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小學語文《將相和》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將相和》教學設計

小學語文《將相和》教學設計

一、 說教材

1、 教材內容

《將相和》是12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透過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的故事,稱頌了藺相如機智、勇敢、謙讓的美德,廉頗勇於認錯和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這個單元的訓練重點是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

根據課文內容和本單元訓練重點,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理解課文內容,從藺相如爲了國家利益,對敵不畏強暴,機制勇敢和對友胸懷寬廣,忍辱推讓的好品質,從中受到啓示和教育。(體會人物的愛國思想和他們各自美好的品質)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從三個小故事中任選一個演一演。

教學重點是:

1.理解三個故事的原因和結果。

2.瞭解三個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繫。

二、說程序

(一)匯入:

1、複習提問匯入。

2、交流自學情況(引導學生討論喜歡文中的那一個人物藺相如爲了國家利益,對敵不畏強暴,顧全大局機智勇敢和對友胸懷寬廣,忍辱推讓的好品質,廉頗勇於認錯)

總結:這兩個人物都有美好的品質,大家都喜歡.但爲了交流方便,下面我們對“完璧歸趙”進行交流、體會。

(二)學習“完璧歸趙”

1、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藺相如是個機智勇敢、不畏強暴的人?(有5句,並體會)

2、理解最後一句:“秦王沒辦法,只得客客氣氣的送藺相如回趙國”

3、藺相如所做的一切是爲了什麼?(爲了國家的利益和尊嚴)

小結:秦王想殺他,本想愚弄趙國,可是反而被藺相如捉弄了,他現在是啞巴吃黃連有口說不出,這句話僅僅是寫秦王的心理嗎?(突出了藺相如的機智)可見作者用詞是多麼的好、巧妙。

過度:透過這次完璧歸趙,藺相如爲趙國立了大功受到趙王的重用。我們再看一看幾年以後的澠池之會上藺相如是如何表現的。

(三)學習“澠池之會”

1、在澠池之會上藺相如有什麼表現?具體說說你從那裏看出來得?(有3點)

2、同學們想一想這場政治鬥爭秦趙兩國打成平局,還是決出勝輸?爲什麼?(當時秦被趙強大。從敲打的樂器上說瑟可以敲出樂音而是破罐子)

3、澠池之戰獲勝,功勞應屬於誰?

過度:由於藺相如又一次維護了國家的尊嚴,立了大功,應而封他爲上卿,位比廉頗高,因而藺相如和廉頗不和,也就引出了“負荊請罪”。

(四)學習“負荊請罪”

1、你覺得廉頗是一個怎樣的人,說說爲什麼?

2、你覺得藺相如是一個怎樣的人,說說爲什麼?

3、你有什麼收穫?

二、 說教法

古語云:教學相長。學生的學需要老師的教,這就需老師選用恰當的方法。我在講授本文時主要用以下方法:

1、提問法:由於本文是講讀課文,所以提問法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內容。

2、朗讀法:讀書百遍其意自現。本文是講讀課文,讀課文有助於學生理解,何況本文有些問題答案就在文中。所以用此法。

三、 說教法

教與學是雙邊活動,一堂課是否成功,除了看教師的教,重點看學生如何學,主要採用以下方法:

1 重課前預習,透過佈置預習,設定預習題進行預習。

2 課堂指導學生學習新知識。透過對個別句子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思考能力。

3 指導學生完成課堂練習。

總之,本課透過巧妙設疑,多種教法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想象力,實現了教學目標。

四、板書設計

藺相如 廉頗

機智勇敢 不畏強暴 知錯就改

完璧歸趙 澠池之會 負荊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