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實用的說課稿範文集錦十篇

說課稿2.17W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說課稿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說課稿範文集錦十篇

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園長、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科學活動《讓物體站起來》,本次活動我將從教材分析、活動目標、活動重難點、活動準備、活動過程以及活動亮點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物體站立或需要藉助外力站立的現象無處不在,比如:馬路邊剛栽的小樹苗需要在旁邊綁很多木棍支援站立。而《綱要》中明確提出科學活動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並且《指南》科學目標中提出4—5歲幼兒能夠感知和發現簡單的物理現象,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

依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且根據幼兒性格年齡特徵和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制定了本次活動的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在不斷操作中,發現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樣性。

2、能力目標:透過活動,逐步提高相互合作、商量的能力。

3、情感目標:能夠增進幼兒對探索活動的興趣。

這三個目標包括了幼兒探索能力的發展、知識經驗的獲得和情感能力的培養,體現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基於以上目標的確立,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爲在不斷操作中,發現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樣性;難點定爲提高相互合作、商量的能力。

三、活動準備

爲了體現本次活動的綜合性、活動性、趣味性,更好地開展本次活動,我做了以下準備:

物質準備:書、紙、吸管以及多媒體課件等等;

經驗準備:提前引導幼兒觀察需要協助才能站立的現象與實例。

四、教、學法

依據我目標的制定,我設計了以下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根據此要求,我主要採用了啓發式提問法、直觀演示法、賞識激勵法等,而啓發式提問法能夠使幼兒有目的地仔細觀察和傾聽,啓發幼兒的思維,如“這些物體能夠用什麼方法讓它站起來呢?”並且中班幼兒屬於具體形象性思維,我透過演示操作,讓幼兒直接觀察,使活動進行的更加生動有趣。

除了以上教法,我還採用了示範法、多媒體教學法等等,讓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透過觀察、操作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促進幼兒思維和主動學習能力的發展。

爲了更好的進行我的教法,我設計了與之相適應的學法,主要有:討論法、操作法等,讓幼兒透過具體操作,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學習本次活動內容,從而理解並掌握本次活動的重難點。

五、活動過程

接下來,我將具體闡述一下我的活動過程:

根據以上準備和幼兒發展水平及其規律,結合幼兒園工作原則,我設計了一下幾個環節:課題匯入—操作探索—遊戲體驗—展開討論—活動延伸。

首先,我透過出示教具(如一次性杯子、吸管等)吸引幼兒的興趣。“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了很多特別的玩具,我們先認識一下,待會一起動手試一試這些玩具可以怎麼玩?”(讓幼兒自由玩後)“剛剛我發現有的小朋友在玩的過程中把有的物體豎起來了,那小朋友們現在仔細觀察思考一下,這些物體哪些可以豎起來,哪些不能豎起來?”利用這樣的問題與操作激發幼兒想要探索的,從而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

其次,讓幼兒再次玩物品,想辦法藉助其它材料讓物體站起來。

“現在剩下來的這些東西都是不能豎起來的,那你能想辦法讓它們豎起來嗎?”再提供其他充足的材料,讓幼兒共同討論、動手操作、互相幫助,最後大家一起交流自己的方法。

第三環節:

我透過提供充足的吸管,請4位小朋友一組,想各種辦法讓吸管站起來,並將方法記錄下來,看哪組方法多。透過這樣的形式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體會遊戲的快樂,正如《綱要》中所說:幼兒園最基本的活動就是遊戲。

第四環節:

透過談話的方式,啓發幼兒說一說讓物體站起來對我們生活有什麼好處?引導幼兒說出可以節省空間,防止受傷等等。

最後說一下我的延伸活動:

我透過將活動中的物品投放到科學區中,利用區域活動讓幼兒操作探索,並將幼兒的記錄進行顯示,提高幼兒記錄能力。

六、活動亮點

在本次活動中,我始終堅持了“以幼兒爲主體”的教育理念,關注幼兒的興趣點,透過啓發式提問、多媒體教學、遊戲等多種形式,讓幼兒感知、操作、探索等等,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會相關知識,達到教學目的。

以上是我對本次活動的分析、理解和做法,我的說課完畢,再次感謝園長、各位老師。

說課稿 篇2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一節《中東》。

一、 教材分析:

新的地理課程強調,要引導學生學會關注世界上的熱點地區和熱點問題,學會分析區域內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之間的聯繫,樹立和諧的人地關係。《中東》這一節教材,正是從重視世界上地理問題突出的地區和國家出發,引導學生關注世界上的熱點地區和熱點問題而編排的內容。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區域地理《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和《我們臨近的國家和地區》的基礎上來學習的,同時,本節內容的學習,也是爲後面進一步學習區域地理奠定紮實的基礎,因此,《中東》這一節內容,在七年級地理下冊中起到承上啓下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爲區域地理的內容,“中東”這一節教材並沒有着重於某一個國家,而是對整個區域進行總體描述,因此,在教學中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要抓住中東特有的地理特徵——長期熱點地區來組織教學。

二、學情分析:

透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學會了閱讀和使用地圖的一般方法,學會了運用所學知識解釋有關的地理現象,學會了透過創設情境----收集資料資訊------用事實論證的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掌握了學習區域地理的技巧和策略,初步理解了部分區域內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之間的內在聯繫,樹立了一定的人地協調觀念。同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對地理產生了較爲濃厚的興趣,學習的積極性高、主動性強,在課堂上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這些都爲本節課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然,他們畢竟是孩子,思維不夠全面,語言不夠嚴謹,有些觀點的表達可能很幼稚,作爲教師,我們應及時點撥,加以引導。

三、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的確定:

根據新課標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與我校學生的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的重難點。

1、知識與技能

瞭解中東是一個全世界關注的熱點地區;

透過讀圖說明中東地區的範圍、位置;初步學會分析本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掌握中東是一個兩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的交通要道;

透過以上內容的學習,進一步培養讀圖能力,以及對地理資訊的歸納、推理、對比及分析判斷等思維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透過讀圖、蒐集和閱讀資料、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過程,逐步掌握運用地理資訊進行案例分析的方法。能簡單分析中東成爲熱點地區的原因,並側重於分析本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關注世界上地理問題突出的熱點地區和熱點問題的意識;

引導學生樹立民族平等觀念,呼籲世界和平、反對戰爭。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中東成爲世界熱點地區的原因。

三洲五海之地的重要性和中東地區錯綜複雜的矛盾。

教學難點:

理解中東地區矛盾的複雜性。

認識蘇伊士運河和土耳其海峽的重要作用。

5、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鼓勵、組織學生課前收集有關中東局勢時事的新聞材料及相關資料,使學生認識到中東地區因戰爭、衝突不斷而備受關注,成爲世界上長期的熱點地區。

透過指導學生讀“中東地區”圖,引導學生分析出中東所處的大洲、周圍臨近的海洋,總結出中東是一個地處聯繫三大洲、溝通兩大洋的重要地理位置,並透過填圖練習加以鞏固。

四、教法設計與學法指導

1、教學思路:

本課從中東地區一直是全世界關注的熱點及其戰爭、衝突頻繁入手提出問題,然後從中東地區重要的交通地理位置、豐富的石油資源、匱乏的水資源、文化差異四個方面說明其不安定的原因,其目的在於瞭解該區域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識,並透過閱讀、思考等途徑培養分析原因、總結規律等地理思維能力,其中也滲透了對讀圖、蒐集歸納地理資訊能力的訓練,其中重要的交通地理位置是本課的學習重點

2、教法設計:以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以“讀圖分析+分組討論練習”的教學方式爲主,充分利用課本所提供的練習和資料,體現地理課堂的特色。

3、學法指導:在學法指導上突出一個“動”:

(1)、課前“動”——課前準備

收集資料:安排學生在課前收集關於中東(如:巴以衝突、中東名字的由來)以及蘇伊士河運和土耳其海峽的相關資料,並進行整理,培養和鍛鍊學生自學和收集資料的能力。

(2)、課上“動”----積極參與

爲學生提供舞臺,把課前收集到的資料透過小組討論,相互交流來增強學生的膽量和,;

讓學生以中東地區的普通老百姓的身份來體會和感受對和平的渴望,這樣活躍了課堂氣氛,訓練了語言表達和思維組織能力,同時也突出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加強讀圖、識圖、填圖方法的指導,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地圖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課後“動”——課後延伸

懸念式的小結,爲下節課設疑,激發了學生進一步學習的。

課後作業佈置突出特色,鼓勵學生以“我所認識的中東”爲題,寫一篇日記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結合中央電視臺每天晚上七點鐘準時播出的《新聞聯播》欄目中經常有關於中東的報道引入新課。透過詞語接龍、模擬播音等,使學生對中東有初步的認識,產生學習的。

(二)聯繫生活,感性認識

透過課件、資料展示,提出逐層遞進式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聯繫生活實際討論,與學生產生共鳴,幫助學生樹立“反對戰爭、呼籲和平”的觀念。

(三)積極探索,理性思考

在學生已經有了大量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中東爲什麼衝突、戰爭不斷?引導學生從中東地區重要的交通地理位置、豐富的石油資源、匱乏的水資源、文化差異四個方面簡要說明其不安定的原因,進一步從地理的角度出發,對中東的地理位置展開詳細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中東溝通兩大洋、連接三大洲、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的交通要道,備受關注,是引發戰爭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及時鞏固,加深印象

完成P52頁活動題,透過填圖練習將重要的知識點落實在地圖上,課後寫一篇日記加深對中東的印象。

說課稿 篇3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執教的是三年級上學期的一節舞蹈組合的教學設計。課題名稱爲《羊羊舞會》。下面我將從課標解讀、學情分析、學習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及課堂評價等六方面進行說明。

首先是本課的課標解讀:

課程標準中指出,爲了使學生初步瞭解韻律舞蹈的基本動作,發展學生的協調性、想象力和表現力,本課無論從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運用方面,都十分注重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在課的各個環節,都考慮到以學生的發展爲中心,透過“合作學習、實踐、創新”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體育學習能力。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享受美、體會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讓每個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我參與、我運動、我快樂、我成功”的愉悅感受。

 接下來是學情分析 :

(1)三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因此,我設計了律動熱身,故事貫穿,創編昇華,遊戲鞏固,形體放鬆的教學思路,將所要學習的基本步伐融入到圖示之中,力求在充滿童趣的氛圍下,讓學生輕鬆地學會跑跳步和滑步的基本步伐,並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行大膽地創編,這也是符合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藝術與生活聯繫的思想。

(2)三年級學生年齡較小,運動的能力較弱,自我控制的能力較差,在進行跑跳步和滑步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小組討論、交流,教師糾錯,示範分解,突破難點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學會舞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在創編中培養他們對舞蹈藝術的熱愛。

針對舞蹈的動作特點,在具體的教學中,本人採用以下方法:

1.因爲跳舞蹈中舞步一定要和音樂和拍,所以教師要在有節拍的口令下做每一階段的完整示範,讓學生對舞步的節奏快慢有一個概念。用口令來提醒學生那些重點地方和需要變換的動作。

2.以學會腳步動作爲主,先練腳步的移動,待腳步移動的節奏和要領基本掌握後,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意,加上手臂和上體的動作。

依據《課程標準》中對目標要有可操作性的規定及學情的分析,我確立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技能目標:90%的學生基本掌握跑跳步、滑步的動作要領和動作節奏。

2、情感目標:體驗運動樂趣,滿足表現慾望。

3、發展目標: 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協作意識,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生掌握舞步動作要領。

教學難點是:學生能將步伐組合創新,動作協調、優美。

最後是課堂評價: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跑跳步和滑步。爲了達到教學目標,在設計時,我首先考慮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活潑好動,充滿幻想。因此,我設計了律動熱身,故事貫穿,創編昇華,遊戲鞏固,形體放鬆的教學思路,將所要學習的基本步伐融入到圖示之中,力求在充滿童趣的氛圍下,讓學生輕鬆地學會滑步和跑跳步的基本步伐,並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行大膽地創編,這也是符合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藝術與生活聯繫的思想。

熱身和放鬆的兩個環節,除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進行身體的放鬆以外,更重要的是在這兩個環節的舞蹈動作創編中加入了一些舞蹈的基本動作。在帶領學生進行形體訓練的同時,還讓學生對基本的舞蹈動作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給學生以藝術的薰陶。在本節課的重點部分,進行滑步和跑跳步的教學過程中,我採用示範分解,突破難點,層層深入的方法進行教學,併力求體現從扶到半扶半放,再到完全放手,讓學生創編,體現了循序漸進的教育原則。遊戲鞏固可以說是我本堂課設計的除舞蹈動作創編外的又一個高潮,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和創新能力,從小培養他們對舞蹈藝術的熱愛。

