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實用的說課稿(通用8篇)

說課稿2.11W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實用的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說課稿(通用8篇)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評委老師:

您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第三冊第六單元的《可愛的娃娃》。下面我將從說理念、說教材、說教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板書五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理念

這課我主要想突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二、說教材

《可愛的娃娃》這篇課文是北師大版實驗教材第三冊“6.誠實”裏的一篇主體課文。這篇課文以“誠實”爲主題,講述了一位名叫珍妮的小姑娘在工藝館參觀時,由於被布娃娃的美麗損吸引而悄悄拿走了布娃娃。她身心飽受痛苦,最終在還回了布娃娃之後又找回了從前的快樂。告訴我們: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是一種誠實的行爲,誠實的人才能生活的快樂。文章雖短,但卻是一篇情文並貌,引人深思的好文章。

根據學情和學段特徵,這一課我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知識與能力:認字13個。能選擇不同的方法識字,並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以讀代講,學習在閱讀中想象,結合自身體驗理解課文,明白道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閱讀,讓學生懂得勇於承認錯誤是誠實的行爲。誠實的人才能生活得快樂的道理。教學重點:會用不同的方法識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結合自身體驗體會珍妮複雜的心情。

三、說教學法

1.由於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徵,學生往往對故事內容比較感興趣,而對人物心理體驗較少。因此,教學時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將“讀課文”與“生活感悟”融爲一體。這是運用了激活原有知識策略中的聯繫實際法進行教學。

2.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鼓勵他們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與能動性,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入情入境地讀,在讀中感悟,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體驗人物情感。這是運用了閱讀策略教學中的質疑釋疑策略。教學準備:生字、詞語卡片、布娃娃、多媒體課件。

四、說教學程序

這篇課文的教學,我設計瞭如下四大環節:

1.談話匯入,激發情感

①用生字、詞語卡片顯示生字詞,讓學生學會生字詞。

②出示手中的娃娃,與學生一起進行課前交流。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進入課題,由“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娃娃?”“如果你有個這樣的娃娃,你的心情會怎麼樣?”等問題進入文中。 ③布娃娃是課文的主要線索,對於學生熟悉並喜愛的事物,課文裏與現實中卻產生了情感反差,利用這種情感的碰撞,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慾望。

2.讀文識字,積澱情感 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請同學們輕聲讀文,邊讀邊畫出自然段序號,同時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然後引導學生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並試着有感情地朗讀“渾身溼透、又冷又餓、心驚肉跳”等詞;做動作理解“盯”字,爲後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打下基礎。在這一環節中,要注意對生字掌握較好的學生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讓學生體驗自主學習的成就感。

3.精讀品悟,體驗情感

①在學生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試着用“誰、在什麼地方、做了什麼、結果怎麼樣”這種句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能力。

②引導學生用默讀的方法將課文內容讀通、讀懂;邊讀邊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

③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④在課文的重點部分——第四自然段,播放多媒體課件(電閃雷鳴)創設情境,在讀中體驗珍妮由不安到害怕再到心驚肉跳的心理變化過程。

⑤啓發學生由文中內容想開去:媽媽看到女兒‘哇哇大哭’會怎麼說、怎麼做呢? ⑥最後由“珍妮又變得活潑快樂了”迴歸文字,引導學生初步體會一下“首尾呼應”的寫作手法

4.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這樣以讀代講,讀想結合,透過感情朗讀,角色體驗,讓學生將自己和課文中的形象合二爲一,啓發學生思考:“你覺得珍妮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如果她就在你身邊,你願意和她做朋友嗎?”這樣不只讓學生學到知識,還把情感目標落實在每個個體身上。

五、說板書

布娃娃

美麗

可愛的娃娃

看娃娃

珍妮 …

拿娃娃 還娃娃

這一板書設計,不但將課文的主要內容十分簡明地體現在黑板上,更容易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涵——“可愛的娃娃”不但指美麗的布娃娃,還指知錯能改的小姑娘珍妮,更指每一個能做到這一點的孩子。

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評委:

早上好!

今天我上了一節教材內容爲小學體育水平二(三年級)“快樂的呼啦圈”滾圈單元中的第二次課。

爲什麼我選取個教材呢?因爲呼啦圈娛樂性強,可以進行拋接、滾動、跳、轉、爬、套等各種練習。學生十分喜愛,往往是想到哪玩到哪。

今天我把學生組織起來,在學生玩出多種花樣的基礎上,結合傳統體育教材滾鐵環而改編的,一種器材更輕便、運動更安全,以發展學生奔跑能力爲主的小遊戲,以學生的心理需要爲指向,在玩中學,玩中發展身體素質。

課中“建房子”“跳房子”遊戲,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讓學生在輕鬆自主的活動中學會評價、自我管理,培養學生合作、競爭意識!

