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通用32篇)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

一、創新能力的意義

創新能力是民族進步的靈魂、經濟競爭的核心;當今社會的競爭,與其說是人才的競爭,不如說是人的創造力的競爭。

如果這個世界沒有創新能力,便不會有今日人類的文明,可能還同猩猩它們一起還過着鑽木取火的原始生活,如果愛因斯坦,愛迪生等人沒有創新能力,他們何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與收穫,如果一個人不具備創新能力,可以說是庸才;如果一個民族沒有了創新人才,那麼它便是一個落後的民族。

二、青少年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1、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文明的真正財富,將越來越表現爲人的創造性。

(1)知識激增,需要新一代學會學習;

(2)科技革命,需要新一代革新創造;

(3)振興中華,需要新一代開拓前進 。

2、培養青少年的創新能力,是未來社會生產的特點所決定的。

3、培養青少年的創新能力,對於我國具有更重大的意義,我國要到2050年左右趕上或超過世界發達國家,成爲具有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個宏偉的計劃需要這一事業的繼承者,必須具有創新精神。

4、智力潛能,需要教育者去系統地開發。

三、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通用32篇)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通用3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1

我讀了《創新能力教程》這本書後體會頗深,深知要當好新時代的人民教師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國家的繁榮富強,全民素質的高低都和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xx年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特別強調並提出:“不能只重視學歷證書,還要推行職業教育的能力證書的總體精神。爲此,我國啓動了與國際接軌並能客觀衡量21世紀人才綜合素質的八大核心能力的測評考覈工作,作爲其中之一的“創新能力”得到優先開發。

我作爲一名小學教師,深知創新能力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現代教育的核心內容則是使受教育者學會做人,學會思考,學會創新。而傳統的應試教育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過去教師總用一個標準來要求個性不同的所有學生,必然會摧殘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讓他們的知識面和能力在一條水平線上,做好小學創新能力培養的工作。

創造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時代需要創造型人才,這是事業成功的根本大計。教育要創新,體育教學工作也要不斷的創新,我們體育教師不僅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思路,更要創造出新的教學方法,要善於分析教材,把教材內容和日常生活聯繫,教學方法要多樣化,教學思維要靈活化,重點培養學生的興趣,如:我在上《投擲》課時,首先分析了教材,內容枯燥乏味,不好上。其次,是讓教材內容和日常生活相聯繫,把投擲的動作和打野獸、比賽遠近和比賽投的是否準的方式去教學。最後,做好大量的課前準備,爲了營造森林的環境,我又找美術老師幫我畫了幾棵大樹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增添課堂氛圍。對待學生要多鼓勵,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教師要允許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師提出質疑並進行逆向性思維,而教師要學會傾聽並啓發幫助學生不照搬教師的方法去完成任務,對於那些好的想法和做法要及時推廣、發揚。即使是錯誤的,也不要批評,要幫助指導,讓他們透過嘗試,質疑,實踐去總結,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體會、去思考,去了解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不斷地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爲教育教學創新,盡一份微薄之力。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2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引起廣大數學教師的高度重視,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找到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數學教學中愈來愈顯得重要。本人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注重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該文就“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的幾點做法和體會表述如下:

數學教師的創新意識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首要條件。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改變以知識傳授爲中心的教學思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爲目標,從教學思想到教學方式上,大膽突破,確立創新性教學原則。

(一)克服對創新認識上的偏差。

一提到創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脫離教材的活動,讓學生任意去想去說,說得離奇,便是創新,走入了另一個極端。其實,每一個合乎情理的新發現,別出心裁的觀察角度等等都是創新。一個人對於某一問題的解決是否有創新性,不在於這一問題及其解決是否別人提過,而關鍵在於這一問題及其解決對於這個人來說是否新穎。學生也可以創新,也必須有創新的能力。教師完全能夠透過挖掘教材,高效地駕馭教材,把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新知識、新問題引入課堂,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引導學生再去主動探究。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方法,瞭解更多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創設寬鬆氛圍、競爭合作的班風,營造創造性思維的環境。

首先,要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發揮創造性,必須克服那些課堂上老師是主角,少數學生是配角,大多學生是觀衆、聽衆的舊地教學模式。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與教師一起參與教和學中,做學習的主人,形成一種寬鬆和諧的教育環境。只有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創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體能集思廣益,有利於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在班集體中,取長補短。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搞好合作教學,使教師、學生的角色處於隨時互換的動態變化中,設計集體討論、查漏互補、分組操作等內容,鍛鍊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鼓勵自我發現問題

教師應當充分地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透過質疑、解疑,讓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創新個性、創新能力。教師運用有深度的語言,創設情境,激勵學生打破自己的思維定勢,從獨特的角度提出疑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每堂課裏都要進行各種總結,也必須有意識地讓學生總結,總結能力是一種綜合素質的體現。培養學生總結能力,即鍛鍊學生集中思維的能力,這與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是相輔相成的,集中思維使學生準確、靈活地掌握各種知識,將它們概括、提取爲自己的觀點、作爲求異思維的基礎,保障了求異思維的廣度、新穎程度和科學性。

學生的創新興趣是培養和發展創新能力的關鍵。興趣是學習的重要動力,興趣也是創新的重要動力。創新的過程需要興趣來維持。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3

現代遠程教育的學習,我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面,結合課改,就語文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談談自己的改師就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培養。教師應本着以“學生髮展本”的原則,樹立師生平等觀念,注意與學生進行情感交融,才能創造一種平等、尊重、和諧、發展的師生關係,營造一個民主、活潑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開拓學生思維,把課堂變成實現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心的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創設知識能力實踐機會,增強創新意識。

學習的三大要素是接觸,綜合分析,實際參與。把實際參與看成學習的最高水平,這是因爲在實踐中學習知識,易於遇到新情況和產生新問題,這就是創新的過程。陶行知先生也說過:“行動生困難;困難生疑問;疑問生假設;假設生試念;試念生斷語;斷語生行動,以此演化無窮。”因此,只有注重綜合實踐課的開展,多創設知識能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動手操作,在實踐中養成主動思考、認真分析、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遇到棘手的問題,學會開動腦筋,從多方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才能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實施創新教育它要求要開放教育空間,要打破囿於學校,囿於教室的教育空間概念,讓課堂向社會延伸,向影視報刊等傳媒延伸,向電子網絡延伸。這種空間的開放既是培育創新素質的需要,也是現代科技發展牽動教育的必然走向。身爲教育者應讓學生多接觸社會、大自然,培養學生開闊的視野、縱橫綜合的思維和恢宏博大的胸襟。

教育的責任在於對民族負責,對未來負責。在當今知識急劇膨脹、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教育的着力點必須由文化傳承轉向激發創新,這是不可違逆的趨勢。強化教育的“創新”追求,就是順應時代要求,承擔歷史責任。因此,身爲教育者,身爲語文教師,在實施創新教育中,一定要堅定教育信念,把握學習機遇,做好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接班人,把我們的下一代培養成有用的人。改變學習方式,鼓勵學生求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貶低發現和探究,從而在實踐中導致了對學生認識過程的極端處理,把學生學習書本知識變成僅僅是直接傳授書本知識,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接受、記憶的過程。這種學習窒息人的思維和智力,摧殘人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改變這種方式,把學習過程之中的發現、探索、研究等認識活動突出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的成爲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新課程改革,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批評意識和懷疑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讚賞學生獨特化與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這就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對學生的好奇和求異加以引導和鼓勵。沒有求異就沒有創造,求異往往成爲創造的開始。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的求異,讓學生知道沒有絕對的真理,不要盲目崇拜什麼專家,要敢於對權威、對理論、對教材、對教師、對學校提出質疑,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自己的設想,引導學生去探索、去質疑、去創新,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打破了“一支粉筆、一張嘴”的傳統教學格局,將現代化教學手段,如錄音、投影、電視、錄相、電子網絡等引入課堂。這些現代化教學手段,具有直觀、生動、情境性強等特點,能將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增強了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創設讓學生思維層層展開、步步深入的教學情境,有助於學生分析能力、綜合能力的提高。特別是現代網絡的高速發展,開拓了學生的視野,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了更爲有利的條件。教師應熟練掌握和應用網絡資訊,教會學生使用網絡遠程技術來收集資料、整理數據、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的體驗中培養創新的能力。

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之力。”一個民族惟有創新,才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應腳踏實地,大膽改革,銳意進取,與時俱進,爲祖國培養出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4

作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特別是新課改中的新課標對作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考和中考作文分值也有不斷增大的趨勢。因此,新課程作文教學中,如何讓學生寫出文質兼美、富有個性、具有創意表達的文章,是語文教師探索的重要課題。

在中學作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視不夠。特別是在考試的誤導下,教師的作文教學大多帶有功利目的。教師一味地教學生如何安排結構、如何構思、怎樣立意等,而忽視了引導學生去探尋寫作的源頭,去探究切實可行的寫作技巧。結果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創造性,造成學生的作文思想封閉、思維狹隘、內容失實、語言乾癟、千篇一律等。

這種應試作文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喪失了寫作興趣,也喪失了對寫作本質的認識。這種現象不但違背了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更與現代人才素質背道而馳,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如此指導學生寫作,又怎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因此,我認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爲學生創設自由創作的情境

教師一定要注重讓學生寫情境作文,寫有真情實感的事情,而不是去營造空中樓閣。學生要寫出有創新的作文,離不開一個相對自由的寫作環境。要讓學生在一種平和、輕鬆的心情下去認真完成作文,給學生觀察、收集、篩選、整理資訊的時間。我們可以透過各種心理調節,如鼓勵、談心交流、成功體驗等方式,讓學生有強烈的寫作慾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儘可能地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在一種自由的狀態下完成,做到“我手寫我口,我口寫我心”,這樣一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啓發學生表達自己對世界、社會、生活的獨特感受和真實體驗

寫作文的過程也是一個人內心成長的過程。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想法,真實的情感,真實的見解,這些都應該是寫作最基本的訓練內容。只有讓學生敢說真話,把寫作當做是一種需要,把寫作當成是自己情感宣泄、真情流露、價值體現、理想放飛、表述真善美、鞭笞假惡醜的舞臺時,學生的內驅力才能調動起來,學生智力中潛在的東西纔會涌現,創造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當然,我們提倡學生說真話,絕不等於說學生在作文中所說的話是真的就行,不需要引導。總之,鼓勵學生說真話,應該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途徑。

三、作文選材從偏狹走向寬廣,語言從單調走向多樣

傳統應試作文的選材範圍比較“偏狹”,多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一般不是選擇身邊事就是耳熟能詳的名人事。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啓發學生,選材要多樣化、多角度化,不僅可以涉及古今中外事,還可以涉及審美與審醜兩方面的材料。

傳統應試作文的語言不少是平鋪直敘、單調乏味的日常語言。因此使人品味不到語言的甘美,更難以獲得審美的愉悅與快感。作文的語言應豐富多彩,作文語言裏既可以有古語(文言文)、現代語。

四、鼓勵學生放飛想象的翅膀

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想象是創新的前提,更是創新的動力。作文教學中,要求改革命題形式,創設想象空間,擺脫思維定式。透過想象,把概念與形象、具體與抽象、現在與未來、科學與幻想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既能感受到今天的生活,也能展望美好的明天;既能看到現實的自我,又能設計出未來的自我。這種想象的過程本身就應該算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

學生的想象一旦調動起來,就如同脫繮的野馬,馳騁草原;如同翱翔的雄鷹,搏擊長空,這有利於拓展寫作思路,使學生“看”得更遠、更深,使平凡的事物神采飛揚,使普通的形象富有靈氣,使文章富有感染力、表現力。這種釋放的思想一旦放飛,就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創造力。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5

幾十年來,學生作,教師改,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事。作文批改能不能創新呢?葉聖陶先生的話值得深思:“着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引導指點。該怎麼改讓學生自己考慮去決定,學生不就處於主動地位了嗎?培養了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這段話爲我們指明瞭作文批改創新的方向。作文批改創新的指導思想應該是:透過批改調動學生學習作文的積極性,主動性,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因爲一篇文章從構思到完稿都是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的。可是,傳統的作文教學方法,只是學生寫,教師改,卻不符合寫作本身的規律,因此,不利於學生的智力開發,能力的培養,束縛了學生的手腳。儘管教師爲批改作文整天忙得手忙腳亂,卻收效甚微。那麼,怎麼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認爲學生自批互改,教師瀏覽批改,重點講評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智力的開發。

