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語文五年級桂花雨說課稿範文

說課稿1.53W

【說教材教法】

語文五年級桂花雨說課稿範文

我透過精讀課文,理解內容,主要透過展示圖片,帶領學生走進課文場景,想象作者描寫的景象,感受作者小時候搖桂花的樂趣,體會文中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以及作者和母親濃濃的熱愛家鄉,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小學生的特點是活潑好動,有意注意保持時間短,自制力較差。他們的注意力最長只能堅持10-15分鐘左右,大腦就會出現階段性疲勞。如果學習只是單調的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將會使他們的興趣蕩然無存,課堂上表現爲無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專心學習的好習慣。)

【說教學過程】

複習舊知,匯入新授

1.第一部分的教學,我在上課一開始就引入了課文的作者,琦君的資料:琦君1949年離開家鄉,身在他鄉,他卻十分思念自己的故鄉的桂花,從而引出。作者在課文開頭的一句話“小時候,我最喜歡桂花”,第一部分的教學也是圍繞這句話展開,讀讀這個部分,想想爲什麼愛桂花,從而引出桂花香和搖花樂,兩個教學板塊。

(在課堂上,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由於年齡小自制力較差,教師授課時往往許多學生的注意力沒隨着教師的思路動,而是無意識的想別的事情去了。如果教師課堂教學是教師向學生直接傳授知識的主要形式。那麼隨着時間的推移,學生的注意力容易過多的分散。這時需要老師當機立斷,簡潔高效地找準切入點進行教學,減少學生由於過多的分散注意力而影響學習效果。)

2.感受桂花香,我主要是採用品味兩句重點句子,桂花不與繁花爭豔,可它的香氣味兒真是迷人。和桂花開的最茂盛時,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後左右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裏的。重點抓住“迷人,浸等”感悟桂花的香氣。這裏我採用讓學生看着課件出示的提示(自讀要求),進行自讀,自己劃句子,品讀。(在課堂中,由於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分散了學生的精力,也降低了注意力對學習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應該,在恰當的適合,運用適合的方法引導學生明確方法,提高注意力,最終提高課堂效率。)

我把教學重點放在教學第三自然段,

1.課文第三節的第一句:“搖桂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着母親問“媽,怎麼還不搖桂花嘛!”一個“纏”字既寫出了作者盼望搖桂花時的迫切心情,同時又把兒童對大人的糾纏耍賴的特點表現出來。學生讀文後,我問“老是纏着”是什麼樣的心情?學生:“期待的心情、希望的心情、迫切心情。……”接着,我讓學生試着練習讀,把這種期待與迫切的心情讀出來。爲了理解“纏”這個詞,我用情境導讀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讀起來就比較到位。

(中年級學生雖然已經脫離了低年級孩子的好動的特點,但是在長時間的高強度的注意力下的學習,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疲倦感。這時候他們就需要在一些課文的場景中,用表演的方式舒緩學習的高度緊張感。這也是從另外的角度來提高學習注意力和提高課堂的接受力。)

2.課文的第三小節重點是搖花樂片段的品讀,感受搖花樂,透過讓生自己找句子,讀句子在感悟中讀出美。我先讓學生讀課文,找出可以體現出作者搖花時快樂心情的詞句:“這下我可樂了,幫着在桂花樹下鋪竹蓆,幫着抱桂花樹使勁地搖。“,你是怎麼搖的,。同學們邊讀邊表演,使勁的搖,用力的要,搖出了喜悅,搖出了幸福。讓學生帶着歡樂的心情讀文,這樣學生就自然理解了。②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讓學生看着畫面想象分別落到了哪裏,肩上手心頭上腳上這就叫滿頭滿身,這是我調動了孩子的親身體驗,想象如果你的身上各個部位沐浴着這紛紛飄落的桂花雨,你是什麼感受,隨機讓學生練習說話,從而想象作者當時的歡樂情景。突破了這一教學重點。

接着向學生明確,沐浴着桂花雨的繽紛,享受到桂花雨帶來的快樂的除了是作者,還有父親母親,父親和母親用各自的方式()表達了對桂花雨的喜愛。我讓學生分角色來讀母親和父親的描寫。在母親描寫,抓住母親的幾個動作,“洗近雙手,撮“來體會母親小心翼翼的動作是愛桂花,珍稀桂花的表現。父親的描寫。重點是體會他的那首,口占一絕。透過自讀自悟,感受詩中的意蘊。父親的詩道出了桂花雨不僅搖來了童年的歡樂,還有全家的喜悅,還有全村的豐收。

(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計算機多媒體的特點是圖、文、聲、像並茂,能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畫面,標準逼真的情境朗讀,悅耳的音樂背景,有趣的益智遊戲,把學生帶入了寬鬆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探索,積極進取,使學生願學、樂學和會學。在聲情並茂的情景中現在網絡無所不有,可以在網上下載一些課件,充分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具有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趣味性、直觀性、豐富性等特點,化無聲爲有聲、化靜爲動、變難爲易,使他們在快樂中獲得了知識,接受了教育,提高了能力。)

母親的那句話“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裏的金桂“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單單讓生說是很難說清的。我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母親說:“這裏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裏的桂花。”同是桂花,難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樣嗎?爲什麼?家鄉院子裏的這棵桂花樹,凝聚着母親的歡樂,母親的辛勞,也有母親對家鄉深深的思念,這種感情是不會因時因人因地而改變的。又透過說話練習引導學生體會到這是琦君母親對故鄉的讚美、對故鄉的思念)此時此刻,學生再去讀母親的話,自然會產生深深地情感。

(由於學生年齡小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造成了課堂注意力分散,課堂效率不高。教師的評價,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與情感體驗的展開,不但可以引起學生注意,激發求知慾,及時反饋和調控教學節奏,而且還能增強師生的感情溝通,強化學習重難點,達到開發學生思維能力和靈感智慧的目的。陳瑞老師在評價中應用南風效應和羅森塔兒效應來應對課堂中注意力不集中現象。南風效應用就是溫和的方法處理一些事情,會比強硬的手段更有效。羅森塔爾效應---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說就是因爲人們的頭腦中事先就存在着一種定勢,這種定勢給人以心理暗示,影響別人的表現。)

最後一部分我把琦君在鄉愁中的一段話搬到了課堂中,讓生好好的品讀,感受作者心中的思鄉情。昇華課文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