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有關五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7篇

說課稿2.57W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語文說課稿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五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錦集7篇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以讀爲本,是我們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新課標》中也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該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爲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朱老師執教《莫高窟》一課,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而有效地讀書,堅持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在讀中解決問題、讀中悟出感情,在讀中品詞析句……讓學生在讀中自悟自得,從而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創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

一、以疑促讀,讀中理解

怎樣才能“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呢?教師應該教給學生有疑處。只有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學的效率。莫高窟位於我國西北邊陲敦煌,歷史悠久卻遠離現在學生的生活環境,如何設立情景,引發學生的興趣。

整個閱讀教學的過程,就是一個質疑解疑的過程,是一個學生自主實踐、自行發現、自我建構的過程。上課開始,朱老師圍繞莫高窟的藝術價值,課文是從哪些方面的具體描述。從而帶動了全篇的閱讀,讀文學習,貫穿全過程。

二、“讀中品,品中悟”,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講過,讓孩子們讀,讀,反覆的讀。的確,只有把讀作爲理解與感悟的手段,透過讀,去解決閱讀課上的幾乎所有的問題。唯有多讀,才能理解,才能運用,才能潛移默化地將範文的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讀”在語文學習中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手段。的確,課文的理解靠讀,字詞的掌握靠讀,語感的領會靠讀,主題的把握靠讀,學生感情的融入也靠讀,好的朗讀勝過繁瑣的講解。

本課結構明確,條理清晰。特別是二、三兩自然段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透過教師朱老師的引導,幫助學生髮現學習的方法,指導學生合作自學,將品發展到學、仿、創新。

朱老師將第二自然段“彩塑”部分作爲教授的重點,引導學生總結本段的寫作特點:

(1)總——分的結構。

(2)習作手法:排比句,分寫的部分詳略得當。

將第三自然段放手交給學生交流自學,當然放手不等於不管不問,教師在此時是幕後的指引者,透過自學前的幾個指引性的問題,給學生自學的方向,輔助學生自學。如果所提問題更具層次性、坡度性,利於學生的思維發展就更好了。

三、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語言文字的美。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本文的教學中,朱老師力求讓學生學會朗讀,即透過讀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透過讀,讓學生理解內容、體會出感情來,在反覆朗讀進入文中情景.根據不同人物的特點、用不同的語氣、表達不同的感情、使學生明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這一道理。總之,朱老師這一課是成功的,值得學習。

朱老師在主講《莫高窟》一文時,採用了多種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朗讀,以讀代講,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全面理解,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 說教材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第九冊第六單元中的一篇講讀課文,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巴德?舒爾伯格。文章主要敘述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寫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詩,母親對此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對此的評價是“糟糕透了”,父親和母親對“我”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評價,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使“我”在“精彩極了”的鼓勵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長爲一名著名作家。並且“我”也明白了,父母對自己的兩個極端的斷言,其實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愛的方式。

這篇文章語言平實,既有鮮明的形象,又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感體驗十分接近。課文一些語句含義深刻,具有啓發性,給學生提供了多維的思考感悟空間。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理解巴迪的父母的不同評價對孩子所起的作用。

3、透過學習,總結生活中對愛的點滴感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4、體會父母對孩子不同的愛,學會正確面對父母的評價。

教學重點:從父母對孩子各自不同的評價中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愛。

教學難點: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對孩子的愛。

二、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 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本課定位主題,透過閱讀、感悟來理解父母兩種不同評價中飽含的愛;重視組織學生進行紮實的語文實踐活動,以讀爲本,讀中感悟,讀寫結合,力求在各項實踐活動中使學生語文能力得到整體提高。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部分明確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學習,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悟、體驗和理解。”基於對《語文課程標準》的理解,我構建“導——讀——悟——拓”的課堂教學模式,營造和諧的課堂情感氛圍。

四、說教學過程

一、 激情匯入1、同學們,人的一生會得到很多不同的評價,它們會給我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老師這兒有一首詩歌,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配樂朗誦)

2、那麼,作家巴迪舒爾伯格小時候得到的評價是什麼呢?(根據學生的發言,板書課題)這樣的評價給巴迪的一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讓我們一起學習第十九課。(齊讀課題)