一、講意義,讓學生重視。

就是在讓學生自批互改之前,教師要講清這樣做的目的意義,告訴學生這樣做是爲達到“終身受用”之目的,並不是單純爲減輕教師的負擔。

二、教方法,讓學生會改。

首先,學生寫完後,自己獨立修改一至兩遍,看一下是否切題,中心是否明確,語句是否通順,有沒有錯別字,有沒有用錯的標點符號等。

其次、要求學生互改時注意兩點:

一是既要省時又要注意質量。需“三遍法”:

首遍快速瀏覽,勾出錯字、病句;

二遍慢讀,從頭至尾精批細改,寫好眉批;

三遍粗看,既檢查批改情況,又醞釀批語。

二是批改要抓關鍵,抓重點。就是看中心是否明確,段落是否分明,觀點是否正確,文風是否端正,語言是否通順,字型是否工整,標點是否恰當。(當然每次作文側重一兩個問題)

再次、批語有共同要求。要寫好眉批和總批。告訴學生眉批要有針對性,知識性,趣味性,準確性;總批要簡明富有啓發性,具體性和建設性。總的要求是多表揚,少批評。

三、分小組,讓學生互改。

可把全班學生劃分若干小組,每四人一組,任命一組長,負責批改。批改時,教師將學生自己批改過的的作文分發給各小組。兩人批改一本,寫好眉批和總批(評語由一個寫字好的執筆)。看完後,與本組同學交換,看本組其他同學批改過的,發現錯批、漏批或批語不當的及時轉告主批人。每個學生對自己所看的作文在自己的筆記本上給個分,有組長集中四個人的分數進行平均,然後有組長將四人的平均分寫在作文字上,並分別簽名。

四、勤指導,讓學生改好改對。

在學生批改過程中,教師巡迴加強指導,既解答學生遇到的各種繁雜的問題,又要及時指導好學生的批改。在批改過程中,學生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不知道批語如何寫,錯字、病句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等,因此,教師要隨叫隨到,別怕麻煩,並鼓勵學生多查字典、詞典、討論或查閱手頭資料,同時告訴他們,遇到問題多集思廣益,不輕易下結論,批語儘量做到準確無誤。

五、做筆記,讓學生有收穫。

批改或複閱本組其他學生的作文時,要求學生要邊批邊記,即把四本作文的優缺點找出來,以便與自己的作文比較。透過看、記,把妙語佳句、新穎的開頭結尾、好的寫作方法記下,爲以後寫此類文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六、寫後記,讓學生談體會。

學生輪流批閱後,再發給作者,作者仔細看批改後的作文,要既看原文,又要看批語,改正錯字,病句,甚至重寫,然後對照筆錄的別人作文的優點,寫出此次作文的感受或受到的啓示,以及對自己作文的修改意見。這樣,使自己的作文每次都有一個昇華過程。

七、再審閱,使教師心中有數。

學生寫完作文後記,再次交上來,教師既看原文,又看批語,還看後記,並隨時做審閱記錄,爲講評收集素材。看原文以瞭解學生寫作;看批語,以掌握互評情況;閱後記,以發現學生收益。

八、搞講評,讓學生曉之作文之理

教師經過瀏覽審閱,對全班學生作文有比較全面的瞭解,在寫出講評提要的基礎上,教師要對每次作文情況作出概括總結,並抓住普遍性的問題重點講評。講評要每次側重一兩個重點。

上述學生自批互改,教師瀏覽審閱,重點講評“八法”,體現了作文批改創新的指導思想,符合葉聖陶先生提倡的“着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精神,符合“以教師爲主導,以學生爲主體”的教學原則。這“八法”使學生得到了傳統作文批改法中得不到的三個提高過程:

(一)從寫到改的提高過程。即從寫、批兩個方面來看,評價同一文章是一個把自己和別人的作文對照、比較的提高過程。在同一個作文題目下,自己做了,又看了別人如何做的,這就從選材組材、段落安排、開頭結尾、中心確定、詞法句型、修辭運用上一一進行比較。指出了別人的優點就學到了別人的長處,發現了別人的缺點,就避免了自己再犯類似的錯誤,使學生在比較中進步,在評論中提高。

(二)從“批改”到再寫“後記”的提高過程。學生改罷別人的作文回過頭來再看自己的作文,品味別人給自己的批語,有一個重新看待、重新認識自己作文的過程,這就是在評價、比較過程中,在眼界比較開闊、標準比較明確的前提下,來一個回頭望,來一個比較客觀的自我掂量,從而寫出後記,談出體會和收穫,這無疑是知識、能力提高升華的過程。

(三)從“審”到“評”的提高過程。這一過程不光是教師的工作,而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綜合歸納的過程。學生在評價別人的作文,量度自己的文章,談了體會後,很需要教師對自己的原文,別的同學對自己文章的評價,以及自己寫作後記中的體會給予訂正、糾偏、評價,所以,瀏覽審閱對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對學生原文、批改評語、後記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優缺點在講評過程中分析、歸納、綜合,使學生在如何寫文章、如何評價文章、如何對待別人評價等方面得到一個完整的認識和提高。這一提高的效果,只有在學生寫、評、後記幾個環節後才能充分顯現出來。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談的作文批改創新,與讓幾個尖子學生替教師判作文是截然不同的,既有質的區別,又有量的差別,這表現在:學生自批互改是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效果不同。教師讓幾個學生代勞判作文是看完了事,而本文讓學生自批互改,是全體學生的參與,重在培養學生多種能力。學生活動面不同。這裏有部分與全體的目的不同。教師讓幾個學生代而勞之判作文是單純爲減少教師工作量,而本文讓數量之差。心理狀態不同。前者有僱傭思想,後者是主動參與,有主人翁責任感。教師的工作量不同。前者教師可不在場,而後者在課堂上有教師的巡迴指導點撥,解答疑難,並教之以方法,再加上瀏覽審閱,付出的多,得到的也必然多。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6

創新是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原動力,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是一個名族進步的靈魂。因此,我們每個人都要有創新思維,要有創造力,要在生活實踐中去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創新是不分年齡的,不分職位的,人人都要重視創新,人人都要參與創新,人人都有拓展自己的創新思維,爲自己和民族的創新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只有這樣,才能激發我們的無限潛能,才能使我們的創造性思維變得更加活躍,才能夠運用創造技法去發明和改造一些東西。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也會大大提高。我透過對創新實踐這門課程的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十章的自我學習,瞭解和掌握了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技法。

理論來源於實踐,理論最終要勇於實踐。要知道實踐的重要性。在掌握了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技法的基礎上,我要對某一日常用品進行改進。現在越來越重視教育,孩子們讀小學就有很多書,而且學校開設了很多課程。有的家長還會給孩子買一些課外書,以至於小朋友都背一個大書包去上課。有的孩子本來就長得矮小,再背上一個大書包,感覺整個人都沒了,快趴到地上了。孩子的負重量太大。我想利用分析列舉型技法中的缺點列舉法對書包進行改進。

首先現在的書包的缺點有:

(1)書包的體積過大,但還是不能裝很多東西。

(2)面料太差,很容易磨壞。

(3)不能防水,底部過薄。

(4)雙肩包有時過於沉重,造成使用者脊椎的問題,並且影響身高。

(5)書包過重,什麼都不裝都有好幾斤沉。

(6)很容易髒。

(7)書包拉鍊很容易拉壞。針對這些缺點,

可以做以下的改進,從而生產出另顧客滿意的書包。

(1)這種書包的體積很小,他是摺疊式的,你不用時可以將它摺好放在衣兜裏。但是你不用擔心它的容積,它會根據你東西的多少自行調節容積。不會將它撐壞。

(2)將書包的面料做成皮的,但是這種皮質量好,耐磨,而且又不重,它可以輕如薄紙。

(3)它可以防水,但是和雨衣、雨傘的差別很大。

(4)這種書包不用背它,底部有兩個輪子,開啟它之後,可以像推車一樣,將它拉走,它自身會隱藏重量。所以,拉起來一點也不累。

(5)書包有很多小包,可以放很多東西,拉鍊都是用最好的工藝做的,不會拉壞。

(6)這種書包的一大特點就是永遠也不會髒,它有自動清潔功能。總結起來,就是方便,快捷,易裝,能裝。這樣就給孩子帶來了方便,減輕了負擔,不會影響他們身體的成長。

透過對創新實踐課程的學習,我感受到作爲大學生,我們不僅要有創造性思維,還要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對個人的成長很重要。透過對一些東西的創新,開發思維,開動腦筋,不能讓自己的思維太禁錮、太侷限。要使思維活躍,纔能有很多奇思妙想的想法,這樣才能談得上創新。經過學習,我發現了自己的創新能力不足,不過現在我找到了提高自己的途徑,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創新技能,拓展創新思維。這種思維模式對自己學習其他的任何學科都有幫助,它是很有靈活性的。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7

有人說時間是一把刻刀,一刀一刀的把我們的生活削去,而我們卻還不知情。開學的第一天,還覺得時間還很漫長,無形中已走到了學期的尾端,翻開《創意思維》的第一頁並沒有很在意,就要合上最後一頁時才慌了神,曾經我不捨得丟掉一點一滴,然而這門課裏有一個人教會我“把杯子清空才能裝得更多。”所以我忍痛丟掉一些包袱、獨自在創意的生活裏穿梭。

往日,生活就是生活,沒有波瀾亦沒有起伏,今日,無論走到何處都會發現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堂課上,有一個人告訴我們生活是創意的生活,應該要從一物聯想到另一物,走進設計的意境中去,這種對生活的洞察和創意、創造、創世的道路,不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嗎?在別人抱怨各科無聊的課程時,我在思考着如何走進各個門檻,這個課堂裏,有一個人告訴我們要用激情去尋找自己的門與路,面對不喜歡的課程可以重新學習去怎樣閱讀,換一種方式,換一個心情,奔向自己設立的目標,這不也正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嗎?

常常在學期尾聲我們會發牢騷沒有學到任何知識,抱怨創意思維並沒有讓我們的思維更加擴散,更加敏捷,但是我卻不這麼認爲,最起碼我學到了思維轉向法,曾經以爲某一刻有靈感了就會創造出自己心滿意足的作品,但後來我明白了:前期的努力與後期的創作從來都是分不開的,相聯繫的,靈感的獲取是長期的積累,而不是偶然發生的。所以這依舊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當然我也經歷了從有到無的過程,原以爲老師教學生天經地義於情理之中,卻無料到這種打破常規的教學能夠讓我們如此受益匪淺,簡直是於意料之外的。思路決定出路,但願以後的道路上我們想到的會更豐富、更略勝一籌。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8

中國有着龐大的年輕人口,日益提高的教育水平和穩步推進的城市化。這些都將決定中國經濟的持續繁榮值得期待。霍特商學院教授帕特爾坦言30年的高速增長後,中國的財富像潮水一樣涌現。稀缺資源顯然不再是資本,而是有着創新思維的人才。

在對未來的美好期盼中,人們跨入了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金融危機的陰霾似乎正在消散,經濟的全面復甦卻仍然充滿不確定性。正當人們就此問題展開熱議的時候,霍特(Hult)國際商學院帕特爾教授於近日來到中國,和百位青年面對面,就若干重要問題發表演講。

帕特爾教授認爲,短期內美國將很難成爲世界經濟復甦的引擎。較爲現實的前景是美國GDP終止負增長,形成對經濟回暖的支援。銀行業有毒資產尚未清理完畢,去槓桿化過程的延續以及失業率的高企都意味着美國經濟完全走出衰退還有待時日。很顯然,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將是未來一段時期全球增長的主要動力。其中印度、巴西、中國和印尼等國家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說到中國,帕特爾教授的興奮溢於言表。在他看來,中國有着龐大的年輕人口,日益提高的教育水平和穩步推進的城市化。這些都將決定中國經濟的持續繁榮值得期待。

但是,他也對中國的發展模式表示了自己的擔憂。目前,中國已經是和美國並肩的溫室氣體排放大國。然而中國的人均石油消耗只有美國的8%左右,意味着未來的驚人增長空間。中國發展的可持續性將是一個重要的挑戰。此外,日益顯現的房地產泡沫不但導致對消費的抑制,也令銀行系統面臨壞賬風險。

很顯然,中國不能走美國的工業化老路,更不能重蹈次貸危機的覆轍。放棄對國際市場的高度依賴、走上綠色增長的道路纔是上策。

帕特爾教授強調次貸危機不但使美國經濟遭受重創,中國也深受影響,大家都應該從中吸取足夠的教訓。公司的決策者應當更加註重製度的完善,從而規避道德風險,真正讓創新成爲下一輪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創新不僅僅意味着創造出對手難以複製的獨特價值,更在於爲社會創造出就業機會。而新的就業機會對經濟走出衰退彌足珍貴,因爲就業形式的好轉會改變人們的預期。經濟細胞纔會活躍起來。

