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聽課記錄範文(通用10篇)

聽課記錄範文10篇

聽課的方法

高質量地聽課需要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學會篩選。不管多麼優秀的教師,課堂同樣存在一些問題,要用辯證的頭腦看待課堂。

第二,多思考,多鑑別。不能全信,切勿照搬,應該創造性地吸收,有選擇地學習。

聽課時應多學習老教師的長處,閃光點,爲我所用。

要用美的眼光去感受老教師的儀態美、語言美、板書美、直觀教具美等外在的美;還要去領略老教師如何透過精巧的思維、嚴密的推理、嚴肅的實證來充分展示科學的理性美;同時用心去體會教學過程中的尊重、發現、合作與共享。

應聽和看結合

聽課應做到聽看結合:從單一聽教師的“講”變爲同時看學生的“學”。

①聽教師怎麼講的,是不是講到點子上了。課堂教學確定怎樣的教學目標、重點是否突出,詳略是否得當

②聽課講的是否清楚明白。目標採用什麼方式實現,如何引導學生複習回顧、回顧什麼,學生能否聽懂,教學語言如何

③聽教師啓發是否得當。新課如何匯入,包括匯入時引導學生參與那些活動;創設怎樣的教學情境,採取了哪些教學手段;設計那些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如何探究(設計活動步驟)

④聽學生的討論和答題。設計怎樣的問題或情景引導學生對新課內容和已有的知識進行整合;安排哪些練習讓學生動手練,使所學知識得以遷移鞏固;課堂教學氛圍如何

⑤聽課後學生的反饋

此外,教師活動應圍繞學生的學習活動而展開,因此對於學生的學習活動,聽課者也應同時關注:

①學生是否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②學習活動中學生經常做出怎樣的情緒反應

③學生是否樂於參與思考、討論、爭辯、動手操作

④學生是否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問題,等等。

應邊聽邊思考

一位專家說過:“你講給我聽,我是要忘記的;你做給我看,我說不定記住了;你若讓我參與,我肯定能夠學會。”

聽課時應一邊聽,一邊思考這樣一些問題:教師對教材爲何這樣處理,換成自己該如何處理。教師是怎樣把複雜問題轉化爲簡單問題的,他的教學有什麼值得自己學習的,重難點是怎樣突破的,自己應怎樣對“閃光點”活學活用...

聽課時要注意看實際效果,看學生怎麼學,看教師怎樣教學生學的。思考之後,可以和自己的備課思路進行對比分析,大膽地去粗取精,揚長避短,寫出符合自己特點的教案。

此外,聽課作爲第一感受,需要有反饋式的交流,纔能有進一步的深化。

聽課中要使思維和老師、學生的思維一致。做練習時,可做啓示性的引導與剖析。

聽課後要交流

聽課後,可以詳細地向教師彙報收益與看法,在具體問題上作進一步的切磋,共同探討如何做得更好。

向別人學習,其實也是一種創造。這種創造有賴於自己的觀察、思考與探索,只有透過這樣的努力才能將別人的教育教學思想轉化爲自己的理念,而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方法與技巧的增多。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首先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思想素養,讓自己能夠站在一定高度上來學習別人的經驗,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聽課的目的是爲了使教師個人和整體教學活動得到改進和提高。因此,發展性聽課需要在課後對教師進行積極鼓勵、針對性的講評,才能促進教學不斷髮展。

聽課記錄(通用10篇)

記錄是指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等透過一定的手段保留下來,並作爲資訊傳遞開去。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聽課記錄範文(通用10篇),希望有所幫助!

聽課記錄1

科目:

數學

聽課時間:

20xx年11月28日

課時:

一課時

課題:

7的乘法口訣

聽課地點:

第一小學

班級:

二年級

課堂教學紀要

一、複習舊知:背16的乘法口訣。

二、揭示課題:板書:7的乘法口訣。

三、新授。

1、出示教具(小船)

提問:這隻小船是由什麼製成的?生:三角形。師:幾個三角形?

生數三角形(七個)

2、出示表格:

1表示什麼?生:表示船的只數是1。三角形表示什麼?生:表示1只小船由7個三角形拼成。3、學生利用學具擺一擺小船。指名上臺板演。5、開啟課本填寫。A、讓學生填寫擺了3只、4只、5只、6只、7只小船各用多少個三角形?B、用什麼方法算出結果?生:用加法。C、集體說。D、師小結板書:1個717=7(編口訣)一七得七

問:2只小船是幾個7相加?生:2個7相加。師板書:2個7相加。

用乘法算式寫出:27=14以及口訣:二七十四

(用同樣的方法得出下面的算式及口訣)

E、指名板演,算式及口訣,集體訂正。F、說說每一句乘法口訣表示的意思,指名說。說說如何記憶?G、師說乘法口訣的前半部分,生說後半部分。

3、練習訓練:出示卡片()二十一生補充完整,並說說如何寫算式。

三、鞏五年級數學聽課記錄固練習: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練習,指名上臺做。點評。

四、作業。

聽課記錄2

一、匯入

謎語匯入:

小小傘兵志氣豪,頭頂白帽飄啊飄。

飄到天涯與海角,四海爲家任逍遙。

教師:同學們,你們能猜出來嗎?

