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天火之謎說課稿

說課稿1.01W

一.教材簡析

天火之謎說課稿

《天火之謎》這篇課文主要講了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爲了揭開雷暴的祕密,在雷電交加的天氣裏進行風箏試驗的事,讚揚了富蘭克林勇於探索、敢於試驗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透過精確、細緻的觀察、研究和試驗,才能揭開大自然的奧祕。課文第一部分寫了雷暴在人們的心目中一直是可怕的東西,第二部分寫富蘭克林透過親自進行的風箏試驗,終於揭開了天火之謎,最後一部分寫富蘭克林根據放電原理髮明瞭避雷針。文章用詞豐富、描寫精彩,而內容中又涉及到較深奧的物理知識,因此,讀懂課文,複述風箏實驗的經過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此教學重點及其課文字身的特點,制定如下教學目標:其中較爲基本的目標是: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夠綜合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自己收集的資料、和老師提供的資料讀懂課文。

3、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感受富蘭克林勇於探索,敢於實驗的科學精神。

4、能根據圖片提示覆述風箏實驗的經過。

另外較有發展性的目標是:

1、激發學生立志探索大自然奧祕的思想感情。

2、培養學生收集課外資訊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資訊處理能力。

三、教法: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改革,強調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認知活動中來,學習纔能有效的進行。根據這一理念,在教學《天火之謎》一文時,我將嘗試着使用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藉助多媒體,引導學生想象,讓學生自己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意義建構。

四.學法

古人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生在學習中生疑,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表現。而我們教師就要善於創設情境,不斷爲學生激起漣漪甚至波濤。指導學生按質疑讀解(課文內容及相關資料)讀議讀評的學習鏈進行學習,達成目標.

五.教學程序

在教學第一課時時,主要要求學生能夠學會生字詞,初步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朗讀課文能夠正確、通順,瞭解課文大意,能根據提示用課文中的語句概括段落大意,並精讀了課文的第一部分,感受到了雷暴在人們心目中的可怕程序。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教學設計則定位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給學生讀懂課文的方法。

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儘管學生對課文內容感興趣,但不少內容涉及到物理知識,語句描寫生動具體,如果不引導學生切實讀懂課文,學生就會一知半解。我主要教給學生兩個讀懂課文的方法,一是聯繫上下文,二是藉助課外蒐集到的資料讀懂課文,其中後者是教學重點。一方面,在課前我讓學生廣泛蒐集相關資料,以備課上增加自己發言的依據。另一方面,蒐集一些資料,並且在課上適時地運用,力求讓學生自己在綜合閱讀中讀懂課文,並提高自身的資訊處理能力。

二、在創設問題情境中實現自主建構性學習

1、抓住學生學習中已知與未知的矛盾,激疑。問題的產生不是教師強加給予學生的,而是學生基於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產生的困惑、矛盾。揭示課題後,我就讓學生質疑引起認知衝突:天火之謎指什麼?這個謎解開了嗎?誰解開的?是怎樣解開的?從而誘發學生學習的.需要。然後透過自讀課文,使學生很快解決了前三個問題,把學習目標定位於最後一個問題。

2、抓住學生之間不同理解的矛盾,解疑。教學目標定位後,我沒有指定閱讀的內容,而把球再次踢給學生。要解決這一問題應該讀課文的哪一部分呢?學生很容易確定爲第四自然段風箏實驗。在學習風箏實驗時,先組織學生觀看課件捕捉天火。這一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初步感受了實驗過程。接着讓學生圍繞風箏實驗自己來設計問題相互考一考。我讓學生自由發言,談談哪個問題最值得研究。對一些簡單的問題我隨時解決;對一些較麻煩但與課文關係不大的問題,我提議到課後去解決;對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我引導學生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並花力氣研究解決。最後把問題定位在三個上:1、實驗這天,天氣如何?(這是實驗的條件)2、這次實驗是怎麼做的,需要哪些東西?(實驗器具)3、當風箏飛上了天,富蘭克林又看到了什麼?做了什麼?說了什麼?(實驗經過)

3、設計一些對學生有問題啓示作用的範例,再生疑。如在教學完風箏實驗後,我又創設情境小結延伸:是呀,在這樣電閃雷鳴的天氣裏,很可能被雷劈到,因此,富蘭克林做這個實驗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學到這,你又有什麼新疑問嗎?這時,學生問:難道富蘭克林不害怕?他爲什麼要冒着生命危險做這個實驗呢?從而使學生找到了新的增長點,實現螺旋式上升。

三、突出朗讀和複述的教學要求。

朗讀課文、複述課文是課後的要求。教學中我想方設法使朗讀與讀懂課文相結合,透過朗讀促進學生讀懂課文,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提高朗讀水平,並重點指導了兩處感嘆句的朗讀,體會第一句中那驚奇發現的心情,還有最後三個感嘆句體現的那分成功的喜悅。考慮到這篇課文比較長,在課內並沒有安排全文的複述,而是突出重點自然段,讓學生複述風箏實驗的經過。在複述時,我沒有使用文字提示的方法指導學生複述,而是採用多幅圖的方法指導學生複述,我想這也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因爲,我們回憶一件事的時候,腦子總是一幅幅畫面,而不是一個個關鍵詞語。

四、進一步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在課上指導了學生圍繞課文閱讀蒐集課外資料進行資訊處理的方法,還要求學生課後進一步課外閱讀,並且還要是自身閱讀的需要。

最後的作業設計:拓展作業:

(1)課外閱讀《富蘭克林傳》;

(2)蒐集關於避雷針的課外資料,說說避雷針是怎樣避免雷擊從而保護建築物的?正是體現了這一教學思想,試圖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更多地瞭解富蘭克林,瞭解大自然中更多的奧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