美國在過去百年中經歷過多次的經濟衰退。也正是這些衰退促使企業着力創新,以求生存。從汽車、手機到互聯網,無一不是危機與創新的產物。如今大行其道的Google化生活方式和Face book的聲名鵲起都是創造力與想象力的產物。

而此類創新並非美國獨有。在製造業,LG、三星和現代確立了自己的競爭優勢。Infosys等印度企業佔據軟件外包的制高點。中國不僅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在製造業異軍突起,在互聯網和資訊產業也有令人側目的創新之舉。華爲和百度就是打破西方產業話語權的好例子。

在驚歎於上述創新的同時,人們不禁要追問創新何以產生?誰在推動創新?答案並不複雜:是那些不願墨守陳規的領袖。他們總是打破常規、爲員工創造釋放想象力的空間,同時容忍失敗。

帕特爾教授堅信美國依舊是創新的熱土,基於創新而發展的美國經濟的復甦需要的只是時間。美國經濟的競爭力不僅在於其龐大的規模,而在它的彈性。而這種面對危機時候總能適時表現出的彈性源於它的創新能力。

當然,這樣的創新正在向亞洲地區擴展。韓國、新加坡和印度在特定領域的巨大成功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中國也在越來越多的展現其創新能力,比亞迪就是一個值得尊敬的競爭者。

在談到中國推動創新所面臨的障礙時,帕特爾教授坦言教育是日益明顯的瓶頸。"30年的高速增長後,中國的財富像潮水一樣涌現。稀缺資源顯然不再是資本,而是有着創新思維的人才。"

他認爲管理教育,尤其是MBA教育對於美國人而言是純粹的職業培訓。而對於中國學生還有打破思維"天花板"的作用。中國的傳統教育注重知識的傳授,強調尊重權威。而MBA教育鼓勵的則是培育領導力和創新能力。在這方面,中國學生的收益應該會更大。

演講結束後,帕特爾教授還就MBA教育、創業以及跨文化管理與聽衆進行了熱烈的互動。回答了諸多讓他認爲很有"挑戰性"的"好問題"。他還鼓勵年輕人:"只有不斷的提出這樣讓教授感到難於回答的問題,MBA才能在商學院生存。畢業後管理的企業也才能成爲創新的領頭羊。"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9

今天我第一次的學習了英特爾未來教育推出的創新思維技能的培訓學習,首先對於這樣的培訓學習形式我感覺很好,很喜歡,張主任在大體的給我們概括學習要領和要求後,就讓我們開始自主學習,我覺得先透過自我逐步的學習然後小組交流討論然後再由張主任解決困惑的這種方式非常實用。現在我把我學習創新思維技能課程的體會聊表一下:

從學習的內容上來講主要分爲分別是SeeingReason工具(因果圖工具)、VisualRanking工具(排序工具)、ShowingEvidence工具(論證工具)的介紹。每一種工具的介紹都包括了“概覽及效益、工具試用、專題實例、教學策略”四個欄目。對於這些理論體系我不是很明白,但是它所倡導的教學理念和思想我能夠領會,針對各個步驟的操作我很仔細的用心閱讀並徹底的理解,然後和我們小組的老師討論交流,針對有些環節和內容,我們邊學習邊思考並想怎麼應用到我們今後的教學中,我是一名數學老師,我不由的想到針對數學這一學科特點,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該怎麼應用,上面所倡導的單元教學思想,及各環節的設計及可操作實施的細節步驟我很贊同欣賞,我覺得她能很好的發揮學生的思維極致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性,但是對於每個章節的內容或每個學科是不是都很實用呢?

我還需要再認真的去思考這個問題,我想如果這種方法或步驟能夠在改進一些,或者在日常的常態課上能靈活的揉入這些教學思想和特點我想應該是個完美的結合。我想我一定要好好的學習一番,然後再嘗試一些創新和改進,使他能更好實際的應用到我們的教學之中,學無止境,教法也是無止境的,我相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努力,加油!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10

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和諧發展,使學生整體素質的綜合提高;培養學生創造性的增長率是當代教育的主要目的。

我國的傳統教育,尤其是以“應試教育”爲特徵的傳統的基礎教育,不僅沒有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反而壓抑了學生的創造性。我國學生聰明、勤奮、有禮貌、基本只是紮實,但是在動手能力、自主性、創造性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我們缺乏創造性型人才,實際上是與我國的教育體制、教育模式的不良密切有關。

在小學試試創造性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程。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創造性的培養和提高,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尤其是在教師有計劃、有目的、有系統的教育下,在學生積極的活動下形成、發展的。創新教育不僅需要改革舊的課程、教材、教法、教學手段、評價方法,更需要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

教師樹立創造教育的思想,明確創造性教育的目的,掌握並在教學中運用創造性的原則是成功實施創造性教育的前提。

1、將課堂單向灌輸變爲師生共同參與,一起學習。

2、變以教爲重心爲以學爲中心。

3、變以知識傳授爲主要目的爲以發展能力爲主要教學目的。

4、變嚴肅紀律,遵守常規的課堂氣氛爲生動活潑、主動探索的課堂氣氛。

5、更新教學手段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6、發展學生個性,因材施教。在課堂教學中公平對待每個學生,不斷挖掘學生在學習中的內在潛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11

書籍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人類獲取文化精華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是人們認識社會和改造世界必要的學習方式。

我讀的書是《創新教育》。其主要內容:創新教育的基石、創新教育的關鍵、創新教育的核心等內容。

創新教育的基石是民主、和諧、探究的氛圍;關鍵是人,它涉及到教師、學生、師生之間等各種關係,而這些關係中最主要的是確立學生的主體性;創新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素質,它主要體現在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上。

讀此書後,使我受益匪淺。從中認識到,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爲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實踐活動。在創新教育中,民主、和諧應是現代教育的至高追求,它應涵蓋教師與學生的和諧、全體與部分的和諧、基礎與提高的和諧、現在與未來的和諧、理論與實踐的和諧等諸多的內容。探究,是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激發學生求知慾,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

在創新教育的課程中,教師的觀念和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注重師生間情感交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由“教”轉向“導”,成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參與者。這樣,教學就會出現平等、和諧、民主、合作的氛圍。爲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在課堂中應精心安排一些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體驗、領悟和昇華知識。爲此,

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因此我認爲,教學活動應該立足於關心學生的身心健康,欣賞學生的社會成長,瞭解學生的個性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願望。

在教學觀上,改變重知識傳授方法,爲重視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改變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宰地位,確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觀念,爲創新教育營造良好的環境。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的造就必須有自由度的時間和空間爲保證,以深厚的知識爲載體,以課堂教學爲主渠道,以良好的方法爲紐帶,在實踐活動中奠定,在成功的體驗中鞏固。 精彩句段:孩子是處於做夢的年齡,應該讓他們做夢,這是對生命的尊重。

創新教育的課堂是民主合作、具有良好氛圍、怡人的課堂;是生命得到全面關心、素質得到全面鍛鍊、能爲終身發展打下基礎的課堂。

書香能明志,讀書方致遠,讓漫漫書香陪伴詩意人生吧!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12

創新意識是創造的前提和基礎,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傾向。而課堂教學是實踐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也是實踐創新教育的陣地。課堂教學環境的愉悅和諧程度是啓迪思維、開發智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前提和關鍵。那麼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建立愉悅和諧的課堂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營造創新環境爲學生創造創新的機會。

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師生之間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平等相待,給學生自由發言的機會。鼓勵學生髮表不同看法,提倡質疑。對學生的創意要充分肯定,特別要大力讚揚那些具有獨創性的見解。教師要明白:創新能力人人皆有,決不是優等生的專利,創造諸多條件的目的只有一個:創設學生敢想、敢說、敢爭論的課堂。

二、啓發學生積極思想,激發學生創新靈感 。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獨立思考,放手大膽地讓學生嘗試探求新知。學生自己能發現的知識,教師決不暗示,學生自己能透過自學課本掌握的,教師決不代替講解。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中學會,促進其思維的發展。

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中測量圓的周長時,我先問學生:“在學習正方形、長方形時,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們的周長,而圓的周長是一條封閉曲線,怎樣測出它的周長呢?你們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條去測量實驗桌上的幾個圓的周長,有幾種測法?”請大家實驗一下。頃刻課堂上人人動手參與,我用這種方法,你用那種方法,氣氛十分活躍。而後,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實驗結果。我在肯定學生的思維方法後,因勢利導,說明用繩測、滾動的辦法測量圓的周長都是有一定的侷限性,我們能不能找出一條求圓的周長的普遍規律呢?接着利用媒體顯示:兩個大小不同的圓,在同一點旋轉一週後留下的痕跡。“你們看到的圓的周長的長短與誰有關係?有什麼關係?”大家再實驗,直到得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л倍。這樣,透過操作、討論、觀察、思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問題,既掌握了知識,又發展了思維。

三、喚起創新意識讓學生跳起來摘果子。

創新意識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探求的心理取向。只有在強烈的創新意識引導下,學生纔會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樹立創新目標,充分發揮創新潛力,聰明才智才能釋放創新激情。

1巧妙設問,激發思考。教學環境上巧妙設疑,構築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遇到學生髮散思維,讓學生成爲探索者,透過質疑-揭疑-釋疑,在探索和研究中增長智慧和才幹,體驗成功的歡樂,發展創新能力。教師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多角度的思考。多問學生“還有什麼辦法?”“想想看,試試看”。教師巧妙的設問可以撥動其探新知識的'心絃,產生疑而不能解又欲解之,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之目的。

2培養學生養成質疑的好習慣。問題是思維的起點,有了問題思維纔有方向,有了問題思維纔有動力。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出問題,以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豐富的想象能力。

四、教師適當引導努力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多角度思考和逆向思考這兩種思考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有“一題多解”的例子,比如:三年級的《乘法的認識》,計算方陣的總人數,可以用分解式或者綜合式子。教師這個時候一定要給足學生觀察和計算的時間,讓他們體會“有些問題是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解決的”,訓練多角度思考的能力。又如《十幾減9》中,出示11-2=?可以讓學生說方法,方法越多越好,有的說:將2分成和1,11-1=10,10-1=9,有的說將11分成10和1,10-2=8,8+1=9,學生的思維被開啟,問題也就解決了。

五、改進教學方法,增強創新能力 。

1滲透學習方法,豐富創新內容 。

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從生活經驗中感受到交集的含義,教學時,我從森林運動會上各種動物報名參加籃球賽和足球賽的情況引入,結合學生出示了一張排列無序的表格,問:參加比賽的動物有多少種?學生答案不一,分別是17種、15種、14種,由此激發學生要重新整理表格的要求。這樣的設計激發了學生認知上的衝突,使學生產生主動參與解決問題的願望,在合理引導下,師生共同努力最終實現了教學目標。

2加強實踐活動,增強創新能力。

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透過實驗、動手操作、嘗試錯誤和成功等活動,讓學生接觸貼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學生體會到所學內容與自己身邊接觸到的問題息息相關。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掌握觀察、操作、猜測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發現意識。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13

對班主任來說,班級管理是頭等任務,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必須注意方式方法。筆者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出班級管理中的幾條几何原則。

一、“正方形”原則

幾何學中的正方形,是指一組鄰邊相等且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方方正正”這個詞包含公正無私的涵義。班級管理中的“正方形”原則,簡單說就是依法治班,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社會管理需要“法制化”,班級管理也需要“制度化”。班主任的首要任務是制定合情合理的班級制度。但是有了可依靠的制度還不夠,班主任還必須遵循“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處理問題時不偏不倚,完全依法治班,才能真正發揮制度的作用。這就好比正方形,一旦一個角度有偏移,或者一條線出現一絲一毫的傾斜,就不再成爲正方形。班級管理也一樣,班主任必須一碗水端平,嚴格按制度辦事,才能真正發揮班級制度作用,避免其淪爲一紙空文。

所以,班級管理中的正方形原則,便是以制度爲管理依據,依制度行事,不變形、不扭曲,如此才能達到建設良好班集體的目的。

二、“圓形”原則

幾何學中的“圓”,是指平面上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所有點組成的圖形。“圓”在中國傳統文化裏,常常與棱角分明的“方”相對,因而常常被賦予柔性、講究技巧、避免損害性摩擦等文化意義。而班級管理中的“圓形”原則正是借用了這層文化意義,即班主任在處理問題時,要在遵循班級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儘量採取柔和的、富有技巧的方式方法,將可能出現的傷害或對班級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

