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作文素材 > 中考素材

最新中考作文議論文論據:寬容

導語:沒有寬宏大量的心腸,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學會寬容他人也是一種美德,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寬容的作文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鑑!

最新中考作文議論文論據:寬容

一、道理論據:

1.忍耐記心間,煩惱不沾邊。──中國諺語

2.寬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偉大的。——歐文

3.寬容意味着尊重別人的任何信念。——愛因斯坦

4.忍一句,息一怒,忍一事,少一事。——中國諺語

5.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結果是甜蜜的。——法。盧梭

6.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清)金纓《格言聯壁》

7.寬容並不是姑息錯誤和軟弱,而是一種堅強和勇敢。——中國周向潮

8.與人爲善就是善於寬諒。——(美)弗羅斯特《新罕布什爾》

9.遇方便時行方便,得饒人處且饒人。——(明)吳承恩《西遊記》

10.寬容就如同自由,只是一味乞求是得不到的,只有永遠保持警惕,才能擁有。汪國真《寬容與刻薄》

11.寬容就像天上的細雨滋潤着大地。它賜福於寬容的人,也賜福於被寬容的人。——莎士比亞名劇《威尼斯商人》

12.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寬容;懦夫絕不會寬容,這不是他的本性。——美斯特恩

13.紫羅蘭把它的香氣留在那踩扁了它的腳踝上。這就是寬怒。——馬克吐溫

14.寬容與刻薄相比,我選擇寬容。因爲寬容失去的只是過去,刻薄失去的卻是將來。——佚名

15.人們應該彼此容忍:每一個人都有弱點,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個人都能被切割搗碎。——濟慈

16.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愛和寬容征服。——(俄羅斯)斯賓諾莎

17.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法·雨果

18.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場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實現的目標,完全可能由寬恕去實現。西德尼·史密斯

19.如果別人已不寬容,就不要去使勁兒乞求寬容,乞求得來的寬容,從來不是真正的寬容。——佚名

20.人之謗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弘一大師《格言別錄》

二、事實論據:

1、管鮑之交

典出《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此世稱管鮑善交也。”

從前,齊國有一對好朋友,一個叫管仲,一個叫鮑叔牙。 年輕鮑叔牙的時候,管仲家裏很窮,又要奉養母親。鮑叔牙知道了,就找管仲一起投資做生意。做生意的時候,因爲管仲沒有錢,所以本錢幾乎都是鮑叔牙拿出來投資的。可是,當賺了錢以後,管仲卻拿的.比鮑叔牙還多,鮑叔牙的僕人看了就說:“這個奇怪的管仲,本拿的比我們主人少,分錢的時候卻拿的比我們主人還多!”牙母親卻對僕人說:“可以這麼說!管仲家裏窮又要奉養母親,鮑叔牙少拿一點沒有關係的。”有一次,管仲和鮑叔牙一起去打仗,每次進攻的時候,管仲都躲在最後面;每次撤退時,他卻跑在最前面。大家就罵管仲說:“管仲是一個貪生怕死的人!”鮑叔牙馬上替管仲說話:“你們誤會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得留着他的命去照顧老母親呀!”管仲聽到之後說:“生我的是父母,最瞭解我的人是鮑叔牙呀!”後來,齊國的國王死掉了,公子諸(zhū)當上了國王,諸每天吃喝玩樂不做事,鮑叔牙預感齊國一定會發生內亂,就帶着公子小白逃到莒(jǔ)國,管仲則帶着公子糾(jiū)逃到魯國。

不久之後,齊王諸被人殺死,齊國真的發生了內亂,管仲想殺掉小白,讓糾能順利當上國王,可惜管仲在暗算小白的時候,把箭射偏了,射到了小白的腰帶,小白沒死。後來,鮑叔牙和小白比管仲和糾還早回到齊國,小白就當上了齊國的國王。 小白當上國王以後,決定封鮑叔牙爲宰相,鮑叔牙卻對小白說:“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強,應該請他來當宰相纔對呀!”小白一聽:“管仲要殺我,他是我的仇人,你居然叫我請他來當宰相!”鮑叔牙卻說:“這不能怪他,他是爲了幫他的主人糾才這麼做的呀!”小白聽了鮑叔牙的話,請管仲回來當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幫小白把齊國治理得非常好。

