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數學閱讀小故事(精選13篇)

數學閱讀小故事

數學閱讀小故事(精選13篇)

有關數學的小故事都有哪些呢?我們不妨一起來參考下範文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蒐集整理提供到的數學閱讀小故事(精選13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參考學習!

數學閱讀小故事1

今天上午,媽媽帶我去超市,我可高興了。到了超市,我說:“媽媽,買牙膏。”媽媽說:“好。”我們花3元2角買了媽媽的牙膏,又花了3元1角買了我的牙膏,最後花了8元買了一瓶白醋。我想:“8元+3元2角1+3元1角=14元3角。”媽媽給了我20元錢,我想:“20元-14元3角=5元7角。”果然營業員阿姨把5元7角錢交給了我。媽媽誇我真棒。

數學閱讀小故事2

千世界,無奇不有,在我們數學王國裏也有許多有趣的事情,充滿了無窮的知識與奧妙!

有一次,爸爸給我佈置的作業裏有一題思考題是這樣說的:“一輛客車從東城開向西城,每小時行45千米,行了2.5小時後停下,這時剛好離東西兩城的中點18千米,東西兩城相距多少千米?我在解上面這道題時,想到了兩種不一樣方法。一種千米數少,一種千米數多。這是爲什麼呢?你想出來了沒有?你也列式算一下結果吧。其實,這道題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做出一種方法,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但仔細推敲看一下,就覺得不對勁。其實,在這裏我們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這時剛好離東西城的中點18千米”這個條件中所說的“離”字,沒說是還沒到中點,還是超過了中點。如果是沒到中點離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就是前面的那一種,如果是超過中點18千米的話,列式應該就是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所以正確答案應該是:45×2.5=112.5(千米),112.5+18=130.5(千米),130.5×2=261(千米)和45×2.5=112.5(千米),112.5-18=94.5(千米),94.5×2=189(千米)。怎麼樣,簡單吧!

在日常學習中,往往有許多數學題目的答案是多個的,容易在練習或考試中被忽略,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審題,喚醒生活經驗,仔細推敲,全面正確理解題意。否則就容易忽略了另外的答案,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數學閱讀小故事3

“叮鈴鈴,叮鈴鈴”上課了,數學老師走了進來。今天輪到我上去講題目,雖然我很喜歡數學這門學科,也做了很多較難的題目,可這是我第一次在同學和老師面前講題目,心中更是緊張不已。我忐忑不安地走上了講臺。

我開始講題目了。“有兩筐梨,乙筐梨的質量是甲筐的3/5,從甲筐取出5千克梨放入乙筐後,乙筐的梨的質量是甲筐的7/9。甲、乙兩筐梨共重多少千克?”讀完題目,我停頓了一下,望瞭望講臺下那麼多看着我的同學們,我心裏又充滿了勇氣。又接着講解着題目去了。“由於題中兩筐梨的總質量沒有變,我們把兩筐梨的總質量看做‘1’,則原來甲筐梨的質量佔總量的5/5+3,後來甲筐梨的質量佔總質量的9/9+7。所以,5千克梨相當於總質量的(5/5+3-9/9+7)=1/16。即算式是5除以(5/5+3-9/9+7)=80(千克)答:甲、乙兩筐梨共重80千克。”我的題目講完之後,擡起頭面向他們。只見同學們拍起手掌,教室裏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那時,我的心中帶有無限自豪。看向老師,只見老師微微點起了頭,我從老師的眼裏看到了讚揚的目光,便帶着微笑走向了座位。

是數學,是它給了我力量,給了我勇氣;也是數學,讓我面對同學們和老師不再害怕:害怕我給他們帶來麻煩,害怕同學們討厭我,害怕老師對我留下了好的映像。但就是數學,讓我對他們展現了最自然的我,讓他們看到我最自然的一面,不需要故意去隱藏性格。這就是我,我愛我現在的自己,我更愛數學。

數學閱讀小故事4

一個週末的下午,我和媽媽去西緣浴室洗澡,當洗完澡時我們在照鏡子媽媽突然對我說:“女兒,我來考你一個數學問題,看看你會不會?”我張口就說:“好的,沒問題。”媽媽說:“你看到鏡子裏面有一面時鐘嗎?現在鏡子裏面的時鐘是7:15,你能想像一下現在是下午幾時幾分嗎?”