【教學開始,用詩歌引入,透過情境教學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簡介作者1、課前請同學們收集了一些有關作家巴迪舒爾伯格的相關資料,我們來交流一下吧。(指名一兩個學生髮言即可)老師這兒有一些他的相關資料,誰來幫老師讀一讀?(出示課件,指名讀)

2、好,透過交流,你們認爲巴迪現在是個怎樣的人物?(學生自由發言)

【透過預習檢查,讓學生對文章有了一個整體感知。】

三、設定懸念,精讀課文

1、是啊,現在的巴迪已經成爲一個出色的、了不起的作家了。現在請同學們開啟課本,快速瀏覽一下課文,看看課文的那一句話最能表明現在的巴迪是個出色的、了不起的作家?(指名說出,全班朗讀)

2、假如有一次巴迪的作品獲得了一項國際大獎。當巴迪接過獎盃,主持人問他,此時他最想感謝的人是誰。你們猜,巴迪會感謝誰呢?(根據學生髮言,板書)

3、如果主持人接着問,爲什麼要感謝這兩個人,巴迪要怎麼回答。你能幫助回答嗎?彆着急,要想回答好這個問題,還得把巴迪寫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好好讀讀。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5、已經有答案的同學可以和同桌或者前後桌的同學交流交流。

6、指名回答,師相機指導朗讀。

【在教學中不把重點放在死摳詞句上,而給學生留下較多的“空白”,便於學生自己去感知和領悟。對於文章的重點,則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以突出朗讀感悟和領悟表達的方法,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7、演課本劇,感受真情。

【採用演課本劇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科領域和現實生活中,經歷自主與合作的探索過程,獲得知識與技能,併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進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8、根據自己的理解,任選一題寫一寫:

①“精彩極了”是母親對我的( ),母愛像( )。

②“糟糕透了”是父親對我的( ),父愛像( )。

【讀寫結合,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加深對父母之愛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感悟真愛。

1、師導:是啊,母親的“精彩極了”是一種鼓勵的愛,父親的“糟糕透了”是一種嚴格的愛,這兩種不同的愛造就了巴迪的成功。那麼,你們在生活中也感受到這兩種不同的愛了嗎?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組照片。

2、播放課件,激發學生髮言的慾望。

3、好,誰先想到了,舉手告訴老師。(學生自由發言)

【拓展延伸有利於幫助學生髮揮學習的主體能動性,學生的羣體資源將得到有效利用。】

五、作業:

以“感恩父母”爲題寫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說理念】

積累是創新的前提,新課程標準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有較豐富的積累;擴大知識面,增加閱讀量;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俗話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學生進行字、詞等知識的積累就是集“米”的過程,有了這個過程纔可能有文章之“炊”。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在讀“萬卷書”的時候可以積累許多精詞妙句,積累許多體式、結構、佳篇,似蜜蜂採蜜,廣收博取。人們認爲:語文能力的培養要經過一個“死去活來”的過程。其實“死去”的過程就是大量記憶、積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可以藉詞、借句,還能借氣、借勢,最終翻出新意。日常的積累越豐富,我們就越能汲取知識的養料,在運用中便會“心有靈犀”“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這就是“死去活來”之“活來”——創新過程。因此,作爲教師,應清楚地認識積累和創新的關係,大膽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積累。但是單單依靠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的積累是很有限的,“授人以魚,更要授之以漁”,新標準也同樣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方法的積累: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等。因此在語文學習中,教師教給學生更多的還應該是進行積累的方法。學生掌握了多種學習語文、積累語文知識的方法,在有教師時會學得更好,無教師的時候同樣學得輕鬆。

【說教法】

新標準要求注重培養學生適應現代社會需要的語文素養。在發展學生語言的過程中,要努力培養自能讀書、追求真理、勇於探索的精神,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未來意識,激發創造力。

