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西地平線上》優秀教案設計

教學重點

《西地平線上》優秀教案設計

1.瞭解作者與作品,掌握散文的結構及語言特點。

2.從文章內容、風格等方面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教學方法

文字研習

教學過程

一、作者介紹

高建羣,新時期重要的西部小說家,國家一級作家、陝西省作協副主席。代表作有中篇小說《遙遠的白房子》、《雕像》、《大順店》等19部,長篇小說《最後一個匈奴》、《六六鎮》、《古道天機》、《愁容騎士》、《白房子》5部,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東方金薔薇》《匈奴和匈奴以外》、《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絕地》、《驚鴻一瞥》、《西地平線》、《胡馬北風大漠傳》等8部。其中,長篇小說《最後一個匈奴》產生重要影響,被稱爲陝北史詩、新時期長篇小說創作的重要收穫。作者新近出版的《胡馬北風大漠傳》,亦被認爲是一部重要著作。批評家認爲,高建羣的創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詩風格,是中國文壇罕見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義色彩的寫作者。

《西地平線》這本散文集讓你體味到文字語言的獨特的魅力,它帶給你的無窮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學文藝形式所無法替代的。在本書中讓你體味到文字語言的獨特的魅力,它帶給你的無窮的想象是任何其他文學文藝形式所無法替代的。本書分三輯:第一輯“西地平線”,是作者這些年在陝甘寧青新生活、旅行、考察的散文。第二輯:“最後的騎兵”,是作者在新疆當兵5年的感悟。第三輯:“生活培養出作家”,作者抒發對故鄉、對友人、對親人的真情實感,暢談對文學、對足球、對社會的看法,得出“作家是生活本身培養出來的”這一真知灼見。《西地平線上》是第一輯的第二篇。

二、整體感知

1.朗讀課文

2.注意字音

3.找標誌文脈的語句,理清思路

第一段“我見過許多次的落日,這裏只簡約地記述三次”,

第七段“第二個帶給我巨大影響和深刻記憶的是在羅布淖爾荒原上看日落”,

第十八段“我要告訴你的底三次日落,是我在阿勒泰草原遇到的”,

最後一段“這是我三次見到西地平線上落日的情況”。

此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形式,記敘了作者在三個不同的地點欣賞到的西地平線上的落日景象,抒發他對“世間有大美”感受。

三、研習三次落日

1.第二段到第六段,描寫了在甘肅的定西高原上欣賞到的落日景象。

這是一次近於靜態的描寫,落日給人的感覺是柔和、美麗、安謐的,落日的消逝過程呈現出一種夢幻的美。在寫落日的過程中,作者由做落日背景的樹引出清末洋務派首領左宗棠的故事,敘寫他開發邊疆所立下的功績。

2.第七段到第十七段,描寫了羅布淖爾荒原上欣賞到的落日景象。

這是一次先抑後揚的描寫,作者先極寫了不死不活的停駐在西邊天空的太陽,對應的是西域荒涼空曠的無人區,給人的是壓抑的夢幻般的感覺。然後,作者筆鋒突轉,由不經意間的回頭,引發了輝煌的一幕:在遼闊的大背景下,一輪血紅的落日鮮豔、溫柔的停駐着,讓人們有了身在畫中的感覺。邊欣賞壯觀的`落日,邊聽着薩克斯管吹奏的《泰坦尼克號》的音樂,作者聯想起了羅曼羅蘭所見到的日出景象,從而頓悟:死亡原來也可以是一件充滿莊嚴和尊嚴的事情。

3.第十八段到第二十四段,描寫了在阿勒泰草原上欣賞到的落日景象。

這是一次對落日的虛寫,文中落日並沒有直接出現,人們見到的只是落日製造出來的火燒雲。它的氣氛和前兩次完全不同,它是那樣的燦爛、熱列。作者在這一層中也不忘引出一個英雄人物,成吉思汗的歷史壯舉,使作者感受到了驚世駭俗的一幕。

四、藝術特點:

(1)採用了總分總的結構形式,並且在每個大的部分和小的層次之間使用標誌文脈的語句,使得行文的脈絡清晰。

(2)寫景能突出地域特徵。作者對落日的描寫,能結合西域的風情,比如,用勒勒車的輪子、牆壁上畫着的一個姑娘的紅臉蛋來比喻落日。

(3)在寫景中穿插歷史史實的記敘。文中有左宗棠栽柳的回顧,有羅曼羅蘭文學創作的聯想,也有成吉思汗西進的遠望。

(4)簡約質樸的語言在表現西部落日的雄渾蒼勁時顯得十分恰切。

五、課後作業

完成《學習與評價》上相應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