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四年級語文貓說課稿(精選3篇)

說課稿2.46W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語文貓說課稿(精選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語文貓說課稿(精選3篇)

貓說課稿1

尊敬的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能夠參加全國閱讀教學觀摩活動,我感到非常榮幸!在今天的這堂課上,我想實現我的一個願望,這就是──讓學生走進有效的課堂,體驗學習的快樂,感受語文的魅力!爲了實現這個願望,我們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

一、深入鑽研教材,找準着力點

老舍先生寫的《貓》有很多獨到之處,細細品來,我認爲以下幾點尤爲重要:

其一,老舍在選材上與其他作家有所不同,他主要是抓住貓的性格透過一個個事例,寫出了貓的性格古怪,和小貓的淘氣。將一幅幅鮮活的生活畫面呈現於我們眼前。其二,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對生活的熱愛,自始至終融於文章的字裏行間,滲透於每一個字眼。而且,我似乎從中讀出了人愛貓、貓親人、人更愛貓的情感發展脈絡,它如涓涓細流,豐潤着我的心靈,帶我走入了這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其三,老舍先生不用華麗的詞藻雕飾文字,語言平實,就像面對面的與我們話家常,全憑思想和情感牽着筆頭,化技巧於無形,自然地從心底流淌出來。其四,《貓》一課有着總分式的構段方式。從文中的兩個中心句,我們就知道了課文的主要內容和敘述順序,可見本課結構嚴謹且有特色。

當然,一篇課文既承擔着這一課的教學目標,也體現這一單元組的編排意圖。本組第一次提出了比較閱讀,掌握了這種閱讀方法,有助於學生在比較中更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情感,瞭解不同作者的不同表達方法。所以,就《貓》這一課而言,不僅要實現本課的三維目標,還要結合“閱讀連結”落實本組的學習目標。

我們之所以要弄清本課、本組的這些特點,就是要清清楚楚的教,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學習。

二、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崔巒老師多次強調,語文教學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我們遵循了這一理念,主要做了以下兩方面工作:

首先,對沒學過這篇課文的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之一,讓學生讀讀課文,說說你喜歡怎麼學?結果,學生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建議,如,能不能把家裏的貓帶來讓我們看着學;在朗讀時配上音樂;有的學生甚至建議要抓住他發現的中心句來學習。調查之二,你想怎樣寫小動物?結果大部分學生只想到寫動物的樣子和生活習性。聽了學生的心聲,我茅塞頓開,似乎觸摸到了教學中最有生命力的脈搏,根據學生的建議和實際情況,我調整教案,如學生在比較閱讀中感悟到從可以從不同角度寫動物,表達真情實感。其餘思考已有呈現,不再贅述。

其次,我對學過本課的學生也進行了調查,如,“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現在你體會到了嗎?”結果多數學生羅列貓的性格,體會到因性格多而古怪。針對這一點,我調整教學,引導學生髮現是因一組組對立、矛盾的性格統一於一體而古怪。在調查中,我還發現學生體會到了老舍對貓的喜愛,卻沒有感受到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所以在第二自然段教學中,我有意識強化了這一點,昇華學生的情感。

所以,我要感謝我的學生,是他們開啟了我的教學思路,讓我品味到了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真正含義。

三、努力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長期困擾語文教師的難題,我曾爲此苦惱、困惑。而這次,小語會提出了這一主題,給我們搭建了交流、學習的平臺。今天的課堂上,我也想在這一方面力求有所突破。

如,在學習“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麼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一句時,藉助語氣詞,引導學生在反覆品讀中,體會到了老舍先生樸實、口語化的語言風格和蘊藏於文字背後的對貓深深的喜愛之情。再如,以“小梅花”爲切入點,感受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還如,讓學生透過一個“更”字,理清課文結構和情感發展脈絡,體會小貓的更可愛。正是因爲這一個個見棱見角的方塊字,能在老舍筆下如此鮮活,所以我也要讓它們在學生心中鮮活起來,充滿情趣!我想,只有課堂上將工具性與人文性和諧的統一,才能實現這一點,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語文的內涵和語文的魅力。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語文教學、語文教學的研究,對我來說是一個探索之旅,一路走來,旅途中有收穫,有喜悅,有失敗,更有思考,學無止境,教無止境。今天的這節課,讓我走進了一個反思的驛站,我要審視自己的成敗得失,整理好行囊,繼續追尋新的目標!

