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蘋果爲什麼落地說課稿

說課稿7.57K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蘋果爲什麼落地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蘋果爲什麼落地說課稿

一、 教學設計特色

本課教學緊扣學生生活,以學生司空見慣的現象爲切入點,圍繞牛頓從蘋果落地現象中獲得的啓示與發現而展開,引導學生展開思維活動,開展實驗,讓學生認識到地球上萬物都會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物體重力是由於地球引力引起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課教學的指導思想是在啓發性原則和主體性原則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望,力圖體現以活動組織教學,透過營造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經歷一個觀察思考、猜想驗證、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問題的過程去認識本課內容。根據對教材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實驗探究並不是教學的目的,而是探究的手段。教學的關鍵在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創造能力、科學探究意識。因此,思維互動多、想象能力訓練多是本課教學的重要特點。結合《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本課教學主要體現了科學探究中的“猜想與假設”環節。對於科學探究性學習來說,猜想是一種重要的基本思維方法。建構主義教學觀認爲:學生進行猜想與假設活動的基礎就是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猜想與假設活動就是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要研究的問題經過思維的衝突與再加工活動。

基於以上認識,本課圍繞“猜想與假設”,讓學生經歷一個“收集事實——整理事實——形成認識”的過程,從以下四個部分展開。

第一部分:談話匯入,實驗探究。

匯入時教師用演示蘋果落地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調動學生的思維,營造和諧的師生關係,爲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成功實施奠定基礎。學生透過觀察實驗現象,圍繞蘋果落地提出相關問題,聽科學家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引出課題。由於學生的認識均來源於生活,小學生的科學學習應是在原有生活經驗基礎上的自主建構,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聯繫生活談類似蘋果落地的現象,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學生思維的空間由狹小的課堂擴展到大自然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習自主設計蘋果落地的模擬實驗,目的是讓學生動手做,在動手做中獲得直觀感知經驗,是原有生活經驗的提煉與昇華。第一部分的設計,總的思路就是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儘可能多地收集事實,爲一下部分的猜想做好鋪墊。在小組實驗中,教師要作爲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應該參與到各小組實驗中,與學生共同觀察、共同發現、共同探究實驗中的相同點,對有價值的資訊及時記錄。

第二部分:討論猜想,得出結論。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圍繞實驗中的現象與發現展開激烈的討論,產生思維上的互動,學生的發現是多種多樣的,教師都應予以認可,並引導學生提煉出有價值的重大發現,如“物體都落在地上”、“重的物體直直地向下落,輕的物體飄着向下落”等,學生圍繞這些爭論的焦點自由猜想,設計相關實驗證明猜想的正確性。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思維的特點。對一些較爲抽象難以探究的問題,可以將知識直接告知學生。同時教師爲學生準備沙包、毽子、筆袋、橡皮、毛線等材料,讓學生自主探究下落物體的運動軌跡,使抽象的科學道理在易於操作的實驗中得以顯現,保證了學生認知的有效性。學生透過實驗,發現比較重的物體是豎直下落的。另外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比較輕的物體飄着下落的原因,得出可能與空氣的阻力有關。在此基礎上,教師利用課件展示牛頓管中羽毛豎直下落的實驗,使學生很容易地獲取了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相關知識。

第三部分:提出問題,猜想辯論。

在已有探究成果的基礎上,學生可以圍繞重力提出多種有趣的問題,教師可引導學生大膽猜想失重後人類生活情況,如“人跑步會飄浮起來,站着睡覺和躺着睡覺感覺一樣。假如用地球上的習慣姿勢寫字,整個身體就會被筆尖支撐起來,如果用力過度,也會使你不由自主的轉換角度。”這樣既密切聯繫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又超越了生活實際,對學生想象能力的訓練大有裨益,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發展學生對科學活動的預見性。

第四部分:總結結課。

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簡要總結本課學習內容,並結合學生實際,歸納出關於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觀察—提問—猜測—實驗—結論。希望學生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細心觀察、積極思考、大膽猜想,勇於實驗驗證,去探索科學的奧祕,滲透了一定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二、授課效果

物體落地,對小學生來說並不陌生,這是在學生身邊隨時都可能發生的現象。但學生沒有認識到這是爲什麼。透過教師的引導,學生提出疑問,並猜測原因,透過大量的觀察、實驗、討論和分析,學生感受到地球表面和附近的任何物體都會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學生由熟視無睹的表象上升到親身感受的層面,進而得出重要的科學結論。從上課的整體效果來看,教師能夠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爲主體,語言簡潔、教態親切自然,教學目標落實比較到位,教學重點突出,很好地解決了教學難點,教學方法合理有效,師生有較好的互動交流過程,學生參與探究的積極性很高,從科學知識的獲得,探究能力的鍛鍊和科學素養的培養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