域風情,有興趣的同學蒐集東北的圖片或資料,記在《知識小寶庫》裏,還可以畫一畫我們的家鄉。 由愛江南到愛祖國、愛家鄉、情感再次昇華。

說板書設計

由於一年級學生認識的字太少,加上這篇課文又如此優美,所以我採用板畫的形式來設計板書 在黑板上貼畫,最後讓學生整體感受,再現學生髮現美、欣賞美的過程。達到了教育的最終目的。

《小小竹排畫中游》第一課時教案4

【教材分析】

這是一首讚美江南水鄉秀麗景色的詩。一個男孩撐着小小的竹排順流而下,他觀賞着兩岸美麗的風光,感覺在畫中游覽一樣,課文貫穿對江南水鄉的讚美之情,旨在激起學生身臨其境之感。小竹排順流而下,鳥兒唱,魚兒遊。表達了作者無比歡暢的心情。全詩圖文並茂,形象生動,語言優美流暢,節奏感強,適宜學生誦讀。

【教學目標】

1、會寫12個生字,讀準字音,識記字形,認識偏旁山、扌、艹。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知道祖國江南十分美麗、富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文

1、課件出示竹排:

⑴這是什麼?說說它是什麼樣子的?

⑵仔細觀察竹排和排字,你有什麼發現?(聯繫竹排的形狀來記排這個字)

⑶小結:透過小朋友仔細地觀察,我們知道了竹排是用竹子紮成的,而且,它還是江南水鄉重要的交通工具呢!你們想不想坐上竹排去遊覽江南的美景呢?(課件出示一張小朋友的剪貼畫)

⑷這是一位江南的小朋友,他叫丁丁,今天他要帶我們坐上小竹排一起去旅行,欣賞美麗的江南風景,你們想去嗎?

2、創設情景:

讓學生想象自己坐上了竹排。課件一邊播放江南風光樂曲,一邊播放江南美景。

3、告訴丁丁,你剛纔坐在竹排上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同伴間自由說)

4、有一首非常好聽的兒童詩就是寫剛纔我們看到的景色,你們想讀嗎?

5、出示課題:小小竹排畫中游:

⑴生齊讀課題。

⑵你們讀了課題想知道什麼?你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生舉手說,師對提出問題的孩子及時表揚,並鼓勵其他的孩子,只要自己肯動腦,自己也和他們一樣的。)

我們能自己提出問題,能不能自己解決問題呢?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聽,幫助正音。(注意兩是後鼻音,綠是撮口音。)

3、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師激趣:丁丁說,在這兒歌中藏了幾位生字寶寶,他要帶我們去認識它們。課件出示12個生字

2、看看這些生字寶寶,哪些是你的老朋友,請在課文中找到後打上勾,和它打個招呼;哪些是你還不認識的新朋友,也在課文中找到,用圈圈出,然後讀讀拼音,看看字形,爭取認識它,和它交上好朋友。

3、反饋:

⑴你和哪個生字寶寶交上了朋友?你是怎麼認識它的?(隨機認識偏旁山、扌、艹)

⑵小老師帶讀。

⑶擊鼓傳花遊戲鞏固生字。

⑷生字寶寶們出去找朋友了,組成了一個個詞語,你還認識他們嗎?

齊讀──師範讀──齊讀──開火車讀。

四、課中操

小朋友的本領真大,一下子學會了這麼多的生字寶寶。丁丁這個時候在幹什麼呢?他正把這首兒歌編成歌曲在唱呢!我們一邊聽他唱,一邊自由做動作好嗎?(全體起立)

五、美讀課文,昇華感情

1、這收歌好聽嗎?你們能不能讀得比他唱的還要好聽呢?自己試一試。

2、齊讀(認爲自己讀得很棒的,請一起站起來讀,其他同學可以坐着讀。)

3、課件範讀,指名讀(認爲自己已經超過丁丁唱的,大膽站起來讀給小朋友聽。)

4、師生共同朗讀:

師:丁丁聽見我們小朋友讀得這麼棒,忍不住要和我們一起來朗讀這篇課文了。現在我就是丁丁,你們歡迎我嗎?那我們就一起來美美地把課文讀一遍。

5、小朋友們已經美美地將課文朗讀了好幾次了,你現在可以解答剛纔自己提出的問題了嗎?指名說說,現在你讀懂了什麼?

六、拓展

小朋友真會讀書,丁丁可要獎勵你們了,他要領着我們再去看看江南的美景。(課件播放江南美景)

小結:江南的美真像一幅畫。順着嘩嘩的流水,我們聽到了鳥兒在歡樂的歌唱,看見魚兒在快樂地遊着,河流兩岸到處是茂密的樹林,還有綠油油的禾苗和莊稼。江南真是一個魚米之鄉。乘着小小的竹排,真如像在畫裏遊一樣。怪不得我們古代有位叫白居易的詩人也寫了一首詩《憶江南》。(課件播放憶江南。)你們會念嗎?

