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有關七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五篇

說課稿6.4K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說課稿,透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什麼樣的說課稿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語文說課稿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七年級語文說課稿模板集錦五篇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第一次真好》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二課《短文兩篇》中的第二篇,是一篇略讀課文。教材透過兩個事例抒寫了人生的一種體驗:第一次真好!告訴人們第一次的感覺是生命中難得的寶貴經驗,並提醒人們思考怎樣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第一次真好》雖是略讀課文,但文章卻蘊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第一次”不僅帶給我們新鮮刺激,更帶給我們生活的新領域和人生閱歷。珍重“第一次”就是珍重自己的生命。本文敘議結合的寫法也很典型,可以作爲寫作的典範。

2.教學要求:根據新大綱和本課的特點以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教學理論。我制定了以下教學要求:

(1)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人生第一次經歷的意義;學習敘議結合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聯繫自己的實際生活體驗,深入思考,反覆咀嚼,領悟文章深長的意味。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3.教學重難點:重點是領悟“第一次真好”的內涵。難點是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二.說教法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就一定要體現略讀課文的特點,要放手讓學生自讀,在學習內容上以整體理解爲主,不要求面面俱到。《新大綱》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我根據本課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以“點撥法”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圍繞中心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相互交流,相互啓發,相互爭議。激發他們主動去獲取知識,培養健康的情感。

我首先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找出關鍵性的詞句。然後引導學生走出文字,進入廣闊的生活領域,聯繫自己的人生經驗,體會“第一次真好”的內涵,感悟豐富的人生哲理。將學生由課本遷移到課外,遷移到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去。最後在教師適當的點撥、歸納中昇華對主旨的理解,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這節課最大的特點是讓學生暢所欲言,使課堂充滿活力。大文學家巴爾扎克說過:“開啟科學的鑰匙毫無疑問的是問號。”我充分尊重學生,讓每一

位學生都能暢所欲言,成爲課堂的主人,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具體的表現有兩點:(1)學生認真思考,自主置疑。學生對文章的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此時學生往往會有許多疑問,那麼讓學生將心裏的問題說出來有助於鍛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學生提出問題後,我會在黑板上記下來,最後歸納他們的問題。學生對課文有了整體感知,自己的提問又得到老師的認可,這樣有利於激發學生進一步研讀的興趣。(2)老師學會傾聽,就勢引導。只要教師善於引導,充分相信學生,他們就會最大程度的展示自己的潛能。法國文學家法朗士說過:“教學的全部藝術,就是喚起年輕心靈的好奇心的藝術,它的目的是爲了使這種好奇心得到滿足。”新課程要求教師有新的課堂行爲,教師在課堂上很重要的一點是用一切有效的手段調動學生興趣,激勵學生髮展,想一切辦法讓學生愛說,會說,能說。在這節課上,我將建立一個對話平臺,讓師生對話、生生對話、生本對話。比如:當學生結合實際談自己的第一次經歷時,往往會侷限於“第一次做飯、第一次洗衣”等等,思路放不開。我會提示他們如:“我與老師——第一次受批評;我與父母——第一次撒謊、第一次欺騙;我與自然——第一次郊遊、第一次登山、第一次看日出;我與科學——第一次實驗;我與社會——第一次施捨……”我相信越是貼近學生的生活就越能發掘出亮點,學生只有在有話可說的前提下,才更容易理解“第一次”的內涵。我始終用心和學生、文字進行交流,尊重、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反應,不斷刺激、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我努力營造一種開放的、自由的、融洽的氣氛,放飛學生個性,爭取給學生一個更爲寬廣的空間。我認爲,唯有讓學生暢所欲言,才能使課堂充滿活力。

三.說學法

根據新大鋼的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指導學生先預習掃清字詞障礙,然後找出自己不理解的,或是有同感的地方,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思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讓他們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這樣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教學步驟:這節課我是按:“引入新課——整體感知——合作探究——反思拓展——歸納總結。”這五個步驟進行教學的。