“圓形”原則提醒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必須剛柔相濟。刀再鋒利,如果一碰就斷,也就毫無作用。如,當學生逆反情緒嚴重時,必須先進行心理疏導,助其釋放不良情緒之後再進行思想教育,或者先讓其冷靜下來,再委婉地進行點撥。如果一味地硬碰硬,必然費力不討好。達不到效果不說,嚴重時還會兩敗俱傷。教育本身是一種喚醒、一種激勵,也是一種約束和規範。青春期的學生逆反心理強,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這些見解或主張也許並不成熟甚至是錯誤的,但班主任卻不能因此而全盤否定。如果強行採取高壓政策,往往會事與願違,甚至加大教育工作的難度,而“以柔克剛”卻往往能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三、“立體”原則

幾何學中的“立體”是一個與“平面”相對的概念,其特徵是透過視覺可見物體或圖形有多個層次。班級管理中的“立體”原則,是指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班級是立體的、多維的,我們面對的學生也是一個個立體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個性特徵,情感豐富而複雜。正因爲如此,我們的教育也應該以立體的方式進行。

班級如同社會,什麼樣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其複雜性對班主任的管理策略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面對層次不同的學生、性質不同的問題,班主任必須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處理,一定要避免平面化的“一刀切”。

我們常常把教育分爲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其實這五個方面本身就是一個立體的不同側面,分割開來各自爲戰,必將破壞教育的完整性,也達不到我們想要的教育效果;只有全方位、多層次地將各種教育因素融合滲透進日常教育的點點滴滴中,才能塑造立體的、完善的個體。

綜上所述,班級管理中的幾何原則,簡單說就是在依法治班時要“方”,在處理具體個案、解決棘手問題時要“圓”,在實施教育、制定教育計劃、策劃教育活動時要“立體”。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14

在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幹部羣衆給黨建組織工作和組工幹部隊伍建設提出了許多意見,大多體現在改革步伐之後、創新意識不強、擔當精神不足、落實力度不大等方面。那麼,要解決好這些問題,首先在思想觀念上要變革,從思想層面深化認識,要有一種敢於向自我開刀、敢於犧牲個人利益的勇氣,不能讓改革停在紙上、喊在嘴上。要深刻查找我們的執行機制、工作方法有哪些問題,與羣衆的期盼有哪些距離,爲什麼一些工作羣衆不買賬、不滿意,問題到底出在哪裏,今後該咋辦。要始終堅持解放思想的勇氣,克服“前怕狼後怕虎”的心理,大膽地去闖,積極地去試,使自己的工作意識、工作方法一直與時俱進。同時,要避免全盤“否定傳統”,把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拋之腦後,只熱衷於搞一些實質內容的“標新立異”,提一些譁衆取寵的口號,做一些“大呼隆”的事情,導致思路偏航,措施“脫軌”。

善做善成,找準創新的支點。當前黨建組織工作的政策、環境、重點發生了深刻變化,靠傳統的思維、常規的措施,很難開啟新的局面成效。那麼,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立足當前工作,認真量一量組工幹部思想解放程度、創新創造勁頭與發展要求的差距,找一找不適應發展的思想觀念、行爲方式,開展調研、探討,形成尊重創新、鼓勵探索、寬容失誤的良好氛圍。同時,做好黨建組織工作既需要良好的精神狀態,又需要科學的方式方法,也就是說,要苦幹加巧幹,堅持務虛與務實相結合,把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建立在解決實際問題上,防止出現“兩張皮”現象。要找準黨建組織工作與服務發展的結合點,既吃透“上情”,深刻領會黨的各項政策的精神實質,又吃透“下情”,摸清羣衆最需要什麼、最期盼什麼,然後對症下藥,使組織意圖與羣衆意願得到最高的統一,讓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在引領發展中得到充分發揮,讓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在引領發展中得到加強。

求真務實,找準擔當的支點。擔當,是衡量好乾部的重要標準,既體現人品,又體現能力。作爲組工幹部,一方面,要根治思想上的懶病,堅決克服“只要不出事、寧願不做事,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的錯誤思想,不怕擔責,不怕風險;一方面,要根治行動上的懶病,堅決摒棄“不敢迎難而上、不敢動真碰硬,遇到問題繞着走、遇到責任往外推”的錯誤認識,激發危機意識、擔當意識,自覺做到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於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真正把重任扛起來,把工作幹出色。當前,組工幹部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聚精會神抓好教育實踐活動各項整改任務的落實,精心調研謀劃明年各項工作目標,把推動黨建組織工作的過程轉變爲解放思想、謀劃思路、完善措施、服務發展的過程,不怕困難,不懼風雨,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攻堅克難的意志品質,拼搏奉獻的幹事激情,做到“改革有成績、創新有業績、擔當有實績”!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15

1月3日,我有幸參加了由教學處組織的關於工作過程課程體系的改革創新培訓。本次培訓內容豐富,系統介紹了課程體系改革的要求,先進的教學理念,並列舉了國內最早進行課程改革的學校,作爲一名一線教師受到很大教育,感受很深,對自己的職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同時也思考針對我們學校目前的條件,我們應該怎樣使自己的專業建設跨上一個高度,辦出自己的特色,以促進課程改革的全面進行,確保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現結合培訓來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與對課程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我對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體系的認識

透過這次培訓,使我認識到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體系的基本思路是“以企業調查爲前提,加強專業建設;以崗位目標爲目標,找準人才培養定位;以崗位能力要求爲依據,確定教學內容;以工作項目和任務爲載體,開發“理實一體化”的新課程;以技能爲核心,整合對應知識;並在職業情景中把“學會做事”的工作標準落實爲“把事做好”的教育標準。

二、我校在課程改革上存在的不足

透過這次培訓,使我意識到國家爲什麼把職業教育提到現在的重要地位,因爲職業教育離社會最近,離經濟最近,是培養社會迫切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而且作爲職業教育,目前的教育理念必須改變,要改變目前的重理論輕實踐、理論和實踐分離的教學模式、應該遵循人的認知學習規律,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採取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但是目前我們的教學方式距離教學做一體化的距離還比較遠,這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教職工思想觀念上還未改變,還需要廣泛深入的學習和宣傳教育,許多人消極觀望或不願意改變已經熟練的教學方式。

第二,目前實訓基地設備不足,設備狀況完全與現有的施工技術脫節。

第三,師資隊伍素質較差,很多年輕教師沒有工程實踐經歷,實驗室缺乏先進的科研設備,科研能力不足,缺少一些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的工程項目,教職工的實踐能力得不到鍛鍊,更加影響教學,影響畢業生質量和產學研合作。

第四,產學合作困難重重,要想實現合作,必須具有雙贏的執行機制。因爲沒有先進的科研設備和過硬的科研隊伍,社會影響力和認可度不足,對企業沒有引力,很難實現真正的產學研合作。

三、作爲一線教師應該如何授課

透過學習使我認識到,中職教育的教學,不是教課本,而是教做事,以及怎樣把事做好,是有明確崗位能力目標,圍繞項目整合對應知識,以任務爲載體,在職業情景中提高職業能力,有知識的突出應用指向的教育。在實際授課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1)創新教學方法。

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必須以工作任務爲載體,進行真實的任務驅動,從而使學生在完成任務中學習知識和技能、應用知識和技能,達到形成能力的目的。這就需要我們尋求新的教學方法,真正讓學生在課堂上經歷一次完整、接近實戰的工作過程。這就要求我們要分析每個學生的職業成長規律,找出符合人的職業成長曆程,職業成長是“從完成簡單工作任務到完成複雜工作任務”的能力發展過程。採用什麼方法和載體,才能把學生從較低發展階段有序、有效地帶入到更高的發展階段?如何設計符合發展邏輯規律的系列學習任務?在教學組織安排上,要儘量安排大幅度的時間集中上某一門課,動態實施,完全按照教學項目重組教師團隊,採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教師應儘量創造真實的工作環境,讓學生獨立地去完成於典型工作任務較爲一致的學習任務,同時要注意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監控並評估。以儘早發現問題並及時進行調整,這樣學生既能學到知識又能培養和鍛鍊他們的社會能力,以實現職業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更好的適應企業的需求。

(2)轉變授課方式。

基於工作過程的導向課程和教學改革,要把教師轉化爲生產教練,把教材轉化爲訓練手冊把教法轉化爲訓練方法、把課堂轉化爲工作現場。在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和教學改革中,必須以工作過程爲紐帶,以任務完成爲目的,發揮教師的生產教練作用和教材的訓練手冊作用,透過合適的訓練方法,在工作現場完成工作任務,從而掌握知識、習得技能、培養品得、形成素養。

(3)轉變考試形式

即結果考試轉向過程考評,從傳統考場轉向工作現場(模擬)。要在工作現場進行過程考試,邊學邊考邊評,不斷反饋,不斷糾正,實現教學做的一體化。

總之,透過這次學習培訓,使我真正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同時也開闊了視野,確定了專業建設的目標和方向。使我明白課程體系的改革,需要企業和學校的合作、需要學校各部門、各專業之間的相互溝通,需要我們大家的同心協力、克服重重困難,使我們的學校的專業建設跨上一個新的臺階,培養社會迫切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人才,努力完成歷史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16

20xx年11月11日我帶兩位學生去參加第九屆泉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開幕式現場排隊時,12個地區12個代表隊,只有泉港、永春、德化組排一隊,其它地區代表隊都人才濟濟。進現場觀摩時,看到別人的作品後發現了差距,知道了不足。目睹現場,感觸頗深,現向各位領導、老師彙報我幾點不成熟的思考,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斧正。

一、科技創新活動現狀:

1、對科技創新活動意識上重視有待提高

我們經常談“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努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等理論,但我首先得說一下我理解的科技創新活動,科技創新活動是指教師組織引導學生透過對科技文化知識的學習、轉化、運用和自主創造,培養其科技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教育實踐活動。當然此活動是正常教學範圍外,要開展此類活動是增加了教師的“負擔”,得選拔學生、得重新學習、得花費時間造成老師對該活動不感興趣。對於領導而言,要投入、要動員、成果不一定滿意也造成了領導對該活動不積極。

我與晉江季延中學老師聊過,他們學校領導非常重視科技創新活動,提供場所、提供資金、加大宣傳力度、制定表彰方案等,一線老師也非常重視,積極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提出新問題、開發新產品,經常與泉州七中的老師聯繫、請教、觀摩。

2、興趣小組活動形同虛設

興趣小組活動作爲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但就我擔任物理興趣小組老師來講都是被動應付,每學期都認真完成學校分發的《興趣小組活動記錄本》,其中很多都是在造假,應付學校檢查,無法開足20次活動。

而且興趣小組活動也受實驗條件、相關投入少等因素制約,活動形式單一,活動實踐無法開展。泉州實驗中學黃老師說到一件事,學校中一位學生在一次學校舉行的消防安全防地震逃生演練時,聽老師說地震時不能馬上跑出教室,要等到地震波過後才能跑,他就在物理興趣小組活動時提出一個問題,我們能不能設計一個智能平衡器,安裝在教室的地板上,當地震時,教學樓在搖晃,而我們的教室與走廊保持平衡如常,那樣學生跑起來就容易多了,生存機率就高了。老師對於這個創意十分重視,馬上組織有關老師進行分析論證,最後發明製作出智能平衡器,獲泉州市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

受思想意識的制約,只把學生關在學校裏活動,怕學生參加社會活動不安全,怕出意外事故,所以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像參觀調查之類的就統統不能進行了。

3、對科技創新活動的人、才、物投入不足

必要的資金、場地和實驗設備等是開展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物質保障。由於領導意識重視不夠、老師沒多大興趣投入、學生沒出什麼大的效益等原因,泉港區所有學校對科技創新活動投入及關注都不夠,主要表現爲忽視科技活動的組織管理隊伍和指導教師隊伍業務培訓和素質提高,學生科技活動經費來源主要依靠學校行政撥款方式,學生科技活動陣地少,專門用於學生開展科技活動的設施設備數量極其有限。如晉江季延中學一位學生提出構想:汽車非正常駕駛監測預警系統,指導老師馬上帶學生到交警中隊瞭解非正常駕駛的情況,組織教電腦老師編寫一些指令,組織物理老師幫忙設計模型,電路板、導線頭、電烙鐵、電腦芯片一個模型就出現在衆多老師面前,獲市創新比賽一等獎。

