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實用】小學科學說課稿四篇

說課稿1.12W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科學說課稿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小學科學說課稿四篇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1

一、學情調查與分析

首先在三年級一個班進行調查,這些內容是學生沒有學過的,透過5道結構

性很強的題目瞭解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和思維水平。其次同樣的5道題目在四年級進行調查,這些內容學生以前學過,瞭解知識運用和發展的難點。最後從一個班抽取思維水平和知識儲備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訪談,透過訪談,瞭解學生在固體沉浮規律問題上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思維軌跡,有利於在教學中照顧差異。

透過調查確定了探究固體沉浮規律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我認爲有必要在初步感知固體沉浮現象的基礎上搭一個彈性跳板---指導學生體驗改變固體的沉浮,有了這個體驗之後,就能有效突破教學難點。

二、教材分析及處理

《固體和液體》單元是根據課程內容標準中“物質世界”裏的“物體與物質”的相應條文編寫而成。

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我把本單元教材做了處理,共分兩大體系。體系1中包括《認識固體》、《把固體放到水裏》、《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體系2中包括《認識液體》、《把液體倒進水裏》。在體系1中,我將《把固體放到水裏》和《使沉在水裏的物體浮起來》進行融合,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識事物的規律,分離出3個具有結構層析的內容:

1.把固體放入水中,初步感知固體在水中的現象,體驗沉浮是可以改變的。

2.引入重量和體積因素,探究改變固體沉浮的祕密。

3.嘗試同液體分離。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屬於第一部分,把固體放入水中,初步感知固體在水中的現象,體驗沉浮是可以改變的。

三、活動目標及指向描述

知識技能:把固體放入水中,感知沉浮現象。

過程與方法:探究改變固體的沉浮。

情感態度價值觀:嚴謹實驗,體會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感知固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教學難點:透過探究,嘗試用多種方法改變物體的沉浮。

四、材料結構性分析

1.結構層次性

第一層次:探究材料是生活中常見的,經常拿來研究物體沉浮的材料,有小木塊、雞蛋、石頭、鐵釘、螺帽、玻璃球。

第二層次:探究材料也是生活中的材料,但是我們一般不拿它們來研究物體的沉浮實驗,有玻璃注射器、土豆、粉筆、蘋果、保險絲、蠟燭、玻璃瓶、辣椒、橘子。學生對這類材料缺乏經驗,因此第二類材料的使用會給學生留下深度的思維空間。

2.結構功能性

注射器的功能不光是用來研究固體在水中的沉浮,也是開啟學生思維的金鑰匙。有的小組發現注射器是沉在水底,有的小組發現注射器是浮在水面上,抓住這一點讓學生知道同一個物體在水中沉浮是可以改變的。

五、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知固體在水中的沉浮

1.將第一組材料放入水中,透過學生的回答知道固體在水中有沉浮現象。

2.引進第二組材料,進一步幫助學生感知固體在水中的沉浮。

●小組預測

●實驗驗證

●交流彙報

生成問題:注射器會怎樣呢?爲什麼有的小組的注射器是沉在水底,而有的小組的注射器是浮在水面上呢?一石激起千層浪,抓住矛盾,生成問題,將學生思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同時自然地完成教學的過渡。

(二)、探究改變固體在水中的沉浮

注射器在水中的沉浮是可以改變的,看來同一種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是可以改變的。在我們剛做實驗的時候還有一些材料,它們的沉浮可以改變嗎?請小組討論看看有沒有辦法改變它們的沉浮。

1.小組討論怎樣改變固體在水中的沉浮。

2.提出假設,交流方案。

3.小組探究,透過多種方式來實現改變固體的沉浮。

4.彙報交流。

設計意圖:學生透過實驗,知道沉浮是可改變的,爲下一節《探究固體沉浮的祕密》做好了思維和知識上的準備。

(三)、探究引伸,引發新思考。

1.我們實現了將物體由沉到浮,由浮到沉。

2.設疑,我這有一個辣椒,它很神奇,它可以不斷的實現沉浮變化。教師演示。

3.引發新思考:你能連續不斷的改變同一個物體的沉浮嗎?