1.引入新課:我以談話的方式引入新課。

2.整體感知:我先對預習的作業進行抽查並明確生字詞答案,然後讓學生自讀課文,思考文章寫的是什麼內容。《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啓迪,要診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對學生閱讀後的提問,我會在黑板上做記號,然後歸納他們的問題。

3.合作探究:我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圍繞課文內容,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教材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課堂上學生的提問可能是多角度的,那麼,就以學生爲主體,提到什麼就討論學習什麼。在此,我預設了以下幾個問題:

(1)文題命作“第一次真好”好在哪裏?抓住關鍵詞分析“好”的含義。

(2)爲什麼說“第一次經驗並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鮮刺激,使人回味無窮?”試結合實際生活經驗舉例說說。

(3)請結合你的實際生活經驗談談你對“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愈益多姿多彩。”這句話的理解?

學生討論後明確:第一次不僅帶給我們新鮮刺激,更帶給我們新的生活領域和人生閱歷。第一次的感覺是生命中難得的寶貴經驗,珍重第一次,就是珍重你的生命。

4.反思拓展

我將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圍繞以下幾個問題思考:說課/

(1)既然第一次真好,爲什麼有的人生命中的第一次不多?

(2)怎樣纔能有更多的第一次?

(3)什麼樣的“第一次”不能嘗試?爲什麼?透過這個環節的討論學習,學生會明白:只有隨時留心,尋找機會,大膽嘗試,創造出越來越多的有益於身心的第一次,才能使生命多姿多彩。有害身心的第一次是不能嘗試的。

5.總結歸納

我在最後鼓勵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我認爲隨時總結學習中的收穫是十分必要的,學生如果能在學習中養成自評的習慣,那麼,他們收穫的將不僅僅是知識,而是終生受益的學習方法。

五.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是在教學過程中完成的。這裏不做詳細介紹。總之,要突出重點、難點。整個板書設計要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紙船》是語文版七年級下第四單元的一篇文章,該單元具有豐富的人文教育資源,共設定了五篇課文。《紙船》出自泰戈爾的《新月集》,詩人依照兒童的心理,用樸素的語言,明快的格調,以豐富的'想象描繪了兒童齣兒童的種種動人的情態和奇思妙想。

七年級學生在學習本篇課文之前已經學習了《我愛這土地》、《鄉愁》、《我爲少男少女們歌唱》等作品,對詩歌學習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有了一些自己學習的積累。爲此在教學本首詩時,我將與全班同學一起共同探討、分析詩作的內蘊,使學生得到美的教育和薰陶。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體會詩人筆下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兒童世界。

2.品味詩歌樸素的語言,明快的風格,實現美的感染和薰陶。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3.學生嘗試仿寫詩歌,體會創造的樂趣。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比較閱讀,培養學生閱讀詩歌的興趣,感悟詩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教學難點:

學生初步掌握詩歌的一般寫作方法。

詩歌是一種形式獨特的文學樣式,具有獨有的文學特質,是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詩歌教學應迴歸其最本真的閱讀,那就是“體悟”,學生只有浸入詩歌的感情世界,不斷的與之交融、重合,這纔是真正的“體悟”,爲此,教學這首詩,我將重點透過閱讀、仿寫,引領學生走進詩歌的瑰麗的世界。

二、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1)情境教學法

新課標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紙船》內容較爲簡單,透過多種方式的朗讀便可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先是想到寫有我的名字和我住的村名的紙船讓異地的人得到,然後想到用船載着秀利花平安的到達岸上,接着想到天上的船也能放下來同我的船比賽,最後想到夢裏睡仙坐在船裏。這節課,我充分利用遊戲創設情境。從而幫助學生透過聯想與想象,在整體上把握課文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融入課文的意境中。

(2)引導發現法

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生生交往、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語文教學必須充分發揮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挖掘學生的個體潛能。學習這篇課文,我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探究詩歌的美。具體操作將在下面的環節中加以滲透。

