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五年級語文《落花生》的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2.82W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五年級語文《落花生》的說課稿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語文《落花生》的說課稿範文

五年級語文《落花生》的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落花生》是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學習主題是“生活中的啓示”。透過學習讓學生領會作家從生活中得到的啓示,引起學生共鳴,引導其做一個具有生活智慧的人。本文是一篇敘事散文,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着重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經過,透過對花生好處的談論,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文章表達頗具匠心,佈局主次分明,寓理於物,以平實的筆觸,借花生闡明瞭深刻而樸實無華的做人道理。

二、說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3.學習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

難點:分清文章主次,學習詳略得當的表達方式。

四、說教法

課堂是學習的場所,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基於以上的認識,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自主學習,積極思考,以讀促講,讀中感悟,我主要運用了直觀激趣、比較、談話和遷移等方法進行教學。

五、說學法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就是要讓學生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與方法,也就是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爲此,我指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討論,採取讀、思、寫同步訓練,運用對比及課內外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學習。

六、說教學流程

(一)激發興趣,直奔主題

爲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誘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他們一上課就進入想學、願意學習的境界,上課伊始我先出示桃子、石榴、蘋果的圖片,讓學生談談自己的認識,接着出示花生生長中的圖片,提問:這是什麼?誰能談談你對它的認識?比如說樣子、味道、作用等。學生練說後,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剛纔大家談了自己對桃子、石榴、蘋果和花生的瞭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5課《落花生》,文中的父親也談了他的看法,請大家自由快速地讀課文,找出描寫父親看法的相關段落。這樣的設計,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以此爲切入點,直奔課文重點段落第十自然段的研讀,打破了逐段串講的教學模式。

(二)抓住重點、研讀領悟

根據《課標》的基本理念: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一環節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我先讓學生齊讀父親的話,再分角色朗讀作者兄妹三人對花生好處談論的相關段落,以此進行對比,引導學生質疑,比如說:父親的看法與“我”們有什麼不同呢?並透過再讀父親的話,使學生認識到花生最可貴的特點,那就是——樸實無華、默默無聞。隨後,我讓學生分組探討,領悟父親接下來說的話。再抓住關鍵詞“只”、“體面”、“……要……不要……”理解“我”的話——“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這句話的含義,明白做人的道理。

在學生透過領悟父親的話,明白做人的道理時,我相機告訴學生這種由議花生寫到怎樣做人的寫法叫借物喻人。爲了幫助學生初步瞭解這種寫法,我設計了一組有梯度的練習題。(小黑板出示)我是這樣來操作的:課文中作者借花生喻默默奉獻的人,請大家想想借鋪路石可以喻什麼樣的人呢?再聯繫身邊的事物,想想什麼可以喻勤勞的人?除此之外,你還能想出什麼?請大家分組討論並完成練習。這樣,學生就能很輕鬆地接受“借物喻人”這種寫法。

(三)對比學習,體會文章的表達方式

《課標》指出,高年級閱讀教學不僅是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還應初步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式。在學生研讀領悟做人道理後,這時我讓學生默讀全文,說說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內容?再引導學生透過對比:作者在寫種花生、收花生以及吃花生、議花生的內容時有什麼不同?透過剛纔的學習,學生可以很清楚的發現:吃花生、議花生是文章的主要內容,作者寫得詳細一些,而種花生、收花生是次要內容,寫得簡略些。這樣學生也就領悟了文章這種主次分明、詳略得當的表達方法,突破了課文的重難點。

(四)課堂延伸,引導學生求發展

針對學生語文能力有差異的客觀實際,我重視找準每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在教學的最後,設計了一組開放式作業。學生任選其中感興趣的一項或幾項活動完成。實施開放式作業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精神,它以學生爲主體,將作業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在作業的天地中享有充分的自由。

七、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好的板書,它是文章結構的簡縮。透過板書,使學生能鮮明地對比,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深刻地體會中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5.落花生

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

五年級語文《落花生》的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落花生》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4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個單元的主題是生活中的啓示,這個單元的課文都包含着深刻的如何做人的哲理,情節性比較強,語言質樸簡潔,含義深刻。

《落花生》是兩篇精讀課文當中的一篇,課文主要講了一家人過花生收穫節的情節,透過談論花生的好處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二、說學情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我所面對的學生是這樣的,五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樂於表達,願意交流,他們已不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想法開始更加獨特,對生活有所體驗和感悟,思想也逐步的走向成熟。正是引導他們明事理,知是非,培養人文素養,提高語文能力的關鍵時期。

