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科學探究:說課稿

說課稿1.9W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是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探究:說課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學探究:說課稿

科學探究:說課稿1

一、教材分析

歐姆定律編排在學生學習了電流、電壓、電阻等概念,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使用方法之後,它既符合學生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認識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系統性。透過本節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同一電路中電學三個基本量之間的關係,初步掌握運用歐姆定律解決簡單電學問題的思路和方法,瞭解運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多個變量關係的實驗方法,同時也爲進一步學習電學知識,打下基礎。

1. 本課時在初中物理課程系統中的地位:歐姆定律(初中學習的是部分電路歐姆定律)作爲一個重要的物理規律,反映了電流、電壓、電阻這三個重要的電學量之間的關係,是電學中最基本的定律,是分析解決電路問題的金鑰匙。歐姆定律是本章的教學重點,也是初中《物理》中重點內容之一。

2. 本課時的特點:十分重視探究方法教育,重視科學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體驗方法、學習方法,瞭解得出歐姆定律的過程。教學內容的編排是根據提出的問題,設計實驗方案,透過實驗和對實驗數據分析、處理得到定律以及數學表達式。

二、教學目標

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爲:

1. 認知目標:透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歐姆定律及其表達式,能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

2. 能力目標:學習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運用歐姆定律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學會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的使用。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嚴謹細緻、一絲不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思想。透過聯繫歐姆定律的發現史,在教學中滲透鍥而不捨科學精神的教育。

三、重點、難點分析

新課標中要求透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資訊處理方法,有對資訊的有效性作出判斷的意識。有初步的資訊處理能力;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嘗試應用已知的科學規律去解釋某些具體問題。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本節課的重點爲實驗的設計及數據的處理和分析,並應用所歸納簡得出的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而難點就是實驗的設計及數據的處理和分析。

四、教學設計

(一)複習設疑,啓發探究慾望。

複習:1、電流是怎樣形成的?是什麼原因使電荷作定向移動的?

2、導體的電阻對流有什麼作用?

猜想:1、既然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那麼導線中的電流與兩端的電壓有何關係呢?

2、既然電阻對電流起阻礙作用,那麼導體中的電流與它本身的電阻有何關係呢?

設疑:學生對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猜想,那麼這三個量究竟有什

樣的數量關係呢?點出本節課題“歐姆定律”。

這樣透過簡單回顧、分析,使學生很快回憶起三個量的有關概念,透過猜想使學生對這三個量關係的研究產生了興趣,激發了求知慾望,並使學生的注意力很快指向本節課。

(二)展開探究活動,深入研究實踐

1、預備知識:向學生介紹“控制變量法”,即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關係,是透過保持其中一個量不變,看電流與另一個量之間的關係,在研究電流與電壓關係時,保持電阻不變,透過改變電壓,觀察電流是如何變化的。在研究電流與電阻關係時,保持電壓不變,透過改變電阻,觀察電流是如何變化的。

2、同桌同學討論:根據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利用我們學過的儀器,設計一個實驗。透過討論使學生對實驗方法有了進一步理解,而且,使學生了解科學實驗的設計過程:①明確研究目的。②確定研究的方法。③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在對學生討論作簡單的分析和評價的基礎上,教師投影實驗電路圖,介紹有關儀器,特別強調滑動變阻器在實驗中的作用。

3、實驗:教材是透過演示實驗,來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係,從而得出歐姆定律。雖然,這樣安排教師的主導作用能發揮得比較好,但演示實驗可見度不大,學生動手參與率不高,學生主體作用不能很好發揮。另一方面,學生已初步學會了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使用,具備做此實驗的基本技能。因此,本節課我把演示實驗改爲學生分組實驗,使學生在實驗中進一步體驗“控制變量法”,同時也使學生透過實驗,對歐姆定律有了感性認識。

4、各小組根據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歸納得出初步結論。

(三)交流探究成果,及時矯正

這一環節的操作要點,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爲主。其目的是對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進行反饋,對學生參與實驗態度和效果進行反饋,這一階段學生的認識將在教師的引導下,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飛躍,學生的情感將在教師對學生參與分組實驗,小組

