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三思而後行作文800字(通用11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思而後行作文8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思而後行作文800字(通用11篇)

三思而後行作文 篇1

走過了多少日子,載過了多少春秋。

時間匆促得抓不住,時常站在時光的高鐵上,一遍遍效忠着自己的青春,接着再風一般的翩然林間。風過了的年華,時間把它風化了,留在記憶的匣子裏退卻,但我卻想說我不懂。我不懂爲何我們要一遍遍的對自己撒下彌天大謊,再哭着鬧着說自己想如何去彌補這段倉促的過失。

路是自己走過的,如同奔流的大河,它永遠是一種大江東去的情懷,從不倒流,即使時間把它忘記,它依然在幻滅的國度裏流光溢彩。我們在聽它留下的聲音中,不禁一遍遍感嘆出哀婉的小情懷。爲何就不能好好相處呢?

‘不是我們不替你們着想,是我們不知道怎麼安靜纔是你們想要’。

在花開一夏的時光裏,我們面對中考應試,是悵然,也是努力。我們明白自己的命運,就是它來決定我們的去向,我們要努力,是我們唯一做的。但是我們依然忙中偷閒,尋一份靜謐。帶上愉快的心情,在教室一隅,欣賞天邊那份寧靜的景緻,在時不時看看周邊即將離別的好友,在這匆忙之際,再在那畫滿了大大小小的幾何圖形的草稿紙上認認真真寫下對這班級的不捨和依戀。

小小的情懷在那一刻被開啟,我突然變得不懂了,爲什麼在以前總是有那麼多的無可奈何的不合,生氣,爭吵,打架,最後在班委的勸導下板着一張嚇死三千大衆的臉走開,你說這是爲何?

在安靜的自習課上,一個小紙團不小心砸中了你,爲何不會心平氣和,輕輕的撿起紙團放到垃圾桶呢,無端引起是非之後,爲什麼不就是一個小小的道歉,真的有那麼困難麼?然後一定要老師大發雷霆命令你們寫下五百字的檢討才肯收手呢。你說這是爲何?

在最後的衝刺階段,如果不要聽課,讓生死聽天由命,那又何必再到這個教室來污染這聖潔的氛圍,髒話脫口便出,打擾同學,也讓同學心生厭惡。不如好好相處,度過這最後幾天呢?

我們可以選擇向大江一樣在波濤聲中敲擊心靈的強音,在流經每個地方時,你們,是否可以三思而後行?

三思而後行作文 篇2

我很喜歡那樣一個比喻:“人是能思考的葦草。”也許思考就是那個讓人可以凌駕於萬物之上的臺階。但也正是這思考的能力賦予了人類以思想,從而把人類置於了很多旭旭的境地,比如親情與真理。

我清楚地記得康德曾經說過:“有兩樣東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感到無上敬畏之情,我們頭上的燦爛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這句鎊刻在人類思想史上的話語,也許很精當地爲人類擺脫尷尬境地,提供了柳暗花明的一招堅持自然真理與思想的道德法則。也許這樣,人類纔可以真正做一棵生長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葦草。

我相信人類在判斷認知事物的時候一定都會烙上思想感情的印跡,更何況是那樣一種與生俱來揮之不去的神聖感情。中國歷史長河中清風明月般的人物當然有,但是完全割裂親情毫無私念的例子又實在不算多。而我也許真的不太主張做一個冷血無情的人,否則世界沒有了感情,也沒有了色彩。

我很喜歡魯迅,喜歡他那橫眉下的犀利思想。先生一定可以算是一個深刻的人。而先生客觀冷靜的觀點絕不是衆叛親離而來的,“無情末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這是先生的詩,而先生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先生的面孔永遠是鮮活的,泛着血的殷紅。

世界失去了親情的牽絆將會變得多麼蒼白,多麼令人窒息。當然我們也很難接受一個親情氾濫的、失真與扭曲的世界。我相信人們可以找到一個折中的契合點,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極端。