貓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貓》這篇課文細緻、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和它滿月時的淘氣可愛,全文字裏行間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本文的語言優美,淺顯易懂。

課文先從三個方面具體表現貓的性格古怪:講它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講它高興時和不高興時絕然不同的表現;講它什麼都怕,但又很勇猛。這三個方面的表現,看起來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實,所以說貓的性格實在古怪。再講它小時候十分淘氣。表現在:一是剛滿月,腿腳還站不穩時就愛玩;二是稍大一點膽子越來越大,也就更加淘氣。

課文在描述貓長大後的古怪性格和小時候的淘氣時,處處流露對貓的喜愛之情,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間接體現。本文語言淺顯易懂,優美樸實。這是課文在表達上的兩個特點。

透過語言文字的學習,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是本課學習的重點,也是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

二、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無憂無慮、任憑、屏息凝視、抓癢、稿紙、豐富多腔、摔跟頭、跌倒、膽子、開闢、遭殃、責打”等詞語。其中重點是“任憑、豐富多腔、開闢、屏息凝視”。最難的是“屏息凝視”的理解。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花貓的古怪性格,小時侯的可愛,體會作者對花貓的喜愛之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課文。

(一)能力目標

1、在“猜”中繼續練習學會結合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

2、在猜中進行創新思維方法的訓練。

3、學習真實具體的寫作方法。

(二)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2、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

難點:體會真實具體的寫作方法

四、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

(一)猜——猜中有比較

猜中結合上下文讀書——發展與創新是我們的課題,也是新課標的核心所在,也是語文教學中的兩大主題。藉助課題研究的良好氛圍,我在平時大膽地嘗試。

我教學這篇課文的主要方法就是一個字,就是一個“猜”字。“猜”既是本節課的教法,也是學生的學法。猜沒有問答那樣嚴肅,要求一板一眼,必須正確。問題無論是老師提出還是學生提出,似乎都要求答出正確的答案,心理壓力較大,學生思維受到一種目的的限制,放不開,個性得不到張揚,語言理解和語言表達的創新性得不到良好訓練,與我們創新的主題不相符。

猜常用於各種遊戲之中,識字教學中也常用。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應用,有很多好處。猜的形式較多,師說生猜,生說師猜,生說生猜(小組進行,全班進行)。猜的內容包羅萬象,猜字詞的理解,猜句段的理解歸納,猜思想感情的把握,猜體會到的寫作方法,猜未弄懂的問題……無論那種形式,無論那種內容,學生都是在一種比較開放的,比較輕鬆的交流環境中進行閱讀、思考。

猜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融爲一體,就是猜的學生,在猜的時候,也不象“答”那樣被動,而是主動去猜。遊戲的經驗,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即使是成績平平的的學生也敢來猜。沒有壓力,“猜”不是“答”,猜自然可以不正確,不怕犯錯誤。猜可以發現學生的答案多種多樣,思路開闊,這正好給教師分析學生學情提供了實據,便於教師正確引導學生。教師從學生的猜中,準確地把握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對語言的理解水平,找到恰當的引入可能知識世界的方法。猜可以更好的發揮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他們爭對同學的猜題,老師的猜題,可以大膽的發表意見,特別是自己獨特的見解。有時還能面對大作家的作品發表不同見解,理由還很充分,這纔是創新的培育氛圍。

當學生的意見與書上有較大出入時,這正是老師利用比較的方法進行語感訓練的好機會。學生對相近的詞進行比較,對自己猜的詞與書上的詞進行比較。猜可以將許多學法用於其中。

(二)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任何教學手段都是爲教學服務的。因爲本文語言淺顯易懂,爲了不沖淡學生在語言中的豐富想象。所以,我用這樣的課件對課堂加以形象,補充。

(三)教學環節

1、猜前初讀引學法

自學初讀生疑問——因爲這是第八冊的課文,學生手中沒有書,藉此機會,我將課後填空練習流在課文之中。學生自讀不完整的課文,發現空白,產生疑問。

依據疑問引出猜——師問:讀了竟今天這篇課文,大家發現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嗎?學生自然會回答出課文的不完整。然後我就說:“今天,我們就來猜猜空白處原文是什麼樣。”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在讀書中自發產生疑問,爲把握全文主要內容,爲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對課文充滿個性的理解,奠定了基礎。這是對學生進行語言創新訓練和思維創新訓練的開始。

猜前引出讀書法——大家說說要猜着,你想到採用什麼辦法?(結合上下文讀書思考)猜是一種讀書方法,也在這營造出一種氣氛。要學生自主猜出原文,得靠他們已有的讀書經驗,讓學生說出讀書方法,互相提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讀書思考。

2、猜中交流解文意

猜中品讀練填空——學生採用各種方法讀書,猜測文中空白處是什麼。猜的形式多種多樣,老師讓學生猜,學生讓學生猜,學生讓老師猜,小組內互猜,全班一起猜。邊猜邊評,評中思考,一邊思考一邊讀書,答案就在這互動的過程中接近。本課語言淺顯易懂,猜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遇到困難時,應多讀書思考,在讀書思考中,在探究中,在比較中,始終讓學生飛翔在語言情景中,發展語感水平。學生不正確的答案是教師引導學生的大好機會。老師根據學生的猜測,分析學情,選擇引導方法,巧妙地將學生從已知知識世界引入未知知識世界。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學生學習的幫助者。