下面我說一下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

活躍情緒 激發興趣

課的開始,設計一個童話故事情節,同學們喜歡看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嗎?老師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想不想知道?今天羊村要開舞會,邀請我們班的同學一起參加,大家高興嗎?不過在去的路上可能會遇到灰太狼,所以我們要結伴而行。讓學生不自覺中進入角色,激發學習的興趣,然後師生一起遊戲,熱身後師播放音樂領做熱身操,即達到了熱身的目的,又爲下面的舞步學習作鋪墊。

第二個環節 調動情緒 發展能力

1.學生透過看圖示,在組內進行討論、交流找出正確的動作。小組示範完自己組的動作後,我開始講授本課的兩種基本步法,跑跳步和滑步。先示範然後領學生做,小組進行練習。這樣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也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宗旨,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起主導地位。小組內進行交流學習,將所學動作練熟悉,跟準音樂節奏。目的讓學生從小培養團結合作的精神。

2.跟在我的後面模仿練習兩種步伐。進一步鞏固本節課學習兩種步伐。讓學生在腦海裏留下深刻地正確的動作印象。

第三個環節 活躍情緒 合作交流

新體育課程要求學生全面發展,融智力開發和體力開發於一身,集知識性、趣味性等功能爲一體。在這一環節,主要是考學生的動腦能力。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自己進行創編兩種舞步的組合動作,培養學生在學練中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第四個環節 穩定情緒 恢復身心

學生在老師的語言啓發下,做出動作,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放鬆,在心情愉悅中結束本課教學。最後教師進行點評,評出優秀“健美操之星”,師生互道再見。

以上就是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的簡要說明如有不當之處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章《第三節全球定位系統及其應用》的第一課時,我將以“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合作探究學習”爲思路,從課程標準分析、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法學法設計,教學過程以及教學反思等六個方面來談談我的教學設想。

一、課程標準分析

教材中《全球定位系統及其運用》課程標準要求是:全球定位系統組成及原理。

二、教材分析

1、本課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理資訊技術是地理科學內部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是地理科學發展的研究手段和關鍵技術。地理資訊系統、遙感、全球定位系統是地理資訊技術的三大核心部分,而地理資訊系統和遙感技術的應用離不開全球定位系統的支援。本節課處於本冊最後一單元,旨在幫助學生們認識和了解區域研究中的方法和手段,尤其是新技術手段在學科內外的運用。科學的教學目標具有良好的導向和激勵作用。根據課標要求,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擬定了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夠用自己的語言解釋全球定位系統的概念,並初步瞭解其工作原理。

●能簡要說明全球定位系統的起源與發展。

●能說出全球定位系統的三個組成部分及其主要功能。

●能說出GPS接收機的主要種類及其主要用途。

(2)過程與方法

●透過閱讀教材中提供的資料並上網搜尋GPS相關資訊,闡述全球定位系統起源與發展。

●透過讀“GPS組成”示意圖,分析全球定位系統的組成,並討論各組成部分的功能。

●透過多媒體收集有關資料,列出討論提綱,探討我國導航定位系統的發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全球定位系統神奇功能及廣泛應用領域的介紹,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科學探究精神。

●透過“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新時代”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愛國情感。

3、重點、難點、依據及突破方法

根據所教學生特點和新課標的要求,把本課的重點、難點分別設計爲:

重點:全球定位系統的組成及其作用。

確立依據:只有理解了全球定位系統的組成及其作用,才能認識和了解全球定位系統在衆多領域中的廣泛應用。

突破方法:透過閱讀教材以分組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歸納總結GPS的三大組成部分及其作用。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難點:全球定位系統(GPS)的基本原理

確立依據:全球定位系統的基本原理技術性強,對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來說是一難點。

突破方法:先透過事例介紹三邊測量術原理,再透過類比分析法得出全球定位系統的原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GPS原理。使這一難點問題得以突破。

三、學情分析

1、全球定位系統發展迅速,近年來廣泛應用於衆多領域,作爲高中生一般對GPS都很感興趣。

2、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養成合作學習習慣。具備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學生對GPS比較陌生。本節知識理論性很強,學生理解難度較大。很難融入所學地理內容。

四、教法學法設計

1、教學方法

①、啓發式②、問題探究法、③討論法

依據:根據課標要求,結合本課內容特點和學生學情,我在本課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以啓發式教學爲主,對於重難點我採用了問題探究法和討論法,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大膽質疑、創新等思維,使學生的智能和認識水平都得到發展。

2、學法指導:

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聯繫實際運用知識。

依據: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在學法指導上注重以學生爲中心,指導學生進行課前準備:查找資料GPS的組成及運用。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習。

五、教學過程

本節內容的教學,我將從閱讀P95頁閱讀材料匯入新課師生互動探索新知;課堂小結,鞏固提高;歸納小結、佈置作業;這樣四個環節進行,時間分配如下:閱讀材料匯入新課3分鐘;師生互動探索新知30分鐘;課堂小結、鞏固提高5分鐘;歸納小結、佈置作業2分鐘。下面我將對四個環節一一說明。

(一)新課匯入

閱讀95頁閱讀材料,從軍用到民用—全球定位系統無處不在。

設問:在日常生活中,你接觸過GPS嗎?

設計意圖:透過學生踊躍發言生活中的事例,激發學生興趣,初步瞭解GPS,引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本堂課我設定了五個探究活動,從學生身邊的事例和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運用案例、模擬等形式創設情境呈現問題,由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的分析與解決中主動構建知識,引導和鼓勵學生思考、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問題探究一、】:探究GPS概念

在伊拉克戰爭中,曾經有記者問一位飛行員:“你知道去轟炸哪個城市嗎?” 飛行員回答:“不知道。”“那你怎麼去轟炸呢?” “容易,上級給我一個座標,我按計算機的指引,投下采用GPS導航的炸彈掉頭就走,跟我玩遊戲機沒哈兩樣。”

設計意圖:透過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實例,激發學生的興趣並引入GPS概念。

1、基本概念——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簡稱GPS )是利用衛星,在全球範圍內實時進行導航、定位的系統。

【問題探究二、】:探究GPS特點

家住張家界的彭先生晚上睡覺的時候,將小車停在自己家的車庫裏,可早上開啟車庫門時發現自己的小車不翼而飛,他立即報了警,警察發現這輛小車正在開往長沙的高速公路上。警察是如何發現失竊的小車的呢?原來,這輛小車上安裝了GPS設備。

警察是如何追上竊賊的?

