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物種起源教案分析

物種起源教案分析

物種起源教案分析

反思緣由:

今天上《物種起源緒論》。

這篇文章我從來沒有讀過,要上這篇文章,我怎麼上,還真沒有把握。因爲讀過特級教師曹勇軍老師的那篇《略說語文教師的文字解讀能力》,我一定不會敷衍地上這一課。我必須認真準備,教出自己的理解。

備課準備:

我讀課文,一遍不行,就來第二遍,再來第三遍。這篇文章讀了幾遍?我自己記不得了。讀着讀着,我漸漸地有所理解,有所感悟。原來讀懂文章不是想象的那麼艱難,平時是因爲沒有多讀多思,所以才懼怕閱讀。

文章9節,它可以分爲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寫《物種起源》的寫作經過,發表原因,表達謝意;另一部分是寫書中的主要觀點,各章內容和體例。第一部分是書外知識,第二部分是書內知識。每一節都有關鍵性句子。所以我給本文的學習目標定爲:篩選資訊,找出每節關鍵性句子和闡發的主要觀點;從文字裏感受科學家的科學精神。我制定好學習目標,找來教參對照,和教材編寫者設定的目標不謀而合。我慶幸,我沒有照抄別人的,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準備比較充分之後,上課。因爲我有閱讀的體會,所以不急着涉及文章內容,而讓學生閱讀。一遍不行就讓學生再讀。學生讀過之後,我就問學生,有沒有看懂內容?學生回答基本讀懂了,我纔開始上課。

課堂程序:

兩個學生課前演講,之後學生評價;

匯入課文,出示兩個字:胚和槲,讓學生掌握這兩個字的讀音;

學生自讀課文,讀懂大意;

引導學生梳理文章結構,概括內容(學生回答,大家補充,完善);

學生分組找尋每節的關鍵句(三大組學生,每組概括三節,以節省時間);

學生個人回答,集體斟酌,關鍵句正確與否。(在學生找關鍵句之前,我做了適當的指導,怎麼找關鍵句:從結構看,總結句、總提句及重要的過渡句是關鍵句;從內容來看,中心句是關鍵句;從出現的頻率來看,反覆出現的文句是關鍵句。)

由於學生讀課文的時間比較長,還有部分內容沒有上完,那隻好下節課完成。

教後反思:

反思今天的.課堂,我基本上滿意,因爲這篇課文的內容是我自己動腦思考挖掘出來的,按照我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行的。我讀懂了課文,理出了思路,把握了課文的重點,教起來心中有數,環節自然,也遵循漸進的原則。從學生的表現看,學生投入始終積極,不論個人解決問題,還是同位討論,都能以較佳的狀態進行。形式上有自學自讀,有討論回答糾錯。我想學生的思維得到一定的訓練。

這節課我自己有所得,學生有所得。

怎麼上好一節課?標準很多。從自己的課堂我深刻認識到,教師自己必須鑽研文字,讀懂文字,讀透文字,從自己的閱讀感受中,體會學生的閱讀體驗,制定出學生能夠跳一跳就能實現的教學目標。這是我以前沒有經歷過的。以前沒有這麼深入地閱讀文字,往往是粗糙地讀一遍課文,然後複製粘貼別人的東西,走進課堂,自己都沒有自信。這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教師必須要有自己的能力,這種能力應該是多方面的。而鑽研教材,吃透教材是一項基本功,一種基本能力。走過這麼多年,我還沒有像現在這樣深刻地認識到,解讀文字是何等重要。沒有深厚的解讀文字的涵養,沒有點石成金的功夫,成不了一個名優秀的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上有突破,有自己的教學思想,有自己的教學特色,就得把時間和功夫放在在鑽研教材上,從中尋找到解決問題的支撐點和突破口。

挑戰自我,需要勇氣,當別人把時間放在了業餘愛好上,放在了休閒上,放在放鬆上,自己還在一絲不苟而執着地鑽研上,能堅挺得住嗎?爲了自己更好更快地發展,爲了心中的夢想,爲了前輩期待的目光,我會努力,我會堅守,我會一如既往,因爲我找到了開啟教學大門的一把鑰匙,找到了鑰匙,我還愁找不到出路嗎?擡頭見天,周身有陽,心中存方,腳下是路。

這是這一節反思帶給我的動力。

標籤:起源 教案 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