2、說學法

(1)自主自悟學習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還要求“欣賞文學作品,能設身處地地體驗和理解作品”,“品位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作出自己的評價”。葉聖陶先生指出:“教師之爲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於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苦練習,領悟之源廣升,純熟之功彌深,乃爲善教者也。”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而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感知課文和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對語言文字也具有一定的感悟能力。而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這節課,我準備爲學生的自主學生提供充裕的時間與空間,學生透過自主朗讀、自主交流、自主體驗、自主感悟,由淺入深,感受詩歌的韻味。

(2)誦讀品味法

新課程強調凸顯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化,而在語文課中,就必須強調個性化品讀。透過深情的朗讀,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進而探求隱含在作品中的內涵。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使之能體驗語言的分寸感、和諧感、情味感,從語言的氣勢、韻味、節奏、停頓中,引領學生不斷深入文字,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與鑑賞水平。

三、說教學過程

1、教師出示手工作品“紙船”兩個大字,要求學生說說小時侯常常摺疊的手工,疊制中的故事。

這樣匯入一種情景的氛圍,從而爲下一步的入情作很好的情感鋪墊。

2、根據自己閱讀詩歌的積累,說說欣賞詩歌的方法。

這一環節的設定,既是溫習學生以往的相關知識,又爲下一步的學習作鋪墊。可能學生的發言比較分散,那麼,可以把問題再細化些,如“你覺得詩歌的美在哪些地方體現出呢?”而課件中“畫面美”、與“情感美”可以機動處理,先後順序可順着學生的發言靈活處理。多媒體出示:感受詩歌的畫面美。

(1)、聽配樂朗誦,請學生說說感受到的畫面。

(2)、展示學生課前根據自己的理解畫的四幅畫,請學生說說你覺得哪幅畫最適合做本首詩的插圖,並說說原因.

新課標強調:語文閱讀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優美的音樂和動情的朗讀把學生帶入了詩歌的情景中,激發了學生美的情感體驗。詩歌又以其獨特的畫面美,其美的意境需要調動自己的生活體驗,透過想象和聯想感受其營造的無限的空間。學生髮揮想象,用自己的筆畫畫,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解讀文字。也許學生的作品是稚嫩的,也許學生的評析是比較膚淺的,但透過這個環節,最起碼可以讓學生真切的感受詩作的畫面美。

4、多媒體出示:感受詩歌的情感美。

(1)、請你用你自己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劃出你認爲最精彩的詩句,並說說理由。

(2)、你們中間也有遠離家人的,你是用什麼樣的方式表達這種情感的呢?

新課程呼喚自由民主的課堂氛圍,倡導民主平等的對話。本環節的設定就很好地體現這種精神。讀文學作品,做到“動嘴”、“動手”、“動情”、“動腦”,多感官感受作品的內涵。學生可以從作品的局部進行分析,品味詞語的精練,句子的回味無窮,詩節的豐富感情。老師要引導學生進入文字,反覆品讀,反覆玩味,反覆領悟,儘量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美,感受美,爲今後的創造美奠定基礎。

“詩緣情”、”詩言志”,喜怒哀樂,詩之情也。學生透過個性化朗讀,細細體會詩句細節處的情感變化,辨別語言的感情色彩,進而領悟作品的思想內涵。

在說話訓練中,注重引導學生體會詩句所蘊涵的濃濃的感情,並請發言的同學能深情地用自己方式讀出這種感情。

新課標強調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過程,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感受,尤其是個性化感受,豐富個性閱讀的內涵。

5、多媒體出示: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1)、說說詩歌朗讀的技巧。

(2)、選擇背景音樂,說說你選擇這首歌的原因。

(3)、以四人小組爲單位,設計朗讀腳本,在用你們的方式讀給大家聽。

詩歌是文學中的文學,其詩意往往藏在或紛繁雜亂,或清醇玄妙的形象中,以瞬間表現永恆,以有限傳達無限,給人以推理和想象的廣闊天地。“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觀書須熟讀,其言皆者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出於吾之心”。學生透過設計朗讀腳本,反覆朗讀揣摩、體悟,從而品味出詩歌雋永的意境,深厚的蘊涵。