4、學生科技創新的激勵機制不健全

科技創新激勵機制是推動老師及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深入、均衡和有效發展的重要制度基礎。我們學校有很多老師都有奇思妙想,但都無法落於實踐,因他們少了動力,學生也有,但他們寧願把時間放在聽歌、上網,也不想去動手,主要原因是沒有場地,另外不知道有什麼用。其次學校要透過建立合理的機制,來保證教師創造性的發揮。其具體思想應是允許、鼓勵和幫助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允許是指爲教師提供一種相對寬鬆自由的環境;鼓勵是指學校在管理上對創造性表現的教師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幫助是指學校管理利用一切條件爲教師提供有關創造的新的理論、成果、技術和方法等資訊,如經常組織參觀學習、討論交流和請專家指導等,使教師開闊視野、拓寬思路。有那麼多的福利與保障,又有方便的場地,肯定會有老師與學生製造出好作品。

5、溝通交流、經驗總結尚有待進步

到泉港區教育局後纔看到別人都帶着模型,到泉州科技局比賽展廳現場才知道每組作品前有一張桌子,是讓人展示你的作品,全場只有泉港六中兩件作品沒有帶到現場,有很多評委來問學生你們的作品在哪呢,學生非常主動要與他講解,但得到的回答是你們的展圖我已看過,現在要看你的作品。這是一個很大的失誤,現切記以後參加類似現場比賽要將作品帶到身邊以防萬一。

比賽結束後,我們莊校長馬上聯繫我,要求我寫一份體會,與大家談談,我認爲學校領導考慮很及時且有必要。我將我參加比賽的一些經驗及時告知大家,防止大家以後吃與我一樣的虧。

二、開展科技活動的對策:

1、建立一間或幾間科技創新制作室

學期初莊校長有提到要利用荒置的教室佈置成科技創新制作室,我認爲學校領導思考很到位,在教室內布上幾條插座、內置一些必要的工具、積累一些常用的物件,給予老師進出方便,我相信會有很多老師會帶着學生到裏面“玩玩”、“樂樂”,很可能一不小心就出了成果。

2、每學期開展一次科技創新活動節

利用活動向學生展示創新的魅力,活動不僅培養了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而且對於提高我們廣大青少年的科學素養,鼓勵優秀人才的涌現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3、真正落實興趣小組培訓工作

將各學科興趣小組具體工作落實到實處,引導學生去觀察、去動手、去思考、去發明,當學校有了活動的土壤,相信有一天會讓創新種子萌芽的。

4、加強對老師與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

校領導有意識請老師或學生到泉州市區學校去參觀、去學習、去交流、去發現差距等,請名師到學校給老師與學生培訓,組織一線老師認真學習如何培訓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的相關知識,寫心得體會、談觀後感,確立自己的創新目標,學校也可以確定一些創新題目,讓一線老師與學生共同去研究與創造,並給予一定的肯定。這樣老師與學生有機會去感受、學習、動手,氛圍就會慢慢的濃厚。

三、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有效模式

根據我校現實情況,我認爲適合我們的活動模式應是這樣的,首先得讓我們科技創新活動組利用各種方式組裝一支有興趣、有素質的創新學生隊伍,在一定的時間內收集一些創意,這些創意來源於生活、學習,如我在參加學校升旗儀式時,發現老師在組織活動時經常因話筒電池量不夠或距離太遠等原因導致無法將他的聲音透過功放播放出來。我想到一個創意,能否我們自制一個小儀器,將話筒運用距離拉長,附加節能,若這個創意被我們研究出來後,它肯定具有商業價值。我們有了這些創意後,可以請科技林副校長與科技組老師成員集中研討,分析論證,列出可行的創意,最後引導學生參與制作。

我們透過運作這種模式後,積累經驗,償試改進,慢慢得會找到適合我校的科技創新活動運作模式。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17

在清城區教育局領導的安排及帶領下,我和各個學校的科技輔導員來到了清師附小參加清城區第二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培訓活動。首先非常感謝學校領導給我這個機會,有幸參加這次科技創新大賽培訓。我是第一次參加這麼大規模的科技培訓活動,所以帶着好奇、學習的心態來到現場。

教課老師展示了往屆的作品,眼前一亮這才發現原來科技創新大賽的參賽範圍有那麼廣泛,接近生活,科技繪畫的作品特點鮮明,特別是科幻畫科幻畫充分展示了學生的想象力。工程學、行爲與社會科學、物理學、綜合實踐、數學、化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醫藥與健康學、計算機、動物學、植物學、地球與空間科學、技術與設計、節能環保具體方案、生活用品的改造……我震撼了!

在這裏讓我感受到了科技創新的力量,體驗到了科技創新的神聖。手動與自動二者融合,體現了智能化;娛樂學習提高孩子創新水平;盲人都易開的鎖關注弱勢羣體體現青少年富有愛心;防近視檯燈、愛眼測光儀均涉及到自身健康,體現孩子注重健康成長……孩子們的奇思妙想讓我大開眼界。

觀摩學習之後才瞭解科技創新教育是現教育部門熱門。透過此次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培訓活動,不僅開闊了我的眼界,還了解到我們同其他區的差距,總結經驗做好迎接下一屆挑戰。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18

從事幼兒教育工作一年半多經歷了數不清的瑣碎事情,也正是這些瑣碎的事,鍛鍊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養自己成爲細心,注重細節的人。但是這種瑣碎的平凡,卻是一種神聖的使命,因爲我們面對的是孩子,每一個瑣碎可以說聯繫到孩子的健康、安全、成長和快樂!

這一年半多來,我面對着孩子,懵懂、迷茫、不知所措、驚慌、焦慮也有喜愛和成就感帶來的快樂。總的來說,自己是發自內心的愛孩子,但是沒有更好的方法和專業理論來指導自己工作。愛孩子是母雞都能夠做到的事,所以真正做到愛孩子,要不斷學習師德師風,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才能真正使孩子一生受益。

透過培訓,我反思以往在工作中的不足之處,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淺。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獲得的幾個方面的一些體會:

一、以愛爲本,尊重理解幼兒

霍姆林斯基說過:“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尊重孩子是建立平等、友好、和諧的師生關係的基礎。尊重幼兒人格,允許他們在思想、感情或行爲中有自己的獨特性,併爲他們提供更大的、獨立的生活空間作爲幼兒教師必須具備一顆愛心,這是衡量一名教師最起碼的標杆。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更需要具備這樣的愛心,或者說,需要具備比其他年齡段教師更多的愛心和包容。我們要學會怎樣愛孩子、關心孩子、尊重孩子。記得剛接觸幼兒,他們純真的笑容感染了我,因此對於一些童趣十足,無傷大雅的舉動我總是寬容對待,欣賞他們的可愛之處,保護他們珍貴的自尊心。

孩子在老師愛的教育下輕鬆快樂的學習,生活。即使他們有時候違反了紀律,嚴厲批評時,我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更要讓他們明白:老師師關心你,愛護你的,是爲了你着想才如此嚴格要求……這樣,在嚴師面前他們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或歧視情緒,而是理解了老師的一片苦心。學會愛每一個孩子,但要注意愛不要偏愛,偏離的愛有可能會害了孩子,比如孩子自己能吃飯,你爲了愛孩子就餵它吃,什麼都不讓他做這不是愛,這樣的愛就偏離了,所以孩子能做的儘量讓他自己做,一定要把握好愛的尺度;事事關心每個孩子,從小事做起,做到每時每刻讓孩子不離開自己的視線,善於觀察孩子;尊重每個孩子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做事要讓孩子感到我們公平、公正、平等地對待孩子;真正的做到以身示範,學會爲孩子服務,爲孩子服務是各方面爲孩子的一切發展而着想,幫助他們堅強、快樂成長,使孩子的思維活躍,快樂健康起來。

二、以身作則,爲人師表

爲人師表不能說一套做一套,應嚴以律己,言行一致,表裏如一,成爲幼兒的表率。我面對的是一羣五六歲的小孩子,我就是他們的榜樣。孔子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切師德要求都是基於教師人格,因爲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表現出來。我樂觀向上,每天都帶着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帶着微笑迎接孩子。看到家長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孩子在我的帶領下玩的很開心,我覺的這就是我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可以說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態、飽滿的情緒,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孩子。排除追逐名利拈輕怕重心理,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心情來幹實實在在的事情。

其實我們都知道幼兒園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天真爛漫喜歡模仿。教師的文明動作行爲也是影響孩子的行爲因素,孩子與老師朝夕相處,行爲的養成是環境決定的。教師應當以得體的語言和動作行爲來指導幼兒的一日生活。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形成文明的行爲規範。讓孩子得到周圍人的尊重和喜愛,從而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每個孩子都能夠做到這一點,那麼教師的這一舉動可以說爲社會創造了和諧。所以作爲一名幼兒園教師,我自認爲,不但要告訴每個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更應該將這種要求內化到自身的行爲實踐中,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改變孩子,讓孩子向着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19

4月11日—4月14日,我有幸參加了湖州師範學院組織的小學教師培訓。這次培訓雖然時間只有4天,但是我感覺收穫卻很深。

小學實驗室管理培訓,老師主要從搞好實驗室環境管理、教學儀器保管帳的管理、教學儀器管理、儀器的維護與保養、實驗儀器的使用等方面進行了講解。孫老師對3—6年級的實驗,從實驗材料、實驗過程、實驗結論等方面進行了講解,透過學習,我明白了作爲一名老師,在平時的工作中,應做到如下幾點:

一、保持好實驗室周圍環境的整潔;實驗室、儀器室、準備室的佈局要合理;儀器櫃合理放置;營造實驗室的文化氛圍;實驗室的保管帳要建立賬簿、增減有據、賬物相符;教學儀器要擺放整齊,要定期進行維護和保養。

二、課堂教學應以探究爲主《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要以探究爲中心。探究既是學習的目標,又是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這意味着小學教育的教學策略將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變,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研”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在探究的活動中,在參與解決問題、參與做計劃、參與決策、參與小組討論、參與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們將所掌握的知識同他們從多種渠道獲得的知識聯繫起來,並把所學的內容應用到新的問題中去。

三、有了深刻的體會,就要把它付諸於行動。在以後的課堂實踐中我努力做到使課堂“迴歸生活和社會”立足於以人爲本,以學生爲本的主體性思想;立足於課內外結合,課堂與生活、與社會聯繫,促進知情意行統一的整體性思想;立足於學生社會活動的實踐性思想的合理教學思路。力求教學目標、教育內容的選擇與組織實施符合學生的生活邏輯。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20

攜帶着對教好小學這門課的渴望,9月19日至9月21日,我非常榮幸的參加了由濱州市教育局組織的“小學骨幹教師展示會”的學習活動。也非常感謝學校領導給我的這次學習的機會。透過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觸:

一、對自我的重新認識:

透過學習使我的思想有了一個新的轉變,作爲一位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掌握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和現代教育教學技術。在的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再把知識的傳授作爲自己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費在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爲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在問題面前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尋找答案,在探究的道路上教師成爲學生的夥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課程中,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二、對課堂教學也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1、課堂教學強調從問題入手。課最重要的一個理念就是強調課堂教學要從問題入手。我們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從問題入手,使學生帶着渴望知識的願望去學習。在課堂中,學生從提出問題到解決問題中間要經過一大段過程,沒有過程和方法,解決問題也是一句空話。作爲一名教師必須教會孩子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2、課堂教學以探究爲主。《課程標準》指出:“學習要以探究爲中心。探究既是學習的目標,又是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這意味着小學教育的教學策略將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變,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研”轉變,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

探究活動在學習中,具有重要價值,透過“做”來“學”,學生們可以把知識與觀察、推理和思維的技能結合起來,從而可以能動地獲得對的理解。在探究的活動中,在參與解決問題、參與做計劃、參與決策、參與小組討論、參與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們將所掌握的知識同他們從多種渠道獲得的知識聯繫起來,並把所學的內容應用到新的問題中去。透過探究活動,學生們對探究的手段、使用證據的規則、形成問題的方式、提出解釋的方法等一系列問題有了親身的體驗,而不僅僅是聽到或記住有關的知識和結論;透過探究活動,學生對與技術的關係、的性質等一系列問題,有了切身的認識和體驗,而不僅僅是獲得了關於這些問題的標準答案。

三、對今後教學的思路: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自覺地從學習態度上重視課,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實驗操作,要注意觀察每位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探究活動中,多鼓勵,多使用加到好處的評價性語言,使學生對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做到自主探究,使課成爲孩子們心目中一門有趣、重要的學科。

總之,在這幾天的學習中,我不僅在業務能力上,還是在教育教學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課堂語言平緩,語言不夠生動,理論知識不夠,教學經驗不足,組織教學能力還有待提高。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爭取成爲一名優秀的小學教師。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21

陽春三月,春光明媚,好運就如同這早春的嬌陽,放射出一縷陽光照亮我的前途:先是幸運地透過副主任護師的理論考試;當我還正在擔心今年的I類學分不知如何達標時,便落下及時雨:護理部通知我去參加貴港市護理學會舉辦的《護理創新服務管理培訓班》學習,學分問題及時得到解決。心情如同暖風撲面,拂去寒冬的冷酷無情。在此非常感謝護理部領導們對我的關心!