那我的教學對象的情況又是怎樣呢?

我校三年級學生知識面廣,適應能力強,積極性高,自信! 模仿能力強,有一定的創新能力,但還存在着依賴性強、缺乏合作精神等傾向!

因此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以“學生爲本”的宗旨,以及本教材的特徵、學生的認知規律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運動參與目標:學生精神飽滿、積極主動參與學習

2、技能目標:初步掌握滾圈技巧,發展學生的速度、協調、靈敏等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跳躍能力和上下肢的協調能力。

3、心理健康目標:增強自信心,促進身體健康、正常的成長。

4、社會適應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團結合作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我認爲這次課的教學重點:起動。

難點:兩圈的協調滾動。

爲了達到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我採用主題式教學,示範講解相結合,結合對比、比賽、評價等教學方法。而學生透過看、聽、比較、嘗試等自主學習、合作創新。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是這樣設計這一次課:

1、本課圍繞呼啦圈這一器材,在教學上優化設計,體現一材多教,一物多用的教學思想。課的開始安排了呼啦圈操,目的是利用呼啦圈來加大動作幅度,達到熱身效果。

2、創造性嘗試練習。首先是給每位學生一個呼啦圈,讓他們自娛自樂各顯神通地玩。平時我們的課中常會出現這種現象:學生往往對手中的器材非常感興趣,而對教師的講解就不太感興趣,甚至根本無瑕顧及就迫不及待地玩開了。這正是小學生好動的心理特點,他們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易產生興趣,但卻不願意在活動中受到太多的約束,總是想馬上能親自體驗一下,而課中的玩圈過程正好滿足了學生的這一心理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我把握學生的這一年齡特點,珍惜他們的好奇、好動心,活動中給予學生充分創造性的遐想和創造性的空間,並讓各類學生髮揮自己的特長,大膽地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與能力在玩中求樂。

3、滾圈是在個性玩圈基礎上的延續,活動中教師先示範滾圈方法,然後讓學生和同伴一起去探究怎樣才能把圈滾起來。安排這一內容的用意是:遊戲本身就來源於生活和實踐,讓我們的學生透過啓智,拓寬思路,抓住活動特點讓學生在無意注意中提高奔跑能力!透過比賽激發學生的興趣,接着生分小組體驗、競爭,目的是讓學生樹立競爭意識,增強對遊戲規則的認識。

4、課的第三部分“建房子”集中展示,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也滿足了三年級學生喜歡錶現展示的心理,讓學生在輕鬆、自主的教學活動中學會評價,自我管理、培養學生從小意識到現代社會所必須的合作,競爭意識與能力。

5、最後以配樂舞蹈進行放鬆,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得到身心放鬆,調節大腦中樞神經,使緊張的肌體得到調節,從而使課堂的效益進一步提高,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結束美好的一課。

最後我認爲這節課的教學效果:

1、90%的學生初步掌握滾圈的技巧。

2、學習情況:學生精神飽滿、興高采烈、自覺主動地參與,玩的盡情玩的盡興!

3、身體狀態:平均心率120~130次/分,密度:50~60%(±5%)

場地器材:籃球場1個,錄音機1臺,呼啦圈49個。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本節課內容選自冀教版《資訊技術》小學第三冊第七課的內容《神奇的放大鏡》,教學對象是小學五年級學生。學生前面已學習過Flash最基本動畫原理,能製作出簡單動畫,並對幀、圖層有了初步瞭解,所以本節課的新知識點學生很容易接受。

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初步掌握遮罩動畫的工作原理,理解遮罩層與被遮罩層之間的關係;

2)掌握放大鏡效果的製作方法;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自主實踐,去完成放大鏡效果的動畫,使學生能夠迅速掌握遮罩效果的製作方法;

2)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索創新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運用Flash動畫軟件創造作品的樂趣;

2)體驗資訊技術蘊含的文化內涵,形成和保持對資訊技術的求知慾;

3)體驗作品創作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激發學習flash的興趣。

3、教學重點:Flash中的遮罩層。

4、教學難點:Flash中的遮罩層與被遮罩層的關係

二、說教法

本節課,我分別採用講授法、演示法、任務驅動法、自主探究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去幫助學生學習、消化和掌握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老師的主導作用。透過這些方法,使學生學習到相關的《資訊技術》知識和操作技能,進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

三、說學法

本課是動手實踐操作爲主的一節課,每個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水平差異較大,爲了能使大家共同進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因此,在學生進行學習操作的過程中,我允許鄰桌的學生相互交流、探討,小組進行合作創設一個和諧、愉快、活躍的氛圍,以學生爲主體,始終引導他們“自主學習、相互協作”,讓他們帶着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慾望去進行學習和操作。

