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精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9篇

說課稿5.03K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說課稿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四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9篇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蘆葉船》第二課時。

我的說課分爲環節一、說教材、說學生二、說教學目標三、說教法四、說教學過程。

一、說教材、說學生

《蘆葉船》是s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是一篇精讀課文。文中吳珹筆下的童年歡樂來自於小小的蘆葉他們用蘆葉做成一隻只小小的蘆葉船。這種快樂遠離城市的喧囂是一種自然地從內心流露出來的樸素與真摯。

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描寫了江南水鄉那勃勃的春天。第三、四自然段詳細回憶了小夥伴們玩蘆葉船的情景使我們感受到蘆葉船給水鄉孩子帶來的不僅是歡樂還有智慧。第五至第八自然段講了“我”和表兄到長江邊玩蘆葉船的情景蘆葉船給我們帶來遐想與希望。這單元的五篇課文都是關於童年的。第一、二篇課文是精讀課文第三篇是略讀課文檢驗前面所學的閱讀方法的運用發現前面教學中的問題。這第四篇課文是精讀發現問題之後的改進教學是閱讀方法、寫作方法鞏固、提升的訓練場。透過這三年多的語文學習我們四年級的學生能夠掃除文字障礙理解課文大概內容。玩是兒童的天性四年級的學生也正處在愛玩的年齡段容易與文中的孩子產生情感共鳴體會快樂。可是我們生活在北方山區感受水鄉的風貌就成了教學的一個難點。由於年齡偏小要想體會最後一部分中對未來的憧憬與嚮往又成了一個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分三部分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體會比喻等表達方式在課文中的運用積累優美的詞句體會作者生動細緻的講述經歷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以閱讀爲主“聽、讀、說、寫”相結合聯繫文中的優美詞句展開合理想象從而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提高說話寫作能力。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想象欣賞江南水鄉的優美畫面感受江南水鄉的生活風貌。

2、感受蘆葉船給水鄉孩子帶來的快樂體會水鄉孩子是如何依靠水鄉特有的物質資源發揮自己的聰慧創造快樂的。

3、體會水鄉孩子對未來的憧憬和嚮往。教學重難點學習抓住課文重點詞句讀懂文章內容的方法感受江南水鄉的生活風貌感受水鄉孩子靠發揮自己的聰慧來創造快樂體會水鄉孩子對未來的憧憬體會作者的細緻生動地講述經歷的方法。

三、說教法以讀代講、引導點撥、指導朗讀、自主感悟法。

本文是精讀課文教學中應重點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在多層次、不同方式的朗讀訓練中理解課文內容。教學本課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孩子的視角審視文章讓孩子們成爲水鄉的一員親身體驗、品味、感悟。讀說結合口語訓練“我來當導遊”把快樂傳遞給身邊的朋友。想象訓練學以致用學習了寫法趕緊練習並當堂指導讓學生掌握表達方法。“聽、說、讀、寫”永遠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教學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一設計流程簡介及時間安排我的課堂結構是:

1、朗讀課文、引入學習約2分鐘。

2、美讀品味、感受快樂約5分鐘。

3、研讀表演傳播快樂約15分鐘。

4、細讀課文、憧憬未來約8分鐘。

5、拓展延伸、豐富想象約9分鐘。

6、佈置作業、課堂延伸約1分鐘。

二設計流程第一環節朗讀課文、引入學習。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在朗讀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也提高的學生學習的興趣。上課伊始我就安排了“我當小導遊”環節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回顧課文內容找出自己最喜歡的片段爲下一環節解說介紹做好準備。第二環節美讀品味感受快樂。

首先根據課文內容和學生的選擇將學生分爲三組。第一組水鄉美。第二組做船樂。第三組遠航樂。給學生充分的準備時間讓學生在閱讀感悟的基礎上互相合作、互相學習讓他們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把自己的所見所得分享給大家。第三環節研讀表演傳播快樂。由小導遊演說每分享一部分都適時的出示學生所提的重點句子再引導着學生帶着自己的體會再讀一讀進而更加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情感。

在此我預設了三點主要引導的內容1玩的地方美。結合第一組學生的理解引導體會理解第一、二自然段。這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我的突破方法是透過讀詞句引導學生去想象水鄉的景色然後播放有關水鄉的圖像資料以豐富學生的表象積累最後回到文字重點體會江南水鄉的美麗景色。比如崇明島上的河道“像蜘蛛網一樣”縱橫交錯這種迷宮似的水鄉環境往往是追尋自由快樂的孩子所喜歡的。再看河邊的蘆葦一個“冒”字說明蘆葦生長的速度極快而兩個打比方的句子葦芽“像船上的桅杆”長了一片葉子的葦芽“像升起了綠色的風帆。”不僅形象地描繪蘆芽、蘆葉的樣子而且讓人領悟到了那勃勃的春意從中也能使我們體會到作者對家鄉、對蘆葦、對美好春天的喜愛。

本環節中透過語言文字感受作者對家鄉的熱愛對春天的喜愛同時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交代環境運用比喻。2玩具製作得美玩兒的過程美。第二組的同學帶領老師同學體會第三、四自然段我適時的引導使學生深入體會。

課文第三自然段第一二句的意思介紹家和學校的環境這也是一個難點我讓學生嘗試畫一幅地圖理解。結合第一自然段理解“豎河”這個詞在文中的含義。然後透過朗讀重點體會蘆葉船製作非常多姿多彩充滿個性與創造。透過第四自然段孩子牽掛着蘆葉船總喜歡在第二天回來找尋。