爲了能更好理解老師課件內容,在上課前先把課件內容翻閱,對它就有了初步的瞭解,聽起來就沒有那麼吃力了。每天剛開始上課時精神抖擻,可是在這“春眠不覺曉”的季節,春困像個調皮的孩童時不時來搗亂,增加學習難度。

此次講座的主要內容是護理質量管理、等級醫院檢查經驗交流、PDCA持續質量改進、專業護士的闡述等,而最重點是品管圈活動和QC手法的運用與質量持續改進的應用。這次學習讓人茅塞頓開,大開眼界,以前在一級質控中感到困惑的問題找到了出路;專業護士、專科護士是絕大多數護士職業生涯需不停的追求,自我成才夢想,並不是只有當護士長才是唯一的追求;品管圈活動和QC手法的運用與質量持續改進的應用甚至還與我不謀而合,我個人理解其實就是護士個個參與質量管理,找出存在問題,追蹤問題原因,找到解決的對策,制定出相關工作流程或制度,減少或杜絕差錯事故、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創造優質服務。我一直認爲一位護士要想盡快成熟,必須要在日常工作中找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加強業務學習,多向同事請教、找到正確對策,持續性改進,才能日趨成熟、完美。在應對各種各樣的檢查中盲目地消及應對就像打沒有準備仗,贏的機率可想而知。只有認真學習,完全掌握了檢查的標準、各種技術操作流程,遵守規章制度,有意識地在日常工作中貫徹落實,做到年有計劃,月有措施,周有重點,日有實施,今日沒有完成,最遲明天一定加班加點完成。做到平時勤練兵,關鍵時刻便不會手忙腳亂,一敗塗地。我相信誰都不想領導一天到晚像監工一樣在身邊盯住,而且就算是盯也盯不住,最好還是靠自覺,丟棄私心雜念,自查自糾、互查互糾才能共同進步,達到雙贏。

這次的學習收穫也在科室與護士姐妹們一起分享,大家也從中得到了一些新理念的灌輸。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22

10月19日下午16:00,爲深入貫徹落實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精神,根據中央領導要求,我園區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在園區管委會黨建活動室認真觀看了全國十個社會管理整體創新的典型縣區經驗交流專題片,並在觀看之後展開討論與交流。

該系列專題片主要介紹了十個中央綜治委重點培育的縣區整體推進社會管理創經驗做法。如深圳經驗,讓流動人口逐步融入城市;南通經驗,推進社會城信體系建設;新鄭經驗:走“民生優先”“城鄉統籌”的道路,努力實現“城鄉一體化”等。

我園區黨員幹部學習交流並總結出以下幾點經驗: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人民羣衆根本利益

社會管理方法的創新的前提是要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民生是社會和諧之本。所以社會管理創新的立足點以及根本出發點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着力解決廣大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進一步夯實了社會管理基礎,讓人民羣衆成爲社會管理創新最大的受益者。

二、以人爲本、服務在先

透過專題片中各個試點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在學習各試點採取的對策與解決方法中認識到,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各試點地區無不凸顯“服務”二字。創新社會管理必須堅持“以人爲本、服務爲先”的理念。

三、整合基層資源,形成社會管理合力

大量矛盾糾紛出現在基層,羣衆的無窮力量也蘊含在基層。如何做好基層基礎工作,是關乎整個社會管理工作根基穩固與否的重要問題。調動、發揮好基層組織作用、建設好基層隊伍是社會管理的重要保證。各試點地區大力推進鄉鎮(街道)綜治工作中心和村(社區)綜治工作站建設,有效整合公安、司法、社保、民政、宗教、計生、教育、信訪等資源和力量,打造基層社會服務管理平臺。準確及時掌握基層動態,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加強和完善基層社會服務和管理體系——把人力、財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層,努力夯實基層組織、壯大基層力量、整合基層資源、強化基礎工作。

四、人人蔘與、人人共享

加強社會管理創新,事關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更事關人民羣衆切身利益。動員社會各方基層羣衆性自治組織、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和廣大人民羣衆各方參與、齊抓共管齊抓共管,逐步形成各層單位、各個部門互補互動的社會管理服務網絡。充分整合社會資源和力量,發揮羣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作用,參與社會管理創新。

我園區透過學習全國先進典型縣區、模範社區的管理方法與經驗,努力加強本園區綜合治理工作的開展實施,並結我園區的實際情況,學習借鑑典型地區探索與創新的經驗,堅定不移的以維護人民羣衆根本利益爲出發點,以“以人爲本、服務爲先”爲理念,努力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挖掘提煉創新經驗,取長補短,整體推進我園區社會管理創新向縱深發展。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23

在清城區教育局領導的安排及帶領下,我和各個學校的科技輔導員來到了清師附小參加清城區第二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培訓活動。首先非常感謝學校領導給我這個機會,有幸參加這次科技創新大賽培訓。我是第一次參加這麼大規模的科技培訓活動,所以帶着好奇、學習的心態來到現場。

教課老師展示了往屆的作品,眼前一亮這才發現原來科技創新大賽的參賽範圍有那麼廣泛,接近生活,科技繪畫的作品特點鮮明,特別是科幻畫科幻畫充分展示了學生的想象力。工程學、行爲與社會科學、物理學、綜合實踐、數學、化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醫藥與健康學、計算機、動物學、植物學、地球與空間科學、技術與設計、節能環保具體方案、生活用品的改造……我震撼了!

在這裏讓我感受到了科技創新的力量,體驗到了科技創新的神聖。手動與自動二者融合,體現了智能化;娛樂學習提高孩子創新水平;盲人都易開的鎖關注弱勢羣體體現青少年富有愛心;防近視檯燈、愛眼測光儀均涉及到自身健康,體現孩子注重健康成長……孩子們的奇思妙想讓我大開眼界。

觀摩學習之後才瞭解科技創新教育是現教育部門熱門。透過此次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培訓活動,不僅開闊了我的眼界,還了解到我們同其他區的差距,總結經驗做好迎接下一屆挑戰。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24

20xx年3月22日,在市委黨校召開了“關於社會管理創新綜合治理”的學習。學習指

出:“社會管理是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一項管理活動。要形成和保持一定的社會秩序,就必須有一定形式的社會管理”。“我們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根本目的是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和諧、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爲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營造良好社會環境。”爲了貫徹落實這一重要講話精神,我們就如何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進行了認真學習,形成了以下幾點思考。

一、統一思想,深化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性緊迫性認識。

一是解決伴隨經濟發展產生的社會問題,迫切需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二是適應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動,迫切需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三是順應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迫切需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這些都需要透過社會管理和創新來解決。

二、轉變理念,適應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

社會管理,說到底是對人的管理和服務,必須把以人爲本、執政爲民的理念貫徹始終。在社會管理中,一方面要不斷提高政府的社會管理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不斷增強社會自我管理能力。

三、關注民生,做好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點工作。

第一,要着力加強和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羣衆權益機制。第二,要着力加強和完善民生工程建設。第三,要着力加強和完善流動人口、特殊人羣的管理和服務。第四,要着力加強和完善公共安全體系。第五,要着力加強和完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和虛擬社會管理。

四、夯實基礎,發揮基層組織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中的作用

抓好以黨組織爲核心的村級和社區組織建設。要建立健全以黨組織爲核心的村級和社區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的基層組織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戰鬥堡壘作用。要深入開展平安社區創建活動,將平安建設延伸到社會各個領域各個方面。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25

這學期的科技課使我記憶深刻,我從課上明白了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我們生活在美好的二十一世紀,歷史的車輪正在向前飛速滾動着,先進的科學技術也不斷增加,爲我們創造了無憂無慮的新世界。在這資訊如此發達的年代,競爭如此慘烈的環境,要想有一席之地,必須具有創新之觀念。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和資訊時代,更是一個全面創新的時代。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論是對國家、民族,還是對學生個人的發展都是極其重要的。經濟時代和資訊時代的到來,既對當代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也孕育着當代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珍貴契機。

因爲有科技創新,我們纔會更進一步的學習,國家纔會不斷創造出新的人才。學校就是我們學習創新的地方。作爲大學生,其實我們有很多奇思妙想的,只是在不經意中把它輕易地扼殺掉了,只要我們積極思考,不斷探索,發明家與普通人都差距就在一念之間。我們要善於學習,善於總結分析。徐春花助理說過:“學習能力是創新的源動力”。必須善於學習,透過學習別人先進的思想、理念、技術,領會其精髓,並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再結合具體情況,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最後透過總結分析,發現原來的不足,只有瞭解到不足,才能更好的改進。

其實自古以來我們都是在不斷創新中發展而來的。從許多故事中我們都能明白。就如鬼谷子和他的學生,要是沒有創新思維,孫臏能輕而易舉做到“木柴無煙,百擔有餘”麼?

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爲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進階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論創新。所以,學習創新,使我們必不可少的一個東西。

創新是一種技術和一種產品產生的基礎,沒有創新,我們就不能生活得如此美好,不能享受這些產品或技術,例如:有了飛機,我們才能“圓飛天夢”,才能快速到達某個地方;有了電話,我們才能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的通話;有了高樓建築,我們才能節約土地資源等等,這些東西和技術的出現,都是有了創新,這個“新”的產生,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與享受,因此,我們要大力發展創新的這種“新”的思想,這樣我們以後的生活纔會變得越來越好。特別是對於我們這種青少年,更應該創新,長大後爲祖國貢獻自己的發明或想法的實現,創新還能挽救人類,挽救地球行之有效的方法,那是因爲現在的環境污染越來越惡劣,溫室效應,南極空洞的出現都在警告我們,我們要用技術來改變這種狀況,才能避免地球、人類的毀滅,而這種技術主要是來源於創新,所以我們培養創新意識,還能爲人類做出貢獻,甚至挽救人類,換救地球,總之一句話,創新很有可能成爲改變人類歷史的一個轉折點。

創新也有利於培養我們的創新意識,它有利於提高我們的思考能力,與多角度思考等方面的能力,當你出身社會的時候,你會發現它對你是很有用的,例如當你成功進入一家公司工作時,你用自己的創新意識來創造出“新”產品、新技術時,你會得到公司的認何和別人的崇拜,進而你會提高自己的地位,讓自己在社會中站穩腳,充分發揮自己的社會與人生的價值。

創新我也有,雖然總是想法,但有了這種意識,以後會培養出創新的產品。

當我用鉛筆做作業時,一寫錯字,就要用擦子來改正,擦不了多久,特別是我這種用擦子很厲害的人,一會那東西就變得跟豆子一般小,所以,我在想能不能把擦下來的屑集合起來,再次反覆利用,而且那效果還是不賴的,雖然,這只是想法,但是有了我這種創新意識,在以後一定能發明出、實踐出來。總之一句話,創新不僅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享受與便利,而且這能培養我們的某些能力,甚至它還能挽救地球的生命,所以我們要多創新,多培養創新意識,便於從小事中發現大事物,爲人類、爲世界,同時也爲自己貢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造福人類。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它就像長了腳一樣,很快他就走遠了……而我認爲,那些快樂,大部分都是創新課給予我的。

現已經是大二的我們,面對一下子就增長了如此多的課程,像每天都是在作業堆裏過一樣,我們每一節課都會看到新面孔,每一堂課的時間都被排得滿滿的,說實話,這樣的學習模式,我到現在都還不能適應。

我是一個喜歡自由的人,像這樣的被束縛在牢籠裏的日子,我並不喜歡,這樣的生活真的讓人感覺很累。然而,在上創新課的時候,我就覺得像衝出牢籠的鳥一樣,那時候就可以呼吸着新鮮自由的空氣,很容易。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26