論和各小組在班級中彙報情況中得到昇華。

具體做法是:

1、各小組在教師指導下,對實驗數據進行數學處理,理解數學上“成正比關係”、“成反比關係”的意思。

2、各小組彙報實驗結果,最後分析得到二個結論:在電阻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在電壓不變的情況下,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3、進一步引導得到歐姆定律及其表達式。4、說明:在歐姆定律中的兩處用到“這段導體”,這兩個這段導體卻是指同一導體而言,即電流、電壓、電阻對應同一導體,而且具有同時性。

這樣做能真正把學生推到學習的主體地位上,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提高了學生實驗能力和運用數學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鞏固和反饋,知識遷移訓練

1、例題:一個電燈泡工作時的燈絲電阻是484Ω,如果電燈兩端的電壓是220V,求燈絲中透過的電流大小。

分析:本題已知的兩個量,電阻、電壓都是針對同一導體電燈燈絲而言的,可直接應用歐姆定律的數學表達式計算,但在解題時,一定要注意解題的規範性,強調電流、電壓、電阻“同一段導體”,“同時性”等。

2、小結:突出歐姆定律的內容,強調“同一導體”

五、作業設計

1、課後練習

編制兩類練習題目:一類是直接應用歐姆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達到鞏固歐姆定律內容和表達式;另一類是瞭解在研究歐姆定律實驗中滑動變阻器作用,進一步體驗“控制變量法”。

2、作業:(1)、作業本作業鞏固性練習。

(2)、討論題:怎樣用學過的知識和儀器,來測定一未知的電阻值,請說出實驗方案。使學生產生新的問題. 新的求知慾望。

科學探究:說課稿2

各位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實驗探究:物質的比熱容》,根據新課標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過渡句)想要上好一節課,就要對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有充分的瞭解,基於此,我將對教材與學生情況進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節選自滬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級第十三章第2節,本節課透過實驗探究物質升高相同溫度能量變化情況得出物質具有不同的吸放熱能力,也就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理解比熱容物理意義,然後總結出熱量的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本節課是本章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初中物理的一個難點。本節課的學習有助於提升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過渡句)分析完教材我再來說一說我所面對的學生:

二、學情分析

而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九年級的學生,他們正處於邏輯思維發展的過渡期,已經能夠獨立思考一些問題,但是比熱容這一概念對於初中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抽象的,針對這一特點,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常識引入課題,並突出物理教學以觀察、實驗爲基礎的特點,進行實驗探究,體現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認識規律。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本節課知識。

(過渡句)基於以上對教材和學生特點的分析,結合新課標的理念,我將從三維角度分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比熱容的物理意義、計算公式;能用比熱容的意義解釋生活中的現象;

【過程與方法】透過實驗探究物質升高相同溫度能量變化情況得出比熱容這一特性的過程,增強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生活中的'物理,增強學習物理的興趣。

(過渡句)確立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也就顯而易見了。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比熱容的定義、公式及應用;

【難點】利用比熱容的內容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過渡句)爲了更高的突破重點,解決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將採用的教學方法是:

五、教學方法

講授法、探究實驗法、問答法、小組討論法。

(過渡句)有了方案與方法,就要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去檢驗,接下來就是我的教學過程設計環節。

六、教學過程

對於本節課,我將從新課匯入、新知講授、鞏固提高、小結作業這幾個環節進行講授。

首先是匯入環節:

我會採用情景的方式進行匯入,在大屏幕上呈現兩個情景:

情景一:豔陽高照的夏天,有兩個人正從沙灘向海邊奔跑,甲說:沙子太燙腳了;乙說:快點跑,到海里就涼爽了。

情景二:炎熱夏天的傍晚,有兩個學生在海邊遊玩,爲了納涼問題兩人發生激烈爭執,甲主張划船到海中去,因爲白天海里就比較涼爽,乙則認爲晚上是不一樣的,在岸上散步更涼爽。