從孩子們的手藝不同可以看出孩子們都非常地心靈手巧。他們還把找不到的蘆葉船想象爲“遠航”把能找到的稱爲“進港”顯得非常地有童真童趣。這一部分主要透過朗讀的方法學習、感受。只要學生能說出自己的理解就加以肯定。我要及時的指導朗讀使學生能在讀中體會其中的快樂。

第四環節細讀課文憧憬未來。首先引導學生快速閱讀五——八自然段重點抓住我和表兄的動作語言體會放蘆葉船遠航的心情。預設點朗讀這些自然段體會心情的變化找出表現心情的詞語。在第七自然段中讓我們看到了小小的一個三桅杆的蘆葉船竟然真的乘風破浪地開走了真的是非常令人驚歎的。

引導學生體會船的精美心的激動。我的設計意圖是透過對錶兄說話的語氣和嫺熟和動作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了生活在江邊的孩子的活潑、聰明與自信。本文的又一難點透過第八自然段的學習感悟提升精神境界對未來的憧憬和夢想。我透過引導提問分解難題。

問題一蘆葉船從小河漂到大江再漂到大海它的生活空間怎樣變化問題二它一步步走下去隨着空間的變化遇到的困難怎樣變化問題三看到蘆葉船能乘風破浪遠航文中的“我”的心情怎樣你的心情怎樣問題四你覺得小小的蘆葉船在文中的“我”的眼裏是誰在你的眼裏小小的蘆葉船是誰總結是的是我們相信我們也能帶着夢想遠航雖然前面風急浪涌、困難重重。

第五環節拓展延伸豐富想象。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想象蘆葉船到底會漂到什麼地方又會發生什麼故事。學生想象並寫下來給學生充分的寫的時間在班上選三四個同學朗讀分享感受指導寫法。讀寫結合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第六環節佈置作業、課堂延伸作業分爲必做題和選做題。

1、背誦你喜歡的句子或段落。

2、在下面兩道題目中任選一道完成。①你喜歡玩什麼能用手中的筆告訴大家嗎②你知道吳珹還寫過哪些兒童作品嗎找一找讀一讀。

以上便是我對《蘆葉船》第二課時設計的教學過程請各位領導、老師指教。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輔讀學校教材實用語文第七冊第5課《詠鵝》。悠悠歲月,上下五千年。中國浩如煙海的古詩詞,有着如此燦爛的文化,博大而精深。唐時就有"人人會吟詩"的風尚。古詩文的朗朗上口,使人易誦易記,它那富有音樂性的節奏,至今,仍煥發出不息的藝術生命力。

《詠鵝》是一首兒童十分熟悉的古詩,不少學生在幼兒時就會誦讀。放在課文的第一篇,讓其讀讀、背背、看看圖、做做動作,自解其意,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這首詩從一個七歲兒童的眼光看鵝游水嬉戲的神態,寫得極爲生動活潑。首句連用三個"鵝"字,表達了詩人對鵝十分喜愛之情。這三個"鵝"字,可以理解爲孩子聽到鵝叫了三聲,也可以理解爲孩子看到鵝在水中嬉戲,十分欣喜,高興地連呼三聲"鵝、鵝、鵝"。次句"曲項向天歌",描寫鵝鳴叫的神態。"曲項"二字形容鵝向天高歌之態,十分確切。鵝的高歌與雞鳴不同,雞是引頸長鳴,鵝是曲項高歌。三、四句寫鵝游水嬉戲的情景:"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浮""撥"兩個動詞生動地表現了鵝游水嬉戲的姿態。"白毛""紅掌""綠水"等幾個色彩鮮豔的詞組給人以鮮明的視覺形象。鵝白毛紅掌,浮在清水綠波之上,兩者互相映襯,構成一幅美麗的"白鵝嬉水圖",表現出兒童時代的駱賓王善於觀察事物的能力。

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教材安排。

我設計的本課教學目標:

1、引導體味詩的情趣,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語感目標)

2、會認"鵝、向天、白毛、綠水、紅掌、清波",會寫"曲、波"。(技能目標)

3、逐步培養自學古詩,自吟古詩的興趣。(情感目標)

教學重點是:會認"鵝、向天、白毛、綠水、紅掌、清波",會寫"曲、波"。

教學難點是:引導體味詩的情趣,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我準備用四教時完成。第一教時透過看圖初步理解古詩的內容。第三、四教時進一步誦讀古詩,背誦古詩並做課後練習。今天我重點講一講第二教時。分四個環節教學:

第一環節:認識一位新朋友,激起學生興趣。從圖到字再到整首古詩,抓住時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爲下文學習埋下伏筆。讀出詩的味道,又讓學生趣味盎然。

第二環節:學習古詩,理解詩意。首先展示熟悉的古詩插圖,一幅切合詩意的圖畫,能使詩教學直觀化。學生點擊喜歡的古詩進行朗誦。進一步激起孩子學古詩的熱情。還採用師生扮演不同角色朗讀這首古詩,可以減輕學生思想壓力,並能引導他們去積極思維。在朗讀古詩的過程中,寓教於嬉。把理解詩意和語言訓練結合起來了。