管仲常說:"我當初貧窮時,曾和鮑叔一起做生意,分錢財,自己多拿,鮑叔不認爲我貪財,他知道我貧窮啊!我曾經替鮑叔牙辦事,結果使他處境更難了,鮑叔不認爲我愚蠢,他知道時運有利有不利。我曾經多次做官,多次被國君辭退,鮑叔不認爲我沒有才能,他知道我沒有遇到時機。我曾經多次作戰,多次逃跑,鮑叔不認爲我膽怯,他知道我家裏有老母親。公子糾失敗了,召忽爲之而死,我卻被囚受辱,鮑叔不認爲我不懂得羞恥,他知道我不以小節爲羞,而是以功名沒有顯露於天下爲恥。生我的是父母,最瞭解我的是鮑叔牙啊!"

鮑叔牙推薦管仲以後,自己甘願做他的下屬。鮑叔的子孫世世代代在齊國吃俸祿,得到了封地的有十多代,常常成爲有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讚美管仲的才幹,而讚美鮑叔牙能瞭解人。

後來,大家在稱讚朋友之間有很好的友誼時,就會說他們是“管鮑之交”。

2、將相和

《將相和》出自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主要包括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戰國時,秦始皇聽說趙國有一塊絕世寶玉“和氏璧”,很想得到它,便派使者去和趙王說自己願意用城池何來換趙王的和氏璧,趙王直接拒絕擔心秦王會以此爲由發兵趙國禍及百姓,趙王夜不能寐不知如何是好。這時候,藺相如毛遂自薦出使秦國並且讓趙王放心,他一定會將和氏璧帶回來。

趙王便派藺相如出使秦國,可是藺相如到了秦國之後,秦始皇只一味盯着和氏璧對城池之事隻字不提,藺相如見勢頭不對便略施小計將和氏璧拿到手裏,然後抓着和氏璧就想往柱子上撞,以此來要挾親王:以池換壁,否則人玉具亡。秦始皇不想揹負背信棄義的罵名,心裏卻又不是真的想用城池換和氏璧,無奈之下只得作罷,藺相如先讓人把和氏璧帶回趙國,而後自己也全身而退。藺相如回來後,趙王大爲歡喜,封他爲上大夫。而後藺相如又陪同趙王赴秦王的澠池之會,沒有讓秦王佔了趙王半分便宜,趙王回來之後就拜藺相如爲上卿。官位略高於趙國征戰多年的老將廉頗,廉頗是個心直口快的豪爽大將軍,心中對藺相如很是不服氣,便常常對人說自己以後若是見到這個文弱書生一定要好好羞辱羞辱他。生活中也是處處想和藺相如一爭高下,藺相如呢對廉頗卻是像老鼠見到貓一樣,能躲就躲,別人以爲藺相如怕廉頗,藺相如對隨從們說自己並非是怕廉頗大將軍,而是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自己方能保趙國不被秦國侵略,自己不能爲了和廉頗一爭高下而拋國家的安危不顧。廉頗後來聽到這些話後,羞愧難當,赤身揹負荊條到藺相如的府上請求他原諒自己。藺相如熱情相待,二人此後成爲了好朋友,齊心協力守護趙國安危。

3、寇準的氣量

北宋名相寇準因賞識丁謂,推薦他參知政事(副相),丁謂非常感激寇準,對他很尊敬,他們常在書中省(宰相議事之處)吃飯。一次寇準飲湯,不慎將湯羹濺落在鬍鬚上,丁謂馬上起身,將寇準鬍鬚上的湯徐徐拂去。寇準笑着說:“參政乃爲長官拂鬚耶!”丁謂在衆同僚面前感到很難堪,自此懷恨在心,屢次加害寇準,使寇準一再貶官,直貶至嶺南荒僻之地,後來丁謂也遭貶斥嶺南,寇準家人意欲加以報復,但寇準卻有容人之量,反派人送禮物去慰問丁謂。可見言語不可不慎,氣量不可不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