在學習上,他們也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但是就這篇課文而言,需要老師進一步的循循善誘,關注學生的個性體驗,用文字架起學生學習跟生活之間的橋樑,讓學生們在閱讀課文的同時,學會體會生活當中蘊含的哲理。

三、說教學目標

因此,基於教材和學情,我從課程標準中“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出發,設計了以下三個維度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賞析文中重點字詞,掌握本詞的煉字藝術。

2、過程與方法:透過誦讀,品味關鍵詞語,把握詞中描繪的意象,分析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這首詞的思想感情和“以天下爲己任”的偉大抱負。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體會花生的可貴之處,感悟課文蘊含的道理爲我的教學重點,體會文章詳略分明,借物喻人的寫作特點則爲我本堂課的教學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爲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中我採用品讀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那麼接下來我將着重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爲核心的環節。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著名特級教師於漪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基於此我的匯入設計爲:出示有關花生的謎語,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提問:花生有什麼樣的作用?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之後播放花生生長過程的視頻,引導學生理解本文問題爲“落花生”的原因。之後以作者筆名設疑,旨在讓學生帶着問題學習本篇課文。

(二)誦讀訓練,初步感知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加強誦讀習慣的培養,對領悟作者感情,品味文章語言,增強文章語感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本課伊始我將從指導誦讀入手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首先我會進行示範朗讀,然後透過自讀、齊讀、指名讀、競賽讀等各種手段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在學生聽和讀之前,我會給學生設定以下問題:

1、課文圍繞花生講了幾件事情?分別是什麼?

2、四件事情分配筆墨是同樣的麼?看看這四件事情分別在哪些段落?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寫?帶着問題去聽和讀,既提高了學生聽和讀的能力,又爲理解本文作者想表明的道理做鋪墊。

(三)合作學習,重點感悟

從某種意義上講,教與學的過程就是面對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些問題可能是不被瞭解的現象,可能是前後認知的矛盾,還可能是需要挑戰的困境。提出的好的問題具有雙重意義。

第一,問題解決的過程是學生學有所獲的過程,是教學目標實現的標誌。

第二,問題本身就是教學的線索,它是牽引,它是驅動教學的重要力量。

爲此,在這一環節,我將用大屏幕展示出這樣幾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問題放手給學生,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學生分角色讀文,指名彙報:談到花生的好處,兄妹們是怎樣認爲的?(並在大屏幕上出示姐姐、哥哥、“我”談花生的畫面)

2、父親認爲花生最可貴的是什麼?談花生,爲什麼要說到桃子、石榴、蘋果上去呢?

(這兩個問題設定,能夠鍛鍊學生歸納概括資訊的能力,併爲下文體會做人的道理做鋪墊。)

接下來我會自然的過渡說:課文讀到這,同學們,父親僅僅是在談花生嗎?哪句話明確告訴我們?說說你們是怎樣理解的?

(透過這一問題的設定,引導學生體會做花生一樣的人,領悟做人的道理)

爲了回扣匯入時懸而未決的問題,我會繼續追問學生:少年許地山是否理解了父親所說的話呢?哪句話能體現出來呢?此時學生們是否理解許地山爲何要起這樣一個筆名了?透過一堂課的學習,學生能夠理解許地山起“落花生”筆名的緣由。

並縱覽全文發現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完成本堂課的教學難點部分。

(四)小結作業,鞏固提高

課堂小結是對本堂課所學知識的鞏固,我會提問學生本堂課都有哪些收穫,瞭解學生對於本堂課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課後作業是教與學的交匯點,是與課堂學習內容的對話。我希望透過作業的佈置,強化學生對本文的理解,並能夠實現知識的遷移。

基於此,我設計了開放式的作業:試着以你周圍的一種事物來說明一種道理。達到“課雖下,味還在,趣仍濃”的目的。

五年級語文《落花生》的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本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實驗教科書,語文九冊第15課。本課是許地山先生開始創作時,爲追憶父親的教誨,寫的一篇記敘文。在選入課文的時候有改動。本課按事情發展順序安排了一幅插圖,15個自然段,1個生字和7個要求會寫的字。課文從記敘種花生到收花生,到嘗花生再到議花生。重點贏餘議花生這部分,以談話方式來記敘,本文是一篇借物喻理的記敘文。讓學生在讀中得到啓發,受到教育。作者把自己受到的人格教育淺移默化地薰陶了學生的人格。

2、教學要求

(1)認知要求

A、讀準字音:má亭、zhà油愛mù。

B、辨析形:(看黑板口頭組詞分辨)

