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精選說課稿模板集錦5篇

說課稿1.39W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說課稿模板集錦5篇

說課稿 篇1

教材分析:

我講的這課是北師版三年級上冊《去遊樂撤,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習了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基礎上學習的新知識.匯入新課是舊中引新。講授新課時,在教師引導下,使學生一步一步地加深對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計算方法的認識和理解,從而輕鬆地獲得了新知識.透過練習,使學生能正確地進行計算,並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計算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探索並掌握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結合具體的情境,逐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算法探究過程,體驗乘法計算過程和方法。

2、運用遷移、類比和推理,解決實際問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探索能力,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2、結合教學,培養學生認真書寫、仔細檢查的良好習慣。教學重點:探索並掌握兩、三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在具體情境中,能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方法:

根據教材內容及本班學生特點,堅持新課程改革的以“學生爲主題、教師爲輔”這一基本原則,以教師引導、學生自學爲主,小組探討學習的方法解決本課內容。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二、學習新課

1、老師提出問題

16個人坐太空船需要多少錢?,應該怎樣列式?

請學生獨立思考、在練習本上寫出算式.

再說一說怎樣列算式,爲什麼,教師板書

2、得數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學生討論並說一說計算方法。總結方法,學生體驗算法多樣化,請學生說一說那種方法更好。引導學生觀察強調說明用一個豎式計算比較簡便.

3、學生提出問題,其餘學生練習

4、小結學習內容,板書課題

小組討論用豎式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及注意事項

三、鞏固反饋做試一試

第1題由學生板演完成,其餘同學寫在練習本上

第2題先找學生說一說,再板演完成,其餘同學寫在練習本上,完成後進行集體訂正.

四、小結學生說收穫,教師總結,佈置作業,下課。

說課稿 篇2

一、教學內容分析

《露在外面的面》是第二單元長方體(一)中繼《長方體的認識》《展開與摺疊》《長方體的表面積》之後的第四節,它是在學生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特徵、觀察物體的方法、正方體表面積計算及找規律等內容之後進行的,旨在讓學生在觀察、操作、分析等活動中,有序地觀察露在外面的面的數量,會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積,並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同時滲透相關的數學思想方法

二、學生分析

學生已經探索並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及其計算方法,並能準確計算。

三、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的過程,在操作、觀察、分析等活動中,綜合運用有關知識解決露在外面的面的數量問題,並會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積。

2、能有序、多角度地觀察,並發現規律。

3、在操作與交流中,體會歸納、替換的思想方法,發展空間觀念。

四、教學重難點

會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積,能有序、多角度地觀察,並發現規律。

五、教具準備

正方體紙盒,課件

六、教學活動流程

一、複習揭題

一、回顧舊知。

(師手拿教具):瞧,我們的老朋友長方體和正方體又來光顧我們課堂了,請你簡單介紹一下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六個面,八個頂點….)

師:還記得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師怎麼計算的嗎?請完成下面兩道題目。(課件出示複習題)

二、匯入新知。

師:剛纔在計算表面積時,求的都是六個面的總面積,而在實際生活堆放物體的時候,有些面是看不到的,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露在外面的面。(出示課題)家電商場的倉庫就存放了一批電視機,我們一起到哪裏去看看。

二、新授

三、觀察思考,靈活解決。

(課件展示,放在牆角的電視機包裝箱圖片。)

師:同學們請看,一個正方體的電視機包裝箱放在牆角,有幾個面露在外面呢?分別是哪幾個呢?

師: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積是多少呢?

師:同學們繼續看,這有幾個正方體的電視機包裝箱?(四個)它有幾個面是露在外面的?你是怎麼想的?可以跟你身邊的夥伴交流一下。

講解不同方法數出露在外面的面。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比較一下這兩種方法,它們有什麼不同?

師小結:第一種方法是逐一觀察每一個正方體,把他們露出來的面的數量分別數出來,然後再相加;第二種方法分別從不同的方向數出露在外面的面的個數,然後相加。不論用哪種方法,只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去觀察,就不會重複,也不會遺漏。

師:我們透過不同的方法數出來露在外面的面一共有9個,下面請同學們計算出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積是多少?

四、延伸探究,拓展思維。

師:將四個正方體包裝箱一起放在牆角,除了我們看到的這種擺法外,還可以怎麼擺?請你拿出準備好的正方體盒子,動手擺一擺,再數一數露在外面的面有多少個,看你能有什麼發現?