去過草原的人一定會驚異於牧草的柔順和堅韌,人這棵可以思考的葦草也許也應該這樣遵循着自然與思想的雙重法則在風中生存。

柔情也許是一把雙刃劍,正負的功能淬於一身,但也許它更可以算是一把刻刀,在尊重真理的前提下刻出生活的特質與生命的特質:讓生命美麗而不輕佻,繁華而不浮躁。

三思而後行作文 篇3

孔子曾說過一句婦孺皆知的話:“三思而後行”。意思是:遇事要多多思考,然後纔可以做出決定。他認爲:這樣把握行事迴避免出錯,失敗。小心翼翼的辦事比較好。

可是,在現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如果凡事都“三思而後行”的話,就可能錯過最佳的機會,要知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呀!即使事後你想出再好的辦法,可“時已晚矣”,又有何用?

小心行事,三思後行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可我們更需要遇事勇於作決定,並且大膽地嘗試,行而後三思!這是偉人們給我們指引的前進方向!

遠近聞名的伽利略,大膽嘗試,推翻了兩千多年的錯誤理論;名垂青史的李時珍,爲造福與人類,大膽品嚐數百種不知藥性的草藥;舉世無雙的愛迪生,大膽的創造了一千多種新物品,成爲了人人皆知的發明大王……

如果不勇於行動,將只能碌碌終生,一事無成,再多的思考也無非是紙上談兵,無濟於事。

當然,世間沒有百戰不敗的將軍,或許,你向前邁的那一步錯了,但你依舊是偉大的,證明你勇於向上攀登,敢於挑戰新的高度!人們不常說:“不怕犯錯,就怕知錯不改嗎?”失敗乃成功之母,不經風雨,何以見彩虹?

而且,起初的“行”的失敗,就是爲了讓後面的“三思”起到總結經驗教訓的作用,讓失敗給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絕不允許自己在同一地點跌倒第二次!這樣,我們纔會擁有真正的收穫!面臨我們正是成功!

讓我們大膽嘗試,總結經驗,行而後三思吧!

三思而後行作文 篇4

有一句俗語說:“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人們在決定做一件事情之前,應該三思而後行,在把現在與以後聯繫起來之後再做決定,也遠遠不遲。

我曾在書裏看過這樣一張漫畫,漫畫裏是一隻熊和一個獵人撐着一根樹枝坐在山頂上。獵人的槍口對着那隻熊,而熊咆哮着,好像蓄意要撲向獵人。這張漫畫引起了我的沉思:獵人最後會不會朝着熊開槍?而那隻熊會不會撲倒獵人?但就此來看,彼此不動手纔是最好的選擇。無論是誰先動手,樹枝都會因此而不平衡,最後只能是雙方都落下了懸崖,於誰都沒有好處。所以在做一個決定之前,必須要考慮清楚這個決定會帶來什麼後果,不然可能會落得一個從山頂到山麓的結果。

古人常說:“三思而後行”,無論行的是什麼,我們要看重的是“三思”。三思指的是再三考慮、多加思考的意思,那要思的是什麼呢?思考做這件事情的好處和壞處,思考這件事的後果會是什麼,思考爲什麼要去做它,思考怎麼做才能把它做到最好……只有再三考慮清楚了,我們才能做出一個正確並且恰當的決定。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做事情不計後果,一瞬間想到什麼就去做了,一點也沒有想清楚結果是怎樣的,最後結果有好也有壞。我們不能否認突如其來的想法就是錯誤的,因爲往往有時候事情還會朝着好的方向發展,這得取決於事情的性質和人們的決定。但是有時候,一件事情可能會因爲一個衝動的決定而變得更加糟糕,因此我們不能魯莽行事,理智和冷靜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很多人在生氣的時候,會因爲一時的氣憤而做出了一些不理智的行爲,結果造成了自己的難堪。也有很多人因爲一時的情緒而讓好事情變成了壞事情,現實就是這麼的殘酷,正如老闆會因爲你工作完成的不好而訓斥你,沒有努力學習取不到好成績一樣,一旦做出一個錯誤的決定,事情就不那麼如意了。外界條件是多變的,但是我們的想法可以不變,只有思考清楚,沉着、理智的作出決定,纔不至於在將來的日子裏感到後悔。

