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也許的說課稿

說課稿2.46W

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聞一多先生的一首現代詩歌《也許》。我將從說教材、教法、學法及教學程序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也許的說課稿

 一. 說教材

1.從單元教學要求及教材在本單元中的地位和作用說起:

教學大綱對本單元的要求是:

(1)着重培養學生閱讀和欣賞詩歌的能力。

(2)培養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

《也許》選自長教版第三單元第一課。適用於八年級教學。本單元共收入兩首詩歌,《也許》是第一首。《也許》是《死水》中的一篇力作,也是聞一多詩歌創作的傑出體現。在《也許》中,詩人的情感是悲切激壯的,如地下的岩漿,奔突流走,時刻準備着噴發而出。然而詩人一直控制着這種激情,使情感得到巨大壓縮,變得更加堅實,更加沉雄,催人心碎。相信在實際教學中,能夠使學生受到教育和感染,從而提高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由此可見,《也許》一詩在達到本單元教學要求的教學活動中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2.教學目標:

因爲新大綱對學生的閱讀要求是強調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和創新精神,並且《也許》被選用八年級教學,是在學生有了一定閱讀基礎之上的,所以,依據新大綱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作家,作品,朗讀成誦。

能力目標:透過詩中父親對女兒的愛和對黑暗社會的恨得對比,學會張力手法的運用。

情感目標:體會詩中所蘊藏的悲傷、憤怒、無奈等複雜的感情內涵。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詩人悲傷、憤怒、無奈等複雜情感的表現方式。

教學難點:理解“張力、反差“等手法的運用。

二. 說教法

1.朗讀法。詩歌的節奏,韻律要靠讀來感受,詩歌所蘊藏的感情內涵也要靠讀來體會。讀,不僅是領悟所必需;讀,也是感染他人,產生共鳴之所需。所以對詩歌要朗讀成誦,讀出情和意。

2.提問法。在學生認真學習的`基礎上,適當設問,運用聯想與想象,體會詞的意境,理解詞的感情,使學生學會閱讀詩歌的方法。

3.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的輔助手段,播放多媒體教學課件。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多種感覺,透過多種形式的感知,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材料。

三.說學法

1.誦讀法。學生作爲教學主體,要積極主動閱讀,從而加強對全詩的理解。

2.聯想、想象法。透過聯想、想象,進而形成對語言的靈活運用和整體感知。

3.問題探究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積極主動,全身心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從而把所學內容轉化爲自己的思想、信念和行爲。

四. 說教學程序

1.新課匯入:以“人生四大悲”匯入,奠定全詩哀傷的感情基調。

2.作家介紹,實現知識目標。

3.配樂朗讀,渲染氣氛,使學生能夠迅速融入到主題思想中。

4.以詩人情感爲主線,重點把握全詩的主題思想:亡女之痛以及對黑暗社會控訴的雙重情感,令人心痛,又令人悲憤。

5.佈置作業:透過對本詩的學習,爲學生留下主題小作文,讓學生把體會到的情感得以昇華。

6.板書設計:將在講課過程中展示。

標籤: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