四、說教學程序

1、匯入新課

讓學生親自體驗Flash遊戲?“小孔探物”的玩法,這裏我運用了大家比較熟悉的圖片,讓學生積極參與,觀察遊戲中的動畫效果。明確本節課目標。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思考,匯出本課教學內容,然後馬上進入下一個環節??欣賞放大鏡效果,製作神奇的放大鏡。

2、講授新課

掌握“放大鏡”效果的製作方法。

教材分爲三步:

第一步比較簡單,主要是運用了以前的知識,同學們在任務驅動下,自主探究去完成。

第二步是本節課的重點,首先透過初識遮罩動畫的基本原理,其次讓同學們分組探討Flash中的遮罩層與被遮罩層的關係,然後我演示了整個示範操作過程,最後再給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練習。這些操作過程的不同現象都是直接作用於學生的視覺,再加上老師適當的語言說明,學生是可以非常輕鬆地掌握“製作放大鏡效果”的方法。

第三步的設定是爲了使這個動畫更加真實,增加趣味性和生活性。這一步是前兩步的拓展,有餘力的同學可試着去完成,本節課其他同學完成前兩步即可,這一步體現了分層教學。

3、評價、交流、提高展示學生作品,讓學生感受成功、分享喜悅。交流時,教師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行,最後教師可以做總結概括。透過五個實例的展示,使學生對遮罩動畫產生濃厚興趣,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遮罩的理解,讓學生明白利用遮罩效果不僅僅是製作放大鏡一種,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Flash軟件。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師生之間進行了有效的互動,透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很好的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比較成功環節有:

1、課的匯入能夠很好的抓住學生的興趣。

2、知識的展現不是直接透過教師的講,而是透過學生自主探究,從而老師輕鬆帶入新的知識,這樣既讓學生複習了舊知識,也讓學生覺得新知識也並不難,容易接受。

3、教學素材的準備比較充分。讓學生選擇素材的空間比較大,而不是千篇一律,能夠以學生爲中心,這樣學生在接受知識完成任務的時候更能夠有熱情。

4、本節課的任務設定任務的設定也能夠照顧到大部分學生,讓所有的學生都有事做,讓所有的學生都能體驗成功,並且給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探究空間。

存在的問題是:

1、對於學生的瞭解不夠,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現狀,最好事先跟學生進行溝通。

2、對於突發狀況還缺乏應變能力,須加強。

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反思,有些地方還很膚淺,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4

一 、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民間舞是幼師專業學生的重點學習內容。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文化古國,各民族民間舞是我國傳統舞蹈藝術的源泉,而彝族民間舞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具有純樸、清新、歡快、豪放的特點,種類豐富,形式多樣。本堂課彝族舞蹈的學習,是爲學生能更快的掌握彝族舞的風格、韻律打好基礎。

二 、說教學目標

a、 透過彝族舞的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彝族舞蹈的基本風格,基本舞步,基本造型,動作韻律特點等。

b、 擴大豐富學生的眼界及知識,廣泛積累舞蹈素材,以便不斷提高自身鑑賞、表演舞蹈的能力。

c、 培養、增進學生熱愛少數民族文化的情感。

三 、說教學重點、難點

舞蹈雖然是動作的藝術,但不僅僅是做做動作而已,更重要是體現一種內涵,尤其是民族舞蹈,更要舞出本民族的文化與特點。本堂課彝族舞的學習重點掌握第二部分的動律特點及風格,難點在於把握膝部有連續不斷的曲伸和踏步的銜接。

四 、說教法與學法

1、 根據教學目標要求,結合學生能力水平及舞蹈專業的特點,採用面對面示範,直接面授與學生練習相結合。採用“示範——講解——模仿練習相結合的動作訓練過程,讓學生直觀感受動作的要領,解決動作規範問題。教學中教師注意讓學生多提問、多觀察、多動腦、多練習,教師多鼓勵、多引導、多幫助的互動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信心,克服傳統的一味“傳授式”“訓練式”的教法。根據教學內容、目的、方式、時段的不同採取相應的教法。如示範、講解、比喻、對比、啓發、討論、提問、練習等方法,提高教學效果。特別強調對不同能力的學生,要求應有所不同。對學習領悟慢的學生要及時的給以幫助和肯定。

2、 在教學中學生以“動”爲主,充分感知肢體的感覺,在練習中透過觀察、模仿、對比、思考、提問、幫助等方法領悟知識技能要點。特別是難點,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做動作,正確評價學生的問題,尤其讓差生多鍛鍊,多給機會,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及時糾正表揚,共同進步。