音樂不同的旋律、不同的節奏表達不同的情感,學生在選擇不同音樂的過程中,已經融入到詩歌的情感世界中。詩歌的急切舒緩,起程轉合的律動特點與背景音樂進行比較,從而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可能有些學生所選擇的背景音樂在我們看來並非最恰當,但只要他自己能投入地朗讀,深入地領會詩與歌結合所達到的藝術美好的境界。我們的教學目的也就達到了。

6、拓展延伸

(1)、請學生小結這一節所學到的鑑賞詩歌的方法,也可補充其他的鑑賞方法。

(2)、以四人小組爲單位,鑑賞春水繁星中你認爲精彩的詩作。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而現在又有一種說法:“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場”。這告訴我們,語文教學在引導學生鑑賞文學作品,傳授基本的欣賞方法外,還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以培養語文素養。

新課程強調教師“用教材教”。一篇課文,僅僅是一個例子,教學過程關鍵是引導學生去“發現美”、“追求美”、“創造美”。學完一篇課文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在這節課中討論的一些鑑賞詩歌的方法並非是權威的,僅僅作學生今後學習詩歌的一個參考。鑑賞方法是其次的,主要激發學生學習文學作品的興趣,引導他們進入文學天地。

當然,在完成次環節中,需要學生課前先讀一讀冰心的詩集,也許難度比較大,但作爲語文教師,在當前新課程背景下,必須學會科學地用教材教,把學生帶入語文的漁場,文學殿堂。

7、佈置作業

(1)真情告白:用你的方式向你地親人表達你對他們地深深地愛。

(2)閱讀《春水》《繁星》並積累精彩詩句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3

[分析教材]

《偉大的悲劇》是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一篇課文,本單元以探險爲主題,透過不同題材的學習,激起學生探索自然奧祕的豪情壯志。《偉大的悲劇》是一篇節選的傳記,是作者根據斯科特遺留下來的一些底片、書信和遺書,發揮他天才的文學想像而寫成的。記敘了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在南極探險失敗後,和他的隊員在返回的途中悲壯覆沒的故事。作者茨威格飽含深情地用文學的筆法,從人類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壯精神的角度來寫這一事件,讀來令人感動,特別是在面對失敗和死亡時斯科特探險隊員表現的那種勇敢、坦然、鎮定的精神面貌,尤爲震撼人心。本單元選這篇文章正是要讓學生感受這種人類勇於探索的精神、爲事業而獻身的崇高品質和強烈的團隊意識。

[教學目標]

根據《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意情感體驗……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文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爲:

1、知識能力:快速閱讀課文,抓住主要資訊,概括內容要點。

2、過程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強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長的語句,把握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質,培養團結合作、勇於犧牲的精神,確立正確面對失敗的人生態度。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把對斯科特探險隊崇高精神品質的頌揚和讚美的語句找出來,讀一讀,在飽含情感的文字中感受和體會斯科特隊員的偉大高貴的品質,並在閱讀中逐漸實現情感態度的培養和提升。

[理論依據]

1、“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爲。”初二的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對於文字有了自己獨特的感悟,情感尤爲豐富。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爲主,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會,在實現師生的平等對話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感受能力。

2、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語文教育應該注重教學過程對學生的薰陶感染,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努力引導學生體驗文字中蘊藏着的感情,說出自己的感受。同時又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法、學法]

教法:我在設計這節課時努力實踐新課程教學理念,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整堂課以“情感體驗”爲教學主線,透過欣賞課件、整體感知、細節品味、聯繫實際說觀點等途徑,運用朗讀、討論、交流等方法,逐漸感受這種精神,受到情感的薰陶。

學法:這篇文章內容簡單,讓學生透過預習篩選文章內容,抓住主要資訊,概括內容要點。情節十分感人,易於引起情感豐富的初二學生的情感共鳴,因此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讀一讀,說一說,達到讀者、作者、文字三者合一的境界。

