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推薦】美術說課稿模板錦集9篇

說課稿1.8W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要怎麼寫好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術說課稿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美術說課稿模板錦集9篇

美術說課稿 篇1

兒童最近在美術班上學習了繪畫各種各樣的房子,有小木屋、瓦片房、城堡、蘑菇房、印度建築等等,孩子們興趣很高,繪畫很投入,在課後區域活動中也繼續嘗試練習繪畫更多的房子。因此爲了滿足兒童的繪畫慾望,讓兒童嘗試在新的材料上進行作畫,體驗不同感受的樂趣,所以我自己設計了這堂美術活動繪畫幻燈片——胖小豬的家。之前我班兒童也曾接觸過幻燈片,那是在一節語言活動中,用剪貼鏤空的方法制作的幻燈片,當時孩子覺得很新奇,注意力非常集中,很喜歡用幻燈片做成的教具。雖然幻燈片教學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電教手段,但是讓兒童參與到課堂教具的製作中來,激發了兒童的活動熱情和參與性,同時體現《綱要》中的師生參與共同製作,以兒童作品爲主,兒童是活動環境中的主人的精神。

在確定教學目標上主要是讓兒童體驗在幻燈片上作畫的樂趣和感受不同的作畫效果,同時對大班兒童也提出了在技能掌握和習慣培養上的要求。把難點放在了塗色均勻,線條清楚,畫面保持乾淨上。能做到這幾點的兒童需要在作畫時耐心、細心,注意觀察,找到好的塗色方法,因此幼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及時給予兒童鼓勵、啓發、引導,增強兒童的信心和作畫耐心、細心的態度,培養良好的作畫習慣,同時體驗作畫成功後的喜悅。

活動開始時我透過胖小豬的故事,在結尾設定提問讓兒童想辦法幫助胖小豬,激發兒童的創作慾望和繪畫興趣。兒童透過前期知識經驗準備,瞭解了各種房子的造型和風格,就可以嘗試在幻燈片上作畫了。緊接着我出示幻燈片讓兒童認識新材料,激發兒童在幻燈片上作畫的願望。在指導中我觀察到兒童在塗色上出現了問題,及時引導兒童去發現,想辦法解決。例如勾線與色塊部分模糊怎麼辦?畫的時候手不能碰到畫過的部分,怎麼塗畫面才能保持乾淨等。指導中我對兒童進行個別指導,體現兒童之間差異性,遵循個別教育與面向全體相結合的原則,對能力強的畫的快的兒童提高要求,先放在幻燈機上檢檢視效果,不好的地方再去修改;對於畫的慢的兒童引導他們找到自己作畫速度慢的原因,課後在區域中繼續完成。等大部分兒童完成後集中上座位逐一請兒童把作品拿上來放在幻燈機上給大家欣賞,並進行評價,說出好的地方,請他們介紹作畫方法,相互交流好的經驗。同時也請兒童說說作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請大家幫忙一起討論交流,找出辦法,體現集體的智慧和作畫交流後的互動,分享經驗。活動最後透過出示一個用剪貼鏤空方法做成的房子啓發兒童用新的方法來做幻燈片,激發兒童再次創作的願望,爲下一個活動做準備。另外兒童在

活動中對幻燈機較感興趣,也可引伸到科學活動中認識幻燈機,瞭解它的工作原理。另外小朋友的啓發也可採納,例如用牙膏塗平在幻燈片上用牙籤來作畫的活動等等。相信透過這一系列的活動讓孩子參與到製作教學具中來,充分體驗不同作畫效果給人帶來的視覺感受,體現出師生共同製作的樂趣和意義。

美術說課稿 篇2

一、設計意圖:

(一)說教材

時下正是春光明媚、萬物復甦的季節。各個年齡段都在以不同的形式開展有關“春天”的主題活動。“小蝌蚪”、“青蛙”作爲表現“春天”的主要元素之一,早已被幼兒所熟悉。而且,那些大腦袋,細尾巴的傢伙也是自然角里的常客了。也就是說,這節課的“教育資源”就來自於幼兒的生活經驗和周圍環境。適應了《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的“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這點要求。在幼兒聽過故事,學過歌曲和基礎上,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徵和遊動姿態,透過“觀察------想象------創作”這一過程,可以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情感,發展積極性思維及操作能力。

(二)說幼兒

再來談談活動內容與活動主體(即幼兒)之間的適應性關係。《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正確掌握幼兒年齡階段目標和幼兒近期發展情況,是每位教師設計和組織活動的必要前提。還記得這個學期,我剛接任小四班,第一次給他們上美術課時,競然有大部分的孩子舉着水彩筆對我說,“老師,我不會畫!”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會“無從下筆”呢。我想,主要應該取決於成人對待幼兒美術活動的態度。首先是教師,直接參與活動的組織實施和評價,可能是孩子們眼中的“權威”。那麼,教師能否深刻理解和貫徹《綱要》精神,對孩子的發展就至關重要!《綱要》中明確指出:“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根據這些精神,我在平時的美育活動中,就有意收集一些簡單而有易於幼兒表現的教材,就像今天設計的這節“手指點畫”課,沒有特別難的技能技巧需要掌握,大部分幼兒都能透過動手操作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並且在輕鬆自由的創作中,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體驗,這就是我設計這節課的初衷。