學生:蒲公英

教師:掌聲送給他

二、複習生字

1.開火車2.老師帶讀

3.全班齊讀4.

5.去掉拼音讀

三、解析題目,詞語搭配()的草地

金色的()四、多音字學習

五、分析課文

1.課文中的哪句話點明題目

2.指導朗讀,有感情地朗讀

3.重點字詞解析,“滿”字表明瞭蒲公英很多

六、情景模仿再現

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演繹課文情節

七、教師有感情範讀

1.謎語匯入,生動有趣,引起學生的興趣

2.教師及時反饋,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利用多種方式進行詞語的複習,回憶鞏固及時反饋

“棒棒棒,你真棒”

注意培養學生的朗讀感情感想/體會《金色的草地》是三年級的重點課文,劉老師的課很生動,教師言語抑揚頓挫,極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另外,讓學生演繹課文情節,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另外,對於學生的課堂問題回答,教師及時給予反饋,鼓勵了學生。劉老師聲情並茂的示範朗讀,引起學生的共鳴。同時,課上學生的紀律性十分好,我想,這除了是教師上課上得好的原因之外,還有賴於劉老師平時對班級的管理。

聽課記錄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圓柱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能根據實際情況正確地進行計算。

2、進一步培養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圖形與實際、生活的聯繫,感受立體圖形學習的價值,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應用圓柱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課堂實錄:

一、複習圓柱知識。

師:我們學過圓柱,知道了哪些知識?

生1:它有兩個相等圓,一個側面。

生2:它的側面展開圖有可能是正方形或長方形。

生3:它還有無數條相等的高。

……

師:誰知道怎樣求圓柱側面積呢?

生:圓柱側面積等於底面周長乘高。

點評:關於圓柱相關知識的回答,學生很積極有6名同學發言,教師能適時總結,及時跟進。建議教師板書學生回答的綱要。

練習1:補充條件,只列式不計算:(用小黑板出示)

一個圓柱,高5釐米,它的側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

師:請你先補充條件,再列計算式子。

生1:底面周長5釐米,S側=5×5。

生2:底面直徑8釐米,S側=3.14×8×5。

生3:底面半徑4釐米,S側=2×4×3.14×5。

師:S側=ch=∏dh=2∏rh

點評:練習1的設計很好,所需的三種情況,在一個題目中全部展現了,爲學生下面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只列式不計算,提高了時效。

二、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數學問題。

練習2:(用小黑板出示)

一個圓柱形,底面直徑6釐米,高10釐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釐米?

師:誰來讀一下題目,在題目中你知道什麼,要求什麼?

生1:讀題

生2:我知道底面直徑6釐米,高10釐米,求表面積。

師:什麼是表面積?

生:S表=S側+2S低。

師: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解答,誰願意上黑板解答?

(兩個學生上黑板練習,集體點評)

師:運用圓柱表面積知識,還可以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問題。

(板書課題:圓柱表面積的應用)

點評:透過已有知識,進行練習,爲下一個教學環節做了充分準備,這個環節的教學承前啓後。學生讀題後,列舉所獲得的資訊,這種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得到了很好的練習。這種方法學生的掌握很熟練,說明教師平時注重了這些方面練習。

三:運用圓柱表面積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練習3:(用小黑板出示)

做一個高6分米,底面半徑2分米的無蓋圓柱形鐵皮水桶,大約需要鐵皮多少平方分米?(得數保留整數)

師:請同學們讀題,看你們知道些什麼?

生:已知高6分米,底面半徑2分米。求需要多少鐵皮?

師:你還有什麼需要提醒大家?

生1:沒有蓋子,只需要求一個底面。

生2:得數保留整數,我覺得取材料保留整數要用“進一法”。

師:保留整數我們學過“四捨五入”法,“進一法”你能給大家解釋一下嗎?

