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

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1

在一個涼風習習的週六,媽媽買了許多糯米和糉葉,因爲端午節快到了,要讓我們一塊兒包糉子,練完跆拳道回到家只見到滿桌的糉葉,繩子和糉子餡兒。我手癢癢的就七手八腳的獨自先包了起來。我和哥哥姐姐妹妹先將糉葉包成錐形,然後再用手或者是勺子盛了一些糯米和菜,然後再將長的糉葉包起來。可是不知怎麼了,不聽話的糯米竟然從中間的縫隙中跳了出來,我急忙去用手堵這個縫,可是手一放,裏面的米又跑了出來。唉,這可怎麼包呀?就在我犯愁時,救星從天而降,鄰居家的阿姨來了,阿姨很會包糉子。

她見我的糉葉會掉米,馬上就給我指出問題說:“應該把錐形的尖對摺一下,這樣就不會掉米了。”我一聽就把錐形的尖給折了一下,果然,糉葉裏的米一下子就變乖了不少,一顆也不溜出去了。我快速的用米,菜,肉填滿了錐形,接下來就要用糉葉蓋住這個錐形了。可是該怎麼包呢?我又皺了皺眉頭。鄰居阿姨見了就又叫我包的方法,我照着她的方法,終於包好了,就差最後一步了,那現在要派繩子出場了!我照着阿姨的方法綁了起來,先把繩子在一頭放在糉子上,用手按住,再把手和糉子一起轉一圈兒,再把糉子轉一圈兒,最後一步就搞定啦!

看着我的勞動成果,我心裏美滋滋的,在這個美好的星期天,我學會了包糉子。

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2

一說到糉子可能大家就要流口水了吧?可身爲小吃貨的我,不是吃糉子就是包糉子,爲什麼要在端午節吃糉子呢?大家都不知道吧?這就讓我來給你們講講吧!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用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滑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效仿,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用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怕飯因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發糉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糉子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我之所以知道這麼多全是媽媽告訴我的,媽媽不光告訴我了五月初五吃糉子的來歷,還教會了我包糉子,媽媽先把糉葉折成了一個倒三角,之後抓了一把將米放在裏面,再放幾顆蜜棗,一個生糉子就包好了,極有動手能力的我也忍不住學着包起來,開始煮糉子了,我們開着大火煮之後慢慢關小火糉子就煮好了,吃着自己包的糉子真香。

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3

一個下着傾盆大雨的早晨,只聽到外公迫不及待地對正在賴牀的我喊:“小懶蟲,起牀啦!今天下雨,也沒法出去玩,正好家裏還有幾片糉葉,我們就來包糉子吧!”我一聽可以吃到自己最愛吃的糉子,便一骨碌從牀上爬了起來。

吃過早飯,我們便開始着手包糉子。外公耐心地說:“首先我們要把糉葉捲成一個漏斗,放入糯米,然後放入你喜歡吃的紅豆餡,再放上一層糯米,最後……”我開始手忙腳亂地做:卷漏斗、放糯米、放餡,綁糉子。可是前面的步驟輕而易舉地就做好了,但綁糉子卻讓我很費腦子:是從上往下還是從下往上?是紮緊好還是扎得鬆一點好?一串串的問題涌入我的腦子,我去問外公,外公一邊嫺熟地包着糉子,一邊回答我:“從上往下和從下往上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扎得緊一些,否則煮好後的糉子鬆鬆散散的不好吃!”我按外公的方法仔細地繞着手裏的棉線,果然,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包好了。這下我更來勁了,一口氣包了十個。啊,我懂得了一個小祕訣:只要堅持,任何困難都會被踩在腳下。

我津津有味地吃着那自己包的香噴噴的糉子,心裏像吃了蜜一樣甜。

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4

忘不了那一次包糉子時的情景,每當看到糉子放下餐桌上,就彷彿看到那天和媽媽包糉子時的情景,彷彿聽到那天媽媽和藹可親的鼓勵聲。

那天,見媽媽在餐桌上包糉子,於是我就跟媽媽說:“媽媽,我能試一試包糉子嗎?”媽媽和藹可親的說:“可以呀。”

只見媽媽先把一片糉葉折成漏斗形,再把清洗好的糯米放在摺好的糉葉裏,接着把一個鹹鴨蛋和兩塊五花肉放在糯米上面,然後再配料上面,再放一些糯米,把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最後把棕葉往回折,用一根繩子,把棕葉扎得嚴嚴實實的,三下五除二,一個完美的糉子就包好了。