設計意圖:透過案例分析,使學生了解到GPS的特點和功能,培養學生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2、全球定位系統的特點

(1)全球,全天候工作。

(2)能爲用戶提供連續、實時的三維位置、三維速度和精密時間,不受天氣的影響。

(3)定位精度高:精度可達釐米級和毫米級。

(4)功能多,應用廣:測量、導航、測速、測時等

【問題探究三】:探究GPS的發展

設計意圖:透過教材的閱讀及活動材料,讓學生了解GPS的發展及各國的發展現狀,突出介紹中國的北斗導航技術,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問題探究四】:探究GPS的原理

設計意圖:先透過事例介紹三邊測量術原理,再透過類比分析法得出全球定位系統的原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GPS原理。使這一難點問題得以突破。

【問題探究五】:探究GPS的組成

設計意圖:透過閱讀教材以分組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歸納總結GPS的三大組成部分及其作用。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內容。透過大量的圖片和視頻材料瞭解GPS接收機類型及功能,爲下節課學習GPS的應用部分做好鋪墊。

六、板書設計、作業鞏固、小結

板書設計:

一、全球定位系統(GPS)

1、全球定位系統概念

2、特點

3、組成

課堂小結:

爲使學生對所講內容有一個明確完整的概念,強調重點和難點,必須做好課堂總結。本節課採用活動探究形式,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本節課內容。

透過作業鞏固了基礎知識,考察了學生歸納理解地理知識能力,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能力。

七、教學反思

以上就是我對《全球定位系統及其應用》的說課設計。在認真閱讀理解教材和深刻領會課標要求的基礎上,我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的功能,把學生活動和教材知識融爲一體,力圖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積極性,讓這一課的教學成爲以學生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爲主的一課,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學習的主人。

說課稿 篇5

《富饒的西沙羣島》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二單元的一講讀課文。這篇課文介紹了西沙羣島的美麗和富饒。課文共7個自然段,從三個方面對西沙羣島進行了介紹和說明。先講西沙羣島的位置,再按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介紹了西沙羣島的風光和物產,最後講英雄兒女守衛着祖國的南大門。讚美了西沙羣島的富饒美麗,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寶島的喜愛之情。

一、課題引入:

隨着現代高科技的不斷髮展,各種先進的傳媒相繼進入了課堂。運用現代的聲像視聽,三維動畫等手段匯入新課,對課堂教學是一次重大的變革。我在教學本文時,首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錄象:五光十色的海水,嬉戲的魚羣,蠕動着的海蔘,披甲的龍蝦,美麗的珊瑚,海灘上各種各樣的貝殼,龐大的海龜,不計其數的海鳥…學生一邊觀看這些奇妙的海底世界的景象,一邊聽解說員的解說,深深地陶醉在如此繽紛的神奇世界之中,產生了新奇感,激起了濃郁的學習熱情。此刻,我抓住時機,說道:這就是富饒的西沙羣島,同時板書課題,匯入新課。這種運用現代媒體手段,創設意境,由畫入文的匯入方法,促使學生產生渴望學習的內趨力,形成學習衝動的教學效果。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所見所聞的觀察、傾聽和體驗,猶如通向美的世界的視窗。”所以我認爲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教會孩子能看到美和感受到美,而待他們有了這些能力之後,則要教會他們保持心靈的讚美之情和善良之意。在本課一開始,我採用錄象創設情境,可以使學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中,情感處於最佳狀態,再透過教師充滿感情的語言的啓迪引導,學生就會展開豐富的聯想,腦海中就會再現生活和自然的美景,從而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潤。

二、教學思路:

這篇課文內容具體,層次清楚,語言生動,富有吸引力。針對《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三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學習分析自然段,歸納主要內容。”

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透過閱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瞭解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體會西沙羣島的美麗和富饒。大綱指出,要處理好語文課整體和部分的關係,一般地說,可以按照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順序進行教學。爲了突破以上重難點,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我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爲三部: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二〉抓住重點,品詞析句。

〈三〉朗讀課文---加強語感的訓練。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讓學生通讀全文,瞭解每段的大意,並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是從課文整體入手,目的在於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瞭解作者是從“地理位置,總的特點→海水→海底→海魚→海灘→海島→保衛建設海島的人們”這幾個方面來介紹西沙羣島的。

〈二〉抓住重點,品詞析句

1、讓學生默讀第一自然段,透過看地圖瞭解西沙羣島的地理位置,知道什麼是羣島,向學生滲透南大門的含義,同時明白“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西沙羣島總的特點。

2、自讀第二自然段。我在教學中,從三個層次入手:

〈1〉你從哪兒看出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要引導學生先讀,明白課文具體描寫了海水的各種顏色,有深藍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着。學生把這些詞句聯繫起來,想象海水呈現的各種顏色互相交錯的景象,就比較具體地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了。此外還可採用填空的形式來訓練。

〈2〉再弄明白,哪兒水深,哪兒水淺,與地形聯繫起來,加深對“瑰麗無比”的深入理解。從而體會出海水給人帶來的神奇之感。

〈3〉思考:海水爲什麼會五光十色呢?引導學生理清第1、2句與第3句之間的因果關係。爲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因爲海底( ),有( ),有( )海水( ),所以從海面看( )。透過這個練習,使學生懂得海水的顏色與海面的深淺息息相關,感受祖國南海優美迷人的自然風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同時對學生進行了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

3、朗讀第三自然段。由於本段內容較簡單,爲了解學生的掌情況,我設計了下面這個填空練習:海底的岩石上長着( )的珊瑚,有的像( ),有的像( ),( )到處都是,大龍蝦的樣子( )。小學生抽象能力不強,在這段教學中,我採用多媒體畫面放映出各種各樣的珊瑚,讓學生用手勢、動作演示出珊瑚的形狀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學生情緒特別高。給學生一定的學習自由度和思維空間,運用電教的直觀性和可操作性代替教師枯燥的解說,使學生遇到難點時迎刃而解,這樣真正做到了教師輕鬆地教,學生愉快地學。他們透過自身的活動展開積極的思維,使畫面形象與文字形象得到了統一,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海底不僅景色美麗,而且物產豐富。

4、默讀第四自然段。讓學生用直線把說明魚多的詞劃出來。透過理解成羣結隊等詞語,體會出魚的種類多。在此基礎上提問:這段除了寫魚多你還看出了什麼?讓學生體會魚的動態美。利用多媒體畫面放映出各種各樣

正在嬉戲的魚羣圖。我這樣設定教學環節是因爲電化教具的應用使教學效果聲像化,它們能化靜爲動,化平面爲立體,化不可見爲可見,使教學活動有聲有色,使兒童身臨其境,多種感官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使他們越學越愛學。齊讀最後一句話,提問:誰能把“多得數不清”與“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聯繫起來提出問題。學生會說:既然說魚多得數不清,爲什麼又說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呢?變老師的問爲學生質疑。亞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維從疑問和驚奇開始。”讓學生自己質疑,帶着問題再讀書思考,想辦法解決,說出對問題的理解,體會到文中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魚”並非真的一半是水,一半是魚,而是進一步說明西沙羣島的魚的數量之多,從而體會到這裏物產豐富。