大膽地把文章放給學生,採用以自主學習爲主的學習方法。首先學生自主初讀文章,要求學會生字、詞語,讀通課文,不能獨立解決的寫到黑板上,反饋時共同討論解決,儘量使每個學生都能過好這一關,爲學習課文內容打好基礎。接着引導學生根據學習目標進行自主地深入學習文章,教師提供學習小目標,是爲學生在選擇學習方法、時間的調控等方面充分自主的基礎上,提供了學習導向,保證了在有限的課堂時間裏提高學習效率。接着是穿插學習課外選段《中沙落雁》,在介紹新的閱讀的方法後,給予充分的時間空間學習,既積累了知識和方法,有對自己的家鄉有了更深的瞭解和認識。最後是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喜好自行選擇練習。

縱觀整堂課,學生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大量積累知識、積累方法,尤其是比較明確地進行了方法的積累:已學背誦方法的交流;新的背誦方法的學習;透過理解感悟來提高朗讀效果的方法的瞭解;運用文下註解來進行閱讀理解的方法的初步感知等等,在學生大量進行詞、句、篇的知識積累的基礎上,更提供了他們課外進行廣收博取的方法。

【說教材】

《桂林山水》描繪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風光,讚美了祖國的錦繡河山、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課文按先總說、後分述、再綜合的順序分爲4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3自然段分別寫了桂林的山、水的特點,先寫灕江的水靜、清、綠的特點,接着寫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第4自然段寫了作者觀賞桂林山水所獲得的總的印象。全文重點突出,條理清楚,是本單元重點訓練用段意歸併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好例子。語言優美流暢,描述生動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是學生學習習作的典範。

【說教學目標】

(l)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情感。

(2)學會運用段落大意歸併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學會按提綱背誦課文。

(3)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本課詞語的意思。

(4)能仿照句式寫景物。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2、3自然段,學會運用段落大意歸併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學習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具體報寫的寫作方法寫一處景物,是教學的難點。

【說教學時數】

三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會生字,理解部分詞語和課文的意思。學習課文第一段。完成課堂作業本第1、2題。

第二課時:李習課文第二段,理解課文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讀熟課文。完成課堂作業本第3、4、5題。

第三課時:學習課文第三段,總結全文。按課後練習題3的提綱背誦課文。完成第7、6題,聽寫詞語。

【說教學準備】

小黑板一塊,寫有重點句段投影片若干張、投影儀、《桂林山水》錄像帶、錄像機。

【說教法】

1、直觀教學法:教學2、3自然段時,運用多媒體、板畫創設情境,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理解重點詞句。

2、舉一反三法:第2、3自然段結構相似、教學要求相同,運用舉一反三法,透過反覆訓練,有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

3、朗讀體會法:透過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的朗讀,幫助學生體會語言的優美,感受作者對桂林山水的讚美之情,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感訓練。

【說學法】

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法學習課文。

【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意境,匯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要帶大家到一個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桂林去玩。我想,那裏的山,那裏的水,那裏的迷濛雲霧,那裏的綠樹紅花,一定

會使你以爲走進了迷人的畫卷。同學們,想不想去領略那神奇秀麗的桂林風光呢?上課一開始,教師用充滿激情的導語創設優美的情境,把學生引入課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I、請同學們看《桂林山水》的錄像,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桂林山水的奇麗風光,課文語言的優美。

2、提出預習要求:

(1)讀通課文,自學生字、詞。

(2)灕江的水有什麼特點?桂林的山有什麼特點?

(3)課文可分幾段?依據是什麼?

3、檢查預習情況,輪讀課文。

4、學生質疑問難(教師根據疑難歸納有價值的問題)。

三、舉一反三學課文,品詞賞句悟感情。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齊讀第一自然段,提問:“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麼意思?它和全文有什麼關係?在一定的語境中辨析近義詞“觀賞”與“欣賞”。

2、精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

①用“……”圈出寫灕江水的特點的詞語。

②用“~~~”劃出具體描寫特點的句子。

(2)檢查思考題

①板書:水:靜清綠。

(3)檢查思考題

②投影出示句子: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①小黑板出示句子,讀讀比比它們表達的意思有什麼不同。

灕江的水真靜,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②透過教師範讀、學生試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有感情地朗讀這組句子,體會灕江水奇異的美。理解“瑕”、“翡翠”的意思。

②作者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把灕江的水寫得這般奇麗?