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爲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和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爲根本特徵,我們應不斷加強創新能力的培養,以適應知識經濟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透過創新能力培訓,使我對創新能力的內涵、意義和重要性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從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以創新的精神開創教育教學工作的新局面。

教育需要創新,教師是教育工作創新的重要力量,要在教育實踐中不斷培養創新能力,爲社會培養一批創新型人才。同志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創新就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面對新世紀的教育,我們必須要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具體包括:豐富的知識和較強的學習能力;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多維的創新思維;科學的批判精神和探索精神;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能力;強烈的實踐意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

聯繫實際,對於創新,我有幾點感受:

一、創新首先是一種觀念,是一種意識。“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教育工作更要有創新思想和創新能力,在教育工作實踐中要強化創新意識。

二、創新要有先進科學的理論依據。創新活動不是簡單隨意提幾個花哨的新提法,創新要有先進科學的理論依據才能真正推動工作的前進。

三、創新要體現在實踐活動中,而不僅僅是一個口號。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也要按照這個精神去做。如何在教育實踐中培養教師的創新能力,我有三點建議:

1、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培養創新能力的基礎。特別是要針對教育工作實踐開展學習。這種學習要集中學習和自我學習相結合。

2、加強學習和交流,這樣可以彌補不足,更有效地推動教育工作。天下之事,謀之於衆。在實踐中要充分發揮現教師的聰明才智,不斷培養創新能力,並且把這種創新能力切實付諸於實踐教學中,才能更快、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這也是創新的真正內涵所在。

總之,我將以此次學習爲新的起點,重新認識自己的價值,重新調整自己的未來構架,應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啓發自己不斷學習,在工作中時刻提醒自己不斷提高職業道德水平,不斷學習教育理論總結教育經驗,努力爲教育事業的創新和發展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27

我非常榮幸地參護理管理人員培訓班。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護理前輩們講授的一堂堂精彩課程,像暗夜裏的燈塔照亮了我,使我對護理管理有了新的認識,更新了觀念、拓寬了思路,進一步明確了今後工作的方向。

透過這次培訓,我懂得了不但要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和奉獻精神,還要有綜合能力,有競爭意識、服務意識和安全意識。只有透過不斷的學習,拓寬眼界和思路,不斷完善自己,超越自己,才能更好的適應不斷髮展的現代護理工作需要。

身爲護士還必須具備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運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來團結並影響科室成員,使我們的團隊成員工作起來,心往一處用,勁往一處使。發揮科室成員的主人翁意識,並按照各人所長進行科學分工,做到人人蔘與管理。

社會在發展,患者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要提高患者對我們的滿意度,就必須以病人爲中心,以人爲本,從細處入手,開展護理工作。同樣,精細化管理勢在必行。細節決定護理質量;細節確保護理安全;細節融洽護患關係;細節增進醫護友誼;細節決定成敗!

“無危爲安,無損爲全。”安全管理是護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沒有安全意識,醫療糾紛就會不斷出現。加強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加強護士責任心,提高安全意識,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護士長應做好護理質量控制,特別是現場質量控制。

每天對急救藥品及器材、消毒隔離、手衛生、護理措施的實施、查對制度的落實等項目進行檢查,發現隱患和問題,及時討論分析,查找原因,持續改進、追蹤檢查,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對科內護士進行分層次培訓,並進行理論及操作考覈,協助護士做好職業規劃,樹立其敬業奉獻的精神。

接受培訓的這些日子,我看到了護理前輩們對護理事業的專注、投入、執着及無私奉獻。我感動的同時,也感受到肩負的責任和使命。我要和我的團隊夥伴一起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努力工作,爲我們的護理事業貢獻出屬於自己的光和熱!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28

12月20日開始在銅梁進行的爲期三天的重慶市科學教師培訓結束了,短暫而又緊張,對我來說收穫頗多,受益匪淺。培訓學習是一個從不會到會提高的過程。此次科學培訓請了一些知名的專家授課,是一個十分難得的機會。學員們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討論熱烈,討論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虛心誠懇地接受培訓,如飢似渴地接受着科學知識的新概念、新理念。雖然學習時間很短暫、很緊張,但在很短時間內順利完成了科學培訓任務,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這次的培訓使我對小學生科學創新活動有了更深的瞭解和認識。透過聽專家的授課,使我對如何開展相關的科學活動有了一些頭緒,同時也感受到科學創新並不神祕,並不是遙不可及,很多發明創造都是源於生活中碰到的問題,學生能不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會不會思考,會不會探究。幾天的學習,也讓我認識到搞科學教育目的並非是爲了讓學生在各類比賽中能獲獎,而主要是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善於探究、善於創新、善於實踐的習慣。

隨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會有很多科學領域是我們未曾見過、未曾接觸過的,那麼,科學教育將應該如何開展?如何營造科學教育氛圍?我想,開展校園科學創新活動,應該首先要建立一支事業心強的科學輔導員隊伍,有步驟、有計劃、有組織、有規模的開展生動有趣科普活動。剛開始應先開展一些簡單的、容易操作的科學活動,如:“巧手創新,變廢爲寶”、“小發明”、“科學幻想繪畫比賽”、“讀一本科學書”……等等。透過這些活動的開展營造科學教育的氛圍。然後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慢慢去探索,去嘗試、去實踐,這樣科學活動才能搞出特色、搞出成效。

科學培訓雖然已經結束了,讓我們藉助重慶市教委技裝中心開展的培訓學習東風,重新樹立科學興國的觀念,爲黨和國家培養出更合格、更全面的科學創新人才。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29

連綿秋雨擋不住學習的熱情,颯颯金風迎來了收穫的序曲。9月15、16兩天,我和十餘位教育同仁共赴鄭州,參加了“聚焦核心素養,呈現統編教材實踐”名師創新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聆聽了薛法根、魏星、李偉忠等全國著名特級老師的課堂教學及講座,收穫滿滿,受益多多。

抓好關鍵問題,精彩句式反覆練習。

這是李偉忠老師講授《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時帶給我的最真切的感受。李老師講到“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這句話時,讓學生反覆讀,同時,要求他們聯繫生活實際,將原句變換成“的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的花。”這樣的句式,讓學生改寫。有孩子寫的是:“長長的絲瓜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黃色的大花。”有的孩子寫的是:“彎彎的牽牛花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蘭色的小花。”孩子們在舉一反三的練習中,既體會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也掌握了語言表達的技巧。很長時間以來,我們的語文課習慣了老師的分析,少了孩子的練習,於是語文課堂成了老師的一言堂,老師喋喋不休,學生昏昏欲睡,課堂瞭然無趣。李老師的課堂,讓我們感受到:只有讓孩子參與其中,課堂才更生動。

引導孩子主動思考,主動發現問題,哪怕他們提出的問題並不理想。

這是黃國才老師的課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黃老師講授的是《“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在人教版五年級的教材中,這篇文章是一組人物描寫中的一篇,主要從人物肖像、語言等方面刻畫了王熙鳳乖巧機靈、聰明能幹、有權有勢、善於逢迎等性格特點。黃老師一上課就能孩子普及了很多“紅學”知識,包括相關考證,對於那些愛讀書的孩子來說,這些講述真的很有趣味,但如果對《紅樓夢》不太瞭解,可能聽來也是一頭霧水。在設計問題時,黃老師的問題是:“看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結果出現了短時間的冷場,接着有學生提出了問題,但都被黃老師否定——要麼太簡單,要麼被認爲沒價值。黃老師一直強調,課堂教學要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學生思考。可是,學生往往達不到我們期待的高度。讓學生主動提問題,學生提問的多半是很簡單的或者沒什麼價值的。正因如此,我們往往懶得給他們提問題的時間,而是直接把我們認爲“有價值”的問題拋給他們。可是這樣以來,孩子們越來越缺乏批判精神,卻來越不會思考。我的想法是:即使學生最初提出的問題沒意義也要鼓勵他們多思考,一點一點慢慢引導,強化訓練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那怕他們最初提出的問題真的毫無意義。如果孩子的問題已經很完美,又能給出完美解答,那要我們老師做什麼呢?

讓孩子慢慢長大。這是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的課帶給我的啓示。薛老師給大家帶來的課是二年級的《風娃娃》,他的課不急不徐,不故作姿態,透過一遍一遍的指導朗讀,到最後達到了讓學生嘗試複述課文、改編故事的效果。他講得透徹,學生學得起勁兒。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一個小女生怎麼也說不好,薛老師就連續她練習了三遍,至少花了五分鐘的時間。薛老師說,可能有些人會認爲,把五分鐘時間用在一個學生身上有點浪費,是對這個孩子而言,她可能受益終身,因爲在這個過程中,她的能力得到了鍛鍊,自信得到了提升。你這一節課用五分鐘的時間你關注了這個學生,下一節課可以花幾分鐘時間關注另一個需要指導的學生。讓他們一點點進步,一點點長大,到最後你會發現,每一個同學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關注。是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嫩芽,你要爲它澆水施肥,守望它,慢慢長大,直至根深蒂,固枝繁葉茂,開花結果。教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葆有耐心,守得初心,才能靜待花開。

姜樹華老師和沈玉芬老師的課,都涉及到了資源整合,講一篇文章的同時關聯到相關的文章,既能拓展孩子們的知識面,又能達到舉一反三的鞏固效果。劉雁華老師講授的寫作課《石榴》更是接地氣,在讓孩子們看過一個範文之後,又讓孩子們透過仔細觀察石榴的顏色、外形,內部結構,並品嚐石榴的味道,進而對《石榴》進行詳細的描寫。每寫其中一個部分,劉老師都找同學展示,且讓同學們評出誰哪拿個詞用得好,哪一句話用的好,並說出好在哪裏。這樣的生動有趣的寫作課,孩子們如何不喜歡?

聆聽名師的授課,查找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如何指導孩子進行有效的習作練習,如何讓學生敢於表達自己的思想,這都是需要我們不斷摸索的問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向名師學習,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向教育專著學習,透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的業務素養,相信我們也能打造屬於自己的完美課堂,讓孩子享受學習的樂趣,並在此過程中,修煉自己,成就自己。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30

安徽大學電子資訊系統與自動化創新實驗室是電院學術科技精英彙集之所,是我們每一個普通同學都夢寐以求想進去的地方。或許她就是我們理工科同學的“香格里拉”,在那裏我們可以種我們喜歡的各種花草,欣賞悅目的風景……

無意之中,我獲得了一次進入的機會。並經過了一輪輪的培訓,最終進入了實驗室。取得進入的資格後,很稀裏糊塗,大腦有點空白,我也可以加入創新實驗室,併成爲其中的一員。大一的時候,我進去過一次,看到裏面學長學姐們的大作,我很是驚歎,什麼時候才能達到他們的水平……總之,我感慨頗深!單就這次培訓,受益匪淺……從中我真正懂得實踐的重要性,實踐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盡信書不如無書確有其深刻道理,理想與現實卻有其不可逾越的鴻溝,堅信只有經過自己動手的真理才能在你的心裏真正發光,否則,再多的理論沉積在心底只會給自己增加負擔,我們要做的是讓這些真理長上翅膀,永遠盤旋在我們的頭頂,當我們需要時,只需擡擡頭,它就會立馬變成我們前進的動力,而不是羈絆我們的巨石……也就是說我們要透過實踐吧那些理論變成我們自己的東西,清晰可見,而不是朦朧迷茫一片……

這次培訓,首先,讓我感觸很深的就是我們同學之間的團結合作精神。這次培訓,我們做了兩個實在的東西,一個是紅外對管,另一個是放大器設計。可以說如果沒有同學的幫忙,工作完美的完成將會很艱鉅,甚至可能失敗。對於一些難以捉摸的問題我們相互討論,並想盡辦法解決之。我想任何一個強大的團隊如果內部不合作,在強也只不過是一團淋溼的散沙,不會永久地強硬……創新實驗室不僅是一個學習知識的理想之所,還是一個培養能力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能力,只有一步步提高實驗室的凝聚力,它纔會更好更快的發展……

其次,就是創新能力,它是實驗室的靈魂,失去了它,“創新”就失去了她存在的價值。在我看來,創新的意思就是——“再朽的木頭也可以雕刻,再爛的泥巴也能扶上牆”。我們應該敢於探索對一些未知的東西,而不能畏首畏尾的跟着書本轉。我們有頭腦,我們有自主創新的細胞,我們不必害怕傷害多少腦細胞,我們不必想着這回帶來什麼嚴重的後果,而是要想着我今天死了多少腦細胞……達爾文的進化論確實正確,思想也能進化,細胞也能進化,下一代的細胞會繼承上一代細胞的精神併發揚光大,更具能量,更具創新意識……所以我們還會害怕什麼嗎?不!我們敢於創新,我們喜歡動腦子,其樂無窮有也……