生2:“進一法”:就是小數點後面有數就進一。

師:好的,我們就帶着這些提示開始練習,我請兩個同學上黑板練習。

學生練習後,師生集體點評。

師:在生活中,我們會有很多事情需要應用圓柱表面積公式解決,但一定要靈活運用。

點評:教師透過建立的知識進行練習,問題生活化。學生關於“進一法”的說法很到位,學生的思維,隨着練習坡度的增加,達到高潮。

四:運用圓柱表面積知識,解決稍複雜的生活問題。

出示練習3:出示練習六第七題:“博士帽”是用黑色卡紙做成的,上面是邊長30釐米的正方形,下面是底面直徑16釐米,高10釐米的無底無蓋的圓柱,製作20頂這樣的“博士帽”,至少需要黑色卡紙多少平方分米?

師:請同學們讀題後思考,“博士帽”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求“至少需要黑色卡片多少平方分米”是求什麼。

生1:博士帽有一個正方形和一個無底的圓柱組成。

生2:需要卡片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求表面積。

生3:需要把單位轉換,平方釐米換成平方分米。

師:同學們說的很好!下面請你們推薦男女各一名上黑板比賽,看誰能得到“博士帽”

生:我們推薦劉學敏和**

師生:集體點評

點評:“推薦”“慢點,”“得博士帽”等一些教學語言,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興趣很高,教學效果很好。

五:小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生1:我學會了求圓柱表面積的公式。

生2:我知道了“進一法”。

生3:我知道數學知識可以解決很多的生活中的問題。

……

師:是啊!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希望同學們在平時生活中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身邊事物,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六:課堂作業:練習六第8、9題。

點評:

1、教師在課堂中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思維圍着學生轉,學生提出的問題都是由學生解答,學生要注意的問題也是學生提醒。

2、爲了突破教學中,學生靈活運用,圓柱表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這個重點和難點,教師課堂練習的設計做了充分的預判,練習的難度由簡單到複雜,透過已有知識,進行練習,建立知識後再練習,再練習,呈坡度體現,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達到至高點,完成了難點和重點的學習。

3、教師在授人於“漁”方面,做了很多訓練,“讀題收集資訊法”看似簡單實際很有實效。本節課教師所有的練習都用這種方法解決問題。

4、本堂課的實效性很強。學生的作業,全班六十多人只有二人有錯誤,知識掌握牢固;

5、關於學習態度,教師在練習中和小結處進行了很好的教育,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些話學生也於似懂非懂,但這種實時進行數學意識滲透,對學生是有益的。

建議:

1、學生的課堂作業,應該安排在課堂上完成,這樣課堂作業才名副其實。

2、對學生要進行關於圓柱表面積的應用的拓展訓練,讓課堂的知識容量增加,呈現開放式。

3、教師語言很有活潑,但關於數學思維,定義方面的言語一定要嚴謹,嚴謹就是一數學態度,數學思想今天在師傅的帶領下,我有幸聽了人民路小學湯瑛老師的課,教學內容是五年級上冊的數學廣角。自己剛好也教五年級,所以這節課對我的幫助非常大。從多邊形的面積教學之後,還有兩個單元,一個是統計,還有一個是數學廣角。這兩個單元是比較難上的,網上的資料也不多,真的也不知道怎麼來上。

聽了湯老師的課(數字與編碼),對這個內容有了新的認識。數學廣角這個內容是比較難上的,問題在於教師對教學目標的定位,到底要讓學生掌握到什麼程度。

這節課從學生要了解編碼的幾個方面入手,解決了編碼的作用、方法、解讀、原則和來歷的問題,同時讓學生能夠進行簡單的編碼。課後,很多老師對這節課說了自己的想法,我覺得這節課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湯老師對於教學方法的強調。其實學生學數學就是要有方法,湯老師在要學生編碼的時候一直強調要先分級再編碼。教學生方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有了方法,對於解決類似的問題就沒有任何疑問了。

對於評課的彙總:

1.資訊量比較充分;

2.調整練習(練習要與教學內容相對應);

3.教學目標明確性;

4.練習量還要加多,利於學生鞏固;

5.前呼後應;

6.對學生的回答不要急於評價,呈現更多的學習材料;

7.給學生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先思考再動手);

8.鼓勵、激勵學生,調動課堂氛圍;

9.對於數學廣角整體內容的梳理;

10.參與與反饋(關注全體學生)

聽課記錄4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談話: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三角板),你能找出它有多少個角嗎?

二、組織活動,探究新知

1.認識角

投影顯示:投影課本里的圖片

談話:找一找,圖片上哪些像角?(學生回答)

追問:角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能從我們身邊的一些物體的面上找到角嗎?找到後指出它們的頂點和邊。

2.折一個角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角,能用自己靈巧的小手摺一個角嗎?看誰折得快折得好。(用準備好的白紙折角)

3.角的大小比較

(1)提問:能使你折的角變得再大一些嗎?你是怎麼辦的?能把它變得小一些嗎?又是怎麼做到的?

