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西地平線上的教案設計

西地平線上的教案設計

西地平線上的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

2、理解聯想在文中的作用

能力目標:

1、提高欣賞與感悟自然美的能力;

2、學會在寫作中運用想象、聯想等表達方法

德育目標: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

教學難點:理解聯想在文中的作用

教學方法:文字研習、問題探討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

說起“西部”,我們會想起南北朝民歌“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想起絲綢之路上灑落的串串悠長駝鈴;會想起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著名絕句“秦時明月漢時關”;想起遙遠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山脈連綿、戈壁浩瀚、盆地毗連的西部究竟還隱藏着多少神祕?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西地平線上》向我們展示了西部的另一種“世間的大美”“雄偉的風景”。

二、 作者簡介

高建羣,當代重要的西部小說家,其代表作長篇小說《最後一個匈奴》是新時期中國長篇小說領域重要收穫之一。此外還有長篇小說《六六鎮》、《古道天機》、《愁容騎士》,《白房子》,中篇小說《雕像》、《大順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絕地》、《驚鴻一瞥--作家高建羣眼中的中國西部》、《胡馬北風大漠傳》等重要作品。一位被公認的中國文壇罕見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義色彩的寫作者。他的創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詩風格。在他的創作題材中,始終激情高唱着生命的讚歌,營造一種生命中最爲壯麗的風景,同時也融入了作家對生活、對生命的思考。高建羣認爲,作家必須要體驗生活,而體驗生活準確的說是體驗生命。20年前,當代著名作家路遙曾經說過“我勸你們注意高建羣,這是一個很大的謎,很大的未知數”。

三、 初讀課文

1、 給加點字注音

誑語()埡口()安謐()攫取()倚托()抵達()霧靄()泥淖()

湖泊()混沌()瘴氣()瞅着()眼眶()驚駭()陰霾()土坯()

2、 找出文章的“文眼”,說說有何作用

“在所有雄偉的風景中,落日大約是最令我震撼的了。”總領全文。

3、 文章寫了哪三個地點的不同落日

定西高原羅布淖爾荒原阿勒泰草原

四、 再讀課文

仔細閱讀描寫三次落日的相關段落,完成下面表格

地點反應聯想特點

定西高原驚呆了左公柳壯烈奔放

羅布淖爾荒原掉下淚水羅曼羅蘭崇高莊嚴

阿勒泰草原驚駭匈奴民族成吉思汗歷史滄桑

五、 問題討論

1、 作者三次看落日,分別聯想到左公柳、羅曼羅蘭、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這些聯想與文章有什麼聯繫?這些聯想有什麼作用?對我們有什麼啓發?

關於“左公柳”的故事,是由落日的背景自然想起的。走在異地他鄉、陌生的環境,將眼前之景與自己熟悉的傳說故事進行時空上的聯繫,是人之常情。同時,這些聯想可以豐富文章內容,體現作者的文化涵養。我們平時在觀察事物時,也要注意探尋事物背後的故事,增強文章的文化底蘊。

羅曼羅蘭是因爲日出,給他帶來了創作的靈感。作者是因爲日落,感受到死亡的莊嚴。由日落想到日出,這種聯想是相稱的。由此可知,人與自然從來都是血肉相連的,一個睿智的人可以從自然那裏發掘力量,可以從自然那裏獲得啓示。

作者由火燒雲映照的地方想到匈奴民族和成吉思汗,突然領悟到自己腳下普通平凡的土地曾經的驚世駭俗,在厚重的歷史面前,頓覺自己的卑微與平庸。這些聯想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瞭解作者的內心世界。也告訴我們,聯想是向讀者傳承內心世界的橋樑。

2、 每個人都見過落日,但像作者這樣如此感動震撼的卻很少;每個人都會描寫落日,但像作者這樣把一自然景觀描繪得如此扣人心絃、撞擊心靈的更少。爲什麼高建羣能夠做到?這個謎底,未知數的解究竟是什麼?

答案引導:語言分析情感體驗表達方式(學生自由討論發言,教師適當引導補充)

六、結束語

作者曾經說過體驗生活就是體驗生命。作者對西地平線上的那塊土地情有獨鍾,充滿了對生命的考驗。他鐘愛這片土地,就像鍾愛自己的生命一樣。因而他能夠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美。在他的眼裏,那裏的景物都充滿了生命,處處洋溢着感動因子。而所有景物中,最難忘的還是落日,將這份難忘訴諸筆端,帶給我們。我們應該像高建羣那樣,面對朝夕相處的大自然,不僅是用我們的明眸,更要帶上一顆體驗的心,讓我們從自然汲取生命的養分。

七、 課後作業

a) 思考書後練習,檢測自己的學習情況

b) 閱讀馮驥才的《維也納春天的三個畫面》,談談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