最後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五 、 說教學程序

1、 匯入部分

a、 首先我先完整的示範

b、 讓學生們談談:看完老師的示範,說說你對彝族舞蹈的瞭解

c、 對學生舞蹈反饋中出現的易錯動作進行強調分析

2、 授新

在這教學環節中

a、 採用示範——講解——模仿——練習的程序,

首先是彝族舞蹈基本體態和動律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彝族舞蹈的風格特點,激起學生對彝族舞蹈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這個環節教師把舞蹈用肢體動作表現出來,讓學生們仔細觀察,讓學生對彝族舞蹈的動作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隨後教師把這些動作進行分解,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使動作深入人心;(這一環節教師要用慢動作講解的方法來突出教學的重難點,以拐腿步講解爲例??) 再來就讓學生自己去模仿,領悟,由組長帶隊進行分組討論練習,教師巡迴指導,(設定這個環節主要是爲了增強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讓部分能力較強的學生能夠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在這過程中,不時的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對比,“誰的動作做得好看?”“爲什麼好看”“對在哪裏,錯在哪裏?”;教師的動作與學生的動作進行對比,“老師做動作時,身體的各個部位是怎樣的?”;自己與自己對比:鏡子是最好的老師,透過鏡子,把一些動作上的細節給弄清楚,“一樣的動作,我這樣做與那樣做哪個更漂亮?哪個更能體現彝族舞的特點?”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真正找準彝族舞的特點。)

最後進行分組展示、鞏固提高

b、 爲了讓動作更加規範化,教師一邊示範動作,一邊講解要領,這樣能使學生動作更加規範、準確。隨後把每一個基本動作逐個逐個的串聯起來,形成了一個舞蹈。

c、 舞蹈不僅是動作的藝術,還要有靈氣、情感和優美的姿態。尤其是我們幼師班學生,因爲基礎不好,不懂得怎樣在舞蹈中運用感情。當他們已能基本完成舞蹈時,我就去引導他們怎樣去運用舞蹈中的眼神,處理舞蹈中的感情。從深處去挖掘學生表達情感的本能。

3、佈置了課後作業 :要求學生對彝族舞進行動作到位練習,並融入情感表現。因爲整個舞蹈都已經教授完畢,學生在熟練的基礎上應該加強情感的滲入。

4、最後,教師總結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情況,(總體要以鼓勵爲主,這是爲了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六 、彝族舞蹈教案: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

───彝族舞

教學班級:11春幼二班 主講人:陳玉 教學目標:1、能夠掌握彝族舞的基本體態和動律,提高身體協調性與靈活性

2、能夠學會彝族舞的拐腿、蹦跳步出腿、蕩裙等基本動作,並在學

習基本動作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基本體態和動律的肢體體

驗。

教學重點:1、初步掌握彝族舞的基本體態、基本動律。

2、學會彝族舞的基本動作、組合。

教學難點:1、體態、動律的準確掌握,並能將其貫穿始終。

2、把握彝族舞基本動律、動作節奏、風格。

教學方法:以“以口傳身教”爲主要授課方式。教師示範動作,從單一元素到短

句組合逐一示範、講解、練習(以學生爲主體)。

教學準備: DVD機、碟片

科室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集合

1、整隊、清點人數

2、師生互問好

3、準備活動

頭(低頭、擡頭、仰頭、擡頭、涮頭)

肩(上下聳肩、轉肩、橫拉肩)

腰(涮腰)

手腳關節的活動

二、 匯入

老師示範匯入課題,邊示範的時候邊說出基本動作名稱,讓同學對彝族舞有個初步的瞭解,在體態、動律特點上有初步認識,引導學生回答彝族舞基本體態和動律。

師:看了老師跳的這段彝族舞后,請你們說一說彝族舞蹈在基本體態上有什麼特點?老師上身是怎樣的?是直立的、還是前傾的?是緊張的、還是鬆弛的? 生:上身鬆弛、略微前傾

師:膝蓋動作有什麼特點、有顫膝沒有?

生:膝部有連續不斷的顫

三、 學新課

1、基本體態及動律的學習(口令)

1)、基本體態:雙手叉腰,大拇指向前,其他四指向後,身體微微前傾,上身鬆弛,膝蓋彎曲(教師示範,學生跟做,老師檢查糾正)

2)、膝蓋顫膝的練習(教師示範,學生跟做,老師檢查糾正)

2、彝族舞基本動作學習(口令)

拐腿:在基本體態的基礎上,只是加上腿部膝蓋的左右擺動,做時要幅度大,一拍一次(教師示範,學生跟做,練習,老師檢查糾正)

蹦跳步出腿:在膝蓋顫膝的基礎上,加上蹦跳步出腳,出腳時是勾腳,先右後左再出後,身體、頭隨着腳的方向變化(教師示範,學生跟做,練習,老師檢查糾正)

蕩裙:在拐腿的基礎上加上雙手的左右擺動,雙手從旁畫弧線到旁,蘭花指手型(教師示範,學生跟做,練習,老師檢查糾正)

四、 提高

1、彝族舞蹈組合(播放音樂)