3、猜中引思勇創新——創新是我們的主題,包括語言的創新,思維的創新。猜在閱讀中的應用,是一種創新的示範。學生在猜答案中,如在遊戲中,比起回答問題來,興趣濃厚,沒有心理壓力,思路更加開闊。學生不能一猜就中,正是學生獨立創作的時侯,表達不受原文的限制,有的答案雖與原文不一致,用在那兒也很恰當,並充滿個性,學生語言的創新能力得到了發展。不斷的讀書思考,敢於對原文猜想,在創新思維上是一種訓練,創新精神上也是一種激發。

4、猜中引評學交流——合作是未來人成功的基本素質,也是新課標提倡的重要學習方式。本課互猜互評中,學生既進入到語言環境中交流,還進入到心靈中交流,因爲互猜的是心裏所想。

5、猜題目歸納全文——在一邊猜一邊填空的過程中,學生髮現幾對詞的矛盾,從而體會貓的性格古怪,從貓的性格古怪中,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再讓學生猜課題,在不同的課題中再次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對全文有一個整體理解。

6、猜中激趣愛語文——無論是猜文中空白,還是猜課題,課堂中,學生似乎在遊戲的心理中。在猜測中,學生感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連大作家的作品也敢猜測,有的地方做了修改一樣正確,成功之感自然而強烈,學習興趣自然濃厚,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中漸漸培養對語文的熱愛。其中,教師要對學生成功之處多加肯定。

以上是完成這節課的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主要訓練環節。課文的難點,“真實具體”的寫作方法,透過這樣一步一步地讀書猜想,難點就變得很容易解決了。

7、猜後

後猜延伸用寫法——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幾種小動物,示範說一種的性格特徵,舉一個真實具體例子,讓學生來猜是什麼動物。然後叫學生來說自己喜歡的動物特徵,其他同學來猜是什麼動物。也可以背誦兒歌、古詩,讓同學猜寫的是什麼動物。

(四)板書設計

將原文中用來猜的詞語用課件展示出,每個詞卡用一種相符的性格貓送出。板書的內容就是學生猜測的詞。

貓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貓》一文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四組的一篇精讀課文。《貓》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本文主要透過對貓的古怪性格和滿月小貓特點的描寫,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課文以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爲主線,貫穿了貓的古怪性格及滿月小貓的可愛形象,栩栩如生。

2、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教學目標三個緯度的有機整合,以此爲依據,結合本組教材的教學要求、本課課文內容和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和能力目標:①學會本課13個生字,正確讀寫“性格、任憑、貪玩、盡職、屏息凝視、稿紙、梅花、跌倒、變化多端、開闢、枝折花落”等詞語。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③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作者是如何把貓的特點寫具體,並表達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的。

過程和方法目標:以“自讀,感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架設文字與學生間的交流平臺,使閱讀教學成爲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3、教學重、難點

透過語言文字的學習,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和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

4、教學方法:導讀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合作學習法,以讀代講法等。

5、學習方法

(1)“讀書、思考、感悟”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

(2)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

6、教學課時:二課時

二、說教學理念

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人,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文作者表達了深厚的思想感情,因此,讓學生反覆誦讀,讀中悟情,讀中表情,同時抓住重點詞句的理解,圖文結合創設情境的方法等方法,引導學生應用“讀—悟—說—議—讀—寫”的學習方法。

三、說教學程序

(一)談話匯入,激發興趣

1、課前談話:同學們,你們誰養過貓,能給大家說一說嗎?(最好能講一下發生在你們之間的有趣的小故事。)

2、你們聽說過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嗎?他可喜歡貓了,並且經過長期觀察寫出了一篇文章,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15、貓)

設計意圖:談論自己的寵物——貓必定是學生們最感興趣的話題之一,以此匯入,學習的興趣已被激發起來,相信學生對課文的學習充滿了期待。

(二)整體感知,讀中感悟

1、讓學生根據讀書要求讀通課文,然後說說“老舍爺爺筆下的貓是怎樣的?”(要求說出文中的依據。)

(教師隨機板書:老實、貪玩、盡職、勇猛……)

2、引導思考:看着這些表示性格的詞,你有沒有疑問?

3、作者討厭貓的古怪性格嗎?爲什麼?(板書:可愛)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的意願,喚起學生的自主意識,讓他們說自己想說的,提自己想提的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重點研讀。

(三)細品精讀,撞擊情感。(教學程序隨機而變)

1、自讀感悟: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貓的可愛呢?讓學生仔細品讀課文,把寫貓可愛的句子劃下來,然後挑一處你認爲寫得最生動,最喜歡讀的語句講給大家聽。先自己準備,再四人小組交流。

2、學生再讀課文,交流感受。(如果有同學談到課文中的貓是隻貪玩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