二、教學目標定位:

基於以上這些設計意圖,我將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爲三點:

1、學習用手指壓印和添畫曲線的方法,表現各種動態的小蝌蚪。這點也是本節課的知識點所在。主要依據《綱要》中提出的:進行藝術活動時,要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和需要對錶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來定位的。

2、培養和發展幼兒細緻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像力。

3、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這點不僅體現了這節課的主要設計意圖,也體現了《綱要》中要求突出“情感”、“興趣”、“態度”、“個性”等方面的價值取向,着眼於培養幼兒終身學習的基礎和動力。

三、重點和難點:

目標3的實現,也是本節課的重點所在。主要透過幼兒動手操作的過程,實現幼兒在“興趣”和“體驗”方面的發展,前面已經分析過,這裏就不再重複了。這節課的難點,主要在幼兒對小蝌蚪各種動態的表現上。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小蝌蚪的各種動態,知道用什麼方法能改變小蝌蚪遊動的方向,就是難點所在,也是目標1中要求掌握的知識點之一。

四、教法和學法:

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主要採用的教學法有“直觀演示法”,在課的開始部分,透過課件演示,形象生動的將幼兒匯入課題,引起學習的興趣。匯入課題後採用了“啓發性提問法”,引導

幼兒帶着問題去觀察並思考。最後採用了“示範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但我把它放到最後,主要體現了“幼兒纔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理念精神。幼兒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在觀察之後和操作之前,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討論,有利於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操作法”也是美術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透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五、活動準備:

根據選材的特點和設計內容,這節課的活動準備主要分爲兩個方面:

(一)幼兒生活經驗和知識的準備。要求幼兒在課前已學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和歌曲(準備好故事和歌曲錄音磁帶),並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的引導幼兒多觀察自然角里的小蝌蚪。

(二)教具及材料準備:包括教師根據活動內容設計的課件和一張“青蛙媽媽”的大圖片;主要用來創設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遊戲情景來貫穿課的始終,體現了《綱要》中提出的“以遊戲爲幼兒的基本活動”這一理念。

幼兒的的操作材料有:每組一盤黑色的顏料;人手一支黑色水彩筆。

六、活動程序:

有了以上這些分析和準備,活動程序也就一目瞭然了。可以簡單的概括爲“觀察------想象------創作”三個部分。

(一)以課件匯入課題,引導幼兒細緻觀察。

1、幼兒邊聽歌曲邊表演小蝌蚪遊動進場入座。利用幼兒學過的本領,增加活動的生動性,讓幼兒一開始就帶着愉快的情緒參與學習。

2、老師:“呱呱呱、呱呱呱,誰來了呀?”(課件裏出現青蛙媽媽)

老師:“咦!青蛙媽媽皺着眉頭,好像有點心事,我們一起來聽聽是怎麼回事吧!”(課件裏播放青蛙媽媽的聲音“唉,聽說我的寶寶在到處在找我,可是到現在還沒有回到我的身邊,真着急啊!”)

老師:“原來是這樣啊!那我們一起來幫助小蝌蚪趕快找到媽媽好嗎?”

3、老師帶領幼兒一起復習兒歌“小蝌蚪,細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媽媽,媽媽,你在哪?來了,來了,我來啦!來了一隻大青蛙!”(唸完兒歌后課件裏出現了一羣遊動的小蝌蚪。)

老師:“哇!真棒!小蝌蚪終於找到媽媽了。它們可開心了,還要感謝我們小朋友的幫忙呢!(這時,課件裏的青蛙變成高興的表情)來爲我們自己鼓鼓掌吧!”透過複習兒歌這樣的形式,讓幼兒初步體驗

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同時也引出一下個環節。

4、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出問題

老師:“小蝌蚪們快活在水裏游來游去。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它們遊得一樣嗎?哪裏不一樣?”(課件裏出現小蝌蚪往不同方向遊動的畫面)用提問法,明確的把“觀察”和“比較”這兩個任務交待給幼兒)

5、幼兒自由討論。在前面幾個集體活動的環節之後,適當的提供給幼兒一個相對自由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能充分調動它們學習的積極性。討論結束後,教師小結:“原來小蝌蚪遊動的方向都不一樣。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邊的小蝌蚪是往左邊遊的。真有趣啊!我們也來學學小蝌蚪游泳好嗎?”於是,帶幼兒進入活動的第二個環節。