我學着媽媽的方法來包糉子,可是纔剛開始學習折糉葉這第一個步驟,就已經困難重重了。但是,我並不灰心,因爲俗話說的好:一回生,二回熟嘛,我又細心,又認真的學習着。在媽媽耐心地指導下,眼看就要成功包好一個糉子時,繩子突然斷了,肉掉米倒,那糯米就像洪水一樣噴了出來,弄得我滿臉都是米粒,簡直就像一隻大花貓。就在我想放棄時,媽媽又鼓勵我堅持住。

我又重新再包,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成功包好了一個糉子,我興奮極了。

不知不覺,所有糉子都包好了,媽媽拿去蒸,沒過多久,香噴噴的糉子就出爐了,吃着這些自己包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從包糉子這件事當中,我也明白了慢工出細活,任何事情一定要有耐心,纔會做好。

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5

人生中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我也有這樣的第一次,我相信你也有和我這樣的第一次吧!那下面就是由我來介紹一下我第一次包糉子。

今天上午,我和媽媽去街上買回來了糯米、糉葉、豬肉、密棗等等,說是今天媽媽教我包糉子。

媽媽笑了笑,又摸了摸我的腦呆,我看着媽媽準備的各種各樣的材料,心裏很好奇,想讓媽媽快一點教我,我們開始了,我在一旁包着,可就是包不住,不能做成個“漏斗”,要不然米就漏開了,總之怎麼包不起來一個,看見媽媽的巧手,一下子弄出好幾個,我對媽媽說:“媽媽,教教我吧。”媽媽點了點頭,只見媽媽拿了一張糉葉,用手一捲,成了一個近似漏斗的形狀,又用另一隻手迅速地從盆子裏撈出來米,裝進糉葉裏,又放了塊肉進去,後來按了按米,接着把糉葉的後面一折,右手壓着糉葉,另一隻手抽出一根繩子,繞了兩大圈,在打個結,肉糉子就做好了,我按照媽媽的示範,費了“九牛二虎的之力”終於完成了一個糉子,我就開心的笑了。

我爲了包糉子,明白了一個道理:要學好一種本領,我們必須要有誠心、細心和恆心。

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6

明天就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今天奶奶買了許多蘆葉,準備包糉子,我一看到這些清新蘆葉,就忍不住想學了,於是就向奶奶請教。

奶奶拿來一大盆蘆葉、淘好的米和淹漬好的肉餡,開始教我包糉子。

“首先,我們要用四、五片蘆葉稍稍重疊平放在一起,”奶奶開始手把手的教我,“然後,要將蘆葉捲成一個圓錐形狀。”說着奶奶演示了一遍給我看。“原來這麼簡單呀!”我迫不及待地說“讓我來試試吧”說着,我拿起了五片蘆葉開始有模有樣的做了起來。可是這些蘆葉疊平後,好像故意要跟我作對似的,總是卷不成圓錐狀,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急得我滿頭大汗,差點哭出來。奶奶見了,急忙走過來跟我說:“包糉子不能心急,要慢慢來。”說着,便把我的手放在蘆葉的適中位置上,然後對我說“再試試從這邊捲起怎麼樣?”我一試果然成功了。第一步總算大功告成了。

接下來,該放米和放餡了,這一步很簡單,幾乎沒費力就成功了。

最難的一步來了——那就是蓋蘆葉。奶奶嫺熟地把蘆葉折來折去,就像在變魔術一樣,不一會兒一個標準的.“三角體”呈現在我的眼前。“哇!這麼難”,我的好學勁一下子被這另人眼花繚亂一步掃的灰飛煙滅。不過,不一會兒,我的不服輸的勁又上來的,心想再難我也要學會它,經過奶奶細緻耐心的指導,我終於學會了。

儘管我包的糉子不太漂亮,但是,這畢竟是我自已親手包出來的,吃在嘴裏,味道就顯得格外的鮮美。

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7

人生中出現過許多第一次,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做飯,第一次拖地,我印象中最深的是第一次包糉子。