第三環節:學寫生字。課後的二個生字是要求學會的,能力訓練的重點依然在"自己學會"讓其會自己看"曲、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自己會體會筆順,自己會臨寫和校正。讓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顯得開放自主。

最後塗色練習這一環節讓學生動動手、塗塗色,激發興趣,寓教於樂,減少了許多繁瑣的講解。同時,化詩爲畫,畫中領悟,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古詩內容,更有利於入情入境,突破難點。

板書設計:第5課詠鵝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以上是我初步的設想,如果在教學中遇到問題,及時調整教學。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說說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朗讀、想象、交流,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和了解火燒雲的絢麗多

彩和美妙奇異的變化。

(二)、能力目標:學習作者在觀察中善於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

大膽想象,培養學生展開豐富想象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

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四)、發展目標:培養學生善於摘抄優美詞句,積累語言的良

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瞭解課文是怎樣描寫火燒雲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和想象作者所描繪的多彩畫面,感悟火燒雲的絢麗多姿和豐富多變。

四、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這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結合本課的特點和本組課文的訓練重點,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們主要選用“合作探究”和“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創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和展開想象。爲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當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二)、說學法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滲透“讀中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向學生傳授“學法”,是讓學生“會學”,這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透過學生的讀讀、想想、寫寫、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會學”的智慧。

五、教學過程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和學法,可將本節課劃分爲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回憶舊課,談話匯入。

巧妙的開場白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在閱讀教學開始時,老師出示彩圖,再現上節課所學的課文內容,複述火燒雲上來時大地的變化和下去時的特點,增強了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激起學生學習新的課文內容的興趣,自然引出下個環節的教學。

(二)、合作探究,分塊閱讀,讀中感悟,積累運用。

這一環節,是教學的重點,採用了情感朗讀法,透過精讀細講、釋疑拓展、想象體會,引導學生透過合作探究,瞭解作者所描繪的充滿了大膽神奇想象的火燒雲景象,並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師讓學生邊讀邊想,並感情朗讀自己喜愛的文段,捕捉關鍵詞句,讀出火燒雲的顏色和形狀變化的特點。例如,在學習“火燒雲顏色變化”這一塊時,引導學生從“紅通通、金燦燦……”等七個表示顏色的詞,以及“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句中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多”這一特點;從句子“這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通通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中的四個“一會兒”,體會出火燒雲顏色變化“快”這一特點。另外,在此教學環節中,教師還不斷地滲透引導學生質疑、對比,並積累品析好詞佳句,並嘗試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話來延續作者豐富而絕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對美麗的火燒雲由衷的熱愛,從而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薰陶。

(三)、拓展創新,發揮想象。

在這一環節,我們設計了利用悠揚的鋼琴音樂作爲背景,讓學生在動人的音樂旋律中放飛自己豐富大膽的想象力。學生出示自己收集或者畫的火燒雲圖片,根據自己的觀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大膽創新,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圖片中美麗的火燒雲。

(四)、作業設計:

本節課的作業設計是把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充分體現了以生爲本和學生學習的高度自主性。

六、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既概括了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體現了所述事物的特點,又形象直觀,條理清晰,便於學生理解,進而輔助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和學情

《觀潮》是山水遊記的佳作,南宋文學家周密用精妙純熟的語言,形象逼真的描寫,將南宋時期錢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觀潮的盛況展現在讀者面前課文節選自《武林舊事》,編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這個單元所選用的篇目都是以描寫自然山水爲主題的古代詩文,單元要求“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整體感知內容大意,在反覆的誦讀中,進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並對作品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在四年級裏,學生已學習了近十篇文言文,還閱讀了一些課外文言短文,學生對文言知識和文言文學習方法有了一定的認識根據以上內容,我將這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賞析文中的優美詞句,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3、瞭解錢塘潮雄偉壯觀的景象,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而其中,在理解的基礎上品析課文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二、說教法

人們常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就是告訴我們教學方法要針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對象等因素進行合理的安排爲此,在這堂課裏我選擇了以下教學方法:

1、激趣匯入法

文言文的字詞句和現代漢語有很大的不同,與學生的知識水平,語言習慣距離較大,學生較難讀懂,這是他們對文言文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堂課裏,我利用小學四年級的一篇同名課文,透過現代文方便理解的特點,讓學生對文章描寫的情景有初步的瞭解,並透過古人與今人對觀潮的熱情和看法匯入課題

2、小組競賽法

據研究表明,大腦處於競賽狀態時的效率要比無競賽時的效率高得多,學生因渴望競賽取勝而產生間接興趣,也會使他們忘記事情本身的乏味而興致勃勃地投入到競賽中去爲此在這堂課中,我讓學生以組爲單位,開展了難易結合的朗讀、譯讀、賞析和表演競賽,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透過競賽活動,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激發了學生的團體榮譽感,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競賽中主動的獲取了知識

3、實踐鞏固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也提出:“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積極開展各種有助於學生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發展智力和個性、展現才能的活動”在這節課裏,我安排了一個“學做主持人”的環節,要求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前提下,模仿主持人來介紹錢塘潮的盛景、水上的表演以及觀衆的反映這不僅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且可以極大的激發他們學語文的興趣,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4、多媒體輔助法