④教師設計—組舉—反三的句子訓練,投影出示句子:

ɑ、公園裏的花真香啊,香得( )?

b、教室裏真安靜啊,安靜得( )?

(4)課文第一句還寫了大海、西湖,它們美在哪兒?

這一段寫灕江的水,爲什麼還要寫大海、西湖?

教師小結:作者運用了對比、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把灕江水的靜、清、綠的特點描繪得非常生動、形象?

(5)小結學法。剛纔我們感受了灕江的秀麗風光,是透過什麼方法學習的?討論後板書:讀——找——品——誦“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自悟學法,使學法得到真正遷移,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3、運用學法學習第三自然段?

用“讀、找、品、誦”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

重點放在理解詞語的意思上。藉助板畫老人山、駱駝山、巨象山,讓學生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奇的特點。指導學生有表情地朗讀,加深學生對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熱愛?

4、學習第四自然段?

以讀代講,讓學生劃出描繪整幅畫卷的詞語,想象整幅畫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

5、指導朗讀,激發情感?

這篇課文語言優美,描述生動、形象,有利於朗讀訓練。再次創設情境,指導學生朗讀全文,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

四、運用段落大意歸併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複習閱讀提示,明確單元訓練重點?

2、出示段意。(課後題2?

3、學生歸納、講評?

五、總結全文,指導背誦?

1、按照板書,小結全文?

2、運用課後思考題3提供的提綱,指導背誦課文?

學生練習背誦。透過自由背、同桌互背、指名背、分組背等多種形式,達到背誦的目的?

【說課堂板書?

這一板書,既能幫助學生抓住重點詞理解課文,指導背誦,又恰如其分地落實了教學的重點。形象直觀,新穎有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凡卡》這篇小說由俄國著名作家契珂夫寫於1886年,當時正是俄國沙皇統治最黑暗的時期,人民過着苦難的生活,無數破產的農民被迫流入城市謀生,他們深受剝削之苦,連兒童也不能倖免。契珂夫在父親的雜貨店裏,親眼目睹了父親對小學徒的虐待,十分同情小學徒的命運。

《凡卡》這篇課文透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反映沙皇統治下俄國社會中窮苦兒童的命運,揭露了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本文表達上的特點有兩個方面,一是由作者的敘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憶三部分內容穿插起來,互相輝映。一是採用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本學期提出了兩項閱讀的新要求,一是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二是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透過前幾組課文的學習,學生已有了一定基礎,本組課文()應該進行較爲綜合的練習,而《凡卡》則是難得的例文。由於在第一課時中已經完成了初讀感知、整體建構、略讀“回憶”和學習生字的教學目標,因此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凡卡悲慘的生活遭遇,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2、初步領悟文章所採用的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凡卡》一文篇幅較長,內容和形式都比較複雜,要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必須突出重點和難點,本文內容很豐富,其中反映文章主旨的核心內容是凡卡寫的信,而信中最能集中地反映凡卡生活悲慘和內心痛苦的是第8、10、15自然段,因此,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透過第八、十、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慘和內心的痛苦。

本文的表達方法比較獨特,學生初次接觸,學生領悟起來有一定難度。因此,本文的教學難點確定爲:初步領悟文章所採用的對比、反襯、暗示的表達方法。

【說教法學法】

教法:問題情境教學法,直奔重點,引導感悟。

學法:質疑、探究、感悟、朗讀四結合學習法。

【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初設疑問:

匯入新課,從複習課文內容入手,回顧《凡卡》一文的寫作特點,並在學生把握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追問:凡卡的生活悲慘在哪兒?凡卡的生活爲什麼這樣悲慘?然後引導學生就以這兩個大問題爲統帥,進行探究、討論和交流。由於課始有了目標,學習就有了方向,問題由學生自己提出來,探討也就有了熱情。

(二)讀信悟情,解答疑問:

由於課文篇幅比較長,內容和形式都比較複雜,要提高教學效率,必須突出重點,因此我要求學生快速讀信,找出內容最重要、感情最強烈的段落。接着直奔最重要的部分,指導學生精讀第八自然段,採取自讀和交流討論的方式,弄清凡卡在哪些方面受到怎樣的虐待,設身處地地體驗凡卡內心難以忍受的痛苦,在此基礎上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接着讓學生以同樣的方法學習第10。第15自然段,並鼓勵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大膽提問,透過討論探究解決問題,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凡卡的不幸,養成邊讀邊思、讀中存疑的良好讀書習慣。到此,學生解決了課始提出的第一個問題。然後解決第二個問題:凡卡的生活爲什麼這樣悲慘呢?我讓學生結合課文及課外查閱到的資料談談,使學生認識到凡卡不幸的命運不是偶然的,而是黑暗的社會造成的必然結果。最後,讓學生把信的全部內容有感情地讀一讀,讀到回憶處,停下來想一想凡卡的“快樂”生活,在學生有所感觸的情況下,教師質疑:這篇小說一半寫苦,一半寫甜,這是不是有矛盾?引導學生討論,領悟作者寫凡卡回憶鄉下生活的“快樂”,更襯托出凡卡學徒生活的“悲慘”。

(三)再問再議,拓展練筆:

小說最後寫了凡卡寄信和做夢,暗示凡卡希望回到爺爺身邊只能是一個甜蜜的夢而已。我要求學生自由讀20、21兩個自然段,提出問題與同學討論。並重點討論問題:凡卡寫的這封信,他爺爺能收到嗎?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引導學生聯繫“地址不詳”,認識到他爺爺不能收到信。然後我讓學生進一步討論:就算凡卡的爺爺能收到信,他能把凡卡帶回去嗎?在此基礎上,播放最後一節課文錄音,讓學生領悟:對於凡卡來說,回到爺爺身邊只能是一個甜蜜的夢而已。最後,讓學生任選一題做課後擴展練習:

1、課文在凡卡睡熟並做着甜蜜的夢的地方結束了。但夢總是要醒的,想象一下,凡卡睡醒以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2、讀了課文,你可能有很多話想對凡卡說。先說一說,再寫下來。這樣,會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思想感情的體會得到深化。

【說板書和作業】

板書:加上題目只有十個字,簡明扼要地將凡卡現實生活的悲慘與回憶中生活的快樂形成鮮明對比,從而深入體會小說的思想感情和小說表達上的特點。

作業:本文語言生動、形象,情真意切。有描寫人物外貌的,有描寫景物的,也有抒發思想感情的。這些精彩的語句、段落都有積累的價值。因此,我讓學生自主選擇,把他們喜歡的詞句抄寫下來。另外,如果教學時間不夠充裕的話,練筆也將作爲作業留給學生。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黃河的主人》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意蘊深刻、震撼人心的優美散文。

這篇散文描寫了波浪洶涌的黃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駕馭黃河的風采,讚揚了艄公憑着勇敢、智慧、機敏,戰勝驚濤駭浪的黃河精神,並以“黃河的主人”的美譽來讚美他。

課文按照人們觀察事物、瞭解事物的規律,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細看羊

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順序來結構全文。

文章開篇並沒有直接描寫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濃墨重彩寫黃河萬馬奔騰、濁浪排空的險惡氣勢,極力渲染黃河氣勢之大、險情重重,爲下文描寫黃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鋪墊。

洶涌奔流的黃河足以讓作者驚歎不已,然而更使作者驚訝的是在湍急的黃河上還有羊皮筏子貼浪前進,如履平地,而且還載着六七個人,文章到此,場面驚心動魄,行文跌宕起伏,處處充滿驚奇,扣人心絃,易於引起讀者的高度注意。

羊皮筏子的乘客在急流中談笑風生,勇敢大膽,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穩健、從容不迫的氣質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靈,震撼了讀者的心,讓人感到人類的偉大與不平凡。因而作者由衷地稱艄公爲“黃河的主人”。

綜觀全文,課文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層層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

本文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讀懂揭示課文中心的重點句,即“他憑着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戰勝了驚濤駭浪,在滾滾的黃河上如履平地,成爲黃河的主人”。教學的難點是幫助學生弄清課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間的有機聯繫。