4.課外探究

教育應該有大課堂意識,科學課更應該有大課堂意識,沉浮自如的辣椒將學生的思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爲孩子們課後探究留下獨白的空間。

六、關於活動評價

注重透過課堂評價組織教學,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序性和有效性。本節課我的評價方式有:

關於評價主體:三元互動。同伴、自己、老師。從他們中間我得到幾顆星?

關於評價內容:廣角三維。我知道祕密了嗎?解決困難時我的意見起作用嗎?你有成就感嗎?

課堂評價方式:倡導人文。

這節課,我最滿意的地方是。我們組值得嘉獎的是。

七、反思一得

科學探究課要有活躍的氣氛,更要有深層次的思考,動思維和靜思維交相輝映,學生思維的活躍纔是課堂活躍的第一特徵。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抵抗彎曲》是義務教育小學科學教科版教材六年級上冊形狀與結構單元的第一課。本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引入,自然引出“寬度增加,紙的抗彎曲能力會怎樣”的問題,由此展開一系列關於形狀和結構的研究。所以,作爲本單元的起始課,《抵抗彎曲》的學習在知識和探究技能方面爲本單元的後續研究奠定了基礎。

本課探究活動主要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紙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動。透過在不同寬度的紙上放螺帽,比較不同寬度的紙抗彎曲的能力。然後收集數據,使學生認識到紙的寬度增加,抗彎曲的能力會明顯提高。第二部分:研究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之間的關係。第三部分:研討長方形截面的橫樑平放好還是立放好。這個活動是對第一個活動結論的應用。透過觀察,學生會發現承重的橫樑都是立着放的,接着讓學生解釋橫樑立着安放的現象,最後要求他們用感受尺子抗彎曲能力的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理由。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及發展規律,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目標:透過實驗,能積極分析並善於發現引起實驗結果出現差異的各因素,能根據實驗經驗提高預測的準確性並不斷改進實驗。能透過採集實驗數據和實驗驗證等手段展開科學探究。

2、科學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樂於探究不同厚度的紙和抗彎曲能力大小的關係,樂於透過小組合作積極主動完成實驗;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會到科學探究的嚴謹性和科學性的同時,亦能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初步感受到科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激發探究形狀與結構的興趣;

3、科學知識目標:透過實驗,認識增加紙條厚度和寬度可以顯著提高紙條的抗彎曲能力。並能理解橫樑平放和豎放的道理。

三、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紙的厚度、寬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係的研究;

教學關鍵:對科學實驗的變量識別與控制;

四、設計理念及基本思路:

本課體現“以探究爲中心”的教學理念,採用猜測—驗證—得出結論—的教學方法,將實驗探究、解決生活問題與課外延伸三部分緊密聯繫,使教學內容邏輯化、序列化、生活化、活動化。激趣引入部分:首先安排教師的演示實驗,這樣的設計是爲了引出紙條抗彎曲能力的因素也爲引出課題做準備。自主探究部分:三組自主實驗的設計,完全爲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服務,用填表形式展示實驗結果,目的是讓學生充分合作,積極彙報,得出比較科學的數據。解決生活問題部分,出示建築圖片,目的是將學生的視角引向生活,讓他們感受生活與科學的聯繫,又一次將所學運用到生活,體現學科學、用科學的思想。

五、關於小課題的落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出能思考,會創造的人”。而實驗能力正是創新能力中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內容。在科學課堂如何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一直是科學教師感到困惑的問題,具體的問題有:實驗材料難準備,學生實驗難駕馭,小組討論形式化,種種問題制約着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因此把“如何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作爲科學課研究的小課題顯的尤其重要,本節課中爲了落實這一課題,我主要從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注重實驗材料的收集與保管,填充與更新,發動學生備齊實驗材料做好實驗的前提保證。

