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一年級看圖寫話實戰技巧

一年級看圖寫話實戰技巧

小學一年級看圖說話是作文最初步的訓練,是培養初入學兒童向觀察客觀事物過渡的一個橋樑,是培養兒童提高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雖然一年級課程表內沒有開設作文課,但作文教學的滲透卻應從看圖說話着手進行。面對一幅圖或一處景,能說上幾句話或寫一段話,對於一個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可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師應注意說話前看圖構思的指導。下面,我就來談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實戰技巧。

技巧一、看圖兩步走

選圖是教師備課的第一步,它要求圖的內容有鮮明的思想性,透過說話訓練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圖選好後,要把教學目的定好,對圖的內容要深入分析,教學步驟要細緻周到地考慮,引導學生觀察什麼怎麼說怎麼寫做到心中有數。其次,由於一年級孩子年齡小,認知能力有限,語言表達能力有限,所以在出圖的時候,教師應採用兩步走的方式,具體做法就是同一幅圖,把它分成兩部分。即先出示單一的主題畫面,讓學生觀察,這樣畫面中心很清晰,主題意思很容易被學生抓住,學生的興趣也很容易被調動起來。在學生的積極性都被調動起來以後,再出示內容稍微豐富的完整的圖,這樣,孩子們的注意力和觀察力都能很好的得到發揮,其次這種由淺到深的引導,學生很容易進入學習狀態中去。

技巧二、說話意思走

每當孩子們把圖的內容把握好以後,我就開始進行說話訓練。應生本教育的理念,先做後教,我都是採用讓孩子們先說,我少講的原則,我尤其欣賞同一內容,同一畫面,同一人物,孩子們說出來的話語或者句式不同,但只要意思符合圖意,我就特別表揚。爲了使孩子們都能積極參與到說話的氛圍中來,我常常是一手拿花,一手拿粉筆,(拿花是鼓勵表揚說的好的孩子;拿粉筆是針對說的好的語句馬上板書到黑板上。)在孩子們的位置中間穿梭,力求讓每個孩子都成爲我關注的對象。比如,表達一個簡單的意思,這裏風景怎麼樣?孩子們經過激勵都會說出:這裏風景很美麗。這裏風景很好看。這裏的風景太好了。(這屬於換同義詞)這裏太美了,我都捨不得走了。這裏風景真美麗啊!這裏風景太漂亮了,你不覺得嗎?(這屬於換句式)……經過這樣長期的訓練,孩子們的說話能力得到很快的提高,口頭表達越來越流暢,意思越來越明確,而且孩子們說話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漲,爲下一步寫話教學起了很好的奠基作用。

技巧三、寫話三步走

在說好話的基礎上,我開始着手孩子們的`寫話指導。爲了避免孩子們會說不會寫,或者說得多寫得少,再或者會寫但寫得很亂,連他自己都讀不下來的情況,我採用了寫話三步走的方式進行教學,事實證明,這是一條有效的教學之路。這三步就是:

第一步,出示寫話的基本模式,而且給出的寫話模式也分是分層次的。最初的寫話模式:什麼時間,誰在什麼地方做什麼?做的怎麼樣?然後隨着教學的推進,我又給出了這樣的寫話模式:什麼時間,天氣如何?誰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他是怎麼做的?結果怎麼樣?再後來就是:什麼時間,天氣如何,誰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他是怎麼做的?他當時心裏會想些什麼?結果怎麼樣?經過三個不同層次的引導,孩子們都能進入到寫話的情景中來。

第二步,讀範文(我針對教學的圖寫的)。每次寫話前,我都會把自己事先寫好的短文出示到屏幕上,讓孩子們讀兩遍,而且針對短文的每個句子,提示孩子們和寫話模式相對照,鼓勵他們用自己的話來寫,看誰寫的有新意,孩子們很快就明白他該怎麼做了。

第三步,自己修改寫話。每當孩子們完成了寫話任務以後,我都會鼓勵他們站到我面前來大聲讀自己的作品。在不通順或者意思不明白的地方,我故意讓其多讀一遍,然後詢問這地方該怎麼改才合適?孩子們一般都能發現自己的錯誤,也很快糾正過來;偶爾也會遇到知道有錯,但是自己不知道怎麼改的情況,這時,我就大聲讀給全班聽,鼓勵別的孩子來當小老師,幫助完成一個句子或者幾個句子的修改。這樣的指導雖然耗費老師的精力,但是效果卻是非常明顯的。爲了讓課餘的時間都得到有效的利用,我鼓勵孩子們利用課餘時間積極到我面前來讀自己的小作文,而且對到來的孩子給予特別的獎勵,例如發一朵漂亮的小花,或者加蓋一枚鮮豔的印章,讓每個努力進步的孩子都能體驗到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