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學設計

有關教學設計能力培養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有關教學設計能力培養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教學設計能力培養心得體會

教學設計能力培養心得體會1

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培訓,時間雖短,但我受益匪淺。透過此次培訓,我對自己的本職工作有了更加新鮮和深刻的認識。我認爲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的職責不僅僅是將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探索和領會知識的能力。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把追求知識的信念和方法傳授給學生,學生才能養成樂於求知、勤於求知的習慣,成爲更有用的人才。下面我就此次培訓,談談自己對課堂教學能力培養的體會。首先就教師角度來說,應該做到兩點。

一、轉變傳統觀念,更新教學方法

目前,雖然新課程改革已經實行多年,但是仍然有一些教師在設計教案時被傳統教學觀念影響,偏重知識傳授,而忽視對學生能力、智力、非智力因素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訓練;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下足功夫,卻沒有認清教學的真正目的;認爲教學活動只是課堂內的事情,講好教材內容就完成了教學任務,而忽視對學生進行課外知識的補充。其實這樣的教學思想和方式是不利於學生提高能力和全面發展的,教師一定要掌握更爲先進的教學方法,做好全面完善的教案設計,爲課堂教學注入新鮮血液,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才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對新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步伐,推動新課改的進一步實施。例如我們應該走出“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記”的“平靜”模式,而是模擬教學內容中所涉及的現實環境,給學生製造或愉悅、或憤怒的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氛圍下學習並感受教材想要表達的中心含義,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程度,也會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調動學生興趣,運用情感因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數有所作爲的人從事的都是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和領域。情感則是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可以提高學生對該教師所教學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於教師來說,我們應該充分重視興趣和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設計有利於調動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案,無論在課上課下或是校內校外親切和藹地對待學生,讓學生消除拘束感和恐懼感,把教師當成自己的親人,如此一來,將會使課堂氛圍變得融洽,學生思維也更加活躍。

三、授學生以漁

第一,教會學生預習。因爲他們大多沒有預習的習慣,所以先講述預習的意義和好處。學生們認識到重要性後,趁熱打鐵,傳授具體的方法。結合練習冊把每課的生詞、詞語解釋全部抄到書上,並熟讀課文三遍,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這些預習要素在上新課之前檢查,沒有完成的將受到小小的懲罰。經過三週的訓練,他們基本上能夠做到自覺完成。

第二,教會學生聽課。一節課45分鐘,好多不能全堂集中,所以我採用講授35分鐘,學生練習10分鐘。每堂課先用3分鐘提問抽答,藉以複習上節課的內容。首先教會他們做到“有信心”、“能專心”、“會用心”。 聽課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一絲不苟,留神每一個問題,甚至是一句話。學生切不可 “身在曹營心在漢”,不能 “左耳進,右耳出”,不能 “傻聽”,不能只聽 “熱鬧”,不能只顧“欣賞”教師的語言、動作、表情而忽視了教學內容。並且學會圈點勾畫,快速有效地做好筆記,避免走神。在學生練習的十分鐘,我就巡視輔導,順便檢查他們的聽講情況。

第三,教會學生複習。透過做練習冊,課後思考題,小測驗,課前抽問的方式,都能夠掌握他們的課後複習情況。

總而言之,教學關乎的教與學兩個問題:教師的教及學生的學。作爲教師我們要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及學生學習的能力。每個學生因個性的差異和學習環境的不同,必須選擇最適合於自己的自學方法。因此,教師要因人而異地教會他們各自的自學方法。教師營造學生積極學習氛圍能將學生置於無憂無慮無壓力的愉悅情境中,能使學生不知疲倦地投身到學習中,那麼教師的課堂教學就能夠順利的進行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也就能提高自身課堂教學能力,在學習中進步在學習中提高。

教學設計能力培養心得體會2

課堂教學能力是教師的基本素養,是教師能力結構中的核心要素,即課堂是實施新課程的主要場所,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最重要場所,課堂教學的排列是有序的。

在我們以前的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式都比較單一,雖然效果有,但總感覺效果沒有達到最好,透過本次培訓,我學會了更多的思維理念和教學方式,我想對我今後的教學生涯會有很大的幫助。