2、注重制定明確具體的實驗要求,起到約束學生有序實驗的作用。

3、注重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每組設定了小組長、實驗員、記錄員、觀察員,最大限度的使每位學生有事做,有問題想,積極參與到實驗中來。

4、注重實驗設計的目的性,提高學生自主實驗的效果:一節課中,如果實驗沒了目的,那麼學生實驗便亂了方寸,更別談實驗的有效性了。本節課我共給學生設計了四組不同的實驗,目的各不相同,第一組實驗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確對比試驗要控制的條件,抓住這一關鍵,緊扣這一核心,就爲後續實驗打好了基礎,鋪好了路,第二、三組實驗是本節課的重點實驗,透過這2組實驗使學生看到寬度、厚度的增加能明顯提高抗彎曲能力這一現象。感受尺子不同方法的放法讓學生明白橫樑爲什麼立放的道理。使科學道理迴歸生活。這些實驗的設計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目的性強,循序漸進的把學生帶入了探究的天地。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3

說教材:

這是《滑輪、輪軸與齒輪》的第一課時,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槓桿原理、輪軸省力原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中學生將認識這兩種機械,並透過用測力計測量、比較的方法研究滑輪的省力情況。在課堂上透過科學實驗活動希望幫助學生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機械原理,也將把學生引向滑輪組的探索中,所以《滑輪、輪軸與齒輪》的第一課時必須由學生自己猜測、自己設計實驗、親自動手探究驗證,從而進行觀察,發現問題、總結結論,讓學生從實踐操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說學情:

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說,定滑輪的位置較高,比較隱蔽,真正見到過的不多,實際應用中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也常與吊鉤組合在一起使用,因此學生對這類機械的感性認識是比較缺乏的,但只要留心也能觀察到,(現在建築工地上、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所以在課前要蒐集一些學生熟悉的滑輪圖片,教學中從生活中的升國旗實例出發引出定滑輪,最後又讓學生舉例說明滑輪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機械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說教學目標:

在《科學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導下,根據本課的知識結構和科學研究過程的一般規律,並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科學概念:

知道定滑輪固定在一個地方,不隨物體的移動而移動。

知道動滑輪不固定,可以隨着重物的移動而移動。

瞭解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不同。

2.過程與方法:

透過自行設計實驗方案來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動滑輪作用與定滑輪不同。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發展探究簡單機械的興趣;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在操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4.教學重點:

認識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

5.教學難點:

透過實驗來驗證定滑輪不省力,動滑輪省力。

說教學策略:

1、教學方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法的選擇必須對學生有啓發性,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望。根據本課知識特點,根據小學生對實驗操作很感興趣的實際情況,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爲“實驗法”。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得到直觀、生動的感性認識,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實驗探究能力。同時在採用“實驗法”的基礎上,還運用“觀察法”、“討論法”、“談話法”、“比較法”等教學方法。

2、學習方式:

在課堂教學中我注重滲透給學生“提出問題→猜想→實驗證明→得出結論→應用”的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同時還以觀察、提問、記錄、討論、小組實驗等活動爲載體,開展學生自主性探究式學習,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制定的三維目標,遵循科學研究過程的一般規律,聯繫小學生的生活實際,本着優化課堂結構的思想,我爲本課教學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一、匯入新課

1、回想星期一升旗情景。你注意到了嗎?升旗手輕輕拉動繩子,旗杆上的什麼裝置幫助我們把國旗升上高空?(學生回答:有滑輪)

2、(出示課件)細心觀察的學生髮現,原來在旗杆頂部有一個滑輪,你知道這個滑輪在工作時有什麼特點嗎?(板書:固定在一個位置上轉動)

3、(出示課件)定滑輪的定義:像這種固定在一個位置上轉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

二、科學探究

(一)研究定滑輪是否省力

1、定滑輪能不能省力呢? (學生猜測)

2、請小組長領取實驗器材。

3、請各小組討論利用現有的器材怎樣來證明你們的猜測呢?