(2)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轉動時,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同學們能比較出哪個角大些嗎?用什麼方法比較?

(3)談話:觀察老師手上的這兩個三角形(兩個紙做的一大一小的三角形),哪個三角形大些呢?還是一樣大呢?你知道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嗎?

三、固應用,拓展延伸

1.課本練習第1題。談話:機靈的小猴找來了一些圖形,想考考小朋友,敢接受它的挑戰嗎?投影展示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是角的你能指出它的頂點和邊嗎?指名回答。

2.課本練習第2題。談話:好學的小貓覺得小朋友學得不錯,於是來請教我們了。投影展示,圖中各有幾個角,說給同桌聽。

3.課本練習第3、第5題。談話:聰明的小兔看到大家的本領這麼棒,終於忍不住也要來考考我們,投影展示題目。同桌討論後在班內交流。

4.課本練習第4題。談話:山羊老師對大家很滿意,決定帶小朋友玩一玩。

動手拉、合剪刀。說說你看到的角有什麼變化

四、總結全課,佈置作業

談話: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回家給爸爸媽媽展示一下你今天學到的本領,找找你們家哪些物體上有角。

點評:

充分利用學具,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慾望,使學生獲得對角的感性認識。

透過“看”、“找”,體會角在面上,初步建立對角的概念。

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折一個角,在實踐中探索不同的折角方法,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思考及表現自我的時間和空間。

充分利用創造條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製作等活動,獲得感性知識,形成對角的正確表象,掌握角的本質特徵,從而親身感受學習的樂趣,成爲學習的主人。

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練習更加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興趣。

總評:

1.引導學生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教學問題,激活生活經驗。

讓學生充分體驗數學知識,理解數學知識,並將數學知識應用於實踐活動。透過“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身上找角”,使學生覺得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繫,增進了學生對數學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促進數學思考。

注重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在操作中理解知識,發展思維。一改教師主宰課堂的局面,大膽放手,變過去的單純看教師演示爲學生自己動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本節課設計“找”、“說”、“做”的環節,幫助學生在數學活動中認識角、感悟角的大小,使得學習興趣較爲濃厚,也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

聽課記錄5

一、複習匯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詠華山。(生齊讀課題)

2、(出示課件)古時候,有個小孩兒跟着先生去。這個小孩兒就是,那年。(生齊答)

3、(出示寇準寫的詩)指名讀。

4、你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什麼地方嗎?(出示課件:加“華山”2個字)

【評:複習匯入時,透過看填空題背第一段,指名讀《華山》,既檢查了學生第一課時的學習情況,又突出了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了詩人的創作背景,充分顯示了教者設計教案時的匠心。】

二、細讀課文。

1、(課件出示華山圖)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華山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出示課件)啊!華山真高哇!(指名讀)

2、是呀,華山真高呀,課文中哪些語句寫出了華山的高?(生在第二自然段中邊讀邊找)

(1)(出示課件)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太陽顯得那麼近,山腰間飄着朵朵白雲。

輕聲地讀一讀,邊讀邊想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生討論)

【評:教者重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文字、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交流,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想象的基礎上,感悟、交流,逐步深化華山在學生心中雄偉、高大的印象。】

(播放華山的錄像,師配解說語)

再指導朗讀課件出示的這句話。(師畫簡筆畫,結合簡筆畫理解華山的高。)

【評:學生從第一課時開始就對華山充滿了好奇,師在此處播放華山的錄像,畫簡筆畫,爲學習第二自然段創設情境,使學生進一步感知華山的“高”這一特點。】

(2)齊讀。

(3)指導背誦。

3、在第二自然段中還有一句話也寫了華山的高呢,看看誰最細心,能把這句話找出來。

(出示課件)他們沿着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

(1)指名讀。

(2)(指黑板)是呀,難怪小寇準會從心底發出驚歎:

生齊讀:啊!華山真高哇!

4、小朋友們都被華山險峻的風光吸引住了,不由自主就發出了讚歎,這就是——(指課件齊說:情不自禁)。

【評:重視詞語的積累,能結合課文內容指導學生理解成語的意思,學生很快就理解了,顯得水到渠成。】

三、借文悟詩。

過渡:小寇準也和大家一樣,情不自禁地讚美起華山來。

1、課件出示詩句。

(1)指名讀。

(2)生在課文中找詩句的意思。

(3)課文中哪句話寫出了“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的意思?(出示古詩和句意。)

(4)哪句話寫了“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的意思呢?(出示古詩和句意)

(5)理解“回首”的意思。

【評: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抓住重點段落中的一些關鍵詞語,引導學生品評詩人用詞的精妙。】

