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佛法經文 > 內經

《內經》與腸道養生

內經1.28W

酷暑之季,大口喝啤酒、吃燒烤、吞冰淇淋何其爽哉,卻苦了腸胃。夏天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高溫天氣,蚊蟲滋生,食物易變質,水源易被污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病從口入”,從而引發腸胃健康問題。《內經》如何教我們調理呢?

《內經》與腸道養生

一 、腸胃不健康主要有六大表現

便祕。

排便黑、硬,呈顆粒狀,排便困難,排便時肛門出血。

腹瀉、腸易激。

表現爲急、慢性腹瀉,持續排便帶有緊迫感,肛門不適,大便不成形、水分增加,排便次數明顯增加。

排便惡臭。

正常大便應呈偏酸氣味,而並非刺鼻惡臭。

放屁很臭。

腸道內有害菌產生了大量的硫化氣體,導致經常放臭屁。

口臭。

口腔呼出氣體發出難聞的氣味。

面板粗糙、晦暗。

體內毒素不能及時排出,被人體吸收後,則會導致面板粗糙、黯沉、長痘等情況的出現。

二 、這些食物護腸有一手

調理腸胃要做到從內而外,而一提到護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富含益生菌的酸奶,有些食物雖然不含益生菌,但也有益於腸道健康。

山藥

山藥含大量澱粉和蛋白質,還有維生素、脂肪、膽鹼等成分,有健脾胃、益腎氣、促進消化吸收、保護胃壁的`功效。除此之外,它還含有一種多糖蛋白質的混合物“黏蛋白”,對人體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夠補脾養胃,補肺益腎。

黨蔘

黨蔘性平,味甘、微酸,歸脾經、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生津和胃的功效。黨蔘還具有增強細胞黏膜的保護作用,以及增強胃黏膜屏障功能,從而抗潰瘍。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之功效。因腸胃不適導致的胃部或腹部脹氣,尤其是在飢餓時沒有食慾、大便稀、身體疲乏時,食用白朮能夠有效緩解以上症狀。需要注意的是,白朮有明顯增強食慾的作用,故平時食慾較好或食量較大的人,不宜食用。

陳皮

道醫認爲,陳皮芳香,味辛溫微苦,歸脾經、肺經,有健脾和胃、行氣寬中、燥溼化痰的功效。尤其適用於脾胃氣滯溼阻、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嘔吐穢逆等症狀。而且陳皮內所含的揮發油對胃腸道有溫和的刺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有助於排空胃腸積氣,芳香健脾,幫助消化。

拓展閱讀:內經疾病的三個成因

第一句是百病皆生於氣。怒則氣上,容易腦溢血,眼睛充血,咽喉上火,口臭,鼻炎中耳炎。

思則氣結,思慮太過,氣機就容易板結,不是長包塊,就是生癌腫,所謂的甲狀腺腫,肝囊腫,腸息肉,子宮肌瘤,脂肪瘤,只不過是氣結在不同臟腑部位的產物而已,名雖不同,氣凝其痰血,使血水結聚不散的本質是相同的。

學中醫是重本質,而不重名相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大家不要被病名嚇到。所以一切包塊結聚,都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思慮過度啊!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無私也,無爲也,巋然不動,感而遂通。人多思則多病,寡思則寡疾,清心寡慾,即是延年益壽。

恐則氣下,人容易害怕擔憂,不好的事情總會來,這叫怕什麼來什麼。人一恐懼,腿腳就無力,一牽掛擔憂,心被絆住了,腿都邁不動,所以腰腳以下的疾病,比如尿頻尿急,遺精滑精,抽筋,腿腳痠軟無力,腫痛等,都離不開恐則氣下,因爲腎主腰腳,恐傷腎。

第二句是生病起於過用。現在天底下疾病種類越來越多,病人頭疼,醫生也頭疼。爲什麼呢?

現代研究認爲,我們這時代,絕大部分病,癌症腫瘤三高等,大都是生活方式病,是心理思想病。

生活方式太快了,我們看什麼叫疾病?疾者快速也,疾風知勁草,疾病就是病在快字上,快餐文化,快節奏的生活,讓人處於透支狀態,身體過用狀態,身體就出問題了。

所以病人有千百個疑惑問題,老問醫生我該忌什麼,你只要懂得一句話,原則性的一句話,就是忌過度過用過快,那身體會變得越來越好用。

現代人用心用眼的頻率程度,是古人的幾十幾百倍,你想一下,心意識靜不下,身體怎麼會好呢?蘇東坡看到這裏,感嘆地說,安心之外無他方。

第三句是德全不危。《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第一篇就把養生最高境界講出來,道德日全,就沒有危險,道德不全,身體四處就容易有危險,人們一直以爲道德只是一個人的修養標準,不知道也是一個嚴格的健康的科學概念。

德者壽,大德者必得其壽,必得其祿,必得其位。古書上講,亡德而富貴者,謂之不幸。一個人沒有道德,卻空有富貴,這樣墮落起來,就像箭一樣快,還不如清苦生活,少造業。

所以我們要懂得建立自己道德,有好道德不是別人的需要,是我們自身健康的需要,我們大家嚴重低估了道德的價值,德全不危,德危不全啊!

那些上古之人,能夠活得繪聲繪色,有滋有味,過了百歲,還動作不衰,是什麼原因呢?他們道德淳樸啊!所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他們不懼於物,不爲物役,所以形與神俱,所以盡終其天年年,度百歲乃去。

孫思邈又叫孫真人,他看到這點後在《千金要方》上感慨地說,道德不全,縱服玉液金丹,不能長壽。道德日全,不祈壽而壽延,不求福而福至,此養生之大經也。

所以養心,我們養什麼呢?養德啊!養的就是這顆清淨心。

標籤:腸道 養生 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