“今日留一線,他日好相見”,只有多思、多看、多想,纔不會進退兩難,給自己、給他人都留點餘地,才能站穩了腳跟,才方便在以後的日子裏相見。

三思而後行作文 篇5

我們應當以什麼態度面對生活?是英勇無畏地敢衝敢闖?可有時止步放棄也不失爲一種智慧。是以年輕澎湃的心不斷地嘗試挑戰?可順從旁觀者與過來人的意見有時也可以避免我們撞得遍體鱗傷。

思前想後,“三思而後行”應該就是我們需要的一種態度。

話說蜀之鄙有二僧,貧者告富者以其欲之南海。富者譏笑着說自己多年來都夢想着去南海,然而憑藉自己雄厚的財力物力也沒有成功,你憑什麼去呢!很明顯,以富者的經濟基礎的確更有可能到達南海,但南海之路的迢迢漫漫、艱難險阻擊碎了富者的南海之夢,對於貧者又怎樣呢?連富者都到不了南海,富者也不贊成我去,去很難吧?

於是貧者選擇了放棄。不!不是這樣的!放棄通常不是一種合適的生活態度,面對困境更是不能輕言放棄。世之奇偉瑰麗之觀多在人跡罕見之處,不可輕得也。一位著名的登山隊員曾說過:“登上珠穆朗瑪峯的快感哪個小土丘可以媲美的!”所以貧者並沒有放棄。他考慮着,南海是不可到達的嗎?當然不是,佛教聖地永遠對每個來訪者敞開胸懷。一瓶一鉢足乎?足矣。一路上不求風景如畫,不求安逸舒適,只求最後到達神聖的所在。我能到達嗎?我相信我能。一切客觀條件都已具備,加以我虔誠不二的朝聖之心,千里之外的南海最終會爲我所擁抱。可以去南海了嗎?試試看吧。

天下事有難易乎?爲之,則難者亦易也;不爲,則易者亦難也。貧者選擇了“爲之”。他周縝地考慮了事情的條件與情況,此謂之“三思”。最後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通往南海的路,此謂之“行”。三思而後行,他成功了。第二年從南海歸來,從那個讓他魂牽夢縈的聖地回來,也就是那個富者不曾到達的地方。

不得不所,是三思而後行幫助他實現了南海之夢。南海之夢由來非一朝,但他沒有衝動地馬上實行。他在等待,等待時機的成熟;他在思考,思考如何讓夢想變爲現實。他忍住了猛地襲上心頭的衝動,我想這也是佛家共有的一種智慧吧。

三思而後行,前提是思,重點是行。沒有衝動可能埋下的禍根,沒有放棄可能留下的遺憾,不用懼怕不用逃避,面對生活,三思,然後就行動起來吧!

三思而後行作文 篇6

“三思而後行”這句話其實是頗有深意的。以前,我覺得這句話充滿了疑點,比如說,爲什麼是三思呢?爲什麼不能是多思呢?爲什麼不能直接出答案呢?一個個的問題其實我都選擇了自己埋藏在心底,等我長大了,我想,我應該自己就有能力知道了吧。現在想來確是不無道理的,三思而後行這句話很重要,我們必須要去注意,這句話對於我們的人生其實也是很有意義的,也同樣是對於我們人生的一種啓迪吧……

三思而後行,大概意思其實就是,讓我們多多思考再去做一件事情吧。當初,我會想爲什麼要多多思考呢?現在,經歷了那麼多的事情,好歹也摸爬滾打了那麼多年,我現在也終於才領悟到了那麼一絲吧。是的,就是一絲。其實,我們人體第一個對問題的下意識的反應那麼一般都是錯誤的,因爲這個下意識的反應,只是我們自己身體最下意識的,甚至都沒有思考的反應罷了,這種反應大多數都是愚蠢無知,二思,也就是你稍微想了一下,考慮了那麼一下這個問題再做出的答案,其實這個答案也是莽撞的,沒有仔細考慮過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莽撞的,三思,也就是認真仔細的考慮過了這個問題,這個時候你已經設想了很多答案和事情呢,可以說,三思出來的答案,已經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答案,我們是可以去運用的了。那麼爲什麼不多思呢?多思,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因爲你已經基本上把很多事情都考慮到都想到了,那麼再去想的話答案也都是一樣的,浪費時間,是沒有意義的一件事情。