七、寫字

師:這時,我們來到丁丁家,丁丁家牆上貼了他寫的一個字,是什麼?

1、課件出示中,讓學生讀一讀。(注意翹舌,後鼻音)

2、生觀察中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該注意什麼,然後跟着課件書空。

3、給中組詞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

小結:今天,我們跟着丁丁,乘着小竹排進行了快樂的旅行,現在,小竹排回到了教室裏,下節課,我們還會跟着丁丁乘坐小竹排進行新的旅行。

《小小竹排畫中游》第一課時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識字和朗讀課文。

【德育結合點】

瞭解課文內容,瞭解江南的美麗,知道江南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從而產生讚美江南,熱愛江南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放VCD片,激趣匯入

1、放VCD片(截取其中部分片斷),讓我們先來欣賞一段江南水鄉的如詩入畫的風景。他給你留下什麼印象?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片與江南水鄉有關的小短文。小小竹排畫中游,老師範讀,學生跟讀。

2、這裏有幾個生字朋友要認識大家,願意嗎?誰想當小老師領讀一下?

3、當你讀完課題之後,你的小腦袋裏肯定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大膽的說給大家聽?(你在想些什麼?)理解題目的大體意思,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那小小竹排爲什麼會在畫中游呢?相信學完這篇課文之後,你一定會找到滿意的答案。

二、新授

1、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⑴請小朋友們自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朋友趕快請拼音來幫忙,或請你的小朋友來幫忙,好嗎?

⑵誰想讀給大家聽?咱們一句一句來讀。讓學生一邊讀課文,一邊讀生字。讀生字前,先讓學生認識一位新朋友,活潑可愛的小鴨子。師:你瞧!來了一位活潑可愛的新朋友,他一邊走,一邊撲閃着翅膀跟我們說話呢!它說什麼呢?小朋友們來讀一讀吧!(看誰讀的又對又快!)那咱們就來比一比,看誰讀的最棒!

⑶學生開火車領讀,最後把生字朋友湊到一起來,齊讀。

銜接語:生字讀到這裏,那課文中怎樣描寫江南水鄉的美麗呢?請小朋友端起課本,再來把課文仔細地讀一讀。

2、再讀課文,理解大意,在理解過程中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⑴學習第一句:

①我們先來看第一句,女同學齊讀。誰來告訴老師,第一句中寫得什麼景物?

(板書:教師用美麗的彩紙剪出的圖畫,黃色的竹筏、藍色的小鳥、紫色的小魚貼在黑板上,圍繞着中間課題)

②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象:假如你來到一個美麗的江南水鄉的小鎮上,坐着竹排,往下游走去。你看見兩岸盛開着各種各樣的小花,有綠色的大樹,小鳥在頭上嘰嘰喳喳的叫着,小魚兒在水裏歡快的游來游去。

③你覺得美嗎?那怎樣讀才能讀出它的美呢?

(指導朗讀。指名讀,模仿讀等。)

銜接語:那江南水鄉的美還有什麼呢?讓我們來看第二句。

⑵學習第二句:

①男同學齊讀。這句中寫的什麼景物呢?

(教師板書:貼上綠色的小樹和小禾苗,圍繞在題目中間。)

②你能說說怎樣叫樹木密嗎?

(可以用手比劃比劃。)

③指導朗讀這句話。你怎樣讀,才能讀出樹木密?

(試讀,然後指生讀這句話。)

老師評價:老師能聽出,田裏的禾苗真綠啊!

⑶學習第三句:

銜接語:江南還有什麼樣的美麗景色呢?讓我們來看第三句。

①老師範讀第三句。老師看同學們讀得這麼起勁,老師也想讀一讀,同意嗎?你認爲老師讀得怎樣?還在哪兒?請你也學着老師的樣子讀一讀吧!

②這句中爲什麼說“魚、米”?趕快幫老師找找,好嗎?

③師語:江南水鄉盛產大米和淡水魚,水稻一年成熟兩到三次,產量高,質量好,南方人以大米爲主食,愛吃大米的同學到南方去可以天天吃大米和淡水魚,可好吃了!勤勞的江南水鄉的人們還用河塘養魚養蝦,種植蓮藕,培育珍珠。江南水鄉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

④那爲什麼說“小小竹排畫中游”呢?

(教師總結。)

⑤你覺得江南給你留下什麼印象?能用江南說句話嗎?教師總結,其實江南確實是個山美水美、物產豐富的好地方,有機會的話,同學們可以親自到江南水鄉去遊覽一下,欣賞一下那裏的美麗風光,嘗一嘗那裏的大米和淡水魚。

三、背誦課文,表演課文內容

1、江南既然這麼美,那就請小朋友用最美的語言,最美的動作一邊表演,一邊背誦這篇課文,把江南的美展現出來,好嗎?

2、開展男女比賽,表演這篇課文內容。

(評出優勝者。)

【板書】

竹排(圖片)小鳥(圖片)小魚(圖片)

小小竹排

畫中游

小樹(圖片)禾苗(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