我想了一會兒沒做出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實在想不出來,只得不好意思地說:“我做不出來。”當我回頭看一下掛在牆上的時鐘,現在是下午4:45。媽媽問我現在能分析一下怎麼研究這個問題了嗎?媽媽提醒了我一下,鏡子裏的鐘面時針與分針和掛在牆上鐘面時針與分針有什麼關係呢?這個時候我立即反應過來了,它們是呈左右軸對稱,這正是我最近學習的內容。

洗完澡回到家後,我要求媽媽再出幾個給我做一下。第一道是鏡子中鐘面時間爲3:30,第二道是鏡子中鐘面時間爲9:40。我立即動手在紙上採用對稱法的方法做出了這兩道題目的答案:8:30和2:20。這時候媽媽又問我每次這樣做題是不是有點麻煩,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我想了一會兒,沒有想出來。媽媽這時說:“再提醒一下小朋友,將鏡子裏鐘面時間和實際時間加起來你能發現有什麼規律嗎?”我趕緊動手算了起來,3:30+8:30=12,9:40+2:20=12,發現鏡子裏鐘面時間與實際時間加起來都等於12,此時我興奮的跳了起來。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只要將鏡子裏鐘面時間與實際時間加起來等於12。

我說:“原來這麼簡單!我怎麼沒想到呢?”媽媽笑着說“簡單嘛?這說明你遇到問題要有考慮的思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善於去發現事物,找出它們的規律,那你就會覺得生活中的數學比課堂上講有意思多了。”

透過這件事,我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確實是無處不在,生活中、學習中到處都有。從此,我就更加喜歡數學了!

數學閱讀小故事5

有一天,我在路上遇見一隻小狗。

它的.牙齒很鋒利,咬傷了一位叔叔。它是一隻貴賓狗, 全身土黃色的,眼睛黑漆漆的,尾巴短短的,很可愛,卻在流浪,瞧!它瘦得像一根竹竿一樣,不成樣子啦!

我感覺它太可憐了,之後我把它送給了鄰居,鄰居說:“讓它當守門狗吧!”有一天夜裏,一個小偷來鄰居家偷東西,小狗看到了大聲地叫啊叫啊,把主人叫醒了,小偷也給嚇跑了。

我還天天給它送香腸。每次送香腸的時候,它總是吃了一個再吃一個。我走的時候,它搖搖尾巴,像在和我說再見呢!它現在又可愛又壯實,我很喜歡它,你呢?

它太可愛了!

數學閱讀小故事6

一天晚上,我在家中吃完飯,休息了10分鐘,便開始了快樂的家作之旅。

我第一個做的作業科目就是數學。我做起了數學“實驗班”中的三年級下學期期中綜合測試卷,上面有許多類型的題目,不一會兒就做到了最難的`應用題。其他題目還好,可是偏偏第四題難住了我。題目是這樣的:水果店運來2車水果,共2000千克,賣了3天后,還剩1040千克。求平均每天賣出多少千克水果?一開始我理解錯誤,忽略了“還剩1040千克”這一條件,結果以爲是用2000÷3,可我覺得答案不對勁,好像題目出錯了,便去問媽媽,媽媽看了冷笑了一下,說:“自己再去想一想。”我拿着書,坐着,開始靜靜地思考了起來。

最後,我終於發現了原來是我忽略了“還剩1040千克”這一條件,我把這一條件補了上去,列出了一個正確的算式:2000-1040=960(千克)960÷3=320(千克)

數學閱讀小故事7

上海世博盛會在上海舉行,截止8月14上午10點12分左右世博會參觀人數已經突破4000萬人次,有望創下世博會歷史的最高紀錄。

自8月12日至8月14日,上海市最高氣溫已連續三天超過39℃,截至今天10時,世博園區溫度達37℃。由於天氣炎熱,這周的人數明顯下降。

在世博會參觀,紀念品和餐飲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參加世博會預計人數7000萬人中有60%在會場內用餐一次,如果以平均每人消費30元計,則餐飲收入爲7.8億元人民幣;估計參觀者90%會在會場內飲用飲料,以平均每人消費10元計算,飲料費收入爲3.9億元人民幣。估計30%的參觀者會在會場內購買旅遊紀念品,以平均每人消費30元計,紀念品銷售額達3.9億元。綜合各項,餐飲、旅遊紀念品等的直接銷售收入將接近15億元。

啊!真沒有想到這次上海世博會能吸引這麼多遊客!