二、基本理念

強化理念淡化理論,是我在語文教學研究與實踐中一以貫之的做法。作爲一名在語文教學第一線跌打滾爬了十八年的教壇老兵,以下六個方面的基本理念,是我在新課程實施的背景下,融合教與學的長期實踐經驗,概括提煉的具有濃郁個人風格的東西,它們貫穿於我的每一節課堂教學。可能有失偏頗,就教於在座的諸位專家。

1、語文觀:語文是學生自己學會的,不是老師教會的;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十字經”課課要念。

2、質量觀:全體發展、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差異發展、可持續發展。

3、角色觀:蹲下來看孩子;師生是共同的研究者;走近學生,走進學生(讓師生的心靈在課堂上呼應起來);鼓足教育期待的風帆(它是催化劑,催化創新的意識;它是播種機,播種的希望越大,收穫的果實越多;它是童話的聖殿,將課堂變成學生的精神家園)。

4、教學觀: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方法、重情趣。

5、設計觀:目標與智能的多元化,內容與方式的選擇化,結構的模組化(變線性結構爲模組結構),節奏的彈性化(與學生的學習情緒諧振)。

6、評價觀:評價是激勵的藝術。在我的課堂上,不僅有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而且有學生對老師的評價,這種多元性、多主體的評價,形成了一種強力“思維場”,讓學生的思維在強力碰撞中迸發美麗的火花。

三、教學設計

共分四個模組。

第一模組:整體感知,初步感受黃河。

自由快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後用一個詞語(最好是成語)說出黃河給你留下的'印象。

第二模組:“多管齊下”,深入感受黃河。

1、多媒體出示課文第一節內容。指名感情朗讀,齊讀。

2、小組合作學習:除了用朗讀來表現黃河的氣勢之外,你還能用哪些方式來表現呢?

3、多媒體出示“巨石被推入黃河中,推出幾十米遠”的動畫演示。

4、播放黃河萬馬奔騰、滾滾東流的錄像。看後再次感情朗讀。

第三模組:讀寫結合,內化精神。

(一)讀

1、激發、體驗情感:如果是你在這黃河的羊皮筏子上,你的感受如何?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樣呢?細讀課文2~6節。

20xx/6/22 4:05:12>2、黃河的主人又是怎樣的風采?練讀第6節。說說你覺得應該怎樣讀。

(二)寫

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項練寫:

1、圍繞“專心致志”展開想象,把“艄公駕駛筏子破浪前行”寫具體。

2、圍繞談笑風生展開想象,把乘客的表現用“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寫具體。

體會以上兩項之間的聯繫。

第四模組:延伸拓展,昇華主旨。

剛纔我們充分感受到了黃河波濤洶涌、濁浪排空的氣勢,領略了黃河主人勇敢鎮定的風采,此時,你想說些什麼?

學生自主選擇:

1、黃河,我想對你說……

2、艄公,我想對你說……

3、同學,我想對你說……

4、我想對自己說……

5、我想對××說……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時間控制3分鐘)

《小麻雀》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編者把這篇課文安排在教材的開場是有其特殊的含義的,說明了這篇課文在教材中是十分重要性。

《小麻雀》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述的是一隻還不會飛的小麻雀不聽勸告媽媽,試圖飛出窩來卻一不留神落到窩下,遭遇到了大花貓襲擊,麻雀媽媽爲救他,奮不顧身地用身體擋住大花貓,最後導致自己的尾巴被花貓咬掉的故事。

本課文雖然篇幅短小,情節簡單,卻層次清晰,描寫生動、細緻,充滿詩情,給人很深的啓迪。

根據新課標的第三階段(5-6年級習作)的目標要求和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我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能夠認讀本課生字、詞。

2.能夠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夠理解課文,抓住重點語句,瞭解重點語句所隱含的情感色彩。

基於以上的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點、難點爲:

重點:能夠正確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理解課文並抓住重點句子,瞭解其所蘊含的感情色彩。

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去把握文中的重點句,並理解其意蘊是本教學的難點。

課時安排:三課時

課前準備:讓學生閱讀“學習連結”,或查找更多的有關高爾基的資料,有條件的可以找高爾基的《童年》等作品來讀一讀。

二、說教法和學法(時間控制1分鐘)