[過程設計]

(文章篇幅較長,課前組織學生進行充分地預習。)

一、匯入:透過出示圖片教師作介紹(美國航天飛機“挑戰者”號升空73秒後突然爆炸時的圖片、xxxx年北大科考隊和登山隊攀登希夏邦馬峯時的照片)引入課題《偉大的悲劇》。

(設計意圖:從感性上讓學生明白人類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這樣的悲劇發生得太多太多了,從而創設凝重、沉思的氣氛,爲文章定下一個“悲壯”的主基調,建立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

二、整體感知:

1、在欣賞《阿蒙森――斯科特南極探險紀錄片》和課前預習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回憶課文內容,用一句話來概括全文,在同桌交流的基礎上全班交流(根據敘事要點理清故事情節:1912年英國探險隊斯科特一行5人,爲實現“到達南極點第一人”這一目標,滿懷信心地奔向目的地,卻悲哀地發現挪威人捷足先登,在從南極點返回的途中他們不幸遇難。

(設計意圖:遵循敘述類文體閱讀規律,要求學生用一句話概括全文內容,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同時訓練學生篩選資訊的思維能力。這也是本單

元的單元要點:練習快速默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資訊概括內容要點。)

2、用一句話談談讀完這篇文章的總體感受?用“這是一個___的故事”句式來說且用一個詞來形容讀完文章後的感受或心情。

(設計意圖:充分尊重學生自主閱讀的體驗,不論對全文的內容還是情感都有個總體的把握。)

三、研讀賞析:

1、體會“偉大”

(1)自主

文中哪些情節深深地打動了你?爲什麼?請默讀課文,圈劃這些語句,旁邊寫上批註。

(設計意圖:在整體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後,引導學生從文章局部進行自主閱讀,邊理解邊記錄,在提高學生對內容要點概括能力,語言感受能力同時,強化他們的情感體驗。)

(2)合作、探究:小組選擇最打動自己的情節,交流感動的語句;記錄難以理解的語句。→全班交流(穿插課後習題二)

這是本節課的重要環節,交流過程中對重點的語段、句子組織學生朗讀,對關鍵詞語組織學生反覆品讀,以此加深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共同解決。這一環節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進行適當的總結並板書。

2、體會“悲”

由偉大引入到悲,讓學生說說“悲”在哪裏?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穿插課後習題二)在此基礎上引用魯迅的話: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從而理解“悲”是指“悲壯”,引導學生真正理解“偉大的悲劇”這一課題的深刻含義。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的思維辨證地理解“偉大”和“悲劇”這一對看似矛盾的組合,懂得英雄的真正含義。)

四、感悟昇華:

談談你對英雄的認識,說說你心目中的英雄?

(輕聲播放歌曲《真心英雄》)

(設計意圖:讓學生暢談對“英雄”的認識,樹立真正的英雄觀和成敗觀。)

五、總結:

引用美國總統里根爲悼念“挑戰者”號航天飛機遇難而發表的電視講話裏的一段話來總結。並最後送給學生三句話結束本課:

自己打敗自己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

每個人註定都要經歷一番失敗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

但只要經歷,即使是失敗的,也從不會是無益的。

人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

(設計意圖:學習一篇課文,要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確立正確的人生態度,懂得人生的真諦。)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4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教學:瞭解概括介紹和透過一件典型事例刻畫人物的寫法。掌握侶、予、滯、躬、錨、賦等6個字。

2、能力訓練:初步學會邊聽邊記、能完整的複述故事。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主人公的奉獻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課文刻畫的是送牛奶的好爺爺,要求學生感受好爺爺的奉獻精神。那麼文章是怎樣刻畫“好爺爺”這一人物形象?課文是透過概括介紹和典型事例刻畫人物形象的,因此,學習這一寫法應是本文的教學重點。