包糉子需要許多材料:糉葉,糯米,瘦肉或肥肉,醬油,棉線。糯米和醬油混合一下,再加上肉就是糉子的食材。當然,這都是按自己口味來進行選擇的。如果喜歡吃甜的話,可以不需要醬油,可以加一些赤豆或糖。糉葉要儘量綠一些,光滑面和粗糙面分的明顯一些了。要有韌性的,不能太碎的糉葉,這樣包的時候容易裂開,包的時候米粒會漏出來,糉子的香味也會大大減少。

材料準備後,就可以做了。先把糉葉的1/2捲成無底的圓錐,然後兜2到3勺子,拌好的糯米和醬油加到圓錐裏,加一塊肥肉和瘦肉,用勺子擠一擠,在兜三到四勺的糯米,兜滿爲止。可是我兜了一勺又一勺,一勺又一勺,就是兜不滿,像個無底洞一般怎麼裝都裝不滿,可是我始終都不知道爲什麼。後來我把糉子檢查個遍,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卷的時候,沒卷好,圓錐的頭上有個洞,只要我輕輕一捏,下面就會像個沒關緊的水龍頭一樣,時不時漏下一些糯米下來。拆掉,重包!這一回,我可小心多了,爲了防止它再露出來,我甚至提前用了棉線。在尖角上面先捆了幾圈,糉子倒是兜滿了,總該蓋蓋子了吧。我把剩下的1/2的糉葉包上去,蓋住,再扯下來,將棉線捆上去,一個糉子就這樣做好了。後來我漸漸學到了技巧,竟然包的比媽媽和奶奶還要多。

在第一次包糉子中我學到了很多。希望以後有更多的第一次能讓我難以忘懷。

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8

“這是第一步。”只見媽媽拿起一片糉葉,在它三分之一處輕輕一折,就成了一個漏斗形。我也學着媽媽的樣,折了起來。

可要麼折小了,根本放不了多少米;要麼又折大了;或者乾脆就做了個漏斗,米從上面倒進去,就從下邊的小孔裏逃了出來。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才馬馬虎虎做了一個,看似還不錯。

“嘩啦嘩啦";,我將米放入糉葉碗中,用手壓實,淘氣的米仗着自己身上有水,紛紛粘在了我的手上。哼,再敢粘我手,小心我吃了你們。

裝完米,就是最關鍵的一步:包。在我的印象裏,無非是用糉葉把米包牢,不漏就行。但真做起來,似乎不是這麼簡單。不管我怎麼包,葉子都不夠寬,不夠長,米總會嘩嘩地往外跑。

我急出了一頭汗。不管造型了,先包牢再說。我將底下的糉葉往上翻,把每個會漏的地方都往裏折,用手牢牢按住。再把多餘的葉子折下來,用繩子捆緊……

“噹噹噹當……”完工啦!和媽媽包的一對比,我笑得肚子都疼了。我這分明是炸藥包嘛!

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9

因爲這是端午節的第三天奶奶買了許多蘆葉,準備包糉子,我一看到這些清新蘆葉,就忍不住想學了,於是就向奶奶請教。奶奶拿來一大盆蘆葉、淘好的米和淹好的肉餡,開始教我包糉子。

“首先,我們要用四、五片蘆葉重疊放在一起,”奶奶開始手把手的教我,“然後,要將蘆葉捲成一個圓錐形狀。”說着奶奶演示了一遍給我看。“原來這麼簡單呀!”我迫不及待地說“讓我來試試吧”說着,我拿起了五片蘆葉開始做了起來。可是這些蘆葉疊平後,好像故意要跟我作對似的,總是卷不成圓錐狀,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急得我滿頭大汗。奶奶見了,急忙走過來跟我說:“包糉子不能心急,要慢慢來。”說着,便把我的手放在蘆葉的適中位置上,然後對我說“再試試從這邊捲起怎麼樣?”我一試果然成功了。第一步總算大功告成了。接下來,該放米和餡了,這一步很簡單,幾乎沒費力就成功了。最難的一步來了——那就是蓋蘆葉。奶奶熟練地把蘆葉折來折去,就像在變魔術一樣,不一會兒一個標準的“三角體”呈現在我的眼前。“哇!這麼難”,我的好學勁一下子被這眼花繚亂一步掃的灰飛煙滅。

不過,不一會兒,我的不服輸的勁又上來的,心想再難我也要學會它,經過奶奶細緻耐心的指導,我終於學會了。儘管我包的糉子不太漂亮,但是,這畢竟是我自已親手包出來的,吃在嘴裏,味道就顯得格外的鮮美。

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10

今天是端午節,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也是吃糉子的日子。

早上剛起來,就聽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等會兒去超市買糉子去!我對媽媽說:“媽媽,超市裏的糉子,有特別多的添加劑,對身體很不好的,咱們還是買點材料自己做吧!”媽媽說:“這個主意太好了!”

