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登上地球之巔》教學設計

《登上地球之巔》教學設計

《登上地球之巔》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

1、掌握課文生字詞語;

2、複述課文(概括能力);

3、景物描寫;

4、詳略的安排。

過程與方法:

快速閱讀,自主、合作與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合作精神、崇高的獻身精神(不怕困難、勇往直前)

教學重點:

複述課文、詳略安排

教學難點:

複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導語:在《偉大的悲劇》中,我們曾爲斯科特等勇敢

2、文體:通訊,通訊是詳實而生動地報道客觀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具有時效性。

作者簡介:郭超人,湖北武穴人,進階記者,1960年隨中國登山隊完成攀登珠穆朗瑪峯和夏邦馬峯的報道。已出版的新聞作品有《向頂峯衝刺》、《西藏十年間》、《時代的回聲》等。本文節選自《紅旗插上珠穆朗瑪峯》。

3、關於珠穆琅瑪峯:

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峯。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和尼泊爾交界處。“珠穆琅瑪”系佛經中“神女”的譯音。珠峯是世界第一高峯,海拔8848.13米,被稱爲地球的“第三極”。山體呈巨型金字塔狀。有巨大的冰川,最長達26公里。中國登山隊兩次從北坡攀登頂峯(1960年5月25日和1975年5月27日)。

4、寫作背景:

1960年5月25日,年輕的中國登山隊員從北坡攀援而上,踏過千年冰雪,翻過萬丈巉巖,把五星紅旗插上了地球之巔,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從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峯的創舉。

 二、整體把握:

〈一〉生字詞語檢查、學習

〈二〉速讀課文,概括出登山隊員突擊主峯經過的幾個階段。

1、登山隊出發。

2、突擊主峯

(4—8)劉連満甘作人梯,幫其他隊員登上第二臺階。

(9—13)黑夜中,由於缺氧,劉連満留下,其他三人以最快速度奔向頂峯。

14—15)劉連満冒生命危險將氧氣留給他人,並寫下感人的短信。

(16—21)三隊員開創了人類歷史上的無氧攀登。

(22—23)完成由北路登頂的壯舉。

3、複述課文(概括能力)

〈三〉登珠峯的英雄遇到哪些困難?靠什麼來戰勝?

遇到的困難

1、山路陡峭2、天氣嚴寒3、身體虛弱4、高山反應5、缺乏氧氣6、黑夜登山(靠堅強的意志堅韌的毅力、団結合作、敢於犧牲的精神來克服)

〈四〉、登頂成功,只是文中介紹的這四個人努力的結果嗎?請說明原因。

單從課文來看,好像就只是這四個人的登山故事,但聯繫全篇通訊來看,三位隊員最後的勝利,是團結協作、共同奮鬥的結果,是集體主義精神的勝利。假如沒有二百多名隊員和服務人員的前期的大量工作,沒有幾次集體的適應性行軍,打通通向蛛峯的關鍵性道路,則三位隊員絕沒有可能取得登頂的勝利。

三、寫作借鑑

1、請概括出文中詳寫了哪些典型事件?這樣處理有什麼好處?從中懂得寫作上哪些技巧?

一是詳寫了四名英雄征服“第二臺階”的.過程(巖壁陡滑危險,用“人梯”翻越,黑夜中攀登的艱險及想到英國登山家的失蹤);二是詳寫了劉連満寧可自己犧牲也要把氧氣留給同志的事蹟。

懂得記敘複雜的事件應:

a.選擇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b、有重點地記敘,其餘情節可略或一筆帶過;c、重點記敘部分則應加以生動的描寫,還可以加入議論抒情。

2、作者除了盡力渲染惡劣的自然環境外,還不時用閒筆描寫美麗的珠穆朗瑪峯的景色。試找出來,讀一讀,體會一下這些語句好在哪裏?

這些描寫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閱讀的緊張之餘還可以求得放鬆,來欣賞一下美麗的珠峯景色。這在閱讀效果上可稱爲一張一弛,給人美的享受。

四、小結:

1、這篇新聞報道,記敘了英勇的中國登山賤兒,從珠穆朗瑪峯北坡成功登頂,書寫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世紀。讚揚了他們強烈的集體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獻精神。

2、作者採用詳略得當方法處理材料和選取典型事件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

 五、體會和反思(作業):

從課文的感人情節中,看到我國登山隊員哪些優秀品質?結合斯科特等人的壯舉,談談你的體會。(團結協作、個人的犧牲精神、堅強的意志、毅力等)

標籤:教學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