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說課稿

說課稿2.59W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說課稿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說課稿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是高一年級思想政治科上冊第三課第一節第四框的內容。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又是最主要的市場主體,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企業是以盈利爲目的的經濟組織,企業的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它對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對國有企業的改革,對入世後,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透過學習,使學生明確經濟效益的含義和作用,掌握提高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就顯得十分重要。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掌握經濟效益的含義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運用經濟效益的有關知識分析經濟建設中與經濟效益相關的一些問題。

方法與過程目標:運用案例法,讓學生去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比較概括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透過教學使學生懂得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對於社會、國家和企業的重要性,體驗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過程中的生產美、科學美和人際關係美。並且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效率意識。

3、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提高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是本課的教學的重點。因爲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它對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對於國有企業改革,對於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經濟效益的含義(經濟效益是基本概念,又與利潤、勞動生產率極易混淆)

二、說教法

①啓發式教學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是一節實踐性很強的課,對學生來講,企業的運作隨處可見,是他們容易參與教學。

②遵循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的方法。分別從具體事實入手理解經濟效益的是什麼、爲什麼、怎麼樣,再把這些基本知識拓展和遷移,分析國民經濟的整體效益和一些具體材料。

③對於本框重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不拘泥於教材,立足於概念和學生已有知識,由分析到綜合,主要讓學生髮揮,老師引導和點撥,最後歸納。

三、說學法

①透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的邏輯思維方法。如經濟效益的引出和拓展遷移。

②透過教學,培養學生勤於動腦,複習和鞏固已有知識,掌握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繫。

如經濟效益與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的關係;經濟效益與公有制主體地位之間的關係;經濟效益與中國加入世貿之間的關係等。

③培養學生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形成判斷和推理的思維方式。如以經濟效益的概念作爲出發點,尋找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和意義。

四、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

複習匯入:有大中型企業在國民經濟中處於什麼地位?目前,國有大中型企業在經營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集中表現在什麼?引出新課題,什麼是經濟效益?如何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依據:透過溫故知新,創設問題情景,既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又激發學生求知慾。)

講授新課:

一、經濟效益的含義

1、問題,指導學生自學閱讀:

(1)明確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和利潤的含義。

(2)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含義。

2、課件展示例子探討分析:

(1)這兩家企業誰的經濟效益好?爲什麼?

(2)什麼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3、課件展示練習檢測。(依據;學生自學閱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透過具體例子對比分析,從具體到抽象,符合學生的邏輯思維,從而突破難點,也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講練結合、檢測反饋,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

學生自學閱讀歸納,課件展示小結:

(1)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利企業

(2)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利人民

(3)有利於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利國家(依據:培養學生歸納概括能力,學會把知識由繁到簡的濃縮,形成知識結構)

三、企業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

多媒體顯示《海爾-中國最好的樣板企業》思考探究:

(1)海爾走向成功的祕密何在?

(2)討論演講:假如你是廠長(經理),你覺得還有哪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

(3)從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中你得到什麼啓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4)對於企業的兼併、合併、破產,用表格的形式加以分析,易於區別。(依據:1、多媒體輔助教學,提供圖文聲音等多種感觀刺激,激發學生興趣。2模擬演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口頭表達能力,並使學生體會到成功感。)

課堂小結:

課件展示本節課三大問題:是什麼:經濟效益的含義。爲什麼: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怎麼辦: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是高一年級思想政治科上冊第三課第一節第四框的內容。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又是最主要的市場主體,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企業是以盈利爲目的的經濟組織,企業的經濟效益是企業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它對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對國有企業的改革,對入世後,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透過學習,使學生明確經濟效益的含義和作用,掌握提高經濟效益的方法和途徑就顯得十分重要。

(二)內在結構

本框內容,條線清晰,結構完整。教材圍繞經濟效益展開,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首先,明確經濟效益的含義,透過計算,得出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之間的關係,經濟效益與利潤之間的關係;其次,明確提高經濟效益的必要性,透過錄像得出利企業、利人民、利國家;再次,明確如何提高經濟效益,透過多媒體手段展示四大公司,經過學生的討論得出三個重要手段。

(三)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性及主要手段。它既是本課重點又是本節課重點。是因爲從內容來看,學生對此知識的理解並不困難,而學會運用這一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是尤爲重要的。