請各小組參照活動手冊上的實驗記錄表,討論設計研究定滑輪是否能省力的實驗方案。 各實驗組彙報實驗方案,全班分析討論並改進,確定正確的實驗方案。如下:

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直接用手提升重物時所需的力的大小

連結定滑輪,用定滑輪提升重物,測出所需的力的大小

比較兩次用力的大小

4.演示實驗

5.小組合作進行實驗,並記錄數據。

6、彙報交流:透過實驗你們小組發現了什麼?(學生用數據分析總結 多叫幾個小組彙報增強結論的說服力)

7、現在請大家總結一下定滑輪有哪些作用?(結論:可以改變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二)研究動滑輪

1、(出示課件)提問:“圖片中的這些滑輪是定滑輪嗎?”(不是)爲什麼?(因爲他們不是固定在一個位置上轉動)

指導學生從定義去認識並判斷滑輪的`種類

2、動滑輪的定義:那他們是怎樣轉動的?(板書: 隨重物一起移動)人們在搬運貨物時,常常使用這種隨重物一起移動的滑輪,你能給取個名字嗎?(板書:動滑輪)

3、猜測:你認爲動滑輪的作用和定滑輪的作用相同嗎?(不同)會有哪些不同呢?(學生猜測)

4、反問學生:你們猜得就對嗎?(學生說要透過實驗來證明)請各小組討論制定研究計劃來證明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

5、學生彙報交流,教師概括。

(1)組裝動滑輪。將細線套在滑輪的槽裏,左端掛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將重物掛在滑輪架的鉤上,使滑輪成爲一個能與重物同時升降的動滑輪。

(2)用測力計測量將鉤碼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

(3)再用測力計測量將同樣多的鉤碼透過動滑輪提升時的重力大小。

6.小組合作進行實驗,並記錄數據。

完成書中表格

7、交流發現:透過實驗你發現了什麼?(用數據說明)

小結:使用動滑輪能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8、比較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不同作用。

定滑輪 優點:改變用力方向

缺點:不能省力

動滑輪 優點:省力

缺點:不能改變用力方向

三、學以致用,尋找生活中的科學。

1、談話:同學們你能舉出生活中使用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例子嗎?

2、想一想我們在什麼情況下選擇使用定滑輪,什麼情況下選擇使用動滑輪?(搬運較重的貨物時就選擇動滑輪,想站在地面上把較輕的物體搬運到高處就選擇定滑輪。

3.引申的問題:要把一堆重800斤的石板運到5樓的建築物上,你會用什麼樣的滑輪?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談學習後的收穫是對本課知識進行回顧總結。

請各小組組長迅速把器材分類整理好歸還老師。(教師清點器材,評價學生在實驗中的表現)

小學科學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研究自行車》是粵教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簡單機械》的最後一課。教材利用研究自行車中的簡單機械,把前幾課所學習的有關內容綜合起來,對所學的簡單機械進行綜合的觀察、認識、應用,使學生知道簡單機械的應用無處不在。在本課中,教材安排了2個活動,分3課時完成。在任務驅動頁裏,主題人物圍繞着一輛變速自行車提出了一系列有關簡單機械的問題。在接下來的活動1“自行車中的簡單機械”中,鼓勵學生在自行車中發現簡單機械的應用,加深對簡單機械的瞭解;接着,活動2“變速自行車中的祕密”, 從變速自行車的傳動部分入手,瞭解自行車傳動裝置,研究變速自行車前後齒輪的搭配,對簡單機械的應用有進一步的瞭解。

本課在學習了槓桿、滑輪、輪軸和斜面知識基礎上,把前幾課所學習的有關內容綜合起來,對所學的簡單機械進行綜合的觀察、認識、應用,是學生綜合認識簡單機械的重要一步,是學生形成合理知識鏈的重要一環,對以後學習複雜的機械具有着重要意義。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教材的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心理認知的規律,我擬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1、科學知識目標:

(1)知道利用機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瞭解一些簡單機械在實際中的應用。

2、能力培養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描述和表達的能力,提出問題、猜測、設計實驗和驗證,學習使用工具和解釋使用工具的意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的,科學技術會給人類和社會帶來好處,尊重證據,願意與他人合作學習和探究問題,分享他人的智慧。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把識別自行車裏的簡單機械作爲教學重點,把了解這些簡單機械的實際作用作爲教學難點。

說學情:

自行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廣泛的交通工具,學生對自行車都比較熟悉和了解,但學生對自行車的結構及其應用簡單機械的地方未必都清楚。

說教法學法:

教法:教師講授、演示與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

學法:以交流、動手操作爲主。

說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自行車,變速自行車。

說教學流程:

提出問題——觀察思考——分析交流——歸納運用

一、情景匯入:

媒體:出示課本圖。

匯入:波 波和其他小朋友圍着自行車在研究。

問題:自行車裏都應用了哪些簡單機械呢?

交流:交流各自的想法,看看能發現哪些地方應用了簡單機械。

二、活動一:自行車裏的簡單機械

匯入:自行車由許多部件組合而成,我們先來認識各部件的名稱。

媒體:出示課本圖或自行車的實物。

思考:自行車各部件有什麼特點?

問題:在設計自行車的各個部件時,工程師都做了周詳的考慮。自行車中的許多部件實際上都是一種簡單機械。我們能認識這些簡單機械在自行車裏的作用嗎?

任務:觀察自行車的圖片或實物,研究其部件所運用的簡單機械原理,以及它們所起的作用。

活動:小組活動,研究自行車中的簡單機械。

交流:各小組代表介紹本小組的研究成果。

媒體:播放“自行車” 視頻。

小結:

自行車部件 簡單機械的類型 所起的作用

車把 槓桿、輪軸 轉向、平衡

踏腳與大鏈輪 輪軸 動力傳遞

剎車裝置 槓桿、滑輪、輪軸 剎車

三、活動二:變速自行車的祕密

媒體:出示課本圖。

匯入:這是一種新型的自行車,大家認識它嗎?它和普通的自行車有哪些不同?

引導:引導學生認識變速自行車的可變速特點。

問題:變速自行車可以改變速度,使我們在不同的路況中都能方便地行駛。請仔細觀察變速自行車,看看它的哪個部件能起到變速的作用?

活動:

1. 觀察變速自行車,找到自行車的傳動部分,透過畫圖瞭解自行車的動力是如何傳遞的。

2. 觀察變速自行車的變速器,看看它是由什麼簡單機械組成的?這些簡單機械是如何運動的?試試探究變速器的變速原理。

思考:利用簡圖進行分析。

交流:請各小組介紹自己的發現,教師引導學生對探究的結論進行梳理和完善。

小結:

瞭解自行車的傳動部件:踏腳板、大鏈輪、鏈條、小鏈輪、後輪。

瞭解自行車的傳動過程:踏腳板→大鏈輪→鏈條→小鏈輪→後輪。

瞭解變速自行車的傳動部件:踏腳板、大鏈輪、鏈條、小鏈輪、後輪和疊加在大小鏈輪上的齒輪。

瞭解變速自行車的變速原理:疊加在大小鏈輪上的齒輪大小不同,透過手把的調節,組合成不同的搭配,使傳動裝置搭配出不同的轉速。

拓展:自行車發明於19世紀初,後來經過不斷的改良,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你知道有哪些不同年代的自行車嗎?它們有哪些特點?你還可以在現有的自行車中加以改良,設計一輛更方便、更省力的自行車嗎?

四、閱讀:自行車博覽會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讓學生分組討論總結,然後我再進行補充,總結性複述,最終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轉化爲學生頭腦中的知識。

總之,教學過程一直貫穿面向全體學生的思想,以探究活動爲科學學習的核心,培養尊重事實和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發展創新思維。

說板書設計:

本課的板書設計我力求做到結構清晰直觀,便於學生理解和記憶。