(二)幼兒自由想象並表現,掌握手指壓印及添畫曲線的方法。

1、老師:“每組的桌上都有一盤黑色顏料和黑色水彩筆,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可以怎麼做,才能把這些材料都利用起來,變出可愛的小蝌蚪呢?”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依據於《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這樣的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所以,我改變以往教師示範,幼兒學習的模式,讓幼兒真正成爲活動的主體,變“要我學爲我要學”。也許這一過程還會出現許多富有創意的新發現呢。

2、在幼兒自由探索之後,老師請畫得好的幼兒上來畫一畫,說一說自己的方法。老師及時表揚和肯定幼兒的想法和創造。最後,再來解決這節課的知識點(難點)。老師可以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後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水彩筆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遊動了。我們可以一次多壓印幾個小蝌蚪的身體,然後在不同的位置添畫細尾巴,這樣,這羣小蝌蚪就會朝不同的方向遊動了。如果能變換不同的方向壓印就更好了!”小朋友在平時的美術活動中,經常有畫一下換一次工具的習慣,爲了避免時間的隱性浪費,從小培養幼兒學會統籌安排的好習慣,老師在這裏可以重點指出,要求幼兒按老師的方法來作畫。

3、老師:“請小朋友學學老師的方法再試試吧。讓更多的小蝌蚪從四面八方游過來,找到它們的媽媽吧!”

(三)幼兒再次操作,體驗創作的樂趣。

1、在聽過老師的講解後,請幼兒再次作畫。這時可以播放“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爲幼兒創設一個輕鬆愉快的情景環境,同時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2、老師巡迴觀察,適時的加以指導:

(1)蘸顏料壓印後,需要在抹布上擦乾淨手指後再拿水彩筆添畫。

(2)要求幼兒保持畫面和桌面及周圍環境的整潔。

(3)請作完畫的幼兒把材料和工具放回原處,用肥皂把手洗乾淨。這些看似點點滴滴的常規教育,就蘊藏在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老師應該充分利用一切教育機會,鞏固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

3、展示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教師繼續利用課件創設的情景,對幼兒說:“青蛙媽媽看到這麼多的寶寶,真高興啊!一蹦就蹦到了我們小四班來了。請小朋友們趕快把自己變出來的小蝌蚪送到青蛙媽媽的身邊去吧!”這時,老師出示青蛙媽媽的大圖片,貼到教室的主題牆上,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都粘貼在周圍,表示把小蝌蚪送回青蛙媽媽的身邊啦。

4、老師帶領幼兒一起欣賞同伴的作品,交流自己的創作經驗,誇誇自己能幹的小手。這個環節又利用了情景遊戲法,頭尾呼應,把活動推上新的高潮。讓幼兒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七、活動延伸:

在有關“春天”的主題活動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師生共同佈置的“小蝌蚪找媽媽”的主題牆面,複習有關故事、歌曲,學做“小蝌蚪找媽媽”的音樂遊戲。並且可以請幼兒繼續探索“小蝌蚪和青蛙的祕密”,收集相關資料,然後圍坐在主題牆旁邊,相互交流自己獲得的資訊,對如何更好保護“小蝌蚪”和“青蛙”展開討論等等。

美術說課稿 篇3

我說課的內容是XXXXX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第X冊第X課《XXXXX》一課(課件),下面,我着重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程程序、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課件)一。 教材分析(課件)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XXXXXX》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小學X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小學兒童的學齡特點,本着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課件)思想目標:體會XX的意義,形成XXXX的價值觀念和情感態度。

知識目標:透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XX,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設計和製作。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生活情感的表達能力,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 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課件)教學重點是:XXXXXX.

教學難點是:XXXX合理性和協調性。(將XX巧妙的設計在造型中)。

二。 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爲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小學X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的教學思想,透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透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課件)

爲了使學生都能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爲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創設情境 欣賞XX 我首先設計了"創設情景——欣賞XX"這一環節,因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播放了XXXX動畫片段,把學生帶入XX的世界中,讓學生欣賞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XX,爲後面設計XX做好鋪墊,引導學生透過體會XX的意義,懂得珍惜XX,引出本課課題—XX(二)引導啓發 瞭解XX 其次由於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知識層面、生活環境的不同,觀察力與認識層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設計了"引導啓發 瞭解XX"一環節。先出示一組圖片,透過"?"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瞭解。接着出示一組有錯誤的XX,讓學生觀察分析:設疑引路,歸納總結,突破難點,避免發生同樣的錯誤。這一環節的設計爲學生的製作設計了一個坡度,減低了難度。透過語言表述與語文課相結合,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教學活動中,以此調動學生勇於表現、釋放個性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三)自主探究 折制XX 接着我設計了"自主探究——折制種表"一環節,因爲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課程標準特別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他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識,所以在這環節我先用激勵的語言表揚學生的學習精神,X正當學生情緒高漲,產生積極的探究動機的時刻,我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引導學生到書中尋找答案,鼓勵他們根據書中提示,相互交流,積極互動,講解自己的製作想法,瞭解不同的方法步驟,並大膽地展示出一個設計與衆不同的表面。透過這種安排,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在小組中合作、在小組中探討,使重、難點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決,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使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