(6)請女生讀詩句,男生讀課文中的句子。

2、小結學法。

3、指導朗讀。

4、點題,像我們這樣讚美華山就是——(指課題)詠華山。

5、是呀,小寇準小小年紀就能做出這樣的好詩,難怪先生連連點頭稱讚:(——出示第三自然段:齊說)

6、讓我們捧起書再一次詠華山!齊讀課文。

四、課外延伸

1、提供課前收集的描寫山的詩,生自由練讀。

2、指名上臺朗誦,師配樂。

3、鼓勵學生課後蒐集關於山的古詩。

【評:教者能打破課堂侷限,將學生引向課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鑑賞能力。】

五、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出示)歲 華 齊

1、指名讀。

2、學習“山字頭”,領讀。

3、看一看,這三個字有什麼共同點?

4、你們看,這三個字在田字格的什麼位置?

5、小結,範寫。

6、生描紅,師巡視。

【評:在寫字前,教者特意讓學生和課文中的小寇準比一比,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指導寫字時,教者注重學生間的差異,對一些寫字姿勢不好的學生加強輔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評課:

《詠華山》是一種新的課型——“文包詩”。教學時,教者緊扣“啊,華山真高啊!”這句話串講課文,引導學生領悟華山的雄偉、壯麗和寇準的聰明、有才華。教者以新課標爲指針,充分考慮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以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生動富有激勵性的教學語言吸引學生。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書聲琅琅。

一、充分運用電教媒體,教學直觀化。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是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爲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讀文,促進學生語言和思維的發展。教者充分運用電教媒體,如播放華山的錄象,讓生動、傳神的圖象突出華山的險峻和高,激發學生閱讀、表達的興趣。教者還把板書內容設計成了簡筆畫,化抽象爲直觀,使學生很快就理解了第二段中的重點句,輕而易舉地看着簡筆畫背出了重點句。

二、感悟、推敲文字,真切體會意境。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教學時,教者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除了、都在、腳下、那麼近、山腰間、朵朵白雲”,以及古詩中的“回首”等重點詞語,反覆朗讀、品味,使學生從這些語言文字中感悟到“華山真高呀!”並由衷地發出了讚歎,學生個個讀得有滋有味,同時領略了語言文字的優美,感受到祖國河山的壯麗。

三、以學生爲主體,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

教學中,教者始終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主動讀書,自由思考,盡情表達。教者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如對學生進行語言積累的訓練,引導學生理解“情不自禁”;重視學法指導,教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重視思想教育,透過對課文的理解和誦讀,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學習小寇準認真學習的態度……當學生把握不準時,教者及時範讀,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學生讀得更精彩,更具韻味,提高了學生的欣賞水平。

總之,這節課上得很成功,如果教者能針對學生實際,實施差異教學,相信一定能讓課堂更加高潮迭起。

聽課記錄6

教師:

王娟

學校:

湯陰縣五陵一中

一、音樂匯入

先來欣賞一段音樂《長亭外》,“長亭外,古道邊??”聽到這首歌,我的內心有深深的感觸,人生難得相聚,分別總是多。今天讓我們走進《爸爸的花兒落了》,體味那份離別之情。

二、梳理字詞

1.認識這些字的同學,請舉手。

衣襟 徘徊 柵欄 驪歌 撩起 玉簪花 雞毛撣子

哪一個或哪幾個要注意寫法?

【驪歌】有《驪駒》篇雲:“驪駒在門,僕伕具存;驪駒在路,僕伕整駕。”客人臨去歌《驪駒》,後人因而將告別之歌稱之爲“驪歌”。

三、簡介作者

瞭解作者有不同途徑,如課下注釋、參考資料、上網查資料。

老師從網絡上查到了這些資料,請看大屏幕:

林海英(1918—2001),臺灣文學祖母級人物。原名林含英,小名小英子??散文集《窗》等,短篇小說《城南舊事》等。

資料需要篩選,老師從這幾個角度進行篩選:名、時、地、評、作

四、整體感知

1.學習記敘文,需要學習什麼?學生總結:描寫手法、情感等

2.老師總結:內容、情感、寫法

3.這篇文章寫了哪些事情?

老師引導學生概括: 參加典禮之前 參加典禮 參加典禮之後

上學 寄錢 住院 愛花 哪些事情屬於插敘?文章的線索是誰?本文的明線是?暗線是?