師:將四個正方體盒子擺在牆角,有很多種不同的擺放方法,老師蒐集了幾種,同學們請看

(逐一講解露在外面的面)

師:看看這些立體圖形和他們露在外面的面的面數,你有什麼發現?

師:都是用4個正方體來擺,但由於擺放的方法不同,露在外面的面的面數也不同,即使露在外面的面的面數相同,擺放方式也可能不同。

小結:今天老師和同學們共同探討研究了露在外面的面,學會了用不同的方法有條理有順序的數出露在外面的面,避免遺漏或是重複,下面我們繼續來探究露在外面的面。

五、直觀演示,探索規律。

出示題目:

師:將一個正方體擺放在桌面上,有多少面露在外面呢?

教具演示,揭示答案。

師:兩個並列擺放呢?

教具演示,揭示答案

師:三個擺成一排呢?

演示並揭示答案

師:同學們,發現什麼規律了嗎?

師:每增加一個正方體,露在外面的面就增加3個。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一下,正面和背面始終不變,一個正方形露在外面的5個面可以理解爲正面和背面的2個加上上面左面右面的3個,兩個正方體擺成一排就加上3,再多一個正方體再加上3

師:下面請同學們完成這道題目,請同學們先想一想再做一做。

師:如果將小正方體豎着擺放,又會出現什麼規律呢?請同學們完成下表:

師演示並講解

師:你發現什麼規律了嗎?6個正方體這樣擺放有多少面露在外面呢?

六、歸納總結。

師小結:今天老師和同學們共同探討研究了露在外面的面,學會了用不同的方法有條理有順序的數出露在外面的面,對於有規則擺放的正方體,我們又探索了其中隱含的規律,透過巧妙的計算得出露在外面的面數。下面,利用今天所學,完成以下題目。

七、實踐應用。

三、練習(略)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數學實驗教課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節內容乘法的初步認識,也就是課本47頁到48頁的內容。

本節是乘法教學的第一節課,也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 教材首先展示了一個熱鬧歡快的遊樂園的主題圖,暗示出生活中有許多一組一組出現的數量,並且每一組的數量是相同的,拉近了生活與數學的聯繫。

二、教學目標

我依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從知識、能力、情感態度三個方面制訂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表示比較簡便。

2、認識乘號,會讀、寫乘法算式。

3、經歷知識形成的全過程,體驗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分析、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能根據要求正確寫出乘法算式;

教學難點:1、理解乘號前、後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

2、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三、說教法、學法。

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認知規律特點,採用靈活多樣、新穎有趣的方法進行教學。結合學生年齡及新課改要求,我採用創設情境、引導探究式的方法。同時注重運用引導法、觀察法等進行教學。

四、學法選用:

結合本節教材和二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準備讓學生採用“觀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

教具: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程序:

在教學過程中我遵循兒童認知規律,體現新課標精神,按照直觀感知—表象認識—概念形成—拓展運用的規律組織教學。因此我安排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二)交流探索,解決問題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所以在第一環節用3分鐘,直接出示遊樂園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情境圖,爲學習新知做好準備。我打算用2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探究乘法產生的過程。學生理解了乘法含義後,安排形式多樣,靈活有趣的練習那麼第三環節估計要用15分鐘。剩下大約5分鐘時間讓學生自己總結對乘法的認識。下面我詳細說一下每一個教學環節。

低年級學生對童話故事非常感興趣,因此一上課我將創設這樣情景:出示課本情境圖,讓學生看看遊樂園都有哪些項目?然後用觀察 —— 提問題——列算式的方法解決小飛機裏一共有多少人,小火車裏一共有多少人,過山車裏一共有多少人。透過數一數活動和列加法算式解決問題,從中積累相同數相加的感性認識,爲學習乘法作知識遷移。然後讓學生觀察、比較這些算式有什麼特點,整個過程中,學生親身感受到的,並不是老師在傳授知識,而是我們自己的需要。當學生對幾個幾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時,下面讓學生用算式把幾個幾相加表示出來,剛開始可以說一些短的如:5個3相加、4個6和7個2相加讓學生輕鬆完成,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相加的和除了用加法計算,也可以用另一種運算表示。這樣就自然地引出乘法。板書課題:乘法的初步認識。乘法的知識並不是教師硬塞給學生的,而是學生在體驗了簡化加法,才呈現出來的。教學不是在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在不斷思考、探索和創新中得到新發現、獲得新知識,感受成功體驗的過程。