(四)大膽創作 製作XX 爲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我設計了"大膽創作——製作XX"這一環節,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再創作,在再創作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協調,鐘面指示明確。製作同時,並播放兒童歌曲X,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在學生創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諸如:材料的選用、顏色的搭配等問題。我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解決問題。

(五)展示欣賞 評價XX 我接着設計了"展示欣賞——評價鐘錶"的環節,這樣就做到了問題由學生提,方法由學生想,思路由學生講,從而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爲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爲輔的方法進行評價,從而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悅。

(六)課堂小結 擴展延伸 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因此我最後設計了"課堂小結——拓展延伸"環節,在課程即將結束時,問學生:"這節課哪一點給你帶來了快樂?"學生學會從創作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合作的快樂,甚至會從老師和同學的評價中體會到快樂。這一環節對快樂的回顧,既加深了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印象和體驗,同時又是對這節課的總結和梳理。

最後,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和家長共同創作一個更漂亮的XX拿到學校來,把自己的創作感想和樂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1.自評:讓學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臺上展示,說說自己的作品名稱,覺得自己的作品什麼地方製作的棒?

2.互評:學生之間相互談談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在共同的參與過程中產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審美能力。

3.教師評價:根據激勵性的原則,在學生互評的過程中,我相機結合學生作品的不同特點,肯定孩子們的各種表現,保護他們的積極態度和創新意識。點評時注意給能力較弱、性格內向的學生學生更多的展示機會,找出其優點,甚至擴大其優點,併發自內心讚揚他們,使他們擺脫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這樣,讓全體學生都成爲"學習的主人".

四。板書設計:(課件) 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板書設計分三部分:課題XX基本特徵示意圖和展示區。

總之本節課透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再創造,他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說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美術說課稿 篇4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美術活動《美麗的蝴蝶》。

一、 說教材美術活動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手段之一。透過美術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的美術興趣,使幼兒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於它激發情趣、激發興趣;賦予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

蝴蝶是幼兒常見的、喜愛的`一種昆蟲,許多幼兒都有過抓蝴蝶的經歷。美麗的蝴蝶能讓幼兒感受到美,體驗到美,能激發幼兒產生表現美的慾望。此內容非常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因此我選擇了這一教學內容來教學。

透過欣賞範畫中美麗的蝴蝶,激發幼兒畫蝴蝶的慾望。

二、說教學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設計了以下3個目標:

1、引導幼兒學畫正面蝴蝶的基本外形特徵,並用對稱圖案裝飾蝴蝶的翅膀。

2、嘗試用冷暖色對比的方法塗色裝飾。

3、透過繪畫活動,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三、說教學重點與難點根據活動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放在學習畫正面蝴蝶和用對稱圖案裝飾蝴蝶的翅膀上,活動的難點是:要求幼兒嘗試用冷暖色對比的方法給蝴蝶翅膀上的圖案塗色。

四、說活動準備爲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1、範畫一幅。畫蝴蝶的步驟圖2、油畫棒、勾線筆、素描紙幼兒每人一份3、《交遊》的音樂磁帶一盒,錄音機一臺。

五、 說教法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根據我班幼兒的學習特點,本次活動我運用了觀察、比較法,直觀法,講解示範法。

1、觀察、比較法,直觀法:()因爲大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來看,以看掛圖,聽教師講解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2、講解示範法:講解演示是本次美術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操作的重要步驟六、說教學流程1、匯入。在匯入環節中,我利用"郊外的花叢引來了許多蝴蝶在飛舞,進行匯入,激發了幼兒想看蝴蝶的慾望。

2、引導幼兒觀察蝴蝶的外型特徵,對稱的花紋,比較花紋的顏色。第二個環節讓幼兒隨着音樂節奏去看蝴蝶,引出範畫,引導幼兒對蝴蝶進行觀察,比較。透過觀察,幼兒能夠對蝴蝶的翅膀產生直接認識和理解,進一步擁有感性認識,在老師的講解下,幼兒瞭解了蝴蝶的基本外型特徵,知道蝴蝶有兩對翅膀,一般靠近頭部的這對長得更寬大,而靠尾部這對長得更窄小。蝴蝶翅膀上的花紋是對稱長的,也就上說兩邊的花紋是一樣的。頭上有一對觸角,腹部有6條細細的腿。透過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圖案的顏色,引出冷暖色。告訴幼兒紅色、黃色是暖色,藍色、綠色是冷色,像這樣一個暖色花紋,一個冷色花紋放在一起,看上去非常鮮豔,對比很明顯,也很漂亮。像這種塗色方法叫冷暖色對比塗法。