心理學告訴我們: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感覺器官越多,它們的作用發揮得越充分,對學習的知識就越容易理解和鞏固錢塘江大潮離我們的生活比較遙遠,藉助多媒體可以變抽象的文字敘述爲優美壯觀的畫境,它能帶給學生在聽覺、視覺等感官上極大的享受這一感官上的享受,也能更好地促使學生深刻地體會散文語言文字的優美

三、說學法

中國有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文言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他們學習文言文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這篇課文,我要求學生使用以下學習方法逐步地掌握課文內容:

1、藉助文下注釋、工具書排除文字障礙

文言文言簡意賅,即使有一定功力的人閱讀時也很難一目瞭然,中學生養成閱讀註釋、查閱工具書的習慣,不僅能夠初步達到“瞭解內容”的要求,還可以爲課外閱讀開拓廣闊的天地

2、反覆誦讀,積累語言材料,培養語感

在文言文教學中,要讓學生讀通課文,理解文意,必須讓學生反覆誦讀俗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透過反覆的誦讀,自然而然就能積累語言材料,提高朗讀能力,形成一定的語感

3、用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閱讀課文

即不動筆墨不讀書好的閱讀方法,能使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自行閱讀、自己註解、自我圈點、自我評註,直接在閱讀材料上畫上思索的軌跡,打上認知的烙印這種學習方法可以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習慣,還可以拓展他們的思維,提高寫作水平

四、說教學程序

(一)開講激趣、導語引入

首先我在屏幕上展示小學課文《觀潮》,讓學生欣賞這篇現代文會將學生與文言文的《觀潮》拉近距離,同時,也會引發他們的好奇心:相隔幾個世紀的錢塘江大潮有多大變化呢?古人和今人觀潮的熱情是不是一樣呢?然後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回顧了小學課文《觀潮》,現在我們要學習南宋文學家周密的一篇散文,題目也是《觀潮》這兩篇文章作者不同,寫作的時間更不同,但他們所描繪的都是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讓我們來看看古人和今人眼中的錢塘江大潮有何異同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利過渡到對新課的學習

(二)朗讀課文,瞭解大意

朗讀分爲三個步驟:首先是學生試讀,這是對學生預習情況的一個檢測;其次是教師範讀,這是對學生朗讀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最後是學生仿讀,這也是一個學習與改進的過程透過反覆地朗讀,學生可以讀準字音,讀順句子,對課文內容也會有一個大概印象緊接着我給出一道思考題:這篇課文描繪了哪幾幅畫面?經過分析可以看出課文中的四個自然段,剛好描繪了四幅畫面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可歸納成:海潮圖、演習圖、弄潮圖、觀潮圖這樣,學生對於文章內容就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三)小組合作,分析課文

我把全班分爲四個小組,一個組分配一個自然段,即一幅畫面要求四小組以競賽的方式完成兩項任務:

1、找出本段的重點字詞,能夠用自己的話翻譯句子。

2、選擇你最喜歡的語句,試做簡要的賞析這兩項任務由小組成員合作完成,依據他們答題的情況、小組參與面與課堂上的表現計團體得分

這個環節是這堂課的主體部分,教學的重難點都在這裏得到解決採用小組競賽的方法,目的是讓學生在團體榮譽感和好勝心的驅動下,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找出文中的重點字詞和翻譯句子是一項非常簡單的任務,學生藉助文下注釋和工具書就能較好完成,而賞析文中優美的語句則是一項略有難度的任務,可以提示學生從修辭手法、表達方式和感情色彩等方面加以品析,這樣就可以降低這道題的難度係數文中可圈可點的地方比較多,比如海潮圖中對潮水的描寫,運用了不少比喻、誇張的修辭手法,像“如銀線”“玉城雪嶺”“如雷霆”“吞天沃日”幾句,就將潮水形、色、聲、勢幾方面的特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再比如觀潮圖中,描寫觀潮人羣的密集,實際上是從側面襯托江潮之勢和水上表演之精彩,這些修辭手法和寫作技巧都值得學生去揣摩和品析爲了收到良好效果,我安排了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思考、討論,要求他們並運用圈點、勾畫、批註的方法爲答題作好準備只要學生說得言之成理就可以得到認可。

這種競賽活動不光可以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也能讓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真正的成爲學習的主人而作爲教師的我,在課堂中扮演的角色,我覺得應該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

(四)能力延伸,拓展訓練

當兩輪緊張激烈的競賽結束,同學們極有可能意猶未盡,可以利用他們的這種心理給出一道創新題:七百多年過去了,人事已非,而錢塘海潮盛景依舊如果你是觀潮盛景的直播現場主持,請根據學完本課後印象,用自己的語言向觀衆介紹最打動你、最吸引你的一幅畫(這道題其實也是對課文內容的鞏固,但並不是單純的翻譯課文,而是要求學生運用豐富的想象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再創造,同是也是對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臨場發揮能力的訓練)

爲了讓學生儘快地進入角色,我在屏幕上展示錢塘潮的圖片,配上背景音樂《春江花月夜》,來創設情境,營造氛圍優美動聽的旋律、直觀形象的畫面,加上學生精彩的解說,一定會讓我們身臨其境,感受到這大自然的神奇與壯美。

最後對以上的比賽作小結,計算出總成績,評出優勝組給予鼓勵,也要對錶現突出的學生加以表揚但我想,這個時候勝敗已經不是很重要了,只要在整個活動中,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全心地投入、收穫了知識,那麼他們都是勝利者到這裏,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基本上已經達到了。