5、分組自學五、六自然段。討論: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裏景色美麗,物產豐富?一是讓學生讀明白每自然段寫的層次,二是抓住語言因素體會出這裏景色美麗,非常富饒。

爲了使學生能提綱契領的掌握第五自然段的內容,便於理解本段,又能使學生在寫作文時做到有條理地進行敘述,我設計了分層這一步驟,讓學生先找出本段向我們介紹了哪些事物,學生很容易就會找出貝殼和海龜兩種事物,爲此,就可將本段分爲兩層。再引導他們抓住重點詞句,將這些詞句恰當地連接起來,歸納段意。這可以和訓練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的能力結合起來,以減輕初學歸納段意的難度。在第六自然段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這段中每句話是圍繞什麼寫的,是怎麼連起來的。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6、反饋質疑,體會富饒,對結尾段加以理解。讀最後一段:爲什麼西沙羣島必將更美麗、富饒?引導學生體會出這裏的人民勤勞勇敢,感受到西沙羣島的景美、人更美。深挖教材,培養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引導學生聯繫思想實際談認識,讓他們萌發“學好本領,建設祖國”的遠大理想。

〈三〉朗讀品味—加強語感的訓練。在本課教學中,我把指導學生朗讀貫穿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這樣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透過朗讀後,最後讀懂了課文,就會感到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朗讀訓練不僅培養了學自覺讀書的習慣,而且學生的思維、想象、理解

表達能力透過朗讀也得到了綜合訓練。

以朗讀助理解,以朗讀促抒情,是學習寫景抒情這類文章的有效途徑。本課我採用“聽讀”、“評讀”、“引讀”、“對比讀”等多種形式訓練學生品詞品句,提高學生的語感能力,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抒發學生對祖國寶島的熱愛之情。

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各具特色的民居》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下冊第二組繼《北京的春節》《藏戲》之後又一篇展示絢麗多彩的民俗風情的說明性散文。裏面介紹了客家民居和傣族的竹樓。文章分兩部分,有各自的標題,獨立成文,用詞準確,語言優美,生動形象地向人們描述了獨具特色的民居。

【說目標】

1、學習並積累“奇葩、安然無恙、和睦”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瞭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

3、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

其中3:瞭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的特點,學習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的說明方法爲教學重難點。

【說策略】

本文是一篇非常有趣味的說明性散文,在介紹客家人的住宅時,用了數字、打比方等說明方法。所以在教學時,可以採用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的方法,教師點撥引導。設計合理的表格,讓學生在閱讀中完成表格。

【說過程】

(一)、民居展示,匯入新課

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藝術形式上百花盛開,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圖片,猜猜這是哪個地方的民居?(播放課件:如上海石庫門、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等)這些五花八門的房子,真有點令人眼花繚亂了,這節課,我們就走進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去參觀領略一番。(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準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有着怎樣的特點,請同學們帶着這樣的問題自由通讀全文,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看看你讀懂了什麼,有什麼疑問,在書上標記一下。

2、出示詞語認讀:

(三)、瞭解民居特點

1.默讀課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畫出相關語句。2完成填空後小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3.全班交流,瞭解客家民居的特點。

客家民居

傣家竹樓

我知道的民居

位 置

作 用

材 料

結 構

文化特徵

(四)、深讀探究,感知表達特點

1、自由讀《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圍繞哪段話來寫的?(畫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讀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處?指名說,互相補充。(用料奇特;造型奇特;異常堅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對民居的特點進行說明的,有什麼好處?(列數字-透過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層,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這些具體的數字,使人準確地瞭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點;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狀排列,生動地寫出了民居獨特的造型。)

(五)、客家民居中,體現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勤儉持家、和睦相處、平等互助等)

(六)、自讀《傣家竹樓》部分,根據前面課文的學習,自己完成表格後半部分。

創設情境,運用方法,介紹傣家竹樓。(傣家竹樓,以其獨特的建築形式,優美的風景,成爲人們旅遊觀光的景點。如果由你來當導遊,該如何向遊客介紹?請各小組推選選手,共同設計導遊詞,參加評比。)

五、說拓展閱讀:

下面這篇文章在介紹永定土樓的特點時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近五六年來,世界上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以千計的專家、學者慕名前往閩西永定縣,參觀考察被稱讚爲“中國古建築奇葩”的閩西土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史蒂漢斯·安德烈先生參觀了土樓後讚美道:“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永定土樓,特別是圓形住宅(土樓),以悠久的歷史,宏大的,精巧的結構,獨特的風格揚名於世。優美而壯觀的永定圓樓,掩映在青山綠水之中,有如從地下冒出來的自然生長的巨大的“蘑菇”,又如自天而降的黑色“飛碟”,環形的屋頂飄浮在煙霧中。僅以永定縣苦竹鄉井頭村的深遠樓爲例,樓裏三圈,直徑80米,周長250米。外圈四層,房子260間;中圈二層,房子60間;裏圈一層,房子8間。共有房子328間,裏頭住毒害80戶500人。尤其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偌大一座城堡式的高大建築,不用一根鋼筋,一包水泥,一塊磚石,全以一擔擔黃土堆積而成,自明清迄今,始終完好如新。永定圓樓由於土牆環拱,又能保暖隔熱,冬暖夏涼,易於防衛,便於管理。

閩西土樓爲什麼能歷久不毀,成爲我國古建築藝術的一個奇葩呢?控其奧祕,原來它以黃土爲主要原料,佐以沙、石灰,拌摻少量紅糖、糯米和木屑、竹條等,經過反覆揉打、研舂、碾壓,然後夯打土牆,並以木料爲樑呆,瓦片爲頂蓋,因而異常堅實牢固。

六、說板書設計: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樓

世界民居奇葩

說課稿 篇7

[說教材]

《石榴》是國標本蘇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第五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本文以季節變化爲線索,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果的順序描寫了棗莊石榴園的石榴成熟的過程,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深深的喜愛。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進而體會作者借對石榴的描寫所表達的志向、抱負。

[說學生情況]

《石榴》一課分二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學習了本課的生字, 學生能初步理解生詞在文中的含義;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了課文的思路,瞭解了課文大意;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說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10個生字,能運用結合語言環境、聯繫生活實際、動作演示等方法理解新詞在文中的意思。