(四)教學難點

教學難點是兼併、破產、強強聯合。三者是經濟生活中的普遍現象,理解起來比較困難,而且三者之間容易混淆。三者對於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益,資源優化配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教學目標和要求

1、知識與能力目標:識記經濟效益的含義、經濟效益和利潤的公式,理解提高經濟效益意義及主要手段,培養學生分析判斷能力,比較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情境教學模式,採用案例分析法、談話法、討論法,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合作意識和效率意識

二、說教法

爲了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根據現代教育理論強調的師生互動教學方式和高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本節課的核心思路是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適時地使用電教手段進行多媒體教學,透過讓學生自學閱讀,動腦思考,啓發學生對比討論,調查研究等教學方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使學生學會自主地學習,並培養他們的概括、分析和探究創新的能力。根據本框教學內容,考慮採用以下教法:

(一)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抽象的理論只有與生動的實踐相結合才能體現出它的偉大。教學中把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社會現象的分析、學生學習生活的情景聯繫起來,可以加強理論知識的掌握;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培養學生正確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具有重大意義。

(二)貫徹主導與主體相結合的原則。教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要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扮演好“主導”的角色,採用問題式教學法,透過學—導—學,培養學生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根據學習和思維規律貫徹教學直觀性原則。學生的思維是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哲學原理是抽象的理性認識,如果離開生動形象的直觀材料,往往比較難以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時出示豐富多彩的感性材料,由現象入手揭示本質與規律,符合學生認知特點與規律。

(四)根據教學多感官共同參與原則,創設輕鬆的學習環境,採用投影、漫畫、錄像等手段,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視聽效果,提高課堂效率。

三、說學法

21世紀的發展趨勢對人才的要求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因而,教是爲了不教。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加強學法指導,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顯得尤爲重要。在本課的學習中,力求使學生掌握自學歸納法,分析演繹法,討論探究法,調查研究性學習等學習方法,使學生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掌握學習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政治課教學要始終貫徹教育和教學相結合、學生是教育教學主體的思想。學生要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內化成爲自己的觀念,自覺外化成爲自己的

正確行動,必須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參與性。透過學生自己的觀察、思考、討論、比較、分析、釋疑,練習等達到認知和行爲上的教育目的。

四、說教學過程(說教學程序)整節課40分鐘

(一)匯入新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喚起學生的興趣是學習活動的基礎。激發學生興趣可採用設疑和創設情景的方式來進行。採用多媒體展示海爾的20年前、20年中、20年後設定問題情境,最後由學生分析歸納總結,得出結論:企業只有講求經濟效益才能在競爭中不斷髮展壯大,必須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使學生帶着興趣進入新課學習。

(二)新課講授

第一步:經濟效益的含義:透過計算、比較得出經濟效益的含義、利潤的公式

第二步:提高經濟效益的必要性:透過錄像展示記者採訪張瑞敏和一個消費者的片段,讓學生分析提高經濟效益對企業、對人民、對國家的意義。

第三步:透過多媒體展示斜坡球體理論、冰箱生產技術、oEc管理模式總結分析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前兩個手段。透過南京伯樂電器公司、紅星電器、日本三洋公司、海爾集團的分析對比說明提高經濟效益的第三個手段鼓勵兼併、規範破產、強強聯合。

(三)鞏固練習

鞏固新知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過程,這一階段從時間上來看是學生注意力易分散,易疲勞的階段。進行練習可重新喚起學生的注意力,練習的形式和內容可以多樣化,但要以能提高學生技能、發展能力爲目標。高中哲學常識的教學更要突出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對社會政治經濟等各種現象的觀察、分析能力。據此,設計以下兩個練習:

(1)學生討論: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擡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你如何讓三個和尚都努力去挑水,而且又快又省力地完成呢?你能從中得出什麼經濟學啓示?

(2)自創習題訓練:習題不是統一的單一模式,也不照搬照抄,更不是簡單的思維訓練。而是採取了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都是自己設計編寫的,讓學生在六七個選項中選出若干個答案,這需要學生的積極思考或者是學生間的合作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這裏的習題體現教師工作的創造性,訓練了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

五、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的學習中,教師透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維,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採用具體課例的分析、討論和探究,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注重德育滲透,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合作意識和效率意識。事實證明,這樣的教學設計收到的效果很好。透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從整體把握了知識;比較容易掌握學習的重點;難點也變成了易點;口頭表達、歸納分析和創新能力也得到了較好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