C、找出新詞,並能聯繫上下文了解意思。

D、讀文能瞭解文章記敘了一件什麼事。

(2)技能要求

A、能用學習用具和聯繫課文內容自學生字詞。

B、能按寫作順序把文章的詳略部分找出來。

C、能正確流利讀出課文,並從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3)情感要求:培養學生做一個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3、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清文章寫作思路,瞭解文章內容,理解第10段的話,理解“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很有用”。

難點:學會詳略得當的寫作手法,培養學生做一個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體會父親的話和我悟出做人的道理。

二、說教法:(爲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從學生實際出發,採用“以讀爲本,以讀代講”的教學方法。五年級的學生,已掌握很多學習方法:所以我讓生採用自學生字、詞掃除閱讀障礙,分組閱讀,角色立刻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架構教學過程。用身邊的例子引導學生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作業時安排一個小練筆。

三、說學法

1、學生能夠自學生字詞

2、學生透過聯繫上下文理解詞意。

3、學生間採用分組讀,激發朗讀興趣,採用分角色朗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4、在師生合作探究中,明白課文給學生做人的道理,理清文章思路,學習作者在記敘文中的寫作技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按教材的教學安排,本課需要2課時,在此,我完成的是第一課時。

四、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猜謎,激發學習興趣,引入新課。

首先猜“電燈謎”,再猜“花生謎”。板書課題,議課題,師生共同瞭解“落花生”得名,簡介作者。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致內容,自學生字詞。

高段要求學生能快速默默讀課文。我分三步完成。第一步,借默讀動手圈出新字詞,聯繫上下文自悟。第二步合作正文,辨析字形,理解詞意,第三步,師生合作瞭解本文主要寫了哪件事,(花生收穫時,全家人談論花生的事)。

(三)分組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並找出重點部分,標出來,說說本課按事情發展順序展開記敘,在記敘的三部分中,重點記敘議花生部分,讓生了解重點部分要詳寫。明確作者的寫作手法,引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四)分角色朗讀議花生部分,找出父親說的那段話,透過對話完成,生讀後感知,父親怎樣議花生,教師板書,從板書的對比中知道花生可貴之處,學生談自己的看法,要做一個怎樣的人。(花生、桃子、石榴、蘋果)各有優點。但,花生更爲可貴的品質是:有用卻默默無聞,或說不炫耀自己,也就是不求慮榮的道理。培養學生做一個具有花生品格的人,陶冶學生情操。

(五)佈置作業

爲了鞏固教學成果,全課小結後適當佈置幾道課後練習題。

五年級語文《落花生》的`說課稿4

一、說教材。

今日我要說的這篇課文《落花生》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一篇主題課文,這是一篇優美的敘事散文,他真實的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和所受到的教育。課文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說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他能使孩子從落花生的品格中受到人格和價值觀教育,使孩子終生受益。

結合教材和學生特點,我把這課的學習目標確定爲以下幾方面: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

2、認字8個,寫字6個,理解“居然”、“收穫”、“羨慕”、“體面”等詞語。繼續練習點畫重點詞句。

3、分主角朗讀,背誦自我喜歡的段落。

4、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以“落花生,我想對你說……”開頭寫一段話。

重點難點有兩方面:

1、理解父親讚美花生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

2、初步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學習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以“落花生,我想對你說……”開頭寫一段話。

這篇課文,我打算分兩個課時來完成,那裏我說一個課時。

二、說教法。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就明確告訴我們,學生是閱讀的主體,閱讀教學就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爲了從根本上實現這一轉變,我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把父親所說的這幾句話作爲學習該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父親的話的含義,從而抓住課文的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資料,領會全文思想感情。基本思路是:設疑匯入,激發閱讀興趣――發揮主體,讓學生自主讀書―激勵質疑問難,引導讀中感悟,―當堂組織辯論,鼓勵各抒己見――設計擴展活動,實現知識遷移。

這課的教學,我採用切入式的教學方法,具體方法是這樣的:

1、指名朗讀第一段,請同學們聯繫上下文,說說“居然”“收穫”是什麼意思?“居然”在本段中起什麼作用?

2.教師小結:一片荒地,在我們幾個小孩子的呵護下,在不經意間,竟然長出花生!這是一件多麼令人興奮的事。請學生各自朗讀這一段,讀出驚喜之情。

一開始就直接切入重點段。在這篇課文裏,著名作家許地山先生會從花生中得到什麼啓示呢?