一個八拍 蹦跳步(7、8排顫膝)

一個八拍 拐腿

後面兩個八拍重複前兩個八拍

兩個八拍 蕩裙

一個八拍 拐腿

一個八拍 攤手拐腿

重複前面動作(教師示範,學生跟做,練習,老師檢查糾正)

2)、分組讓學生展示舞蹈,老師評價。

五、結束短語

1、回憶這堂課所教的基本動作

2、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彝族舞的一些基本的東西,希望同學們下去自己練習、鞏固。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編排在高中教材《音樂鑑賞》第十四單元《文人情致》中的第二十五節《西出陽關無故人》。本節課教材中有合唱曲《陽關三疊》,古代歌曲《揚州慢》以及相關知識——中國古代歌曲。

二,教學內容

相關知識——中國古代歌曲

合唱曲《陽關三疊》

古代歌曲《揚州慢》

三,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透過學習,讓學生們初步的瞭解中國古代歌曲。

3、透過聆聽作品《陽關三疊》和《揚州慢》,讓學生們感受和體會中國古代歌曲。瞭解其風格特點。

四,教學重難點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積極主動配合教學。

2、初步的瞭解中國古代歌曲。

3、聆聽和感受中國古代歌曲,瞭解其風格特點。

五,說教法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題,所以想讓學生學的輕鬆,記得輕鬆,老師教的輕鬆,教法學法的選擇十分重要,在這節課上,我主要是透過:談話匯入法,自主參與法,講授法,分組討論法,提問法,拓展探究法等教學手段來完成我的教學。

六,教學過程

1、談話匯入,引出課題。

老師:1840年中國進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之前的`音樂,通稱中國古代音樂。包括原始社會的音樂、奴隸社會的音樂和封建社會的音樂。分6段敘述,即:遠古的音樂(即原始社會的音樂);夏、商、西周至春秋時期的音樂(即奴隸社會的音樂);戰國、秦、漢的音樂(以下皆爲封建社會的音樂);三國、兩晉、南北朝至隋、唐的音樂;宋、元的音樂;明、清的音樂。這麼算來中國音樂有着悠久的歷史。由雲南元謀等地發現的古猿人化石可知,大約從100萬年以前起,遠古的人類就已經在中國的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當最早的人類開始製造原始的工具和集體進行勞動的時候,原始的音樂便在他們的勞動節奏和勞動呼聲中萌發了幼芽。我國的歌曲藝術,也隨着在原始社會產生並發展。好了,下面我們來學習今天的內容吧。

老師:在學習之前,首先老師要考考你們的語文知識,西出陽關無故人這句詩是選自哪,是誰寫的這首詩。試着背誦一下這首詩。

同學們思考,回答問題

老師總結:這句話選自。《送元二使安西》是唐朝的王維寫的: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羅馬寧亞音樂家,作曲家,小提琴家,鋼琴家,指揮家埃內斯庫說過:音樂是一種語言,它能確切的反映個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質。下面讓我們來欣賞兩部作品,讓我們一起從作品中體會一下埃內斯庫這句話的含義吧。

2、欣賞作品,回答問題。

⑴播放《陽關三疊》。

提問(同學們欣賞完以後,分組討論,根據書上的介紹自己組織一下,爲大家介紹一下這部作品。)

學生們分組討論,討論完畢,回答問題。

老師總結補充:《陽關三疊》,又名《陽關曲》、《渭城曲》,是根據唐代詩人王維的七言絕句《送元二使安西》譜寫的一首著名的藝術歌曲。目前所見的是一首古琴歌曲。《陽關三疊》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爲中國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我國古代音樂作品中難得的精品,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爲傳唱,有着旺盛的藝術生命力。它含蓄地反映了人民在不合理制度的壓迫下的哀怨情緒,全曲分爲三個大段,充分的表達出了作者對即將遠行的誘人那種無限關懷,留戀的誠摯情感。

⑵播放《揚州慢》

提問(同學們欣賞完以後,分組討論,根據書上的介紹自己組織一下,爲大家介紹一下這部作品。)

學生們分組討論,討論完畢,回答問題。

老師總結補充:揚州慢,詞牌名,音樂家姜夔的自度曲,姜夔,南宋詞人,字堯章,別號白石道人,漢族,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縣)人。人品秀拔,體態清瑩,氣貌若不勝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工詩詞、精音律、善書法、對詞的造詣尤深。有詩詞、詩論、樂書、字書、雜錄等多種著作。《揚州慢》描寫的是作者經過揚州,眼見此地的一派淒涼景象,引起作者心中的傷感,所以創作了此曲,表達了對戰爭的厭惡之情。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裏了。同學們休息一會,欣賞下樂曲。

(整個環節以,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鑑賞能力,歌唱技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爲主要目標,豐富學生的知識。)

七,拓展感受

再次完整聆聽這幾首作品,思考“拓展與研究”的題目。完整播放音樂,學生思考後提問回答,教師做以鼓勵爲主的補充和評價,並做好記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透過做題,認識到自己的進步,鞏固知識,加深印象,培養學習鑑賞音樂的信心。

八,佈置作業

預習新課

蒐集資料

九,總結:

總的來說,這是一堂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的一堂課,教師主要透過一系列的教學方法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從而讓學生對音樂鑑賞這一門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和音樂素養,爲他們以後的學習做鋪墊,讓他們學的更加輕鬆愉快!