去超市買完了糯米、糉葉、蜜棗、花生,我們要開始包糉子了。首先我按照媽媽的指導,先接了一盆水,將買的糯米都倒了進去浸泡,我看好時間,四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我急不可待的拿了幾個糉葉,就開始包起來。我學着媽媽的樣子,把糉葉折成一個漏斗形,然後將糯米放進去,中間放上蜜棗、糖和花生,再把剩餘的葉子折過來,看起來很完美的樣子。接着我用繩子開始纏糉子,一圈,兩圈……我把糉子綁了個結結實實。再看看,糉子已經完全變了形,變成了一個平面的三角形。我又解開繩子,重新系,可是無論繩子怎麼纏,糯米還是偷偷往外跑,爭先恐後,我想,這糯米也太調皮了。怎麼這麼不守規矩?最後,糉葉也被我折騰的遍體鱗傷,包不成了。唉!沒想到看起來這麼簡單的事,包起來挺真不容易。

我不甘心用又拿了幾片糉葉,開始包起來,這回我吸取了教訓,不把糯米塞太多,而且,繩子也不纏太緊。果然,這個糉子包的有模有樣,我小心翼翼的拿起我的作品,欣賞了半天,我想蒸熟後一定會很美味的。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自己包糉子,也很有趣哦!要不你也來試試吧!

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11

暑假裏的一天,我們家要包糉子,經過再三爭取,媽媽同意我也可以參與,我興奮極了!

一大早,爸爸媽媽就開始做準備了。泡上江米、糉葉,準備好蜜棗,等了大概半個小時,媽媽說可以開工了。我在旁邊觀察他們包糉子的方法。太簡單了,就是把糯米、蜜棗放入糉葉中,然後用繩子捆起來就成了。我迫不及待的加入到包糉子的隊伍中。拿起一片糉葉,折成小漏斗的形狀,把糯米和蜜棗放進去,用糉葉把糯米包住。可是這些糯米太“調皮”了,不是這溜出來一些,就是那漏出來一點,咧着嘴包不嚴實。媽媽看我着急的樣子,笑着對我說:“要把糯米壓一壓,塞結實了,糉葉每轉一圈,都要包緊,包成個三角形,再用繩子緊緊的捆住。這樣糯米再怎麼鑽也鑽不出來了!”按照媽媽指導的方法,我經過幾次的嘗試,終於我包好了人生中第一個糉子。心裏別提多高興了。我越包越老練,越包越熟練,越包越開心。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心理美滋滋的!

我們把包好的糉子,放到鍋裏蒸,耐心等待糉子的出鍋。在一個多小時的等待、觀望、煎熬之後,終於聞到了糉子的香味。糉子出爐了,香氣迎面而來。我們一擁而上,拿來香噴噴的糉子品嚐起來,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味道別提多香了。

經過這次包糉子,我對勞動有了更深的瞭解,什麼事情都有它的方法訣竅的,都需要虛心請教,認真學習!

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12

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糉子,可是哪種糉子買來吃才安全呢?下面我向你講講糉子的買法和吃法。

市場上的糉子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有綠色葉子包的、有青色葉子包的,還有風乾的黃葉子包的糉子,我們應該選擇那種風乾糉子葉包的糉子,傳統的風乾葉子包的糉子更加安全哦!如果發現小攤上有碧綠碧綠的“返青糉葉”包的糉子,請千萬不要買,這種“返青糉葉”的顏色是不法商人用一種叫硫酸銅的化學藥品處理後的顏色,而不是原始糉葉的本來面目,此種葉子包的糉子不但聞起來香味不濃,而且誤吃這種糉子還會中毒,有一股像硫磺的怪味道。而青色的糉葉只是少加點色素或者沒有風乾而已,也不宜購買這種葉子包的糉子。所以大家不要貪圖顏色好看的糉子,而要買綠色健康安全的糉子喲!