課堂教學是按照知識體系的邏輯順序而循序漸進的。透過教師的程序設計、師生的積極互動,讓學生在學習本課教學內容過程中逐漸形成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培養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自覺養成“願學”、能 “會學”、“樂學”、“快學”。

因此,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如何使學生 “願學”,即首先激活學習內驅力,教師務必教會學生會聽課,讓他們在聽課時做到 “有信心”、“能專心”、“會用心”。

其次學習方法是通向學習成功的橋樑,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就沒有好的學習效果。學習有法,學無定法,學要得法。每個學生因個性的差異和學習環境的不同,必須選擇最適合於自己的自學方法。

因此,教師要因人而異地教會他們各自的自學方法。教師營造學生積極學習氛圍能將學生置於無憂無慮無壓力的愉悅情境中,能使學生不知疲倦地投身到學習中,那麼教師的課堂教學就能夠順利的進行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也就能提高自身課堂教學能力,在學習中進步在學習中提高。

透過本次培訓,我感覺受益匪淺,培訓透過“課堂教學能力研究”、“教學設計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整合性教學能力的培養與訓練”、“開放性教學能力的培養與訓練”、“教會學生‘願學’、‘會學’能力的培養與訓練”五個大的方面進行闡述,充分的把課堂教學細化。

在我們以前的教學中,使用的教學方式都比較單一,雖然效果有,但總感覺效果沒有達到最好,透過本次培訓,我學會了更多的思維理念和教學方式,我想對我今後的教學生涯會有很大的幫助。

對於“課堂教學能力”,人們很直觀地認爲是“上課期間教的東西能讓學生接受吸收多少的能力。”但是,真的只有這樣簡單嗎?

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標誌,它的.大小決定了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教學能力是教師職業特有的一種能力,它更是區別於其他職業的本質標誌。

而我們如今所提的“課堂教學能力”是教師的基本素養,是教師能力結構中的核心要素。即課堂是實施新課程的主要場所,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最重要場所,課堂教學的排列是有序的。

課堂教學能力首先體現在教學設計能力上,這兒的“教學設計能力”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根據教學目的要求,預先設計教學程序,確定教學方法,選擇教學內容等事項的創造性本領。教師的教學設計過程是教師的創造過程。

其次是整合性教學,“整合性教學”是指教師創設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情境,以教材提供的知識或由教材引發的相關內容與教材本身相融合的教學方式。

它是按照知識體系的邏輯順序而循序漸進的。透過教師的程序設計、師生的積極互動,讓學生在學習本課教學內容過程中逐漸形成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培養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自覺養成“願學”、能 “會學”、“樂學”、“快學”。

因此,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如何使學生 “願學”,即首先激活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務必要教會學生會聽課,讓他們在聽課時做到 “有信心”、“能專心”、“會用心”。

再次是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是通向學習成功的橋樑。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就沒有好的學習效果。我們常說: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小社會。那麼每個個體都是獨立的,必須讓學生能選擇最適合於自己的自學方法。因此,教師要因人而異地教會他們各自的自學方式。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爲了促使學生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體意識的形成和主體參與能力的培養。

根據本次培訓的理論知識,聯繫到實踐的課堂教學,我總結了教師上課應達到的幾點要求:

第一, 引導好學生預習。

大多數學生沒有預習的習慣,要對學生講述預習的意義和好處。結合課本和練習冊把下一章節先大體瞭解,在新課程學習中學生會更加主動和積極。

第二,課堂上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一節課40分鐘,聽課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一絲不苟,留神每一個問題,甚至是一句話。更多地進行師生互動,讓課堂氣氛活躍而不散亂。

第三,課後複習。透過各種練習和思考題,讓學生鞏固好本章節的內容,便於下一章節更好的學習。

教師營造學生積極學習氛圍能將學生置於無憂無慮無壓力的愉悅情境中,能使學生不知疲倦地投身到學習中。而這樣,教師的課堂教學就能夠順利的進行並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也就能提高自身課堂教學能力,在教學中不斷進步、在教學中不斷提高。

總而言之,教學中,教師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必須培養學生好學、深思、質疑的意識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