在教學方法上,我認爲,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設計,貴在創新,貴在切合學生實際,葉老先生曾說

“教是爲了不教”,因此,結合五年級學生閱讀實際情況,本教學中我主要透過學生參與式的教學模式,採取朗讀法、討論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配合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樂於學習,勤于思考。

那麼在學法上,新課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於是我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透過自主朗讀、合作交流、討論探究等方式展開,並要求學生在交流學習中勾畫出優美詞句,真正讓語文教學的課堂變成學生的學堂。

三、說教學過程(時間控制5分鐘)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設計爲以下五個

環節: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的情感極易受環境氣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基於這點,開課之初,我將採用啓發式談話匯入:四年級是我們學過了一篇俄國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麻雀》,讓我們看到了動物中偉大的母愛,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一篇也是關於麻雀的課文《小麻雀》。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著名大作家高爾基的這篇童話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收穫呢?隨後揭開課題,並簡要了解作者高爾基的概況後,順勢進入第二環節。

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新課標中明確指出:"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因此,在匯入新課後我先讓學生大聲自由朗讀,並要求一邊讀一邊想象普季克是怎樣的一隻麻雀,麻雀媽媽又是個怎樣的媽媽?同時把自己最喜愛的語句多讀幾遍,教師適時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的生字詞進行個別指導,掃清學生閱讀文字的障礙。這樣做,目的是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對於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理清課文寫作思路,爲接下來的品讀詞句做好鋪墊。

第三環節:研讀賞析,體驗情感。葉聖陶說: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自能讀書。鑑於此,在“研讀賞析,體驗情感”環節中,我首先設臵一個問題:從第一至第十三自然段小麻雀與麻雀媽媽的對話你瞭解到了什麼?採用分角色的辦法,抽選兩名學生分別扮演小麻雀和麻雀媽媽來朗讀第一至第十三自然段。此時其他學生邊聽邊勾畫關鍵詞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朗讀完後,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歸納出問題答案。

接着,全班有感情的朗讀14-19自然段想想小麻雀和媽媽前後的表現有什麼不一樣,從中你看出了什麼。緊接着,我將根據學生討論情況進行簡單的歸納總結,讓全體學生品讀重點詞句,重點理解課後練習第二題的句子,並適時加以引導和闡述,讓學生能理解領會作者表達的特點。

總之,這一系列的“讀、悟、議、賞、再讀”,讓學生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從而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最終達到突破教學重難點的目的。

第四環節:總結評價,拓展延伸。學生帶着疑問走出課堂是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必需。因此再對課文做出綜合性總結和評價後,透過問題引導學生知識延伸,讓學生想想課後星號題中的那個問題。這個問題,能又一次激發學生的思惟,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

第五環節:安排作業,複習強化。爲了複習、強化學生所學知識,讓學生再次

3體驗課文故事情節生動、細緻,陪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兩道課後作業:

作業1:請大家將本節課中自己喜歡的優美詞句摘抄到《優美詞句》小筆記本上;

作業2:想一想自己有沒有過不聽父母勸告的情況,是一件什麼事,結果怎麼樣,課後把它寫出來。

這是我教學過程的安排,下面說說本節課的板書設計。

四、說板書設計(時間控制1分鐘)

板書邊寫邊講:本節課大致分爲三個階段,第一個是母子對話:小麻雀充滿好奇,充滿疑問;媽媽則細心照看,再三告誡;第二個階段是經歷危險:小麻雀一不留神,掉到窩下;媽媽奮不顧身,保護孩子;第三個是內心感受:小麻雀既高興又難過。最後總結出全文的思想感情是:不聽勸告吃苦頭;經受磨練長本領!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書力求全面而簡潔地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體現教學過程和教學目標的有機統一。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五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海上日出》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S版教材第九冊的第7課,是一篇寫景文章。透過對海上日出景象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課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的觀察順序來記敘的。課文描繪了晴朗天氣時日出和有云時日出兩種景象,而有云時又分雲薄和雲厚兩種現象進行描寫。