4.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學生總結:表達了對爸爸的愛、不捨等

總結:學習記敘文需要(1)理事件;(2)明線索;(3)悟情感。

五、品味語言

老師出示幻燈片,展示方法:

(1)藉助上下文,品味語言的深層含義;

(2)藉助自己的經歷和體驗,想像人物的心理活動,感受人物的情感。

(3)藉助標點符號,理解人物的情感。

老師展示示例:有感情地朗讀第9自然段,

爸爸啞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說:“我怎麼能夠去?”“英子,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爸爸看着我,搖搖頭,不說話了。他把臉轉向牆那邊,舉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然後,他又轉過臉來叮囑我:“明天要早起,收拾好就到學校去,這是你在小學的最後一天了,可不能遲到!”

老師分析:(1)聯繫上下文,體會爸爸說話的語境;(2)分析“!”;(3)想象爸爸的心裏;

請同學們朗讀文章,找出表達情感的語句,用“﹏”劃出來。學生交流、展示,老師點撥。

聽課記錄7

一、匯入:

1、生活中你在哪見過圓?

對於圓我們有沒有深入學習的必要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進一步學習一下。

2、看見過方形的車輪嗎?(課件:唐老鴨騎方形車輪的車子)

爲什麼笑呀?(生述原因)

3、摸一摸手中的圓片,在桌上滾一滾,感覺怎麼樣?(沒有棱角)

我們說方形能給人以陽剛之美,那麼圓形給人以曲線美,圓形是平面內一種封閉的曲線圖形。

4、唐老鴨騎車時它的表情怎麼樣?爲什麼會這樣?(不平穩)

學生模擬平穩着走路。

5、(課件:小強騎車)車輪安裝時該把車軸安裝在什麼地方?(圓的中心)

(課件:小紅平穩騎車)猜想爲什麼安在中心走起來就能平穩了?(圓點到圓邊的長度一樣)

板書:圓中心的一點到圓邊上任意一點的線段都一樣長。

6、指名指出課題中圓的圓邊上、圓內、圓外。

二、新課:

下面我們來證實圓中心到圓上的線段都一樣長。

1、可以怎麼證明,師述方法,學生找手中圓的中心,找到後小組交流。

2、指名說是怎樣找的?

誰用的是對摺的方法?能找到圓中心到圓上的線段嗎?能找到幾條?畫出來。

圓裏這樣的線段有無數條。

3、證明這無數條線段一樣長,你有什麼方法?小組討論。

指名說方法。

4、邊展示邊指出定義:圓心、半徑(一樣長、無數條)

能解釋車軸爲什麼安裝在圓心上了嗎?

5、看圓形的摺痕有沒有比半徑更長的線段的呢?

有什麼特性?自己來解決,完成“工作報告單”。

學生嘗試,教師巡視。

全班對照報告單交流。(透過圓心,兩個端點都在圓上,叫直徑,無數條,長度相等,和半徑的關係,用字母表示)

6、回顧我們學到的這些知識是怎麼得到的?觀察——猜想——實踐——獲得

提倡這種學習方法

三、會畫圓嗎?自己畫一畫。

指名板演畫圓,師問生答:每一步要做什麼?

學生再畫一個圓。

比較大小兩個圓,爲什麼大小不一樣?(指出:半徑決定圓的大小,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四、練習拓展:

1、體育課上要在操場上畫圓,你打算怎麼辦?

2、生活中隨處可見圓,圓爲我們的生活增添了美感,欣賞課件:有關圓

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

一種封閉的曲線圖形

圓心O 圓中心的一點

半徑 r 圓中心的一點到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都一樣長。

直徑 d 透過圓心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都一樣長。

直徑=2*半徑 半徑=1/2直徑

課堂聽課記錄的評價:

圓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平面圖形,也是最簡單的曲線圖形。陳老師在教學中充分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圓形的物體,並透過觀察、操作、討論使學生認識圓的形狀,掌握圓的畫法及圓各部分的名稱,特徵。學生獲取知識興趣濃厚,積極主動。取得了較好的課堂效果。

一、從生活實際引入,並在進行新知的探究活動中密切聯繫生產、生活實際。接着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見到過圓。課的開始,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圓,學生很自然的說出是圓。接着讓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見到過圓形的物體。然後讓學生欣賞大自然中的圓形物體。讓學生知道圓在一切平面圖形中是最美的。課的結尾讓學生討論車輪爲什麼要製成圓的,車軸要裝在什麼地方並出示形象的動畫,使學生具體的感知數學應用的廣泛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了學習目的教育。

二、思維往往是從動手開始的,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參與到知識的生成過程中。要解決數學知識抽象性與學生思維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關鍵是引導學生動手操作。本節課在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圓的特徵,教學圓的畫法時,安排了讓學生折一折、畫一畫、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動手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用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口參與討論,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重視激發學生求知慾。教學圓的認識時,老師注重給學生創設思維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積極體驗,自己產生問題意識,自己去探究、嘗試,總結,從而主動獲取知識。

