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高校公共教學樓設計探析論文

高校公共教學樓設計探析論文

高校公共教學樓設計探析論文

摘要:

高校公共教學樓應體現高效集約的實用功能,樸實無華的人文氣質,並符合現代建築地域化與建築模數化的創作趨向。針對以上設計要點,以貴州大學新校區教學樓設計爲例,探討了迴歸於高校建築使用功能、場所意義等建築本質的設計實踐。

關鍵詞:高校公共教學樓;人文氣質;地域化;模數化

一、引言。

公共教學樓在校園建築羣中佔着重要的地位,在建築形象上一定程度地代表這一學校的特色[1]。

在當前高速發展的大學校園建設中,核心組團式作爲一種常見的規劃模式,以相關院系建築羣爲組團,內部合理佈置各院系館、學生宿舍及組團級的體育和生活服務設施,校園核心區以公共教學樓、公共實驗樓、圖書館等共享資源集中佈置,共同構建整個校園的空間高潮,控制整個校園的秩序與風格,在新校區建設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貴州大學新校區一期公共教學樓方案設計中,對這一校園核心建築的設計進行了探索。

貴州大學新校區位於貴陽市花溪區,用地爲典型的高原山地地貌,校園核心區被六座綠化良好的自然山體環狀圍合,生態條件較好,中心盆地利用校園兩條水系形成校園中心湖面,構建山、林、水交相輝映的山水校園格局。公共教學樓分兩期建設,分別位於校園核心區的南北兩側,本文設計的一期教學樓位於湖面南側,建築面積約48 000 m2,建築層數4~5層,主要滿足裝備製造組團和重化工組團的教學需要。

二、尊重校園總體規劃的建築總圖佈置。

新校區規劃以點式建築爲主,核心區爲公共建築羣、集中綠地與湖面,相對學科組團或生活區而言其空間尺度巨大,環境開闊。公共教學樓方案透過線性形體來加強該組團的整體性與可識別性,極大地豐富了校園空間的多樣性;結合用地高差與建築功能,透過簡單、連續的建築形體,高低錯落地輕置於坡地之上,形成有機的整體,實現建築空間與校園空間的相互滲透,建築與環境的統一。

在軸線生成與節點設計上,尊重校園總體規劃,南北軸線透過形體底部架空,讓校園綠地、組團空間與中心湖面相互延伸貫通,東西主軸透過形體開口與底部架空,與校園主幹道軸線統一;結合人流與節點,平行東西主軸生成一條輔軸,極大的豐富了空間層次。總圖呈“S”型佈局,由北至南平行長向佈置普通教室、多媒體教室兩個主要功能塊,東西側佈置採光要求不高的計算機房、語音教室與自習室,滿足主要用房南朝向的佈局要求,同時具有明確的功能導向。

三、塑造高校公共建築的人文氣質。

建築的文化內涵與氛圍蘊含於建築的形式與內任何建築的文化內涵與氛圍均蘊含於建築的形式與內外部空間之中。公共教學樓與各院系館建築不同在於各院系館建築功能構成較多,強調學科特點,建築風格各異,而公共教學樓主要用於學校的合班基礎課、公共課,建築體量大,功能較爲單一、均質,具有人流集中,適應性強等特點。爲高效快速的組織與疏散人流,避免導向不明、人流迂迴、交通組織混亂等問題,建築流線應清晰,功能分區應明確,建築平面應集約高效,最終生成的建築形體方正簡潔。

這種迴歸於建築本質的創作方式,表現了真實、樸素、純粹的功能需求,塑造了高校建築典雅、簡約、樸實的建築氣質。除此外,高校建築還應具有豐富多樣的交往空間與場所氛圍。現代教育理念指導下的高等教育,強調各學科資源共享與融合;強調教學方式的開放性、多元化及創新性;強調多學科的交叉與互融。而公共教學樓正是學校各學科,各專業最爲集中的場所,他理應成爲大學校園廣泛的獲取知識、交流資訊的交往場所,這種多元的、開放的空間模式,在傳授書本知識的同時更能夠陶冶和培養學生文明的習慣及自尊自重的人格。