在重點段的教學上,我採用的是八字教學法:讀讀、講講、議議、練練。那裏,我根據自身講課的特點,給他們調換了順序。

第一步,讀讀,引導學生閱讀文字,在學生讀的過程中,教師巡視,個別輔導,比如:生字詞讀不準音,不理解的句子等,能夠讓學生分主角讀,自由結合讀。

第二步:議議,學生自由組合成四人小組,討論各自得到的啓示以及自我對這個啓示的想法和看法。

第三步:講講,對自我的小組成員,結合生活實際講一講自我對啓示的感受(能夠舉出生活中具有落花生精神的物和人,如:蠟燭、清潔工),感悟誠實做人,做有用的人的重要性;

第四步:練練,在那裏,教師能夠將父親說的富有哲理的那段話製成課件,展示出來,讓孩子們反覆閱讀,到達背誦的目的。

爲了更好地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學完課文後舉行“實話實說”辯論會。並緊緊圍繞辯論題“在現代社會,你想做落花生那樣的人,還是想做蘋果那樣的人爲什麼”先讓各小組討論,各抒己見,實話實說。之後請想做落花生那樣的人上臺,想做蘋果那樣的人坐在下頭,分成兩個陣營展開辯論,教師當主持人。來理解和體會做人的道理,使學生受到教育。

爲了更好地突破課文的重點和難點,增加教學的直觀性。本課的教學設計兩處使用了多媒體:其一是匯入新課時,使用多媒體顯示花生的生長過程,讓學生直觀瞭解落花生的由來;其二是理解父親介紹落花生特點的兩段話時,多媒體出示這兩段話,既向學生提示了學習的重點,又方便了教師指導學生理解這兩段話的意思和指導朗讀,真正發揮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

三、說學法。

“一切爲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根據這一理念,教學時我採用開放式教學和情景教學相結合的方法來組織教學。努力營造民主、和諧、寬鬆的課堂氛圍,經過設疑、小組討論彙報、朗讀比賽、辯論會、讀寫結合、拓展活動等多種形式,採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創造一種聲、色、形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進取倡導學生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經過自讀自悟、質疑討論、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讓學生主動、全面參與到探究過程中,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人人蔘與,覆蓋面廣,到達了大面積訓練的目的。實現教學中多邊活動的教學思想及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多樣化,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全面提高語文素養。

四、說教學流程。

(一)設疑匯入,激發閱讀興趣

1、師問:同學們,此刻教師帶來了什麼?學生:花生!你們吃過花生嗎?喜歡吃嗎?有誰明白花生的生長過程?它爲什麼又叫落花生呢?帶着這些問題去揭示課題,我期望經過這種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的進取性。

2、多媒體出示花生的生長過程,讓學生直觀瞭解落花生的由來。

(二)發揮主體,讓學生自主讀書。

1、初讀課文(用學生自讀、同桌互讀、指名讀等形式)

2、檢查本文的生字詞,如“榨油”、“居然”“便宜”、“愛慕”、“體面”、“吩咐”、“分辨”等詞語。

3、整體感知,讓學生了解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一些什麼事?指名學生說,教師板書: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

4、學生自由選擇學習資料。在學生明確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這幾部分資料後,教師提出幾個問題:本單元主題是“收穫”,在這篇課文裏,著名作家許地山先生會從花生中得到什麼收穫呢?“在這幾部分資料中,你最喜歡讀哪個部分,爲什麼?”讓學生自選資料,學習體會。重視學生個體的有效參與,讓每個學生學會應對陌生領域,自已去搜集,篩選資料,尋求答案。

(三)激勵質疑問難,引導讀中感悟

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不疑則不進”。在學生彙報自學所得後,我相機引導學生就詞、就句、就段進行質疑問難。

1、鼓勵學生質疑:同學們,學習最可貴的是要能發現問題,發現小問題會有小提高,發現大問題會有大提高。下頭教師要看同學們能不能發現問題。請拿出筆來,把你發現問題的地方全都標上記號。這樣,便會大大激發了學生的求異思維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求異思維本事。

2、組織學生質疑。

3、學生質疑後抓住重點學習課文。

(1)多媒體出示父親介紹落花生特點的兩段話。

(2)讓學生理解父親說的話,感悟課文所表達的“情”。要求學生以四人爲一小組,先自我讀,自我學,之後把自已讀懂的資料在小組內交流,最終再以小組爲單位進行團體交流。

(3)指導朗讀:先讓學生找出花生與蘋果、石榴的不一樣點,畫出比較的詞句,然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經過自由讀、指名讀、推薦讀、男女賽讀、分主角讀、小組讀、評讀等不一樣形式的讀,以讀爲本,以讀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