2、教學難點

本文是側聽寫訓練課文,知識教學應落實在能力訓練上,因此學會邊聽邊記,抓住要點和主要詞語複述故事是教學的難點。

三、教學手段:

討論式。

四、教學時間:

共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瞭解透過一件典型事例刻畫人物的寫法、感受主人公的奉獻精神。

2、初步學會邊聽邊記,抓住要點和主要詞語複述故事。

3、掌握侶、予、滯、躬、錨、賦等六個字。

(二)教學過程

1、認識生字詞、

伴侶( ) 拋錨( ) 無償( )躬( )

賦( )予 蒼穹( ) 翹( )首

熹( 微 由衷( ) 攜( )帶 凝滯( )

伴侶:同在一起生活、工作或旅行的人。

賦予:交給(重大任務、使命等)

凝滯:(液體)停止流動。

躬身:彎下身子。

拋錨:汽車等中途發生故障而停止行駛。

2、聽一遍錄音、理清課文結構。說說送牛奶的好爺爺是怎樣的一個人?課文記敘了他什麼事蹟?作者對們怎樣評價的?

(1)理清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1—7節)寫退休老教授自願無償開車送牛奶。

第二部分(8-13節)寫人們終於在雪野裏找到被暴風雪奪去生命的好爺爺。

第三部分(14—15節)補敘老人的身世,讚頌老人精神永存。

(2)送牛奶的好爺爺原是退休的大學教授,有着很不平常的過去,他本來完全有理由安度晚年,卻自願無償開車送牛奶是一個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奉獻精神的人。

(3)課文記敘老教授義務送牛奶而不幸在風雪途中獻身的事蹟。

(4)作者評價:老人是一個“把歡樂留在人間的人”老人的精神永留人們心中。

3、重聽一次錄音,補充有關課文細節,從下面四個題目中任一題,用普通話把故事講述出來,要用上主要詞語,比一比哪。和學講得具體、生動、流利,富有感情。

(結合保後練習題二)

(1)他終於穿上了白大褂。

(2)車輪歡快地飛轉。

(3)他一動不動地躬身站着。

(4)好爺爺,您在哪裏?

(情節要點和主要詞語略)

4佈置作業

(1)抄寫詞語二次

(2)把《送牛奶的好爺爺》複述要求內容清楚、語言流暢,感情真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有詳有略、有聲有色地講述故事。

2、感受好爺爺的奉獻精神。

(二)教學過程

1、朗讀課文

第一段把室內溫暖如春和室外的陰沉寒冷對比,把人們心理的不平靜和周圍的一片寧靜對比,使我們想到正是好爺爺的室外顛簸才換來了人們寧靜的生活,寫出人們對好爺爺的思念。第二段把狂風奪去了好爺爺的生命和利不掉人們對他的懷念和敬意作對

比,說明好爺爺的精神是不死的,將永遠活在人們心中。

2、指導這兩段文章的話和表。

第一段語速較緩,前一部分語調較平靜,後一部分較激昂,要說出人們的焦急心理。第二段請速滯緩,要說出人們對好爺爺去世的無限悲痛的心情。第~段着重聲音變化上去表,第二段着重從態勢上去表,還可擬聲,使說得有聲有色。

3、學生練習,教師評點。

4、進一步閱讀課文,列出課文結構提綱,並且可以看着提綱,把故事有聲有色地說給大家聽。(結合練習三)

(1)請學生講述故事。(兩名學生講述)

(2)其他同學根據下列標準打分,比一比誰說得好些。

故事完整、重點突出,詳略得當3分,語言流暢、語調親切,感情真摯4分,抑揚頓挫,注意態勢,表得較好3分。

5、作業;用學到的話、表技巧說好一個小故事。

書面作業:完成作業本練習。

七年級語文說課稿 篇5

一、關於教材

1、教材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其特點。

《松樹金龜子》一文是蘇教版教材七年級下學期第四單元“動物世界”中的一篇說明文。本單元課文讓學生接觸動物世界,瞭解一些動物,激發起他們關愛、保護野生動物的感情。《松樹金龜子》一文透過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細緻的描寫,向我們介紹了具有“音樂天賦”的松樹金龜子,使我們瞭解了金龜子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等,喚起我們對動物世界生活狀態的關注,激發我們關愛動物、保護動物的熱情。