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領導,各位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廣東教育出版社《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中的《我們學會了合作》。

根據《全日制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我爲本課制定了以下教學重點:

1、 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要學會與人合作。

2、 學會與人交流、合作,懂得一些合作的技巧。

3、 感受合作的樂趣,願意與人合作。

我將以上三點設定爲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基於以下的三個原因:

首先,《我們學會了合作》這一課中一共分五個板塊:同學們身邊的生活情境、生動的寓言故事、評論故事、三個和尚的小劇場設定以及小活動拼圖遊戲。這五個板塊都緊緊圍繞着“合作”這一主題。主要是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入手,透過生動的形式體會自己是集體的一員,懂得在生活、學習中要與人合作,並掌握一些合作的技巧。體會合作的樂趣之餘激發學生與人合作的意願。

其次,在《全日制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大綱》中對中年級的教學有如下的要求:“着重教育學生心中有集體” 、“ 懂得在集體中要相互合作,團結友愛,爲集體爭光”。

本課是廣東教育出版社《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四年級的學生經過前面三年半的學習,已經懂得了“班級、學校、少先隊組織都是集體,集體力量大。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在集體中要想着別人。”他們對“集體”這一概念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如何與人交流合作,掌握與人合作的技巧,發現與人合作的樂趣,則是他們需要繼續學習和探索的更深一層的內容。

我本着大綱中“努力做到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和實踐性的統一”的要求,制定瞭如下落實教學重點的教學活動:

1、談話匯入:光榮屬於誰。

(1)讓學生透過回憶,說說自己體驗過得與同學合作的經歷。

(2)討論獲獎的光榮應該屬於誰?沒有合作行嗎?使學生從中領悟合作的內涵,知道學習、生活中,經常要與人合作。

(這樣的匯入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生活場景出發,用學生自己的眼睛來發現“合作”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興趣。)

2、小故事,大道理。

(1)課件演示課文中的寓言故事:“拉不動的車子”。

(2)四人小組裏相互說一說這樣的合作能成功嗎?

(3)選派小組代表發言。

(有趣的圖片與故事可以吸引孩子們的注意,直觀生動地啓發學生,不是所有的合作都能成功,合作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的。)

3、小小評論員。

(1)課件播放圖片,讓學生觀賞故事:三場足球賽的啓示。

(2)組織學生模擬足球評論員自由地發表看法。

(3)評選出最佳足球評論員。

(情景創設讓孩子們進入角色,以評論員的身份參與其中,分析紅隊勝敗的原因,從另一個角度看“合作”。 從中領悟到怎樣纔是成功的合作。)

4、 快樂小舞臺。

a) 以同桌爲單位,排練雙簧:三個和尚。

b) 以小組爲單位選派演員參賽。

c) 評選最佳合作者、最佳表演獎、最佳配音獎等。

(快樂小舞臺爲學生嘗試合作創設了空間,使學生們在表演中將合作的意義、技巧內化爲學生的行爲,同時也體會到了合作的樂趣。)

5、 快樂拼圖。

(1)自由選擇合作伙伴。

(2)播放音樂,學生們在音樂中開始拼圖遊戲,看哪個組拼得

又快又好。

(3)評出優勝獎,並請獲獎者彙報取勝之道。

(這一環節將學生喜聞樂見的拼圖遊戲融入了活動,這不只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使本課的教學重點得以落實。)

以上是我對《我們學會了合作》這一課的教學環節的設計。我今天的說課到此結束,請各位評委、老師多多指導!謝謝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說教學內容

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P74—77《面積的含義》

2、說教材中的地位

本課內容是第九單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的第一課時,是學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它們的周長計算的基礎上來進行教學的。教材透過學生觀察,比較,觸摸所熟悉的物體表面的大小來幫助理解面積。面積的學習,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相對較難,學生學了這部分內容,爲以後學習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平面幾何圖形的面積打下基礎。

3、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認識圖形面積的含義。

(2)經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體驗數學知識緣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探究中張揚個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透過觀察,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面積的大小。

二、說教法、學法:

學生在二年級已經認識了物體的面,真切感知過面是什麼,也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這樣的平面圖形。在這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面積”這個抽象的概念,同時面積又是學生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或物體的面所必備的基礎知識。三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新舊知識遷移的能力,這些能力爲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1、 教法:

本節課主要運用了比較法,透過不同物體的面或平面圖形的比較,使學生認識到面積是有大有小的。使學生在比較中理解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學法:

動手操作:透過學生動手操作,比較出面積的大小。

自主探究:比較面積大小時,進行小組合作交流探索出多種方法,從而比較出面積的大小。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的理念,結合本課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5教學環節:

1、 初步感知,認識面積

看——看黑板表面,課本封面,體會物體有面。

比——比黑板表面與數學書封面哪一個比較大,哪一個比較小,體會各個物體的面都有確定的大小。

聽——聽懂“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積,它比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大”這句話的意思,首次感知面積的含義。

摸——摸數學書封面和課桌面,體會這些面客觀存在,感受這些面各自面積的大小。

說——舉例說說物體表面的面積,並比比它們的大小。

新課開始,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先比較黑板的表面與課本封面的大小,引出面積的初步含義,接着讓學生進一步比較課桌面和凳子面的面積的大小,並說說生活中其他物體表面的面積大小。在“說”的環節讓學生在更大的範圍裏體會:看到的物體都有面,每個面的大小就是這個面的面積,從而使學生形成初步的面積概念。

2、 操作實驗,比較大小

⑴認識平面圖形的面積

①教師把剛纔的正方體的一個面畫在黑板上,出現一個正方形,也就是一個平面圖形。

②提問:這個正方形有面積嗎?

③指名一位同學用粉筆畫出它的面積,其他同學在課堂練習本上畫一個平面圖形,用水彩筆塗上它的面積,然後繼續畫一個面積比剛纔更小的圖形。

學生在前面的例題裏已經知道物體表面的大小是面積,透過這一環節的學習,由具體的面過渡到平面圖形,知道了平面圖形的大小也是面積,這樣,他們對面積意義的理解就更全面了。

⑵比較平面圖形的面積大小

①課件出示例2,引導學生讀題。

②如果學生說是直接看出大小,在肯定的基礎上提醒學生:直接觀察大小,有時不太可靠,啓發學生探索其他的比較方法。

③動手操作之前,提出幾點說明:這些小紙就代表題目中的正方形和長方形;可以使用老師提供的透明方格紙、小紙條等,老師更欣賞你能用自己身邊的材料來比較;如果你不會的話,就看看周圍同學是怎麼比的,相信你會受到啓發的。

④交流彙報,引導學生總結出常用的三種方法:看、疊、量。

⑤舉反例。用兩根毛線分別圍着它們的邊圍了一圈,然後比一比這兩根毛線的長度。學生判斷這是比的面積嗎?比的是什麼?

使學生經歷從直接觀察比較面積大小到用其他方法來比較大小,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同桌討論、交流、動手操作探究比較方法的過程當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識,使學生掌握常用的比較方法。

3、實踐運用,解決問題

①分辨面積和周長。用動作表示面積和周長,老師口述生活中的事情,讓學生判斷和什麼有關。

②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主要透過觀察來比較。

③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啓發學生思考比較的方法,重點指導怎樣數梯形所包含的方格數。

④指導學生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這是一道開放題,要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由選擇圖形進行面積 比較,對於其中面積相近的圖形,只要說出差不多就可以了。

讓學生在不同的應用中體會比較的方法隨具體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加深對幾種面積比較的方法的理解,體會它們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4、全課總結,反思得失

引導學生反思:透過今天的學習,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5、課外拓展,昇華認識

遊戲名:猜一猜。遊戲規則:全班分兩組,這邊的同學看圖形時,那邊的同學要閉上眼睛,不能偷看。第一組看的是4格的,第二組看的是6格的,讓學生在不知道格子大小的情況下根據格子數判斷兩個圖形的大小。

透過討論得出:比較兩個圖形面積時,格子的大小要一樣。

這個環節的設計,讓學生明白在用數個子的方法比較面積大小時,格子的大小必須是一樣的,否則就不好比較,活躍了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對下一個課時面積單位的學習有着積極的影響。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識字3》是一篇識字課文。它是以對對子的方式識字,有三組對子組成。對子的內容都與大自然有關。讀着課文就如自己在陽光明媚的三月裏,走在青山綠水間。聽着鳥兒的歡唱,聞着花木的芬芳。大自然充滿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文章的語言優美,如"和風細雨"、"鳥語花香"、"萬紫千紅"、"山清水秀"等,學生雖然不能用具體的語言來描述,但透過平時的生活經驗,電視、圖畫等媒體已有了感性的認識。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着一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會認"霧、霜、朝、霞"等13個生字,會寫"秀、香、和"3個字。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透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文章所蘊涵的自然美