3、出示畫蝴蝶的步驟圖,激發幼兒的繪畫慾望。

4、幼兒繪畫,老師巡迴指導,啓發幼兒設計出與衆不同的花紋。

5、評價並展示幼兒作品。

6、告訴幼兒有機會要跟父母一起去看蝴蝶展。

活動延伸:給畫面添畫。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不足之處,請各位領導、各位老師指正。

美術說課稿 篇5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美版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鑑賞第1課《培養審美的眼睛》。我主要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教學手段和教學過程五個方面加以闡述。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本課作爲高中整個美術鑑賞教學的開篇,對後面的教學具有指導意義。透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瞭解什麼是美術鑑賞,美術鑑賞的一般過程和特徵,以及學習美術鑑賞的意義,由此掌握美術鑑賞的方法,培養學生“審美的眼睛”。

(二)重點:

培養學生送審美的眼睛,讓學生掌握美術鑑賞的一般方法,認識美術鑑賞對於個人未來人生髮展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理由:審美應是一種主動地行爲,因爲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只有具備了一雙審美的眼睛,才能會看和主動。)

(三)難點

如何結合實例講清美術的主要分類方法、美術鑑賞的概念和美術鑑賞一般過程或方法。

(理由:由於學生原有知識基礎的制約,對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難度。)

(四)內容結構

本課主要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學習美術鑑賞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說明什麼是美術鑑賞,第三部分爲美術作品的分門別類,第四部分是美術鑑賞的意義。

二、教法:

本課涉及的新知識主要以基本概念爲主,所以我採用了講授法、對於相關的作品採用演示法。

三、學法:

記錄、觀察、理解、記憶

四、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1 、匯入: 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在滿足了物質生活的需要之後,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我們面對數量衆多,風格各異的美術作品時,如何來辨別作品的好壞,如何認識和理解藝術家的表現方法,作品的意義,對作品的價值的判斷以及會從內心產生喜歡或厭惡等的情緒反應。所有這些疑問的產生,都涉及到了美術的鑑賞問題。

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鑑賞第1課(培養審美的眼睛),標籤:美術說課稿,美術說課教案,

教師活動:展示圖片:張萱的《搗練圖》米勒的《拾穗》達利的《內戰的預感》康定斯基的《即興之31》

提出問題:A、你喜歡哪幅或者哪幾幅作品,爲什麼?

B以上有你感到厭惡或不解的作品嗎?爲什麼?

C你能說說其中有關作品的表現有哪些獨到之處嗎?

學生活動:帶着問題觀察展示的作品,踊躍的回答問題。

教師點評:大家對美術作品的這些疑問或者觀點,都涉及到了美術鑑賞的問題。

那麼什麼是美術鑑賞,美術作品是怎樣分類的以及學習美術鑑賞的意義是什麼?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

(理由:透過作品展示,讓學生在看畫的同時,提出自己的觀點,自然而然的引出美術鑑賞的概念,比單純由老師來講述要直觀和具有樂趣。)

2、什麼是美術鑑賞?

基本內容:先從對天安門廣場的感受和對天安門的審美認知中,說明鑑賞並不神祕,而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然後從具體的美術作品入手,以張萱的中國畫《搗練圖》和法國畫家米勒的油畫《拾穗者》,來介紹美術鑑賞的一般過程和方法,闡明什麼是美術鑑賞及其對象、過程、目的和本質特徵等。

透過對徐悲鴻的《奔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圖》以及吳冠中的《根扎南國》三幅國畫的欣賞以及對各自相關知識的查證,得出他們的內涵是不同的。所以美術鑑賞是被動接受與主動參與的綜合的審美活動。

美術作品的直觀和相關知識是美術鑑賞的基礎,這就要求鑑賞者必須首先具備美術的基本知識,識別美術的基本類型和一般表現方法,然後才能進行實質的鑑賞活動。

那麼美術作品有哪些類型呢?這就涉及到了美術作品是如何分門別類的問題。

教師活動:(1)、分別展示天安門的圖片、張萱的中國畫《搗練圖》和法國畫家米勒的油畫《拾穗者》,徐悲鴻的《奔馬》和梁楷的《太白行吟圖》以及吳冠中的《根扎南國》

(2)、提出問題:A、看到天安門我們聯想到什麼?(提示:造型的、歷史的、情感的)

B、《搗練圖》和《拾穗者》兩幅作品有什麼區別?(提示:畫種、服裝、國家、貧富、)

C、《奔馬》《太白行吟圖》《根扎南國》都是中國畫嗎?

(3)、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有關理論和觀點。

學生活動:欣賞圖片,探究問題,回答提問。

(設計理由:1、在欣賞圖片中,逐步訓練學生區分不同美術形式的能力,2、培養學生勤勞善良的美好情感)

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美術鑑賞第1課(培養審美的眼睛),標籤:美術說課稿,美術說課教案,

3、美術作品是如何分門別類的?