2.能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石榴深深的喜愛之情。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讀讀描寫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擬人化的寫法。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品嚐一種水果說一段話(機動)。

[說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朗讀練習,讓學生在讀中瞭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本課的難點。另外,學以致用,在讀懂本文的基礎上,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運用本文的寫法,寫一種水果,也是本文教學中的難點。

[說教學過程]

一、 複習匯入,夯實基礎

1、課前板書課題:石榴

2、瞭解學生生字詞把握的情況。按一定的順序出示本課的詞語和短語,要求學生認讀。

如: 嫩綠 鬱鬱蔥蔥 (葉)

火紅 熱鬧 (花)

咧嘴 張望 (果)

紅白相見 晶瑩透亮 (子兒)

雖然生字詞的學習已經不再是三年級學生學習的重點,但字詞句教學是學生閱讀學習的基礎,所以在本課時的一開始引導學生認讀生詞,有針對性地進行正音,爲本課時閱讀課文打好基礎。

二、 分段教學,逐步感悟

(一)學習第二小節。

1、出示圖片,要求學生說說看到了什麼?引出石榴的葉子。(嫩綠、鬱鬱蔥蔥)

2、要求學生說說在這樣的葉子中又看到了什麼?引出石榴的花。(火紅、多、像一個個活潑的

小喇叭)指導朗讀,要求學生讀出石榴生氣勃勃的勁兒。

在這一環節中,除了運用朗讀、想象、適當的表演等形式,最重要的運用了多媒體,出示了一些石榴葉、石榴花的圖片。小學生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爲主,他們的感悟總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展現漂亮的石榴生長的畫面,以景激情,使學生對石榴產生美感,鼓勵學生自主學,個體悟,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對石榴有了更清楚、更形象的熟悉,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感悟書中的有關語句。

(二)學習第三小節。

1、隨着季節的變化,教師很自然地引出石榴果。又由它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關注石榴成熟過程中顏色的變化。主要是把握幾個關聯詞的運用:先……逐漸……最後……。這裏教師要加強用詞的指導和朗讀的指導。

2、引導學生看看成熟了的石榴是什麼樣子,讓他們試着用關聯詞“有的……有的……”練習說話。突出描寫的方法是模擬了寫人的方法,也就是擬人。透過指導學生朗讀來加強對課文的理解。在這一基礎上讓學生用擬人的方法仿寫幾句話,從而達到對這一寫作方法的鞏固。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對重點句的理解,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或讀,或悟,或說,教師營造了民主、寬鬆的學習氛圍,關注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了學生多方面潛能的發展,這樣讓學生有親身體驗的機會,有自主選擇的權利,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並滲透了“勤於觀察”這一學習習慣的教育。

(三)學習第四小節。

1、透過實物的展示,讓學生說說看到了什麼?讀讀書中是如何寫的?瑪瑙、紅白相間、晶瑩透亮都是對石榴子兒的描寫。

2、讓學生品一品石榴,嚐嚐一下石榴的滋味。(酸溜溜、甜津津)並加強朗讀的指導。

3、(機動部分)引導學生小組討論,用這種方法說一說其他的一種水果,如桔子,寫出它的顏色、外形、味道和氣味。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仿寫。

以“看石榴”——“說石榴”——“嘗石榴”——“讀石榴”的方式引導學生感悟語言的優雅、正確,初步瞭解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看圖找找石榴子兒和瑪瑙的相似點引導體會本體、喻體之間的聯繫,體會其中的比喻手法。

機動部分旨在讓學生在閱讀理解課文語言的基礎上,經歷積累、感悟實踐以後嘗試運用。並自然地激發學生養成學會觀察的好習慣。這一作業佈置,具有針對性,使課內學得的觀察方法遷移於課外,真正做到了課內外的有機結合。

三、 總結全文,延伸教學

最後教師用優雅的語言渲染,總結全文,引導學生從部分迴歸整體,在暢談感受中激發喜愛之情。

說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兩隻小獅子》。《兩隻小獅子》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圖文並茂的講述了兩隻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度,透過一勤一懶兩隻獅子的對比,以及獅子媽媽對懶獅子的教育,向學生闡明從小應刻苦學習本領,不依靠父母生活,要靠自己的努力過上美好的生活的道理。課文中有大量的對話,很適合訓練學生的朗讀。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他們的思維方式以直觀、形象爲主。但同時又存在理解能力較弱、注意力持久性差,面對新鮮、抽象的詞語還需要一定的圖象支撐。所以我透過生動、活潑的課件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含義。

教學參考書上確立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3、瞭解兩隻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賴父母,應該從小學習生活本領的道理。

我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爲了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把教學目標更細化了一些:

1、透過朗讀在語言環境中識字,運用觀看圖片、聯繫實際等方式理解積累詞語。

2、在主動和積極的狀態中,透過抓重點詞語,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讀好疑問句和感嘆句。

3、透過學習懂得要應該從小學習生活的本領,不能依賴父母生活的道理。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在具體語言環境下認識生字。結合具體語言瞭解兩隻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教學難點是:運用恰當的語氣朗讀對話。理解獅子媽媽所說的話的含義。

三、 說教學方法

1、說教法

爲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採用情境創設和以讀代講的方法激勵學生學習。藉助多媒體爲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透過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讀,引導學生感受課文中不同角色和情感。

2、說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以誦讀、發現、感悟、體驗爲主,學生全程參與學習過程,主動獲取知識。

根據以上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的確立我確定了以下三個發展區節點:

一、播放錄像、激發興趣

二、品讀欣賞、理解感悟

三、拓展延伸、昇華主題

根據最近發展區的確立,我的教學設計如下:

二、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課題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創造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思考、主動發言。所以我是這樣匯入的:同學們,知道“草原之王”是誰嗎?有的學生能夠答出是獅子。這時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獅子捕食獵物的場景,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受獅子的生活環境。並說說觀看後的感受。(課件)這一情境的創設讓學生已置身其中,使學生走進教材,走近主人公的身邊,融入到學習的情境中去,從而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再讓學生學生齊讀課題,質疑。爲下一步教學做鋪墊。

二、帶着問題、初讀課文

爲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初讀感悟之中去,我透過課前同學們想了解的問題入手,讓學生帶着問題走進文字。並分兩個層次進行訓練。第一個層次讀的訓練。請同學們自由閱讀課文,看誰讀的字音準確,句子通順,並標出自然段。第二層次是聽的訓練。指名分自然段讀文,同學們他們讀文時我們應該做什麼呢?強調應該仔細聽,有不對的地方及時給改正過來。鍛鍊學生學會傾聽。透過上面兩個層次的.訓練,學生對課文已經有的初步的瞭解。爲下一步的教學打好堅實的基礎。

