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寫作指導

中考命題作文寫作策略

命題作文一般限制較緊,不像話題作文、半命題作文那樣寬鬆,文題有大、小、寬、窄、顯、隱之別,所以審題是關鍵,也是難點。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中考命題作文寫作策略,歡迎閱讀。

中考命題作文寫作策略

一、獨詞型命題用擴充法審題

給獨詞型標題加上合適的限制性詞語,能使寬泛的題目變得具體、實在、易寫,便於把文章寫真、寫小、寫活。如面對“晨”的命題作文,在不改變原來文題的情況下可以用擴—展的辦法將其轉化爲“人生之晨”“泰山之晨”“校園之晨”“車站的早晨”等來構思。又如“凝聚”(北京),可以用擴充法審題後,從 “凝聚友情”“凝聚親情”“凝聚力量”“凝聚愛心”“凝聚精力”等角度任選一個行文。

二、短語型命題用分析法審題

在審短語型的作文題時,將字數較多的作文題目壓縮、拆解,抽出主幹詞或中心詞,便於把握文章的中心,不易寫跑題。

1.分析題眼法。題眼是標題的核心和靈魂,直接決定了選材和立意。如果標題是主謂句,題眼就在謂語或謂語中心詞上,如“我做主”,“做主”就是題眼,立意上就應從其重點着墨,如“做國家的主人”“做命運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某件事的主人”等。如果標題是動賓短語,題眼常在動詞上,如“品味生活”,題眼就在“品味”上。如果標題是偏正短語,那麼題眼一般是定語或狀語。

2.分析關係法。即分析短語內各成分間的關係。如湖南邵陽中考命題作文“有你真好”,“有你”和“真好”之間暗含了“因爲……所以”的關聯詞,所以要展現“有你真好”的原因和過程。

3.辨別標誌法。就是透過辨識題目中標示文體的詞語來明確作文的體裁,如題目中標有“記”“回憶”等字樣或標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景物的,應寫成記敘文;文題中出現“談”“說”“議”“辨”“評”“析”“讀”“感”“啓迪”“啓示”“體會”“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寫成議論文;文題中有 “介紹”“使用”“構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寫成說明文;若文題中有象徵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詞語,多寫以記敘爲主、兼有抒情議論的散文。如 “記住這一 天”,“記住”表明這應該是一篇記敘兼議論、抒情的敘事散文或者以記敘、描寫爲基礎的議論文。“這一天”對寫作內容做了定位,要麼,對“這一天”發生的、應該“記住”的事加以詳細描寫,要麼對“記住這‘天”的理由用發散思維的方法加以闡釋。

三、詩意型命題用揭示內涵法審題

受高考作文命題的.影響,詩意化的命題逐漸走進中考作文,成爲一道亮麗的風景,但也因此增加了審題和構思的難度。將詩意化命題的象徵義、比喻義、引申義挖掘出來,才能使作文立意深刻起來。例如“開啟一扇窗”,傳統意義上,只有開啟窗,才能看到外面的風景,纔能有風和陽光進來,才能讓陰暗、寒冷、污濁的斗室變成明亮、溫暖和清新的天地。由此引申開來,這裏的“窗”具有多種比喻意義和象徵意義,例如心靈之窗、寬容之窗、智慧之窗、善良之窗、交流之窗、文學之窗等。

雖然一些命題作文沒有引語,但有引語的作文命題就要謹慎審之了。引語的作用可能有三種:一是開拓寫作思路,降低文題難度;二是明確寫作方向,相當於暗示性的寫作要求:三是引起考生的情感共鳴,便於調動寫作素材。審引語的方法主要是提取關鍵詞和切題聯想。如浙江溫州市中考作文題: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難”,“知者”可貴,“行者”更可貴。“行者”,用行動詮釋生活的意義,用行動抒寫生命的美麗:魯迅以直麪人生的吶喊喚起民衆的覺醒,“我”以滿腔的熱情幫助迪龍實現生命的蛻變,而面臨危機的美麗漢語需要我們用行動去拯救。

當我們抱怨環境髒亂時,我們爲什麼不俯下身去?當我們接受善意的微笑時,爲什麼不報以同樣的微笑?當我自怨自艾時,爲什麼不走向 更廣闊的世界……行動,就在舉手之間。

做一個“行者”,行動着,感悟着,收穫着……

請以‘做—個‘行者’”爲題寫—篇文章。

要求:①文體不限;②不少於600字 (寫鹹詩歌不少於20行);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前三段文字屬於引語,從多個方面提示了寫作的方向。第一段首句從三個方面,次句從兩個方面,分別提供了寫作立意的方向,第三句引導我們注意選用素材的角度。第二段從反面提醒我們不要抱怨 ,從小事做起,舉手之間就可以做一個“行者”。第三段則提示考生可以分別敘寫“行”的經歷,抒寫感悟和談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