做事三思而後行這個道理,這個啓迪我們是可以用一輩子的。因爲我們的一生會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思考每件事情的時候都用這句話,是非常有用的。我慶幸了,很早的時候我就懂了這句話的含義,沒有繼續莽撞下去,莽撞不仔細的人是永遠不會有什麼大成就的,只有真正領悟到三思這個含義的人,纔有可能走向輝煌……

三思而後行作文 篇7

夜裏微涼的風輕拂着每個人的臉頰,拂去勞累一天的煩悶。我撐着傘迎着綿綿細雨漫步回家,偶然路過一間網吧,隔着玻璃望着那些目不轉睛盯着屏幕的臉,我輕笑,想起一件塵封的往事,佇立在雨中。

小學六年級時,一個週六的晚上。我與朋友相約一起去網吧玩,空城計般地把家中的燈開着,快步下樓向目的地奔跑。不一會兒,我們抵達,用袖子擦拭了一下正流淌的汗水,熟練地付錢,坐下,便迫不及待開始了“奮鬥”。

時間猶如沒關緊水龍頭正滴落的液體,悄然流逝,轉眼間竟到了十點鐘,是該回去的時間了。然而我卻猶豫了,在即將通關的遊戲與被父母發現的危險中,搖擺不定。這時朋友說:“不然我們再充值一元,打完就離開?”我思索了一會,望了一眼時間,便同意了,再次沉浸入網絡的海洋。

慾望總是猶如一個魔鬼,把人往地獄不斷拉扯。這一元的時間便無限拉長,一次又一次的充值讓人無法自拔。當我再次望向那牆壁,一串心驚的數字浮現,十一點多了。我忙從座位跳起,往家中狂奔。外面正下着小雨,不停拍打在臉頰,我卻無心去管,只是癡人說夢般不斷請求上天,自己沒被發現。

現實總是殘忍的,當我躡手躡腳輕推開家門,對上了父母親欣喜又怒火沖天的眼睛。我無可辯駁,垂下頭來,不敢直視,默默等待這場暴風雨。然而正當媽媽要開口斥責時,平時嚴厲的父親卻把她攔住,扔過一條毛巾給我,用低沉的語氣說道:“擦乾頭髮再說。”短暫的平靜後,他又說道:“你上網去了吧,你喜歡玩遊戲我能理解,但我希望你能認真考慮一下後果,找不到你的我們,該有多着急。你媽到現在還沒吃晚飯。”我偷偷一瞥,這才瞧見,母親的頭髮還在淌着雨水,以及父親早已溼透了的上衣。頓時,玩遊戲的快樂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不安和羞愧,回想父親的話語,心中的自責不住涌現,淚水從眼角劃下了:“爸,我錯了,再也不會了。”父親終於露出了笑容:“你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最近的成績也有些退步,很久沒和朋友一起去‘運動’了吧,但凡事應三思而後行……”

思緒慢慢聚攏了回來,我永遠忘不了那晚父親真摯的教誨,把“三思而後行”溫和刻進了心中。今天的我,離開這地方——這個我曾爲之沉迷的地方,沒有絲毫的留戀,沒有涌動的渴望,只有父親的話還在耳邊迴響。

雨,還是綿綿地下着。

三思而後行作文 篇8

“三思而後行”這句話在教師、家長身上一定多次說過,人們把它當作千古流傳的名言來對待,而有多少人能懂得這是否正確呢?不,沒有多少。

在生活中相信每個人都見過小偷,當你在大街上閒逛之時,一個小偷在你面前出現,身後是源源不斷的抓小偷聲,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答案是追,你會勇往直前地衝上去,抓住小偷,而當你“三思而後行”時,在你的腦海裏會產生出一個絕然不同的結果:會不會有危險?萬一小偷身上有刀,那可就自找麻煩了。算了,反正不關我的事。在這個見義勇爲的關頭,或許你只要上前幾步就追到了,而你在“三思而後行”後,就放過了一個小偷,不去出手相救,讓主人丟失了錢財,猶豫會讓人膽怯,而這“三思而後行”還正確嗎?這會讓我們在工作崗位上失去機會。