三、細讀課文、感受體驗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分三個層次完成。

第一個層次抓住重點詞語,理解第二自然段。重點指導透過一勤一懶兩隻獅子的對比體會兩隻獅子的不同的生活態度。在體會勤獅子的表現時,幫助學生抓住滾、撲、撕、咬、非常、整天等詞語進行朗讀訓練,在透過直觀的視頻短片和做動作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與勤獅子對比。在體會懶獅子表現時,我就引導學生抓住 “懶洋洋”“慢吞吞”這類詞體會是獅子的懶散,同時展開想像進行拓展詞語和句子的訓練。

第二個層次是指導朗讀3—6自然段的對話。課文中的3—6自然段是小樹和懶獅子的對話。特別適合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所以,我利用課件圖文並茂地出示小樹和懶獅子的對話。首先同桌之間進行分角色朗讀,體會獅子爲什麼不學習本領?知道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它怕吃苦第二個是想憑着爸爸媽媽的地位生活。所以我引導學生看圖,讓學生做做得意、驕傲的樣子來體會懶獅子的心理。同時抓住問號和感嘆號進行讀文訓練。最後在讓學生戴上頭飾分角色的表演朗讀對話。學生體會到了讀的就自然好了。

第三個層次是體會獅子媽媽的話。教師示範讀獅子媽媽的話,讓學生感受媽媽說話的語氣,並學着讀一讀。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及對課文的理解,一定能更好地理解獅子媽媽說的話。這樣在讀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這種語氣。然後在播放一段兇猛的獅子捕食獵物的視頻。讓學生說說觀看完視頻的感受。真正的獅子是什麼樣的?再討論怎樣才能成爲真正凶猛、強大的獅子呢?如果你是這隻懶獅子聽了大家的話,你會怎麼做?

透過這些問題進行說話訓練,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獨特體驗,爲學生提供運用語言的平臺。給孩子一個將課文語言內化爲自己語言的機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展現自己。

四、拓展延伸、昇華主題

《新課標》重視閱讀過程中情感態、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並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所以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是不可忽視的,我充分利用這個童話故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並透過園藝工人憑着他的本領爲我們生活增添美麗;交通警察用他指揮的本領爲我們出行保駕護航;建築工人用他們雙手建起雄偉壯觀的建築;救死扶傷的醫生用自己的雙手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透過這些事例教育學生要學會獨立生存的本領,一個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把教學推向高潮。

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我對教材做簡要說明《雪孩子》小學語文實驗教材冊第19書這一篇動人的童話故事書文以連環畫的讓每個人都感觸到雪孩子善良的心靈本篇首次不注拼音的書文這對教學挑戰讓學生嘗試閱讀有利於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藉助圖畫閱讀的能力

2、教學

新《書程標準》指出:“小學語文人文性與工具性的”“語文書程教學應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的綜合”基於對理念的理解綜合考慮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奇的特點我制定本書教學爲:1、 知識與能力:會認10個字會寫3個字學偏旁“子”字旁流利朗讀書文培養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及思維能力2、 過程與方法: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書文內容3、 情感與價值觀:書文內容懂得當別人有的時候要勇於伸出援助之手

3、教學重難點

識字教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內容爲此我本書教學:識字寫字和朗讀書文

學生首次接觸不注拼音的書文難點爲藉助圖畫閱讀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成就感

二、說學情

學生半年的學習也的識字能力但學生對書文的理解感悟力還孩子好奇、愛、易受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所吸引

三、說教法

從學生情況教學時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的學習環境學生自主識字運用多媒體將學習內容直觀形象地展現我還採用了觀察法文中插圖的作用以圖帶文圖文並茂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了對書文的學習新的《語文書程標準》對學段了“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要求在教學中讓讀貫穿以讀帶講在讀中問題在讀中探究情感體驗激勵學生的學習信心我多次鼓勵、欣賞讓學生體驗到的樂趣

四、說學法

“教不教”新《書程標準》一再提醒:自主合作探究時代需要和行之的學習識字我讓學生嘗試自主識字四人合作識字交流識字方法讓學生自主質疑合作解疑快樂地學習而拼音學習還不扎 實的學生建議藉助圖畫閱讀還可以猜讀、跳讀等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使學生收穫自學的樂趣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五、說教學過程

我打算兩個書時來本書教學任務書時匯入——新授——運用的思路書時在書時基礎上練習書寫並拓展延伸據此我將對書時詳細

1、激趣匯入揭示書題

好的開頭一半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先用多媒體書範文創設大雪覆蓋申請川、房屋、田野的情境學生觀察後回答:看到景物?學生會說天上下着紛紛揚揚的大雪地面上、房屋上、樹上覆蓋着一層厚厚的白雪基礎上學生找出這書文哪段內容然後指讀自然段

接着書範文出示書文的幅插圖問學生兔媽媽在堆學生會說堆雪孩子順勢我板書“雪孩子”並認識“孩”字

緊接以問題引入段:兔媽媽爲要對雪孩子呢?學生帶着問題讀段培養學生邊讀書邊思考的閱讀習慣在學生交流讀書收穫的過程中板書“小白兔”學習“讓、起、玩”三個字”

最後問題“雪孩子和小白兔之間會故事呢?你們想讀一讀嗎?”調動起學生的讀書興趣

2、圖文並茂自讀書文

本書注音的難度在初讀書文時我書範文學習任務讓孩子仔細看圖3——8想想每幅圖上畫了再圖文對照圈出不認識的字同桌合作交流不認識的字的方法給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

3、合作學習糾正讀音

低年級識字量單單在書堂上就能解決的了的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尤爲在檢查識字時我採用認讀雪花生字卡片的遊戲就又一次調動了學生的性我還將書文中的10個生字書文內容編成一首短小的兒歌(兔媽媽她趕早連忙出去找食物小白兔點旺火合上眼晴睡大覺着了火化成灰全都不知道雪孩子把她救從此變成白雲美)將生字的語言環境改換了就地檢測了學生的情況

4、入情入境朗讀感悟

閱讀學生個性化的重在自悟我讓同桌互相讀、開火車讀指名讀讀等一系列讀的活動讓孩子把書文讀通讀順了生字學習爲精讀書文鋪墊然後評價讀讓學生評價激勵進步既讓學生感悟了書文的情感又培養學生鑑賞美文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我以合作者組織者、者的身份爲學生架設探究的平臺給學生展示自我的空間

Bb、細讀品味情感

問題“雪孩子和小白兔玩的高興嗎”學生讀好“他和雪孩子又唱又跳玩的很開心”一句並鼓勵學生用“又、、、又、、、”來說短語、句子學生的語言積累

問題“雪孩子融化了去哪裏呢?”讓學生找出句子讀一讀學生讀好“他飛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雲一朵很美很美的白雲”並啓發學生思考這云爲很美也許學生會說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做了一範文好事也許會說雪孩子飛到天空中他心地善良學生說的不理想教師總結:當小白兔家裏火災時雪孩子冒着危險勇敢救出了小白兔捨身救人的品德多麼高尚啊!