總體而言,美術作品都被歸爲空間藝術的範疇,在這下面,美術根據其藝術門類劃分爲:繪畫、雕塑、建築、設計、書法、攝影。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按照其材料、功能、題材和內容等分別作更細緻的劃分。

依照美術作品在形式語言上的不同特徵劃分出了以寫實性客觀再現爲主的“具象藝術”。

美術說課稿 篇6

一、說活動教材

在美術教育教學活動中,幼兒真正的作品是能夠自然流露幼兒心靈的作品,靠傳統的臨摹和示範教學,不能誘發幼兒潛能的發揮和個性的展現。所以我把教學所選內容最好從幼兒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和感興趣活動中尋找幼兒的興趣點,以培養幼兒的個性,發掘幼兒的潛能,並引導幼兒創作。本次教學活動結合幼兒平時日常生活中欣賞過的繁華街頭景象,幼兒已加深了對街道上各種建築物和景物的印象,我想透過主題性的繪畫,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維、想象力和表現力,使幼兒能大膽地將自己所看到的《繁華的街頭》景色,用繪畫的形式展現出來,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作用。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和教學內容,並結合本班幼兒已有的經驗和實際發展水平,我制定了適合我班幼兒發展的兩個目標。

(一)欣賞繁華的街頭,加深對建築物的印象,提高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使幼兒能大膽地將所看到的各式各樣的房屋和街頭的景象用繪畫的方法表現出來。

三、說活動重點和難點

中班的孩子繪畫能力、想象能力、模仿能力都比較強,透過自己的動手繪畫從中獲得情感體驗,因此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培養幼兒繪畫的表現力。難點是:組織一幅主題性繪畫。

四、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爲具體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也是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爲了勝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我做了以下相應的準備:

(一)事先請家長利用平時休息日的時間,帶幼兒到繁華的街頭去實地觀察,並引導幼兒將自己所看到的繁華街頭的景象,用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二)物質準備:繪畫紙、水彩筆、水粉筆等。

五、說教學方法

選用適當的教學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據新《綱要》的精神:"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本次活動中我除了要以飽滿、熱情的情緒吸引幼兒外,主要還採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一)談話、提問法:談話法維護寬鬆的精神氛圍和自主表現的時空,而提問的方式又能引導幼兒靠近主題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已有知識經驗。透過談話提問的方法引入來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來激發了幼兒探索求知的慾望,從而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講解提示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體現了"幼兒纔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理念精神。透過講解提示,展開討論,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去觀察,展開自由發揮、任意想像的翅膀。

(三)個別指導法:幼兒美術活動雖然遊戲性很強,又非常自由,但它並不是單純的娛樂或消遣,老師在把握幼兒現有水平和每個孩子特點的前提下,對個別幼兒適時、適當的指導才能出成果,才能爲幼兒創造更多獲得成功的機會。

(四)欣賞評價法:欣賞評價法指的是將幼兒不同特點的作品進行對比評價,肯定各自的特點。在本次活動的最後環節,我採用了欣賞評價法。

六、說活動過程

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本次活動的目標要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談話匯入新課→授新課→幼兒作畫→活動評價→結束活動爲程序來展開一系列活動。

具體活動過程如下:

美術說課稿 篇7

一·活動內容。

美術活動是幼兒園藝術教育的手段之一。透過美術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的美術興趣,使幼兒初步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我考慮到小班幼兒年齡小的問題,他們對身邊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喜歡觀察,喜歡動手學着做。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對夏天常用到的扇子很感興趣,對它的造型,圖案都很好奇。爲此,我涉及了這次的《扇子》欣賞活動。 二·活動目標。

《綱要》對於藝術教育目標的要求是:喜歡參加藝術活動,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徵及教材本身的特點,我爲此制定的三個目標。

1·瞭解扇子的種類,知道扇子的作用。

2·樂於感受扇子的美。

3·能夠從不同角度(材質、造型、圖案 、色彩)欣賞扇子,並用語言描述。

重點: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自己的扇子是什麼樣的。

難點:能夠和音樂跳扇子舞。

三·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爲了讓幼兒實現對扇子有一個初步的印象,我請家長事先帶小朋友觀賞扇子,予以初步介紹。

2·物質準備:根據內容及目標的需要,我爲此讓每個小朋友都帶一把扇子來班級。以及我準備了;輕音樂一段,播放器。 四·教學方法。

建立起各種學習內容之間的聯繫,加深他們對扇子的認識,並樂於感受扇子的美。爲了達到預定的教學效果及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徵,本活動運用了示範與範例法,觀察分析法,操作法來幫助。 五·活動過程。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徵和本活動的目標要求,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首先,觀賞扇子實物,引發幼兒興趣。其次,幼兒觀察扇子,上臺說一說你的扇子的不同點,並分組與同伴交流討論扇子的不同點。接着,老師提問,扇子還有什麼作用。最後,播放音頻,先請幼兒觀賞老師的扇子舞,在請幼兒和老師一起跳扇子舞,感受扇子的美。 下面是對每一個環節的具體說明:

1·觀賞不同的扇子實物,引發幼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出示扇子實物,請小朋友上臺感受扇子帶來的風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老師就可以說“扇子一搖啊,就會給我們帶來風,誰想來感受一下?”