3、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有蒐集對子和對對子的興趣。

憑着對教材的理解,再從一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考慮,我認爲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透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文章所蘊涵的自然美。難點是對"對子"的理解。爲了突出重難點,在設計思路時,努力以讀爲主線,在讀通、讀好課文的同時,使學生掌握字的音、形、義。爲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三、說教法

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現狀,我主要採取設定情景教學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願望。培養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周邊的客觀事物。基於本課題的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四、說學法

在整堂課教學,讓學生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感受文字的美,在讀中識字,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訓練語言,來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激發他們的情感,讓他們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語文,從中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更喜歡學習語文。

五、說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我們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瞧,我們的家有多美!(展示圖片,出示與課文相關的優美的大自然景物圖片)

大自然是我們美麗的家,在這個家園裏有美麗的自然景色、各種花草樹木和可愛的小動物們,我們都非常喜愛她。一位作家把這些美麗的景色寫成了對子歌,板書:對子歌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你們想讀嗎?好!我們做好讀書的準備,讀之前老師有個問題請教同學們:讀的時候遇到困難怎麼辦?就像大家所說的遇到不認識的字動手畫一畫,或請拼音寶寶幫幫忙,也可以問你的小夥伴或老師。那你們就快快開始吧!

2、讀得可真投入啊!現在生字從課文裏跳出來,要和我們打招呼,你認識他們嗎?讀讀看,看你認識了誰?學生自由讀大屏幕上的生字。請小老師帶領大家讀一讀。提問:你認識哪些生字寶寶?生讀。

3、你覺得哪些字難讀,想提醒大家注意?誰來當小老師?例如:霜是三拼音,請跟我讀(霜、朝、蜂、紫)朝是多音字。"霜蜂"拼讀。

4、手拉手開火車讀生字。

5、 你發現了嗎?有一些樣子長得很象的生字想回家了,你能把他們安全的送回家嗎?出示三間房子:比如:我們可以從偏旁去想一想。請三個同學上臺擺卡片。

6、他們回家了,你能用什麼好方法很快記住他們嗎?同桌討論。把你的好方法告訴大家吧!(蜂—蝶都有蟲字旁;霧—霞—霜都有雨字頭;李—楊都有木字旁。

7、小朋友真能幹,一下子記住了這些生字寶寶,如果我把它們放在別的地方你們還認識嗎?出示生字詞語。齊讀,有不懂的地方嗎?

(三)、再讀課文,理解對子的特點

1、生字寶寶很調皮,生字寶寶又藏到課文了,你還認識他們嗎?趕緊讀讀課文,對照圖畫想一想,相信我們的眼前會出現美麗的景色,自由讀。

2、剛纔小朋友讀了課文,誰能勇敢的站起來把課文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名3人分小節讀)評:誰讀得最好?(請同學做小評委)學生讀完後,正音:難讀的生字

3、透過讀課文,你們發現對子歌有怎樣的特點呢? 眼睛看大屏幕齊讀。(字數相同,每句短語都含有一組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或詞語)每一句都有,每一句的詞是一個對一個,兩個對兩個,詞語的意思相近或相反。

4 、我們在朗讀對子時要注意節奏,不要拖長。老師和大家對着讀,教師讀前半句,學生讀後半句。拿起書,做好準備。還想這樣讀嗎?同桌小朋友也來讀一讀。

5、我們要加快節奏,我們拍手讀讀對子吧!.

(四)、書寫練習

1、這羣生字寶寶又也出來了,(出示生字)我們也跟他們打招呼?齊讀,你發現了什麼現象嗎?這裏也有一些樣子長得很象的寶寶,誰能找到?(秀香和)他們都有相同的什麼,什麼不同?

2、書寫指導:秀 香 和

A請大家仔細觀察,寫禾字頭和禾字旁有什麼不同?你有新發現嗎?(禾子頭;上下結構,寫得比較寬扁;和字旁寫得比較瘦長)

B師範寫"和 香 秀",提醒和 禾字旁很懂得謙讓,要不然兩撇都那麼長,就會打架了,這樣一讓,這個字就更好看了。要寫得緊湊。

C"秀"重點指導"禾字頭":寫得扁一些;撇和捺儘量舒展,要蓋住下面部分。秀的橫從橫中線起筆,最後一筆是捺。

D學生自由練寫。教師巡視指導,寫完的同桌互相看一看,看他的字寫得好就給他畫個五角星,如果有錯誤就幫他指正一下。

(五)、作業

今天我們的收穫真大,認識了13個生字,會寫3個字,還學了一首很有意思的對子歌。其實呀只要你善於觀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你會發現更多有趣的對子。

1.背一背對子歌給爸爸媽媽聽。

2.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詞語可以對對子?下一節課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找的多。

六、說板書設計:

因爲本節課的重點是識字所以我採用簡潔的板書設計

標籤:通用 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