數學閱讀小故事8

泰勒斯看到人們都在看告示,便上去看。原來告示上寫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來測量金字塔的高度。於是就找法老。

法老問泰勒斯用什麼工具來量金字塔。泰勒斯說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邊,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樣長的時候,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長度和金字塔底面邊長的一半。把這兩個長度加起來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頂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數學閱讀小故事9

動物學校舉辦兒歌比賽,大象老師做裁判。

小猴第一個舉手,開始朗誦:“進位加法我會算,數位對齊才能加。個位對齊個位加,滿十要向十位進。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數算得快又準。”

小猴剛說完,小狗又開始朗誦:“退位減法並不難,數位對齊才能減。個位數小不夠減,要向十位借個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後少個一。十位數字怎麼減,十位退一再去減。”

大家都爲它們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師說:“它們的兒歌讓我們明白了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它們兩個都應該得冠軍,好不好?”大家同意並鼓掌祝賀它們。

數學閱讀小故事10

傍晚,我在奧林匹克書中看到一道難題:果園裏的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老王師傅每天給50棵蘋果樹20棵梨樹施肥,幾天後,梨樹全部施上肥,但蘋果樹還剩下80棵沒施肥。請問:果園裏有蘋果樹和梨樹各多少棵?

我沒有被這道題嚇倒,難題能激發我的興趣。我想,蘋果樹是梨樹的3倍,假如要使兩種樹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師傅就應該每天給“20×3”棵蘋果樹和20棵梨樹施肥。

而實際他每天只給50棵蘋果樹施肥,差了10棵,最後共差了80棵,從這裏可以得知,老王師傅已經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樹,8天就是160棵梨樹,再根據第一個條件,可以知道蘋果樹是480棵。這就是用假設的思路來解題,因此我想,假設法實在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方法。

數學閱讀小故事11

春節裏,養雞專業戶小馬虎站在院子裏,數了一遍雞的總數,決定留下 ,1/2外,把1/4慰問解放軍,1/3送給養老院。他把雞送走後,聽到房內有雞叫,才知道少數了10只雞。於就是把房內房外的雞重數一遍,沒有錯,不多不少,正就是留下1/2的數。小馬虎奇怪了。問題出在哪裏呢?你知道小馬虎在院裏數的雞就是多少隻嗎?

來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裏洗碗,小強看見了問道:“怎麼洗那麼多的碗 ?”“

家裏來了客人了。”“來了多少人?”小林說:“我沒有數,只知道他們每人用一個飯碗,二人合用一個湯碗,三人合用一個菜碗,四人合用一個大酒碗,一共用了15個碗。”你知道來了多少客人嗎?

數學閱讀小故事12

高斯念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在老師教完加法後,因爲老師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題目要同學們算算看,題目就是:

1+2+3+ ..... +97+98+99+100 = ?

老師心裏正想,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課了吧!正要藉口出去時,卻被 高斯叫住了!! 原來呀,高斯已經算出來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就是如何算的嗎?

高斯告訴大家他就是如何算出的:把 1加 至 100 與 100 加至 1 排成兩排相加,也就就是說:

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個101相加,但算式重複了兩次,所以把10100 除以 2便得到答案等於<5050>

從此以後高斯小學的學習過程早已經超越了其它的同學,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後的數學基礎,更讓他成爲——數學天才!

數學閱讀小故事13

小熊的媽媽生病了,爲了能掙錢替媽媽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牀下河捕魚,趕早市到菜場賣魚。

一天,小熊剛擺好魚攤,狐狸、黑狗和老狼就來了。小熊見有顧客光臨,急忙招呼:“買魚嗎,我這魚剛捕來的,新鮮着呢!”狐狸邊翻弄着魚邊問:“這麼新鮮的魚,多少錢一千克?”小熊滿臉堆笑:“便宜了,四元一千克。”老狼搖搖頭:“我老了,牙齒不行了,我只想買點魚身。”小熊面露難色:“我把魚身賣給你,魚頭、魚尾賣給誰呢? ”狐狸甩甩尾巴道:“就是呀,這剩下的誰也不願意買,不過,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點魚肉。這樣吧,我和黑狗牙好,咱倆一個買魚頭,一個買魚尾,不就既幫了狼大叔,又幫了你熊老弟了嗎?” 小熊一聽直拍手,但仍有點遲疑:"好倒好,可價錢怎麼定?”狐狸眼珠一轉,答道:“魚身2元1千克,魚頭、魚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就是4元1千克嗎?”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兒畫了畫,然後一拍大腿:“好,就這麼辦!”四人一齊動手,不一會兒就把魚頭、魚尾、魚身分好了,小熊一過秤,魚身35千克70元;魚頭15千克15元,魚尾10千克10元。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魚,飛快地跑到林子裏,把魚頭魚身魚尾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熊在回家的路上,邊走邊想:我60千克魚按4元1千克應賣240元,可怎麼現在只賣了95元……小熊怎麼也理不出頭緒來。

你知道這就是怎麼一回事嗎?

標籤:閱讀 精選 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