最後,我想說的是進入創新實驗室我很榮幸,也知道進入“創新”,更多的是責任,還有沉重的壓力。我會竭盡全力做好我的本職工作,攜全體“創新”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31

10月19日、20日,我參加了市國資委舉辦的“創新型班組長修煉培訓”學習班進行學習。本次培訓由xx大學創新創業學院蘇磊教授授課,下面把培訓後的一些心得進行提煉並與大家分享。

本次培訓主要是新鋼鐵、撫順特鋼、熱力公司等企業的員工組長代表參加,踏入會場那一刻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氣氛或者說文化,感受到不同企業工作者之間相相互尊敬、相互交流的氛圍,兩天的學習短暫而充實,不僅有老師的諄諄教誨,更有學員間志同道合的共同進步。

突然想起一句古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覺得任何企業都有自己的文化,只有自己的文化企業中的團隊、班組骨幹、員工纔能有使命感、榮譽感、傳承感,就像蘇磊老師提到的狼性文化一樣。企業的班組建設很重要一點是制度健全、標準統一科學,做好班組建設主要抓三個方面:文化、激勵、鞭策。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透過班組透過共商機制的建立來調動員工把所有想法說出來,儘可能的去思考問題,說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讓大家參與進來表達意見。

在選擇班組長培養員工方面,我們過去的做法是人能幹務實,專業知識優秀專業技能突出、突發故障指揮冷靜果敢,而透過蘇磊老師的講解在選擇班組長方面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忠誠、深度思考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在這裏更側重的是一種思維方式的養成,透過老師的講解讓我意識到在人才培養及選擇上要由幹到管再到會深度思考的轉變,人是比不過機械設備的,只有懂得創新、改善的員工纔是企業永久支柱。透過這次學習我要重新換視角來衡量目前班組長及未來梯隊建設。

蘇老師在重點強調了反饋機制、舉薦機制、思考機制、退出機制等八大機制的建立的意義和目的和“五個人人”的激勵手段,透過講解肥皂盒等案例來詮釋管理工具在實際生產中的運用。在這裏學習到了每一個人都有恐後心理,透過錄製、透明化機制的建立來讓員工感覺到我已經落後或者即將落後,透過班組排名員工積分的方式來激勵員工不斷改善不斷提高自己技能,同時又講到了破窗也是一種行爲示範,做到標準化的流程分配,老師講到認同機制每個人都希望被認同,同時要帶領員工樂於溝通樂於分享。

第三部分講到了雙控法的使用,一人一控、一事一控,即人控事控。同時提到改善要從四個維度進行改善,人、物、環、管的維度進行管理。透過學習還要經常運用三臺的推廣,即班前會的平臺、看板平臺、班組建設的平臺,這裏舉例說明一下布告欄的重要性,其實員工對於資訊的傳遞時非常重視的,每一個員工都或多或少的企業的發展情況及政策政令,透過公告欄才能讓這些透明化讓員工消除疑慮,越遮蓋越容易欲蓋彌彰,讓員工產生疑惑造成負面言論的散播,員工想要知道一件事缺沒有渠道知道往往是三五成羣的議論工作的專注度隨之下降,所以公司推動公告欄這項措施我個人是非常贊同的。要學會建立風險控制卡,多與員工交談多問開放性的問題,要讓員工敢說話,敢提建議,要讓員工懂得應會的知識是哪些,基礎知識要知道,崗位說明書要知道,要主動與員工進行交流運用巧妙的方法解決問題對待一個問題要用多視角多個維度進行解決。

透過學習,對精益生產有了進一步瞭解。精益生產其實就是去除生產過程中人、物、作業時間、作業流程的浪費,透過不斷優化不斷改善來達到提高人、機工作效率與質量的目的。由於長期從事基層管理,時間久了思維已經形成定式,不懂得多視角多維度去思考問題,不懂得把不能變成可能的道理,其實個人認爲我們欠缺的是一種思維習慣的養成如果一件事能從原因、結果、條件、困難去分析解決它,哪怕是每個月解決一件事日積月累,當你回頭看看的時候會覺得有很大的進步,例如探討脫硫能力的問題可以透過增加管道來提高脫硫利用率,當時我覺得原來問題還可以這麼想還可以這麼去考慮問題。只有透過自己的專業水平、知識、視角得到鍛鍊和提高了才能感染更多的人更多的班組長及一線員工,這樣一個團隊纔有精神、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骨氣。公司近期一直在推動改良改善,其實我這段時間一直在大力宣導這件事,做了一段時間發現一件事員工的很多想法很好甚至化難爲簡,比如有一次某個班值班長曾經找到我和我進行交流想把落地皮帶進行拆除改造每年節省電費維護費用、要把90平成三皮帶取消改成液壓翻版溜槽形式等降低了機物料、人工成本等費用,當然這些都要作業區進行論證和科學評估才能實施,但是讓我意識到只要把公司的政策跟大家講清楚,讓大家透過這些改良改善的運用,使員工得到部分激勵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成果的肯定,只要把握這點大家就能認可,透過交談讓我發現有很多好的想法沒說出來沒做出來,讓我意識到基層員工的重要性,就好比一個員工做一件改善項目,那麼燒結作業區328名員工的意見是何等大的財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以後定會多聆聽員工的心聲、多與大家交流不斷前進。其實做精益最基本的知識去除浪費。

創新能力培養心得體會32

今年暑假在家學習了社會創新與創業課程,讓我感觸頗深、獲益良多。這次的課程中我學習很多,瞭解了主要內容包括社會創新的理念與實踐、社會創新型企業的創業與成長、社會組織和社會企業在中國和全球範圍的進化與發展、社會影響力評價,以及對於社會投資理念的介紹,讓我對創新創業這個課程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社會創新在中國的發展,在轉型過程中,提供了大量的創業的機會和商業發展過程,對於我們來說都是現實機遇。在這個大數據時代,科技創新就是一個運用先進新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採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新服務的過程。作爲21世紀當代大學生,我覺得我們每一位大學生都應該具備有創新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市場競爭激烈、產品生命週期短、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不創新,就會滅亡。創新是企業生存的根本,是發展的動力,是成功的保障。在今天,創新能力已成了國家的核心競爭力,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是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第一步。同時也讓我們在校期間讓自己得到了鍛鍊,爲以後自己在就業、創業的路途上鋪上了墊腳石。在我看來,大學生創新創業不等同於賺錢,我認爲創新創業是一種樂趣,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是一個鍛鍊能力,獲取經驗的過程。創新並不一定是轟轟烈烈的,有時一個小細節、一個小想法就可以改變一個企業的命運。創業絕不能有自我滿足的時候,要時時有危機感,不能有一次失誤,哪怕是出一次事故,那你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名聲就沒有了,創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要讓別人接受你的產品,靠嘴巴說是沒有用的。創業不能盲目,在創業前一定要進行全面細緻的市場調查,最好是從事自己熟悉的領域。二、明確目標,創業,不是隻靠一腔熱血,而是要有一定的基礎。準備充分,做起事來才能事半功倍。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戰”,要做創新創業,必須紮紮實實做好充分準備和知識的不斷積累。首先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明確自己要做什麼,在創新創業課程中,我們學習到選擇行業的若干原則:

1、必須是喜歡的產品,能夠不斷保持激情;產品及所在行業有廣闊的前景,產品是不斷增值的

2、所選行業及產品要有個性,只與一部分人羣做生意即可;可以複製並可以做大

3、能發揮自己的天賦和特長。

4、朝陽產業,成長性高,能長期發展

5、有一定區域壟斷性,我的地盤我做主,避免低層次的競爭

6、苦點累點沒關係,但投資不能太大,滾動發展。

針對以上的原則,我覺得選擇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行業或者是與專業相關的行業,關鍵在於新穎,創新,或者也可以是借鑑別人做過的事業,但有一點必須注意的就是,不是按部就班,而是必須突出自己所做的創新之處,從新的切入,也就是所謂的舊瓶裝新酒。

其次,要善於掌握機會並學會放棄機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因爲總是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只會打擊自信心和積極性;同時要有創新精神,例如我要賣一件衣服,另一家店也在賣和自己相同款式的衣服,那麼我應該怎麼辦呢,是不是應該採取一些措施,創新要簡單、實用、能操作,就像前幾年的牛仔褲一樣,破洞的嘻哈風格風靡一時,也許這種風格是來自一些褲子破了,廠家又無法對這些服飾採取好的方法處理而得出的一種解決方法,這不是一種創新嗎,最終的盈利比之前的翻好幾倍吧。三、必備條件創業只要有激情就能成功的年代已經過去。大學生創業往往白手起家的居多,經不起反覆的失敗和折騰。摸着石頭過河,顯然不能成爲我們的選擇。所以創業應該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做實際情況能做到的事情,資金少,就要做資金少的工作,創業應該是一個摸索自己所在行業套路的過程,不在於資金的多少,而在於怎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去選擇創業。一個成功的創業者所謂的“天分”,主要是靠在創業的實踐中培養出來的。不僅包括思想方法、知識和智慧、經驗和技能、品格和氣質、風度,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品行、人格、心態和爲人的心胸。第一,必須具有影響他人的能力,就是能夠讓合夥人、周邊員工心甘情願地跟隨自己去爲理想而奮鬥。第二,創業者應具有激勵他人的能力。一個可以調動團隊潛能的領軍人物,纔可以煥發團隊每個人的事業激情,纔可以振奮人心。只有這樣的團隊纔有生命力和活力。第三,創業者必須有非常清晰的使命感和遠景目標。一個沒有方向的創業者是沒有辦法成功的,所以使命和目標是成功的第一步。也就是說,應有一個清晰的企業發展和成長的藍圖,同時要有能力制定實現目標的戰略和途徑。第四,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需要有較好的決策能力因爲,光把事情做好或是把企業管理好是遠遠不夠的,考驗成敗的關鍵是能否做正確的事情,也就是必須做正確的決策。外面的誘惑很多,機會也太多,而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入盲目決策的陷阱。第五,必須有整合資源的能力。企業的資源不僅是人、財、物,還包括知識、時間、智慧組合、公共關係等無形的要素。如果沒有把資源整合在一起的能力就會失去競爭的優勢和先機。第六,必須具備應付變革的能力。創業者是否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突破自己固有的思維侷限,挑戰自己以往的成功模式和戰略手段,是考驗創業者心理素質和魄力的重要環節。不斷否定自己,突破自己,戰勝自己,向自己挑戰,嚮明天挑戰,纔有機會成爲未來的佼佼者。大學生有創業熱情,但由於經驗欠缺、能力不足、意識偏差等原因,導致創業成功率明顯偏低。眼高手低、紙上談兵是大學生很容易陷入的誤區。因爲他們長期呆在校園裏,對社會缺乏瞭解,特別在市場開拓、企業運營上經驗相當匱乏。

因此,大學生創業前要有充分的準備,一方面,靠在企業打工或者實習,來積累相關的管理和營銷經驗;另一方面,靠參加創業培訓,積累創業知識,接受專業指導,爲自己充電,以提高創業成功率。用智力換資本,這是大學生創業的特色之路。一些風險投資家往往就因爲看中大學生所掌握的先進技術,而願意對其創業計劃進行資助。所以儘管我們有知識、有激情、有夢想、有衝勁,但是由於我們缺乏社會實踐,沒有經過市場的風雨考驗,缺乏管理團隊的經歷,創業起來就會比起職場過來人有着更多的風險和盲目。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努力學習以前成功創業者的經驗,努力提高自身的創業能力與素質,更要注重創新。只有不斷完善自己,我們才能在創新創業的路上走得更遠,給社會帶來更多的財富。創業是艱辛的,要有思想準備,目標不要太高,大部分人不成功不是因爲選錯行業而是因爲中途放棄。雖說跌倒了可以爬起來,但更多的人是跌倒了再也爬不起來。一位哲人曾說:“走好每一步,這就是你的人生。”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着一座山峯,雕刻着理想、信念、追求、抱負;在前進的道路中,我們要懂得真誠、寬容、信任、責任,尊重自己,尊重別人,保持尊嚴,對自己的行爲負責。我意識到我們應該善於整合資源、發現社會創新機會。有能力跨學科分析問題、用創新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解決社會問題,培養自己的社會企業家精神和能力掌握和運用領先的社會組織和社會企業管理技能提升個人國際視野、發揚正直優秀的品德、勇於承擔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