乘法和我們的加法算式一樣,也有一個運算符號叫乘號。告訴學生×叫乘 號,後讓學生觀察乘號像什麼,可能學生會說像錯號,像漢語拼音裏的x。想力豐富的孩子會說把加號變斜就是乘法。這樣讓學生把抽象的知識與自己的生活緊密的聯繫在一起,加深理解。學生在上面知道求幾個幾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表示比較方便,如何表示呢?教師講解7個2相加,相同加數是2,在乘號的前面寫2,相同加數的個數是7,在乘號的後面寫7,7個2想加得14,然後老師教學乘法算式的讀寫法。7個2相加等於14,所以2×7=14,也可以寫成乘法算7×2=14。讓學生試着讀出乘法算式。葉聖陶先生曾說:“當老師像是幫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隨時準備放手”。學生對乘法算式有初步的認識後,可以讓學生嘗試把3+3+3+3+3=15和6+6+6+6=24讓學改寫成乘法算式,最後進行反饋矯正。接下來出示旋轉木馬圖,解決“旋轉木馬上一共有多少人?”學生觀察並列算式:3+3+3+2=11,教師提問:這個算式你們爲什麼不寫成乘法呢?那什麼樣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呢?(引導學生說出: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算式才能)

到此第二環節結束,下面進入第三環節的教學:鞏固練習,開智培能。

爲了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我安排了四個層次的練習。第一關看誰讀得最響亮,採用個別讀、集體讀練習,儘可能給每個學生展示的機會,使學生熟練掌握乘法算式的讀法。後面三關讓學生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

爲了加深學生對乘法理解,我將設計了第四環節的教學:及時總結,深化新知。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教師不要急於把自己的觀點灌輸給學生,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他對乘法的認識,也許語言不是那麼準確,表達不是太確切,只要孩子能正確說出他對乘法的理解,教師都要給予肯定。我的教學過程已全步結束,下面說一下板書設計。

六、板書設計

簡潔而又提綱領的板書不僅是本節教學內容的精縮,而且也會使學生對本節課學習內容一目瞭然,因此,在板書設計上我頗費了一番心思。我把課題寫在主板書的最上面,它告訴了孩子們本節課的中心內容,下面是連加算式跟乘法算式對照,不僅美觀,而且有層次的呈現了知識產生的'過程。這樣的板書簡潔、清楚、明瞭。

七、“誘思探究教學論”在本節中的具體體現:

本節課,我運用“誘思探究教學論”和新課程理念設計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爲主體去組織教學。課一開始,我創設森林運動會開幕式的情景,引起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乘法產生的過程中,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並讓學生觀察遊樂園的圖片,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繫,同時雙基得到落實,能力得到發展。透過學習學生不僅獲得成功的愉悅、探索的快樂,又感受到數學的妙趣、知識的價值。

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3課《山中訪友》。

一、 教材分析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着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衆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二、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好奇心強並充滿了無限的幻想,對這樣一篇童話色彩濃重的散文,一定會特別感興趣,透過閱讀期待引導他們感悟,發現大自然的美並與作者產生共鳴同樣受到美的薰陶。

三、 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程標準:課堂教學應體現學生爲主體,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目的,因此我特設計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作者把進山看風景說成是“山中訪友”所傳達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

1、鑑賞本文新奇豐富的想像美。

2、學習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寫,透過語言文字,感悟課文充滿詩意的圖畫。

德育目標:體味作者所表達的對大自然熱愛之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四、 教學重難點的確立

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年齡特點以及本課教學目標的設計,我確立的教學重點是:理清思路,品味賞析栩栩如生的景色描寫進而受到美的薰陶。難點:引導學生揣測寫作意圖,體會文章的寫作技巧。

五、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及課文朗讀帶、投影儀、照片

六、 教學過程

本文是一篇極具情趣,頗有童話色彩的寫景散文,針對初一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心理特點,擬將本課設計成環環新奇,步步有趣的自讀課。讓學生以文字爲基礎,讀課文,品語言,繪畫面,入意境,悟文情,從而達到既培養解讀、鑑賞能力又提升人與自然應和諧交融的生態倫理價值觀。下面我就具體地把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設計說明一下。