然後提出問題:產生這兩種不同感受的原因是什麼?如何用物理知識解釋呢?讓學生產生認知衝突,從而引入本節課的內容——實驗探究:物質的比熱容。

【意圖:透過生活中常見的情景引入新課,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併產生認知衝突,從而產生疑惑,學生帶着明確的目的進入課堂,更加有利於接下來內容的學習。】

接下來就是新課講授環節了,這是課程的核心,包括兩個部分,分別是“實驗探究建立概念”和“深化概念”。

1.建立概念

對於概念的建立是透過實驗探究的方式進行的。我會提出問題:升高相同的溫度,所需熱量有什麼不同?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能夠說出對於同一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質量大的需要熱量多,而對於不同物質的溫度變化時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會有所困惑。

接下來我就會以此作爲實驗探究的思考問題。讓學生進行猜想,學生的答案可能會有所不同,所以接下來就需要透過實驗進行驗證。

首先我會提問學生實驗的方法以及所需的器材,在確定了實驗裝置圖和基本思路之後繼續提問:如何控制相同熱源?如何確定物質吸收熱量的多少?

學生透過思考可以得出結論,然後師生共同總結出:使兩酒精燈的火焰基本相同,便可以近似認爲他們是相同的熱源,熱源相同,就可以透過加熱時間長短確定吸熱的多少。最後確定實驗所需要測量出的物理量,並提示實驗中的注意事項。

【意圖:透過這樣一步步的引導,學生能夠清楚所要探究的問題,同時也再一次理解他那就實驗的設計過程。】

接下來,讓學生以物理學習小組爲單位進行實驗,過程中我會進行巡視指導,同時會讓學生在實驗時回顧酒精燈和溫度計的使用方法,避免出現操作失誤。然後要求學生進行實驗、記錄數據。

實驗之後分析實驗結果。學生透過數據分析能夠得出:相同質量的水或煤油,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的熱量幾乎是相同的;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水吸收的熱量比煤油多。

最後師生共同總結得出:相同質量的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吸收的熱量相同;相同質量的不同種物質,升高相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相同。

【意圖:讓學生經歷問題的猜想與假設、制定實驗、進行實驗、得出結論的過程,感受物理學習的樂趣,提高課堂的參與度,親自透過實驗得出結論更能加深對於問題的理解和結論的把握,更加有利於對其意義的理解。】2.深化概念

學生透過實驗得出結論,這時我會進行說明:不同物質吸放熱能力是不同的,我們把表述物質吸放熱特性的物理量叫做比熱容。從而對其物理意義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接下來我會對其計算方法、公式表達、單位和含義進行講解和說明。並重點強調其變形公式 ——即可以透過已知物理量求熱量。

接下來透過大屏幕展示不同物質的比熱容,讓學生知道水的比熱容最大。

【意圖:在學生透過實驗理解物質吸放熱能力不同的基礎上提出比熱容的概念,更能加深對其物理意義的理解,而深化的內容對於運用比熱容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及一些計算又有很廣泛的應用。】

到這裏,本節課的主幹知識就講完了,我們的目的並不只是讓學生學會學懂,還要能夠學以致用。

我會讓學生回憶匯入中的問題,並運用比熱容的內容進行解釋。學生透過思考能夠說出:白天溫度較高,地面和海水都吸收了相同的熱量,可是海水的比熱容比較大,所以它溫度升高的就慢;而夜間溫度比較低,他倆都釋放相同的熱量,海水溫度降低的慢。最後師生共同總結出:白天海水溫度小於陸地,而晚上陸地溫度小於海水。

然後出示習題,讓學生運用公式及其變形式進行計算。

【意圖:可以加深學生對於本節課知識的理解,也能夠讓學生學以致用,體會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最後,進行課堂小結和作業的佈置。

我會讓學生總結本節課有什麼收穫。

作業是完成課後習題,並運用比熱容知識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意圖:課堂總結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而作業則是讓大家課後及時複習防止遺忘。】

(過渡句:下面進入我說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板書設計。)

七、說板書設計

這是我的板書設計,採用提綱式的設計簡潔明瞭,可以讓學生在之後的複習中有章可循有本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