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佛法經文 > 內經

內經中關於月經病的診治方法

內經3.12W

現如今,多少人被月經病困擾得焦頭爛額,如何緩解月經病的苦惱?看看《黃帝內經》中是怎麼說的吧!

“凡醫婦人,先須調經”“經脈不調,衆疾生焉”(《婦人大全良方》),月經病在婦科病證中佔有首要的地位。然而溯本求源,對於月經病診治具有奠基作用的首推《黃帝內經》,現總結如下:

月經的生理

《素問·上古天真論》雲:“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顯然,女性月經的出現與閉絕,與天癸、衝任相關。蓋天癸是促進性器官發育、生殖機能成熟的物質,而“衝脈任脈皆起於胞中”(《靈樞·五音五味》)。

因此,當天癸盈泌、衝任盛暢,則月經應時而至,並能受孕懷子;反之,天癸、衝任竭絕,則月經閉絕,亦不能受孕懷子。後世所謂“衝爲血海,任主胞胎”(王冰語)、衝任爲“月經之本”(《景嶽全書·婦人規》)等認識,顯然因此而來。

月經病的病理

《素問·評熱病論》曰:“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也。”《素問·陰陽別論》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素問·至真要大論》曰:“冷泄腹脹,溏泄瘕水閉……病本於脾。”指出了月經病的發生與心、脾、肺有密切關係,心主血,脾統血,肺主氣,脾爲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西醫學認爲月經的產生與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有關,同時又受到大腦皮質的影響。

《素問·腹中論》曰:“有病胸脅支滿者,妨於食,病至則先聞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時,有所大脫血,若醉入房,中氣竭,肝傷,故月事衰少不來也。”論述了閉經的病因病理特點。

《靈樞·五音五味》曰:“今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數脫血也。”指出婦女某些病理特點是由生理功能決定的,氣血失調是婦科疾病中最常見的發病機理之一。月經、胎孕、產育、哺乳均以血爲用,故易導致機體相對有血分不足、氣偏有餘的病理特點。

《黃帝內經》記載的月經病主要是閉經和崩漏,其中對閉經的論述較爲豐富。後世醫家將閉經分血枯與血隔兩類,其源即在此,如腎風不月、二陽之病至不月、血枯經閉的症狀、病因病機及治療等等。對崩漏的論述,主要見於《素問·陰陽別論》所云“陰虛陽搏謂之崩”,指出婦女崩證的發病機理是陰虛則致陽氣搏結而亢盛,血熱妄行,即陰虛陽盛,闡述了陰虛至崩的情況。

因此,月經病的產生,常爲臟腑功能失常,氣血陰陽失調所致。

月經病的病因

1、外因

《素問·離合真邪論》曰:“天地溫和則經水安靜,天寒地凍則經水凝泣,天暑地熱則經水沸溢,卒風暴起則經水波涌而隴起。”指出了自然界氣候改變對人體的影響,用寒暑變化解釋月經病的病因,寒爲陰邪,主收引,主凝滯,寒則經水凝泣,熱則經水沸溢,如月經先期、崩漏多爲血熱,以虛證爲主,功能性痛經以虛寒多見,這對後世醫家治療月經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內因

七情之中尤以憂、怒、悲、恐影響較著,這些在《黃帝內經》中有較多論述。鬱怒傷肝,肝氣失於調暢而橫逆,可致月經失調、痛經、月經過多、經行吐衄等。憂思過度則傷脾,脾爲氣血生化之源,又爲統血之髒,脾氣耗損,可致月經失調、閉經、崩漏等。悲哀太甚則傷肺,肺主一身之氣,氣道不宣,血亦隨之而不調暢,可致月經不調等病。《素問·陰陽別論》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素問·痿論》曰:“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指出了憂思過度、悲哀太甚等情志因素均可導致月經不調、崩漏的發病,以上兩段原文說明,同樣是情志變化,可以引起不同的月經病,如月經過多、崩漏或月經過少、閉經,主要取決於病人的體質因素,在治療時要考慮到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的治療方法的靈活應用。

《素問·五臟別論》曰:“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泄,名曰奇恆之腑。”《內經》將子宮稱爲奇恆之腑,因爲功能似髒,形體似腑,具有藏泄雙重作用,如果胞宮功能異常,就會導致月經病和妊娠病的發生。

月經病的治療用藥

《素問·腹中論》中記載了婦科第一首方劑“四烏賊骨一蘆茹丸”,方中烏賊骨爲君,功能補腎固澀;蘆茹又名茜草,主散惡血,又能生血通經;配雀卵補精血,鮑魚汁益陰氣、通血脈。開創了婦產科補腎活血的先河。全方通補兼施,具有補養精、氣、血,強壯肺、肝、腎,活血通經的作用,能治療血枯精虧、崩漏帶下、癥瘕諸病證。

《靈樞·五音五味》雲:“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數脫血也。”由於月經每月應時而泄、受孕懷子血聚養胎的特殊性,故而婦女血常不足。所謂“有餘於氣”,乃與“不足於血”相對而言,並非真正有餘,氣血互生互化,血虧日久必致氣虛,細品經意,此旨在強調血常不足的特點。此論對後世的影響極大,諸如“婦女以血爲基本”(《婦人大全良方》)、“女子以血爲主”(《景嶽全書·婦人規》)等說無不源於此。

而養血調血和四物湯方成爲婦科的基本治法和常用方劑也就理所當然,甚至有謂“四物湯乃婦人經產、一切血病通用之方”(《醫宗金鑑·婦科心法要訣》),即使以“寒涼”著稱的劉完素亦謂治婦科雜證當以四物爲主,“春倍川芎、夏倍芍藥、秋倍地黃、冬倍當歸……春防風四物、夏黃芩四物、秋門冬四物、冬桂枝四物,此四時常服隨證用之也”。

婦科疾病的'病因除六淫、七情外,還有體質虛弱或房事勞倦等諸多因素。後世醫家李東垣《蘭室祕藏·婦人門》論述經閉不行,引用《素問·陰陽別論》“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之語,指出“婦人脾胃久虛,或形羸氣血俱衰,而致經行斷絕不行……病名曰血枯經絕,宜瀉胃之燥熱,補益氣血,經自行矣”。對女子經漏,認爲“皆爲脾胃有虧,下陷於腎,與相火相合,溼熱下迫,經漏不止……宜大補脾胃而升舉血氣”。此法今用治崩漏仍多取效。

《素問·八正神明論》曰:“月始生則血氣始精,衛氣始行,月郭滿,則血氣實,肌肉堅;月郭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郭空無治,是謂得時而調之。”在“天人相應”理論的指導下,根據月亮的始生、月圓及無月亮的情況下,婦科疾病應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如在調月經過程中,當“月生”之際,人的血氣正處於由衰弱到旺盛的階段,治療上就應以培養充益氣血精津爲主,不可以亂用活血、散瘀、克伐之類的瀉法;在月亮圓的“月滿”之時,不可亂用補益藥,應以通瀉爲主;當月郭全空之時,氣血已衰,對於用攻伐、活血祛瘀之類的藥物,應更爲謹慎,故而在女性月經週期中的治療,應考慮到月球對人體的影響。

標籤:內經 診治 月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