(一)創設新奇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把收集到幾幅學生在自然風光前拍的照片用投影儀打出來,讓學生說出照片拍攝美的原因,讓學生在學習課文前先積奠人與自然交融所產生的和諧美的感情,初步蒙發人在自然中的意識,這樣很自然的就匯入本課。

(二)在匯入課文後,初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初步感知課文

由於初一學生入學僅有兩個月,教師還應注意培養學生好的閱讀習慣,所以須在閱讀課文的同時幫助學生掃除字詞障礙,這個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採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但老師建議你們1、要左手翻書右手鉤畫。2、用“—”畫出你不認識字詞。3、用“口”畫出景物的名字,用“Ο”畫出你認爲最妙的詞,用“≈”畫出你喜歡的句子,然後教師巡視、釋疑、解難,把集中出現的生字詞在黑板上集中講解,學生初讀結束。接下來聽課文錄音,這時我又設計幾個問題:我是什麼時間去訪友的?訪問了哪些朋友?問題比較簡單,學生較容易指出“在好天氣裏獨自步行帶着好心情去的(對於好心情教師要適時點出哼、踏等詞的好處),具體朋友學生說,老師板書。

(三)在初步感知課文大意後,接下來的環節是品味課文寫景語言的比喻之美,人稱之美,這是本節教學重點。爲解決重點問題設計如下環節,採用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

(1) 找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生可做適當的評價。

(2) 指導學生分組,每組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中精美的詞句,精讀品析。

(3)小組代表談自己最欣賞的詞句,並說出它的好處,然後用這幅畫好在的句式起個好聽的名字,每小組選一個人做彙報的記錄。

(4)教師抓住學生回答後的關鍵之處板書,如將寫物擬人化的稱呼,弟弟、大嫂、爺爺、姐姐……學生說出比喻句的喻體等等。

這樣在學生品析及教師板書裏學生自己就可以總結出本文寫景的重點有兩個,一個是擬人化人稱的使用,拉近人與自然的關係,使自然景物變得栩栩如生,另一個是使用比喻句使文章生機盎然充滿詩情畫意。

(四)昇華主題,拓展延伸

一節課能否成爲一節好課,除了引導學生“畫龍”之外,關鍵還在教師的“點睛之筆”,這個點睛之筆指的就是使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得到突出,使難點得以突破,爲了這個目標,我又作了如下設計:

1、你認爲朋友的含義是什麼?學生會說出很多種,但教師應抓住平等、互助,追問學生,作者爲什麼稱自然景物爲朋友?他想表達什麼樣的情感?

2、你與作者有同樣的想法嗎?就把它寫下來,這時教師用多媒體課件顯示自然風光的圖片,讓學生四人一組合作寫成一段景物描寫用擬化人稱呼與比喻修辭來寫,抒發對自然的熱愛之情。小組選代表讀,大家互評。

這個環節既引導學生了解作者寫作意圖,又有拓展延伸的訓練,既有思想的昇華又有課本知識的實際應用,使教學目標在教學實施中相融、相依,使課堂環節環環緊扣。

最後教師讓學生在寫作方法及思想方面談收穫。這樣在學生頭腦中就會留下深刻印象,使本文教學不流於形式。

(五)作業的佈置

本文既然講的是我們和大自然是朋友,那麼我們能不能站在大自然的角度和人類對話呢?把它寫下來。

這個作業的佈置,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關於教學內容的認識要有“寬泛”的精神。

(六)板書設計

山中訪友

李漢榮

古橋——老朋友 樹——知已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童話般的世界 白雲——大嫂

瀑布——大哥 懸崖——爺爺

雲雀——弟弟 螞蟻——小弟弟

總之對於本節課我的設計意圖是力求使課堂做到自主化、活動化,使學生在愉快、寬鬆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培養他們熱愛大自然的審美情趣。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請各位評委老師多提寶貴意見。

說課稿 篇5

開場白

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 《審美自律》 。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目標,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設計板書等五個方面來闡述說明我的教學構思和設計。

說教材

《審美自律》 這一課時選自湘版美術教材選修模組《美術鑑賞》第 二 單元第 五 課,該單元主要講述了 美術發展的歷程 ,本課的教學理解“獨立審美”這一美術發展趨勢產生的原因;結合一些具體作品理解藝術家是如何打破流行的繪畫程式,追求個性化的表現與自我表達的。理解在中國書法領域個性與情緒的因素對書法創作的影響;理解中國文人畫的藝術觀念與藝術特點。瞭解19世紀歐洲繪畫領域的重要變革。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美術作品中的純形式因素;