正如克萊爾·庫帕·馬庫斯所言:現代城市中,校園生活在很大程度上發生在既定活動和固定建築之間,這種隨意性的交流正是大學精神的核心[2]。建築外部空間設計採用大小兩個院落組合,形成內聚場所,實現與校園空間與景觀的收放有致;結合地形高差,形成不同標高的集散廣場、展示廣場、表演廣場等公共空間,可供學生課外之餘,進行休息、交流與各種社團活動。其次,建築形體的高低變化與退臺形成的多個標高屋頂花園,爲師生提供了良好的空中戶外交往活動場所,在此可獲得全新的視角感受周圍的事物,又能居高臨下欣賞建築周圍優美的景色。底層局部架空,不僅豐富了建築的入口空間,同時也爲學生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的交往場所。

建築室內空間設計,結合學校特點,在入口門廳、過廳設定宣傳欄與師生產、學、研的作品陳列廊,既是師生活動的展示視窗,又可讓同學瞭解各學科的相關知識。在與教室一定距離設定休息廊、邊庭、敞廳等,爲師生提供多樣化的交往空間,塑造了校園獨特的人文氛圍。

四、基於山地地形的地域性表達。

現代建築提倡對建構(包括材料、建造、結構、空間)的真實反映與邏輯生成,對特定自然環境(地理地貌、氣候、資源等)的重視與迴應。

在地域文化的體現上,忽視對深層結構的把握,一味只求表面結構的效果,必然導致形式主義[3]。山地生態敏感,生態系統脆弱,常常發生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災害,在建設時儘量避免破壞山體、植被,變動水文狀況,力求保護地貌,順應地形、協調環境。建築用地最大高差約9m,且土質淺薄,大面積的挖填既不經濟,也不理性。設計結合校園道路標高與校園空間形態,確定合理的教學樓主入口與院落開口標高。院落場地順應坡向跌落,形成多個大小不同、標高不同的平臺,每個平臺高差控制在1 m左右,即保證視線的連續性,又讓平臺更具場所的意義。多媒體大教室階梯起坡結合用地坡向進行跌落,即解決了大階梯教室疊加與人流組織等豎向問題,又構建了連續錯落的建築形體。

教學樓主入口靠近建築中部與轉角設定,借鑑山地民居築臺、架空、切角、錯層、懸挑等建造方式,形成道路節點上的趣味性建築入口,豐富了該區域的道路景觀,強化了各入口的導向性與可識別性。亦正是這些簡潔而有效的處理手法賦予了建築輕盈、通透、舒展的山地建築特徵。

教學樓西南角透視圖5模數化與模組化設計公共教學樓含有180人的多媒體大階梯教室,120人、80人、60人三種規模的教室外,還具有語音教室,計算機房,畢業設計室,少量的自習室。設計以40人自然班級教室尺度爲主要模數柱網,主要採用了6m×9m、12m×15m等教室尺寸,以基本模數的組合和變化進行模組化設計,保證了教學樓的整體性和內部功能的有機聯繫,並使整體結構具有可變性,適應了高校教學樓網絡化和數字化的發展趨勢。設計中因建築體量龐大,加上南北兩側內廊教室過長,往往會帶來學生在其中方位感不強,找教室的問題發生。因此設計透過對不同教室採用分區分段集中佈置,內廊局部開敞與室外相通,加強了身在其中的方位感與明確的功能導向。

教學樓輔助用房與垂直交通體(教師休息室、樓梯間、電梯、衛生間,管道井)形成模組化集中設計,根據服務半徑的要求佈置於教學樓中間與轉角,保證了教學空間的整體性,也爲今後教室功能的靈活改變提供了保障。

六、結語。

貴州大學公共教學樓設計立足於建築本質需求,忠實於校園總體規劃,是一次建設成本低,空間效率高的建築實踐;透過對特定的地域環境的分析,強調簡約、真實、樸素並富有邏輯的建築設計策略,是當前我國高校建設中講豪華、求另類的一次迴歸。

參考文獻:

[1]沈國堯。高等學校的公共教學樓設計[J]。建築學報,1982(4):P10~17。

[2][美]克萊爾·庫帕·馬庫斯,卡羅琳·弗朗西斯。人性場所[M]。俞孔堅,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3]劉先覺。現代建築理論[M]。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