(五)複習鞏固、佈置作業

我再次和學生一起回顧課堂內容,梳理知識要點之後佈置作業:比較兩篇《觀潮》在內容上和語言上有何異同?我設計這道題的目的是:讓學生透過比較閱讀,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並學習其寫作技巧由於時間的關係,這道題可以在課後完成。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的透過畫楊桃這件事,啓發同學們懂得了做事情或看問題,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二、學情分析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應訓練他們圍繞課文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另外,在畫楊桃這件事中,爸爸和老師教會了“我”怎樣面對同學們的嘲笑。這樣的經歷,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能遇到類似的事情。應怎樣面對他人的誤解,學會尊重他人,這是很值得學生去探討的問題。還使學生透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看問題或做事都要實事求是,從中受到科學思想的薰陶。

三、學習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我將本課的學習目標設定如下:

1、在預習的基礎上認識“囑、審、肅、晌、悅,誨”6個生字,正確規範的書寫“叮、排、靠”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學習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四、學習重點、難點

依據對教材的分析和學情的分析,我認爲本課的學習重點和難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五、評價設計

爲了更好地落實學習目標,我設計了與之匹配的評價設計:

針對學習目標一:採用自讀、指名讀、同桌互讀等多種形式的讀,透過傾聽,互評的方式進行評價,使百分之九五以上的孩子能準確認讀生字,讀通句子。

針對學習目標二:透過自讀感悟、教師引導、角色體驗等多個環節,多個層次的教學。讓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孩子,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熟讀成誦老師說的那段話。

針對學習目標三:透過抓住作者畫畫時的態度、父親和老師的話這些重點語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分角色朗讀和角色體驗等多種方式突破重難點。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學生能體會無論做什麼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六、教法、學法

教是爲學服務的。選擇合適的教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本課我採用“一法爲主、多法相輔”的策略,以“讀悟結合法”爲主,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朗讀體會法”和“角色體驗法”爲輔,優化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透過讀讀、劃劃、議議、悟悟鼓勵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尊重學生個性差異。

七、學習過程

這篇課文我打算用兩課時來完成教學。第一課時的主要任務是讀通課文,理清脈絡,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課時的主要任務是:透過研讀不同人物對待畫楊桃這件事的不同態度,體會文章的主旨。下面我詳細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安排。

以“看”爲線索,設計了三個環節:

(1)讀中理解,引出“看”;

(2)揣摩道理,品味“看”;

(3)連結課外,內化“看”。

(一)讀中理解,引出“看”

在這個環節中,我讓學生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然後找出父親對作者說的話。(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麼樣的,就畫成什麼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這個句子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句之一,我是這樣引導的:首先,引導同學們讀讀這句話,說說你沒有不理解的地方。(預計學生對於“想當然”這個口語化的詞語,會不太理解。)於是,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填空練習,來幫助理解:你畫一樣東西,是圓的就___,是方的就______,不要把圓的畫成_______,也不要把方的畫成_______,否則就是想當然。

然後再讀父親的話,在朗讀中進一步體會“想當然”的含義。

在本環節的教學當中,以此爲切入口,在全課教學中有牽一髮而動全身之效。同時,引導學生朗讀感悟父親的話,理解“想當然”一詞的意思,從而理解父親的話中所蘊涵的道理,也是突出重點的重要一步。

(二)揣摩道理,品味“看”。

分四個層次:

(1)以問促讀,讀思結合。

(2)角色體驗,深入理解。

(3)角色朗讀,細讀品悟。

(4)問題探究,明白道理。

(1)以問促讀,讀思結合。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一、教學目標設計意圖

學參考中的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將心比心”這一成語的意思。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修改後的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文中兩處人物的語言和結尾的重點段。

2、透過課文的學習,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3、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認真聽別人發言,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設計意圖:

《將心比心》一文,透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一個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文中最爲感人的是兩處人物的語言描寫。所以我將第一條教學目標改爲“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指導學生朗讀文中兩處人物的語言和結尾的重點段”,這樣要求更具體,重點更明確。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將心比心”這一成語的意思。這對於學生來說並不是很難,我覺得真正難的是感動學生,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將心比心,而不是說起來一套,做起來一套。所以我將第二條教學目標改爲“透過課文的學習,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能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這是一篇獨立閱讀課文,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是本課教學的一大重點。針對我們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已有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但往往只急於表達自己的看法,不善於吸收別人回答中的長處,有相當一部分同學不善於表達自己的見解。)我將第三條教學目標改爲“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認真聽別人發言,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二、教學目標落實手段

爲了達成第一條目標,在教學中我主要安排了這幾個環節:

1、自由朗讀時採用難讀的地方作上記號多讀幾遍,不會的輕聲向別人請教。檢查朗讀時請學生提醒難讀之處,有重點地進行領讀。

2、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重點句,相機指導朗讀。

3、三次引讀結尾段,希望產生層層深入的效果,打動學生的心靈。

爲了達成第二條目標,在教學中我主要安排了這幾個環節:

1、初讀課文時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2、品讀課文時讓學生先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動,用_______劃出,並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然後交流自己的感受,結合朗讀指導,進行說話訓練。

3、抓住結尾的重點段,層層深入的朗讀。

4、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更深一層感悟“將心比心”的內涵。

爲了達成第三條目標,在教學中我主要安排了這幾個環節:

1、自讀課文,自己解決讀文關。

2、自己感悟文中感動之處。

3、交流時以自己站起來發言爲主,老師點名發言爲輔的形式進行。

三、教學困惑

困惑一

“將心比心”在字典上的解釋是站在對方的立場,替對方着想。但課文中兩個例子,(阿姨幫助奶奶開門,是希望自己的母親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有人爲她開門;母親寬容與體貼護士,是希望別人也能這樣對待她那即將當護士的女兒。)給人的感覺是他們幫助別人是希望別人也能給他們給予幫助。這與我們平常經常所說的幫助別人不求回報有一定的距離。在教學中,我們該如何處理比較恰當。

 困惑二:

請學生自己站起來回答,對部分愛表現的學生來說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他們會頻頻把握機會。但對那些平時就不願發言的同學來說,他們可能真的被課堂所遺忘了。這又該怎麼辦比較好呢?

四、教學反思:

課前,我雖然意識到應儘量避免給學生留下“幫助人求回報”這種印象,但在教學中,由於教學機智不夠,還是出現了很多遺憾。如,請學生說說生活中將心比心的事情時,有學生說自己沒錢坐車,有同學主動借錢給他。這時我追問他:“你幫助過他嗎?假如他有了困難,你會怎麼辦?”學生的回答是“他曾經幫助過我,我也會幫助他。”還是有鑽入課前所擔心的圈子之感。假如當時我能換一個追問對象,問問借錢給他的那位同學,問他爲什麼會主動去幫助別人,相信對學生理解“將心比心”會更有幫助。

看來,教學確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以後的教學中,吾將上下而求索!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教學目標]

(1)瞭解火燒雲顏色變化快的特點,背誦第三自然段。

(2)學習火燒雲開關變化的特點,仿寫一段話。

(3)感情朗讀,感受火燒雲的`景色美,初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教學難點]

抓住火燒雲形狀變化的特點展開想像,嘗試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嘗試鋪墊

看圖回顧火燒雲上來時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動現象,交代這節課的主要任務。

二、嘗試學習,學會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1)激發興趣,嘗試學習火燒雲顏色變化的特點。

嘗試題(一):

①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瞭解火燒雲顏色變化的特點。

②嘗試背誦這一段。

(2)學生嘗試練習。

(3)指名背誦,交流學習方法,揭示色彩詞語的特點:

(4)小結學法,抓住特點完整提綱。

(5)第二次嘗試: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指導有感情地背誦(指名背、齊背)

(6)小結學法,並用一個詞來說說火燒雲顏色變化的特點。

三、嘗試學習火燒雲形狀的變化特點,指導感情朗讀

(1)出示投影,觀察火燒雲變化時不同的形狀,再次激發嘗試學習的興趣。

嘗試題(二)

①自由朗讀第4-6自然段;

②火燒雲形狀變化有哪些特點;

③說說你最喜歡的一種火燒雲的樣子是怎樣變化的。

(2)學生嘗試學習,進行四人組討論。

(3)交流學習過程:

一會兒 過了兩三秒鐘 馬

變化快 忽然 形狀變化多 狗

一轉眼(靜態-動態)獅子

(4)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5)小結,再用一個詞說說火燒雲形狀變化又多又快的特點。

四、抓住火燒雲形狀變化快的特點嘗試寫一段話

(1)千變萬化的火燒雲接着還會像什麼呢?展開想像......你想嘗試描繪這美麗的景象嗎?

嘗試題(三):(任選一題)

①抓住火燒雲形狀變化快的特點,寫一種你最喜歡的火燒雲樣子的變化過程。

②抓住火燒雲形狀變化多又快的特點,用上“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寫一段話。

(2)學生嘗試寫,教師個別指導。(指名寫在投影片上)

(3)投影反饋,訂正。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8

一、 說教材:

《一面五星紅旗》,這篇課文是人教版語文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的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主要講了一位旅居海外的中國留學生,爲維護祖國的尊嚴,毅然拒絕了救命的麪包,麪包店的老闆爲之感到,幫助他的事。本組教材的模組以“熱愛祖國”爲主題,因此,在教學中應圍繞“熱愛祖國爲榮”的情感線索,挖掘文字資源,讓學生透過多元的解讀來理解文字,感情文字,吸納文字,進而讓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在教學中有效生成和昇華。因此,我設計的教學目標是: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麪包店的老闆態度的變化。

2、瞭解作者運用外在的動作和表情,表達內心感受的寫作手法

(二)、過程與方法:

透過品詞析句、朗讀、感悟和想象,體會“我”對國旗的尊敬與熱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由於我班現有的38名學生,是上學期重新分班組合的,其中有8名是從外地後轉來的,加上有部分同學的學習方法死板,基礎太差,導致兩級分化特別嚴重。因此,我確定的重點是:透過品詞析句、朗讀、感悟、想象體會“我”對國旗的尊敬與熱愛;難點是:瞭解作者用外在的動作與表情表達內心感受的手法。目的是讓學生積極參與,在教學中不斷對學生進行各種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設計理念: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

4、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三、說過程:

1、創設情境,情感鋪墊。

文章本不是無情物,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曾說過:“語文脫離了感情,語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語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蘊。這樣的語文,根本就不能植根於學生的心靈世界,根本不可能給學生的生命鋪上一層溫暖純淨的底色。”熱愛祖國是教師應在孩子的人生畫布染上的底色。那一面五星紅旗是祖國的象徵。如何讓三年級的孩子明白“五星紅旗”所蘊涵的沉甸甸的意義,對孩子理解文字中的“我”的行爲有着極爲重要的鋪墊作用。因此,在上課開始我就創設了“透過上節的學習,文中的哪部分內容讓你特別感動?”這個問題情境,一下子就把學生們帶入了對全文的整體性回顧之中,開始不由自主的回憶舊知。與此同時,也被文中“我”的行爲感動着,爲接下來的教學做好了情感的鋪墊。

2、自主讀文,品味語言

《新課標》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提高閱讀質量,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能力。教學中,我設計了不同的閱讀形式,組織、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層面上研讀文字、感悟文字。特別是理解幾處重點詞句時,先讓學生自讀自悟,再反饋交流,然後帶着感悟讀,最後老師引領學生品讀。這樣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的情感體驗逐漸豐滿,也促進了學生的發展。而語言實踐就是要帶領學生研讀文字,反覆品味,讀出文中情,品出文中味,讀出融入孩子自己情感的文字味來。在教學中,研讀“我”的處境危險時,當學生找到語句後,進一步引導學生提煉出表現“我”處境危險的關鍵詞,並透過切身的感受、老師語言描述的情境和查閱工具書隨機理解了“漆黑”、“無影無蹤”、“荒無人煙”的意思,讓學生感悟到留學生當時處境的危險。在此,讓學生想象此時留學生最渴望得到的是什麼?爲下文埋好了伏筆。接着,在給予學生閱讀的空間,讓學生帶着自己感悟到的文中情找出描寫“我”動作與神情的句子,並透過想象體會“我”,當時的內容感受。從而指導學生讀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體驗來,切實地體驗到留學生對五星紅旗的真摯情感。

另外,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把學生引入問題的天地,就開啟了學生思維的閘門,學生各抒已見,聽、說、讀、思的能力提高了,就覺得語文更有趣了。這篇文章中有看似矛盾的地方,因此,我抓住時機,在學生找到描寫老闆前後變化的語句時,讓學生前後聯繫起來,透過對比,讓學生質疑,從而引領學生帶着問題討論交流,感受到留學生對五星紅旗的摯愛,實際上是他愛國的表現,這是他寧可餓死也不用五星紅旗換麪包的原因,也是老闆態度發生變化的真正原因,切實體驗到了文章的內涵。

3、總結深化

因爲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立足以生爲本,以疑爲線,以讀爲主,以悟爲目標,透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抒發對祖國的熱愛。因此,在總結深化這部分時,我採用逐層深化,透過師生互讀、音樂的渲染,把學生帶入了一個爲五星紅旗自豪的情境中,醞釀了濃濃的愛國情,激發了強烈的愛國志,從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以上是我品讀課文後的淺薄認識,也是我憧憬中的理想課堂。然而在具體教學中還有許多缺陷,但我十分願意嘗試,因爲反思失敗課堂也是一種成長。

四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一)說課的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第七冊第五組文第二篇課文——《頤和園》第

二課時。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與作用:

本組文是以“我國的世界遺產”爲專題安排教材的,其目的是透過學習,瞭解我國的“世界遺產”,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遊記,作者按照遊覽的順序,用生動優美的語言,展現了頤和園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秀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頤和園》作爲本組文的一篇精讀課文,其編排的意圖如下:一是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美麗的景色,進一步激發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二是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學習按照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它在本組文的讀寫訓練中佔有較重要的地位。

(三)課時劃分:

針對本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這篇課文分爲兩個課時進行教學。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和寫作順序。

第二課時:品讀美文,欣賞美景,激發情感,學習寫作方法。

(四)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時的教學內容,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文段。

2、學習按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3、感受景色美和語言美,受到情感薰陶,從而激發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

(五)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2、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並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難點:體會寫作方法並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二、說教學方法:

針對本課時的教學目標、重難點和學生的實際,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教師當導遊,學生當遊客的形式組織教學,

並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給學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學習興趣。

2、朗讀法。本節課預設以讀爲本,透過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優美,從而感受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

3、聯想法。在教學過程中,透過讓學生邊朗讀邊想象畫面和教師美讀課文,學生閉目想象畫面等形式,感受頤和園的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學法指導上,充分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由扶到放,先導學長廊部分,在讀、想、劃、議相結合的訓練中,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然後進行學法遷移,自學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教學準備:

一張“導遊證”,一頂太陽帽,一面小旗子和多媒體課件。

四、說教學程序:

(一)複習舊知,激趣引入。

1、導語:(教師以導遊員的裝扮)“各位遊客,昨天我們已經瞭解了遊覽頤和園的路線,大家還記得嗎?”(板題)指名生答,師相擊點擊導遊示意圖,然後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2、師接着引導:“現在我們就到這些景點去細細玩賞,相信大家一定會不虛此行!”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伊始,教師以導遊員的角色出場,又以充滿激情的導語,把同學們帶入情境中,既讓學生回顧上一節課學習的內容,理清作者的寫作順序,又充分激發了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二)導讀“長廊”,感悟學法。

1、導語:“遊客們,現在我們走進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了(課件出示長廊圖),請大家仔細欣賞,看看長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出示學習要求:

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劃一劃:用橫線劃出描寫長廊的句子,好好體會體會。

(2)讀一讀:讀讀有關描寫長廊的句子,想象描寫的畫面。

(3)想一想:作者運用什麼方法,抓住長廊的什麼特點寫?