2、教學目的

根據本文的特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的:

(1)有心情地朗讀課文,歸納綜合松樹金龜子的特點。

(2)學習本文抓住事物特性舉行視察,相識松樹金龜子的發音原理。

(3)領會本文生動、逼真的語言。

(4)探究蟲豸界的有關知識,引發學生對大天然的熱愛。

3、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從視察入手,抓住動物的形態、行動、習性來科學闡明。

(2)一些生物學術語;本文的寫作特色。

4、課本課本處置處罰

(1)課時擺設:兩課時

(2)教學假想:

本文我重要接納多媒體教學。在第一課時中讓學生學會生字詞,相識作者,感知課文佈局,熟習松樹金龜子的形狀特性。第二課時使用課件,資助學生明白松樹金龜子的生活習性,婚戀生活,發音原理的相干內容以及領會作者對金龜子的情緒。在明白內容的底子上引導學生朗讀,領會本文闡明語言的生動、形象,引提倡他們關愛動物、掩護動物的熱情。

二、教學要領及教學本領的運用

爲了讓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對症下藥,我接納以下要領教學:

1、訓練法。教學第二課時,我起首以習題訓練情勢,牢固第一課時的學習結果。

2、討論法。學生限時速讀課文相應內容,開端掌握課文內容,再舉行小組討論,使全體學生積極到場並總結得出課文重要內容,再由小組保舉學生作答。

3、提問法。在學習課文第二部分關於松樹金龜子的發音原理的內容時,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由提出問題,別人作答,激發起學生參與熱情,逐步引導,逐漸深入理解。

透過以上多種教法的採用,使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得透徹,只有對課文內容完全理解了,才能便於指導朗讀,朗讀時才能把握得有分寸,朗讀纔會有正確的語音、語速、音量,富有表情。多媒體的運用,也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力求透過課件的介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完成學習目標。在教學中,課題、作者、金龜子的圖片,讀文後字音詞義及文學常識內容的檢測,我都以圖片加文字的形式出示。爲了幫助學生擴展知識面,插入大量圖片、動畫素材,使其認識文中所涉及昆蟲類更多的夥伴。這樣,運用圖片、文字、動畫、聲音等多種形式,從多個方面調動了學生的感官,使學生能夠投入到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多媒體的運用,可以替代或補充傳統教學設備(如黑板)的不足,方便清晰地展示問題,板書或提示內容,給學習以深刻的印象。

三、學法

根據本課的特點(動物天下中的蟲豸類),我接納讓學生“看看、讀讀、想想、說說”的要領學習本課。起首透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出金龜子的實物圖片,讓學生看看,使學生對其形狀有了開端印象。再透過提問法,討論法,朗讀法的教學,深入明白文中關於金龜子婚戀生活、發音原理等內容,末了上升到喚起學習對動物天下生活狀態的存眷,並積極投身於掩護野生動物的人羣中去,還可讓他們說說自己學習後的領會。

四、教學步伐

第一課時:

匯入新課→自學生字詞→閱讀課文,團體感知文章佈局→相識松樹金龜子的形狀特性

第二課時:

查抄匯入→熟習新內容→深入明白新內容並能心情朗讀→總結全文佈局,領會寫作特色→拓展性訓練→部署作業。

課文重要內容

松樹金龜子的生活習性,分外是婚戀生活及基發音原理。

寫作特色:

1、運用作比力的闡明要領。

2、抓住事物特性睜開闡明。

3、正確、生動、形象的語言。

五、教學預期結果

盼望學生透過學習這篇課文,能明白掌握並學習運用本文中幾種寫作特色,細緻視察某一動物,細緻它的形態、行動、習性等,寫一篇小漫筆。

六、板書設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