《海上日出》所在單元的訓練重點是“閱讀課文,注意作者是怎樣觀察大自然的,並想想文章採用了哪些表達方法”。所以本課教學重點是讓學生透過多讀感悟課文。讀的形式多樣,可以默讀、自由讀,也可以小組內互讀。透過讀,讓學生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而難點在理解日出的幾種不同景象上,抓住重點詞句,想象畫面,感受海上日出的美麗壯觀,培養熱愛大自然的審美情趣。

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項目和課文的重點難點,制定以下三維教學目標(含第一課時):

1、 學會本課生字詞,能正確讀寫。(知識與技能目標)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知識與技能目標)

3、 探究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學習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事物的方法。(過程與方法)

4、 感受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審美情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本課的教學時間分爲兩課時,第一課時的任務是初讀課文,瞭解海上日出的全過程,理清層次,學會本課生字詞,初步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第二課時的任務是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掌握按照事物的發展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同時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有感情朗讀課文並背誦。

下面說說我參賽的第二課時的教法、學法。

 二、說教法

針對學習目標,結合學生實際,我採用“情景激情——想象敘述——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文中的“太陽像負着什麼重擔似的,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到了最後,它終於衝破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這些語句是從動態描寫說出了日出的緩慢。單憑教師的講解,很難讓身處山區很少見到海的學生們理解這是怎樣的一幅畫面,更體會不到作者要抒發的情感。所以,我採用了海上日出的一段視頻,這種直觀的電教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加深對美的薰陶,較容易突破教學難點。

本冊教材說明中指出:“特別要重視朗讀的指導,教學時應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並在朗讀的過程中加以理解。”我對2至5自然段中的重點句子按以上的要求讓學生在理解中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以上幾種方式交替使用,不斷刺激學生大腦的興奮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旺盛的精神狀態、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說學法

根據以上的教學方法,學生可採用“看、說、讀、想”的方法完成本節課的任務。“看”是欣賞日出美景,“說”是說出自己理解的內容,“讀”是讀文中的重點語句,“想”是想自己對內容的感受。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透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爲主動學習,體現“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的原則。

 四、說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情景激趣。

爲更好地銜接教學內容,我先讓學生自由說說上節課學過的內容,說說自己想象的畫面,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再引導學生:“請同學們來看一段畫面,想想你們想象的是這樣嗎?”適時出示海上日出過程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讀議結合,探索求知,昇華情感

在引導生理解課文內容時,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挑選自己喜歡的詞、句、段,反覆朗讀,默讀,說說你爲什麼喜歡?你是怎樣體會海上日出的壯觀的?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來各抒己見,可以用畫畫的方式,或者讀課文,或者用自己的語言說。這樣會極大發揮學生各自的優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在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時,我向學生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並適時演示課件相應的畫面,用觀察畫面指導學生朗讀,就能體會作者當時的那種喜悅心情。透過讓學生多讀感悟課文,體會作者感情。最後,我再採用一段海上日出的朗讀視頻,加深學生的印象。

(三)體會情感,朗讀背誦。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教師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讀出作者當時欣喜的感情。而指導背誦時,先讓學生自由交流以往背書的方法,再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背誦。

《海上日出》這一課的板書,我是這樣設計的,透過“偉大奇觀”這個詞,分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後三個方面,結合顏色、動態及雲中情景來表現。這樣的板書設計用較清晰的思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知景色的壯麗。

(三)拓展延伸,培養能力。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展示一段我在網上製作的日出視頻,讓學生欣賞不同的日出美景,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增強欣賞能力,陶冶情操。我們地處山區,課後讓學生觀察自己家鄉的日出,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練練筆,寫一篇小作文

 五、說教學理念

在教學過程中,我本着“自主、合作、探究”這一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首先,我放手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彙報收穫,不牽着學生鼻子走。其次,在學習時,學生或圈或畫,或讀或說,體現了個性化行爲。最後,讀議結合,深化認識,感悟文章。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都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特點。

 六、說課後反思(略)

附:板書設計:

日出前 淺藍 紅霞

海上日出 日出時 紅得很 可愛 偉大奇觀

雲薄 透過 直射

日出後 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