當教師在言傳身教此話時,是否深刻理解它的含義?不,“三思而後行”這只是前半句,還有後半句“孔子曰:再思可矣,這也正反應了中國人段章取義的劣性,讓華夏文明在現代人眼中是一個盲區。這句話是齊景公說的,而孔子這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並不贊同這個觀點,他是認爲只要一思就可以了,再想想有些人把它當作千古流傳的名言,把它當作了孔子所說之話,也真是可笑啊!

我也與孔子一樣,並不贊同“三思而後行”,它就是猶豫猶豫像是最浪費時間的,你用在思考上的時間還不如去行動,而在三思時你往往會選擇一種最容易最輕鬆的方法,就會讓你失去做事的激情,你會給自己留好退路,這樣,別人就會失去了你的幫助,人間就失去了助人爲樂,從而失去真善美,你會有很多顧慮。這並不是不思考,只是果斷做事,這就是猶豫與果斷之間的差異。如果有一個機會,你先考慮能否勝任,那就很有可能失去了一個天賜良機,一個機會就從身邊悄然溜走,親愛的讀者你是這樣做的嗎?

是呀,我們年輕人三思不妥,再思可也,我們不能因衆人口頭言傳而盲從,否則生活中許許多多的機會正是三思而錯過的。

三思而後行作文 篇9

我不知青春爲何物,但我深知怦然在青年人胸膛裏那炙熱如火的心;我不知青春爲何而勤奮努力,但我深知一切美好無一不是血汗淚的交織;我甚至不知青春有多寶貴,但我深知那荒蕪了青春的人如今有多悔恨,多無助與痛苦……朋友,我願寄爾青春以三思。

第一思:沉淪與奮鬥

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這一字一足跡,無不觸動萬千飽含理想的奮鬥者,身爲其一員,在酷夏中勤學苦讀,在凜冽中走筆飛書。深夜安寧,聆聽領袖的諄諄教導,賦予筆尖作響以“沙沙”,點亮通明的深夜。化用哈姆萊特的驚天之問:是沉淪,還是奮鬥?只有用奮鬥書寫光輝歲月,纔不會在傾頹老矣時徒傷悲。

當今社會,物質的誘惑無時不挑動人們脆弱的神經。在分水嶺中,有人選擇沉淪,有人堅持奮鬥。街邊的酒吧網吧歌廳,沉淪其中的人隨處可見,我不禁看到那垂垂年邁的老者,顫巍巍感嘆:“孩子們那,別浪費了青春……”青春年少虛度,痛恨一事無成,青春何再來?

第二思:璞玉與雕琢

人人都是一塊玉,就看你怎麼雕琢自己。用真善美來雕琢自己,培養高潔的操行和淳樸的情感,使自己成爲高尚的人。可謂君子之道,人人仰慕;想成爲君子,就必須承受成爲君子的磨練,勇於擔負君子的責任。天降大任,苦心志,勞筋骨,餓體膚,乏其身……

我知道,孟子的教導點醒多少夢中人,正如領袖說“有信念、有夢想、有奮鬥、有奉獻的人生,纔是有意義的人生”。萬物皆如此,不經歷苦寒,梅花如何嬌豔?不經歷冶煉如何鑄就好鋼?不想成爲爛泥,要想成爲好鋼。追夢的坎坷與磨礪,可助力攀登巔峯;艱辛與痛苦中奮鬥,正是踐行中成功。

第三思:反思與展望

有意義的人生是迎難而上。“你的人生就好比那心電圖,倘若一帆風順,那也便失去了存在的意義。”最後一思——反思,回想曾經荒蕪的時光已消失在時間的長河裏,看到一旁休息的我如同驕傲的兔子,身邊不知有多少努力的烏龜把我狠狠地落下。我不禁悔恨,每個人亦是如此。反思,是爲了讓自己突飛猛進,奮起直追。