選好了糉子,還得注意糉子形態是否端正,線扎的鬆緊度是否合適哦!帶回家把糉子煮熟後,還要觀察煮糉子的水的顏色,顏色是淡黃色纔對,如果水是綠色的,這糉子也是不健康的哦!

另外,小蔡我還要特別提醒:糉子很好吃,但它是糯米做的,吃得太多也不行,搞成嚴重便祕了,那別怪我沒寫詳細和賣糉子的人喲!

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13

我愛吃香噴噴的糉子,也看過別人包糉子,卻從未自己動手包過。直到今天,我纔算是大開眼界了。我乖乖地在媽媽身旁耳染目睹,認爲簡單的包糉子根本難不住天才的我,不學自通。誰知,當我真正去包時,才明白包糉子是門手藝,能包得漂亮而結實非常不容易。開始動手,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學着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

當我再把糉葉蓋好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過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小KS(小意思),看我大顯身手。地球人都知道,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先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認爲奶奶她們包的樣子特老土,不好看,就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理由很充分,只要不隨便碰到繩子,也是十分結實的。大功告成,我拿起糉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糉葉散開了,糯米們像飛珠滾玉一般,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

我不甘心,各中各樣的糉子在奶奶手中誕生,可我連一隻都包不好,骨子裏的牛勁兒頓時上來了。有了失敗,我小心了許多,也成功地包出了幾隻。吃着自己做的可愛的糉子,我心裏有說不出的喜悅。

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14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又能吃到美味可口的糉子了,想到這裏,我口水都快流成小河了!今年我要自己動手包糉子。

我興沖沖地回到家,看到媽媽已經包好的糉子,有的活像金字塔,還有的像元寶。我看到的材料有,糉葉、糯米、蜜棗、紅豆、五花肉、花生、枸杞。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也跟着包了起來,被媽媽訓斥後趕緊去洗了手。我先拿了一片糉葉,把它折成圓錐形,先把糯米放進圓錐形的底部,又向中間放了點蜜棗、枸杞、紅豆,又放了一層糯米。再把糉葉像豬籠草的蓋子一樣蓋上了。我又把糉葉包起來,但總是包不嚴,不是笑彎了腰,就是笑裂了嘴,我好不容易纔把它用線“五花大綁”。又用剪刀一剪,打了一個活結,大功告成。我又包了幾個,有兩個差一點見了“閻王爺”,媽媽趕緊施“法術”才讓它“起死回生”。又包了好幾個後才慢慢熟練,終於包完了。我看到盆子裏還有一些糯米,就抓起一把聞了聞,有股淡淡的米香,怪不得老鼠會愛上大米。

媽媽又給我講了許多關於端午節的習俗,比如賽龍舟、插艾草、喝雄黃酒……還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還有點說法是爲了紀念伍子胥、曹娥。媽媽見我一臉的“吃貨樣”,先煮了幾個給我們吃,真是美味極了。這個端午節過得簡直比神仙還快活!

端午節的作文:第一次包糉子400字15

一個下着傾盆大雨的早晨,只聽到外公追不及待地對正在賴牀的我喊:“小懶蟲,起牀啦!今天下雨,也沒法出去玩,正好家裏還有幾片棕葉,我們就來包棕子吧!”我一聽可以吃到自己最要吃的棕子,便一骨碌從牀上爬了起來。

吃過早飯,我們便開始着手包糉子。外公耐心地說:“首先我們要把糉葉捲成一個漏斗,放入糯米,然後放入你喜歡的紅豆餡,再放上一層糯米,最後......”我開始手忙腳亂地做:巻漏斗、放糯米、放餡、綁糉子。可是前面的步驟輕而易舉地就做好了,但綁糉子卻讓我很費腦子。是從上往下還是從下往上?是紮緊好還是扎得鬆一點好?一串串的問題涌入我的腦子,我去問外公,外公一邊嫺熟地包着棕子,一邊回答我:“從上往下和從下往上都可以,但是一定要扎得緊一些,否則煮好後的棕子鬆鬆散散的不好吃!”我按外公的方法仔細地繞着手裏的棉線。果然,一個漂亮的棕子就包好了。這下我更來勁了,一口氣包了十個。啊,我懂得了一個小祕訣:只要堅持,任何困難都會被踩在腳下。

我津津有味地吃着那自己包的香噴噴的棕子,心裏像吃了一樣甜。

標籤:糉子 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