值得思考和改進的地方:

關於在同一個圓裏直徑、半徑的特徵以及兩者間關係的教學。

這應是本課的重點,我覺得要透過多種形式的數學活動,使學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幫助其提升思維水平。如:在同一個圓中有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它們的長度都相等嗎?在同一個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係。學生在圓形紙片上透過畫、量、折、比等操作活動中;怎樣證明直徑和半徑的關係的討論過程中。這裏的教學由於時間關係還不夠細緻,有待改進。

聽課記錄8

聽課內容:

幾何題目講評

形式:

一節課講了三道大題,都是以學生寫,學生評改,老師引導提問的方式進行的。

聽教師:

邱老師的教學風格很純熟,指示清晰,看得出來是一位經驗豐富非常優秀的教師。

下面講講我印象最深刻的三個點。

1、簡潔,簡便。所以在同學講了幾種方法,迂迴曲折之後要給予提醒,這對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是有好處的。而且講的學生聲音太小,畫線又多又亂,看着很不舒服。

2、用日常經驗理解難懂的概念

邱老師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問題,n邊形的對角線有多少條。同學們想了一下,也做了許多猜想和演算,還是未能得出。邱老師運用“握手”的概念,說明“握手的時候,雙方伸出手,但只算一次”,所以從一個角發出的a條對角線,應該要除以二。那麼有n邊形n個角,就應該是an除以2。那麼一個角發出的a條對角線之前學生已經用圖形推導過了是“a=n—3”,所以總的對角線數量應該是n(n—3)除以2。不過邱老師沒有板書,所以有些學生只是聽不一定能聽得懂。

3、提醒學生步驟要明確,步步推導,不要缺少重要的部分。另外邱老師做的比較好的地方還在於他認真地走到學生中間,知道哪些學生在哪些步驟上出錯,犯了哪種錯誤,能夠點名說出,引起學生的注意。這也是非常好的地方。

邱老師作爲級長,他的聲音指示都是清晰易懂明白的,而且能從學生角度出發,照顧學生的感受,對激勵學生,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爲有重要的影響。

聽學生:

數學困難真是困難。但是解決困難以後,卻是非常快樂的。

1、直線思考,沒有列舉方法的可能性。

方法有很多,不應該是在給完一種方法之後才提出來。因爲這不符合人的思維方式。人進行思考的時候,首先是觀察,再尋找規則,進行運用,驗算。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想的過程就是思維發散的過程。當然考試的時候時間有限,找到一種方法就要匆匆用上。但是久而久之,會養成不良的習慣,也就是思維定勢。但事實上,題目不可能一成不變,所以學生在遇到更有難度的題目的時候就會受到思維定勢的影響,出現“卡殼”的情況。事實上,可以這樣講,在算面積的時候,我們有很多方法,要視乎條件而定。有……方法,這種要證的條件看起來有點多,我們先放一放。這一種方法比較簡便,應該用這一種。好像有一種更爲簡單,而且特別,這種也不錯。最後選擇自己最好用的,最熟練的。

還有一種情況比較普遍的,就是思緒太亂,找不到頭緒。覺得條件太多了,不知道從哪裏入手比較好。這個時候就應該由繁入簡,先把關係找出來,你是要找邊的關係,還是角的關係,還是邊角關係,心中要有數。、

2、會運用規則,但不懂規則。

或者說是不能理解規則,更進一步,是不能用自己的話詮釋規則。所有的同學都知道找對角線的總數要減去重疊的數目。但是並沒有一位同學能聯想到類似“握手”的詮釋。這是一種類比的思維,也是我們人運用工具,學習規則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但同學們好像沉浸在規則裏,卻把規則的推導,把規則到底是怎麼來的給忽略了。就算不能用數學的方法進行推導,用生活中的原理來做詮釋也是一種好方法,千萬不要捨近求遠。這是針對解題的。如果你是學習,那當然可以慢慢來。

啓示:

做數學題有點像在森林裏迷路了。大家都在找路(觀察、運用、驗算)。有的人很快就能找到。有的人另闢蹊徑,有的人利用工具(輔助線等等),有的人還在徘徊不定。但是大家都很急切,因爲找不到出口,生存就成了難題(聽不懂,意味着不會做,也就意味着成績差,這是非常明顯的,影響着自信,對自己產生懷疑)。

學語文就好像建房子。首先搭建一個架構,往裏面放東西。多簡單的居所也能住人,當然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住豪華的大房子的。每一個人的房子風格各異。所以大家學語文不急,睡個覺,起牀再裝飾一下。剛開始大家都差不多,沒看出哪個特別好,哪個特別差。(當然這是對於智力水平正常的同學來講)

