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初中美術說課稿格式

說課稿2.81W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而【說課稿】則是爲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它不同於教案,教案只說“怎樣教”,下面是初中美術說課稿格式,請參考!

初中美術說課稿格式

初中美術說課稿格式

(一) 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本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第三冊第十一課,是一節繪畫創作課。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透過遊戲的形式去解瓶子的形狀,顏色等特點,並結合自己的審美情趣,把自己的裝飾瓶子的想法畫在紙上,並設計出色彩,圖案等,爲下節課做準備。

2,本節課的地位和作用:本節課初步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對學生的實踐,探索,動手製作能力的培養起重要的作用,爲以後加強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感悟,美化,想像生活作較好的鋪墊。

3,教學目標:根據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我確定本節課要達到以下幾個目標:A,認知目標:透過啓發引導,讓學生產生對瓶子的裝飾意識,解瓶子裝飾的手段與方法,並能用一些設計加工方法進行加工設計,在設計中體驗創造的`樂趣。B,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想象和設計能力,並能對藝術作品進行簡單的點評。C,審美目標: 透過學習,使學生們能夠保護環境,熱愛生活,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審美能力。

4,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在紙上能設計多種方法對瓶子進行裝飾,培養學生想象力,設計能力,並解美術表現的多樣性。難點:引導學生透過對瓶子的不同角度的觀察,感悟,想象,培養裝飾意識,能夠學會運用巧妙的手段進行描繪裝飾,並能用一些簡單的美術術語表達自己對美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5,課前準備:多媒體,裝飾瓶範作,各種瓶子和繪畫工具等。

6,課時:一課時

(二) 教法和學法分析

教法:遵循"教爲主導,學爲主體,實踐操作爲主線"的教育思想,根據小學二年級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特點,我將採用遊戲匯入法教學,即先用課件播放各種各樣的裝飾瓶,這樣激發學生的興趣,勾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求知慾望,讓學生對本課所學內容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然後欣賞觀看教師準備的資料,進一步對所學內容加以認識,接下來,教師和學生一起探討研究,並讓學生操作實踐,增加學生理性認識,進一步突出本課重點和難點。

學法:遵循"學爲主體"的思想,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及時提問,做到學與練相結合,領悟到重點和難點,發現不足及時改正,養成刻苦鑽研,認真細緻的學習態度。

(三) 教學過程的設計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將採用以下的步驟:

1,遊戲匯入,激發興趣

首先,教師出示課件,屏幕中播放"裝飾瓶模特秀",教師過渡 ,談話:"看,這些瓶子多有趣,多漂亮。"讓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些裝飾瓶,接着教師提出讓我們這堂課也來舉行一個裝飾瓶模特秀,這樣可以匯入課文,引出課題,接着教師引導談話,這些瓶子不但好看,而且實用,讓大家想想有它有那些實用的地方,學生透過觀察很快知道可以用來裝飾房間,教室等,這樣引起學生想學的興趣,接着老師繼續激趣談話:"要做一個漂亮的裝飾瓶並不難,大家都能學會,但大家做時要細心,認真,這樣,作出來的瓶子才美觀。"這樣既樹立大家"我能學會"的信心,又提醒一些粗心大意,馬馬虎虎的學生注意克服自己的缺點。

? 2,生活感悟,拓展經驗

利用課件播放人們在生活中亂丟,亂拋瓶子,污染環境的現象,啓發學生可以把這些瓶子收集起來,進行想象,設計,創造,就可以把廢舊物品變成一件藝術品,可以用來美化我們的環境。屏幕上播放博物館,家庭中,展覽館裏的裝飾瓶,激發學生的創造慾望,然後,一起來欣賞,解書中和老師準備的有關瓶子的圖片,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它們的特點。這樣學生就更進一步解課本上的要求,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3,綜合實踐,形成認知

教師出示多隻不同形狀的瓶子,讓學生解瓶子的造型,結構,質地和種類,從內到外,從上到下讓學生認識瓶子,解瓶子的透明和不透明,粗糙和光滑,讓學生研究討論可以用什麼材料進行裝飾,小組研究討論,教師總結可以用套,纏,兩瓶相拼等方法,材料可以用色紙,毛線,色水,橡皮泥等。教師告訴學生一些小技巧,纏毛線時爲防止滑落可以先纏一層雙面膠。在瓶體上作畫時先塗一層肥皂水,這樣有利於着色,並讓學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