2.美術風格發展過程中的繼承和創新。

根據教學進度,教學容量和課時安排的需要,我將採用 兩 個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1課時分析中國美術的發展情況,第2課時分析外國美術的發展情況,以下我將向各位評委老師闡述說明第 一 課時的教學設計。

說目標

教學目標

1.瞭解“審美自律”的內涵,即美術風格發展的邏輯和藝術家對個人風格和形式美的追求;

2.瞭解中國書法和文人畫的一些主要觀念和發展線索;

3.瞭解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和印象派的主要觀念和風格。

 說教法和學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設計具備可操作性,能達到教學的實效性,有效促進教與學的完美統一。基於此,我準備採用的教學方法是 展示法,講授法,對話法,設問法等 。

學法上,我的知道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的學法有 資料收集,閱讀法,討論交流法等,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愛好,同時爲以後高中的美術欣賞課做好鋪墊。

 說教學過程

1.匯入:欣賞王羲之的《蘭亭序》。

(教師簡單介紹作品的背景和藝術特色。最好能介紹一下這篇文章的具體內容,這樣更能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情感。教材給出的圖片比較清楚,如果仔細看,其中的字都能辨認。)

2.完成第一個“思考與交流”:教師總結:這是大書法家王羲之在他著名的書法作品《蘭亭序》中所寫的一些“之”字。不過他可不是刻意寫出來的,爲什麼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37頁第二段的內容。

◆注意:教師可以提出要求:

①能否找到每個“之”字的原始位置。

②如果把這些字在作品中的位置交換一下,會不會影響全篇的效果?

3.學生思考並回答。

4.教師總結。指出,這篇作品是即興寫下來的,當時的情緒和感受自然而然地流露在其中;正因爲如此,它是不可重複的。它的創作僅僅是爲了把自己當時的感受表現出來,是一種相對純粹的自我娛樂和情感抒發,沒有外在的目的。

5.教師展示作品:郭熙的《早春圖》和米友仁的《瀟湘奇觀圖》。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38頁,並依據教材中的分析對這兩幅作品進行比較。

◆注意:教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要適當加以引導,從作者身份、服務對象、創作目的、繪畫形式、創新之處等進行比較。

6.學生思考並回答。

7.教師總結,並點明教學主題“審美自律”。完成第38頁的“思考與交流”。

8.學生閱讀並研究教材:學生閱讀並分析第39頁元、明、清時期的美術現象。

◆注意:教師在學生閱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從幾個方面來認識:

①作品的題材與內容。

②表現方式。

③這些因素與藝術家的人品以及內心感受之間的關係。

④對美的認識。

⑤創作主體意識(即個性化的增強)帶來繪畫領域中的什麼變化。

9.學生分析,教師總結。並且對文人畫進行介紹、總結。

10.教師與學生一起賞析一些文人畫作品,按照“意象美術”的欣賞方法來進行欣賞。着重要理解藝術家爲什麼創造這些形象,是表白心跡,還是超脫世俗,還是反叛社會等等。

11.課上或建議學生在課下完成“活動建議一”。

第一個活動主要是讓學生理解中國美術作品中形式和風格的繼承和變化。這個活動可以和第38頁的“思考與交流”結合起來進行。該“思考與交流”中用來分析各個時期山水畫空間表現方式的示意圖來自方聞的《心印》一書,有條件的話,教師可以找來幫助消化教材內容。根據該書三種空間表現方式的劃分標準,米友仁的《瀟湘奇觀圖》應該屬於第二個階段。但這種劃分不一定非常準確,帶有較強的主觀性。另外要注意的是,這種分析僅僅是作品欣賞和比較的一個方面,不能因此而忽略了筆墨技法上更加明顯的差異。

板書設計

爲了讓學生清晰明瞭地掌握本課所學知識,我把黑板劃分爲三個部分,一部分板書課題和主要知識點,一部分板書關鍵詞,一部分準備張貼一些美術作品和學生課前收集的一些資料。

 結束語

以上,從教材,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等五個環節,我就湘版美術教材之美術鑑賞第 二 單元第 五 課《審美自律》的說課至此結束,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