3、學生自讀自悟。

4、師生互動,彙報交流。(先指名談談自己的遊覽後的感受,教師相機出示相關句子。)

A、當學生讀“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這個句子時,引導學生抓住“700多米”和“273間”這些詳實的數字,體會長廊的長和間數的多。再全班齊讀這個句子,讀出“長”這一特點。(師相機板書:長)

B、當學生讀“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一句子時,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自由讀,邊讀邊想象描寫的畫面,再指名讀,並說說爲什麼要這樣讀,然後小組比賽讀,讓學生感受到畫的多和美,感受我國古代文化的燦爛和能工巧匠的智慧。

C、當學生讀“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這一句子時,指名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演繹讀,其他同學想象畫面,再全班齊讀,重點指導“神清氣爽”一詞的朗讀,讀得舒緩、陶醉,從而體會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美。(根據學生的彙報,師概括板書:美)

5、師美讀長廊部分,生閉目想象畫面。

6、出示長廊視頻,讓學生欣賞。

7、引導學生說說這部分是按什麼方法寫的,並歸納小結,這一部分是按從整體到部分的方法寫的。(即先抓住“長”的特點總體介紹,再寫每一間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部介紹,最後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

[這一環節設計的目的是導學長廊部分,滲透學法指導,學生透過讀美文,想象畫面,欣賞長廊的美景,從而感受長廊的長和美,同時初步掌握學習方法,爲學習下文作鋪墊。]

(三)學法遷移,自學探究。

1、導語:“各位遊客,剛纔我們遊覽了長廊,接下來是自由活動時間,大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一處景點,細細地去欣賞,然後和大家談談你的感受。”

2、出示學習要求:運用學習長廊部分的方法,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景點(即課文3—5段),先自由學習課文,然後小組合作交流:

(1)劃一劃:劃出描寫景物的詞句,好好體會體會。

(2)讀一讀:讀讀有關句子,想象描寫的畫面。

(3)想一想:作者運用什麼方法,抓住景物的什麼特點寫。

3、在學生明確學習要求的基礎上,先自由學習課文,再小組合作探究。

4、全班彙報交流。先指名學生談談自己遊覽後的感受,以及在重點詞句中領會到的景物的特點。

師相機出示相關圖片,並適當點撥。例如佛香閣,引導學生從“聳立”一詞體會佛香閣的高,再提示學生除了“聳立”一詞,還有哪些句子可以體會到佛香閣的高?讓學生明白“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這個句子,也間接說明了佛香閣的高;又如昆明湖,學生很容易就會找到“鏡子”和“碧玉”這兩個詞來比喻昆明湖的靜和綠,還應引導學生抓住“滑”字來體會昆明湖的靜……。

根據學生的彙報,師相機板書:

佛香閣:聳立 大半收在眼底

萬壽山

排雲殿:金碧輝煌 一排排

湖 水:靜 綠 滑

昆明湖

……

接着,讓學生說說作者分別是用什麼方法來寫佛香閣和昆明湖這兩處景點的,如“佛香閣”是從整體上寫,突出“高”這一特點,而 “昆明湖”是用“移步換景”的方法寫到長堤、湖心島和十七孔橋的。

5、出示相關句子,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如指名讀、想象畫面讀、比賽讀、配樂讀),讀出欣賞、讚美、陶醉的情調。

[這一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在學生領會學習長廊方法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運用學法自學探究。在彙報交流中,欣賞品味語言文字,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優美從而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同時,引導學生把體會到的思想感情即作者對頤和園的讚美之情,透過自己的感情朗讀表達出來,昇華自己對頤和園的喜愛和讚美之情,突出了教學重點]

(四)總結全文,領悟寫法。

1、總結全文,激發情感。

師:“遊客們,我們已經遊覽完頤和園,大家感覺怎樣?”(指名生答,師相機板書:大公園、美麗)接着因勢利導:“這麼美的頤和園是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我國像這樣世界級的遺產還有很多,如長城、北京故宮……,我們作爲中國人,爲此而感到驕傲。”

2、學習寫法:“頤和園這樣美,作者是用什麼方法寫的?”(指名生答,並結合板書總結:“作者是按遊覽的順序,用不同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那麼,今後我們寫遊覽活動,也可以學習這篇課文的寫法。”

[在總結課文的同時讓學生領會作者按遊覽順序,用不同方法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從而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五)佈置作業,體現個性。

本課時的作業設計如下:(其中1、2爲必做題,3、4爲選作題)

1、背誦自己喜歡的文段。

2、仿照課文的描寫方法,記一次遊覽活動。

3、蒐集有關“我國世界遺產”的資料(如詩歌、對聯、圖片、故事、傳說等),放入資料袋中。

4、選取頤和園中一處景點,結合課文描寫,展開想象,畫一幅畫。

[學生間有着千差萬別。“一刀切”作業難以體現學生的個性差異,因而本節課的作業我安排了“必做題”和“選做題”。這樣不但體現了個性,還有利於不同層次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

板書設計:

18、頤和園

遊覽順序 抓特點

長 廊 : 長 美

佛香閣:聳 立

萬 壽 山

大公園排雲殿:一排排 金碧輝煌 美麗

湖 水:靜 綠

昆 明 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