所以我看到很多學生做數學題,有的喜歡用鉛筆,畫了又擦掉。有的喜歡用黑色的水筆做標記,想到哪裏就畫到哪裏。有的簡單的就動手指。我的建議是,便於區分,你可以用其他顏色的筆來做標記。或者把圖拆解開來,畫在旁邊。一定要找最省力,最清晰地方法。你以爲你日常所做的已經足夠了,其實是不夠的。因爲習慣的養成,思維的形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聽課記錄9

一、聽課時間:

20xx-4-5

二、授課老師:

王麗紅

三、授課學校:

深圳市北大附中南山分校

四、授課年級:

不詳

五、授課題目:

《岳陽樓記》

六、教學過程

(一)、全班分組收集岳陽樓記對聯,利用多煤體展示圖片及對聯。如“水天一色,風月無邊”。並解釋對聯的涵義。

(二)、用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與以往的作家所寫的岳陽樓記進行對比。

(三)、匯入

(四)、齊讀課文

(五)、提問,這首詩作者要表達什麼思想感情,思想內容。

學生:(作者憂國憂民,以天下爲已任)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是什麼意思?

(六)、自由討論課文結構劃分法。

文章有幾個段落,怎樣劃分,劃分的原因。

(七)、播放岳陽樓景色片段錄像。(對岳陽樓的介紹)。

(八)、提問:爲什麼不寫岳陽樓的盛況而刻畫岳陽樓洞庭的煙波浩蕩的景色,爲什麼這樣選材。(選材要爲中心服務)

(九)、解釋“以物喜,以已悲”,人生有兩種情景,提問“你贊同還是反對”,聯繫實際,“不爲外物所動”表現了哪種品質。

(十)、憂國憂民之士,古往今來,有哪些人物。

(十一)、總結,一切景語皆情語,背誦全文。

(十二)、作業:學習古人抒發感情的方式,寫一點抒情文字。

七、教學板書

嶽 敘事作記緣由;悲——陰}

陽 範 描寫景色 喜——晴}以物喜,以已悲

樓 仲

記 淹

八、教學評析

(一)、是注重朗讀感悟和背誦積累。這首詞語言簡練,節奏感強,感情豐富,教師沒有一味的分解剖析,而是設計了充足的朗讀。以讀會意,以讀悟情。同時還注重讓學生當堂背誦,積累語言,真正作到一節課下來有所收穫。

(二)、是善於創設教學情景感染學生如讓學生觀察畫面,讓學生觀看課文錄象,很能引發學生情感共鳴,從而使教學生動而深刻。

(三)、是讓學生收集課文的圖片及對聯,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

(四)、是設疑,突出課文的重難點,把握文章的中心。

聽課記錄10

一、匯入

看狼的圖片,傾聽狼的嚎叫。提問:你能聯想到哪些有關狼的成語?

學生交流成語,老師點撥:人們對狼的印象都是不佳的,我們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齊讀成語:狼子野心、引狼入室……

今天,來學習一篇文言文、小小說《狼》,作者蒲松齡。

二、簡介作者

老師準備了一張作家名片:

名:蒲松齡,字留仙,號 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

時:清代文學家

地:山東淄川人

作: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一、朗讀

1. 自由自在朗讀文章,要求讀得字正腔圓。

書聲琅琅真好。有沒有注意這些字的讀音呢?(出示生字詞)

2. 對於文章,誰能自信地讀一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並給予評價。

3. 正確停頓,我能行

其一/犬坐於前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哪些語句要快速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

指導朗讀:久之,目似暝,……/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語速快慢結合)

二、譯讀

譯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門檻。在朗讀過程中,把你認爲重要的地方畫出來。

先在同桌內交流,看你的疑難問題誰能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全班共同解決。

其,在文章中有代詞的作用。老師準備了幾個句子,看看這些“其”在文章中代指什麼?

(句子略)

三、理清故事情節

請你用簡潔的話概括一下,這篇文章介紹了什麼故事?

再精煉一下,在下面的箭頭裏填上動詞,概括故事情節。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

這篇小說在情節上一波三折,動人心絃。

四、讀出形象

細讀文章,採用勾畫法找出描寫屠戶與狼的地方,分析評點它們的形象。

如“仍從”運用動作描寫,生動形象地表現了狼的貪婪。

學生交流,老師指導總結。

老師有聲有色地朗讀,臺下掌聲。

蒲松齡寫這篇小說的目的,僅僅是帶給我們一個生動的故事嗎?

郭沫若有云:“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

作者想借這篇文章諷刺什麼呢?

學生交流,老師總結。

五、結束語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標籤:聽課 範文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