恍然間,人生“三思”令我眼前一亮:“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現在不去奮鬥,將來用什麼回憶?青春的光輝歲月應與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律動;青春如此珍貴,錯過一時,悔恨一世。我寄青春以明月,隨風直上九重霄。

三思而後行作文 篇10

一縷縷香氣自茶杯中溢出,茶葉靜靜地躺在濾網上方,泡在水中。濾網下,茶水清澈,在玻璃的折射下,散發出迷離的光。

在濾網的隔離下,人們總能飲到清澈得不含一絲雜質的茶,細細品味茶的芳香。

如同飲茶一樣,生活中很多現象也都需要濾網。例如感情,如果毫無選取地愛所有的人,那就不叫感情了,叫濫情。例如學習,如果對所學東西一味地理解,那就不是學習了,叫生搬硬套。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語言往往是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說話得體,那麼交往就會和諧,順利。說話不得體,人們往往會一拍而散。

語言是人們向別人表達自我的感受、觀點的工具,是體現一個人涵養的途徑。思想道德素質高的人說出來的話都是溫文有禮、大方得體的。只有粗鄙之人才會說出粗鄙之話。

語言是一把雙刃劍。話說得好,人們都會受益。話說得不好,不僅僅刺傷他人,還會危及自我。

愛默生說過:“語言所造成的傷口往往比刀劍造成的傷口要難以治癒。”

在親人之間,朋友之間,最容易造成裂痕的往往都是過激的言語、殘忍的話。人人都有心,傷了心,要想治癒並不容易。它會象定時炸彈一樣埋在心中,等到導火線被點燃時,它會毫不猶豫地爆炸,摧毀人們的內心世界。

古語曰:“三思而後行。”

在人們說話辦事之前再三思考,將會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時哪一次重大戰役的戰略佈局不是軍師、將士們再三思考的?

此刻哪一次成功的外交不是外交官深思熟慮之後達成的?

“推敲”的典故至今人們都耳熟能詳。如果不是詩人的反覆思量、琢磨,能有這天流傳千古的佳句名篇嗎?

“三思而後行”是前輩們留下的智慧,一個又一個的例子證明了這句話的正確性,一個又一個的例子爲我們帶給了經驗教訓。

三思而後行,做個說話大方得體之人,做個遇事冷靜之人,做個有內涵的人。

三思而後行作文 篇11

三思而後行”的古訓出於《論語》,這句話的意思非常明確,就是教我們要養成作事前多思考的好習慣。“三思而後行”並不是膽小怕事、瞻前顧後,而是成熟、負責的表現。

“三思而後行”對問題的完美解決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這個快速多變的社會中,稍一猶豫,時機會在瞬間錯失。有的時候考慮得太多也是不好。正如鮑威爾曾經講過的:在作決策的時候需要在掌握40%至70%資訊的時候做出你的決策。資訊過少,風險太大,不好決策;資訊充分了,你的對手已經行動了,你就出局了。

“三思而後行”與快速地把握時機並不矛盾,做事情要學會把握時機,同時在決策的時候還要多去思考。這樣的人才有希望達到成功的彼岸,立於不敗之地。

三思而後行雖然說要小心謹慎,但是過於小心會導致其他人認爲這是猶豫不決,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惡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但是要三思就討厭了,相對總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統一,統一了以後又是矛盾,如此永遠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結論的。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時候,考慮一下,再考慮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慮一下,很可能就猶豫不決,再也不會去做了。所以謹慎是要謹慎,過分謹慎就變成了小器。大家都有幾十年的人生經驗,過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這個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結果,問題就多了。所以孔子主張,何必三思而後行,再思就可以了。

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聽到他這種做事的態度,便說:“再,斯可矣!”這句話有兩種解釋,從前老學究們的解釋認爲:“做事情要特別小心,孩子們,想三次都不夠,孔子說‘再斯可矣!’還要再想一次哪!”這種解釋是不對的。其實,孔子認爲他想得太多。作人做事誠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後行”,的確考慮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