創設“當別人遇到時該怎麼辦”的情境讓學生暢所欲言使學生一感受雪孩子有一顆美好的心靈學習它樂於幫助別人的可貴精神另一對學生了口語表達訓練和思想道德教育

6、答疑解惑拓展延伸

教師問學生:雪孩子化了他到哪裏去了呢?你們想知道雪孩子怎樣變成白雲的嗎?然後播放書範文演示雪與雲的過程讓學生理解雪孩子被火烤了溫度升高化成了水水又成了水蒸氣最後變成了白雲然後讓學生生活的經驗說說生活中還有可以化?學生說到:夏天裏我吃雪糕含在嘴裏雪糕一會兒就化了;把糖含在嘴裏糖慢慢地就化了;要把塑料碗火爐上就燒化了變黑了語文書程標準指出:語文書程應植根於現實面向世介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應用的領域讓學生周圍的生活學語文裏我抓住學生朗讀中的獨特感受學生走進生活蒐集生活中的資訊在生活中尋找“化” 的孩子們生活經驗理解了詞“化”擴展了學生的思維鍛鍊了孩子的表達能力語文運用於生活服務於生活體現了語文的工具性的特點

7、作業分層因材施教

作業一:讓學生編個小故事《雪孩子回來啦》思維拓展既積累了語言又了本書的情感

作業二:流利地複述故事主要學習的學生

六、說板書設計

在板書設計我力爭簡潔、明瞭既點明瞭本書的教學要點又學生理解識記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地在一起

附板書:

救 化

小白兔 雪孩子 白雲:善良、助人

開心:又唱又跳

以上就是語文網小編分享的一年級上冊雪孩子說課設計的全部內容,此分享對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非常有幫助,小編祝教師朋友們工作順利!

說課稿 篇10

一、說設計理念:

當前,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背景下,課堂教學模式正由固定化向個性化發展。教師關注的重點由如何“教”轉向學生如何“學”。教師的教學開始突破教師爲中心、教材爲中心、教案爲中心的的侷限,真正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真正把課堂學習的空間還給學生。

二、教材分析:

《z c s》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學拼音”中的第二部分。本課包括五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一首兒歌,配有情景圖,既以生動的形象和語境歌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又能引出要學習的聲母z c s。第二部分是三個整體認讀音節zi ci si ,配有圖畫,並有這三個音節的四聲練習。第三部分是拼讀練習,分別與e,u拼。第三部分是音節練習,有9個音節,其中三個是三拼音節。第五部分z、c、s的書寫格式和筆順筆畫。

三、教學的過程設計:

《z c s 》一課的教學設計,根披新課標精神,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使拼音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運用情景資源,創設情景;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感知,促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致力於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展。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根據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認識規律和學習需要,漢語拼音教學要儘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動和遊戲爲主,喚起他們學習拼音的興趣。在這一節課中,我把到“星星姐姐家做客”貫穿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努力創設一個充滿生命力的生活化的課堂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在實踐中輕鬆愉快地學拼音,感受學習的樂趣。首先以“教星星姐姐學聲母”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複習已學聲母;再以去星星姐姐家看蠶兒引入兒歌的學習。

2.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1)藉助圖畫,讀準音,記住形。

我充分利用圖,把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起來,既有利於學習拼音,幫助記憶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強了學習興趣。

學習z的發音

(出示圖1),提問:你看圖上畫的是什麼?生答:圖上畫的是一個小朋友在寫字。透過寫字的“字”我引出z的讀音,告訴學生:把“字”讀得輕一些短一些就是聲母z的讀音,然後師範讀,生模仿讀,邊讀邊正音,找個別同學讀,及時糾正不正確的讀音,這樣達到及時反饋的效果。

學習z 的形

提問:z和誰長得像呢?根據學生回答總結:像個2字z z z。這樣將抽象的字母與具體的形象聯繫在一起,使同學們對字形記憶更加深刻。

學習聲母c和s

(出示圖2和圖3 ),教學方法和教學z 基本相同,同學們已掌握了學習方法,因此,我直接引入三個問題:1、圖上畫的是什麼?2、根據“刺”和“絲”的讀音,這個聲母該怎麼讀?3、它們長得像什麼?這時,我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先讓同桌討論,然後指名說說討論的結果,及時鼓勵學生的不同想法。再透過小老師帶讀,師範讀,生跟讀,糾正個別同學不正確的發音,比賽讀等多種方法讀準這兩個聲母的發音;並引導學生給這兩個聲母編出便於識記的順口溜。

(2)指導書寫。

在指導書寫時,我採用了“讓學生觀察老師書寫”(感知三個聲母在四線格中的位置,由幾筆寫成)——“利用多媒體指導學生書空”——“自己練習書寫”——“投影互評”這四個步驟,在反覆的看與寫中鞏固三個聲母的書寫。

(3)由聲母匯入,學習整體認讀音節。

掌握了四個聲母的發音之後,我用了以下過渡句過渡到整體認讀音節:今天,z、c、s把它們最好的朋友也帶來了,我們一起來認識它們好嗎?再抓住四個重點進行教學:1、發好它們的音,讓學生知道本課整體認讀音節和聲母的發音相近,只是比聲母讀得響亮些,長些。2、強調它們都是整體認讀音節,應整體識記,韻母i 在這裏不讀“衣”,不能用來與聲母拼讀,在學生反覆的發音練習中,體會它們的發音要領。3、利用整體認讀音節的四聲進行擴詞,增加學生的詞彙量。

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我透過多種遊戲和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協調參與,如:小組內利用自制卡片互相抽讀,檢查聲母和音節發音;做遊戲“你是誰?”(女生代表聲母,z c s ,男生代表zi ci si ,老師念聲母則女生讀,念音節則男生讀。),比賽讀等,既強化了所學知識,又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情感都得到了昇華。

3.小結。

在這一環節中,利用星星姐姐爲我們準備的“水果大餐”來連貫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並再一次調動學生的熱情,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