2·瞭解扇子的種類,知道它們的不同點。

我想教師幼兒相結合的示範講解法會更直觀的讓幼兒知道了解扇子的的不同點在哪裏,該如何用語言表達。所以老師會先請個別幼兒從扇子的材質,圖案,造型,色彩等方面介紹自己扇子。爲下面的分組討論奠定基礎。

3· 幼兒分組交流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在幼兒交流討論時,我想教師應該指導幼兒應用已有經驗,發揮想象,並適時給與偶爾鼓勵和引導,老師還應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讓幼兒在不同水平上得到發展。這樣有助於幼兒樹立信心和討論過程的順利開展。這樣老師可以說“小朋友們就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告訴你的同伴,你喜歡你的扇子嗎?它是什麼樣的?”

4· 教師提問,扇子還有什麼其他用途。

這個環節重點在於讓幼兒知道原來我們的扇子不僅可以給我們扇涼,還可以掛在牆上裝飾房間,也可以用扇子來跳舞。”

5· 播放音頻,先請幼兒觀賞老師跳是扇子舞,再請幼兒與老師一起跳扇子舞。

這個環節的大部分時間放在幼兒的觀賞和親身體驗中。銜接上一個環節,讓幼兒對扇子的作用有一個跟直觀的印象,也能親身體驗扇子的美並享受欣賞扇子舞當中的樂趣。

6·活動結束。

讓幼兒在自由舞蹈以後結束活動。

美術說課稿 篇8

教學目標:

1、在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變傢俱的活動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動手能力,審美表現力。

2、透過觀察、思考、分析與交流,使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初步接觸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進行紙盒變傢俱的設計。

3、使學生的合作精神得以發展,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開啟學生的思路和創作慾望,能從紙盒的造型中展開聯想,動手設計和製作傢俱作品。

教學難點:傢俱作品的新穎、美觀,造型多樣。

學習材料:各種包裝盒、彩紙、剪刀、膠水等

教學過程:

一、魔術匯入:老師用變魔術的遊戲方法,使一個小紙盒變成沙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新課:

1、教師出示範例,簡單展示製作方法。讓學生說出各種傢俱名稱,讓學生簡單瞭解紙盒變傢俱的製作方法。

2、教師出示,讓學生欣賞各種漂亮的傢俱,瞭解更多傢俱的類型和種類。

3、引導學生欣賞教材中的範例,並說出喜歡作品的製作方法,擴展學生的思路,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

4、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出示自己帶的紙盒,討論創做構思及分工。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5、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創作,教師巡迴指導並提醒學生注意使用工具安全。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及創作能力。

6、組織學生進行作品展評。在展評中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及欣賞評價能力。

三、拓展:

教師出示,讓學生欣賞各種廢棄材料進行的手工製作,讓學生懂得物以致用,鼓勵學生課後多嘗試利廢小製作。

四、板書:

紙 盒 變 家 具

製作方法:切、剪、組合、折……

美術說課稿 篇9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美術下冊第十課《風的魅力》,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學重難點、教法和學法、教具學具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八個方面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構想。

一、說教材:

《風的魅力》是人教版小學五年級美術下冊第10課,屬於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領域。該領域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在五年級下學期安排《風的魅力》這樣的內容,是結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而進行的,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製作能力。教材的要求是引導學生認識風能,運用各種材料加工出風力玩具。在製作風能玩具的樂趣中,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想象力與創造力。

本課是一節集欣賞性、科學性、創造性、樂趣性於一體的美術課。

二、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屬於小學高年級階段,認知能力和動手能力相對較強,有了一定的生活體驗。本節課的設定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新課改的精神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我確定了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引導學生認識風能。

2、操作目標: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力,將各種材料加工成風能玩具。

3、情感目標:在製作風能玩具的樂趣中,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想象力與創造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依據美術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本課的教學

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及動手製作的能力,

難點是:製作簡易風箏的骨架扎法以及風箏的繪製。

五、說教法和學法:

說教法:

“教無定法、以學定教”,依據新課程標準 “以學生爲主體”和“充分發揮學生個性” 的理念,教師教學方法就顯得尤爲重要,這節課重在尋找生活中的美,挖掘生活的美,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採用演示法,引導發現法,範例教學法等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透過範例的欣賞,感受美的過程,樂於去發現美,感悟美,進而激發創造美的慾望。

說學法: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內容的特點,在教學中,注重指導學生(1)運用聯想的學習方法;(2)動手嘗試練習的學習方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法和學法,採用直觀欣賞範作、學生相互討論交流,學生自主創作等多種形式。

六、說教具學具準備:

爲了使學生能成功的製作風能玩具,我準備了以下

教具:多媒體資料、老師和學生作品等。

學具:紙、細竹條、彩紙、細線、剪刀等。

七、說教學過程:

爲了突出本課教學重難點,完成教學目標,依據新課程標準,我將以以下五個環節設計,實施本課教學。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學伊始我讓學生展示課前準備好的會飛玩具如——風車、紙飛機、飛碟等。請同學們現場演示一番,學生會爭相演示,會飛的玩具成爲課堂的景觀。這樣爲孩子們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激發求知的慾望,經過體驗,讓同學們說說它們爲什麼能飛起來呢?小組討論得出是風能的作用。

(課件出示)介紹了什麼是風能及合理利用風能,既可減少環境污染,又可減輕越來越大的能源短缺的壓力。自然界中的風能資源是極其巨大的是地球上可資利用的水能總量的10倍。引導學生說說風給人類帶來的好處以及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如風能發電,風帆助航,風車提水,風力致熱等等,風能在給人類帶來好處的同時,還會帶來一些災難,如龍捲風、颶風等,我們應該合理利用強大的風能,爲人類造福。這樣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更加深刻的瞭解風能。

這時引出本課課題《風的魅力》並板書課題。

(本環節設計意圖就是讓學生透過玩會飛的玩具,體驗風的作用,引出本課。)

(二)、設定情境、探究學習:

剛纔老師已經用體驗活動和課件介紹的方式讓學生對風能以及風能玩具產生了極大興趣,在這個最佳的學習狀態基礎上,老師再次給學生介紹一個重量級的風能玩具——風箏,從而更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時老師播放山東濰坊風箏節視頻,讓學生置身風箏節,感受風箏節盛況和放飛風箏的樂趣。透過視頻讓學生了解濰坊是風箏的發源地,(點視頻)濰坊風箏製作歷史悠久,屬中國三大風箏派系之一。濰坊風箏題材多樣,具有濃郁的鄉土風味和民間生活氣息。

每年4月20日至25日舉行濰坊國際風箏節,每年都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團參賽。濰坊風箏博物館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專業博物館,它題材廣泛,花樣繁多,扎技精湛,造型各異,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留連忘返。

學生了解了濰坊風箏節之後,教師再以著名詩人高鼎寫的一首《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引導學生談談自己休息日在廣場上放風箏的體驗。

學生在這一環節中對風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這時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風箏製作步驟,同時教師進行示範製作

1 將竹條綁紮成十字形

2 用兩根竹條做斜杆,用薄紙蒙在骨架上

3 用一根線拴在橫杆和豎杆的交叉點上,另一根拴在下端

4 美化風箏

在製作過程中教師提示:

製作風箏時的最重要因素要對稱,否則兩邊會受風力不均衡,影響風箏上天。可除了風箏外形,圖案色彩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這一環節主要讓學生理解風箏的結構特徵、製作步驟和方法,能設計出有個性的風箏

教師再次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多種圖案樣式的風箏給學生欣賞,從而拓寬學生的創作思維。

(三)、學生製作,老師輔導:

此時創設學習情境:一年一度的風箏節馬上就要開始了,濰坊正在募集優秀風箏作品進行展評,你們有興趣參加嗎?心動不如行動,還等什麼呀,趕緊開始吧!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時讓同學們以小組爲單位,集體討論創作構思,並在小組內展開競賽,學生在積極的討論交流中取長補短,完善構思,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

讓學生根據各自帶來的材料,進行製作。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爲了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有效的發揮,我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動手操作,並及時的給予幫助和指導。)

大約十幾分鍾後,要求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並針對作品情況進行點評,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體驗放飛、總結經驗:

製作完成後,讓同學們帶着風箏到學校操場,進行試飛比賽活動,感受風的魅力,有的小組的風箏不僅製作漂亮,而且飛的很好;有的小組風箏飛不起來,讓大家幫他們查找原因並及時調整,請學生選出選進風箏節的作品,並說明理由。

(五)、課堂小結並拓展:

在上面教學的基礎上,教師進行課堂小結。拓展這一環節讓學生課後瞭解世界上最大的風箏、最小的風箏、最重的風箏、最長的風箏,還可以製作更多的風能玩具。讓學習從課堂走向課外,進一步發現美,探究美,提高審美情趣。

這樣的課堂設計,使學生以學、練結合,發現學習和美育相融,符合美術新課標要求。

八、說板書設計:

美術課的板書應融畫於一體,因此在教學中,應將作畫過程與板書相配合,做到和諧一致。

以上就是我對本課教學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多有不到之處,還請各位教師批評指導,引領我在今後提升教學素養,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探究能力、想象力與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